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三、突破方法: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实际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在读和交流体会。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
1.生分四人小组,自己分工。教师出示学诗指导
A 小组分工,甲乙丙丁四个角色。
B 四人合作朗读诗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与小组成员讨论得出结论。(可借助学习工具帮助学习,如字典)
D 讨论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怎么样的`一种感情。
E 带着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读。
F 换角色再读诗文,将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话表达出来。(文体不限,字数不限)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生交流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
3.生交流每节诗分别讲了什么,表达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介绍了我们祖国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崭新的发展和我们中华少年的志向:要谱写祖国更璀璨的诗篇。)
(诗文表达着,作为一名中华的少年,无比自豪,却又责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四)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
3.评比总结。
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课前准备: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板书:中华少年。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自由说说:
(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
(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放声朗读。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教案《《中华少年》教案孔文静》。(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教师: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指名四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三、四段诗句。)
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练习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遇到不明白的诗句,可以问老师。)(指名小组,汇报朗读。)
三、深入体会:
1.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
2.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分别担任“甲、乙、丙、丁”四个角色,表演朗读。在表演之前,提醒四位同学,先在自己的课文里做一些记号,以免在表演朗读的时候,读错句子。
3.四位学生表演朗读。
4.自由组合,排练诗朗诵:《中华少年》。
四、课外延伸
收集朗诵诗,课外开展诗歌朗诵会。教学反思:我感觉在教学时,还是引导学生多让他去朗读,一定要把诗读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激发他的兴趣,引起他的重视,有感情的去朗读,自己去体会,而教师不要讲的太多,这样反而效果就不太好。
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通过朗读,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诗的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朗读,加深对诗歌的体会。
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读通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大声读,把诗读流畅,初步了解文只一些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
(2)同桌交流朗读。
(3)分角色朗读,可四人合作读,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读。
(4)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二.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节。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3)读后谈体会。
第一节: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你由这些词语产生哪些联想?
第二节: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你人生的启迪,借助诗歌的表达来说一说。分角色浪读第二节。
第三.四节:这两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给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注意诗歌的用典。
第5~8节: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诗句。
3.朗读升华。
(1)自由朗读全诗,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这首诗的体会。
(2)分角色朗读。推荐四位同学表演朗读,入情入境地感受诗句的情感。
(3)组合.排练诗朗诵。
三.课堂小结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我们都能畅读畅谈吗?
【六年级上册《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06-11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2篇06-11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12篇)06-11
中华少年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10-06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集合12篇)06-11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03-11
中华少年教学反思04-22
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教学设计05-28
课文《中华少年》教学反思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