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

时间:2023-07-20 10:57:2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登高》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高》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高》教学设计合集【15篇】

《登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2、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 学会写景诗歌的基本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

  2、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吟诵法。

  2、讲析法和点拨法。

  3、讨论法。

  4、情景展示法。

  [教学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

  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

  [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指导诵读(3 分钟)] -------[作者简介(4 分钟)] -------[赏析文本(28 分钟)] -------- [本诗小结(3分钟) ] ------- [作业布置(3分钟)]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故事性导语引入(4 分钟)

  同学们愿意听电影故事吗?

  不过,这不是一个欢乐的故事,而是一个凄楚悲凉的故事。听着,心情会很沉重。

  我还给大家提个要求。因为是电影故事,请大家边听边在脑海中把这个故事幻化成电影画面。

  我相信大家都是杰出的“电影摄影师”,一定能够把画面在大脑中构想得场景逼真,而且每人都能够确实地身临其境。能做到吗?

  (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一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二、指导诵读(3 分钟)

  1、放音乐《二泉映月》。

  2、老师在乐声中满怀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营造凝重的课堂气氛。

  3、师再朗诵,学生跟读.

  4、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板书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 孟子曾经说过:“诵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三、作者简介( 4 分钟)

  1.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出身于河南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曾漫游各地,20岁作《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千古名句,成为千万有志青年的座右铭。后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西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作品显示了唐由胜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写作背景

  <<登高>>这一首诗,向来传为名作。前人对他的地位评价极高,杨伦称之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更把它喻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是杜甫去世前三年在四川的夔州(奉节)所作。没来夔州之前,他寓居在四川的梓州。在梓州,

  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觉得中原以定,于是陡然萌发了“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念头,但未能实现。公元765年5月,他的老友严武辞世,他在蜀地便失去了生活等诸方面的依恃,境遇每况愈下,只好离开了经营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们,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才到夔州。如果不是当地都督柏茂琳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地住三个年头,可能还得四处漂泊。就在这三个年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难,身体也非常不好。因此,杜甫这首诗是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写成的。对作者有了了解之后,我们来理解本诗的内涵。

  四、赏析文本 ( 28 分钟)

  《登高》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八句,这八个诗句,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⑴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探 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我们也要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

  “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

  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语调、表情、动作都要配合上。“天高”——要仰视,清渚、沙白——要俯视,“鸟飞回”——要远望,向着家乡看。

  对老师的示范,既要听,又要看。

  (师生共读)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 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朗诵指导: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这两句,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试读,很沉郁)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全体读)

  小结: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着不同,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用电影镜头来比方一下,首联是一系列镜头的组合,颔联就是江和树的一个大场景。

  前者有镜头组接、切换,俯仰天地;后者是长镜头,大笔挥洒,一气呵成。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就是抒情。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

《登高》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色。

  2、结合课文注释,掌握重点字词并能够理解诗句基本意义。

  3、能够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4、把握诗歌情感基调,运用诵读技巧,朗诵诗歌。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诗中表现的多重情怀。

  2、逐渐培养诗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感知抑扬顿挫的律诗中所沉淀的深沉情感。

  【文本简析】

  《登高》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诗歌单元。《登高》的讲解要紧扣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第五课节选的是杜甫在夔州所写的三首诗,而《登高》处于尾篇,可将三首诗做纵向比较阅读。《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情交融的关系及诗人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深入感知诗中意境。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主要遵循读诗、品诗、悟诗这一基本框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我们刚刚学过李白的《蜀道难》,领略了李白的豪逸浪漫,今天我们将走近杜甫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学习他发自肺腑的诗歌《登高》,感受杜甫诗歌的特点。

  二、诗人生平和背景介绍

  我们常说要“知人论世”,因此在感受杜甫的诗歌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杜甫的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一)杜甫生平

  杜甫是唐王朝由兴到衰的见证者。

  1、年轻的时候,曾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

  2、曾有“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处处潜悲辛”的10年忍辱和辛酸的经历

  3、曾有举家吃草度日,幼儿因饿而夭折的大悲痛

  4、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就是“安史之乱”,并因之流亡了四年

  5、曾有被叛军扣留9个月受尽侮辱的经历

  曾有从叛军营里逃出,由于直谏而被贬的经历

  6、晚年,杜甫在成都凭借很难遮风挡雨的一草堂安居,漂泊他乡11年,生活只能靠朋友的救济

  7.58岁时,客死舟中,一生坎坷

  (二)背景

  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甫55岁,这年秋天,诗人来到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望远,面对苍茫的秋景和滚滚的`长江,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不禁感慨万千,诗人抑制不住内心的诗意,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三、朗读

  1、听教者朗读

  2、自由朗读

  3、个别学生朗读

  4、听录音朗读

  5、集体朗读

  四、赏析

  在听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同学已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别人朗读的好,还因为这首诗写得好。

  其实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明代胡应麟曾评此诗“古今七律第一”!现在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一)前两联

  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请大家找一找,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作者又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

  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四句八景,语言凝练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

  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

  由“两岸原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可知,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⑤鸟飞回:为何是盘旋着的鸟?

  可能因为风大,风的猛烈,其实诗人的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是何等的相似啊!

  此诗中的鸟是一只还是一群好呢?

  都可以:一只鸟正好是诗人的化身;一群,鸟的一群正好反衬诗人的孤单

  (诗人后来在《旅夜抒怀》中有一句诗:“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老病孤独的诗人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⑥落木萧萧下:落木即落叶。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而纷纷飘落的叶子让人感觉似乎所有的树木都进入了生命的秋季,这肃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自己的人生也进入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啊!

  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

  ⑦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给人生命短暂之感,那么长江呢?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得诗人的渺小!

  3、手法:情景交融、景中有情

  有声有色有形,上下联相互照应(一三山景、二四江景)

  (二)朗读

  因这些景物含有作者的情,所以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带着情感读这些景物。

  请大家一起朗读前两联!

  (过渡)诗人的这四句诗向我们描绘一幅苍凉而壮阔的秋日图,在这幅图里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情!

  (三)后两联

  可是诗人悲什么?(请从诗歌中找一找,用笔画一画,最好在每句诗中找出两个,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交流)

  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作客”:寄居别处,漂泊他乡(区别于“做客”:访问别人,自己做客人)

  “常”:(时间上)说明诗人经常漂泊他乡,多年漂泊他乡

  “万里”:(空间上)离家万里,有家难归(交通不发达,诗人的潦倒处境)

  “悲秋”:季节上给人悲凉的感觉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百年”即暮年,此时诗人已经55岁

  “多病”在多年的漂泊生活中,诗人身患肺病等多种疾病

  “登台”即登高;古人登高常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带上亲朋好友,而此时诗人却是独自一人!诗人的朋友高适、救济他的朋友严武等都已经离开人世,诗人此时孤苦一人漂泊在外!

  诗人仅为自己的身世而悲么?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艰难”国事艰难,或者也可以指人生艰难

  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去四年,可是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这对于杜甫来说是一件极其悲痛的事情!

  杜甫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人,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的思想的核心。年轻的时候,杜甫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骨子里的!儒士认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是无论如何穷困潦倒都要心系天下,为国家担心!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己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了,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接着又叹道“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就像葵花向日一样忠于国家,心忧天下!

  俄国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而杜甫就是这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当他看到国家仍然动荡不安,内心是何等的悲痛啊啊!

  “苦恨”是非常恨,诗人恨什么?

  恨国家仍然动荡不安,恨自己已经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啊!

  这种被很使自己的两鬓白发都增多了,“繁霜鬓”的“繁”即:使……增多

  4、人生潦倒,销愁无途

  “潦倒“可以指人生潦倒,可是人生潦倒又何尝不是国事艰难所赐呢!

  国难家愁一齐堆积在诗人胸中无法释怀,诗人该怎么办?

  喝酒解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

  那么这种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

  (四)朗读

  因此我们朗读的时候应缓慢一点,把这种悲苦之情读出来。

  齐读!

  (五)整体小结

  1、本诗借悲秋之景抒发悲秋之情,请大家读一读,“悲秋”二字在诗中有几层含义?

  2、小结

  律诗的特点是颔联和颈联对仗,可是杜甫在本诗中却是每联都对仗,句句照应,可见杜甫诗歌写作技巧的高超,因此本诗也被称为“古今七律之冠”,但我想对杜甫诗歌的评价之所以这么高,不仅有技巧,还有情感的感人!正如本版块的标题“诗从肺腑出”!诗人所抒的情感既有身世之悲又有国事之悲,带着作者的这些悲情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诗歌,诗歌将别有一番滋味: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秋风猛烈地吹向一个登上高处的孤苦老人,两岸的猿似乎要将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凉之情全部啼啸出来,急风中的飞鸟低徊寻找着落脚点,这又多么像流浪他乡的诗人的化身啊!此时诗人郁积在心头的悲苦又像这落叶和江水一般,难排不尽,驱赶不绝,此情此景达到了交融的最高境界!而诗人又为何如此悲苦?因为国难家愁,因为诗人对国家、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3、朗读

  ①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②自由朗读,争取能背诵!

  ③一齐有感情地背诵本诗!

《登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阅读准备

  1、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涉世不深)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贪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忧国忧民)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组诗“三吏”、“三别。”

  (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音乐起)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棗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二、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三、赏析文本

  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我们不能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鸟,而且只能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这是因为我们都是根据杜甫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

  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还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无可奈何,也不是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更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3、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做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这样又是八层愁苦。

  4、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登高》教学设计4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体会它塑造的意境

  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教学设想:对于诗歌的学习,学生总是感觉很茫然,似乎鉴赏诗歌没有规律可循。通过对杜甫的《登高》一诗的鉴赏分析,以及对有类似特点的诗歌《送友人》的鉴赏,使同学们把握两点学习诗歌的规律,为他们以后学习与《登高》类似的诗歌时提供一些借鉴。

  教学过程:

  导入:各位同学,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它的作者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登高》。

  作者简介:因为以前同学们都学过他的一些诗歌,所以对杜甫有所了解,哪位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又因他曾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的作品大都收在《杜工部集》里。他的诗歌因为多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所以又称他的诗为“诗史”。他和李白、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唐朝三大诗人。

  杜甫一生不得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他34岁时,抱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适逢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应试人无一录取。杜甫困守长安达十年。又值安史之乱。他颠沛流离。闻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他前往投奔,被叛军捉住,押回长安。后来逃出,一人到达唐肃宗的临时驻地凤翔,皇上授他左拾遗的官职。上任不久,因为宰相房琯被罢官。他上疏营救,触怒皇帝,被贬官到华州。公元759年他辞官西行,到了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就是杜甫草堂,三年后川军叛乱,他又开始漂泊流浪。后来在节度使严武的保荐下,做了节度使参谋等职,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再次辗转于江陵、岳州、衡水一带。公元770年冬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老人病逝在湘江水上一条小船里,时年59岁。(投影)

  杜甫的一生四处漂流。他的诗歌大多都是反映他在四处漂流时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这首《登高》,看看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他又是怎样来抒发他的思想感情的。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赏析,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养成能鉴赏类似诗歌的能力。(投影)

  所谓意象,就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提到的景物,并对这些景物赋予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投影)

  我们举个例子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意象?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秋思)。大家都学过吧?现在齐背一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投影)

  在这首元曲中写了哪些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8个字写了9处景物。前三句一个名词一处景物,这些景物写出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萧瑟凄凉的画面。面对着这样的景物,远在天涯的游子自然而然的产生出一种思乡之情。曲中的`这些景物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赋予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这就是意象。

  现在大家听我读一遍,注意我读的感情、节奏。

  找几个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同学们再齐读一遍,注意读出感情。

  鉴赏诗歌:

  同学们来说一说看完这首诗,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来说一说)

  现在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教师: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渚、沙、鸟。

  教师:这六种景物构成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急风在猛烈地吹着,天空寥廓,猿在不住地哀鸣。水中青色的小洲,沙滩上白色的沙子,鸟儿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尤其是猿的啼叫,在作者的耳中听来却是一种哀鸣,鸟儿和雄鹰展翅飞翔还不一样,而是在盘旋。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

  教师:我们把对景物的领悟与杜甫当时的处境和命运联系起来思考,说说这些景物在诗人看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冷清而凄凉的画面。

  教师:咱们再来鉴赏一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落叶纷纷而下,长江波涛滚滚,向东流去。在这样的情境下,想一想诗人能联想到什么呢?

  明确:无边的落叶,纷纷落下。遍地一片荒凉的景象。面对滔滔不绝地江水,想自己大半生的漂泊,年华就这样逝去,却没有建立功业。不由得使人悲上心头。

  教师:颈联中有一个字可以说很明显的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大家考虑是哪一个字?

  明确:“悲”字。作客在外,已经是够可悲的了,却又是离家万里,睹物生情,自然是悲伤而愁苦。“百年多病独登台,年岁已大,却又得了病,而且又是孤苦伶仃一个人登高台,作者的心情怎样,自然不难理解。

  登高台想到了自己和国家的命运,一生中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现在却已两鬓斑白,岁月已逝。壮志不得申,如果有酒来消愁,那也是一件可以解愁的办法,可是却已戒酒了,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着这种痛苦。

  教师总结:对于这首诗,它的首联和颔联,选取了八种景物,来渲染出一种冷清而悲凉的气氛。为本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在颔联中,一个“悲”字,把作者的悲伤感情直白的表现了出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两点规律,一是抓住诗中的意象的特点。不同的意象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了解这些意象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明显的“猿啸哀、鸟飞还、落木、长江滚滚。”这些意象及其特点明显的为本诗奠定了悲伤的基调。(投影)

  其次,就是抓住关键性的字词,颔联中的“悲”字,就是本诗的诗眼。通过这个字,进一步了解作者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投影)

  教师:现在,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读几遍,把这首诗背诵下来。

  由学生齐背一遍。

  鉴赏《送友人》:刚才我们总结了学习诗歌的两点规律,现在大家就来鉴赏一下李白的《送友人》,这首诗。(投影)。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由学生来鉴赏讨论。

  然后由学生来发言。(略)教师略加指导、分析。

  总结本课: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学到大量的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本课只是为同学们学习诗歌提供点借鉴,知道些鉴赏诗歌的方法。鉴赏诗歌的方法以及鉴赏角度很多,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出一些规律,从而能更好的鉴赏诗歌。

  谢谢大家。下课。

  板书:

  登高

  杜甫

  意象: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

  关键字:悲

《登高》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诵读鉴赏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并联系诗歌的写

  作背景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2、技能与方法: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分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1、继续学习通过分析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感情的方法。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诗人丰富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杜甫青年时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无奈世事艰难,人生多艰。杜甫24岁在齐鲁大地壮游时所作《望岳》大家所熟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实现理想的信心,我们今天再来欣赏杜甫晚年时的作品《登高》,了解“诗圣”登高望远时的心情。

  (前面已经学习了《杜甫诗三首》的前两首,《登高》是第三首,因此作者、背景一笔带过,无需重复)

  二、 朗读诗歌:(老师提示诵读时请同学们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四是要读出感情。

  1. 同学们自由朗读

  2. 同学个别尝试着读(师生先不做评价)

  几个同学读完之后老师问:以上同学谁读的最好?为什么?(评价最后引到情感的感知上。)

  三、把握诗人丰富的情感

  1.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诗中流露出杜甫怎样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悲

  2.同学融入感情再次朗读,体会诗中所流露出的“悲”情。

  3.仔细品味感情:这种情感突出的体现在颈联(结合课后练习)

  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竟然有八种悲,同学们踊跃回答,可以指出任意一种或几种。

  (学生踊跃回答)

  (老师引导和明确)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居夔州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杜甫身逢战乱,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写这首诗时作者已经55岁了,漂泊了第八个年头,3年后病死在出蜀途中。国运的艰难,身世的悲苦,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去世——这些都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鹤林玉露》

  明确:

  (1)“万里”: 联系课下注释,指离家万里。很远的地方,诗人作此诗地点在夔州,他把长安当做自己的家乡,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第一层悲,远隔万里之悲。

  (2)“秋”:古诗伤春悲秋的主题,一片萧索之景,可联想到人的暮年。

  (3)“作客”:和现在的“做客”是否相同?

  不同。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在外漂泊,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

  (4)“常作客”:长期的漂泊在外,羁旅之久。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泊,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作客是客居他乡,漂泊在外因为当时杜甫正是漂泊西南的时期。所以如果你到朋友家去做客远隔万里可能还不那么悲,但如果你是长期的漂泊在外,那这个悲就很大了。

  (5)“百年”:联系课下注释,指到了晚年。

  (6)“多病”:杜甫疾病缠身。

  (7) “独登台”:重阳节登高,只身一人没有亲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台”: 高迥处也。高和感情有什么关系?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能够感受到宇宙时空是那么的宽广,而我渺小的孤独的一个人在这样大的一种时空当中,更突显落寞和孤寂。

  (老师引导)那么,诗人只是抒发一己之悲吗?为什么?

  4.品味尾联所蕴含的感情

  (1)“艰难苦恨繁霜鬓”: 既指杜甫个人的命运又指国家的命运,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联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具有博大的胸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

  (2)“潦倒新停浊酒杯”:古人认为酒能浇愁,无奈多病连酒也不能喝了。这种忧愁怎么排解呢?怎一个“悲”字了得!(体会无法排遣的“悲”愁)

  5.同学们融入感情,再次诵读颈联和尾联,老师指导朗读:

  颈联是他的身世之苦,读“万里”的时候就要想象出浩淼的感觉,巨大的'空间感。“悲秋”重点突出悲字,这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常作客”突出“常”。

  四、探究景物描写

  人们称杜甫这首诗歌是“古今七律第一”。律诗书写规律先写景后抒情。

  1.诗歌中的景跟情有关系吗?

  明确:诗歌中的景蕴含了作者的感情。清代王夫之说“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象我们叫做意象。

  2.首联、颔联写景:各有哪些意象?又各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师生明确:

  (1)首联六种意象:风、天、猿啸、渚、沙、鸟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身体冷,心里冷。

  高天:高远的天空下感觉人很渺小。

  猿啸哀: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2)颔联两种意象:落木、长江

  落木:中国古人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落叶“萧萧”而下,这萧杀之景不得不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处境,生发生命陨落,韶光易逝之感。

  不尽长江:这亘古如斯、日夜奔流、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的永恒之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对比之下,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越显得短暂。

  总结:“无边”、“不尽”二词突出了空间的广阔,“滚滚”表现了长江壮阔的气势,因此我们结合这些景物描写可以感受到这首诗给我们的是一种壮阔的境界,诗人的“悲”也应该是“悲壮”的。

  五:课堂小结

  作者在写景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萧瑟、凄凉、开阔的景象,而他所表达的感情有羁旅愁,有身世苦,同时还有非常高远的家国忧。

  六、结合板书背诵本诗

  七:作业:

  1.背诵、默写本诗

  2.完成《新新学案》相关联系

  八、板书设计

《登高》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一、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登高》教学设计。

  二、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三、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

  鉴赏关键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图景。设计画面,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方法

  一、美读法。通过美读以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音韵美。

  二、对比阅读法。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赏析。培养学生判断、归纳推理的能力。

  三、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显示写杜甫的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1、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幅对联是写谁的吗?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他的那些作品?能背诵一首我们共同欣赏吗?(学生背诵)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歌《登高》(板书)

  (解说:运用对联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歌,能将以前所学诗歌与现在所学的联系起来,便于衔接、比较。)

  2、提问:请大家思考,你以前是怎样学习诗歌的?

  (解说: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3、放古琴弹奏的《平沙落雁》音乐,老师在深沉的音乐中满怀深情的朗读《登高》全诗。

  二、鉴赏诗歌、体会意境。

  1、学生读首联,思考: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各用什么词来描写的?(多媒体显示:"急风"、"高天"、"鸣猿"、"清渚"、"白沙"、"飞鸟")这六种景物各给你什么感觉,能结合杜甫实际谈谈吗?

  2、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多媒体显示:"落木"、"长江")由"落木""长江"会引起诗人怎样的思考?

  (解说:以上问题重在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字词鉴赏诗歌的能力,抓住景物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体会通过写景来表达作者的复杂感情,突破重点。)

  3、男生齐读前两联,激发学生想象。教师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在"大脑的荧屏上"播放画面。教师描述:首先在脑海中浮现出:急风、高天、猿鸣、飞鸟、落木、长江这些画面,然后让这些画面动起来,诗人登上高处,感到猎猎秋风,聆听空谷猿鸣,再移动画面,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仰望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教案《《登高》教学设计》。

  (解说:将前两联诗句转换成描述性语言,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头脑中再造想象,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4、学生思考:诗歌的前两联写的什么?(多媒体显示:写景)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多媒体显示:抒情)抒发了什么情,能否用诗中的词语来概括?(多媒体显示:悲秋)师生共同朗读后面两联,体会悲秋之情,然后提问:诗人为什么会悲秋呢?

  (解说:秋不一定可悲,但杜甫为什么会"悲秋"呢,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意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总结:正因为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困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才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悲秋情结。(多媒体显示:"作客"、"多病"、"艰难"、"潦倒")

  三、构思画面,配解说词

  学生齐背全诗,然后给每一联设计一幅图画,再给设计的画面配上解说词。

  (解说: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但实现了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且更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问难度较大,教师先提供用多媒体展示的范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学生设计中的创新点应给予表扬,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四、深化鉴赏,学会运用

  学生思考:你最喜欢《登高》一诗的哪一联,为什么?现在我们该怎样运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在提示学生注意颔联,这一联现在用来比喻自然和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旧事物要必然衰败、没落和死亡,新生力量一定会成长、壮大和胜利。

  (解说:学习诗歌的目的最终还在于学以致用,推陈出新,让学生明确古诗文中的很多名句,由于时代的演变,现在都赋予了它新意,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应自觉加以运用。)

  五、比较阅读,对比赏析

  学生齐背初中学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多媒体显示全诗)后叫学生与《登高》诗比较两首诗歌在选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讨论明确相同点:两首诗都借叶落、风急、枯藤、老树等深秋的衰象,抒发诗人的愁苦悲凉之情,抒发的.感情是与羁旅行役或游子思乡有关;另外还有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作为的哀怨和无可奈何之感。不同点是《登高》除表达羁旅之愁外还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感情;《登高》选景上动静结合,尤善描写景物的动态美。《天净沙·秋思》写景上没有《登高》诗气势恢宏、雄浑。

  (解说: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事物的一切的。"利用比较法设计课堂教学,易形成课堂教学的兴奋点,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六、总结全诗: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杜甫的《登高》,杜甫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祖先,我们学习这首诗,深深地震撼于他的忧国忧民和自身的坎坷遭遇。为此,我写了一首诗来歌颂他,我相信同学们会比老师写得更好!

  (多媒体显示诗歌,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师生共同朗诵)

  诗人杜甫

  在《月夜》的清辉中/嗒嗒的拄拐声/伴着你孤独的深吟//

  天地一沙鸥/是你《登高》《春望》时/表诉的游子的衷肠/朱门肉臭/路有冻骨/是你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哀叹/国破山河在/是你忧愤家国的慷慨悲歌/

  你用满鬓繁霜/阅尽世间风絮/你用佝偻的脊背/柱起了民族的诗魂/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这一切只因你是那样/爱得深沉//

  七、布置作业

  同学们,假如杜甫生活在当代,面对这欣欣向荣的秋景他还会悲秋吗,这首诗是不是应该改为颂秋了呢?请同学们下去改一改,我们看谁改得最好?

《登高》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准确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并能顺利朗读背诵。

  学生能理清诗歌的情感线索,领会诗歌的内容。

  学生能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的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对杜甫诗歌中沉郁风格的理解和领悟。

  教学方法及辅助工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辅助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春天,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季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喜欢做什么呀?踏春,去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而在秋高气爽的时候,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诗。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抒发的是思乡思亲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诗人杜甫在登高时创作的,诗名就叫《登高》。

  背景材料:

  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普及一个知识),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4年,但各地的军阀又在不断混战,抢占地盘。杜甫因战乱而流离到夔(kui)州,此时的他已经56岁,身染重病,为了排解忧愁,又值重阳节之际,因而登高望远,在登高后看到的是深秋的萧条景色,由此想到国家正值战乱,感时伤怀而作。

  解析字词,理顺文章:

  渚清沙白:渚,水中小洲;清,洲边的江水清澈;沙白,小洲上的白沙。

  翻译: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品读课文: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一首古诗,肯定就是要读的,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一定要注意有感情的朗读,把握好节奏。

  接着播放一份朗读音频,让学生听。再请同学起来读一遍,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内容品读:

  1同学们刚才都读了这首诗,感觉到诗中一直贯穿着的一种情感是什么?

  明确:忧愁悲伤孤独等。

  诗人在诗中是怎么体现这个“悲”字的.?(让学生讨论)

  明确:首先体现在所见的深秋景色的悲上。首联和颔联“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

  首联和颔联中有些什么景物,也就是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八种。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特点是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落木萧萧下和长江滚滚来。

  这些各具特点的意象是怎么来表现诗人描写的秋景之悲的?

  明确:(1)急风,说明风很大,又是秋天的风,而且还是登高之后感受到的风,我们知道越往高处走,温度就越低,所以这时的风肯定是又冷又大的,这风不仅吹在诗人的身上,更在诗人的心上。

  (2)高天,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得自己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心头。

  (3)哀猿,猿的叫声是哀伤的,这更为诗人悲凉的心境更添一层。

  (4)清渚和白沙,清和白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这又使得诗人更为悲伤。

  (5)回鸟,因为急风而不断盘旋不能往前飞的一只鸟儿,而且只有一只,它是孤独的,这让作者自己感到了自身的孤独。

  (6)落木萧萧,落木就是落叶,到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这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从落木中诗人也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正在走向尽头,由此更显凄凉。

  (7)《论语》中有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在《赤壁赋》中也写到“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是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光阴的易逝。因此在这里也是诗人感叹人生苦短。

  这些都是从写景来体现“悲”的。

  除了秋景之外,作者还从什么方面来体现“悲”的?

  明确:还体现在诗人的遭遇上。集中表现在颈联和尾联。“万里……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作客他乡,壮志难酬,处境艰难。

  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孤身一人抱病登台,倍感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如何理解“艰难”一词?双重意思,一是指国家要平息动乱的艰难和自身命运之艰,常年漂泊,生活艰难。

  也许有人会说,他难道是神经病吗?连自身的生活都保证不了,还要去关心国家大事,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吗?但是这就只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而真正伟大的人就是他这样的,有着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若世间少了这些人,那么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美好生活就会变得遥不可及。

  潦倒新停浊酒杯:自古以来,中国人只要一有烦恼就会借酒浇愁,今天也不例外,而诗人内心苦闷,想要一醉解千愁,可是又以为自己年老多病,不得不戒酒,心中万千思绪无法排解,也就愁上加愁了。

  把握作者情感:

  这首诗是由前四句的写景转到后四句的抒情,使之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由“风急……鸟飞回”的孤独到“无边……滚滚来”的沉郁,再到“万里……独登台”的愁苦,最后到“艰难……浊酒杯”的无奈,由此看出全诗的感情基调就是一个字:悲。

  (七)总结:

  全诗通过所见的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可以说,这首诗是杜甫对生命的感悟对时世的艰难对漂泊的一生对凄凉的晚景和对未酬的壮志的一个总结。它因其雄浑悲凉的意境工整齐协的格律而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登高》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登高》了解咏怀诗情景交融的特点。

  ◆学习《蜀相》了解咏史诗借古伤今的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参照对比,学会鉴赏作品,进而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情意目标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操和对理想境界追求的精神。

  教学设想

  1.通过比较、涵咏,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风格特征。

  2.点拨、讨论、讲析相互结合,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4.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鉴赏诗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2.难点:理解杜甫,真正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体会出诗中郁勃的情势。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诵读感知

  觅得诗趣

  【投影】课前投影杜甫肖像,配乐。

  【提问】知道他是谁?熟悉他的诗吗?请几位同学读一句你最喜爱的杜甫写的诗。

  【讲述】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他是仁爱传统精神的集大成者,他是辉煌唐诗队伍的领军人物,他是目光敏锐烛照黑暗的孤独的歌手,他是上下求索壮志难酬的执著的斗士。

  今天我们通过他的两首诗作《登高》和《蜀相》,一起走近杜甫,去领略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去体会一位天才诗人的艺术天赋。

  【板书】蜀相登高

  【投影】简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著有《杜工部集》。

  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唐]元稹

  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俊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所不及。

  ——[宋]秦观

  世上创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下面请大家一起诵读两首诗,要求:先读《蜀相》,后读《登高》。

  教师做朗读指导。指名读,范读。

  若干学生逐一背诵一句自己喜爱的杜甫的诗,要求不能重复。

  诵读一

  学生按要求诵读两首诗。通过诵读,熟悉作品,从不同角度体会诗中的意境。

  利用媒体营造氛围,通过对熟悉的杜甫诗作的背诵,意在唤起学生的回忆,引逗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诵读是欣赏诗歌的出发点,引导、启发学生多读,读懂内容,读出感情,读出形象。

  蜀相

  登高

  创作时间

  760年

  767年

  季节

  春天

  秋天

  抒情特点

  借古人抒怀抱

  (咏史诗)

  借登台遣郁闷

  (咏怀诗)

  情景关系

  乐景写哀

  景中含情

  感情基调

  感伤、叹惋

  孤愁、悲苦

  参照比较

  探得诗心

  1、感性的比较

  【讨论】读了两首诗以后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理由。

  2、理性的比较

  【投影】两首诗对比表格

  【讨论】

  1、说出两首作品写作的时间和作品反映的季节。

  2、研讨两首诗不同的抒情方式。

  明确:咏怀多因景生情、抚迹寄慨,所抒多为今昔感衰、人事沧桑之感;咏史多因声兴感、抚事寄慨,所寓多为对历史人物的见解态度或历史鉴戒。

  3、指出写景句,讨论诗句中情与景的关系。

  体会“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的感觉:凄凉萧条。

  抓住“自”和“空”,体会于春色好音中隐含的寂寞苍凉之情。

  4、比较两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伤叹惋/孤愁悲苦

  指名回答。实话实说。

  学生相互讨论,

  师生共同讨论,填写表格。

  诵读二

  学生反复推敲两首诗中的写景句子:

  《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体会句句写景,却字字含情的特色。

  通过不同层次的比较,不断提升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景与情是抒情诗的关键,对此作重点突破,处理好点面关系。

  涵咏字句

  品出诗味

  在领会了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后,以这样的感情进行集体诵读。

  【讨论】

  1、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两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寻:事实上,诗人难觅真正的蜀相,诗中的“自”“空”和末一句可以说明;

  悲: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

  2、结合杜甫生平,理解寻与悲的关系。

  【板书】

  《蜀相》《登高》

  沉郁顿挫

  寻悲

  因“寻”生悲,悲由“寻”来

  【总结】

  从两首诗看杜甫的人生悲剧,理解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诵读三

  学生回答,抓住关键词语“寻”、“悲”,作适当讨论。

  选择一个字来理解全诗,一方面是为了让分析能落到实处,避免架空。另一方面旨在传达出古典诗歌凝练传神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涵咏字句,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迁移训练

  总结评价

  1、迁移训练:拟写对联。

  教师出上联:寻蜀相英雄无觅几多愁

  集体诵读两首诗

  2、布置作业

  【投影】杜甫肖像

  【总结】请大家再注目这位伟大的诗人,他有热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义者。因此他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够坚韧自持,而不会步屈子后尘,痛苦绝望,投江自杀;也不像李白一样,腾云驾雾,飘飘欲仙。诗人是这样走完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录相】

  在一段杜甫生平纪录片中结束。

  学生相互讨论,尝试拟写,然后请一二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参考:登高台孤客空叹万里悲

  诵读四

  【作业】

  请将两首诗中写景的两联(《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分别改写为400字左右的写景散文。

  联语是提炼思想,概括内容十分有效的语言训练形式。有些迁移训练可以放在课外。

  再次回溯杜甫生平,对他作多层次的比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板书设计

  《蜀相》《登高》

  沉郁顿挫

  寻悲

  诵读感知,觅得诗趣

  参照比较,探得诗心

  涵咏字句,品出诗味

《登高》教学设计9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教学关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兴

  同学们,在唐代的诗坛上,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几乎一生都在流浪,成都的一个草堂成为他短暂安定生活的见证;他几乎终生都在痛苦,沉郁顿挫成为他诗歌风格的最权威的概括。一场战争撕碎了他的心,带给他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多种疾病毁灭了他的躯体,最后病死在湘江的一叶小舟上。他,就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登高》。

  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要领悟这首诗歌的意境,总结领悟诗歌意境的一般方法。读这首诗,我们能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能听到诗人无奈的叹息,更能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二、放录音,请学生齐读

  三、研读课文

  1、我们要领悟意境,首先要进入境。这境,就是诗人在诗中创造的生活图景。首先包括了景,请大家回答: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风,天,猿声;渚(水中小洲),沙,鸟;落木(秋天树木落叶),长江。

  景物如何?

  明确:

  急:呼啸的秋风(有速度)。

  高:天空辽阔(有立体感)。

  哀:如哭似嚎(有感情)。

  萧萧:落叶声(有声音)。

  2、请大家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请两位同学描述。)

  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画面:这是一个萧瑟的秋天,天空是那样辽远,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鸟儿在狂风中挣扎着,盘旋着,发出阵阵哀鸣。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萧的秋风中飞舞着,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3、这是境中的景,除了景,境中还有诗人的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人的形象。

  诗人很老了(百年),衰老多病,常年客居他乡(作客),志向得不到伸展(潦倒),他叹息着国运和自身的命运(艰难),以至于白发增多(繁霜鬓)。

  请大家当一回导演,把诗人在秋风中登高的'动作设计出来,按小组讨论两分钟,请各组推出一个代表。

  (抽查两个组,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诗人少有壮志,19岁就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现在他的理想彻底破灭了。顶着秋风,他在诗篇中向我们走来:拄着拐杖,他颤微微走在那秋风呼啸的山路上,狂风吹乱了他花白的头发,枯叶飞舞着掠过他的衣襟,他一路咳嗽着,走走停停。风好大呀,他抬起头,挣扎着登上了崖顶。然而,读读他的诗篇吧,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一个垂危的老人,将不久于人世,他关心的却不是自己。诗人的目光越过了千山万水,胸襟是如此的开阔,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心灵!

  4、现在我们来谈“意”,也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的情,请大家用诗篇中的词来概括诗人的感情。

  明确:悲,恨。

  5、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杜甫,现在,你就站在那高高的悬崖之上,眼前,风在拼命的刮,鸟在拼命的挣扎,落叶纷纷下,长江滚滚流;耳畔,风声卷集着涛声,涛声夹杂着猿鸣,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学生答:

  “一叶而知秋”,何况落叶已萧萧而下;“问君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愁象流水象落叶那么密集。

  落叶让人想到生命的短暂,自己壮志难酬,心生感慨。

  师:

  这同学答的多好啊,看到落叶与流水,就想到时光一去不返,感慨自己壮志难酬。落叶归根,百川归海,而自己却年老漂零在外。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理解:岸上枯叶似蝶,岸下猛浪若奔,我们分明已听到了落叶的呻吟,听到了长江的呜咽。这那里是在写季节,分明是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个时代充满了伤痛与悲哀,战乱就象一场大风席卷了中国大地十几年,在这场大风中,不知有多少鲜活的生命如木叶般纷纷而下,枯萎死亡;那滚滚长江流动着的不正是人们绵绵不尽的眼泪吗?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领悟诗歌意境的方法:

  ⑴ 揣摩语言;

  ⑵ 联想想象;

  ⑶ 联系生平。

  读这一首诗,我们要看到诗人焦虑的目光,我们要听到诗人沉重的叹息,我们更要感受到诗人心灵的震颤,现在,就让我们齐声朗诵这一曲时代的悲歌吧!

  【板书设计】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落木 境 长江

  作客 多病 │ 艰难 潦倒

  意

  ↙ ↘

  悲 恨

《登高》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诗歌创作背景。

  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鉴赏的三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诵读诗歌,体会作者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音像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飞花令”形式导入

  规则:先指定一位同学说一句关于秋天的诗,再由其指定其他同学接力。

  (板书:登高 杜甫)

  二、整体感知:

  首先,听录音朗读,注意节奏和读音。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找一生示范朗读,另找一生评价。明确:(景物)描写、抒情。

  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诗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生:悲

  分析“哀”、“苦”、“恨”与“悲”哪个更适合作诗眼。

  明确:“悲”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苦”、“恨”和“哀”都是作者间接抒发情感的表现,因此用“悲”字更恰当准确。

  师:这是诗的感情基调,即诗眼。

  三、写作背景

  师:请学生回忆作者的生平事迹。

  明确:杜甫诗歌创作风格:沉郁顿挫。在初中学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 现了诗人具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情怀。

  本诗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767年作者流落夔州时写的。“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去世,此时恰逢九月初九,杜甫登高写下了这首诗。三年后,杜甫病死在离开四川的途中。

  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一:知人论世法(并板书)。

  四、分析意象

  师:作者“登高”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讨论。

  生2展示。

  明确:景物 特点

  风 急

  天 高

  猿 啸哀

  渚 清

  沙 白

  鸟 飞回

  落叶 无边 萧萧 下

  长江 不尽 滚滚 来

  师:补充意象和意境的概念、“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明确:意象:诗歌中具体的融入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物和景等;

  意境: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达出来,达到“内情”与“外物”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

  “落叶”给人一种枝繁叶茂之感,“落木”给人一种干枯干燥的感觉,因此用“落木”更符合秋天的特点。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二:由象入境法(并板书)。

  师:找一生朗读描绘画面的文字,请大家闭眼,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诵读指导:首联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凉,似乎在唇齿间颤抖的读出来;“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猿啸哀”——要有欲哭的感觉;“鸟飞回”——联想到作者,孤独漂泊、远离家乡,他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颔联两句,要将苍凉之感和旷达之悲读出来。

  五、体会情感

  师: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生3展示。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炯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师:点拨通过具体的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情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之三:情景交融法(并板书)。

  诵读指导:“万”“悲”“常”都要重读。读“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遥远之状;读“常坐客”,要倍感自己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多病孤独,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最后一联,“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中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六、课堂小结1.情境式默写(PPT15中几句话对应的诗句)

  2.背诵全诗

  七、课后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的几种方法,自学《秋兴八首(其一)》

  八、板书设计

  登高

  杜甫

  《登高》教学设计 自然之秋 知人论世法

  “悲” 人生之秋 由象入境法

  国家之秋 情景交融法

《登高》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

  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复杂情感的把握上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中国的传统节,有哪些?分别有些什么习俗?(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渐缩小到重阳节)大家知道重阳节,古人有什么活动吗?引出课题。

  二、知人论世话形象

  1、印象杜甫

  提问你眼中的杜甫是个怎样的.人?(首先让课堂动起来)

  结合高考题型中,关于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是“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文章《情圣杜甫》

  思考:诗圣?情圣?

  课件展示【写作背景】

  杜甫一生,多灾多难他身逢战乱,颠沛流离,尤其是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时为止,是他长达11年的西南漂泊时期,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3年后他就病逝于漂泊湘江的船上

  2、诵读全诗,体会感情基调

  提问这首诗我们读过以后,情感基调该怎样把握呢?

  大家朗读之后,对这首诗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三、缘景明情析手法

  思考如果我们刚才已经初步把握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那么情字何依?情景交融,融在何处?

  链接:诗歌鉴赏中分析意境题型的答题步骤。

  赏析意象,感受意境(引导学生对首联和颔联的解读以及规范答题习惯的养成)

  四、移情入境悟诗情

  1、提问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诗人如此的“悲”(哀)呢?诗中哪些地方集中写了诗人的内心和现状?

  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赏析颈联和尾联。

  2、讨论:课后练习罗大经对颈联的解读(重点扣住“常”“独”字眼来咀嚼)。

  五、吟咏诗句赏韵律

  1、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全诗四联均用对仗,而且首联中一句话还自相对偶,结构上井然有序。

  2、体会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提示沉郁,不是压抑、郁闷,而是内容上的厚重,顿挫,是指韵律。

  六、课堂小结

  听一段曲,读一首诗,看一个人,都需要用心!用心灵去碰撞心灵,才会擦出共鸣的火花!今天,我们用心地运用多种方法,去触碰了千年以前的那颗滚烫的心灵,带给我们无穷的沉思与强烈的震撼!

  七、布置练习

  比较阅读《望岳》和《登高》的情感异同。

《登高》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有相当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品味能力,主要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会在启发下完成本首诗歌的鉴赏活动。《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PPT展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王之涣【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重阳节的诗文,并让学生找出诗文中人们怎样庆祝重阳节。(一生回答:插茱萸赏菊和菊花酒登高……)

  (教师补充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一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的在外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就是杜甫。

  二、简介杜甫(学生填空)(PPT展示)

  杜甫(712—770)字,自号,盛唐大诗人,

  长安十年的困顿求官,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记录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本人被称“”,伟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三、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字面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伏。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四、背景(一生介绍)(PPT展示)

  杜甫写这首诗时(767),安史之乱(755—762)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指导朗读(PPT展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受诗歌的美:节奏分明,整齐,音律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结构上回环照映

  六、赏析

  首联:问: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讨论并明确答案: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青;冷色调,透露灰暗、凄凉)

  颔联:问:“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答: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不尽长江”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尽”写出了江水广阔、绵延。“滚滚”写出了江水翻滚向前,有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感觉,有种韶光易逝的感觉。

  颈联:问:请说说这两句有多少可悲的事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四川)

  “悲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万木凋零)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为求官旅居十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漂泊十年)

  “百年”暮齿也,岁月不饶人,晚年(55岁)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肺病、疟疾、糖尿病、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

  “台”高迥处也,寒冷

  “独登台”无亲朋也(异乡,严武、李白、高适去世)

  尾联:品味“艰难”二字的内涵。

  国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自身命运(事业未成,颠沛流离,多病暮年)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思考:为什么新亭酒杯?

  明确:抑或因病戒酒,抑或穷极买不起酒,抑或情绪不好不想喝酒。

  七:拓展: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高》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的有关常识。

  2.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

  3.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一、导入

  师:由登高而想起:(留待学生补充)

  节日寄情:九月九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登高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

  二、初读诗歌,读通文句

  1、自由朗读诗歌两遍。

  2、关注诗歌内容理解。

  师:你从诗歌读到了什么?自由讲述自己理解。不限制首颈颔尾联,不要怕错,说出自己真实理解,这样我们才能一起去关注如何更有效读懂诗歌并做好相关试题。

  学生自主讲述自己的理解,可对别人的理解加以补充,也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3、尝试用现代的文字讲述诗歌内容。

  提示:把诗歌幻化成画面,并把画面连串起来,适当合情合理添加内容。

  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踽踽独行,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4、齐读诗歌,巩固诗歌内容认知。

  三、深入悟读,读懂文句

  1、知人论世,深入理解。

  师:我有这样一个观点,不知大家是否赞同?即,要想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你需要把你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就是你自己写的,否则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认知,感觉诗歌内容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就难以领会其中的意蕴内涵。

  我认为理解诗歌是必要的,不能停留表面读通。注意,所谓理解,就是理性地把握。(板书:理性地把握)这应是诵读赏析诗歌的一个前提。

  我在读这首诗时就真是这样想的,我想我就是杜甫,就是那个老病孤独的杜甫。我就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登高望远,怀想

  ①教师范读:(朗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学生体验性自由朗读。

  ③进一步推动理解文本。

  教师:诗人登高,怀想了什么呢?

  学生结合初读文本收获回答。

  提示: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同时更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

  师: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文如(文如其人)言为(言为心声)

  ④加深读悟作者的心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关注本文写作背景。

  解题: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六岁,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的内心的感慨。

  提示理解:

  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常作客,不断在外面,远离家乡,心中眷念着家乡;百年多病,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②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杜甫的忧国忧民。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③小结:杜甫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我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

  ⑤学生齐读文本,加深理解认知。

  2、赏析诗歌意境。

  ①关注诗歌意境(氛围)创设

  教师: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不自觉的把语调低沉、忧伤(凄楚,悲凉,悲伤,忧伤,痛苦,孤独),为何这样做呢?同样是写秋,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我们当时怎么读的?

  (回顾朗诵部分句子,如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可以指名学生朗诵。)

  教师:暗示,同学们在不自觉中接受了诗歌的一些字句的暗示,不自觉中启动了自己的感情,不自觉中调动了自我的想象。因而也就进入了杜甫的语言所设定的特定情境。(板书:不自觉 暗示)

  如果说对诗歌情感心境的理解是理性的,那么这种暗示就是

  生:感性的。

  师:感性的表现。(板书:感性的表现)

  这是一篇饱蕴情感的文学作品,既需要理性的把握,也需要感性的表现;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理性的把握是重要的,但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感性的表现。我们就以这两条为准则进入到这首诗中去。

  ②赏析诗歌意境创设的诗句

  师:哪几联是感性的描写?

  生:首联、颔联。

  师:再读诗歌,关注诗歌感性的描写文字内容。

  学生反复自由读,然后讲述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如选用的景物及描写的特点: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教师:这些感性文字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A: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心寒(先是身体的,再是心灵的)。

  B: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C: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D:飞鸟,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

  提示理解:(我想,应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我觉得,这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总之,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不是,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

  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想象成一只欢乐的呢?而且大家为什么都有认为是一只,而不是多只?

  提示理解:我们根据杜甫的此时此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比较理解: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提示: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毛泽东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那鹰与鸟就是毛泽东和王维的化身了。

  ③颔联景物描写赏析

  落木、长江。

  学生讲,教师引导。

  提示:由落木萧萧,我们想到什么?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我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短暂。

  如果说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个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悟读:那么,这两句应该怎样朗诵?你就是杜甫,面对萧萧落木,你应该是什么心情?读这句你应该想什么?你心里的潜台词是什么?

  提示:我心里想--我老了;我怎么这么快、转眼间就老了呢?沉郁。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怎么样?无可奈何与一种宏大气势。有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来说,他仅仅是无可奈何吗?难道他对生命的短暂想不通吗?他是不是想违背自然规律而祈求长生不老呢?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④师生共读。

  ⑤小结感性描写内容。

  教师:从画面上,首联和颔联有何不同?

  学生:首联是一个一个局部景的连缀,颔联就是一个整体的大景。

  四、总结登高诗歌一般特征。

  ①学生自由讲述总结。

  ②教师加以引导。

  提示:登高见景,关注景物感性的描写,铺设环境氛围,为情感抒发奠定基调。情感抒发往往触景生情或情融于景,知人论世。

《登高》教学设计14

  一、导入:

  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古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也是一首关于“登高”的诗,就是杜甫的《登高》。板书课题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登高文化及杜甫生平和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全诗。

  2、从意象入手,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重点)

  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难点)

  三、了解登高文化

  1、登高之由来登高就是登临高处,主要指登山、登楼、登台、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别具特色的民俗现象,推其源头,一是来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动,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个是“重九登高”的节日习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却是一个不老的话题。(登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都是一个不老的话题,东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初唐时期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还有崔颢的《黄鹤楼》等等)

  2、登高诗作的特点登高诗不是简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往往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现家国之恨、身世之痛、沧桑之感。

  四、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主要作品有:《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登高》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五、写作背景

  杜甫的最后10年,是在巴蜀和荆湘的流离漂泊中度过的,中间由于蜀中长官严武的接济,在成都草堂过了几年稍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于次年到达夔州瞿塘峡。杜甫一家在夔州滞留两年,作这首诗时已是第二个年头(767)了。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民不聊生。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

  六、听读诗歌,感知全诗

  1、正音、断句;

  2、初步感受诗歌情感基调。

  3、①自由读②指名读③全班齐读

  4、简单翻译诗歌内容(同学们,课前我已经让大家借助参考资料翻译了本诗,现在我找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水清沙白的小洲上鸟儿在飞舞盘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下,望不到头的长江流水滚滚奔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历尽艰难,非常遗憾两鬓又增添了白发;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七、探究文本

  1、首联、颔联共写了几种景物?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鸟——飞落木——萧萧长江——滚滚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2、重点意象赏析: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小组探究找出你最喜欢的词加以分析)首联:风急: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天高: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渚清沙白: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鸟飞回: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孤独无依)。

  3、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一句是千古名句,写出了秋天肃穆萧杀、旷远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观,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传达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这一联不禁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生命短暂,时间无穷,历史长河永不停息。上下两句互相对比,相互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虽有无奈,他仍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宏大的气势。

  4、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为何而悲?(小组讨论)明确:离家万里,漂泊他乡晚年多病,孤苦无依颠沛流离、困顿潦倒。诗中反映的虽是诗人的个人遭遇,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窥见战乱时代广大人民的苦难。

  5、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罗大经认为此诗颈联有八悲,曲尽人生之悲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悲:万里,地之远也二悲:秋,时之惨也三悲:作客,羁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迟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台,高迥处也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语言精炼高度浓缩。

  6、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艰难、潦倒:既指国家,也指个人。国事艰难,人生潦倒。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苦恨:从诗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的意思,“恨”是动词“遗憾”的意思。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为国效力。诗人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

  7、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八、小结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恢弘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尽显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九、板书设计:_________

  十、朗诵

  十一、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

  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

  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

  1、D点拨:A中“杳”读“yǎo”;B“鬓”读“bīn”“好”读“hào”;C“济”读“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A点拨:B“悴”应为“瘁”C“繁”应为“烦”D“协”应为“胁”。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3、D点拨:指年老因疾病困顿。

  4.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4、C点拨:“怨天尤人”与“孤独”错。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是一贯的,他并不孤独。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点拨:词语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语境里,与整体联系起来才能凸显其作用。谢谢大家,授课完毕!

  杜甫《登高》审美艺术赏析《登高》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时代的不幸,个人的多病,加上壮志未酬,使杜甫内心极为苦闷与忧愁。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诗人带病登台的,想借此排解苦闷与忧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登高”或者“登台”都有着思乡寄情之意,表达志向之感。《汉乐府民歌悲歌》中写道:“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意思是说,想回家没有办法,心中悲痛,因而暂时用悲歌代替哭泣,用远望代替回乡。可以说,这首诗歌通过登高对所见所闻的秋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单之愁。

  其审美艺术特点如下:首先,情随境生,情感深沉在古代诗歌中,情随境生是常见的手法。情随境生就是诗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种物境,突有所悟,情绪满怀,于是,诗人借着对物境(“境”即孕育诗人心中的主观情感和外物景的统一)描写,把自己现实的情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意与境和谐统一的一种表现手法。正如朱熹说过:“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这其中的“情”往往是极为深沉的、甚至表现出凝重感,也许是早已孕育心中的情感等。

  就《登高》这首诗歌来说,前四句写登高所见。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诗人面对这样的境象,后四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就由此而生,抒写了“登高”的感慨其中,颈联中“万里”和“百年”从时空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无法喝酒,最后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这样,运用情随境生的手法,不但使诗歌具有较强的形象感,使诗歌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氛围,而且诗人触境生情,忧国伤时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次,对仗工整,境界开阔对仗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者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对仗手法的运用不但便于展开空间描写,便于空间跳跃,形成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给人在视听觉上以整齐美、匀称美,从而提高诗歌的审美表达效果。就杜甫这首《登高》来看,从首联到尾联全诗都对仗,而且显得流畅自然,所以后人推此诗为唐人七律第一。

  比如,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不仅上下两句相对,“风急天高”对“渚清沙白”,“猿啸哀”对“鸟飞回”,十分工整,而且还有句中自对,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有表示天象的,有表示名物东侧,有表示色彩的、也有表示物态的。这样,短短两句,不但形象生动、自然和谐,而且审美意境开阔,更增加了诗句的情感的审美张力。

  再次,言简意丰,意蕴深刻我们都知道,古代诗人特别注重“炼字”和“炼句”,做到“言简义丰”,即洗炼而内涵丰富。这样,使诗歌语言达到形象逼真,活泼生动,在富于动态中,实现以少胜多的要求。所以,“言简义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之一,也是杜甫诗歌的主要特点。

  在《登高》这首诗中,可以说每一句都表现出言简义丰的特点。就千古传颂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来说,宋人罗大经说这两句具有八层意思。其大意是说,“万里”,离家之远,“悲秋”言秋天让人感到悲凉;“作客”点出了羁旅之愁,“常作客”说明了半生飘零;“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缠身;“登台”登高远眺,表示思乡情怀,“独登台”表示孤独的境遇。上下两句一共才十四个字,就蕴含着八层意义,如果再从整体上看,也许意义更为丰富,意蕴更为深刻,足见这首诗歌”言简义丰”的特点,也可以看出杜甫诗歌意象的密集性特征。

《登高》教学设计15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刚过了中秋节,不知道大家是怎样过中秋的?(吃月饼)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还有那些?(春节、端午、重阳等)在这些节日我们中国人分别以什幺方式来庆祝?(明确:重阳节有登高的习惯。诗歌的题目就叫《登高》)大家曾学过一首诗是与重阳节有关的,还记得吗?请大家背诵一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它是一个登高祈福赏菊、家人团聚的日子。作者将诗歌的题目定为登高,那幺这首诗和重阳节有关吗?作者是和家人一起登高祈福吗?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古诗。

  说明: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由诗歌的题目导入新课,使课堂气氛亲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诗人的情怀打下基础。

  二、介绍作者的基本知识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明确:杜甫(712—770),晚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世称杜工部。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由于他经历的是唐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因此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称为“诗史”,也被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

  说明:通过介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了解作者生活的大的历史背景的同时也了解作者创作的基本风格。

  三、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初步感受诗歌。

  明确:七言律诗以及首、颔、颈、尾四联的划分。

  说明:通过声音让学生受到感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氛围。划分好首、颔、颈、尾四联为下文的分析做准备。

  四、从诗歌的首联出发,分析首联。

  1、设置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

  ②十四字写六种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古代诗歌的语言的特点是什幺?(凝练)

  ③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分别给人一种什幺样的感觉?

  明确:风急:秋天的萧刹身冷心更凉

  天高:因天空空旷的而渺小、孤独

  猿啸哀:声音凄厉,让人倍感悲凉

  渚清、沙白:冷色调、画面惨淡凄清

  鸟飞回:无家可归

  2、合作探究,主动表达。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可以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将你心中所想像的画面描述出来。

  注意:在勾勒画面时空间上的有序变化以及视觉角度的变化。(仰视——俯视)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寻找诗句中关键的字词。体会和总结古代诗歌凝练的特点。化整为零,以分解的方式感受构成画面的景物。让学生体会诗歌以意象营造意境的方式,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将前面所感知的整合起来,设置一个小的表达交流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发挥想像和联想。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附:有背景图为参照

  诵读1:有了这样的体会你觉得应该怎样诵读?请示范。

  齐读,做首联的诵读练习。

  让学生自己根据作者情感找到诵读的方法。适当做一些诵读技巧的指导。

  五、进一步分析颔联。

  1、颔联中写了几种景物?(两种)

  2、。能否将“落木”换成“落叶”?两者有什幺不同?这两个词用在这首诗中哪个词更好?为什幺?

  明确:落木更好。“木”字更有质感,有枯木干燥的感觉。

  3、这句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夸张)

  4、夸张手法以及两组叠词运用烘托出怎样的场景?

  明确:萧萧:茫无边际 滚滚:奔流不息

  场面宏大但诗人的思绪浩茫而纷乱

  5、整句诗中作者心中的想法如何?说说你的体会。

  ①愁绪就象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②韶华易逝、人生短暂。

  说明:设置一个小的辩论环节,允许学生以自己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诗词炼字的巧妙。从修辞入手,利用颔联中的叠词来分析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诵读2:结合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当场背诵。

  明确: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感情基调为沉郁、凄清、悲怆。

  说明:趁热打铁,将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六、最后分析颈联。

  1、比较首联、颔联和颈联、尾联,如果说侧重的话哪一部分侧重于写景?哪一部分更侧重于抒情?为什幺?

  明确:上半部分侧重于写景,下半部分侧重于抒情

  找出颈联、尾联中与情有关的词语。

  注意:苦恨:甚恨。

  2、“万里”和“百年”分别与上半部分中的哪两个词相照应?这两组相互照应的词说明作者分别从哪两方面着笔。(无边、不尽 ;空间、时间)

  3、作者用“万”和“百”这样的数词来修饰空间和时间究竟想突现什幺?(距离遥远;时间长)

  4、诗文中的“作客”和我们平常说的“做客”有什幺不同?

  明确:诗文中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5、作者在点明时间时用的是“悲秋”,“秋”之所以“悲”的原因是什幺,请在本句中找出来?(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明确: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天,不由想起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说明: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比较出诗文不同的侧重并找出颈联、

  尾联中与情有关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关注作者着笔用词的巧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提取或比较关键词中的特殊用字,通过特殊用字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特殊心境。

  七、以老师颈联的提问为例,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回答并更正。

  举例:

  6、究竟是什幺造成了作者“艰难”的处境?(结合背景)

  明确:国难,动荡的时代,连年的战乱。

  7、“繁霜鬓”透露着什幺信息?作者为什幺要“苦恨繁霜鬓”?

  明确:想为国出力,却年事已高,老了。作者忧国忧民。

  8、“潦倒”和“新停浊酒杯”有什幺关系?

  明确:把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流露出作者面对悲愁的无奈。

  9、教师总结点评。

  说明:以这样模仿的方式能让学生进行有关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扮演问题的回答者的角色而很少能做问题的提出者。通过这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合作探究。

  1、从这首古诗来看,诗中杜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孤独漂泊、年老多病、忧国忧民

  穷愁潦倒而又有高尚情操的伟大诗人形象

  2、归纳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气象宏伟,意境开阔

  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字字精当,格律工整

  诵读3:齐读并背诵全诗。

  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古代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从诗歌的分析上升到形象归纳总结。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请你以杜甫的口吻依照全诗写一篇《重阳日记》。

  3、有时间可以阅读《说“木叶”》这篇文章。

  说明: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文的写作训练。

【《登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登高》教学设计04-21

高一《登高》教学教案01-19

《登高》教案03-08

《登高》教案01-23

重阳登高作文02-04

登高教案10-14

登高望远的诗句10-14

高一《登高》教案01-19

《登高》教案15篇03-01

《登高》教案(精选16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