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0 11:04:4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对社会历史的总趋势有正确的认识。

3、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2、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这个框题的内容极其抽象,因此,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举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社会实践;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预习作业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困惑1:如何导入新课

  修改课件用网络流行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及其历史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用不同的理论解读,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利用课本86页材料及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

  学生:学生看书找答案。

  教师叙述:要彻底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社会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世界尽管纷繁复杂,变化多样,但归纳起来无非只有物质和精神(或思维和存在)两大类现象。对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来说,社会现象中的物质和意识各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利用学案网络热词的发展的材料,解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思考:1网络热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网络热词的更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看书、思考、归纳

  板书或PPT: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解析图

  问题: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先进的社会形态中还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也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

  学生:举手回答

  问题:你能否运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学生:思考回答。

  困惑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包括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者关系中吗? 相对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特点,是关系中的一点.

  归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才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二、实践、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三者间的关系

  问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其本质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在社会存在,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生:举手回答

  因为人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衣食住行这个基本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过程中,生成现实的而不是观念中的生产方式。所以说社会存在的最本质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思考: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阅读课本P89页,归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叙述:我们把握了社会现象的本质,并不等于解开了社会历史之谜。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起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上述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矛盾。

  问题:那么,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是什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归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生产方式可以看出,在生产方式内部存在着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矛盾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板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叙述:要把握对社会整体面貌的变化发展,仅仅了解作为社会本质的生产方式的运动变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为此,还须进一步揭示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

  怎样决定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即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

  问题:那么,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呢?二者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阅读课本第89页—90也自主学习。

  归纳: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

  板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二者关系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途径

  学生阅读课本第91页虚框材料,

  思考:

  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社会发展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板书: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阶级斗争和改革解决的

  课堂小结:

  总之,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的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这一奥秘,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展示:本节知识结构解析图 板书设计: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2)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社会力状况的规律。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3.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的实现途径。

  目标检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国之所以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因为

  A.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C. 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思想意识决定的 D.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课外作业:

  教学反思:新课改中强调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实际。因此在讲课中我设计了三条线:学生线、知识线、情景线。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一点值得去思考:就是如何才能够把复杂的知识讲简单。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2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

  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文字素材,学生在阅读和思考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言语-语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

  学内容

  版本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活与哲学》

  单元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题

  寻觅社会的真谛

  框题

  社会发展的规律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社会历史领域的了解较少,通过单元的学习,让同学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就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组成的。明确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了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在实践中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社会前进。

  教材分析

  本专题内容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理论。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目的是为下一课讲人的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做准备。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运用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综合探究能力;

  2、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正确的社会历史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做贡献。

  教学重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教学方式

  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

  略

【《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找规律》教学设计03-05

找规律教学设计03-30

《找规律》教学设计10-19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06-06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09-02

《找规律》教学设计模板09-11

(经典)《找规律》教学设计优秀10-14

小学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03-0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04-06

《找规律》教学设计15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