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19 11:37:0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生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根据除法算式想出合适的口诀)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引入新课

  1、背69的乘法口诀。

  2、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师边板课题边问)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新授

  1、出示信息窗2情境图。

  师:请看这幅图,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师:谁来说图上的这些同学再干什么?

  生1:图上的这些同学正在做标本。

  师:他们是怎样做保本的`?(生说师板)

  生2:①有56片黄叶子,每8片做一个标本。

  生3:②有72片绿叶子,每9片做一个标本。

  生4:③有42多花,每6朵做一个标本。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说师板)

  生5:①能做几个标本?

  生6:②能做几个标本?

  生7:③能做几个标本?

  2、出示自学指导,学生先学 自学指导

  (一):认真看课本83页,试着把第1题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商的? ①、有42朵花,做一件标本需要6朵,能做几件花的标本 生:426=7(件)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求42里面有几个6?) 师:你是怎么算的? 生8:我是用口诀算的,六七四十二,所以,426=7(件)

  3、后教:教师出示PPT课件总结列式过程和计算方法, 求42朵花能做几件标本,就是求42里有几个6。 计算时想:6和几相乘得42? 六七四十二,口诀中差几商就是几 同学们说得很好,再来试一试吧,PPT出示四道除法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所用口诀。

  4、出示自学指导

  (二):认真看课本83页情境图,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②、有72片柳叶,做一件标本需要9片,能做几件柳叶标本? ③、有56片杨树叶,做一件标本需要8片,能做几件杨树叶标本?

  (两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师巡查,发现问题算式,利用展台展示,让学生评价指正)。

  四、自主练习

  1、口算乘除法算式,并说出所用口诀,找出算式间的规律。

  2、智砸鸡蛋。(口算)

  3、有45辆玩具车,每9辆装一箱,可以装几箱?

  4、小猴分水果

  如果平均分,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做题时要想做的又对又快,你认为必须怎么样?(必须把口诀背熟)

  六、课堂评价

  让学生评价自己或同学的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①有42朵花,每6朵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426=7(件)

  ②有56片黄叶子,每8片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568=7(个)

  ③有72片绿叶子,每9片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729=8(个)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75页例2,练习十八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中,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在应用过程中,寻找8的乘法口诀的规律,能熟练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动手操作和合作探索等活动,让学生经历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类推方法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

  重点、难点:

  重难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记忆口诀。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4×77×23×65×6

  6×43×35×27×3

  7×4+75×7+56×6+63×5-3

  7×4-46×3+64×4+45×6-6

  2、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1)6个4相加得多少?

  2)7和5相加的.多少?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8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例2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军乐队在训练;站成了8排,每排有8人)

  师:提一个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如:1排有几人?1个8是81×8=88×1=8

  2排有几人?2个8相加2×8=168×2=16(板书)

  ……

  2、引导学生完成数轴图,填出数轴上所缺少的数。(填书上)

  0816()()()()()()

  3、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

  师:根据乘法算式编出8的乘法口诀。(学生回答,是补充板书)

  如;1个8相加1×8=8一八得八8×1=8

  2个8相加2×8=16二八十六8×2=16

  ……

  4、寻找乘法口诀的规律

  (1)齐读口诀。

  (2)师:怎样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呢?它们有规律吗?你有什么窍门?(学生交流并记一记)

  (3)师:你觉得哪句口诀难记?谁有办法帮助他?

  (4)口答:7个8比6个8多(),比8个8少()。

  三、巩固练习

  1、P75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3、1、2题

  3、补充练习(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8的乘法口诀?(螃蟹,一只螃蟹8条腿…..)

  五、拓展性学习:

  1、请你试一试,填出适当的数。

  3×8=246×6=3624=□×□

  36=□×□24=□×□×□36=□×□×□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中的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长度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直尺,铅笔、数学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是吗?

  今天呀,奇思和妙想利用咱们所学的知识,也在忙着测量呢?(出示情景)

  同学们快看看,奇思妙想在量什么呢?生:课桌

  师:今天我们就和奇思妙想一起来研究:课桌有多长(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互动新授、探索交流

  1、活动一:说一说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

  师:同学们奇思妙想是怎样测量的?他们的方法你看懂了吗?同桌说一说!

  生1:奇思是用手量的,她量的结果是6拃长。

  生2:妙想是用铅笔量的,他量的结果是4支铅笔长。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同学们她们的课桌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量的结果却不同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师: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小组交流,讨论。

  2、活动二:认识厘米。

  师:看来呀,用不同的东西量,不好交流,因此呢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通常呢人们统一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短。 (1)认识刻度尺。

  师:同学们尺子上都有什么呢?把你的尺子拿出来看一看,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师巡视)

  师:同学们瞧,陈老师这里也有一把尺子,它是尺子的一部分,快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停留1分钟学生进行观察)——课件出示直尺。

  师:谁来说一说,在尺上你们发现什么了?

  生:看到尺子上有数字。

  师:有哪些数字呢?我们看一下,(用课件演示数字

  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cm是表示厘米的意思,是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当我们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师:谁还想说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到尺子上有0,

  师:嗯,0在尺子的最左端,是吗?那它在尺子上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起点。

  师:还有什么呢?

  生:尺子上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直线。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他发现了尺子上有很多长短不一的小线,我们看看,(课件演示)这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在尺子上能找到这么多的小秘密。表扬一下自己。

  (2)介绍1厘米。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从刻度0到刻度1中间的长度是几厘米呢?生试说。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课件演示)师:同学们快来找一找自己的尺子上,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指名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同学们快来看看发现什么了?生回答

  师:同学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也就是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是吗?(课件演示1厘米的长度)

  (3)体会1厘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试着用拇指和食指比画一下1厘米的长度?

  生相互讨论,并做手势比画。

  师: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用手指比画1厘米的长度,有的大约是这么长,有的大约是这么长?究竟1厘米有多长呢?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1段1厘米长的'小棒,请同学们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老师发的小棒,再把小棒轻轻的抽出来,那么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师: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看你们的1厘米长度一样吗?生回答

  (4)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请同学们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的身边或在自己的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生可能回答:学生的手指一节大约是1厘米,电灯的开关按钮的宽大约是1厘米,订书针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5)在尺子上找2厘米、3厘米?

  师:同学们除了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之外,你还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是2厘米?从哪到哪是3厘米?赶快找一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找,并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生1:从0到2之间的长度是2厘米生2:从0到3之间的长度是3厘米

  师:同学们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小组内说一说)

  生回答: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从0到几就是几厘米,这几厘米就有几个1厘米。

  3、活动3:学生测量铅笔的长师:同学们写作业时都会用到什么呢?生:铅笔

  师:没错,那你能估一估你的铅笔的长大约是几厘米吗?生回答(2位同学回答)

  师:到底是几厘米呢,大家赶快量一量。学生动手量一量。

  (这一环节,学生在测量的时,学生可能会出现和书中一样的错误的几种情况,教师组织孩子进行讨论。)

  师总结:谁能说一说在测量铅笔的长度时,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板书)

  4、活动4:说一说它们这样量对吗?

  师:听说呀动物学校的小熊,也在学着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呢?你们想不想看?(出示课件)师:同学们认真看看她们谁量的对呢?小组讨论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哪副图测量的是对的,哪副图测量的是错的,为什么?生汇报:2和4是对的

  生:因为第二副图他的一端对准了尺子的0刻度,就是5厘米。而第4副图没有对准0刻度,但从1到6一共有5个大格,所以就是5厘米。师: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谁和他的发现不同?生:第1副是错的,因为一段没有和0刻度线对齐。师:还有那位同学和他的发现不同?

  生:我发现第3副是错的,因为从1开始最后到6,应该是5厘米,从1到6中间有5个大格,应该是5厘米。

  5、活动5:量一量,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完成课本51页上的练习,量一量下面的线有多长,并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师巡视并指导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怎样量和画的

  师总结:孩子们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时,要注意什么呀?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一端要对准尺子的0刻度,并且要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三、挑战新知提升能力

  (一)基础练习图

  第1题:教师可让学生估计,再组织学生实际测量,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孩子的估测能力。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可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二)变式练习图

  第3题:本题体现了学科整合,既可以学习测量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4题:做题时,教师要让生注意到积木的高度不同,组合摆放后就出现了不同的高度,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判断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的。

  (三)拓展练习

  第5题:此题是一道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回馈课后延伸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货和体会吗?

  生: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生:还知道了厘米可以用cm来表示

  生:直尺上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生:我们在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看来我们不但帮助我们学校解决了定做课桌的问题,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上数学田忌赛马教学设计06-01

《草原上》教学设计08-14

六上比教学设计05-05

二年级上《假如》教学设计05-18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04-03

草原上的鹰教学设计02-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04-23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1-06

二年级上《分物游戏》教学设计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