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目标
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理解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讲解、表达:在各自小组完成本组任务条件下,把本组所学内容传授给其他小组,并能回答同学间的质疑。
(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3.解决办法:(1)联系旧知;(2)按要求画示意图;(3)读图讨论,总结概括;(4)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任务学习课本、材料,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过程:
意图/操作
教师活动(讲解/操作)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目的
导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二战时,有一对情侣被迫分开了,女孩去了日本的东京,男孩去了美国的旧金山。女孩苦苦思念,于是她将自己的思念装进瓶子当中,希望大海能够将她的思念带给彼岸的男孩。
请问女孩的思念是否能带到大洋彼岸的男孩那里呢?
思考问题。
用一个美丽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板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承转
好,请同学们学完我们今天的内容之后,告诉我这个美丽的故事的结局将会怎么样?
讲解基本概念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基本的概念:1.洋流;2.分类(根据性质分为寒、暖流)。
对比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联系风带分布引出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形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学生自己总结洋流分布规律
让学生观察洋流分布图
小组讨论、思考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演示
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经过思考后,对比老师的,看看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总结归纳洋流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4.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提炼洋流分布模式图
后面详细的洋流分布模式图。
学生根据表层洋流分布图提炼。
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承转
我们前面详细地分析洋流的特征、分类、分布规律。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洋流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
分析洋流的影响
1.对两岸气候的影响
2.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
3.海洋航行
4.海洋污染
活动
1.解决课前“美丽的故事”提出的问题。
2.假如你要环游世界,请你设计一条最省燃料,最快的路线!
看能否80天环游世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活学活用。
小结
归纳这部分内容以及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洋流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三、洋流的成因:盛行风
四、 洋流分布规律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指导
1.培养兴趣,轻松学习
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2.文理交融,学法兼用
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这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3.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所以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4.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2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洋流的形成和性质分类,明确洋流的影响因素
2.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总结,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洋流的成因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和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教学难点:理解洋流分布规律,能够说出主要洋流的名称和具体分布。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对比讨论法、读图归纳法、问题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由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中油污扩散方向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油污能扩散到其他海域。
讲授新课:
结合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57页内容,找出答案。(培养学生文字信息的提取和归纳的能力。)
教师总结:洋流的定义,洋流的性质分类,洋流的成因是什么?(学会简单判断寒、暖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过渡:既然盛行风是洋流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要掌握洋流的运动,就要知道地球表面盛行风的分布。
自主探究:
结合导学案,以及课本58页的活动,复习前面学习的风带的知识,结合分析学生情况总结理想模式下形成的世界洋流模式图。
【活动探究】:
展示太平洋海区、大西洋海区、南印度洋海区洋流分布,比较实际洋流分布和理想模式图的区别,形成对比进而总结大洋分布规律及大洋东西岸的洋流性质,并分析北印度洋海区洋流不同季节的大洋环流。
学生分组活动:(各组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范围,增强目的性。自主合作学习落实到行动上。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能力,并掌握归纳的一般方法。)
第①组:以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第②组:以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第③组:以南纬30度(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第④组:以南纬60度(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第⑤组: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第⑥组:北印度洋冬季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
各组派学生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我对各组情况进行点评。
【板书设计】: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后作业】:
识记洋流名称及其分布
【课后反思】: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3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标准”要求学生在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知识基础上,利用地图,结合材料、事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1)》(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第2课时,教材从四个方面阐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对航海的影响及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其中对前两个方面的讲述较为详细,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本节课教材在突出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同时,也阐明了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凸显出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人地关系。
至于近年来人们越来越熟悉的“厄尔尼诺”现象,则以探究活动的形式出现。教材给出了关于厄尔尼诺的一篇文章,让学生阅读,初步了解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然后设计了一组问题,让学生分析和思考。有些问题,可以从阅读的文章中找到答案;还有一些问题,则需要学生进一步找材料、思考。可见,教材设计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从学生情况来看,我校高一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相当薄弱,知识面较窄,且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差;但高一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好奇心强,探究欲旺盛,学习兴趣浓厚,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概括能力;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地理学习能力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已有所加强。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已有较多的关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洋流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地图的判读,提高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上升流海区形成渔场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教学课件、《世界洋流分布图》(空白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历史上也曾经有一个故事,就是小鸭舰队的故事。这个小鸭舰队的故事,这群小鸭子是1992年中国运往美国的一艘轮船上面的一些塑料鸭子在海上遭遇了风暴,2.9万只鸭子进入了海洋,随着洋流在漂泊,最后在xx年7月份登陆英国。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历程:
时空之旅第1站:遭遇捕鱼船
展示北海道渔业丰富的图片,学生分析渔场成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渔场的成因并详细分析每个渔场的具体形成。
小结:渔场形成的原因:1.寒暖流相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2.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
教师详细解释上升补偿流的形成过程。
时空之旅第2站:遭遇冰封。
展示摩尔曼斯克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图片,分析两个港口的不同。
小结: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时空之旅第3站:与轮船碎片的对话
展示泰坦尼克号的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小结:洋流对航行的影响:①顺流加快,节约燃料;
②逆流减速、海雾、高纬冰山威胁。
时空之旅第4站:体验大航海时代。
教师提出问题: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沿①线用了37天,第二次航行沿②只用了20天,②线比①线远,但少用了17天的时间,为什么呢?
小结:洋流对航行的影响: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时空之旅第5站:遭遇石油污染。
小结: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①扩大污染范围②加快净化速度
时空之旅第6站:和漂流瓶的偶遇
通过学生对漂流瓶的漂流线路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洋流的分布和流向的记忆。让学生更加熟悉世界表层洋流模式。
时空之旅第7站:神奇的厄尔尼诺。
教师解释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给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的理念。
【课堂总结】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航行、海洋生物、污染的影响
【板书设计】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上升补偿流
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海洋航行: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海洋污染:扩大污染范围、加快净化速度
【课后作业】:学生画洋流模式图和渔场分布图,加深学生对世界表层洋流模式的理解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和应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2课时)教学设计12-03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高中教案精选范文大全08-28
海水运动教案01-19
海水运动的教案09-18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06-07
海水运动第二课时教案08-26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06-10
海水是怎样变咸的_小学想象作文09-06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