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7 07:47:3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亲情,感悟亲情。

  2、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四个人的形象。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新课导入: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在这方面,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问题是一: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先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

  1、散步的季节?

  2、散步的地点?

  3、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4、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5、什么分歧?

  6、谁来解决分歧?

  7、为什么“我”来解决?“

  8、“我”要如何解决?、

  9、最后是如何选择的?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根据上面的回答,请一位同学再来概括一下文章内容,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我们在概括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起因:母亲老了,春天到了,我劝她多走走;

  经过: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母亲决定走了小路;

  结果:在小路上难走的地方,“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和乐融融。师明确:我们祖孙三代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问题二:课文的题目是《散步》,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

  师引导:文中说,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真要出去散步,多累啊,应该让母亲在家多休息才好呢。

  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

  问题三那作者为什么要写散步这件这么稀松平常的事呢?作者借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三)创作背景,主题探究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85年,创作的契机源于与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中西文化差异进行的一次交流,出乎意料的是柯尔特先生对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孝”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的精髓。由于改革开放,我们把一些好的传统慢慢给丢掉了,而老外却如获至宝。这让作者感慨不已,作者想通过此文呼吁人们重拾失落的亲情,多关心自己的亲人。

  (四)品读课文,分析人物,体味亲情

  教师:从文中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这是一个和谐,友爱,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家庭。

  教师:“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那么这一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给这个家庭中的四个成员分别加一个修饰语(概括人物的品质和性格),并说说在文中哪里找到的'相关依据。

  (五)研读赏析

  齐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到中年,对上,肩负着赡养父母的责任;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所以,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这个形象还有象征意义,文中的“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小孩,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一个家庭就是由老人,中年人,小孩组成的,所以,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是最重的,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要扛起的是整个家庭。

  那文中为什么不说我们背起的是整个家庭,而说是整个世界呢?

  因为整个世界也是由老人,中年人,小孩组成的,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六)学习写法:全文只写了散步这件小事,读来却饶有兴味,为什么?(怎么写)

  (1)真情美

  (2)语言美

  (3)写法美

  以小见大,意蕴深厚(小词大用)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制造悬念)

  (七)教师总结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心去体察去感悟。孝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即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形。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我要求同学们本周回家之后,每人都要做一件孝顺父母或是老人的事,要把整个事情记下来,作为本周的周记。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母亲“我”妻子儿子

  慈爱孝顺贤惠懂事

  责任尊老爱幼“孝”字当先

  热爱生命珍爱亲情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读精妙的词句

  品味诗意的语言 体会浓浓的亲情

  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下面,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齐读课题)

  二、学习指导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出示字幕:学习目标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读精妙的词句 品味诗意的语言 体会浓浓的亲情)

  2、按照以下学习指导,开始自学吧!

  (出示字幕:学习指导 ★快速地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明理由。★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展示交流

  1、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由。(几生说)

  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好。谁来帮老师说说理由?

  ★4、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多么可爱!(板书知识树:孩子 妻子 母亲 作者)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

  5、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生说师板书:聪明 可爱 机灵)

  6、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7、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

  遍。(谁来读读孩子说的话)(生读:“前面也是?”)

  8、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规律的喜悦)

  9、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句话,读出孩子的个性来。(生齐读:“前面也是? ”)

  ★10、你认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说师板书:贤妻良母)

  11、表现在哪里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1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生:不一定听我的。)

  13、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面子。

  1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

  1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生:“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16、喜欢母亲的举手?

  17、你为什么喜欢母亲?(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18、 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

  19、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

  20、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找找看。(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

  21、“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怎么改变了主意?(满足孙子的要求。)

  22、这就是对孙子的――(疼爱)

  23、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应该读出什么来?(爱抚)

  24、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生读:母亲摸摸?)

  25、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再读)

  26、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子的“小脑瓜”上来(生读语段)

  27、母亲开始眺望远方,这远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的景色很美。

  (多媒体出示:“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波光粼粼的鱼塘。”)

  28、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29、来,同学们,读出母亲的'眺望――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30、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齐:“她的眼随小路?鱼塘。”

  31、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 生:“我走

  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2、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生再读)

  33、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师范

  读“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4、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慈祥、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师板书:慈善、疼爱孙子)

  ★35、喜欢作者的举手。

  36、为什么喜欢作者?(注意与母亲交流、很孝敬母亲)

  37、哪里看得出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38、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39、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很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0、“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说明了什么?(可见母亲挺过严冬不容易,每活过一天,十分艰难,很不容易。体现出生命的坚韧!)

  41、说得好!总算盼来了春天。(多媒体演示句子:“这南方初春的??生命。”)

  42、大家看看,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

  43、想象新绿,那是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齐读―“这南方?

  44、感受新绿,最是一年春好时,浓妆淡抹总相宜。再读――“这南方

  45、二月里看见刚刚抽出的嫩芽,是什么心情?(惊喜)一-读出来: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46、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是什么心情?(自在和愉快)再读:“田里的冬水也?着水泡。”

  47、这段话写得真美!生命真美啊!再次齐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润泽我们的心。(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8、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决定――生:“走大路”。

  49、作者说这话时语气怎么样?(干脆、利落)

  50、读出这种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

  51、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

  52、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走大路”)(板书:孝敬母亲)

  53、“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

  54、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家人向着那菜花――(多媒体演示段落) 生自由朗读这句话。

  55、你读懂了什么?(生说师板书:责任 使命)“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56、是啊,“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57、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背上的”是――(母亲)

  58、“她背上的”是――(儿子)

  59、“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DD(母亲加儿子)

  60、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

  61、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75、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

  62、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

  63、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

  64、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65、(课件展示) “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指导朗读这一节。

  67、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生齐读)

  68、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

  69、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 “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四、升华主题

  1、大家发现没有,这篇文章什么句子比较多?(对称句)

  2、这种对称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大家找找看,找一找对称句。

  3、让学生读自己找的对称句。

  4、(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对称句,让学生齐读)

  5、听同学们那么有节奏地朗读,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种句式多美呀!大家模仿着这样的对称句,说一句话。(师出示多媒体)

  6、说得太美了!诗一般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除了具有对称美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几生说)

  五、拓展延伸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在莫怀戚先生的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你用心观察。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六、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即将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尾。(播放《懂你》歌曲) 师生齐读《懂你》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把握重点语句入手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祖孙三代人之间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我们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千古传颂的关于母爱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现在还能记起来吗?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吧……好,同学对以前的只是掌握得都比较扎实。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关于亲情的文章,莫怀戚的《散步》。

  2、课文朗读:全班分为两大组,男生一组,读奇数段。女生一组,读偶数段,一定要带敢情地朗读。简要评价后四人小组讨论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也就是说文章写了哪些人,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有如何,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本文的故事。

  (提示: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为走哪条路,母亲和儿子发生了分歧。最后我选择走大路,而此时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

  在散步过程中,你最欣赏谁的表现?说说你的理由。

  3、课文赏析

  过度: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欣赏,因为他们都有着令人倍感温馨的性格,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就来分析下本文的人物形象:

  分析“我”的形象,妻子,母亲和儿子的性情又是怎么样的?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并且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依据。

  慈爱的母亲、孝顺的我、贤良的妻子、懂事的儿子

  (分析人物形象时重点抓住文章的高潮段,即产生的分歧去把握)

  4、品味语言

  人物形象大家把握得也很到位,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我们说这是一篇很优美也很有含义的文章,好的文章不一定堆砌了多少华丽的辞藻,关键是在其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一种感情,我们说这篇文章就是个很好的例证,我们就来分析下本文中体现浓浓亲情的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并且带感情地朗读出来。

  (1)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寒冬。

  一个总算写出了作者对于春天的盼望、急切的心理,也写出了我对母亲身体一直担心的过程,暗示母亲的身体状况不佳,熬过寒冬的不易,表现出子爱母的`感情。

  (2)“这南方……”烘托了散步心情,设置散步背景。这不仅仅是描绘了一般的春光,而是侧重描写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一方面是照应并渲染文中对母亲身体、自然生命的描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旨——生命意识的强化,是匠心独运之笔。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三个句子看来熟悉的字眼很多:无非就是“我的话”“她的话”,“前面”“后面”,“妈妈”“儿子”,读来却能撩起几多思绪,几多羡慕:慈母与孝子爱的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羡慕之余却又悟出:生命原本这样,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4)“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一个“平顺”,一个“有意思”,这分明是描摹母亲和儿子的口吻,加之运用顶真辞格,读时格外真切,琅琅上口,富有韵感。母亲最终又选择走小路也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爱,我选择走大路体现了“孝”!

  (5)“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一“老”一“小”,一个看为“强壮”,一个视为“高大”,这种回环复沓的句式和遣词的变化既使句子饶有趣味,又很好地表现了“我”复杂的心理。

  (6)“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此种对举在文中是常见的,它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也处在生命之链的关节上,这里既有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挚爱生活,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

  课文小结:

  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起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间互相谦让爱护的浓浓亲情。其中尤其体现了中年人赡养老人和抚育儿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一个“孝”字概括全文内容。

  七、嘴八舌环节:

  请学生分享曾经看见的伙食经历过的亲情故事,深化课文精髓。

  结束语:

  父母对子女是如此的关心爱护,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儿女应该怎么样对待父母呢?平时身体力行,把山羊父母的这种没得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没体谅他们的每一分苦心!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高审美情趣。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尊老爱幼,珍爱生命的情感。

  3、体会文章用人物性格来表现文章主题的写作思路。

  二、教学重点:

  1、感悟文章所揭示出来的一条家庭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

  2、理解文章是如何围绕主题思想来写的。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二十年后,假如你和爸爸、妈妈、妻子、儿子(或女儿)同乘一条船过河,突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只有你会游泳,而你只有能力救一个人,你救谁?

  师:请考虑好,救谁呢?为什么?

  设想:(生:离我最近的。生:救妈妈,妈妈最亲。生:女儿,她以后的路还长。)

  师:你感到选择的困难了吗?难以选择,是因为复杂的亲情!好,既然家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自己的家,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2、整体感知

  A、听录音,要求

  采用圈点法标出读错的字词。

  朗读时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几方面。

  B、积累字词

  fēn qí(分歧) xìn fú(信服)背bēi(背人) bèi(后背) chāi sàn(拆散)

  霎时(shà)水波粼粼(lín)嫩芽(nèn)熬过(áo)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C、回答问题。

  a、散步的人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b、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c、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3、细读课文,分析理解,

  讨论:你在这些人物中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师注意:尽量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在适当时候,由老师或学生提出反驳,看其是否能站得住脚,能否坚持住观点。

  关于“我”: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关于我的母亲: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关于儿子和妻子:

  教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4、研讨合作

  (1)大讨论

  A、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作什么选择?

  B、文中最后,分歧是怎么解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说一说,想一想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和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5、质疑品味:

  A、划出自己最难理解的句子,提出问题,在课本的空白处写出。

  B、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句子:

  “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暗示“生命”的活力。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明: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

  6、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小事情表现大主题——以小见大)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7、联系生活:

  不管你喜欢文章中的哪一个人物,总之,这个家庭,这三代人都是我们为之羡慕的,因为他们很和睦,很温馨,因为他们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彼此之间都有着一颗尊老爱幼的心,一颗相互理解的新。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假如这样的分歧也同样出现在你的家里,我们不妨来想一想:当你晚上吃完饭,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爷爷奶奶要看戏剧,父亲要看新闻,母亲要看连续剧,而你要看动画片,此时,如果遥控器掌握在你手中,全家人都听你的,你该怎么办?

  提问最多不超过五位同学。

  归纳:说明一个家庭的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当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照顾老的一头,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因为他们已经辛苦了一辈子了,不容易。毕竟“孝顺第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8、作业: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写一写,我理想中的温馨的家庭,作为这周的周记。字数不少于500字。

【散步一等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散步》教学设计01-25

散步教学设计02-09

【荐】《散步》教学设计05-15

【热】《散步》教学设计05-15

《散步》教学设计【热门】05-15

《散步》教学设计【热】05-15

【热门】《散步》教学设计06-23

【推荐】《散步》教学设计06-23

《散步》教学设计【荐】06-23

《散步》教学设计优秀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