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搭石》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搭石》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案例分析:
《搭石》一文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意境优美、生活气息浓郁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家乡环境的介绍,反映出“搭石”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借助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几个生活画面的细致描写,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和家乡的淳朴民风。走进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便会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在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二、目标:
1、认识“汛、谴”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根据题目质疑。(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阅读要求,强化“提高阅读速度”的意识,讨论商定自学方法。
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理清文章脉络:简要说说每一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深入局部,借助朗读想象画面,理解课文主旨。
探究体验该环节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学,有效引导,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划、思考、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研读内容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引导学会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
2、生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做到以情带声。】
研读重点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
2、指导学生发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引导体会画面的美。
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和谐相处,互相照顾的纯朴乡情。
4、生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
研读重点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引导探究,怎样才能读好本段?
2、生通过默读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学会抓住“总会、总要”、“理所当然”等词语想象画面,体会互相礼让,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
3、生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搭石”,从而走进淳朴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四)总结升华,提高认识
1、师指导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的更深层次理解。
2、朗读升华。
【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展开想象,升华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抄写生字、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摆搭石中自然美 奉献美
搭石走搭石中和谐美 谦让美
品文字中语言美 敬老美
教学反思:
《搭石》全文语言质朴生动,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极具画面感的场景,意境秀美,一幕幕情景清晰、生动,呈现出一幅幅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处处体现着乡亲们美好淳朴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美,而心灵之美是通过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体会出来的,所以我在教学中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让孩子们体会小村庄人们的内在美。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因为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所以,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一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美的画面和情感,二是注意文章中标点符号的运用,长短句的结合,力求读得自然流畅,富有节奏,做到以情带声。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文章借“搭石”表现乡亲们互助友善的精神品质,写的自然含蓄,不着痕迹。教学时,结合文章的结尾,引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出乡亲们的情感?学生通过朗读,对文章的主旨已经有所了解和感悟,但是要把前面感受到的画面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还学要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找到相关的描述,转化成支撑自己感受的依据。
学生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文章主旨后,情感升华,告诉孩子们,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做到读写结合。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搭石》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搭石教学设计10-12
搭石的教学设计06-05
搭石教学设计01-31
《搭石》的教学设计03-16
《搭石》教学设计03-10
《搭石》教学设计模板10-09
《搭石》的教学设计范文09-19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05-16
【推荐】《搭石》教学设计06-04
《搭石》教学设计【热门】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