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5篇(必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
一、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2、悬疑读文:
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3、自主识字:
⑴ 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如,读“愚”字不能读成yí,“吁”不能读成xī)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如,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如,写“啄”字第九笔的“点”不能丢掉,写“帽”右边的“曰”不能写成“日”等)
⑵ 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⑶ 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4、读课文:
⑴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⑵ 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二、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1、自主探读: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2、心声吐露:
⑴ 与同桌相互交流;
⑵ 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⑴ 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
(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⑵ 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⑶ 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 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适时出示挂图或点击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⑵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3、着眼学生体验,探微发幽:
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
(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1、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2、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
(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3、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2、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由读文。
3、指名逐段朗读全文,相机正音、评价。
(1)从同学们的表情,郑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岛”。理解“筑巢孵化”)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生.....
(2)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生:......
(3)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老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师: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救幼龟”)
(4)第5自然段让谁来读呢?你听得最认真,你来决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生:......
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害”幼龟。)
(6)第7、8段连在一起读,这么多同学啊,那这样吧,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轻轻地读,好吗?生读
4、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5、指名汇报。生: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旅游、幼龟、嘲鸫、沙滩、侦查、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离巢而出、稍不留心、踌躇不前、极不情愿、结伴而出、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颓丧、震惊、悲叹。
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正音。小组齐读。(强调“踌躇、嘲鸫、愚蠢、气喘吁吁”等的读音。)
2、理解难点词语。
在这么多的词,哪几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探讨。
3、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记忆生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
4、提醒易错字的写法:
幼(与“幻”比较)、啄、帽;指导书写:愚、滩。
板书:我和同伴: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若无其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9、自然之道
遵循 人 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深入学习海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懂得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就要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组中的一篇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课文通过一件发生在一群旅游者身上的具体事例来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律。
学情分析:
从四年级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学生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学生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科整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
板书设计:
遵循 救
人 自然之道 龟
违背 害
九、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故事情节。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自然之道,(板书:自然之道)
2、师:听写(旅游 侦察 欲出又止 嘲鸫 若无其事 鱼贯而出 愚蠢)
3、对照投影检查,师范写“愚蠢”,把写错的改正过来,愚蠢两个字再写一遍。
出示词语:愚蠢 欲出又止 ……
4、师:根据这些词语,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师:看来,我们真的是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齐读一遍)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假设我们就是这一群人,跟着向导一起上岛,看看在岛上我们都做了什么蠢事。
出示:阅读提示
1、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
2、找出有关句子,把你的体会标注在书上。
3、把你的体会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领悟“道”
(一)推敲关键词,感受小绿龟的处境。
1、从哪看出我们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出示: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蹰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1)指名读这段话。
(2)哪些词句让你有特别的感受?(探、欲出又止、侦察)
师:你们能演一演小幼龟的动作吗?(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做动作)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幼龟?(机警、可爱、聪明)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出幼龟的机警、可爱、聪明。
(3)与欲出又止意思相近的词是哪个词?(踌躇不前)幼龟踌躇不前,欲出又止是有道理的,你看“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4)师:你们看见过嘲鸫吗?嘲鸫是一种异常凶猛的海鸟,有时候甚至会攻击狗这样体形庞大的动物。试想一下,弱小无助的幼龟面对如此凶猛的天敌,又是啄又是拉,处境多么危险啊,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紧张、担心)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来读,指名读!
(二)想象补充,体会游客与向导截然不同的态度。
(1)师:如果你就在现场,面对这样紧张的一幕,你会怎么做?那么同伴,向导又是什么反应?
同伴——焦急(那焦急地来读读同伴说的话)
向导——若无其事
(2)师:沙滩上真的没有事吗?(不是)是啊!我们着急,担心,揪心,向导却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
师:在我们眼里向导是个什么样的人?(无动于衷、铁石心肠、无情、残酷)那我就要采访一下向导,看他怎么说?(我是中央台记者,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要这么说?)
(3)此时,我和同伴对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是怎么理解的?(不要管它,随它去吧……)
(4)师: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的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同伴们会怎样呼喊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劝劝向导吗?
(5)分角色朗读。出示课件四:
生:不能不见死不救啊
师: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6)在大家的劝导下,向导(极不情愿)的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向导是个生物学家,可他的话我们并没有信任,我们却认为应该救(板书:救 龟 )这只小幼龟,我们真是(愚不可及)啊!
(三)图文结合,比较分析,体会结局的残忍。
(1)师:然尔愚不可及的事远远不止这些,师范读5、6自然段。(边读边打开画面)
(2)师: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请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看看我们真的是做了一件愚不可及的事啊!此时此刻小幼龟们心理在想些什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他们的心情。
(3)师:这些幼龟将要面临什么灾难?我们又是怎么做的?默读七自然段。
(4)这样做是补救吗?对于绿龟,这样的做法,弥补得了付出的代价吗?
(师引读:看,)
不一会,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理解欢快的'叫声、响彻云霄)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的心情如何?(引导学生说出好心办了坏事)向导的心情呢?
(5)是啊,向导心理难受极了,我们救了一只,却伤害了无数只。(板书:害)
出示课件六:(师引读,学跟读)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想想,如果不用“悲叹”,行不行?为什么?(齐读)
(6)师:现在我们再来回想一下向导之前说的那句话(出示向导的话,齐读)还会指责他吗?现在你该如何体会“自然之道”的含义?(大自然生存的方式)
(四)、写话练习
出示课件七:
写话练习:
假如我是葬身嘲鸫之腹的一只小幼龟,我想说……
假如我是一只吃得饱饱的嘲鸫,我想说…
假如我是亲身经历这件蠢事的作者,我想说……
请选择一个写一写。
小结:我们都感受到了人如果遵循自然之道,就会保护幼龟,如果人违背自然之道,就会伤害幼龟。(板书:人 违背 遵循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我们好心办坏事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内化“道”
师:你还知道哪些违背“自然之道”的事情吗?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拔苗助长》《我要的是葫芦》《“打扫”森林》,都是讲自然之道的课文。
五、回归升华,真诚解“道”
师总结:其实,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存的规律,如果我们违背规律做事,就会得到与愿望相反的结果。
六、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和家长一起探讨有关自然之道的事情。
2、收集有关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过哪些启发,有什么发明创造的资料。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陆陆续续、犹豫不决、若无其事”等词语。
2.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 情感目标: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重点难点:
1.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2.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自然界之道(板书),看到课题,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问题预想)道指什么?什么是自然之道?
二、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 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随机板书:游客、向导)
2. 理清线索。
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4、5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6至9节)
3. 学习词语。
三、学习“救幼龟”
1.“犹豫不决”在文中是形容谁的?同学们找到那个句子,读一读,再联系上文想一想什么是“犹豫不决”?
(欲出又止)
2. 一只嘲鸫突兀而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呀,怜悯之心人皆有之,谁能忍心见死不救?)
3. 自由读第4、5节,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
(1)游人:紧张
(2)向导:极不情愿
多媒体出示: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小乌龟,把它引向大海。那只嘲鸫眼见着到嘴的美食给抱走了, 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四、自学“伤害幼龟”
一只可爱的幼龟得救了,我和同伴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可是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意料。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6至9自然段,这四个段落中一定有一些句子能引发你深刻的感受,请你把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一点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
1.学生读书,批注。
2.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出示重点句子。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一切都过去以后,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
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五、小争辩
1. 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界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②这句话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
(多媒体出示)
2.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正方:赞同
反方:反对
六、启示
1. 现在让我们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学了这课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2. 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出示图片)
3. 谁还知道这们的例子?
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
附板书:
自然界之道
游人:紧张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极不情愿——悲叹……
“救”害!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
1、生字新词。
2、两组要比较的句子。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又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鸫”,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儿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若无其事”等新词。
2.借助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细读“救幼龟”语段,讨论人们不同的态度,分析人们“救”与“不救”的原因,感受自然现象的复杂性,体会关键词在文章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预设】
(课前谈话)(厄瓜多尔、加拉巴哥岛、西班牙、大海龟-巨龟之岛)
1.你知道关于太平洋绿龟的哪些信息?(资料一)太平洋绿龟名片
名称:太平洋绿龟,又名绿海龟
产地:多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食性:以鱼类、海藻等为食
天敌:蛇、沙蟹、食肉鸟等
繁殖:岛上产卵—筑巢孵化—幼龟归海——海中成长
2.了解幼龟归海的危险:(资料二:课文第二自然段)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3.认知几种食肉鸟:嘲鸫、海鸥、鲣鸟。
【教学过程】
一、正音,读课文,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初步了解题目意思。组词;知道“道”的多种意义;初步对课题释义。
2.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我们摘录了课文中写太平洋绿龟、食肉鸟和人们表现的词语,读词正音。
(出示1)探、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鱼贯而出、
(出示2)啄、企图、颓丧、饱餐一顿、响彻云霄
(出示3)若无其事、愚不可及、气喘吁吁
说说需要引起自己注意或要提醒大家的字词。
3.自由地朗读这篇课文,想一想,人们与绿海龟、食肉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学法:尝试说——看图表选择“关键词”说——同桌练说
二、细读“救幼龟”语段,感受自然现象的复杂性
这节课,我们就走进“救幼龟”的语段,也就是课文的第3、4两个自然段,来看看人们当时为什么要救。读了课文,我发现当时对于要不要救这只幼龟,人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哪些人打算救?谁不打算救?
板块一:“救,还是不救?”
【救】哪些句子写了“我与同伴”的态度是打算救。
1.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关注点:紧张、焦急、“你得想想办法啊!”等)
2.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关注点:不能见死不救、一片、呼喊等)
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呼喊:“不能见死不救!”
“不能见死不救!”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的一片呼喊。
【不救】哪些句子写了向导的态度是不救。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关注点:若无其事、“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2.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板块二:“为什么要救,为什么不救?”
1.说说人们这么做的理由,用“因为……所以……”作答。
①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②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④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⑤下文中的后果
……
2.聚焦一幕,说说“我和同伴”为什么要救那只幼龟?而向导不打算救幼龟?
(“救”的关注点:企图、拉、啄)
(“不救”的关注点:侦察、欲出又止、踌躇不前、探)
3.出示“自创一幕”:我看见一只幼龟爬出来巢穴,一只嘲鸫飞来啄它。他们让向导去救幼龟,向导抱起小龟走向大海。为什么课文中要把这一幕写得这么详细?
4.读第3、4自然段。
三、存疑进入下文学习,探讨“自然之道”的内涵
出示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在课文的细节描写中寻找答案,在下节课继续探讨
四、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本》第9课第五题。最后一小题改为:
★(4)我能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下来。
板书:
9.自然之道
救
人们————幼龟
害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7
一、感悟“蠢事”,理清脉络
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蠢事已经说明了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愚不可及”呢?读读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在说这句话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后悔与自责。)
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令作者如此后悔呢,自由读课文3~7自然段,说说这是一件怎样的事。
(作者他们救了一只幼龟而害了许多只幼龟。)
概括板书“救龟”──“害龟”。
“救龟”与“害龟”分别是哪几段?(3~4,5~8)
二、抓关键词,学习“救龟”(3~4)
读读第三段,你觉得这一段里值得你积累的词语有哪些?(欲出又止,踌躇不前)
找到这两句话读一读,联系上下文,用你的动作来说明这两个词的意思。(指名表演)
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幼龟非常谨慎,写出了“侦查”之意。)
还有一个词也说明了幼龟很谨慎,你知道是哪个么?(突然,说明其动作快。)
齐读第三段。
正在这时,一只嘲鸫用尖嘴啄它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幼龟的`生命受到威胁。同学们,此时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是啊,怜悯之心人皆有之啊,咱们来看看第四自然段,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反应。
找找游人和向导不同反应的词语。
1、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2、向导: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冷淡
出示:
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朗读体会若无其事)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齐读第四段,读出游人和向导不同的态度。
三、体会句子,学习“害龟”(5~8)
自由读5~7段,划下印象深刻的句子,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
汇报,哪些句子给你的感受最深?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结队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想一想幼龟鱼贯而出的场面是什么样?读读下文,幼龟为什么会鱼贯而出?)
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欢乐”与前文哪个词照应?“颓丧”。由这两个词给了你什么感受?)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朗读指导,体会“悲叹”,再说一说向导为什么而悲?)
指名读5~7段──生评(怎么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指名读──全班读
【板书】
自然之道
救 害
游人:紧张 焦急 呼喊── 震惊 悔恨
向导:冷淡 极不情愿 ── 悲叹……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3、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联系实际的例子、谈感受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明白道理,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2、体会向导的语言及神态描写的句子。
教学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水底世界里的一些小动物吗?你能说一说你喜欢的水底的小动物吗?
2、本文写了有关太平洋绿龟的故事,请谈谈你对太平洋绿龟的了解。(师生结合收集查到的资料互相谈一谈)
3、假如你在海岛上遇见这种幼龟被海鸟啄食时,你会怎么做?是遵循自然之道还是违背自然之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之道>>(板书课题)
二、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反馈。
1、回忆自学要求:
(1)读生字:抓字音、偏旁、笔画、字形。
(2)读生词: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词典。
(3)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所有字音要读准。
(4)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小组里汇报、交流。
3、老师检查,对个别字、词提醒大家注意。
4、练一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后,再写出四个词语。
()无其事()贯而出争()恐()气喘()()响()云霄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初步感知课文的情感。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正确地朗读。
2、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讨论归纳:
(1)课文围绕着幼龟离巢进入大海写了哪几件事?
(2)将全文内容按顺序归纳。:(用“先……再……然后……”的句式训练说话)
5、全班质疑:当眼看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向导为什么若无其事地回答:“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文中的“我们”做法对不对?从幼龟最后的结局说明了什么?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及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入手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二、按顺序学习,理解课文,了解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1、探究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有关词句,完成下表。
神态
语言
我们
向导
(3)理解填空。我们要救幼龟的理由是,向导不救幼龟的理由是。
(4)最终向导有没有救那只幼龟?(救了,但是“极不情愿的”)
(5)我们再将描写向导的神态及语言的句子找出来,用心体会一下。
(6)分角色表演读第3、4段,着重体会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过渡:正当“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时,不料“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2、探究学习5—8自然段。
(1)开火车读第5—8自然段。
(2)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一们同学用自己的话简单口述一下。
(3)幼龟的结局如何?(大多数幼龟被海鸟啄食)
(4)你认为造成这种结局的责任主要应由谁来承担?
(5)“我们”知道错没有?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6)理解文章最后一句向导所说的话。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三、理解感悟,揭示道理。
1、了解课文给我们的启示。(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一。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的事例?列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误导众幼龟
“我们”救一只幼龟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过程与方法
1.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2.运用讨论交流的方法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4.尝试使用概念图展示成果,培养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2.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找人类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的例子;准备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讲故事。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揭题设疑
1.全班齐读课题。
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理解“道”的含义)
那课文到底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和规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问题,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
2.检查预习
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看论坛。
上述问题哪些最有研究价值?
三、初读课文,概括故事。
1.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之道?请同学们自由通读全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和同伴到南太平洋旅游,因救一只幼龟,而伤害了许多只幼龟。)
2.理清线索。从同学们的话中老师知道,我们和同伴本想救幼龟反而伤害了幼龟。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几节写了救龟?(3、4节)哪几节又写幼龟受到伤害的?(5至8节)
3.学习词语读了一遍课文,同学们抓住了主要内容,理清了线索。文中有一些好词语值得我们积累,老师请大家读一读。
4.出示重点句。
四、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从中你知道什么?
2.出示句子。
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这里有两个带点的词语,他们是“左右”、“一般”,能去掉吗?
看来,加上“左右”“一般”会让句子表达的是意思更为准确。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再次去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全班齐读。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要运用这种方法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小结
作者一行到了海滩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
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朗读课文。
三、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一)打开论坛,围绕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学习提示:
1.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把相关段落读一读。
2.找出重点词语、句子,从中读懂了什么,受到什么启示。
3.把答案发布到论坛上,准备小组汇报的形式。
(二)汇报
1.“救幼龟”部分
①小组练习,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请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
分角色朗读第四自然段,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画一画游人和向导的不同表现。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
②相机出示句子: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把“极不情愿”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2.“伤害幼龟”部分
①讨论: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相机理解“鱼贯而出”。
②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
③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天啊!”同伴()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地说:“()。”
④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龟,但我们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的心情?
⑤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
⑥出示句子: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悲叹)把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悲(为小龟的惨死)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责罚)
四、小争辩。
1.学到此,让我们再回头读一读向导最初说的那句话。(多媒体出示)向导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①读
②这句放看似普通却意味深长。同学们,联系向导后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还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辩论会。
正方:赞同反方:反对
2.有感情地读第八自然段。
五、感悟启示
1.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2.续结尾
本文入选课本后,结尾一句话被省略了,如你是作者会加上一句怎么样的结尾,给人以启示。(同桌说一说,发表在论坛上)
3.提示结尾
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六、总结
1.自然界处处都有规律,我们要发现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2.谁还知道这方面的例子?
3.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启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才能保护自然,造福人类。请同学们利用课后的时间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看看能有什么发现,下节课我们进行综合学习的汇报。
第三课时
一、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①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②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③学生汇报。
三、总结。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作些什么呢?通过学习课文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也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和探索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的规律。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训练语感。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3、学习课文,丰富见识,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向导的话。
三、教学难点:依据文本,深入体会自然之道,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词语。2、复习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复习词语、课文内容,温故知新,训练学生学总结概括能力。】
(二)、提出问题,学生自读自悟。
生自由读文,思考“蠢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件蠢事?
【设计理念:中心突破法,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目的性阅读,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文本能力,这是阅读课的重要方法。】
(三)、解决问题,体会自然之道
1、师生交流,这件蠢事指的是什么。
指名交流、反馈(PPT出示相关语句“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读、悟。)
2、师生交流:哪些信息透露出这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指名交流、反馈(PPT出示相关语句“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等相关句段”,抓住“欲出又止”、“如无其事”、“气喘吁吁”等,体会本来可以避免的悲剧,因为我们的“无知”以及“热心”而上演。)
【设计理念:联系平时学过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学以致用,快速在文本中提炼重点信息,并且在学生照读原文时指导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说话练习:悲叹与感叹哪个表达效果更好。
【设计理念:指导朗读,词语品析体会人物心情以及表达效果的不同。】
(四)、拓展阅读,体会升华
1、生阅读《揠苗助长》、《被喂饱的熊是死熊》谈感受。
2、师生谈话交流、揭示中心:自然之道就是自然规律,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
3、联系实际,师生交流:我们怎样保护大自然。
【设计理念:增加阅读量,开拓视野,加深体会何为“自然之道”。】
(五)、布置作业,阅读链接
【设计理念:教师点拨引发阅读期待,将课堂延伸到课下。】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述我们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要求把幼龟抱向大海。后来,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鱼贯而出,结果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设计理念】
本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以事情发展的顺序为线索,引导学生去品词、品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还设计小表演、小采访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和方法:
⑴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⑵自读表演,理解内容;
⑶品词品句,积累感悟。
3、情感和态度:
⑴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⑵懂得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揭题,初解“道”
1、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在这美丽的阳春三月,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旅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好吗?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发生在大自然中的真实故事──9、自然之道(板书课题),齐读读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规律)
“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大自然中的规律)
3、那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究吧。
[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理解,适时的质疑,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感悟“道”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旅游的地方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去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的飞机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课件出世界地图)
趁这空隙,我想问问同学们:上飞机前,向导告诉你们,此趟旅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实地观察一下南太平洋绿龟的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第一自然段内容简洁明了,以观看课件的直观演示轻松巧妙带过。]
2、你了解太平洋绿龟吗?
(课件出示绿龟图)
⑴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⑵指名交流。(学生有的交流的是书上讲的,有的是课外搜集的)
过渡:你们真棒,能了解这么多绿龟的知识。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学生从课外搜集的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补充,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赞扬,在得意中丰富了见闻。
3、同学们,美丽的加拉巴哥岛到了!已近黄昏,我们抓紧时间上岛吧:
(课件出示嘲鸫咬啄幼龟图后故作惊讶)咦,你们怎么了?一个个露出那么惊讶的表情!你们看见了什么?
⑴赶紧先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然后和同桌演演你看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老师也知道你就读懂课文了,但要注意演出嘲鸫和幼龟的动作。
⑵指名表演,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突出幼龟“探出、欲出又止、踌躇不前”,嘲鸫“突然飞、啄、拉”等动作
[教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情境读文本、活用文本。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多种感官,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感悟课文的内容,课文可理解产生质的飞跃。]
4、看到眼前发生的这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由读课文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我们和向导神情的词。
⑴学生交流。我们“紧张、焦急”,向导却“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⑵你读懂了“若无其事”吗?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明白自然之道)你能若无其事读读这句话吗?指名读。
⑶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我和同伴的指责,向导只好极不情愿地把幼龟抱向大海。
⑷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相机就学生的.发言为以下的问题。
⑸教师相机采访“向导”扮演者:
xx向导,我们这么紧张,你却若无其事,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xx向导,你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做,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你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情况十分紧急、用实践来教育他们)
⑹齐读,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紧张。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的小采访让学生在轻松中思考,充分法发表自己的见解,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语言运用、自主拓展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
过渡:我们成功地解救了一只幼龟,是干了一件伟大的事吗?(不是)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课件出示这句话)谁读懂了“愚不可及”,我们到底干了一件什么蠢事?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自由读5~8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⑵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食肉鸟咬啄幼龟的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假如你就是这些小幼龟,你会怎么想?(侦察兵进了大海,我也可以安全进入大海了;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我要好好游个泳……)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假如你就是这些嘲鸫,它们又会想些什么?(真香,好久没吃到这些美味了……)
[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充分想像,放飞了学生的灵性,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⑶看到一只只幼龟成为食肉鸟的美餐,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努力和向导一起想挽救这些绿龟,尽管我们气喘吁吁来回奔跑,但悲剧还是发生了,十多只幼龟成了食肉鸟的美餐。
⑷我们失落地走在沙滩上,引读“向导一边走一边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个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课件出示)向导为什么悲叹?(心里难过)你能读出向导悲叹的语气吗?指名读,齐读。
[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让“情”由心生,由品词、品句中感悟,让语文课永远姓“语”,深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拓展,升华“道”
1、同学们,天黑了,我们要回宾馆休息了,多么难忘的一次旅游啊,此时的你受到了什么教训,得到了什么启示,你最想说什么?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遵循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保护;违背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大自然就受到伤害。)相机板书。
[在学生的感慨中,总结了全文,感悟了课文内涵,升华了对“道”的理解。]
2、你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学生充分交流课外知识:如候鸟迁徙不能挽留;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温室难育参天大树……)
[拓展交流,课内外知识的沟通,已悄悄拉开了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也让短短的40分钟不是划上圆满的句号,而是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人
遵循违背
保护↘ ↙伤害
海龟
【教学评析】
1、凸现学生主体。整节课,教师以参与者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旅游,感受紧张、震惊、与失落,洋溢着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开心。
2、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学有兴趣。教师创设如:“和学生一起去旅游、假如你就是幼龟……”等许多生动的情境,架起了和文本对话的桥梁,引领学生在入情入境中品味语言、发展语言,在这其中,教师还能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再加上富有感情、富有激励性的过渡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
3、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突现个性化体验如:教师的相机采访;假如你就是幼龟、食肉鸟等。引导说出感受,打开思路,激活思维。
4、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表演能力、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提高。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教材是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容的。的确,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告诉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会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鱼儿在水中自由沉浮,人们由此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只有明白了自然之道,向大自然学习,才可以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这是我们人类在21世纪里的一个主题。而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对大自然怀有浓厚的兴趣。为此我们紧扣新课程“亲近自然,珍爱自然,热爱自然”的价值理念,我们师生共同策划了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综合等思维品质。
3、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强化学生听说读写、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体验课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2、通过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经历合作学习过程。
4、学生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大自然,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激发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兴趣,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利用自然服务人类的意识。
4、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时时为生活,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
1、四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
2、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大自然这一研究主题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3、性格活泼开朗,乐于表现自己,但比较以自我为中心。
4、对上网收集资料,社会调查,讨论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挑战跃跃欲试。
5、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基础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年龄阶段。
起始技能:
1、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备了初步的小组合作经验和能力。
2、掌握了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可上网查阅资料。
3、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观察、想象、综合等相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大自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1)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从中受到生命意义的启迪。
(2)围绕大自然进行专题阅读,了解大自然,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发展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培养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1)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和丰富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2)积极主动参与到团队合作中,善于与他人交流沟通。
(3)在研究中敢于发表意见,有所发现或发明,播下勇于创新的幼芽。
教学过程
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课时
学生活动:
1.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
2.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料查找有大自然启示和仿生学的资料。
3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
教师活动:
激发兴趣,以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课时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及自己的兴趣提出相关的子课题。如:
(1) 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
(2)从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得到启示,进行仿生学小发明设计。
(3)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明白了自然之道。
教师活动:
1.揭示研究内容,定出主课题。
2.引导每个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建立学习小组。
2.讨论小组内的分工,确定各人的任务与目标。
教师活动:
1. 选出可能性的课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组。
2.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指导,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
1.小组按实际情况,初步填写小组活动方案表格。
2.各组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料。分头准备相关的资料。
3.交流、研讨,在小组中合作、沟通,解决困难,正式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2.提供相关资源、条件和环境。
3.适当指导、点拔、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和困难。
4.及时反馈,进行活动准备阶段的小结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2课时
学生活动:
1、准备
(1)使用网络等媒体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2)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开展观察发现活动,小组内交流、研讨。
2、进行
(1)填写评价量表。
(2)后续活动反思交流回顾主题活动过程,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认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展示成果,分享收获。
各小组以调查报告、读书会、图片展、手抄报、习作等形式呈现实践全过程,在班内交流展示、宣传成果,分享活动收获。
教师活动:
1.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提供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
2.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重视过程指导: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发放评价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评和互评。
5.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6.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9 自然之道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9 自然之道
1第三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 《大自然的启示》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1课时
学生活动:
1.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的。
2.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资料查找有大自然启示和仿生学的资料。
3提出自己的疑难和想法,小组交流课堂讨论 。
教师活动:
激发兴趣,以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产生研究的欲望。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课时
(一)提出和选择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及自己的兴趣提出相关的子课题。如:
(1) 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
(2)从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得到启示,进行仿生学小发明设计。
(3)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明白了自然之道。
……
教师活动:
1.揭示研究内容,定出主课题。
2.引导每个学生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确定自己研究的子课题。
成立课题组
学生活动: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者参与同伴的课题 ,建立学习小组。
2.讨论小组内的分工,确定各人的任务与目标。
教师活动:
1. 选出可能性的课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组。
2.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指导,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
(三)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学生活动:
1.小组按实际情况,初步填写小组活动方案表格。
2.各组员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方面的图文资料。分头准备相关的资料。
3.交流、研讨,在小组中合作、沟通,解决困难,正式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教师活动:
1.设计小组活动方案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2.提供相关资源、条件和环境。
3.适当指导、点拔、交流经验,解决问题和困难。
4.及时反馈,进行活动准备阶段的小结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2课时
学生活动:
1、准备
(1)使用网络等媒体继续收集相关资料。
(2)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开展观察发现活动,小组内交流、研讨。
2、进行
(1)填写评价量表。
(2)后续活动反思交流回顾主题活动过程,学会客观地开展多元评价。认识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和启发,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展示成果,分享收获。
各小组以调查报告、读书会、图片展、手抄报、习作等形式呈现实践全过程,在班内交流展示、宣传成果,分享活动收获。
教师活动:
1.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如:提供关于受到动植物特性启示的建筑物或发明创造的相关资料。
2.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3.重视过程指导: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4.发放评价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评和互评。
5.指导学生用文字、手抄报、ppt 等形式呈现实践过程和成果。
6.引导小组交流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Tags:自然,之道,课稿,一等奖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在课文语境中巩固第一课时对四字词语、关键词语的理解。
2.通过品读文中词语与关键句子,使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在读中品味我和同伴的心理历程变化,与向导的心理活动作对比,学习人物的心理描写。
3.本文叙事说理,通过读懂小幼龟接收了错误信息不幸被啄食的场面,体会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文中词语与关键句子,体会我和同伴、向导的心理变化,从中领悟课文如果我们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难点:
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我和同伴因不懂自然规律而造成灾难的懊悔,以此领悟文题的“自然之道”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一)温习旧知,听写词语
在上新课前,老师读词语意思,请同学们听写出词语,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写(气喘吁吁、鱼贯而出、愚不可及、饱餐一顿、踌躇不前)。[检查指导易错字“贯”字书写]
在上新课前,老师读词语意思,请同学们写出词语:
1.形容气喘得厉害呼吸急促的样子
2.像游动的鱼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3.在课文中形容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了坏事
4.指饱饱地吃了一顿
5.形容因徘徊不定而停留不前
(二)回顾主要内容,利用词语填写主要内容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方法去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要素串联法]
(2)填空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把上面听写过的词语填入这段话里面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到一个小岛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我们看到一只()的幼龟被嘲鸫啄食时,不顾向导劝阻,()地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接收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结果让食肉鸟(),我们()拯救了一些幼龟,但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懊悔。
二、换位思考,走进人物内心
1.根据阅读提示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我”和同伴们心情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向导心情变化的句子。
大声朗读这些划线的句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情感变化。
讨论: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心情变化?
同学们,我们为了能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咱们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一二组的同学当我和同伴,三四组的同学当向导。分别汇报一下你们的心情变化。
2.向“我”和同伴们提问:
(1)你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一登上小岛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紧张
(3)你是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变得非常紧张了呢?读读课文中相关的描写。
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4)在课文中读读看这一幕。在这个句子中,你从哪些词特别让你感受到紧张?试着把这些词语读好,读出紧张的心情。(突然、企图、啄、拉)
3.向向导提问:
(1)小幼龟探出头来,我和同伴们看到幼龟被嘲鸫啄食,心情非常紧张。那这个时候,向导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若无其事)
(2)你能读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吗?
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到:“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3)提问:我听出了,话语非常冷淡。我和同伴,看到向导这么冷淡,你们有什么想要问他们的么?
(3)我们的向导是懂得自然之道的。向导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却是怎么做的?
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思考:向导的言行似乎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
4.以读悟悔,向“我”和同伴们提问:
(1)这时候小幼龟得救了,但是你们心安了吗?这时候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震惊)
(2)为什么会震惊呢?读出震惊的语气来。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3)课文中哪些地方还描写了这震惊的场面?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3)默读课文中这两处描写幼龟的句子,文中用了哪些四字词语描写了幼龟入海的场面?
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成百上千
你们感受到这个场面本来应该是怎么样的?
就是这样一个壮观的场面,却因为人们的干涉,这些幼龟都要面临被吃掉的命运。读四字词语,你感受到这个场面本来应该是什么?现在的场面却意味着?
(4)引读:品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看着这些刚出生不久的小幼龟,他们满怀着对大海的无限向往,看着这些食肉鸟恶狠狠地扑向这些幼龟,我们意识到了——
看着这些小幼龟惊慌失措的样子,我们震惊地意识到了——
看着这些小幼龟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震惊地意识到了——
(5)课文中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从动作中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这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6)向导的心情有什么怎样的?
齐读第八自然段,读出悲叹的语气来。
三、语用拓展,感悟自然规律
1.走进侦察兵小幼龟的内心世界,为课文补白
想象一下,当向导捧起幼龟把它送向大海的时候,小幼龟会有什么反应呢?小幼龟向往大海,如果小幼龟会说话,它会对人类说什么呢?拿出笔来写一写。
2.是的,就像你们写的一样,如果不是我们拯救这个侦察兵小幼龟,很有可能他就牺牲了。但是正是因为他的牺牲,却给龟群带来了正确的信息,换来成百上千的小幼龟的生命,这就是幼龟的生存法则。同学们我们通过多角度的换位思考,感受了这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怎么一个自然之道?
结合我们这篇课文来说,人类应该怎样遵循自然规律?
3.人是万物之灵。然而,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拓展阅读: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写作的方法叫做“叙事说理”。接下来,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个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么样的道理?
5.读完我们的课文和这篇文章,结合我们的生活经历,还有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类似的事情?
总结:所以我们在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时候要遵循自然规律,不然就要像文中的我和同伴一样带着悔恨离开。
板书
自然之道
遵循自然规律换位思考
我和同伴:紧张→震惊→懊悔/后悔
向导:若无其事→悲叹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4
《自然之道》3~5自然段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我是抓住两条线进行切入,一条是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各自情感。让学生在词语归类中明确文中各个角色的态度,并亲自演读,体会心情,并由此归结出疑问,为什么各自所持态度会有如此反差,进而引出第二条主线,抓住两个关键句子(①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②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通过学生的自独自悟和相互交流初步理解“自然之道”,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无知,好心却办了蠢事。
【设计目标】
1、情感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2、初步理解自然之道。
【设计过程】
一、出示词语归类题目
探出欲出又止突然啄焦急紧张冷淡
极不情愿鱼贯而出结伴而出侦察踌躇不前
若无其事争先恐后拉到
幼龟──(探出欲出又止侦察踌躇不前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伴而出)
我们──(焦急紧张)
向导──(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
嘲鸫──(突然啄拉到)
1、读课文3~5自然段,请找一找上述词语并归类:
⑴学生交流汇报,找出相应句子完成上述归类。
⑵生自由挑选句子(可以是“幼龟”“我们”“向导”“嘲鸫”的相关句子)朗读,自读自悟,体会以上关键词语所蕴含的情感和心情。
⑶生返回表演朗读上述分类词语,(可男女读,分组读,个别比赛读)师指导评价(幼龟:表演理解起先小绿龟的机警、谨慎,后来感受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后的心情。我们:当幼龟遭到袭击时紧张担心的心情。向导:冷淡,与我们形成强烈的对比。嘲鸫:看到美食,急切捕猎的心情)
2,再次朗读3~5自然段,提出疑问:
⑴为什么向导的态度那么冷淡、极不情愿,并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与我们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
①自读自悟,初步感受“自然之道”,幼龟出巢侦察,嘲鸫捕食是自然之道,向导的冷淡若无其事也是出于自然之道,幼龟得到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是因为得到了错误的信心,我们违反了自然之道……
②各生交流,初步理解。
⑵我们干了怎样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读文交流,同桌互说。
②全班交流(有了以上基础,生基本能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出于对小幼龟的同情,我们却违背的自然之道……)
3、再次朗读3~5段,体会各种情感,感悟“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5、四年级语文《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
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老师就找几名同学分自然节读课文。
指名读文后(选一个C类的学生汇报作者一行人的目的)
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
“愚不可及”:
2、我们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面对我们的表现,向导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第三到第八自然节,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深入研读
⑴学习三―四自然节:
①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联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看见探头小龟有危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联系上文小龟遇险体会我们因爱护小龟,担心它受到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规律。相机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企图”。
指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先找A、B类学生范读,再找C类学生)
②面对着我们如此焦急的表现,向导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电脑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叨就叨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为什么这么说?理解“若无其事”他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向导觉得这是正常的规律,幼龟防护天敌,自然有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人为去改变)
③第四自然节中还有哪些句子表明了他们情感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冷淡”“极不情愿”等词语。
④指导朗读:
谁的想法正确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⑵学习第五自然节:
①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鱼贯而出”(先把机会留给C类学生,再由A、B类学生补充)
②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我们干的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过渡: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⑶学习第六、七自然节:
①自由读6~7自然段思考: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②学生汇报(结合插图理解)。
③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4、朗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中心:
⑴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龟,但我们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的心情?
⑵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
⑶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悲叹)把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悲(为小龟的惨死)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责罚)
⑷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⑸有感情地读第八自然段。
四、感悟启示
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五、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03-02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03-22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06-12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10-06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06-30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02-11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02-19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模板05-24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3篇06-27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3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