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

时间:2023-11-01 09:24:0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70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两张面积不同但方格数相同的长方形图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各一个。

  学具:三个面积大小不同的长方形,1平方厘米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设计图纸。

  三、三维教学目标、策略选择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怎样简单地测量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过程与方法:动手操作,并且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式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这是一堂概念课,必须把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生动,易于让学生接受。因此在此教学设计中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让学生多感官地感知面积的含义及面积单位产生的意义和如何准确地使用。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同时培养合作能力。总之,整堂课的教学策略选择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小兔开了一家玻璃店,这天他的店里发出了争吵声,我们一起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原来小松鼠和小猴分别要给自己的画框配上一块玻璃,小兔要收他们一样多的钱,小松鼠觉得不公平,便和小兔争论了起来。请你来评评理,小兔这么收费合理吗?

  2、师:两块玻璃有大有小(板书:大小),我们就说这两块玻璃的面积一块大一块小。(板书:面积)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面小一些。

  (2)摸一摸师:请你们摸一摸数学书的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再摸一摸课桌的面,你发现了什么?

  (3)看一看师:看一看黑板的面,课桌的面相比,怎样?

  (4)想一想师:生活中的物体,你还能比一比哪些面的大小?

  (5)归纳: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我们把书表面的大小叫做书面的面积,把黑板面的大小叫做黑板面的面积。

  2、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

  (1)出示:

  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你能分辨他们谁大谁小吗?第4个图形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2)归纳:看来只有象A、B、C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的图形)

  3、归纳面积的意义。

  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面积?

  三、操作探究,认识单位

  1、比较面积的大小

  师:请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个图形,这三个图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下面请同桌合作,一起来想办法比较一下。

  (1)用重叠法可区分出A与C,B与C的大小。

  (2)A和C无法用重叠法判断大小,怎么办呢?

  A、请同桌合作,可利用手头的工具,尽量想办法比较出A和C的大小。

  方法之一:在信封里有一些小正方形,利用这些正方形来判断。

  请学生反馈,将小正方形摆在图形上面量,A上面可以摆三行,每行摆三个,共可以摆9个正方形。B上面可以摆两行,每行摆五个,共可以摆10个正方形。这样就可以比出B的面积大。(鼓励学生选择方便易行的方法来摆)

  假如把小正方形换成小圆片来量,你觉得用哪个合适?

  B、如果手头没有小正方形怎么办呢?看,米老鼠想了个好办法。出示:

  你知道他是怎么比的吗?

  原来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校

  2、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师: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请两个同学上来看数里面有几个方格,再把所看到的方格数告诉大家,请大家猜猜谁看到的图形大。

  (1)师:你们为什么会猜错呢?

  (2)归纳:看来数方格时必须统一方格的大小,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能正确地比较和测量出面积,因此国际上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面积单位。(板书:面积单位)

  3、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介绍平方厘米

  A、师:请大家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么大一个正方形我们就说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谁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出示1平方厘米的意义)

  B、师: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C、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书中74页第1题的长方形面积有多大?

  D、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2)认识平方分米

  A、我们用一个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就可测量课桌面的大小,这就是平方分米。(板书:平方分米)

  B、拿出所剪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说一说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出示1平方分米的意义)

  C、用手势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D、同桌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面的大小。

  E、若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有什么感觉?

  (3)认识平方米

  A、我们就得用一个比平方分米更大的单位来测量教室的地面,那就是平方米。(板书:平方米)

  B、想想多大的正方形面积应是1平方米?(出示1平方米的意义)

  C、出示面积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

  D、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能站下几名同学。实际测试。

  4、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5、巩固运用

  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________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________

  四、思维拓展

  学了今天的知识,米老鼠设计了几幅漂亮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看。

  1、数一数这两个图案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2、请你当小小设计家,来设计图案,并说说你设计的图案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些什么收获呢?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是有大有小的。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使学生充份感觉面的存在,又通过物体表面大小的比较,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一层含义。

  通过这一环节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明白只有封闭的图形才能比较面积的大小,使学生理解面积的第二层含义。

  在上面两个层面理解的基础上,以出示板书为线索,鼓励学生概括出面积的含义。

  让学生知道:要想精确地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应选择小正方形来摆合适。

  此环节设计富有童趣,学生因为思维的定式想当然地认为方格数多的图形面积就大。通过猜错的经历,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需要有统一的面积单位。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学习教材第63页例3.

  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

  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2、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3、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四、思维训练

  动脑筋,想一想。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0-74页。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重叠、数格子比较面积的大小。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新。

  小红和小丽在一次旅游中照了很多漂亮的相片,她们去到玻璃店想给自已心爱的相框加上玻璃,以便保存.课件展示两块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同的玻璃,店长安装好了,却让她们付同样多的钱,可小红和小丽认为:两块大小不一样的玻璃收同样多的钱不合理,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一、探索面积的含义。

  1、认识物体的面积: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物体的时候,你首先会看到它的什么呢?

  生:回答。

  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表面、课桌的表面、练习本的表面。

  问:你知道这些物体的表面就是它们的什么吗?

  生:回答。

  板书:物体的表面。

  问:你发现这些物本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吗?

  生:回答。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

  问: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在那里吗?(课件展示)

  面积周长呢?(课件展示)并比较大小。

  师:像这样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生一齐归纳面积的含义。

  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

  问:1、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让学生比较电视和黑板的频幕哪个大?

  生:回答。

  师:像这样用眼睛观察就能比较面积的大小的,我们叫什么方法呢?师生归纳。

  板书:观察法。

  第一关: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生归纳重叠法。

  板书:重叠法。

  第二关:

  师生归纳数格子法。

  板书:数格子法。

  师生一齐归纳比较面积大小的三种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数格子法。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通过刚才学习的方法比较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让学生利用手上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

  展示几个小组不同的'摆法,并师生共同归纳: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而用□表示面积单位最合适。

  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让学生看书质疑,并把自已认为重要的句子画出来。

  1、认识平方厘米。

  问: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

  引导学生说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板书并出示1平方厘米的图形。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2、认识平方分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板书并出示1平方分米的图形。

  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问:测量什么物体的时候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回答。

  3、认识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板书。

  师:你们能用手势做一个1平方米的大小吗?

  让学生4人双手围成一个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的图形。

  即时提出问题:让学生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教室地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4、加强常用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四、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5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3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教室的面积是54

  五、本课小结(略)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教材把握准确,处理得当.

  2.过度自然,容量恰当.

  3.三动紧密配合,练习形式多样,学习积极较高.语句速度偏快,照中下先意识弱.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老师表情亲切,语调柔和,自信从容,和学生的互动较好,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

  2.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教法得当,面向全体,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3.讲练结合,有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知识.

  三(2)班

  蔡素云

  蔡老师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确有办法,每次听她的谭,都感到课堂响亮,活跃.如果靓女的特长我无法仿效,如是方法方面,有必要找她请教.把自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水平提高一点.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1.教者善于用教态和语音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的气氛.

  2.准确把握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学生的热情高,回答声音响亮.

  三(2)班数学

  蔡素云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也抓得比较好.教师面向学生全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态自然亲切,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环节中教师能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也很注重生与教学的联系,教法得当,教学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作为组织都不得积极,引导者的角色.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4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71-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教学准备

  1、学具:两人小组准备1平方厘米(蓝色)、4平方厘米(绿色)、1方分米、1杂乱的三角形、圆等学具若干个;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一个;每人准备剪刀一把,白纸一张,练习纸一张。

  2、教具:准备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2、经历用不同方式比较图形面积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经历面积单位产生过程。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交流,实践能力。

  面积和面积的单位是学生学习面积的起始概念。三年级学生,对于面积没有什么感性的概念,让他们正确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并不容易。如何才能让面积真正走近学生,在设计和处理这个教学内容的时,我力图这样去突破:一、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下学习面积。通过交流我的房间有多大,再呈现有关的面积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二、加强探索,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的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创设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活动,引导学生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进行操作比较,在交流中进行质疑学生,促使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最后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比较两个图形有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三、放手操作,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动手操作及再让学生经历各种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谈话: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住房越来越大了,每个同学也有了自己的小房间。说说看,你的房间有多大?

  2、全班交流

  3、提示课题

  师:你知道,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平方米是指你房间的什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探讨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

  二、初步感知,理解面积意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让学生感知面积。

  师:从字面看,想想面积可能会与谁有关?

  (1)找找,我们的身边哪儿有面?

  (2)摸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看看,课桌面和黑板面,你有什么体会?

  (4)你还能比较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

  小结:是的,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大小之分。

  2、通过封闭图形让学生感知面积。

  (1)出示正方形,圆,角三个图形,你能来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交流讨论:为什么不能把角和其他图形进行比较?

  (3)将封闭图形填色,感知比较封闭图形的大小。

  3、概括面积的完整概念。

  4、举例:来比较两个物体面积的大小。

  三、丰富表象,认识面积单位。

  1、面积单位的产生。

  (1)设疑。

  出示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2)操作体验

  要求:同桌合作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来证明。看谁方法多?

  (3)汇报交流

  方法一:用比较大的那个小方块放在图形上,都可放4个,说明面积相等

  方法二:用比较小的那个小方块放在图形上,都可放16个,说明面积相等

  方法三:重叠的方法

  (4)第一次质疑讨论:你们为什么不选择三角形或者圆来摆,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

  ①学生讨论交流

  生: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

  生: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如果选择一种特殊的正三角形是可以的,但也麻烦。

  ②小结: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备选】若学生有学选择不同的标准如选择圆,或不规则的三角形,不同的图形(圆片、正方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如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引导讨论:这种方法行吗?为什么你们不同意这种方法?

  (5)第二次质疑讨论

  ①谈话:刚才这组的长方形上可以放16个小方块,这组的长方形上只能放4个小方块,我说放16个小方格的.长方形要比放4个小方格的长方形面积大!你们同意我们这么说吗?

  ②激发学生争议讨论:为什么不能这样说?

  ③师小结:由于方格的大小不同,只知道方格的个数能不能判断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怎么办呢?

  生:把方格的大小定下来!(定标准)

  师:太捧了,你们想得和数学家想的一样,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

  2、认识面积单位的大小。

  (1)谈话:你知道有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吗?

  学生汇报依次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备选】若学生没有这样的知识起点。

  师:同学们,其实你们刚才所说的**平方,**多平方,你们说的平方其实叫平方米,它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2)认识平方米

  ①提问:你们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吗?

  生自由说。

  ②出示面积是1平方米的白纸,谈话:这张白纸的面积1平方米,看了后你有什么感触和想说的?

  交流板书:人们规定边长1米的正方形1平方米

  ③四人合作比划出1平方米。

  估计一下,1平方米的纸内可以放下几本数学书?翻出背面,数一数实际放下几本?

  (3)认识平方分米

  ①谈话:认识了1平方米,请你想一想1平方分米会有多大呢?又是怎么规定的呢?

  交流后板书: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1平方分米

  ②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比划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③操作活动:利用白纸剪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完成后同桌同学相互欣赏和评价一下。

  (4)认识平方厘米

  ①谈话接下来就来认识1平方厘米了,请同学在学具袋里把它找出来。

  ②观察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学具,思考: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哪些认识?

  ③全班交流

  生: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生:电脑键盘、指甲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

  3、认识了这三个面积单位,你想说什么?

  小结: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去测量你所想知道的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面积单位不止这三个,比如要量全国的土地面积,那就需要创造更大的面积单位。

  四、应用操作,巩固知识。

  1、做一做。

  先估计一下长方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2、同桌合作:

  先估计一下,练习纸上这个图形和课桌面的面积,再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练习纸上这个图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

  3、师生合作估计并测量黑板面的面积。

  五、总结

  这节课你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有关住房大小的信息,对于面积他们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因此,这样的引入,有利于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新知识。

  面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该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通过设计找摸,看,比,举例等多种活动,展现面积单位的生成过程,让学生逐步感受面积的概念,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作家肖伯纳认为:如果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每人各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人至少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各自的构建过程也不同,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和开发这一资源,适时质疑,引导学生争论,在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经验,学习知识。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多问一些:关于这个知识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面积单位表象的建立要重视经历。这个认识1平方分米的过程,有观察,有想象,有联系实际,有动手操作,尤其是通过剪一剪,比一比,在操作比较让学生建立表象,真正让学生充分经历1平方分米这概念的形成过程。此外,教师在处理学习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时,也体现了从扶到放,有的放失的学习过程。

  估测尽管是一种粗略的测量方法,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人们平时对面积进行估测的机会常常比精确测量更多。因此我们在教学在给予估测较多的关注,不仅有助于估测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深化对面积的表象。

  四、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

  出示出示8厘米2厘米和4厘米4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

  师:看,老师还带来了两个小图形,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生1:我觉得正方形的面积大。

  生2:我认为两个的面积一样大。

  生3:我也认为两个的面积一样大。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有人认为正方形的面积大,有人认为两个一样大。那到底是怎么样的结论呢?下面就请同桌合作动手来证明。学具袋里面除了有这两个图形,还有其他的一些材料。你们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结论,还可以自己想办法来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同桌合作研究。(时间约3分钟)

  师:你们说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相等)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组1:我们把两个图形叠在一起,折一折后,再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多出来的部分比一比。结果发现它们大小一样。

  组2:我们用绿色的正方形摆,长方形上可以摆4个,正方形上也可以摆四个,说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一样大。(幻灯演示)

  组3:还可以用蓝色的去摆都可放16个,说明面积相等。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吗?

  组4:我们用尺子量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长,再乘以来发现都是16,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刚才我们一共讨论出了四种方法,咦,老师奇怪这么多的圆片、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选择它们来摆?

  生:如果两个圆形摆一起的话,当中就会有一些空隙。幻灯出示

  师:谁还愿意再来解释一下呢?

  生:圆和圆之间有很多的空隙,我们不好比较。

  师:那你们怎么不用这些三角形?

  生:三角形边长短不一样,不好摆,很麻烦。

  生:三角形的大小不一样。

  师: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如果选择一种特殊的正三角形是可以的,但也麻烦。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

  师:刚才我们通过都用小正方形摆或都选择用大正方形摆,得出两个长方形所包含的方格数相同,说明了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

  片断二: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平方米,现在请你想一想1平方分米会有多大呢?

  生1: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分米。

  生2:(举着学具里的1平方分米学具)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是啊,象这样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1平方分米。请同学们在学具袋里把它请出来。仔细观察它的大小,用手比划比划1平方分米。

  学生比划。

  师:想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

  生1:墙壁上开关的面。

  生2:VCD盒的表面。

  师:下面请同学们最后再看一眼1平方分米,然后把它放起来。请你拿出剪刀和白纸,凭自己的想象剪一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操作。

  师:我看出很多同学都已高高举起自己剪的1平方分米。剪好的同学,你可以拿自己的和刚才的学具比比,它大了还是小了。

  学生议论纷纷,有说我边长了,有说我的很接近。

  片断三:

  师:接下来就来认识1平方厘米了,请同学在学具袋里把它找出来。

  师:仔细观察,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同桌相互说说。

  生1:1平方厘米是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生2:1平方厘米比1平方分米,1平方米小得多。

  生3:在这三个单位中,1平方厘米这是最小的。

  师:哪些物体表面约是这么大呢?

  生4:指甲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生5:电脑键盘约是1平方厘米。

  五、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我有这样的几点思考与感悟:

  1、关于活动体验与意义建构。

  现代社会的变化已经使教育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不在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并非是教师手把手的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在片断二中,1平方分米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在活动体验中,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中先说一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找一找1平方分米的学具,看一看这个学具,比划一下它有大小,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面大约是1平方分米。通过一系列的操作体验,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发充分释放,积极活动起来,使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分米的概念。最后,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动手剪一个1平方分米,这就形成了意义建构。也就是在这一活动与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进行对话,学习者也正是借助这三种对话建构对世界的认识。

  2、关于经历过程与重视结果。

  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对结论给予极大的关注,常常忽视事物产生的条件和变化的过程,常常是利用已知去演绎而缺少从已知迈入未知的意识,我们的课堂要引导学生关注过程,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去经历,去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如在片断一中,我安排了这个几个层次的活动。第一层次,用多种方法比较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过程,初步感受到用小方块摆比较方便;第二层次,在交流中质疑讨论:为什么不选择圆形或三角形,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去思考作为比较标准,圆边是圆,不容易布满空间所以也不合适。三角形大小也不一样,形状不同无法比较。测量图形面积的大小选择正方形最合适。第三层次,比较两个图形有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操作,质疑,讨论活动,学生经历统一面积单位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过程,原比以前教学直接告诉学生选择正方形去摆更有价值。

  3、关于开放空间与动态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应当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这也是一堂课能否动态生成的因素。这一点,通过这节课我有了更深的体会。比如在片断一中,因为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或自己想办法去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才会出现这么多丰富的方法,甚至是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比较方法,也才会有对不选择圆和三角形的讨论和思考。在片断三中,教师虽然是只提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仔细观察,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什么发现?但这个小问题却给了学生无限大的空间,学生在这自由的平台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个个的动态生成也不断涌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假如,我们给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舞台上的主角,那么,他们将呈现一个精彩纷呈,动态生成的课堂。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5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面积的概念是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面积的意义,扎实地掌握面积单位,本节课在设计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巧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

  新课伊始设计了阿凡提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每解决一个矛盾,就向目标迈进一步,最后想到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就自然地引进了面积单位,而且对后面讲的人们规定的常用面积单位也就容易理解了。这样,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探究之中,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2.注重对面积概念认识的全面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时,让学生明白不仅物体的上面、正面有面积,侧面也有面积,在比较两个曲边图形以及摸橘子的表面时,明确曲边图形、曲面也有面积。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的概念。动手摸面和体会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进行区分、比较。

  3.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感受用面积单位表征面积。

  通过让学生用三种不同的图形测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一过程,从而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合理性,进而学习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受不同单位的大小,并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学生准备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形彩纸(面积分别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阿凡提吗?让我们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课件播放:……巴依老爷想无偿占有阿凡提的院子,可阿凡提不同意。因此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阿凡提和巴依老爷签了一份契约:“将自己院子的60米以10元钱卖给巴依老爷。明日就将院子的60米交给巴依老爷,永不反悔。特此证明。”第二天,阿凡提接过巴依老爷的10元钱,哈哈大笑,巴依老爷这才大呼上了这份契约的当。但他只能白白付出这10元钱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份契约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

  生1:我觉得问题出在60米上,因为60米只表示长度。

  生2:60米表示线段的长度,巴依老爷只能得到一条线段那么细的地,就等于没有得到。

  师:你知道这份契约到底该怎么改才是正确的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巧妙引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师:同学们,你们小时候很喜欢玩拍手游戏吧!今天,谁来和老师拍手?在拍手时,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请大家比一比,是老师的手掌面大,还是你们的手掌面大呢?在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和手掌面一样,也有各自的大小。

  1.感知面积的意义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1)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面和国旗的表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

  学生发言之后,教师明确: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表面的面积。

  (2)数学书的`封面和课桌的桌面哪个大?大一些还是大得多?再看看课桌的桌面与地面,你有什么话要说?

  (3)生活中的物体都有表面。(板书:物体的表面)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板书:面积)

  (4)(师再次摸数学书的封面)谁能像老师这样摸一摸,说一说?桌面的大小就是什么?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积?什么是教室地面的面积呢?(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

  (5)(师拿出数学书)刚才我们说课桌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得多,也就是说课桌桌面的面积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得多。反过来可以怎么说?(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课桌桌面的面积小得多)

  (6)手掌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脚掌的面积呢?你还能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吗?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面”是什么?说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学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了。在大量直观、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面”是什么,进而归纳出面积的意义。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并用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2.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这里有四个图形,有一个图形与其他三个图形不同,你发现了吗?(课件出示三个封闭图形,一个不封闭图形)

  说明:不封闭图形的大小是不确定的,要研究图形的大小,这个图形必须是封闭的。

  师:大家能看出另外三个封闭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吗?

  小结:看来不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封闭图形的面积也是有大小的。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发表意见后,师出示课件并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2)观察下面两个图形,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3)为学生提供一个橘子,请学生摸一摸橘子的表面,说说什么是橘子表面的面积。

  (4)将数学书按不同方式摆放,说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6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1.让学生猜教师身高,师生交流,由此引出长度单位:厘米、米以及分米。

  2.激活关于长度单位实际长短的观念:谁来比划一下这些单位有多长。

  3.指出:用它们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4.引入: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和长度单位,今天在这基础上学习新的本领。

  二、建立概念

  1.得出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①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②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

  ③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见下图),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问:物体表面或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4)运用面积这个术语,叙说比较常见物体大小的结果。

  2.认识面积单位。

  (1)设疑。

  ①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它们的大小。

  ②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

  ③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认识统一比较标准的必要性。

  ①进一步激疑,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信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正方形翻出反面的格子,只有9格,激起疑问。

  ②启发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3)带着问题自学课本。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4)汇报学习收获,得出三个常用面积单位的规定,并形成常用面积实际大小的观念。

  ①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②同桌两人互相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③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已画好练习本大小的格子),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

  三、巩固概念

  1.完成课本第74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八第1、2题。

  3.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即课本第75页的数学游戏)。

  启发:你能拼摆出更多、更新颖、更有趣的图形吗?展示学生的作品,启迪思路。

  学生动手操作(或回家完成)。

  四、本课小结(略)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3.学习选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系列】相关文章: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6-01

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6篇)06-09

《面积》教学设计03-24

面积教学设计05-30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精选6篇)03-0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4-04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4-25

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03-03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