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

时间:2023-11-24 15:03:1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丰碑教学设计精华(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丰碑教学设计精华(15篇)

丰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初步体会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

  2、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练习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4、学习课文第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练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学习课文一、二段,体会红军行军的艰难。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

  上课性质:社渚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上课时间:1999/12/30

  溧阳市周城中心小学五(5)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吗?

  在这伟大的长征中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

  2、揭题,读题:22、丰碑

  3、你见过怎么样的碑?你知道丰碑是什么碑吗?

  择义:丰1 高大2 容貌美3 多

  4、出示投影(老红军冻死的情景):假如老师告诉你,这就是丰碑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学生按下列要求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划一划,课文是怎样描写老战士冻死时的神态的?

  (3)想一想,你觉得军需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4)议一议,为什么要把军需处长称为一座丰碑?

  2、学生讨论。

  三、整体读课文:

  1、假如要在这丰碑上刻一个人的名字,你准备刻谁的名字?为什么?

  教师板书:军需处长舍已为人

  2、速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军需处长的什么事?

  3、课文哪几小节写了这件事?指名读课文3—13小节。

  教师板书:壮烈牺牲

  4、指名读1、2、14自然段,说一说分别讲了什么?

  教师板书:艰难前进、严峻考验、必将胜利

  5、指导分段。

  6、:抓主要事件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课文一、二段:

  1、放风沙录音,教师范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你听到了什么?指:狂风呼啸

  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指:大雪纷飞

  2、我们的队伍怎样了?想象说话:装备很差,也许这支队伍没有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我们队伍的将军怎样了?

  他把马让给了战士,说明他关心战士,他更关心什么?

  这支队伍有什么重要任务?他们又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完成这样的任务?(出示:恶劣的环境)

  你能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什么叫“恶劣的环境”吗?

  5、出示句子: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1)指名读

  (2)想象说话,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接读

  五、全文:

  1、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这么严峻考验呢?谁能给将军一个明确的答案?

  2、出示句子: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齐读。

  4、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支队伍战胜重重困难,翻过雪山,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呢?

  板书设计:

  丰 碑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汉字(把字写在田字格内,要写得正确美观)

  bei lie xi yi

  丰( ) 恶( ) ( )击 ( )靠

  bao run fu

  ( )子 ( )湿 ( )盖

  二、回忆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环境 ( )的战斗

  ( )的考验 ( )的丰碑

  三、按要求完成填空:

  A: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B:自己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可能_________。

丰碑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第十册

  ①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懂课文,能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③能感受到军需处长为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我的崇高品质。

  本课时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丰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你欢听英雄故事吗?你明白哪些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

  2、谈话导入:是呀!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这节课,让我们将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那艰苦的斗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又一个感人故事。

  二、学习活动

  (一)一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解决难读词句,读通读顺课文。

  (二)二读课文:弄清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三读课文:质疑探究,找出自我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四读课文:品味词句,弄清句子的深刻含义。

  ·品读一、二自然段,感受环境恶劣与队伍装备差。

  学生想象:当时部队的装备怎样?

  ·品读“将军”听到“死讯”后情绪变化的词句。

  学生讨论:将军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品读第七自然段。

  学生交流:读到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探讨:(1)文中“坚定的脚步声”实际上指什么坚定?

  (2)文中“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的“这样的队伍”指怎样的队伍?

  ·品读第14自然段。

  学生体会:“晶莹的丰碑”指什么?

  (五)整体感知全文,为“丰碑”写碑文,升华情感。

丰碑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思想:

  1、充分体现课程整合的思想,教师利用学生已有搜集信息的能力和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对长征进行多角度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学习语文奠定情感基础。

  2、从教学实际出发,将课件作为学生与文本交流,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创设学习氛围的工具。

  3、利用网络环境开放课堂,开放学习过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宽泛的空间与条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 、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含义;

  2、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教学方法 :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引入。

  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出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红军爬雪山的行军画面,满怀激情地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丰碑 》 生:齐读题目。

  3、齐读课题,引导质疑:课文讲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吗?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军需处长的身体怎么会成为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二、自渎、质疑、合作、探究。

  1. 感受艰难: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在已经被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的云中山艰难地跋涉着,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呢?

  2. 从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环境恶劣。天气恶劣,装备很差,遇到很多困难。

  3.品读重点。课文哪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军需处长?(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及外貌的句子。

  4.感知形象。从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穿着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严寒的体验,了解军需处长冻僵的直接原因,认识人物形象。

  5.入境体验。军需处长在死神面前表现得怎样呢?画出重点词语:坐、夹、伸、镇定、安详等词,体现了他舍已为人的精神;从“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体会到他死时,心境平和,无所求、无所怨、死得其所……)

  6.指导朗读(用敬佩、深沉的语气朗读这段文字)范读,指名读,齐读。

  将军看到此情景,神情有什么变化?读描写将军神情变化的句子,体会将军“严峻、抽动、吼道”的原因。

  读将军“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的原因是什么?(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战士们是什么原因既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因为他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们知道冻死的正是负责发棉衣的军需处长!)

  过渡:当将军知道冻死的是军需处长时,他有何表现 ?

  7、自己作为将军看到自己的'军需处长被冻死了而难过。从哪里体会?

  (我是从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眼睛湿润了。 我体会到将军很敬佩的心情,从“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知道。)

  体会此时将军的思想感情?

  体会到将军自豪的心情,他为军需处长的精神而自豪,为红军队伍有这样的好同志而自豪。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这句话,换个说法怎么说?

  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为什么胜利只属于这样的队伍,不会属于别人 ?

  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

  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更因为他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仰,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我还知道了“这样的队伍”是一支不怕困难、怕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队伍,所以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三、真情朗读,颂扬英雄

  气氛熏陶,读中升华。

  1、在低沉的哀乐声中教师总结。

  2、引导学生齐读第13自然段,男女组读,个人读。

  3、讨论“晶莹的丰碑”在这里指的是什么?(大雪覆盖中的军

  需处长身躯)再一次出示军需处长冻死时的镇定、安详的画面。理解“晶莹的丰碑”的深层含义。军需处长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一座丰碑,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不朽精神在我们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莹的丰碑。(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4、指导怀着对军需处长的无比崇敬与怀念一起来读读12——14自然段。

  再次感受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精神.

  四、课堂训练 填空:

  你是一座( )

  你把( )给了( )

  而自己却( )

  你用你的( )告诉我们,红军队伍

  一定能经受得住( )

  你用你的( )鼓舞我们,同样告诉敌人,红军队伍是( )

  啊!你的确是我们心中的一座( )。

  五、总结拓展,升华中心

  总结:正因为 在我们队伍中,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军需处长,有关心战士的好将军,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队伍组成了我们革命的队伍,他们凭着坚定的革命信仰、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自然更能理解“丰碑”的含义。)

  板书:

  丰 碑

  神情镇定安详 冻僵的老战士 衣服单薄破旧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的革命精神

丰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军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录象激情感

  1、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2、观看录象,感受红军爬雪山时环境的恶劣。

  3、自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

  4、指名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中体会环境的恶劣。并想像可能还有什么情况发生?

  5、教师带读。

  二、自读、自悟,理解文章内容

  (一)提出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红军战士们能否经受住考验的?

  1、自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语句,边读边体会,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

  (1)将军

  A、将军让马(与士兵同心协力)

  B、听说士兵被冻死,很伤心。(一愣步履踉跄眼睛迷离)

  C、面对冻死的士兵,很气愤。(阴云密布肌肉抽动肌肉抖动)

  D、第13自然段:吃惊——自责、内疚——伤心——崇敬。(怔怔泪珠闪烁缓缓地庄严的军礼)

  读中通过理解词语感悟将军的情感变化。

  (2)军需处长(读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军需处长的精神。(一尊塑像倚着单薄)

  B、想象军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理解题目、解题。

  1、理解题目、解题:此时,你对题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

  2、教师小结:军需处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长征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1、齐读最后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看录象,分享红军胜利时的喜悦。

  五、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2、向学生介绍一本书《二万五千里长征》。

  3、教师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丰碑教学设计5

  课题:《丰碑》

  教学目的:

  1、认知:通过字、词练习,理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文章重点,读中感悟,自觉领会中心思想。

  2、情感:从字里行间渗透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

  3、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多种读的能力。

  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教学难点: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我们淡忘,然而有些事情会让我们永远铭刻在心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讲授新课:

  1、齐读课题

  2、谁告诉大家,“碑”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丰碑”是什么意思?(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伟大的功业,有永久价值的证物或著名的事例,尤指值得记载或保存的艺术上或智慧上的成就。)

  3、读读下面的词语。

  冰坨 呼啸 恶劣 残酷 袭击 树干 塑像 单薄 严峻 倚靠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寒风怒号,大雪纷飞。一支红军队伍艰难的行进在白雪皑皑的云中山。恶劣的自然环境让这支队伍步履艰难。将军不禁想到,我们的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呢?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结合刚才看到的画面来说一说,等待这支队伍的是怎样的挑战?

  我们来看第二段,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我数一、二大家一起读出来)可能出现的种后果,将军都想到了,可将军万万没想到出现在他眼前的居然是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早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这段话中有一句深深揪着老师的心,这句话是不是也一样揪着你的心呢?请你在书上圈出来。

  预设

  ◆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贴”字你感受到什么

  预设1衣服单薄破旧——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预设2衣服被雪水浸湿,结冰和皮肤粘在一起——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预设3 太冷了所以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他为什么还穿那么单薄?要知道冰天雪地里多一件衣服就多了() 让出了棉衣就是让出了()预设

  ◆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

  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呢?可是他在牺牲前后悔过吗?从哪里看出来?军需处长将生的希望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这震撼了我们。同时震撼我们的还有他镇定安详的神态。我们来自由读这段话,想一想哪里体现到了他的镇定和安详。预设

  倚靠 坐 抽烟等

  抽烟:生死交关的时刻,他还抽烟呢。也许这星星点点的火光,能在凛冽的寒风中他给他一丝暖意。

  倚靠、坐:生死交关的时刻他还倚靠着树干坐下来虽然他知道这一坐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什么军需处长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如此坦然,如此镇定,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对战士的关爱、舍己为人的品质、军需处长的职责。当你看着这位被冻僵的老战士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2好,那让我们怀着 敬佩、崇敬、怀念之情读这一段。

  虽然他安然自在的牺牲了,但是我们看到他这样,我们不能安然自在啊,心情应该沉痛些。

  速度再慢一点。

  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这就是感受。老师听出了你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受。还有谁想读? 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动。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朗读这段文字来瞻仰军需处长留给我们的这一个身影。

  3、此刻冻僵的军需处长就安静地坐在那里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镇定而又安详。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但是在他永远闭上他的双眼之前他肯定想到了很多很多。你觉得他都会想到些什么呢自己默默地读默默地想。选择一两句默默地写。他看着战士们穿得比他暖和他想 他看到年轻的战士迈着坚定的步子从他身边走过他想 想着这些,他永远合上了双眼。神态镇定而自然。此时我们面对的不是军需处长已僵硬的身躯而是一颗高尚的灵魂所有的话都是多余的。让我们用朗读来悼念这位将自己永远安葬在雪山之巅的老战士吧。

  多么伟大的战士多么感人的一幕看到这儿你愣住了我愣住了我们的将军也愣住了。

  4.切换ppt。将军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

  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这一个军礼表达了将军怎么样的情感?如果你是那位将军,你此时在想什么? 5.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需处长尽守职责,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这种信念,这种力量使他成为一座丰碑。

  有这样的军需处长,将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有这样的战士,将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有这样的队伍,军坚信: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结束

  6.战士们在军需处长的感染下在将军的英明带领下走过了雪山尽管没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们将永远地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因为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化成了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课文不仅直接描写老战士牺牲时的样子与神态,还通过刻画谁来表现老战士的精神?[ppt:将军]

  7.自由组合讨论研究:认真朗读课文第3至14自然段,用曲线画出文中描写将军神态、情绪变化的有关句子,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8.组织学生自学研究。9.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①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着急] ②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愤怒] ③“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愤怒] ③ 将军愣住了……敬了一个军礼。”[震惊、敬佩] ⑤“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自豪]

  点拨:

  ①“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可能想些什么?”

  [屏幕上显示了将军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图画]

  ②“大家自己再轻声读第12自然段,仔细体会将军的这些想法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我们怎样读才能把将军的情感变化的过程读出来?”(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③“同学们,将军向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军礼,它表达了将军的千言万语,表达了对军需处长的沉痛哀悼和无限崇敬。是啊,这样的好战士,谁不敬佩呢?让我们带着无比崇敬和无比自豪的感情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④“作者是怎样歌颂军需处长这些高贵品质的呢?大家自读第13自然段。”(引导:谁读给大家听?回顾刚才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老师还有疑问,军需处长再高也不过两米,那怎么说是晶莹的丰碑呢?)[板书:舍己为人]

  ⑤过渡: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红军战士心中树起一座晶莹的丰碑,可见军需处长的精神对战士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表现在哪?(读句子⑤)

  a 先前将军有这种信心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读出有关句子。(生读第2自然段。)[板书:担心]

  b 是啊,将军先前是那样的担心,现在又是这样的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请大家再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情感。(读句子⑤)

  c 战士们又是怎样的呢?“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d 战士们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请大家再读第7自然段,体会战士们走过军需处长前面的这种感情!

  ⑥过渡:有了军需处长的这种舍己为人精神,任何艰难险阻,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是可以战胜的。所以,课文最后一句告诉我们(师生齐读字幕: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引导:“这样的队伍”指的是怎样的队伍?--学生自由--导读]

  a 同学们!因为军需处长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个战士,所以红军战士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 还因为红军队伍中有无数像军需处长这样的同志,所以将军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c 更因为这样的队伍是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所以我们坚信(师指示生齐读: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回顾开头,总结全文:“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不仅留在战士们心中,同样也印在我们心中。自由读中心句,想想通过学习你对这句话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

  [师总结:不仅仅军需处长形象上与碑相似,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激励了战士们,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丰碑,也成了我心目中的丰碑,是你心目中丰碑吗?希望这丰碑永远留在你我心中,留在我们所有在座人的心中!]

  巩固练习

  1.拓展思维训练

  学到这,老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你们是否也跟我一样呢?(显示图片,出示要求:假如你是红军战士,这时你最想对军需处长说什么话来表达你此时的心情?--请同学们在课本的插图下题上一两句碑文。)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想。

  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样的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作业安排

  收集有关红军的故事,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专题,自由组合完成一份。

  教具准备

  白板,投影仪

丰碑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深刻理解课题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需处长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录象激情感

  1、通过初读,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故事。

  2、观看录象,感受红爬雪山时环境的恶劣。

  3、自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当时环境的恶劣。

  4、指名读课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读中体会环境的恶劣。并想像可能还有什么情况发生?

  5、教师带读。

  二、自读、自悟,理解文章内容

  (一)提出问题:面对重重困难,红战士们能否经受住考验的?

  1、自读课文并画出重点语句,边读边体会,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

  (1)将

  A、将让马(与士兵同心协力)

  B、听说士兵被冻死,很伤心。(一愣步履踉跄眼睛迷离)

  C、面对冻死的士兵,很气愤。(阴云密布肌肉抽动肌肉抖动)

  D、第13自然段:吃惊自责、内疚伤心崇敬。(怔怔泪珠闪烁缓缓地庄严的礼)

  读中通过理解词语感悟将的'情感变化。

  (2)需处长(读出不同的理解。)

  A、抓住重点词语感悟需处长的精神。(一尊塑像倚着单薄)

  B、想象需处长在牺牲前会想什么?

  C、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理解题目、解题。

  1、理解题目、解题:此时,你对题目有了什么更深的理解?

  2、教师小结:需处长像一座丰碑,矗立在长征路上,指引道路。

  四、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1、齐读最后一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看录象,分享红胜利时的喜悦。

  五、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把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对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1、学生展示自己查找到的资料。

  2、向学生介绍一本书《二万五千里长征》。

  3、教师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先烈的无限崇敬之情。

丰碑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通过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学习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湿润"、"晶莹"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前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课前准备:幻灯片四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释题引入新课。"丰碑"本意是高大的石碑。本文比喻不朽的功绩。这篇课文讲的是红军在一次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成了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

  2、学生自读"自学要求"和"自学程序与方法",议一议学习本文的学习计划。

  二、读练一 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

  自学提示:

  1、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写了那些人物,主要写了什么?

  2、借助字典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型,理解词义。

  3、学生读、想、批、划、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知一

  1、请四生试读课文,读后请其他同学评议。

  2、分别请三生汇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要点如下:

  (1)"碑"注意右半部份的写法。"豹"注意左边的写法。

  "覆"注意右下角不要写成"复"字。

  (2)恶劣:本文指环境很坏。

  袭击:出其不意的打击。

  愣:因突然发生的情况,显得失神的样子。

  镇定:在紧急的情况下不慌不忙的样子。

  军需处长:负责办理部队所需的给养、被服等物质部门负责人。

  安详: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的样子。

  晶莹:光亮透明的意思。本文指军需处长的光辉形象。

  3、一生说说这篇课文写的主要人物及事件。本文写的是红军在一次行军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

  教师提示:默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划出重点段落,说说各段大意。

  学生读、想、划、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五、知二

  一生汇报课文分段的情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

  第二段(第2自然段):讲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第三段(第3-13自然段):讲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四段(第14自然段):讲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六、读练三自学课文第一、二段

  教师提示:借助旁批,逐句读懂课文第一、二段,说说红军行军途中有那些困难。

  七、知三

  1、一生说说红军行军途中遇到的困难并找出描写严寒的词语。

  2、请一生说说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及红军在行军途中将会遇到的困难。

  教师点拨:作者在文章开头描写了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埋下了伏笔。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说明红军行军的艰难,不得不使将军思索。

  八、结

  回顾本节课时学习过程。说说第一、二段写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启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在恶劣的环境中行军,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那么,课文是怎样写这件事的呢?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三段、四段,完成自学程序四、五、六。

  二、读练一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四

  教师提示:

  1、精读第三部份,按"读-思-议-说"的方法自学;

  2、找出描写有关老战士的段落,结合旁批和插图理解人物的高贵品质;

  3、说说将军神态有那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4、自学第四部份,结合旁批理解重点词句。

  学生读、想、批、划、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知一

  1、请一生汇报第三部份的主要内容。

  2、一生读描写老战士的段落。

  3、生读描写"老战士"神态的句子: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教师插话:课文是如何写老战士的`镇定、安详的呢?(出示插图)

  4、一生读出有关的句子:"右手……左手……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5、生汇报划横线的句子及"单薄破旧"、"贴"等词语对体现人物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

  师问:我们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大家想想,军需处长是负责部队生活的,他没有棉衣穿,说明了什么?

  6、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

  7、指导学生读第七自然段。

  教师小结:这一段对军需处长的神态、动作、衣着作了细致的描写。他十分镇定、安详,一动不动地好似一尊塑像,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他那为了别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

  8、生继续汇报将军感情及神态的三次变化。

  9、生汇报旁批,说说课文是怎样通过对将军的侧面描写来体现军需处长的精神的。

  教师小结:将军感情发生了三次变化,课文从"愣"、"快步"、"严峻"、"吼"、"愣住"、"湿润"等词语体现了将军当时的心情是由焦急、愤怒、自责、崇敬而变化的,从侧面突出了军需处长形象的高大。

  (出示句子)师读句子:"这时,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如何理解?

  10、生汇报这句话的解释:这句话中,"晶莹"的意思是光亮透明;"丰碑"原指高大的石碑,这里比喻不朽的功绩。这一句是比喻句,把军需处长比作石碑。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着他的身体,确实象一座石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他那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心中的一座丰碑。

  11、师小结,并指导学生齐读这一句。

  12、生继续汇报第四段的主要内容及旁批内容。

  教师小结:课文的开头与结尾都提到了风雪,首尾相呼应,"大步走进"说明将军先前的疑虑已完全消失了。他坚信,在红军队伍中还有无数象军需处长这样好的同志,这支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读练知二

  教师提示:

  1、归纳文章中心思想;

  2、完成课后练习1、4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熟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生汇报文章中心思想及课后练习题1、4题。

  分角色朗读第三段。

  五、结

  1、结本课的学习内容。

  2、结学习方法。

  3、结学生情况,表扬后进生。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丰碑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红队伍在行途中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崇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神。

  2·弄懂大雪覆盖的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难点:

  理解被大雪覆盖的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一、课前预习

  1·读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

  2·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查阅有关碑和碑文的资料。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了解有关碑和碑文的知识。

  (1)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请齐读课题。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碑”吗?你在哪里见过碑?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地方所立的碑各有不同:为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叫功德碑,在寺庙里所见到的碑叫庙碑,在坟墓前立的碑叫墓碑,为纪念名人或重大的历史事件所立的碑叫纪念碑,记载较为重要或有意义的事情的碑叫记事碑。这些都是有形的碑,课文《丰碑》中需处长的高大形象则是耸立在人们心里的一座无形丰碑。

  2·初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3·引导质疑。

  (1)简介质疑方法。

  ①表层质疑:初读课文,对课文的来龙去脉,时代背景及字、词、句提出疑问,并运用工具书自己解决识读问题。

  ②里层质疑思辨:对课文的层次结构、中心、特色提出疑问并加以思考。

  ③深层质疑思辨:欣赏品味课文的布局谋篇之巧,语言之精,寓意之深。

  ④联想质疑思辨:打开思路,将相关知识作比较,找出异同点,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引导质疑。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结合预习时提出的问题,根据老师提示的质疑方法学习质疑。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先在小组内进行解答,然后整理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问题1·“丰碑”本来指什么?在课文中指什么?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问题2·将听说有人冻死了,他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问题3·“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

  设计思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考、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立自学的强烈愿望和强大的内驱力,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质疑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4·引导探究。

  (1)探究问题1时,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①“丰碑”原指高大的石碑,课文里比喻为而献身的需处长。

  ②对照插图,认真阅读课文第7自然段,从冻僵的需处长的神态和穿着上,体会他具有什么样的高贵品质。

  ③换词练习。给句子“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中带点的词语另换一个词语,想想用哪个词语较贴切,为什么?(穿、披、裹……)

  (2)探究问题2时安排下面3个环节。

  ①勾画描写将神态变化的语句,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a·看到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将脸色严峻,“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两腮的.肌肉抖动着”。这些神态表现了将对战士的爱及对需处长工作的不满和责备。b·得知这位冻僵的老战士正是需处长时,“将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需处长敬了一个礼”。这些神态及动作表现了将因错怪需处长而感到深深愧疚,因而对需处长致以崇高的敬礼。)

  ②感悟本文欲扬先抑和侧面表现的手法。假如开始将就知道需处长被冻死了,这样写好不好?课文的中心是赞颂需处长,为什么作者要用大量篇幅来描写将?

  ③指导朗读,读出将的感情变化。

  (3)探究问题3时安排3个环节。

  ①请把“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②这句话与前文中的哪句话照应?(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

  ③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你认为有道理吗?说说理由。(a·有像需处长那样克己奉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干部。b·有关爱战士的首长。c·有能战胜一切困难的硬骨头战士。)

  设计思路: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处理信息,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而学会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质疑,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从质疑走向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答案,体验成功,在各方面都有所收获。

  三、布置作业

  1·学写碑文。

  需处长克己奉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像一座无形的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如果我们要在他牺牲的地方竖一座有形的丰碑,你认为碑文应该写些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摘录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丰碑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途中一位军需处长由于衣服单薄而被冻死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习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2.弄清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新词。会用“湿润”、“晶莹”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7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为何称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7个生宇,学习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练习读熟课文,完成预习要求。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

  分段,概括段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碑”是一种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志的石头(边说边板书:碑)。所说的“丰碑”(边说边在“碑”前板书“丰”)意思是高大的石碑。我们这课所说的“丰碑”是一块高大的石头吗?是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大声朗读课题。

  (丰碑)(板书:丰碑)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出本课生字和自己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二)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2.读准字音。

  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准自己不认识的字及生字的读音。其中,老师特别要指导如下几个字音:劣;润;覆。

  3.记清字形。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碑”右半部的笔顺是 ;“豹”是“豸”(zh@,意思是没有脚的虫)部,不能错写成“ ”;“润”字右半边是“王”,不能写成“玉”;“覆”是“ ”部,不能写成“西”。

  出示幻灯片练习判断。学生刚学会的字,印象是最清晰的。多加练习,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牢记正确字形。

  4.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冰坨:冰块。坨,成块或成堆的。

  装备:配备的机械、器材、武器、被服等。

  开辟:开创,打开新的境界、通路。

  恶劣:(环境、态度等)很坏。

  残 酷:凶狠无情。

  袭击:军事上出其不意的进攻。本课指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们的部队。

  严峻:严厉,严肃。

  倚 靠:身体靠在物体上。

  神态:精神态度。

  镇定:不慌张,沉着。

  安详:指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

  抽动:本课指脸上的肌肉不自主地收缩颤抖。

  军需:军队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备等。

  湿润:潮湿而滋润(多指土壤、空气等)。本课指眼睛被泪水打湿。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业绩、精神等。

  5.结合词义,区别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艰难(艰苦) 率领(带领) 辨认(辨别)

  覆盖(遮盖) 装备(配备)

  开辟(开拓) 思索(思考) 抖动(颤动)

  严峻(严肃)

  反义词:

  严寒(酷暑) 镇定(惊慌) 湿润(干燥)

  6.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分段和归纳段意。

  学生先各自读课文,读完后,左右两人一组,互相听取意见,商量如何分段及概括段意。讨论出结果后,举手发言。

  7.明确课文结构,归纳段落大意。

  分析课文结构,归纳段意是本课的难点。要教给学生分段的步骤:

  (1)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看看是怎样安排材料的,找找分段的.依据。本文记叙的是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故事。文章先介绍行军途上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又介绍了还将遇到的更多的困难,然后介绍了军队中被冻僵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最后是作者的想法,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这篇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2)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与各段的关系。比如,第2自然段讲的是红军将要遇到的困难和将军的思索,与第一段冰天雪地的艰苦环境的实际描写不能合为一段。

  (3)确定分几段。按这个步骤给本文分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

  第二段(第2自然段):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第三段(3~13自然段):被严寒冻死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第四段(14自然段):红军队伍一定会取得胜利。

  8.学生按分好的段读熟课文。

  自由组合4人小组,每人读一段,一个同学读时,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的好与差的地方,提高对方的熟练程度。同时,了解、感受文章四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详略之分,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四)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读熟课文,体会军需处长的感人之处。

丰碑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弄清课文哪些地方详细,哪些地方简略,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从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描写的语段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弄懂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丰碑的含义。

  三、德育目标:了解红军队伍在行军途中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1、从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的语段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理解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3、弄清课文中的详写和略写。

  教学用具:

  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代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丰碑》(板书课题)。丰碑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谁?(板书:军需处长)

  2、为何把军需处长称为丰碑呢?

  3、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在理解重点句段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安排材料的,从中学习表达中心思想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落实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7自然段。

  1、投影: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感人画面。问: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描写这一画面的?(第7自然段)

  2、指名读第7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描写军需处长冻死时的感人画面的?(三方面)(生答有关语句后,师板书:倚靠、坐着、镇定、安详、单薄、破旧、贴)

  3、作者描写哪些方面用得笔墨较多?(神态)他是怎样把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写具体的?(生读有关语句)

  4、比较句子。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原句不但写出了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还通过左手和右手的姿势具体写出了老战士的神态如何镇定、安详。)

  5、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安详呢?(因为作为一名军需处长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无愧于每一位战士,所以他牺牲的时候是十分坦然、从容的。)

  6、放录像,让学生感受当时恶劣的环境。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恶劣环境。

  7、天气这么寒冷,作为掌管军需物资的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而冻死了,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8、小结指导朗读。

  这位普通的军需处长,他并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在他身上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多么令人崇敬。下面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这一自然段。

  导:课文除了直接描写军需处长外,还描写了谁?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自由读文,画出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将军语言的句子。

  A: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B: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C:“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问:将军为什么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停下来有冻死的危险。)将军为什么要吼,“吼”字说明了什么?(将军非常生气,他责怪军需处长没有尽到责任。)“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说这句话时,两腮肌肉为什么要抖动?说明了什么?(说明将军已经愤怒到极点,以至于连两腮的肌肉都在颤动。)

  指导学生理解将军语言句子的基础上,朗读每一句话,读出当时的语气。

  导:正当将军大发雷霆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此时将军的`心情如何?

  (三)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将军的心情如何?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指导读出将军惊讶、悲痛、内疚、沉重的心情。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齐读第13自然段,问:“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为什么?(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2、理解后,指导朗读,让学生读出对军需处长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导:军需处长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这样的队伍面对困难会怎样呢?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投影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A: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B:胜利属于这样的队伍。

  2、原句是什么句?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反问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表达了更加肯定的语气。)

  3、为什么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六)小结:

  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

  三、总结写法,反馈目标。

  1、你觉得哪些内容最能突出中心?(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形象,将军的语言、神态变化。)作者是为了赞扬军需处长崇高的精神,为什么还要用浓墨描写将军?

  2、师生总结。(对于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写,而关系不是紧密又必须交待的内容要略写。通过将军的语言、神态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到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第7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23丰碑

  一心为公 ↓ 倚靠、坐着

  毫不利己 军需处长 镇定、安详

  专门利人 单薄破旧、贴

丰碑教学设计11

  一、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1、谈话:同学们,此时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你们感到骄傲吗?感到幸福吗?可是,你们知道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革命赞歌,丰碑课堂教学设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那就是--丰碑。

  2、板书课题,让我们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

  3、理解课题:谁能说说什么是碑?(生说…)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组有关碑的图片(漂亮吗?师作"碑"的解释:碑,是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做标志的石头。)

  "丰碑"又是什么意思呢?(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

  那么,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相信通过第一遍读课文你们一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本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师相机板书:军需处长)

  请同学们想一想,军需处长是干什么的?(看来,同学们都认真地预习了。)

  3、出示词语卡片。(通过刚才读课文,老师发现同学们有几个词语读得不是很准确,谁愿当小老师领大家读这些词语?--你这个小老师当得真够格!请同学们齐读这些词语1、2--好样的!)

  (混沌迷蒙咳嗽恶劣淹没两腮)(找生领读,打乱顺齐读。)

  4、那么,谁又能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下面,老师要找几名同学合作接读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军需处长在行军途中,被严寒冻死的故事。)

  三、直观感受,体验艰辛

  1、看录像,体会环境恶劣

  引入:那么,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呢?现在,请同学们边看录像边思考。

  2、看后谈感受:在录像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体会到了什么?(师: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很糟糕。)

  3、略读第一、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样糟糕的环境?(第一自然段)

  b.谁愿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文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出环境的糟糕?(学生汇报。师生结合课文理解:"呼啸"的意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入:是呀,环境这么糟糕,在接下来的行军途中,这支队伍将会面临着什么困难呢?请快速地浏览第二自然段,谁找到了?(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

  a.此时此刻,将军会想些什么?谁愿读给大家听?

  b.这里连续出现了一个词,谁注意到了?这多次的"可能"说明了什么?(困难重重)

  四、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一)学习第七自然段

  引入:此时,面临着重重的困难,这支队伍能否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那么,在接下来的行军途中,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令人辛酸的画面。

  1.多媒体课件显示:军需处长牺牲的感人场面。

  2.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军需处长被冻死了---你观察得真认真;军需处长被冻僵了---冻僵了你都看出来了,你真了不起!)

  3.课文哪一自然段描写了这一画面?(第7自然段)

  4.谁愿把第7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神态、衣着的词语。(生回答,师板书:倚靠、坐着、镇定、安详、单薄、破旧、贴)(理解镇定、安详的意思)(看来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

  5.作者描写军需处长时,哪一方面写得比较详细?(神态)

  6、谁能把课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找生读出相关的句子)

  7.比较句子。(现在我们把这句话,改写成下面的句子)(请认真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以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采用这种写作方式)

  A:…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

  B:…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原句不但写出了军需处长镇定、安详的神态,还通过左手和右手的.姿势具体写出了老战士的神态如何镇定、安详。

  8.请同学们想一想,军需处长为什么那么镇定、安详呢?(因为作为一名军需处长他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他无愧于每一位战士,所以他牺牲的时候是十分坦然、从容的。)

  9、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去读?(2名生)

  10、同学们,请你们想象一下,天气这么寒冷,作为掌管军需物资的军需处长因衣服单薄而冻死了,多不可思易呀,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认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板书: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导入:此时,当面对眼前这令人辛酸的画面以后,将军会有哪些表现呢?

  (二)学习课文描写将军的部分。

  1、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第八、九自然段,(请看自学提纲:(1)、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将军语言、神态的句子。(2)细读这些句子,想想该怎么读?)

  谁愿读给大家听?声音非常洪亮。

  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然后再小组内交流。

  2、这三句话描写了将军的语言、神态。(出示三句话)首先,请看第一句。

  3、学生汇报,教师用多媒体显示相关的句子。

  A: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找生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很愤怒、很生气)

  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呢?(严峻、抽动,及将军的语言)

  "严峻"是什么意思?

  (2)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怎样去读?谁能带着愤怒的语气和表情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找生读,评,找生读)

  过渡:此时,呼啸的狂风淹没了他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时,将军的神态会有哪些变化呢?谁能把第二句话读给大家听?

  B: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1)"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做一下这个表情?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愤怒到了极点)

  (2)在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怎样去读?找生读。(谁还想挑战一下)

  (3)丰富想像: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想一想,在等待的时候,将军会做些什么呢?

  过渡:此时,将军已经愤怒到了极点。接下来,他又对警卫员说了什么呢?谁能把第三句话读给大家听?

  C:"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1).找生读。

  (2).这句与第一句比感情有什么变化呢?(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3).它两在表现程度上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激动、气愤)在读这句话时,语气要比第一句更强烈。(找生读)

  (4).将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5).假如你是将军,面对跑来的军需处长,你会说些什么?

  导入:正当将军大发雷霆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这就是军需处长"将军愣住了。

  (三)学习第11自然段。

  1.此时将军的心情如何?请你们猜猜。

  2.谁能带着这种惊讶、悲痛,而又沉重的心情把十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3、演示课件,向军需处长敬礼。(庄重)

  这就是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此时此刻将军什么话也没说,敬一个军礼是表达他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这位无私忘我的军需处长敬个队礼吧!起立,敬礼!礼毕!请坐!

  (四)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读:此时此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2、这句话中的"晶莹"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从形象上看,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确实像一座晶莹的碑。更重要的是,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成了将军和战士们心目中的一座丰碑。)

  3.理解后,指导朗读。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对军需处长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齐读12自然段。

  导入:军需处长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将激励着红军战士奋勇前进。

  (五)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导入:此时此刻,风有声,雪落无声,只听见了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这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似乎在告诉人们,告诉人们什么呢?(投影打出: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谁愿读给大家听?

  1、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的队伍"指的是什么样的队伍?

  (这样的队伍是受了军需处长崇高精神鼓舞的队伍,这样的队伍,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战胜的,所以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

  同学们,军需处长离我们远去了,但他那种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进,他成了我们心中的丰碑。(画碑)

  此时此刻,面对眼前这位可敬、可赞军需处长,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提一句碑词,来表达对军需处长最崇高的敬意。(老师也提了碑词,请同学们齐读。)

  同学们,红军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就是因为红军队伍中有千千万万像军需处长这样的人,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不怕牺牲,这是当时支撑红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就不需要这样的精神了呢?(不)

  在社会腾飞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仍需要这种精神,更要发扬这种对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同学们,你们说对不对?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下请完成拓展作业。

  六.拓展作业:(任选其一)

  1.有关红军的故事有很多,以"我们应从红军身上学什么"为主题,写一篇读书笔记。

  2.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描写军需处长牺牲时英雄形象的段落。

  3.课外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板书设计:

  10丰碑

丰碑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缩短时空距离,使学生真正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学习目标:

  1、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2、感知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风雪交加的情景,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联系上节课所了解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析题:

  同学谈了许多,但我们可以归纳成为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导入课件)

  三、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多媒体课件,概括第一部分内容。

  (2)为什么说红军面临的是严峻的考验,课文怎样描述的?

  A、画出重点词: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B、边读边画出描写“冰天雪地”的句子,说说笑笑自己的理解。

  C、你想象一下还可能遇到什么困难?

  (3)将军思索什么,疑虑是什么?他的心情怎样?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很严峻。这支队伍在未来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可能存在,都足以摧毁我们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更何况是几种“可能”一齐出现呢!在这种情况下,将军不得不考虑这支队伍能否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2、抓住重点段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

  (2)将军为什么楞了一下?他什么话也没有说,快步向前走去说明了什么?他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在学生回答时引导学生看课件感知当时的情景,了解军需处长牺牲的形象。)

  ——冻僵的军需处长什么样?请大家画出他的动作、神态、穿着(用不同符号),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这些充分体现出军需处长毫不利己、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你知道冻僵的老战士是军需处长,将军知道吗?他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心情怎样?(用课件联系有关句子使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

  ——郎读,读出将军的'感受。

  (4)当将军知道被冻僵的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在想什么?(学生回答后听课文录音,感受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比较句子,体会军礼的庄严,感悟无比崇敬之情。(见课件)

  (5)理解“丰碑”的含义。

  ——联系13段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呼应开头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丰碑的本义和比喻义,进一步体会军需处长的形象在将军和战士及我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座丰碑。

  (6)假如让你为这位军需处长在雪山上立一座碑,你会怎样设计这个碑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为这为军需处长在心中画一座碑吧!(放课件中的音乐)

  ——学生描述后出示课件中设计的碑。

  3、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结合最后一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且受到鼓舞,因此为充满胜利的信心为步伐坚定。

  (2)看课件,比较句子,进一步体会战士们无比坚定的信心,体会这个信心是军需处长的克己奉公、舍己为人、毫不理己的精神所带来的。回答了将军最出的疑问。

  (3)有感情朗读最后一段。

  四、小结:

  军需处长用不朽的形象回答了将军最初的疑问,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坚定了这只队伍的信心,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碑永远牢记在心中吧!

丰碑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能体会出军需处长自我牺牲,一心为公的崇高精神和红军队伍为人民而奋斗,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丰功伟绩。

  2、理解:严峻、思索、安详、晶莹、丰碑(本义、喻义)等重点词语,重点理解四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从读中悟出情、重点体会军需处长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将军为失去这样一位好战士,好干部而沉痛和崇敬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次拉回到那艰苦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打开书本,一齐读课题《丰碑》。

  二、下面就让我们一边看课文一边用心来聆听课文范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

  他的什么事?结合回答(板书:军需处长)

  三、细读课文,理解中心

  1)读1、2小节。

  2)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狂风呼啸,一支红军队伍在云中山行进,云中山位于我国江西省的北部,由于海拔很高,山峰犹如在云雾中而得名,山高路远,天寒地冻,这时队伍将面临怎样的考验?出示卡片( )的考验,什么是严峻?(艰难、困苦、严厉、严肃)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冰天雪地、大冰砣、装备差,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3)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可能,这是什么句式?(说明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困难重重,困难大)。

  4)红军战士在行军途中不仅遇到了恶劣的天气,还有恶劣的环境,更有可能遇到残酷的战斗,而对这样严峻的考验,将军思索着,出示(思索),思索是什么意思?

  5)与其说将军在思索,还不如说将军是在担心他的部队能否经受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一齐读出将军的忧虑(稍缓疑问的口气)学完一、二小节,谁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主要写了什么?这一部分与后文写出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有什么关系呢?前因后果,写作技巧(简介伏笔)

  (一)读讲第二部分(接着,队伍中发生了一件事,自己轻读下面的课文,用笔“——”圈画出描写将军的动作和几次神态变化的词句,并想想分别表达了将军的心情和感情。

  1、听说有人冻死,将军的第一次神态、动作是怎样的?读(将军愣住了……)愣是因为……来得突然,你从将军的动作神态中体会到了将军是怎样的心情?(急切关心战士)

  2、当他看到一位衣着单薄破旧,被严寒冻僵的老战士时将军的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读(稍快)他的动作、神情,语言又说明了将军怎样的心情?(悲痛气愤认为军需处长的失职)(理解了将军的感情和心情的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放大图片投影军需处长的形象。

  引讲3、当将军要需处长跑步过来受训时,可是没有人应声,不是战士们没听见,也不是警卫员不愿顺从将军的命令,此时,战士们似乎凝固了,泪往心里流,他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因为他们都知道眼前这冻僵的`老战士,他正是负责发棉衣的,他们可敬的军需处长啊!(出示第七自然段,配乐)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军需处长的高大形象,高贵品质,请一位同学来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哪几个方面来写军需处长牺牲时的样子。

  (1、动作2、神态3、衣着)

  他的动作自然(神态镇定安详)(衣着单薄破旧)出示卡片一个人当严寒逼近,被活活冻死时其痛苦不言而喻是十分大的,但军需处长的神态却十分(镇定安详)没有丝毫的痛苦和恐惧,由此,你能体会到军需处长他当时是怎样想的?他是负责发棉衣的,但自己却衣着单薄、破旧,从中,你又觉得军需处长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着怎样可贵的品质?板书:毫不利已,专门利人,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这一小节,(敬佩、深情、崇敬、悲痛)练读。

  5、当将军明白真相后,又一次愣住了,这是为什么?(震惊,没有料想到)引讲,将军震惊了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为失去这样的好战士,好干部而痛惜,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千言万语,无尽的哀思、化作了一个庄严的(军礼)。(段落出示)(拉近图片,将军的形象)

  这个军礼饱含着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

  (愧疚、激动、自豪、崇敬、追悼)

  朗读指导:由悲痛激动(语速缓慢)

  6、这是一个特殊的追悼会,一起读,(风更狂了,雪……)(出示段落)

  板书:晶莹的“晶莹的丰碑”是什么意思?(透明洁白的石碑)为什么说……?

  引讲:大雪覆盖,军需处长与高大的云中山化为一体,从形象上来看确实是晶莹洁白、高大的,更重要的是他那(舍已为人,勇于献身的精神与高山同在,与日月共存,在战士们的心中,也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一起读最后一段(出示段落)

  此时,将军的忧虑还存在吗?(不,我们可以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这样的队伍。你听(那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已经能够证明)为什么说那脚步声是沉重而又坚定的?那声音从表面上来看是(战士们的脚步声)其它是战士们怎样的心情和信念的体现?(他们既为军需处长的牺牲而悲痛,又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所鼓舞,他们再也不会为严寒所畏惧,再也不会为死亡而害怕)所以说,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这是句(反问句)它所表达的感情比肯定句来得更为强烈,更为肯定。一齐读出强烈的语气。

  四、学完全文,让我们来深思本文的主题(中心)。(出示填空)

  课文的中心要赞美军需处长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为了表达这一中心,详细描写了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并通过对将军的动作,语言和几次神态变化的描述,突出表达了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尽力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述)

  五、请同学选读最受感动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22丰碑(晶莹的)

  军需处长

  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

  延伸阅读——丰碑课文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丰碑教学设计14

  目的要求

  1.了解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2.弄清课文的详写与略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教学难点

  弄清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为何成了一个晶莹的丰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简介背景。

  二.学习课后生字。

  三.听录音,注意读音

  四.自由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1 自然段)

  第二段(2 自然段)

  第三段(3—13 自然段)

  第四段(14 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思考:从哪里看出部队在艰难地前进?

  2.讨论。“冰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说明了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这一段。思考:除了恶劣的环境,红军队伍在前进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讨论:

  (1)“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说明了什么?

  (2)面对这些困难,将军想到的是什么?

  3.回答以上问题。

  4.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布置自学思考题:

  (1)将军的神态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情?

  (2)说说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

  (3)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是一座晶莹的丰碑?

  3.学生按思考题思考以上问题。

  4.指名回答问题。

  5.概括段意。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得住考验,将军还有疑虑吗?

  2.讨论:

  (1)为什么“将军什么话也没说”?

  (2)“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说明了什么?

  (3)“那声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3.回答问题并概括段意。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丰碑教学设计15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抄好词好句;

  能力目标: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按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继续的方法;

  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使自己受到感染和;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神态及将军神态变化的`语句,体会将军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弄懂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为什么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路迢迢,寒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于1934年从江西福建出发,1935年到达陕北。历经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漫漫征途,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发生了多少感天动地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艰难的岁月。一起走进《丰碑》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字词,或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2、学生自学,检查交流

  3、学生质疑,师板书有共性的问题:

  a、将军为什么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严峻的考验?

  b、老战士为什么会被冻死?他死时为什么神态那么镇定、安详?

  三、细读探究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a

  2、学生读后体会交流

  3、师小结

  四、研读领悟:

  (一)、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的3—12节,用“——”划出描写老战士神态、穿着的语句,读中探究

  1、指名读,说说这段话中哪些词用得好

  2、老战士是谁?军需处长是负责管理什么的?他为什么穿得这么单薄、破旧?

  3、军需处长明知道自己会被冻死,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出示多媒体课件)同桌讨论,再交流

  4、你认为军需处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对他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学生自由说,师板书:舍己为人)

  5、指导朗读第7节(出示多媒体课件)

【丰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丰碑教学设计03-13

《丰碑》教学设计06-07

《丰碑》教学设计精品11-08

《丰碑》教学设计通用【15篇】07-25

丰碑优秀教案设计08-26

丰碑的教案03-08

《丰碑》教案06-30

《丰碑》的教案01-22

丰碑优秀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