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3重点难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品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年轻时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孔子拜师(齐读课题),解释“子”的含义,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像老子,庄子,孟子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在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
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读得可认真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
孔丘 仲尼 老聃
远近闻名 渊博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拜见 迎候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自由读词——指名读——齐读
第一组词语有什么特点?都是人物名。介绍古代人名的特点。(古代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讲究的,自己称自己时,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谦虚有礼,对别人就不能直接称呼名,而要称字,这也表示谦虚有礼。)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选择上面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
孔子已经是 的老师了,但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 ,他认为 就 , ,赶到洛阳拜 为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 地 给孔子。
三、再读课文,深入体会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
1、再读课文,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谦虚好学。
师: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
出示第一自然段。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自由读读这一段,说说你的体会。并把你的感受代入句中读读。
理解词语:远近闻名 渊博
3、简介孔子
读读课后的资料袋
师:是啊,我们的孔子是多么谦虚好学的人啊,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读这一段。
4、孔子的谦虚好学还从哪里可以体会出来呢?
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了这个句子后,你又有什么深刻的感受?
预设:孔子一路很辛苦。
师:你从哪几个词语中感受到了?
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这一路上,孔子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情境朗读:炎炎夏日,孔子,寒冷的冬天,孔子
(出示曲阜到洛阳的地图。)
师:从曲阜到洛阳坐火车最少都要八、九个小时,在古代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我们的孔子而是“走”到洛阳。此时,又有什么感受?把这种感受代入句子中读读。
师:孔子风雨兼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洛阳。
再把我们的`体会代入句子读一读。
师:孔子这样赶路是为了什么啊?(拜师)这时,你想对孔子说些什么呢?
5、师:孔子终于赶到了洛阳。
课件出示内容,师读(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出示孔子与老子的对话
同桌练读对话,说说从他们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他们的对话中,哪句让你最有启发?
预设: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前半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板书(学无止境)
因为孔子认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所以孔子千里迢迢,(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让我们大声读读,把这句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6、词语加油站
像写学习刻苦勤奋的词语很多。出示词语。
废寝忘食 刻苦钻研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如饥似渴 孜孜不倦 一丝不苟 不耻下问
四、拓展性知识。
我们的孔子不仅向老子拜师,还向很多人拜师。
课件出示孔子拜师小故事。
五、总结。
正因为孔子的谦虚好学、学无止境,才使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我们也要牢记“学无止境”这四个字,通过学习这把钥匙,开启更多扇知识的窗。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3
孔子拜师
学习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和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谁说的?你们了解他吗?介绍孔子。
二、整体感悟,理清顺序
1. 自由读课文。
2. 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检查预习
1. 指名读课文。
2. 讨论;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合作学习
1. 读课文。
2. 思考、交流:人们崇敬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 评价。
五、小组汇报
1. 指名小组汇报。
2. 相机指点,随课文理解词语。
3. 指名读书。
4. 归纳解词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
六、谈谈读书后的`感受
七、读课后选做题
1. 读。
2. 交流意思。
3. 说说你在课外收集的孔子名言。
4. 阅读资料袋,交流收集的知识。
八、综合性学习
1. 本课引起兴趣,布置活动内容。
2. 准备怎样开展活动,讨论计划。
九、生字教学
1. 抽读词卡。
2. 扩词训练。
3. 指点书写。
4. 学生练习。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从中了解孔子作为一代名师为什么受人尊崇,让学生运用多种读法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含义,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做了很好的引领,学生自由组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探究学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1、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2、感悟题意:
⑴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⑵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认读生字:
⑴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⑵指名认读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⑴给这些生字组词。
⑵读词语。
三、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1、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2、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⑴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⑵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课外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2、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2、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2、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3、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4、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
1、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2、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五、布置实践活动
1、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2、活动筹备。
⑴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⑵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3、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4、交流活动计划。
六、课外作业
了解孔子其他方面的资料,论著等。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⒈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⒋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⒌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
⒈学生查阅资料或请教长辈,了解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他对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有什么贡献。教师可以搜集关于山东曲阜孔府、孔庙、孔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或音像资料,以便为学生补充关于孔子的背景知识。
⒉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⒊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教学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情境导入
⒈谈话激趣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⒉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⒊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识字学词
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⒉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⑴认记字形。(“仆”易被误读为三声,在教学时要加以注意。)
⑵词语认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⑶扩词练习
如:纳:纳凉,纳税,出纳,吸纳;兼:兼职,兼并,品学兼优;佩:佩带,敬佩,王佩。
⒊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⒋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
三、朗读课文,理清层次
总结归纳,理出课文的叙述顺序:孔子决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第一段(1):写孔子决意拜师。
第二段(2):写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
第三段(3):写孔子认真求学。
第四段(4):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四、指导书写
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观察所得
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尘” 字,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迎” 字的里面是“”,不是“卯”或“印”;“境”字的右半边是“竟”,不是“竞”。
⒉教师示范
⒊学生练写
五、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⒈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⒉谈谈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⒊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研读课文,感悟体验
⒈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⒉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⒊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⑵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③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⑶重点交流
①重点交流两对意思相近的词语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拜访”是敬辞,“访问” 的意思。“拜见” 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这两个词语意思上有细微的差别,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句子,细细品味。)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多谢老师等候。
(“迎候”和“等候”都有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迎接,“等候”则不表达迎接的意思。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表现出他非常谦和、知礼。在这里,如果换成“等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老子的美德。“多谢老师等候”一句中,“等候”也不宜换成“迎候”,因为这里是晚辈向长辈致谢。)
②重点句子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抓住重点词“终于”,提醒学生联系上文的描写来体会。文中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短短的一句话,把孔子对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词句体会孔子的心理和情感,并通过恰当的语气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他认为“学无止境”,所以三十岁的时候,他还要千里迢迢去拜师学习。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体会孔子拜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谦虚好学、不怕吃苦、彬彬有礼等品质;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三、朗读课文,演读感悟
⒈分小组演一演。(体会出二人在对话中表现出的谦虚、礼貌的品行。)
⒉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合作交流,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课文总结
⒈默读课文,讨论: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⒉总结
师:正因为孔子和老子一个虚心求教,一个诲人不倦,都表现出了高尚的品行,所以获得了人们的敬重。
中心: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六、拓展活动
⒈布置综合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道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要把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并使学生感受到,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举例提出了活动的指向:民间工艺、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等。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有节日风俗、各地民俗、各族风土民情等;民族艺术,有各种门类的戏剧、园林建筑、民族舞蹈等;又如民间艺术,可以分为剪、扎、编、织、绣、雕、塑、绘等种类,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如泥人、彩绣、陶艺、微雕、篆刻等,都可以纳入学生了解的范围。)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⒉课外实践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提示:开展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阅图书、图像或音像资料,访问长辈,实地考察,搜集或制作实物。)
附:参考资料
⒈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及世界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深远影响,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我国政府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我国台湾地区把孔子的生日9月28日作为教师节;美国也于1971年由美国两院法定通过把每年的9月28日定为教师节。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⒉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春秋末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关于他的生平,史料记载不多,先秦古籍如《庄子·天下》,称老子为老聃,以老为姓,以聃为名。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史,著《道德经》五千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⒊古人的名、字与号: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名,是婴儿出生后由父亲取的。字,是男子二十岁成年举行冠礼,及女子十五岁举行筓礼时取的,是人的正式称谓。号,是有一定名望和文化的人,为表示自己的思想志趣而取的。
古人在名、字、号的使用上,有一定原则和习俗。不论尊卑,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
⒋曲阜“三孔”:曲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11世纪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是儒家学派始祖孔子的故乡。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孔府,旧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后裔的官署和邸宅。占地16公顷,各式建筑463间,所藏历史文物十分丰富。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逝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后来,历代帝王对孔子不断加封,孔庙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占地21.6公顷,各式建筑466间。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占地二百多公顷,古木参天,碑揭林立。
曲阜“三孔” 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悠久的历史而著称,于1994年1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⒌词语
远近闻名—远近都很有名。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风尘仆仆—比喻路途劳累。
风餐露宿—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课时
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1、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⑴ 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⑵ 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⑶ 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2、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⑴ 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⑵ 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⑶ 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① 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② 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③ 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Ⅰ 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Ⅱ 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 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 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3、齐读三段:
⑴ 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⑵ 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
(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⑴ 读一读。
⑵ 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⑴ 学生说一说。
⑵ 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⑴ 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⑵ 确定活动目标。
⑶ 拟定活动计划:
① 确定内容。
② 确定活动方式。
③ 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④ 设计出活动计划。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8
一、导入、揭题
1、 出示孔子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在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 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 出示课题:孔子拜师 齐读
4、 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5、 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
1、 自由读课文,你们刚才的哪些问题可以解决了?
2、 出示第一小节。
(1) 自由读这段话,说说孔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孔子的好学就在这里,谦虚就在这里。 读
3、 其实,拜师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出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你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吗?
(3) 出示
在当时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更没有飞机。孔子却走过了( ),翻过了( ),跨过了( )。白天( ),夜里还要( ),真是日夜兼程,一刻也不停息啊!
渴了时,他( );
饿了时,他( );
累得走不动时,( ),哪怕是风餐露宿,也不改
拜师的决心。
(4) 朗读。
4、 孔子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他是怎样对待老师的呢?你能从他的语言和行动中找到答案吗?
(1) 交流出示
(2) 从他的言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老聃”是谁啊?这里为什么称他“老聃”?出示
中国古人的姓名比现代人要复杂一些,大体有姓、名、字、号四项。自称通常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自己谦虚有礼;对别人则不能直呼其名,而以字相称,表示尊重。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说几句关于学习方面的格言。
三、小结
1、 这节课我们跟着孔子一起拜了一回师。从这件事中我们知道了孔子是个增样的人?
2、 你知道后人都用什么方式纪念他的?
四、布置任务
1、 搜集有关孔子的资料及名言,下节课开记者招待会。
2、 下节课我们还要研究老子是怎样对待学生的?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9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
2、课前作业检查:大家收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论及治学思想等。现在来交流一下,一起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思想家。
3、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揭题,读题:孔子拜师。
质疑:谁?干什么?那么在拜师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问题,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3)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让学生认识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称。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认识,其他学生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说得简单和详细都可以,关键在于语句通顺,口齿清晰)
3、以最后一段话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1)齐读。
(2)师:你认为孔子和老子的学问怎样?(理解课文里的词语──渊博)
(3)师:他们的品行又怎样呢?生默读,边读边找相关句子。并提示学生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
4、交流读书感受。
(1)谈孔子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重点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c、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d、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e、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f、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谈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3)学生交流,综合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学生的交流中,在学生的评价中,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去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美好的品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评价技能。】
生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孔子的品行:谦虚好学,不畏艰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爱护晚辈诲人不倦。并相机指导朗读。)
(4)学生谈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什么启发呢?
三、教师总结
四、拓展活动
背诵孔子的著名言论,积累名言。
五、生字指导:(较难的字,教师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孔子、老子的更多资料。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通过品读和积累语句,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不畏艰辛及彬彬有礼的品质和老子谦逊有礼、诲人不倦的品质。
教学难点:
1、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渊博、风尘仆仆”等词语。
2、孔子和老子品行的感悟。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有关孔子的生平、名言等资料。
2、预习课文,对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典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打开这扇门去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画像)。今天课文会讲他的什么事呢?
2、揭题,读题:孔子拜师。谁?干什么?
3、选择学习:你们是想先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呢?还是想先学课文,从课文了解孔子的为人呢?
二、交流资料,认识孔子:
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孔子的资料,现在来开个小小交流会,让我们大家都来认识这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学生自由发言,注意不要重复人家的发言。)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
(1)听录音读课文,听出哪些字词的读音跟你平时的朗读是不一样的,做上记号。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认读(重点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渊博、曲阜、洛阳、老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迎候、孔丘、仲尼、老聃
(2)(课文中到底写了几个人?结合了解古代人的“姓”、“名”、“字”。)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1、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初说印象,不必求全求对,引导学生找课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
2、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看出孔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的句子。
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的句子,关键词语用红色表示。
(1)“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从这句话中,你认识到孔子有什么样的品行?引导学生理解“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受“谦虚好学“的品质。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感悟人物品行:不畏艰辛、求知若渴
你是从句子的哪些地方看出孔子的品格的?
感情朗读:读出孔子的不畏艰辛前往拜师的精神。
听音乐想象,孔子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样想的呢?(个人思考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孔子也许从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直走到了炎炎夏日,烈日当头照着,他……也许他从硕果累累的秋季一直走到了寒风刺骨的严冬,寒风凛冽,……渴了,他……;饿了,他……;累了,他……;摔倒了,他……几乎分不清白天和黑夜。
再次带着敬仰的感情朗读这个句子。
(3)孔子与老子见面时的'话。(结合插图进行教学)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4)“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5)“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感悟品行:虚心求教
4、小结学习方法和孔子的品行。
五、生字指导:(学生认为有困难的字,教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分笔画书写演示)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横画有长短变化,横画间距匀称。
“授”:右边是“受”,不是“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感悟老子的为人。
1、用上节课的方法,边读边划出能表现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感悟品行:爱护晚辈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感悟品行:诲人不倦
3、自由练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这两个词语可以调换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访”和“拜见”呢?
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师引读,演读感悟,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三、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五、课外实践
开展“灿烂的文化”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我们现在有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补充关于孔子的生平的,关于孔子的《论语》的。课文简短通俗,有几个词语,如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及止境等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要在课堂教学时有机渗透。文章的重点内容“孔子诚心拜师”很突出,线索也很分明;而蕴涵着的老子热心收徒的线索也比较清晰。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孔子了解甚少,必须在上课前介绍关于孔子的一些资料,尤其是他对人类做出的贡献,激发他们学习孔子精神的热情。课后也抄写一些孔子的语录给学生背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但是还有一些孩子没有形成,所以,像划句子这样简单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对学生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咱们班听课,你们的心情怎样?这让我想起了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希望你们能用你们积极认真的学习状态来欢迎所有听课的老师和领导们。好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生齐读)《孔子拜师》。
3.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孔子和老子那令后人敬佩的品行。
二、品读课文,感受拜师诚恳虚心。
(一)、体会拜师的诚恳。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特别让你觉得孔子拜师诚恳的句子。
2、反馈指导。
(1)重点句中品诚恳。
A、出示: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我们先读这一句,哪些词语让你特别感动,用小圆圈画出来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我们在读一个词语的时候要眼前出现画面,这样才把词语读活了。再读这个句子,读出表现远的画面。
生读句子
B、当你读到风餐露宿和日夜兼程这两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先说两个。
出示:孔子顶着炎炎烈日,冒着狂风暴雨。饿了就(),渴了就(),累了就()。
生发挥想象。
C、就这样,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用双脚一步步走出来的。几个月后,最后——生接读(终于走到洛阳)
一心拜名师,哪怕千里路遥遥,再读。
(2)、两人对话中显诚恳
过渡:凭着求学的信念,凭着坚强的毅力,孔子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洛阳,在这里,他见到了一心要拜访的大思想家,那位身穿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的七十多岁的老人老子。
A、初次见面,两个人说了些什么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边的内容,用“——”画一画孔子说的话,看能体会到孔子的什么品行。
B、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抽一名学生读出本自然段中孔子的话。出示: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C、师:千里迢迢,终于见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又表现出他怎样的品行呢?
D、让学生谈体会。指导结合具体词语说,板书。
(引导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表示:板书“学无止境”,实际上,学无止境这个词就是孔子说的。你知道什么叫做学无止境吗?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谈谈吗?正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才不远千里前来拜访(板书)老子,正因为学无止境,孔子三十岁了还要日夜兼程地赶到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E、你对哪句话体会更深刻,就起来读给大家听。相机指导。
F、面对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当时已经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老子是怎么说的?
出示老子的话: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师:谁来读老子的话?从老子的话中,你能体会到老子的什么品行?
抽说。哪个词最能表现老子的谦和有礼?“迎候”的意思是什么?(板书:迎候)是的,一个鼎鼎大名的思想家,对一个来向自己讨教的三十来岁的年轻人说“迎候”,这是多么的谦逊、大度、有礼。相机指导“迎候”和“等候”区别。
师:有学问的人就是不一样,说话彬彬有礼。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下他们的话。
G、分角色朗读。
师:咱们来读好这段对话,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和老子的谦逊有礼。(出示整段对话)师:一个谦虚好学、尊敬老师,一个博学多才而又谦和大度,这一老一少的话多有意思,想读好这段对话。你可以自由请人和你对话。
师:体会得太好了,你们同桌也学他们的样读读吧。
(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孔子说的话,一组读老子说的话,师读叙述语。
H、同学们看,一段精彩的对话描写就生动地刻画了两位大师的美好品行。
3.孔子和老子是这样说的,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请读第三段。
出示:从此,孔子每天……传授给他。
学生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1)老师听到你们把每天,随时,毫无保留这几个词读得很重,为什么?
(2)正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行,所以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佩服,崇拜。在我国,说起孔子家喻户晓,在外国他同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三、升华情感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孔子的社会活动。看完之后你有没有对孔子和老子说的呢?
出示:我想对孔子说:()
我想对老子说:()
四、总结课文,子曰登场,运用拓展。
孔子拜师已成为一段佳话,传为美谈,孔子以老子为榜样,成为比老子更有名的大思想家,他的话语被弟子编在一起,就是我们熟悉的《论语》。
出示:子曰:温故而知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齐读。
课堂教学结束了,学习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这“中华古文化”的旅程。布置课外作业:收集周围的传统文化,语文活动课交流。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
2、学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资料:听了有关孔子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谈感想进一步了解孔子)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放动画朗读)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2、寻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师的原因。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⑴ 谈孔子:
①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 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 谈老子:
①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⑶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读。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拓展活动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分小组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和标题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代表朗读本小组小文章。
(拓展活动不仅对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3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上课前先来做个热身运动,把你们积累的孔子名言与大家分享吧!
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生: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意思也就是说三个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的我学习的人。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不用求师,也不用认师呢?
(出示课件:说文解字说,拜者,服之甚也。)
师: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极点。谁来读课题?(指名读)
师:听出了你的崇敬,你的佩服。好!全班一起带着动作读课题。(齐读)
活动2【导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师: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你们知道多少,请看老师为你们收集的`资料。
(出示课件)
师:老子的学问这样渊博,孔子对他佩服到了极点,千里迢迢,洛阳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第67页,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
师:谁来说说最能体现孔子拜师艰辛的词语是什么?
生: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很好,老师来写,同学们书空。(板书: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啊!走到洛阳不容易。还有吗?
生:风尘仆仆
师:是的,这些词语写出了孔子一路的奔波劳累,告诉我们孔子在拜师途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看。(出示课件)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怎么做?
生:我会冒着风雨继续赶路。
生:我会戴上斗笠继续前进。
师:嗯!你真是拜师心切啊!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与,孔子,你等风停了,雨住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想早点见到老师,学到更多的知识。
师:天黑了,路上有野兽,危险啦!孔子,你等天亮了再走好吗?
生:不好,我要早点赶到洛阳,迟到了,老师就不收我了。
师:茫茫雨夜,没有旅店,孔子,你怎么睡觉啊?
生:我就在破庙里打个盹。
师:荒山野岭,没有人家,孔子,你怎么吃饭呢?
生:我就摘点野果子吃。
师:求学艰辛,求知若渴啊!像这样风雨无阻,白天赶路,晚上也在赶路,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日夜兼程
师:像这样顶风果腹,露天睡觉,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生:风餐露宿
师:谁想读这两个词语?(指名读)还有谁想读?
师:现在老师把这两个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谁想读?(出示课件:“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人人想读,人人乐读,达到一个情感的共鸣】
活动3【导入】
三、研读课文,感悟品行:
师:孔子历尽艰辛,终于走到了洛阳,师生见面有一段非常生动的对话,请大家自由朗读孔子和老子对话的片断,把你喜欢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感悟人物品行:谦逊有礼:】
品读人物的言行: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孔子与老子的谦逊有礼?
B、辨析近义词:“迎候、等候”,在这两句句子里,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为什么不能调换?
C、演读:同桌合作——展示评议。理解破折号的含义。
D、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3、小结
(三)自学1、3自然段,体会孔子的虚心求学和老子的诲人不倦。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孔子拜师》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主动探究,通过感受人物形象,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获得更多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鼓励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孔子)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谁还想补充。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子曰……)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资料袋中对孔子的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板书: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拜,首至地也。”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老子名聃,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老子学问渊博。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自读课文
了解了故事的主人公,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不过老师有一个小要求,那就是读书时,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展示朗读
老师听同学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听?(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
3、朗读评价
谁来交流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同学们,‘佩’在课文中组什么词?
夯实初读,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基本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扫清文字障碍,初步进入故事情境。
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
1、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
佩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班级交流:
①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可以看出孔子虚心好学,板书:虚心好学)
2、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
(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老师板书这两个词,要求学生边观察边书写。
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听——(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
师: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
生:我会怀着永远不放弃的希望向前走着,去洛阳拜师。
师: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生:不好,早点见到老师,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师: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行吗?
生:不好,我得赶路。
师: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觉啊?
生:我在树上打个盹就行了。(全场笑)
师:饿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饭啊?
生:我会去树林里找野果子吃。
师:白天赶路晚上赶路,就是哪个词?
生:日夜兼程。
师: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就是哪个词?
生:风餐露宿。
师:我们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
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师:她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好,因为她把“兼”读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从“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师:那你读一读。(学生朗读。)还有谁来读?(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很好,因为她把“终于”读得很重,说明孔子很高兴。
生:因为孔子终于走到洛阳,可以见到老师,很高兴,所以我读得响。
师: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句。
师:课文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心情。然后分角色表演读。
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
生1: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生2:你是——(学生拖长音,读出疑问的语气。)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2:因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谁,所以老子是问“你是——”
生3:应该带有疑问的语气,所以要拖长音,表示我不认识,他怎么认识我?所以“你是——”
师:好,读出了标点符号所包含的意思。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你喜欢谁的.话?
生4:我喜欢孔子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师:可是老师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识学完了,学习不就到头了吗?
生4:知识很多,永远学不完。
师:现在是三年级——
生4:将来还要读四年级,三年后读中学,再读大学。
生5:还要考博士。
师:学习就完了吗?
生6:还要考研究生。
师:是啊,工作了,还要学习,这就叫——
生(齐):学无止境。
(老师板书)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在这段对话里,还有两对近义词,我们一起来看看。
①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②“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用词一定要恰当。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从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
生(朗读):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师:如果用孔子的名言来说,孔子怎么学?
生:温故而知新。
生:学而时习之。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师:老子怎么教?
生(朗读):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生: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点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
生:老子一字不落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专心致志地教孔子。
师:想不想夸夸他们呀?
生:孔子的学问很渊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无私,毫无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过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学好问,又谦虚。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学问已经远近闻名,还去拜师,值得我们学习。
师: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书)“孔子拜师学无止境
老子授徒毫无保留”现在要把上下联的后四个字换一换,你认为可以用什么词语?上联——
生:随时请教
谦虚好学
勤学好问
专心致志
谦虚谨慎
师:下联——
生:一字不落
一心一意
一丝不苟
专心致志
不厌其烦
师:横批——
生:虚心接受
流传千古
专心致志
敬佩敬重
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来,请大家端起课本,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
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
同学们,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而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课后大家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
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⑴ 谈孔子:
①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③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 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
⑵ 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⑶ 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
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1-16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06-2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15篇06-1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02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3-29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3-29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精选15篇03-29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6-2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15篇)06-20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汇编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