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语言,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激发豁达乐观的情感。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背诵《三峡》,古人妙笔生花,留下千古美篇。今天再来认识这样一位古人,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才华横溢,名震寰宇,在文学艺术方面自成大家;但是此人命运多舛,频遭贬谪,坎坷一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一、读苏轼
教师展示苏轼的伟大成就和坎坷的人生路途。
学生可以补充发言,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轼的相关资料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如此优秀的苏轼,满腹才华,忧思国事,但时常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于是他用文字来宽慰自己,在文学里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更用文字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读故事
1、初读文章:解决生字,感知文意。
交横( ) 竹柏( ) 寝( )
2、揭示标题:理解文章先从标题入手,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你获得了关于文章的哪些信息?除此之外,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
3、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走进文章,身临其境,勾划节奏,用自己的方式来诵读。
教师多媒体展示文章的.节奏划分,学生对照纠正,并且有节奏的朗读。
4、指名来展示自己精彩的朗读,其他学生给予点评。
5、读的目的是了解文意,了解文意要从典型字词入手,掌握一些字词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
欣然( )起行、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盖( )竹柏影也、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水中藻荇交横( )
指名回答,并且顺势翻译一下所在的句子。
6、穿越时空,回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那个夜晚,结合注释,同桌之间翻译,真正了解文章内容。
7、指名讲述故事,其他同学提出疏漏需要补充的地方。
8、文章言简意赅,词约义丰,如果要改写成记叙文的话,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再进一步丰富和具体,使内容更为生动?
三、读奇景
1、寂静的夜,灵犀的心,漫步山寺,苏张二人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勾画出文中两人所见之景。
2、请一位同学说说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仔仔细细地读课文,两个人看到的今晚的月色有什么特点?苏轼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4、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眼中的奇景透露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
四、读心境
1、优雅,寂静的承天寺,苏轼和张怀民雅兴从容赏月,此时他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找出典型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2、结合文意,揣摩句子,你认为要读出怎样的语气?为什么?
一轮寺月,在常人眼中再普通不过,而在苏轼的眼中却充满了种种情趣。一个闲置的人,身处逆境,还能拥有如此闲情逸致,拥有积极追求美好事物的乐观豁达情怀,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让“苏轼”与我们同行。
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1.由月亮话题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之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二、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㈠ 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1、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⑴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㈡ 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能整体翻译课文。
三、学中求问 问中求学
㈠ 学中求问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小组交流,提出不能理解的字词。
㈡ 问中求学
要求:解决各组提出的问题
弄清重点词意
四、读思结合 不殆不罔
三读文章,探究思想
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提出问题。
2、问题整理归纳
⑴ 作者为什么会夜游?又为什么到承天寺去?所见夜景如何?引发怎样的感叹?(用原文回答)概括层意。
⑵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⑶ 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⑷ 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简要说明景物特点,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⑸ 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⑹ 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师生交流,问题解答。
⑴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
第二段: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第三段:惋惜无人赏月。
⑵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⑶ “欣然” 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 有点遗憾
“遂”、“寻”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怀民亦未寝” 心有灵犀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 从容 闲适
⑷ 月色空灵皎洁。(空明澄澈等)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 “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⑸ 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⑹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达观。
五、学以致用 小试身手
“一切景语皆情语”,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六、学而省之 评价收获
1、小结:
文章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其生动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这篇文章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写真生活,抒真情感。
七、学而习之 不亦乐乎
布置作业:
1、积累吟咏月亮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 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附:板书设计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记承天寺夜游 写景──庭院月色 失意苦闷 抒情──月下感叹 旷达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什么是环境问题及现实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充分了解环境问题给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带来的严重的危害。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以实际行动依法保护环境的能力和自觉性。
3、觉悟目标:
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性,深刻感受到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因为本课的教学立足点就在于要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只有突出讲解环境问题的危害性,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发自内心地去依法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同时也能为后两框内容的学习奠定一份情感基础。
2、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的含义。因为在平时许多学生常将环境问题的含义认为就是人类任意排放废气物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而全然不知“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也是环境问题。所以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让他们学会全面地理解什么是环境问题。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本课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2、教师和学生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广泛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用几幅美景图片和韩红的《家乡》歌曲把学生引入美好环境的氛围,然后峰回路转发问: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不是危言耸听?给学生一个突兀的感觉,创设一个疑问,导入新课的学习。
2、解决环境问题的含义这一教学难点:
用丰富的.图片资料、事例和漫画,从环境受污染的种类出发,形象地告诉学生,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出现了问题,从而引出环境问题的含义。再用一条连线题帮学生回顾环境问题的两个具体表现。
3、解决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这一教学重点:
通过超连接的形式,把图片、文章、事例、数据与环境问题的具体危害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说明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五、课堂小结
用回放课件的形式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再让学生通过上述的资料谈谈对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认识,使学生有了情感升华,深刻感受到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从而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文章的韵味。
(2)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特殊的心境
(3)联系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挫折教育理念,懂得顺境皆自然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1)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2)朗读与背诵读
难点:
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古文已能初步理解,但大段落古文接触少,加之文章年代久远,因此学生阅读理解较难。另外,学生对苏轼的作品已接触过,对作者的文学常识也知道一些,但对他的文言创作的方法知道的却很少。可是学生已经具备感知和赏析能力,故教学时应通过课文的分析来引导学生的整体整体感知,作者是怎样抓住“月夜”来描绘景物的,又是怎样抓住“闲”来分析全文意境及传达出的作者的心境的?
三、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来自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知,基于局域网前提下,本课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教师组织 引导
局域网资源
学生合作学习
反馈与评价
图一:三模:《记承天寺夜游》合作探究学习策略
古代散文的阅读教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根据新教学理念,教学中重在学生的学,教师只是促进者,因此设计本课教学模式如表二:
教学目标
创设情境
导课
感悟文本
意义建构
拓展延伸
进入情境
合作交流
课件辅助
互评互议
总结升华
反馈
指导学习
图二:三模:《记承天寺夜游》”合作--探究” 学习模式
四、教学媒体设计
媒体设计:
a)课件部分:内容有 苏轼像、月下赏景图、月夜图、课文朗诵。
b)文字演示:课题演示、教学目标、字词演示、作者介绍演示、问题演示、板书演示。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恰当引入媒体,拉近学生与作者、文本的距离,便于学生理解文章,自我探究,同时协作讨论,实现教学目标。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文章韵味,并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
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总能给人一种淡淡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历代文人的雅兴,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借月抒怀的诗句吗?
指名吟诵,然后显示图片齐诵。
二、吟读课文,读出文言味道。
1、播放音频朗读。
2、生自由读,显示初读要求。
3、指名试读,并指名评价(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
4、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文言的味道。
5、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译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显示要求。
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标出疑难字词。
3、生质疑。
4、师检测。
(1)重点文言词,抢答。
(2)重点语句理解。
指名翻译,小结译句方法。
5、开火车译读全文。
四、赏读课文,体会写景之妙。
过渡:齐读标题,并指名说说标题的意思。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月色让原本打算睡觉的作者忍不住起来散步呢?
1、出示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角度,表达的情感角度等去赏析。
(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
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
比如,学生把藻荇当成真的,这样描绘“步于中庭,目光所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庭院,庭院中水池里的水草交错纵横。”
归纳方法:翻译入手,扣词展开。如扣紧“如”“空明”、“交横”等词。同时提示这里用到层层比喻的修辞手法。
假设②:学生的想象单薄。
例如,仅从字面翻译。
归纳方法:调动感官,合理想象。如从动静、明暗、点面、线条等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心中的感觉等感官来描绘文字绘成的“画面”之美。
4、朗读指导: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五、品读课文,感悟作者心境
过渡:试想在这样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散步,作者的心情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这时学生应该能品出欣喜和悠闲)
此时再顺势引导:但这些只是作者表面的情感,实际上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要更复杂。文中就有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找出来并体会一下。
1、出示抒情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简介作者苏轼
过渡:如此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政治上有怎样的遭遇呢?
3、联系背景,观看视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
探究:理解“闲人”的含义?谈谈你的感受。
4、交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引导提升,突破难点:
提示:①生活清闲。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以清闲。
②闲情雅致。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代生活中有很多闲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安静喜悦地赏月的。可见,这里的闲还是“闲适”的闲、“闲情雅致”的闲。
5、结合上面的学习收获,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情味。
朗读指导:
1)拉长字音,品味情感。
如:“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
2)放慢语速,放低语调。
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如读月下写景段。
3)节奏轻快,淡淡喜悦。
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寄情自然,见月则喜,月色如水,庆幸喜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见到好友,竟也没睡,兴致大增。)盖竹柏影也。(融进自然,心情闲适,恍然大悟,心情畅和。)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为了突破本文“解读作者复杂情感”这一难点,遵循“三个一”理念:一个基本切入点——闲人,观照写作背景;一颗人文心灵:关注人性需要;一双自己的眼睛:尊重多元解读)
六、推荐阅读
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过渡:苏轼抒怀的作品还有一篇许多,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老师挺喜欢的词。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抒发对胞弟的思念,并表达对天下间所有离别的人的美好祝愿。(请欣赏动画视频朗读)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敬意有感情地背诵全篇!下课!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6
一 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提倡:语文应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同时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让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贯彻了这一教学理念,注重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培养自己的学习文言文能力。
二 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个字,却蕴涵深厚,文章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是让学生体验人生的好教材。
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对文言文的了解比较明确,他们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并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但由于想象力欠丰富,学生在学习本课文时可能对文中的比喻句不容易理解,另外在领会文章要旨时比较难,这就需要老师对写作背景作详细介绍。由于学生比较活跃,我的教学目标指向能力养成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策略。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把握文言文的停顿,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五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游记散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古文鉴赏能力。
六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文为优美的文言游记,我的教学目标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我运用自学——情景的教学模式。选用问题教学策略、自主学习教学策略及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利用录音机、小黑板等教学手段进行。
七 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1、查阅苏轼生平,了解苏轼。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
教师教学准备:1、上网查阅资料,钻研课文,参考精品教案,认真备好课。
2、录音机及磁带。
八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情境导入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爱那皎洁的月亮;喜爱那朦胧的月光;喜爱那月色中的山川与草木。月亮正如横笛之音,而月夜的美感幽邈难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体会月夜带给我们的美感吧!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其词开豪放派新风。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后被贬为黄洲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元丰六年,其友张怀民也被贬黄洲,寓居于承天寺,本文就写于这一时期。
(二) 查一查
检查预习情况(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
遂: 念: 相与:
盖: 但: 欣然:
2、翻译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三) 读一读
1、师朗读。
2、学生自读,师作朗读指导(随时正音,点拨句子停顿)。
3、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语句顺畅,停顿正确。
4、教师指名诵读,师生评价。
(四) 想一想
1、整体感知
生读后思考:
这篇短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请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各段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答案后回答:(1)寻友夜游(2)庭院月色(3)月下感慨
(学生回答意对即可,不必苛求)
2、合作探究
学生互相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互相帮助解决,如不能解决,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①、作者虽贬黄洲,成为“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豁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词或者句子。
师点拨: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入户,勾起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他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因此,文章融情于景,处处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雅趣。
②、师问:作者与好友欣赏到了月下美景,他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月色的什么特点?
生答:作者通过想象,新奇的比喻描绘了庭院月色“空明”的特点。
③、师问:你能具体说说这几个比喻句吗?
师点拨: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明喻,作者把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池水。第二句用了借喻,作者索性把庭院中当作水中来比喻,用“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步入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④、师问:如何理解最后一段话?
师点拨:月光非夜夜明,竹柏不是处处有之,但大自然的美景却能处处找到。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大自然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此阐明了这一真谛,但结尾的“闲人“点睛,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也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情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对美是如此执着地追求啊!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品味文中写景的优美语句,了解借景抒情的方法。
方法与过程
1、诵读,培养古文阅读的语感。
2、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情感,体会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学习他面对逆境豁达乐观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月色之美。理解的意境。
难点:领悟“闲人”之意,体会并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品读法,多形式,高频率的品读课文。
2、合作探究法
3、创设情境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简介作者及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营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教师指定学生朗读课文并进行指导。
3、全班齐读。
4、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同桌合作,分类积累文言词汇并翻译课文。局部
疑难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5、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句,当堂检测,学生可抢答。
(设计意图:采用抢答方式掌握重点字词释义,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
生对字词的理解。)
三、再读,析“夜游”
学生分组合作,分析交流以下问题
1、作者何以夜游?
2、何以至承天寺?
3、他为何不去找别的朋友?
4、用原句回答寺亭赏月,见到何种景色?
5、可见其怎样的心情?
教师鼓励并引导明确,其中穿插背景介绍。
预设:喜悦、郁闷、悲凉、寂寞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再紧扣文本让学生品读从而培养学生探究文本的能力。)
四、细读、品“月色”
1、细读写景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月夜图。
2、选一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对照图画结合想象描绘一下景色,组织全班同学评论。
3、比照文本,体会文中景色描写的精练、生动,教师引导分析该比喻句的妙用。
4、再读这个句子,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月的境界中,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
预设:心胸开阔、宁静、轻松、摆脱被贬的烦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想象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让他们在领略月色之美和写景
的妙处,体会作者内心世界的同时突破重点。
五、深读,悟“闲”情
1、过渡:让我们再次走进幽雅、寂静的承天寺,在美丽的月色下,苏轼、
张怀民或许正以一种宁静、喜悦的心境交谈取乐……那么,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呢? 学生自由回答
2、讨论: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你如何理
解这句话的含义?
3、提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应怎样理解?请默读课文,
看能不能再课文中找到一点“闲人”的身影?
教师鼓励学生所答,然后引导集体归纳。
明确:闲情雅致之人 乐观豁达之人
(设计意图:讨论交流中让学生理解“闲人”一词的深刻含义,进而领悟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六、拓展延伸
你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感受。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畅谈感悟中学会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加深对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课堂总结及作业
1、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2、为苏轼和张怀民“步与中庭”时设计一段对话。
板书设计:
月:空明澄澈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闲人:清闲之人 悠闲之人
闲情雅致之人
乐观豁达之人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8
—、导入新课: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去过三峡的同学,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初读课文:
对照注释,小声自由朗读,初步理解文句。
正音:阙(quē) 叠嶂(zhàng) 曦(xī)月 襄(xiāng)陵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巘(yǎn) 长啸(xiào) 属(zhǔ)引 哀转(zhuǎn)
三、研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 [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陵]
沿//溯/阻绝 [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
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畅读全篇。
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画面,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妙处。
讨论:文中描绘的三峡,与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峡相比,有什么特点?
五、品读课文,
体会文章“片言万语”的精炼,音韵的和谐,思路的清晰。
讨论:1.全篇只几百字,却概括千余里,包容四季景,罗列山水草木,清猿怪柏:请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文章语言的精炼:
2.本文读起来具有音韵美,琅琅上口。你能发现作者是怎样营造这种效果的吗?找出文章中的对偶句和韵脚。
3。第2自然段有一句话:“或王命急宣”,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不可缺少。如果缺少了会怎么样?
六,熟读成诵: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教内容和步骤
—、解题激趣: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散文八大家之—,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读以入文,
先对照注释默读,然后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正音:藻( ) 荇( )
划分朗读停顿:
念/无与为乐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文横
盖/竹柏影也
提示: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三、翻译理解。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注意下列文句的翻译:
欣然:高兴地 逐:于是 盖:原来是 但:只是 相与:一起
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
四、分析鉴赏。
全文廖廖84字,记叙的是一个细小的生活片断。但仔细品味,并不平淡,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
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月色皎洁,空灵。)
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月色人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这句话的理解要考虑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五、熟读成诵。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积累。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作者简介(略)
二、研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学生听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
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2)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3)怀民亦未寝:(睡)
(4)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5)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抢答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个别朗读开始。
(三)、三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
(1)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四读课文,反复诵读,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略)
四、拓展、积累
师: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抒怀。你能说出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吗?
教师预设答案: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2、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3、举杯望明月,对成三人。
——李白
4、我寄愁心寸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
五、作业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
2、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检测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乐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检测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通过刚才的检测,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我们举行朗读比赛。
(生准备)
5、挑战老师:师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教师,其他学生根据朗读要求,作点评。)
(三)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面对所见夜景,苏轼生发了怎样的感慨?你是如何理解他的这种感慨的?
生成答案预设: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抓住“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句分析)
(2)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改一改,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改了之后的句子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改了之后当然不好。句中明喻、暗喻交错运用,以“积水空明”喻写月光的清澈透明,使人自然想起“月光如水”的名句,巧妙地把人所共知的名言作为自己笔下文字的注脚,文笔自是高出一筹。“水中”紧承上句,接着又设一喻,以水中藤蔓“藻荇”来喻陆上树木“竹柏影”,写出了竹柏月下投影的淡雅清丽,似一幅弥漫着水气的朦胧素描图画。而改了之后,就没有了原句的新意,也不够生动形象。
(3)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理解“闲人”:
由于作者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它包含着作者的感慨和愤懑:眼前景色虽美,自己却壮志难酬。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有闲赏月的欣喜,令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乐观的态度,旷达处世的胸襟。
(四)探究“文人心境”
结合本文及以下材料,请你探究一下什么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心境”。
材料1: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仍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称赞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材料2:欧阳修,即使被贬到滁州,但仍与百姓同乐,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材料3:范仲淹,驰骋沙场的时候就很乐观,在变法中被贬后,居于偏僻之地,但仍然保持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五)师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愿我们的心灵也能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能够更加豁达从容!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1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文言文、宁静的味道。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读出文章的韵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资料、文字资料
学情分析:本文是苏轼的名作,但其中的复杂感情对于未经世事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就点到为止了,不再深入探讨。重点放在朗读和重点字词句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年中秋的晚上有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奇景,同学们有没有欣赏啊?(没看到)太可惜了!但有关月亮的诗句应该记得一些吧!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机来到元丰六年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生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写作背景:苏轼少年时即精通经史,善于写文章。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本文就是在苏轼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三、朗读,读出韵味。
1、学生齐读。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不掉字,不加字,不错读)
2、学生齐读(读清句读)
3、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重点字词句。(赛一赛)
月色入户:门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遂:于是怀民亦未寝:睡觉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和我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地下好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好像有水藻、荇菜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清闲的人了罢了。
翻译完以后请同学们再朗读一遍。
4、学生齐读,提示:但、盖、念三个字拖长点音,读出文言味。
5、抽个别学生朗读这三句话,再评点。
6、引导学生看标题,突出”夜“字,读出宁静的味道。
7、再读课文,读出“欣然”的欣喜味,“念无与为乐者”的失落味,“怀民亦未寝”的惊喜味。
四、说夜游,赏美景,发感慨。
1、在标题前加上人物、事件说成一句完整的话。
明确:晚上,苏轼和张怀民在承天寺赏月。
2、苏轼为什么夜游承天寺?为什么寻张怀民共游?
明确: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寂。二是月色很美。
他们都是被贬之人,有着共同的感慨。
插入张怀民的资料:张怀民,名梦得。元丰六年贬黄州,初时寓居承天寺。他虽屈居主薄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寄情于山水,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3、赏到了何种美景呢?(用原文回答)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赏到如此美景,有什么感慨呢?(用原文回答)
明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合作探究
1、文章的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A、贬谪的悲凉B、人生的感慨C、赏月的欣喜D、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2、“闲人”一词透出了一种旷达、乐观向上的胸襟。
六、拓展;
你在苏轼身上学到了什么?(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
你面对挫折的态度。)
七、小结:本文写作者夜游承天寺见到的美景,表现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不以为意的豁达胸襟。告诉我们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1、八、作业
1、熟读、背诵课文。
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发出的人生感慨,逐渐形成豁达宽广的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
品物文字的精妙、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话题
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可是否有过夜游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夜游一番,相信在赏景之余,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快速进入文本。)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初读文本,注意语音(正确、流畅),整体感知。思考: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听读文本,进入情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初步感受夜游之美,学生自由交流听读体验。思考:这次夜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在交流感悟的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体味情感。对关键词句则出示比较阅读的材料或用"去字法"比读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屏幕展示:
(1)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素食《记承天寺夜游》) 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朱自清《荷塘月色》)
(2)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通过比较发现,苏轼与怀民相知相怜相通的友情给这次夜游带来了信息,学生也由此感受到了夜游的情美。
(设计说明: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体特点和字词积累。通过听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仅品味了"言"美,而且为下面探究"文"美奠定了基础。同时,以读促思,既注重学生的初读体验,又能穿插解决"言"的理解,使"言"与"文"得到统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苏轼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人推见清朗空明的月色。学生不仅由此感受到了景美,而且也体会到了语言的精炼传神之美。)
(三)补白文本,品悟情感
1.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思考:这次夜游给苏轼留下了怎样特别的感受?屏幕展示: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②仆以元丰三年二月一日至黄州,时家在南都,独与儿子迈来郡中,无一人旧识者。(《赠别王文甫》)
③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满庭芳·归去来兮》) ④谪居黄州五年,今日离泗州北行……元丰八年正月四日书。(《泗岸喜题》)
⑤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通过文本细读和对补充资料的比较,我们发现在《记承天寺夜游》一文短短的84个字中,对时间的交代就花了10个字。而类似的情形在同时期的作品中也有,但往往是苏轼离开或达到人生又一驿站的特殊日子。由此可见,这次夜游在苏轼看来,同样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2.那么,这次夜游对于贬居黄州的苏轼来说,究竟以为着什么呢?屏幕展示:
①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宿望湖楼再和》,熙宁五年即1072年,苏轼37岁,任杭州通判。)
②花堪不语人堪哑,是恐卿空塌?流水覆流觞,既是相知,何剪巴山话?(《月夜与客饮杏花下》,宋神宗元丰元年即1078年,苏轼43岁,知徐州。)
③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欲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不知何人诗也。宿黄州禅智寺,寺僧皆不在,夜半雨作,偶记此事,故作一绝》,元丰三年即1080年,苏轼45岁,初谪居黄州时作。)
④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通过对补充资料的比较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发现:
首先,苏轼有强烈的"夜游"情结,这有他的作品为证,既有早年写下的《夜行观星》,又有万年作的《天庆观乳泉赋》,虽然篇目所占比例不多,但几乎都是传世名篇,如《中秋见月和子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其次,"夜游"的背景不同,情感夜游差异,如《宿望湖楼再和》表现的是一位耽于玩乐的年轻诗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感叹的是岁月之飘忽,而初谪黄州的苏轼抒发的又是他对遭遇的宿命之感。
那么承天寺的这次夜游是一次单纯的消遣,还是一次积郁情感的`逃离呢?从文本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夜游的动因(月色入户)、夜游的心境(欣然起行),还是夜游的方式(相与步于中庭)、夜游的赏景(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宁静欣悦的氛围,这源于作者宁静欣悦的心境。此时夜游已然成为苏轼的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在大约作于同时的一些作品中都能得到印证。
屏幕展示:
①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
②吾兄弟俱老矣,当一时自娱。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所谓自娱者,亦非世俗之乐,但胸中廓然无一物,即天壤之内,山川草木虫鱼之类,皆是供吾家乐事。"(《与子明兄书》)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句抒情文字,说说此时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通过补充相关资料进行互文对读,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老师的启发点拨下,学生能够获得相对一致的理解,这应该是学习经典文本的基本收获。)
(四)拓展延读,扩写积累
1.课后阅读《苏东坡转》(林语堂著)、《文化苦旅·东坡突围》(余秋雨著)
2.扩写积累:以第一人称扩写这篇小品文。
(设计说明: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最基本的理解后,做适当的延读拓写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实现语文知识向语文素养的转化。)
想要设计合理的文言文教学方案,需要准确的把握文本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当然,更需要一定篇目教案的书写练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欣然”“念”“空明”“盖”等,理解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
领会本文借月抒怀、情景交融的特色。
情感目标:
感受作者面对逆境时的复杂心境,学习他乐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难点:
品味本文优美的意境,感悟作者复杂的情怀。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一:课题)
开场白:进教室前,我就听说同学们非常优秀,据说有以下的光荣传统:一是坐得直,二是笑得美,最突出的就是上课发言积极、响亮了。看到大家这么好的精神状态我也很兴奋,对我们一起上好这节课充满期待和信心。先请同学们欣赏美妙的《月光曲》,静下心来,开启今天美妙的学习之旅。
1.同学们,望着这轮明月,或许你会想起神七飞船的整装待发,或许你也会想起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吧,或许你还会想起文人雅士对月亮的深情咏叹。此刻,你能想起哪些咏月名句呢?
指名回答。
2.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刚才有同学提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什么意思?(月亮)这句话是谁写的呀?
3.苏轼何许人也?(出示苏轼图像)指名回答。
让我们重温一下对苏轼的了解。齐读。
(投影二:苏轼简介)
4.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咏月抒怀的佳作——《记承天寺夜游》。(手指事先板书好的课题引读)
请大家把书打开到第127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师:首先我为大家朗读课文,请注意字音和节奏。(投影三:课文)
2.同学们,刚才老师读得怎么样啊?说不定有好多同学比老师读得还好呢。下面请大家自己朗读,然后请同学给大家朗读。
3.指名朗读,并对其他同学提出听读要求。学生评价。(只让一生读)
提示:字音读得准吗?节奏把握得好吗?
4.(在学生发现朗读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朗读古文不仅要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还要能理解课文的意思。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找出不懂的地方圈画出来,大家讨论解决。
5.老师把同学们理解这篇课文时可能碰到的疑难问题做了一个整理,请看大屏幕,你们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
下面给大家30秒钟时间准备,马上进行抢答比赛。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发言最踊跃。
解释词语:(1)“欣然”(2)“念”(3)“遂”(4)“空明”(5)“交横”(6)“盖”
翻译句子:(1)“相与步于中庭”(调换语序)(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调换语序)。
师:是不是按照字面顺序翻译下来的?
明确:古文和现代汉语在语序上时有不同,需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将倒装的成分调前来。
评价:几个组的表现都不错。下面还有不少挑战在等待大家哦,继续努力。
(投影四-六:比一比)(出示句子翻译和调序后的句子)
6.我们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齐读课文。相信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三、精读课文,细析悟情
(一)明事件
1.课文中的“闲人”是谁呀?
苏轼为什么自称是“闲人”呢?(板书“闲人”)“闲人”体现在文中哪些词句上呢?(“还有吗?”)
由学生说出理解,一一肯定。
A.闲职、“解衣欲睡”:无事可做。
B.“念无与乐者”:寂寞孤单。(此时,他想找朋友做什么呢?)
C.“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D.欣赏月景。
2.在寂寞、无聊的夜晚,本无事可做,猛然觉察到月色的美丽,终于找到了一件令自己高兴的事来做,什么事呀?(“夜游”)
(二)赏月景
1.苏轼在夜游时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啊?齐读。(投影原句)
2.都有哪些景色呀?
明确:月光、积水、藻荇和竹柏影。
3.真有“积水”和“藻荇”吗?
明确:积水、藻荇不是真的。
4.为什么不直接写成“庭下月色空明,竹柏影交横”呢?(投影改句)比较一下,看看哪一种写法更好。(投影七:比一比)
提示:只剩下了“月色”“竹柏影”,没有了“积水”“藻荇”。
读一读,讨论,明确:原句(1)用比喻,形象生动。(2)有恍然大悟的幻觉之美。(联系《幼时记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5.我们一起读一读,细细体会其中美妙。谁能背出来?一起试试?
6.小结: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月下景色的空明(板书:景:空明),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亦真亦幻、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三)悟心境
1.流连在这样的美景中,作者发出了什么感慨呀?——(领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声“闲人”,蕴含了多少情感!请补全这句话,填写上表达情感的词语
一声“闲人”,多少!
自己读一读,酝酿一下。
(投影八:试一试)
2.学生讨论。
指名有感情地完整读出这句话,并谈谈理由。(还有什么情感呢?)如所填词语相似,则不需要说明理由。
注意及时板书。
A.无奈、落寞、忧怨等。
提示:讲述苏轼当年作为“闲人”的处境: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有四年了。四年前,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作者获释出狱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
引导讨论:同学们,你觉得苏轼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吗?(本有兼济天下之志,经世报国之才)一声“闲人”,多少——?(心有不甘,心生抱怨)
明确:抱怨、不甘等。
引导: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B.豁达、闲适、自得等。
提示:(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而现在只有他二人能够领略。其他人呢?他们都能像苏轼这样从容地欣赏美景吗?一声“闲人”,多少——?(A.仕途平步青云者:案头堆满公文,脑里堆满公事;B.其他官场失意者:满腹忧怨,无心赏月)
(2)“一切景语皆情语”,空明的月景烘托了作者的心情。(心无杂念,胸无尘俗)由此,又可见:一声“闲人”,多少!
(3)苏轼不禁还有些(拍胸脯)——(自得)。
3.这些复杂的情感(板书“情”)交织在一起(画圈,板书“交织”),交织在文中的哪一个字上?(板书“闲”)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也和张怀民一样,成了苏轼的知己。我想,如果能够穿越时空,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苏轼说吧,谈感受,悟情感,道体会,说什么都行。你最想对苏轼说些什么呢?
在下面,对着苏轼大声地说吧。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投影九:穿越时空的对话)
5.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苏轼,怀揣他的一腔复杂的心情,再读一遍课文。
要不要配上音乐?老师给大家提供3段,你们自由选择符合课文意境的配乐。
(朗读前分别给出激昂、悲凉和舒缓的三段配乐,由学生选择符合课文意境的配乐并说出理由。)
(投影十:读一读)
乐美读也美,真让我陶醉呀!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苏轼对人生豁达、洒脱的情怀在他的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初一学过两首词:
《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因思念亲人而伤感,仍然高唱对离人的祝福。
《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即使人至暮年也不哀叹衰老。
2.再来读一篇与本文题材类似的文章,看看苏轼的心境如何。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床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②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③,退则死法④,当恁么⑤时也不妨熟歇。(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②意谓:心里说。③死敌:死于敌手。④死法:死于军法。⑤恁(nèn)么:如此,这样。
思考:
(1)苏轼认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妨碍自己歇息,即使是在。
(2)夜游承天寺令本来沉闷的心情得以舒展,在本文中能借用来表现变化后的心情的句子是。
(投影十一:链接阅读)
4.结束语:苏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
是逆境,使他心境纷杂,但他最终都如处天堂。
是逆境,成就了他的创作高峰,也练就了他旷达乐观的胸怀,中华文明的天空也因此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学习本文,品读苏轼,领悟到很多道理(手指投影,引读),如: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世界,那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磨难,把挫折当作攀登人生高峰的垫脚石,拥抱一个诗意人生吧。
(投影十二:悟一悟)
板书设计:
事:夜游
闲人景:空明
情:
教学反思:
经过学校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出谋划策,市教研室周仕龙、王晓东两位专家的精心点拨以及课堂实践的反复调整后,才有了这么一个教学设计。作为授课者,我从中的收获最大、最多。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感谢,课后我将上课的感受反思如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播放美妙的《月光曲》,营造月夜优美意境,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说一说所知道的.咏月名句。
走近作者,引出课题。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自然会想起其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而引出苏轼,重温一下对苏轼的基本了解,并引出本文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并对其他学生提出听读要求,由学生互相评价。
疏通文意,质疑问难。学生借助文下注释,弄清课文大意,找出不懂的地方圈画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如果是由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单调、枯燥而又费力、低效,而由学生自己梳理字面意思,提出疑难互相解决,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老师把学生在理解课文时可能碰到的字义和句意的疑难问题做一下整理,再由学生补充其它问题。然后给学生短暂的时间准备,随即进行抢答比赛,幻灯显示题目后根据学生回答显示答案。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学生齐读课文。
品味语言,赏析美景。学生齐读出苏轼在夜游时看到的美景句,然后说出分别有哪些景色。当学生说出有月光、积水、藻荇和竹柏影后,故作神秘地问:真有“积水”和“藻荇”吗?把原来的写景句直接改写成“庭下月色空明,竹柏影交横”,只剩下了“月色”“竹柏影”,没有了“积水”“藻荇”。让学生讨论哪一种写法更好,明确原句用比喻形象生动,有恍然大悟的幻觉之美。在赏析关键词句时,适时采用“改一改”“删一删”“添一添”“换一换”的做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词句和修改后的词句对比,也容易突出原词句的妙处所在。
身临其境,提升意境。出示美图,让学生再次齐读写景句,体会其中美妙。并鼓励学生立即背诵,及时消化。至此老师小结一下此处语言之美和月色之美: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月下景色的空明,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亦真亦幻、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这里老师用优美的语言进一步提升了美的意境。
体会情感,感悟心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领悟作者流连在这样的美景中发出的感慨。让学生补全这句话:一声“闲人”,多少!填写上表达情感的词语。这个感叹句的表达,能够促使学生走近苏轼的内心,设身处地地以苏轼本人的口吻发出感慨。有感情地读出来,很有感染力。经过学生讨论交流后,指名有感情地读出这个感叹句,并谈谈理由。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的心境形成自己独立的认识,畅所欲言,并提供足够充分、合理的依据。当学生的见解比较单一、肤浅,无法形成新的突破时,老师适时启发,将学生的感悟逐步引向深处。
学生往往最先感受到的是无奈、落寞这类情感,也能结合苏轼当时的处境来说理由。如果学生谈不到抱怨、不甘这类情感,则引导:苏轼本有兼济天下之志,经世报国之才,你觉得苏轼愿意做这样的闲人吗?一声“闲人”,多少——?如果学生谈不到豁达、闲适、自得这类情感,则引导:“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这样的美景到处都有,而现在只有他二人能够领略。其他人呢?他们都能像苏轼这样从容地欣赏美景吗?此处还可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空明的月景烘托了作者的心情。由此,又可见:一声“闲人”,多少!
创设情境,口语表达。学生已经对苏轼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此时创设情境,设计一个“穿越时空的对话”,让学生对苏轼说一段话。利用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梳理在课文学习中形成的阅读体验,而且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到口语表达训练中来。课堂教学中既有能力拓展训练,又紧紧扣住文本,放得开,收得住。
自选配乐,美读情读。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朗读前分别给出激昂、悲凉和舒缓的三段配乐,由学生选择符合课文意境的配乐并说出理由。学生的正确选择也证明了他们对课文意境有了真正的把握。这最后一次课文朗读借助配乐也实现了整个朗读教学“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美读、情读”的目的。
联系旧知,拓展延伸。跳出文本,联系七年级学过的苏轼的两首词,进一步体会苏轼对人生豁达、洒脱的情怀,对苏轼的文学风格形成系统的认识。
励志人生,感悟哲理。齐读一段既充满人文情感,又富有感召力的结束语,能激发学生去学习苏轼乐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链接阅读,鼓励深思。课后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苏轼的其它作品以及有关苏轼的作品。并推荐一篇与本文题材类似的文章——苏轼的《记游松风亭》,印发给学生,布置思考题,作为课外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4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月夜图导入:
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
遂:于是;
盖:大概、原来;
但:只是;
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五、作业
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六、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叙事: 寻友赏月
写景: 月色竹柏
抒情、议论: 旷达胸怀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读出韵味。
2.通过品读,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体悟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体悟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教学过程】
一.猜字,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承天寺夜游》,请打开课本第195页。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放松放松:
屏显:猜字
这是一个繁体字,是个什么字?
学生自由竞猜
2.它就藏在课文中,并且文中有一句话描绘了它的构造方式。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示:描绘“”的构造方式的句子是:“月色入户”;这个字是:“闲”(板书)。
3.古人造字是有讲究的。月亮照进门了,晚上到了,不用工作了,空闲――人身无事。月亮照进门里,这番景色,看了很惬意,悠闲――情绪安适。
板书:
闲
身 情
无事安适
这是“闲”的两个境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领略“闲”的最高境界。
二.朗读,整体感知。
1.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儿。现在,哪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朗读毕,引导学生评价,主要从音准和停顿两个方面来评价。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下面两句的停顿。
屏显: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结合注解,疏通文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提出来和同学交流,或询问老师。
4.这篇文章虽然只有短短84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谁能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
提示:一个晚上,作者和张怀民一起到承天寺散步、赏月。(提示学生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来回答。)
三.品读,体悟“闲”字。
1.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提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屏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谁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提示: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3.作者把自己和张怀民自称为什么?
预测,明确:闲人
4.此处,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屏显:此处,作者自称“闲人”。他的“闲”体现在何处?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提示:1.行为往往是心境的流露,请关注描写作者行为的.词句。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关注作者笔下的景物。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1)行为描写部分分析: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A.抓住以下几个重要词语进行品析:
解衣欲睡――无事可做只有睡觉,空闲。
欣然起行――看见美丽的月色,立刻打消睡意,起身看月,很有闲情逸致。
遂至――于是,就。说明做事不假思索,随心所欲,想走就走。
相与步――肩并肩,手拉手散步。说明两人是同病相怜、志同道合的好友,悠闲。
B.小结:在这个美丽的月夜,苏轼“闲”而早睡,“闲”而看月,“闲”而寻友,“闲”而赏月。他行事自由,无所拖累,他已经到达了“闲”的第一个境界。(画△将“身-无事”框起)
C.但他在“闲”字里,心情却是起伏变化的。哪位同学能把他心理活动的变化的过程读出来?
指导朗读:要读出作者当时复杂变化的心情:解衣欲睡(无聊)――月色入户,欣然起行(高兴)――念无与为乐者(郁闷)――怀民亦未寝(欣慰)――相与步于中庭(闲适)。
(2)景物描写部分分析:
屏显:“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A.指名翻译这个句子。
提示:庭院里好像有一汪澄澈的积水,水里的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可结合“如”、“盖”引导。
B.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什么景物?
提示:月光。
C.作者把月光比作水,他又是用什么词语形容水的特点的?
提示:空明。
D.注解中对“空明”的解释只有“澄澈”,我觉得还远远不能表达“空明”的丰富内涵。你还能从“空明”读出水的什么特点?(或怎么样的水才能清澈见底?)
提示:纯洁、宁静。
E.“空明”写出了月光的纯洁、宁静。你觉的“空明”还是在写什么?
提示:作者的心情――可引导:心如止水(没有杂念,抛弃了烦恼和个人得失)。
F.小结:这就是“闲”的第二个境界。(画△将“情――安适”框起)
G.让我们一起读这个句子,读出作者宁静、纯洁的心情。
学生朗读,并作指导:语速缓慢、平和;“盖”字要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迁移,感受旷达。
1.苏轼从月光中感受到了“空明”。其他诗人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来看一些诗句。
屏显:(写月光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生齐读后,师结:别人感受到的大多是“寒、愁”。
2.为什么,苏轼能获得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
提示:作者的心情和别人不一样。
3.知人论世,体悟作者心情。
屏显:(1)苏轼其人:苏轼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苏轼在家庭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
(2)写作背景: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罗织罪名,投入监狱,险些丢了性命。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苏轼此时的心情应该也会是苦闷、孤独的,从前面行为中就能看出他的无聊。那他怎么还能有这样的心情?
屏显:苏轼,你真是个________的人啊!
预测,明确:豁达乐观、闲适洒脱,等等。
4.引用林语堂《苏东坡传》评价语及苏轼贬官诗,补充说明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
屏显:
(1)他有远大抱负,却五次遭贬。
他一生坎坷,却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心智卓绝,身上元气淋漓,朗然刚正,悠游坦荡自在。他身居要职却从来激情飞扬,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享受人间盛宴,一生载歌载舞,深得人间快乐。(林语堂《苏东坡传》)
(2)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五.总结,提升感受。
1.最后,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课文,读出苏轼的豁达乐观。
2.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让我们感受到了“闲”的最高境界,感受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心境。让我们再次走近苏轼,感受他的精神、他的心境吧……
屏显:(在《平湖秋月》乐曲声中字幕徐徐升起)
苏轼从承天寺夜游中收获了许多欢乐,这是他的悠闲赐予他的。
他恬淡闲适之心地并没有亏待他,不但让他享受了山水之乐,自然之情,也给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灵感和灵气。
于是,人生失意,身处困境时,他留下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于是,中秋之夜,骨肉分离时,他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怀一颗闲适恬淡悠远之心,一草一木一花一泉一鸟,皆美之化身,自得其乐。
去功名利禄远点,则利欲不熏我心,清贫能守,则博爱及物。
清风明月在怀
功名利禄看透
六、巩固,布置作业:(略)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5-24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06-27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5篇06-28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5篇)06-28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06-15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02-14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通用15篇)06-28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集锦15篇)06-28
记承天寺夜游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