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18 13:51:0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优选(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优选(4篇)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22—24内容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独有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2、探索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能用列举法找到1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

  1、呈现问题:

  (1)猜一猜用长3cm、宽2cm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为6厘米和8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可以正好铺满哪个正方形?

  学生说猜想结果和想法。

  (2)实践验证:

  请小组拿出小长方形和画有正方形的纸,动手铺一铺。

  (3)反馈交流:

  A肯定:哪个正方形正好铺满?B质疑:为什么边长12cm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而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呢?C交流:结合学生思路板书有关算式D我们发现:6cm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能正好铺满,8cm虽是2的倍数,但不是3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铺满。

  (4)深入探索:

  这样的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呢?

  (5)反馈交流:

  A板书数据:6、12、18、24……

  B说理:为什么这些边长的正方形也都能正好铺满?你能举其中一个例子来说一说吗?其中最小的边长是6厘米,能找到比6厘米更小的边长吗?

  C小结:我们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边长的厘米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揭示概念

  (1)揭示: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2)提问:A2和3的公倍数中的……表示什么意思呢?揭示:2和3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B2和3的公倍数中,谁是最小的?有没有比6更小的了呢?揭示: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6。

  (3)辨析:16是2和3的公倍数吗?为什么?

  二、探索方法,优化策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不过要同学们自己来探索,自己来寻找方法,有信心吗?

  1、呈现例2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2、学生探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个组想的方法多,想得方法好。

  3、反馈呈现多种方法

  方法一:列举法分别求6和9的倍数,再找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方法二: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方法三: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可能出现方法四:先找到最小公倍数,再找出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4、评价方法:

  方法一与方法二、方法三比,你有什么想法?方法二与方法三比,你有什么想法?方法四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要找到最小公倍数,我们通常要用到前面几种方法来找最小公倍数。

  5、出示集合图。

  6、小结:通过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交流,我们找到了多种方法来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综合练习,拓展提升。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四1——4

  3、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8和25和73和910和45和109和104和81和54和54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五、解决实际问题(见小小设计师)

  药物研究所研究出一种新药,经临床试验成功后决定向市场推广,这种药成人每天吃2次,每次2片,一天一共吃4片;儿童每天吃3次,每次1片,一天一共吃3片;如果你是药厂包装设计师,每一版药你认为设计多少颗比较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学生四年级学习的延续,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这课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要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为后面学习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会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充分全面的准备。作为全新的课改内容,本课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改革的力度较大,体现了浓郁的课改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润物细无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概念。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去铺边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哪个能正好铺满?教材以学生喜欢的操作情景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生成问题:怎样的正方形肯定能正好铺满?怎样的不行?像这样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还能找到吗?引发学生深入探索,在充分探索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能正好铺满的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既是小长方形长的倍数,又是宽的倍数。这时引入公倍数的概念自然是水到渠成,学生觉得很自然、亲切,觉得解决的问题是有价值的,公倍数的概念也是现实的、有意义的鲜活概念。

  2、多样呈精彩:在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采用全开放的方式,放大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探索,以小组交流形成思维碰撞,呈现多彩的智慧。以评价促方法的对比,以评价促思维的深入,以评价促探索精神的提升,学生自然自得其乐,收获多多。

  3、适度显睿智。在练习部分,教材能尊重学生的思维差异,能尊重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选用喜欢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适度体现的其一。其二对求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教材抛弃了短除法的方法,而只要学生找10以内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降低了学习要求,更符合学生实际。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2

  知识目标

  经历具体的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在探究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能力目标:

  在探索寻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会运用公倍数,最大公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

  若干张长3cm,宽2cm的长方形纸以及边长为5cm,6cm,……,15cm,16cm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习通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要注重揭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探究已知

  师:课前我们来做个报数游戏,看谁的反应最快。

  师:请报到3的倍数的同学起立。再来一轮,报到4的倍数的同学起立。你们发现了什么?(有的同学要起立两次,因为他们报到的号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是吗?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起立两次的同学报数。(12、24)

  师:像这些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我们就把这些数叫做3和4的公倍数。关于倍数的知识,你还知道什么?

  生: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倍数。

  二、创设情景,动手操作

  1、出示主题图:

  师:孔老师家的墙面出现了问题,谁愿意来帮工人师傅解决问题?

  读题:这种墙砖长3分米,宽2分米。如果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墙砖都是整块),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红色字体:用的墙砖都是整块,用长方形铺一个正方形。

  2、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我们根据上面的要求,请小组同学用一些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来代替瓷砖在正方形纸上,合作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或者算一算,探究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看谁的方法多。一会我们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这个材料的选择经过多次的筛选,最终还是用书上的例题,最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铺地砖”这一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可借助于实物模型,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加强思考与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完成数学建模)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

  (教师根据学生实物投影展示,出示相关方法的课件)

  预设:(1)我用的是计算法,长方形的长为3,宽为2,那么选用的边长得既能除开2,也能除开3。也就是既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选用了边长为6厘米和12厘米的正方形,果然成功了,这是我们拼摆的图形。(师引导,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些?)

  (2)我选用的是摆一摆的方法。我摆的是边长为5厘米、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其中,边长为5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都失败了。只有边长是6厘米的成功了。

  (3)我选用的是画一画的`方法。是用小长方形去铺边长是6厘米和12厘米的正方形。因为6里面有3个2,所以就在边长为6的正方形边上,既可以画3个小长方形,也可以画2个小长方形。12也是这个道理。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

  3、归纳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展示,你得出什么结论?

  边长是6分米、12分米、是6的倍数的正方形都可以进行铺设。只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才可以满足要求。

  师:那么这这些答案和长3、宽2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请用集合图来表示。

  填完同学,结合预习的知识。自己说说每一部分表示什么?小组再交流一下。

  预设:2的倍数有2,4,6,8,10,12,14…;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公倍数有6,12,18,24…

  最小公倍数是6。(板书)

  师小结:揭示课题:最小公倍数

  4、回顾生活。

  如果以后再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正方形?”我们可以直接?(找公倍数)

  那如果解决“边长最小是几分米”呢?(找最小公倍数)

  三、拓展提升、实际应用

  1、基础题。

  2、综合题。

  3、发展题。

  4、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题回顾,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这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也很多。回家搜集整理,下节课展示讲解。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

  2、 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掌握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边长6厘米、8厘米的正方形纸片;练习四第4题里的'方格图、红旗和黄旗。

  教学过程:

  一、经历操作活动,认识公倍数

  1、操作活动。

  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8厘米的

  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⑴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

  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

  ⑵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

  2、想像延伸。

  提问:根据刚才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

  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交流。

  4、 揭示概念。

  讲述: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

  公倍数。

  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

  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

  形,说明什么?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1、 自主探索。

  提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

  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交流。可能的方法有:

  ① 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

  提问: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

  公倍数的?

  ② 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③ 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

  引导:②和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

  2、 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

  小公倍数。

  3、 用集合图表示。

  指导学生填集合图后,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

  4、 完成“练一练”

  完成后交流: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

  1、 练习四第1题。

  提问:这里在图中要写省略号吗?为什么?如果没有“50以内”这个

  前提呢?

  2、 练习四第2题。

  引导:4与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5、6与一个数的乘积呢?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

  3、 练习四第3题。

  集体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找的。

  四、全课小结

  提问: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游戏活动

  练习四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

  提问: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与3和4有什么关系?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

  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

  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

  2、引入公倍数。

  (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

  (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回答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

  (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如果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

  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

  3、用集合图表示。

  如果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数。

  学生汇报后问:

  (1)为什么三个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号?

  (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6的倍数

  4,8,16,20,…

  12,24,4和6的公倍数:

  5、引出例1。

  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示例1。

  (1)操作探究。

  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

  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

  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思考: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反馈并揭示意义。

  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

  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

  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

  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思考: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

  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画一画,说一说。

  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

  引导学生将本题与例1比较: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相同,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

  (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4的倍数:4、8、12、16、20、24、28、36……

  6的倍数:6、12、18、24、30、36……

  4和6的公倍数:12、24、36……

  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

  教后反思:

  优点:

  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行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注意事项。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不足:

  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体现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05-13

最小公倍数教案01-20

《最小公倍数》教案03-03

《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实际应用》教案设计08-26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案02-26

《最小公倍数》教案9篇04-04

经典教学设计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