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22 15:27:0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洞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

《望洞庭》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内容一《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教材分析】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写“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月光如水洒在湖面上,水平如镜,静静的月,静静的湖,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沉静、和谐、秀美的景色。“潭面无风镜未磨”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古代没有玻璃,镜子是用青铜铸的,磨光以后才能照人。未磨的镜面,朦朦胧胧,用来形容月夜湖光,真是恰到好处。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放眼远望,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生动形象。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的比喻,诗人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设计理念】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语言凝练,所描绘的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美,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但很多时候,古诗的教学都只是注重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忽视对意境的感悟。对于学生来说“诗境”难以感悟,这也是我们古诗教学的难点。

  《望洞庭》这首诗总体给人空灵、缥缈、温柔、宁静、和谐的感受,特别是诗中形象的比喻,形、色和谐,让人感到洞庭山水如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玲珑剔透。根据这首诗的特点,本节课,我力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丰富想象,感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感悟空灵、缥缈的意境美。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设计时整首诗紧扣“和”教学,首先从“色调”方面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其次抓形象的比喻,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在学习后两行诗,感悟诗句“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别出心裁的比喻后,巧妙引出唐五代诗人雍陶的《题君山》中的名句“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两首诗都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写出了洞庭的宁静、和谐的景象。这两句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把名句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赏析,想象画面。使学生在体会巧妙的比喻同时,洞庭的山水的秀美也给他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最后是拓展6句古诗名句。一是让学生迁移学诗的方法。二是领略诗人从不同角度写洞庭的山水的美。三是激发诵读经典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绝妙佳句。本节课设想做到三抓:⑴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⑵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⑶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紧扣我校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的课题”经典诗文名句的教学研究”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望洞庭》诗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通过品读,想象《望洞庭》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感悟意境,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3、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怀。背诵《望洞庭》。

  4、拓展吟诵洞庭美景的'名句,达到深化和积累的目的。

  【教学重点】

  理解“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难点】

  想像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诗境,体会形象的比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二、读准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

  1、指名读诗。(通过评价导向,从读准字音,字正腔圆到读出节奏)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

  (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

  (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

  (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

  (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师生评价)

  应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柔和的美)

  引读:秋月的清辉静静地洒在湖面,湖面好象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

  是多么的宁静!一起来读……

  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笼罩,点点银光,此时那就像一位仙女降落人间,是那么温柔,一起读……

  小结:一个“和”字让人有多少遐想啊,“和”字就是这首诗的“眼睛”叫诗眼。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

  (1)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

  (3)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只要学生讲出读的理由符合诗意即可,让学生个性化朗读,或惊讶或赞叹等,让学生练习读互相听,听出什么感觉,告诉同学。)

  (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

  (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补充教材内容二,通过对比,欣赏比喻的巧妙

  (1)谈话引出诗人“雍陶”,投影出雍陶的《题君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2)学生自读,感悟诗意,品味语言的形象生动。

  (3)师读,要求同学闭上眼睛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反复引读这两个比喻句,让学生体会两种不同的比喻生动和所描绘的美。

  点点银光……翠绿的君山,诗人不由赞叹到——

  君山倒映在洞庭湖中的妩媚姿态,美如仙女,楚楚动人如——

  4、配乐朗读古诗一和补充材料

  5、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

  (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6、背诵古诗。

  五、欣赏名句积累名句(10分钟)

  自古人称“洞庭天下水”。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像李白、杜甫、孟浩然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传诵至今,我们一起来欣赏。

  1还记得我们学习〈望洞庭〉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出示6个名句,提出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并想诗句的意思,品味诗句。

  4、集体交流感受。

  交流2—3句诗,采用指名讲,讲后读,同学补充等形式,好的句子全班齐读。

  5、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六、总结

  七、作业

  背诵剩下的名句,默写《望洞庭》。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色

  和(柔)

  形

  补充教材内容二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雍陶《题君山》

  补充教材内容三

  欣赏名句积累名句

  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诗,多读几遍,想想诗句的意思,并品味诗句好在哪里。

  2、同桌或小组交流读后的感受。

  1、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qǐnɡ)如熔(rónɡ)金。

  唐·刘禹锡《洞庭秋月行》生:形容明月倒映湖面的状态。熔金:熔化了黄金,比喻金色的月光。

  2、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唐·王维《送邢xínɡ桂州》白:形容黄昏时白茫茫的水面。天地:指水天相连。

  jiàn qiónɡ qǐnɡ zhuó

  3、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鉴:镜,这里比喻湖面的明净。琼田:形容湖面又象美玉般的万顷良田。着:浮着。

  4、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yè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湖:指洞庭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以镜写湖,形象生动。

  5、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línɡ

  唐·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彻底:形容湖的清澈。

  6、风收云散波忽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zhā shèn

  清·查慎行《中秋夜洞庭湖对月》后一句写青天明月倒映湖面,却用“倒转青天”来形容。

《望洞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

  3、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默写古诗词。

  教学难点:

  1、学习通过注解、查找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位最著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的反应,教师提示:一个是李白,人称“诗仙”,一个是“诗圣”杜甫。)

  2、揭题,谁来背李白的诗,会背几首就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要顺势揭题板书)

  二、整体诵读,初步感受。

  1、启示学习方法和要求: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

  看注解理解词句。

  连起来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反复朗读,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先自学,再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然后在班上集体交流。

  2、学生自由读古诗,后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整体感知内容。

  抓景物。这首诗写了众鸟、孤云、敬亭山三样景物。

  三、分步解题,感悟诗情。

  步,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画。根据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简笔画画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3、转。教师语言过渡:看来,静止的画面是无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用字的精妙的。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了,难怪里是——“独”坐敬亭山。

  4、品。作者的这种孤独的内心是通过什么来表示的?你从那些字词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内涵。

  5、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步,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汇报。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3、释疑。

  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诗句内涵。(班上的一对好)就像你看他,看不厌,他看你,看不厌,很喜欢。他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而李白把敬亭山当成了知心朋友。

  4、感悟。猜一猜看,此时诗人在想些什么?投影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紧扣“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从表面上,诗人找到了朋友,显得轻松自在,其实作者的内心却十分孤独,因为他只能在大自然中找到“知己”,求得心灵的安慰。

  5、品读。此时,你就是诗人李白,你来吟一下这首诗吧,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应有的语气。

  四、表情朗读,升华诗意。

  1、《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其实也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着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二)学习第二首诗《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简介背景。

  1、板书:《望洞庭》,刘禹锡。

  2、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和刘禹锡。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能用一些词语看到的景物吗?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学生读)

  5、过渡:是啊,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看到洞庭湖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望洞庭》这首千古传诵的佳作。(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扫清障碍。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潭、螺、磨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词,来说一说。

  三、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找出诗中表示景物的词语:

  2、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诗句,用上课始老师提供的词语,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朦胧迷人的湖光 柔美似水的秋月 波光粼粼的潭面

  苍翠欲滴的山水 银光闪闪的玉盘 玲珑剔透的潭面

  3再读诗句,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表达了的美。

  宁静朦胧的湖光、柔美隐约的秋月: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如仙境般和谐、美妙。(结合理解“两相和“)

  波光粼粼的潭面:洞庭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之美。(结合理解“镜未磨“)

  银光闪闪的玉盘、玲珑剔透的青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说成是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向神往。

  秋天的一个夜晚,我们登上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朦胧胧中那君山就像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能欣赏道这一人间仙境,真是不枉此行啊!

  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6、吟读背诵。你能通过读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多媒体先是逐一播放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出现一个画面,学生就朗读相关的诗句;接着,配上音乐连续播放,学生入情入境吟咏诗句;最后,背诵整首诗。

  四、拓展延伸,完成作业。

  1、教师谈话: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的人很多,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看一看洞庭湖,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布置课外作业:

  在生字本书写本课生字。

  想象《洞庭湖》所描写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收集描写洞庭湖风土人情、名胜风光的诗句、图画等资料。

  教学反思:

  由于时代的久远,、思想形态的差异,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着不同于其他阅读者甚至于创作者的情况。《独坐敬亭山》究竟流露着诗人什么样的心境,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是找不到知己,只好以山水为伴的孤独寂寞感,是因与敬亭山的相知相悦的轻松慰藉感,还是寄情山水的宁静安详感,抑或是不向世俗低头,特性独立的坚定感?恐怕连诗人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楚,也许是兼而有之吧。所以,教学时,应该允许学生作符合诗意和诗境的化感悟。本设计中采用“感到孤独,寻找安慰“一说只是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考虑的,教学中,如果有学生说出其他几种,只要是从语言中悟出的,而且合理,也应肯定。

  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的特点,而生因为生活积累不多,情感体验有限,在阅读中获得的表象往往很笼统、模糊,此时,就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品读尽情展开想象,通过“猜猜诗人的”“你就是诗人”“创设情境,想象练说”等,让学生与古诗词进行灵性的对话,从古诗词生动的语言中猜度诗人的心境,进而陶醉在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主要依赖教师成功的点拨和指导,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形成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既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是主体。

《望洞庭》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说出每首诗的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体会作者热爱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指导学习《望洞庭》解题,了解诗人:

  ⑴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拓展延伸课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山水诗背一背,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望洞庭》教学设计4

  文本细读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赴任的途中经过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很多诗人写洞庭湖,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都着眼于它波澜壮阔的气势,这首诗却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此诗以语言轻俏,意境静美而著称。

  教学理念

  1、“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新课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认识“螺”,掌握“庭、螺、潭”3个生字。

  ⑵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课文,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

  ⑵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⑶学习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2、感受奇特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及名句、工具书。

  2、教师准备:图片flash朗读视频ppt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意境板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我们一起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湖的美景。板书:洞庭

  2、课件出示洞庭湖的图片资料。

  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秋月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4、引出课题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师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自读理解想象画面

  (一)自读自悟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检查自学效果,正音:庭、潭、螺、(课件指导书写“螺”)

  2、再读思考初步感受

  诗人描写的是什么情况下的洞庭湖景色?

  (月下风平浪静时的洞庭湖景色。)

  诗人看到了那些景物?联想到了什么?

  (二)指导理解

  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学习:“湖光秋月两相和”。

  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

  结合看插图说说你看到到的那些景物了?

  和:和谐、协调。

  学习:“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

  (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图片出示,介绍铜镜)

  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听吗?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2、学习“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遥望:远望。

  图片出示君山,师简介君山的传说。

  (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君山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

  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师:这句诗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了洞庭山水,你读出来了吗?

  师: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

  三、朗读诗句体验诗情

  1、播放音频,学生倾听。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吟诵吧!

  2、想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3、补充介绍有关洞庭湖的诗句。

  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布置作业总结延伸:

  1、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2、读背有关山水风光的诗句及名句。

《望洞庭》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风景优美的洞庭湖秋夜图。

  明月当空的夜晚,诗人经过洞庭湖,记下所见的景象,故名为“望洞庭”。全诗的大意是: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那么和谐,平静的潭水,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一枚青螺。

  【学情分析】

  《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俨然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诗词,对学习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方法。教学的程序可按照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像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的步骤进行。另外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注意课堂上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有效地促进和支持性教学行为,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

  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配套朗读音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诗句接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诗句接龙”的小游戏,老师说诗的上半句,看谁能最快说出诗的下半句。(“明石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飞流直下三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家回答得真棒!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小游戏中这些诗句有哪些特点呢?

  生:山水诗

  2.揭题释题

  诗人游历了名山、名水之后,诗兴大发,为了留住眼中的美景,于是写下了这些山水诗,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看看他眼中的山水之美吧。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望洞庭,师指导书写“庭”,齐读诗题)

  3.了解诗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诗以律、绝为主,乐府小章尤为著名。有“诗豪”之称。

  主要作品:《陋室铭》《浪淘沙》《石头城》等。

  4.介绍洞庭湖

  师:通过题目有谁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里的景呢?

  生:洞庭湖

  师:那洞庭湖在哪呢?

  生:湖南省

  师: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由书上的注释知道的。

  师:孩子们真是善于搜寻有用的.信息,真棒!

  师出示PPT寻找湖南省,并介绍洞庭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吧!(PPT展示洞庭湖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景象?

  生:晚霞、湖水、山、鸟……

  师:那你们能用一些词形容一下你看的景物吗?

  生:波光粼粼、梦幻迷人、金光闪闪、清澈见底、月色朦胧……

  师送一组词,出示PPT水天一色、湖中有山、水平如镜、朦朦胧胧、水鸟翱翔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刘禹锡的这首《望洞庭》。首先请大家自由读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字音

  ⑴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觉得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⑵指名评价,再读,师评价,齐读。

  3.读出节奏

  ⑴我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还要读出诗的节奏,下面请看黑板,请大家自由练读,边读边试着画画小斜线吧。指生读。

  ⑵有一个人,她很厉害,很会读诗,同学们想去见识一下她的本领吗?请大家仔细倾听。出示朗读音频。同学们有信心比她读得好吗?先自由地练习一下吧!指生读,评价。齐读。

  三、理解诗意

  1.自读自悟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古诗的方式,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诗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上问号。(联系插图;串联词意;发挥想象;反复读诗)

  2.交流反馈

  看着大家刚刚激烈的讨论,肯定有不少收获,那么谁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请同学们按诗句的顺序,可以先读出诗句,然后说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3.古今对比读

  师:刚才几位同学描述得可真美,来,我们一起将这美丽的景色吟诵出来。出示PPT

  古文 今文

  女生:湖光秋月两相和 男生:洞庭湖的水光和秋月相互映衬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面风平浪静,如同一面没经过打磨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里托着一只小小的青螺。

  四、感悟诗境

  师:整首诗以精炼的语句向我们展示了洞庭湖的美景,那么刘禹锡在《望洞庭》这首诗到底写了哪些景物,请同学们轻声读全诗,边读边圈画出诗中描写的景物。他又由此想到了什么呢?(学生上黑板画)

  1.湖光秋月两相和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读

  师:诗人是在什么时候欣赏的洞庭湖美景的呢? 生:秋天的夜晚

  师: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从“秋月”一词。

  师:诗人看到了什么? 生:湖光、秋月

  (板书:湖月)

  师:那是怎样的湖光?怎样的秋月呢?生:水平如镜的湖面,银色朦胧的秋月。

  出示图片:请你用四字词语概括一下你眼中的美景。(风平浪静,水天一色……)

  师:是哪个字把这种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和谐之美表现出来的?生:和(板书:和)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这宁静和谐之美。(齐读)

  2.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在这湖光秋月宁静和谐的氛围中,诗人静静地凝望着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湖面,他想到了什么呢?他是怎样写的?

  生: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师:是什么让诗人联想到是没有打磨过的铜镜?

  生:水平如镜的湖面。

  师:把湖面比作镜子似乎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同学们在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述,可是作者却别出心裁的比作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为什么要强调没打磨过的呢?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白天,阳光照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金光闪闪、清澈见底……)此时,天上的白云,岸边的树木倒影是不是看得清清楚楚。

  师:再想想,夜晚,月光没有阳光那么亮,洒在湖面上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湖面看起来朦朦胧胧、迷迷蒙蒙。)

  师:这看起来朦朦胧胧的湖面能像一面镜子一样平滑吗?

  师:那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铜镜呢?(未经打磨的铜镜)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未经打磨的铜镜是什么样子吧。(出示铜镜图片)没有打磨过的铜镜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模糊,朦胧)

  夜晚,湖面迷迷蒙蒙,看不清,就像没有打磨过的铜镜一样。诗人刘禹锡对景物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啊,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板书:观察)

  来,我们一起感受感受洞庭湖的朦胧美吧。(齐读)

  3.遥望洞庭山水翠

  师:在这朦胧的月色中,诗人眺望远处,还看见了什么景色呢?谁能把它读出来?(生读)在这句诗中诗人着重写了什么景物?(生答)(板书:山水)

  师:这里的山水有什么特点?你能用诗中的哪个字眼来概括出来?(翠)

  师:在皎洁的银辉之下,山愈显青翠,水愈显清澈,山水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这也是一种和谐之美。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山水之美?(指名一列读)

  4.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山水又联想到了什么呢?(生答)

  师:你觉得这句诗妙在哪?(生答:……比作……)

  师:这是多么精妙绝伦的比喻啊,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比喻呢?

  (诗人看到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想到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湖面集中到君山这一点,君山在这湖中就好像…)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是怎样一幅美景吧。(出示图片)

  师:诗人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像诗人一样放飞想象的翅膀。(板书:想象)

  师:诗人想象丰富,比喻恰当,写下这句诗,你感受到诗人对洞庭湖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呢?(喜爱、赞美、对大自然的喜爱)

  5.创设情境读

  师: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生: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给人莫大的艺术享受,诗人可真浪漫啊!

  生: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精妙的比喻让人感受到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真不愧被称为“诗豪”。

  生:白银盘里一青螺。

  考一考

  看到

  联想

  比喻

  五小组合作

  1.小朗诵家:请大家将《望洞庭》读给同学听听;

  2.小小作家: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出来;

  3.小小画家:在你的画纸上画一画《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

  4.小小书法家:请将《望洞庭》整齐地书写在你的方格纸上。

  六、交流展示

  小组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成果。

  七、布置作页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禹锡的《望洞庭》,诗人把美丽的洞庭湖描绘出来,让我们得到了美的享受,还有许许多多有名的诗人都慕名而去,写下了不少经典名篇,请同学们下去搜集一些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分享交流。

  八:教学板书: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 月 和

  观察

  山 水 翠

  想像

  九、教学反思: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诗歌短小,却感情深刻。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反复引导学生朗读,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听完老师的泛读之后,让学生再读诗。在理解诗意的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联系自己以前学过的古诗方法同桌交流,并进行了古今对比读。在感悟诗境这一块我采取的逐句分析,并重点解释了镜为磨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掌握诗人整首诗最精妙的地方在于比喻句的应用。最后安排的小组合作展示孩子的喜欢的方面。把空间时间留给孩子。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课堂上,点拨引导的太细,应再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而且由于时间关系,小组合作中有的孩子还没能够完成自己的作品。处理的太过匆忙。以后还得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争取一次比一次进步。

《望洞庭》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望洞庭》,四年级上册第四课古诗二首其一,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途径洞庭湖时,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诗篇。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了一些积累,本诗并无生僻之字,学生基本可以通过通过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理解诗的表面之意,在头脑中模糊出现诗中之景。但这画面如果用孩子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可能对他们难度稍大。因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有限,与作者经历及相隔年代遥远,所以很难将诗人与诗联系起来,将想象中的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为本诗教学时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螺”,掌握“庭,潭,镜,磨,螺”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的意境。

  4、感悟作者眼中洞庭湖那“和谐之美”,体会诗的静态美,为下一首《望天门上》的动态美做好铺垫。

  设计理念:

  学古诗注重积累,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炼,意境的优美。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促使每个学生在多重对话中自行建构文本意义,让学生对课本获得自我感悟和独特体验。

  课前交流: 背诵积累学习过的诗,(用相机照下原课文图片,大屏出示,模糊古诗字迹,帮助回忆。)

  1、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这些写景的诗吗?

  《江南》《春晓》《离离原上草》《游园不值》《春日》《咏柳》《春游湖》《泊船瓜洲》《绝句(杜甫)》《山行》《望庐山瀑布》

  2、课余时间你还积累过哪些写景的诗呢,说出题目来大家一起背吧。

  如《登鹳雀楼》《鹿柴》《江畔独步寻花》《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钱塘湖春行》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诗中景

  (一)解题“望洞庭”,初读求通顺。

  生解题,师补充。读古诗,要求读通读顺。

  (二)讨论诗意,初理诗脉。

  欣赏古诗与所配的插图,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学生汇报为主初步理解诗意,指导朗读,读出诗中的“宁静”之美。

  1、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些什么内容?从哪些句子或词语知道的?

  2、还有哪些字词不太理解?

  3、查找工具书,或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

  4、每解决一个小知识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诗句。

  (夜幕降临,静静的天空升起一弯新月,月光倾泻在湖面,轻纱似的,增添了洞庭湖的神秘。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没有一丝风,水面平静得似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远远望去,君山碧绿如翡翠,山点缀着水,水环抱着山,君山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是在白银似的盘子里放进的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探究诗文的兴趣,吸引并引导学生通览全诗,直面作品,自主读书,探究阅读,把与文本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聚焦景色,丰富画面。

  不同的人读同一首诗,看同一处景感受也会不一样,再读读诗,看看画,说说自己看到的诗中的画面,这是一副什么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宁静、美丽、和谐)

  1、抓住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描写之巧妙。

  潭面无风镜未磨:可以理解成是水面无风 ,波平如镜;也可以理解成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白银盘里一青螺:洞庭湖在月光下像个白银盘,里面的君山像个青螺。

  2、围绕字眼“和”感受画面美。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是一种柔和之美。青山倒映在水中,碧水掩映着青山,是一种融和之美。作者虽然被贬,可是依然乐观豁达,作者的心与这景之间的平和之美。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通过想象画面,丰富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用字简明却意境深远,抓住字眼,多角度解读。】

  二、感悟诗中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让我们透过这首诗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用自己的话把你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1、作者的才学

  2、政治生活上的不得志

  3、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结合本诗感受作者虽然被贬却依然满眼美景,乐观豁达,热爱生活的平和心态。)

  (二)入情入境的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景,品味着读出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试背诵。

  【设计意图:透过古诗了解作者,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这首诗,还原作品,既品出本诗的写作之美,又悟出作者为人之美,实现学生、文本、读者的多角度对话。】

  三、欣赏多姿多彩的洞庭湖

  (一)推荐给学生拓展阅读的古诗句,从多个角度感受洞庭之美。

  借助图片课件,师生同读诗句,教师简介诗意或词意,旨让学生感受洞庭湖的魅力,吸引了古今多少文人墨客。

  1、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写出了洞庭湖的水势浩大,雄伟壮阔。“前人之述备矣。”说明洞庭湖吸引过无数的文人墨客。

  2、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题君山》唐·雍陶

  (诗人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烟波不动”写湖面风平浪静:“影”,是写那倒映在水中的君山之影:“沉沉”,是写山影的凝重。“碧色全无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视倒影,当然是只见翠山不见碧湖了。三、四句将湘君、湘夫人的神话传说,融合在湖山景物的描绘中。 “一螺青黛镜中间”,这水中倒影的君山,多么象镜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此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平静与柔美,与我们今天学的《望洞庭》有异曲同工之处。)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盛涨,几与岸平;天容水色,浑然一体。那湖面上滚滚蒸腾的云气,一片弥漫,笼罩着整体云梦巨泽;那浩渺无边的波涛,汹涌澎湃,巍峨的岳阳城也震动了,这是何等的气势和力量。)

  4、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韩偓《洞庭玩月》

  5、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李端《宿洞庭》

  (二)口语表达:我眼中的洞庭湖,课件配洞庭湖图片循环放映。

  【设计意图: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仅仅是一个原点,如何让这个原点生发一个面积较大的圆,让它成为学生阅读经验的有效区域,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课文进行拓展,以诗中“洞庭湖之美”这一主题,为原点向外画圆让学生感受众多诗人笔下多姿多彩的洞庭湖。以上环节就是基于此而设计的。】

  四、书写洞庭湖

  1、每人发一张印有洞庭湖图案的书签或扇面,要求学生将古诗默写在上面,写之前先仔细的看看本课生字,归类记忆“庭,磨”半包围结构,撇要写长。“潭,镜,螺”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写之后利用投影全班欣赏,品评。

  【设计意图:精美的卡片利于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益于激发学生把字写好的愿望。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这必须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持久注意提醒、纠正,才会逐渐养成习惯。】

《望洞庭》教学设计7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11课《古诗两首》之《望洞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流利地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1、感悟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老师课前查阅有关洞庭湖的有关资料。

  2、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

  3、制作剪贴画。(蓝天、湖水、秋月、倒影、青螺、船只、楼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洞庭湖在我国湖北省岳阳市,号称八百里洞庭。这里水面宽阔,烟波浩淼,水天相接。白天,阳光洒满湖面,金光闪烁。湖面上渔人撒网捕鱼,渔歌飘荡;夜晚,圆月高悬,湖面宁静,引人遐想。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下了著名的《望洞庭》一诗,赞美了这月光下的湖光山色。现在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古诗,好吗?[一段优美的导语,加上老师生情的描述,深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强烈欲望。]

  二、欣赏诗文,交流感受。

  1、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欣赏,聆听。

  2、学生各自交流听后的感觉。[优美的诗句,动听的旋律,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了诗的境界。学生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理解诗意做了很好的铺垫。]

  3、老师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也一定能读得很好。[简单的话语,倍增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轻读诗文,自学字词。

  1、学生各自轻读诗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布置学习任务:自学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运用工具或联系诗文弄懂字意。二类生字要多读读。看谁读得快。

  3、学生自学。

  4、学生汇报。请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写写、读读、说说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改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5、对于他的讲解,你有什么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四、理解诗句,拼贴图画。

  1、指名读诗文。老师、学生加以评点。

  2、再次默读,想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用笔画出来。

  3、老师拿出单独的景物图片,请同学上台拼一拼,贴一贴,注意它们应在什么位置。并且说说为什么这样贴。[将月夜洞庭美景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4、贴完后,学生加以评点。指出帖得不对的地方;在进一步读读诗文;进行分析,改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

  五、整体赏图,精读感悟。

  1、分小组讨论:你在这幅图画中,看到了什么?学生看图对画面进行描绘。力求把话说完整,说生动。[有机地将诗句、图画联系起来,走入诗画意境。教学形式活泼,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2、老师加以点拨、评点。

  3、大家在一起互相议一议,该怎样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老师见机指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

  4、派代表范读。并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有什么感觉?[学生联想丰富,生趣盎然。诗中美好的意境就活动在学生脑海中,从而深深感到古诗魅力。]

  5、学生评点。[培养学生感受、评价能力。]

  6、同学们,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这美景,被深深地吸引了,便诗兴大法,写下了《望洞庭》。乘着兴致,小小诗人们,让我们一起来吟诵一番吧!(配乐朗读)

  六、积累内化,迁移练习。

  1、背诵古诗。

  2、和学过的古诗比较一下,说说此首古诗和别的古诗描写有什么不同?[拓展思维空间,增加积累,加深体验与感悟。]

  教学随笔:

  老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望洞庭》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整体把握和感悟诗词的方法。

  难点:

  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言

  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

  二、解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

  “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三、作者简介

  回顾以前学过的诗句,体会孟浩然的思想情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有《孟浩然集》

  四、初步感知这首诗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否只是描写洞庭风光的诗歌?

  明确:重在:赠张丞相:[张九龄,唐玄宗时当朝宰相]

  2、这是一首干谒诗[求取,谋求,希望得以引荐或重用]

  3、补充注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

  济:渡过。

  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五、课文研讨

  1、这首诗属于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景,写洞庭湖的壮阔气魄。

  2、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3、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前四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引导学生想象联想,调动所有感官,体会岳阳楼的浩瀚气势。

  5、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用典]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 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作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在盛世自己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6、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用典]

  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此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7、如何理解最后四句的诗意?

  明确:最后四句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作者面对广袤的湖水而触发之想。其实这是对自己现状的一个比喻:我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被录用进入士大大之列却没人接引,这正如要渡过湖去却无舟船一样。为了不失自己的身份,推说自己闲居不仕是有愧于当今的圣明天子的。最后两句揭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言下之意是:我也很希望做一个垂钓者,希望张九龄能给我解决渔具,以实现获鱼的心愿。最后两句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门径。

  8、如何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明确:干谒诗是不大容易写好的,它往往会写得低三下四,露出寒气相。这首干谒诗却写得得体,有分寸,不失身份,委婉含蓄又表达充分。在写洞庭湖的广阔浩大之后,巧妙化用《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古语,翻出新意,实属难得。

  六、课文小结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气势,再借此表达自己希望得到引荐,富有政治抱负,也有身在盛事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七、齐读课文

  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词之妙。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2、向学生会写一封自荐信,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生会干部的渴望,仿照本诗含而不露的艺术特色。

  3、完成下列练习题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4、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分析]

  1、B(“欲济”不能的原因是“无舟楫”,这里作者用“渡水凭恃的工具”来隐喻张丞相的引荐)

  2、C(欲渡无舟、欲钓无器,是在申明“渴望帮助”,即张九龄的引荐)

《望洞庭》教学设计9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和: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望洞庭》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古诗,说出每首诗的大意。

  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三首诗。

  体会作者热爱大好河山、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古诗。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指导学习《望洞庭》

  解题,了解诗人:

  ⑴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

  ⑵介绍诗人:

  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2、初读:

  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读,正音:潭、磨、螺。

  齐读。

  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

  ⑴ “湖光秋月两相和”:

  感受“和”──和谐、协调。

  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

  “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之美!

  ⑵ “潭面无风镜未磨”:

  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

  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

  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

  ⑶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

  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

  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

  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景。

  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拓展延伸

  课后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山水诗背一背,并抄写在积累本上。

《望洞庭》教学设计11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投影、录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3、出示洞庭湖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4、引出课题

  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板书课题)

  二、精读会意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1)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

  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2)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三、总结谈话: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2、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a、词语意思。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潭 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b、诗句大意。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a、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放着一只青螺。

  b、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景象,再写下来。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

  古诗两首——《峨眉山月歌》 教学时间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这首诗内容,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投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会背许多首古诗,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 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5、简介“峨眉山”。

  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指名介绍李白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望洞庭》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洞庭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图片和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笔下一泻千里的庐山瀑布。“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苏轼眼中无论晴雨,依旧美丽动人的杭州西湖……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至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诗佳句。今天就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湖南的洞庭湖去看看。(板书“望洞庭”,指导书写“庭”)

  2读诗要先学会读题,你从题目了解了一些这首诗的什么信息?(“望”:远远地看)

  3、简单介绍作者和洞庭湖

  二、读准全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师生共评)

  3、古诗啊光读正确了还不够,还要读出它特有的节奏和味道。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

  4、指名读,标停顿。

  5、有节奏地齐读。

  6、哇!听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可是,徐老师并不满足于此,我还想走进古诗好好地享受一番,你们想吗?

  三、诗中寻画

  1、同学们,借助下面的注释和课文中的插图,你能读出自己初步的感受吗?试试看。

  2、谁来说说这首诗带给你的初步感受啊?(宁静、美、和谐……)

  3、小组合作:都说诗中有画,你能够在诗中读出画面吗?请你们再读一读,看看我们能在诗中寻到怎样的画面。(板书:诗中寻画)

  4、交流:“我从……这句诗中,看到了……的画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a.“和”:和谐,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镜未磨”:未经打磨的铜镜。

  b.后一句是一个比喻句,让生了解到未磨之镜,很模糊,而磨过的镜子很光亮,从而体会洞庭湖湖面朦胧之美。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a.连用两个比喻,将洞庭湖比喻成白银盘,将君山比喻成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

  b.诗意: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让生想一想青翠玲珑的君山和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

  5、秋夜的`皎皎明月映照在澄澈的湖面上,澄澈的湖面反衬着娇娇明月,水天一色,玉宇无尘,而更加清澈、宁静、和谐的是人的内心。被放逐的诗人远离了“紫陌红尘”,却亲近了高旷清超,明月和清风陶冶着他的襟怀的气度,艰难困苦淬炼着他的境界与品格。怪不得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被贬之后,内心依旧能如这水天一色的洞庭湖一般宁静和谐。

  6、配乐朗读

  四、吟诵古诗(时间允许)

  1、孩子们,你们那投入认真的模样,那字正腔圆的朗读声配上这柔美的音乐,真是一派和谐的景象,真让人陶醉。

  2、那你们想听听古人是怎么读这首古诗的吗?

  3、师简单介绍吟诵的方法(平长仄短,入短韵长,平低仄高,二四六位置上,平声字要拖长)

  4、师带读,师生共吟

《望洞庭》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收集和了解作者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知道他写本诗的背景和目的,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如:涵虚、太清、徒等。

  2、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握诗意和主题,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律之美,并且熟背本诗,以此收集和积累更多的优秀古诗词。

  3、通过学习本诗,要求学生学习诗人的“自我推荐”的勇气和精神,勇敢地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并且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思路和方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

  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

  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解题。

  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

  二、课堂学习

  导入语设计: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学生欣赏)

  (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

  2、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30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1)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

  (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

  3、多媒体展示相关词语解释:

  涵虚:指水映天空。太清:天空。蒸:蒸腾。

  撼:撼动。济:渡过。端居:闲居不仕。

  耻:有愧于。坐观:旁观。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解释题意?

  (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望洞庭湖”和“赠张丞相”两个述宾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着重于“望”,是以描写景物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着重于“赠”,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帮助整理并提供参考资料)

  4、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

  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

  教师问题设置:谁来讲述诗歌大意?

  (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

  5、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赏析: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装得满满的,水面与湖岸相平。[近看]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与天空相接,混而为一,是水?是天?已经分不清了。开头两句,将洞庭湖描写得极为雄浑,汪洋浩淼,那润泽万物,容纳百川的磅礴气势令人惊叹,使人视野极为开阔。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赏析:这两句是实写洞庭湖,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云梦泽”是古代的一个大泽,“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虚空何以包含在水中?因为水面蒸发出来的水气,将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湖水丰厚的蕴积,使周围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滋养哺育,才显得郁郁葱葱,草木繁茂。而摇撼动荡的湖水极富气势,澎湃动荡,波涛汹涌,撼天动地,震撼着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是观赏洞庭湖的胜地],使这座湖滨城市瑟缩在自己的脚下,是何等的豪迈!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边,烟波浩淼,云气缭绕,而且充满活力,涛声震天。[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过渡]

  赏析:面对洞庭湖,想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表示自己想要出来做事,却苦于无人推荐。[《书、说命上》中有“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表明自己推重对方]在太平圣世时,闲着不做事,有愧于圣上,对不起这个时代。表明虽然归隐田园,但是并非初衷,而是苦于没有机会,无人援引,对于出仕做官自己还是心所向往的。同时也有身在盛世却怀才不遇的牢骚。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引用典故]

  赏析:表达自己空有羡鱼的感情,只能坐观“垂钓者”[当朝做官的人,这里指张丞相。]这两句话,诗人巧妙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典故,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与“湖水”照应。称颂对方不留痕迹,有求与人,希望自己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却不卑不亢,不失身份。

  后四句抒怀,含蓄委婉,不落俗套,与写景中表达感情,恰倒好处[明明求人引荐,却无一句求荐的话]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与渴望。[后来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收为幕僚但依旧没有作官,最终依然失意而归]。

  教师问题设置: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即是“赠”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教师归纳总结,给出参考答案)

  6、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诗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教师问题设置:同学们在课前预习时都把诗歌背诵了吗?谁来试试?(学生自荐背诵,教师适当表扬和鼓励,并提出背诵要求)

  7、自主学习小结: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孟浩然的相关知识,并且大部分同学能准确熟练地朗读、背诵诗歌,初步把握了诗歌的.大意和主题。我们下一步的学习将是在品析诗歌的基础上来欣赏、鉴赏诗歌。

  8、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诗

  (教师设置学生探究的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诗歌的前四句诗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练、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这幅画面吗?

  ②请你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话作简要的赏析。

  ③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④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吗?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

  ⑤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自我推荐的方式呢?

  ⑥请谈谈你的自我推荐的经历或者感受。

  (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后小组推荐或自愿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作引导、提示,最后归纳总结,达成共识。)

  多媒体展示归纳总结的参考意见:

  ①浩瀚无边,澎湃动荡。

  ②这句是描写洞庭湖的千古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都受到湖的滋养和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前面,衬托湖的澎湃动荡极为有力,气势磅礴。

  ③洞庭湖波澜起伏、动荡广阔,激发了诗人的信心和豪情,诗人会想:我自己空有满腹经纶,空有满腔抱负,而进身无路,求官无门,多么地希望张丞相能助我一臂之力,给我一个机会,好让我报效朝廷,报效国家。

  ④诗人的心愿是: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意愿。用的是含蓄委婉的自我推荐的方式。

  ⑤我们除了要欣赏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还要把古人的精神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孟浩然“含蓄地自我推荐”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里已不再那么合适。我们需要的是"毛遂自荐"的精神和勇气,我们应该更直接、大胆的亮出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要有亮出自己的所谓“亮剑”精神。请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吧,要相信,只有随时随地勇敢地亮出你自己,勇敢地展示你的才华,你才能抓住机遇,高奏成功的凯歌。

  ⑥略

  教学反思

  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的教学中,我感到学生的学习有如下几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1、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课堂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听众”,他们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

  2、教师的教学重心由“教”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学”,由传统的“授之于鱼”变为“授之于渔”,教与学互利互惠。

  3、教学中,我设置了课堂“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这一环节,我认为检验课堂学习效果的法宝就是同步练习与自我测评,通过练习和测评提高学生的学而致用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得到肯定和加强。

《望洞庭》教学设计14

  教材简析:

  本文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古诗。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秋月湖光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一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南方自然风光之美;二是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依据文本特点和单元主题、选编目的,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依据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已有知识基础、文本特点和教材选编意图,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熟读并背诵古诗,理解诗句含义;难点是: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方法:

  引导诵读,引导探究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行为,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所以,我采用的方法是引导法:引导学生诵读领悟诗句的美景,引导学生探究诗句的含义。

  学习方法:

  诵读领悟,合作探究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要重视朗读训练,所以我引导学生主要运用读的方法来理解诗句和诗文,运用读、思、议相结合的方法,经历“初读通顺——读出节奏——细读明白——熟读积累”的过程,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本首诗我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八百里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处理生字:庭)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3、揭题:介绍得真不错,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刘禹锡的一首《望洞庭》。

  从课题的“望”字,你能捕捉到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开课之处首先让学生交流关于洞庭湖的一些知识,旨在通过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整体上对洞庭湖有一个感知,经历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并起到引题与解题的目的。)

  二、初读课文读通顺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读出节奏。

  2、检查朗读情况,适时处理生字词:多音字:和,磨。生字的书写:潭,螺。

  3、范读,读出平仄。师示范读。并介绍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音读长,仄音读短。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两个内容,一是训练学生对文本的朗读能力,通过两个层次的读,一是正确,二读通顺,三读出韵脚,完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朗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必要方法,理解词意也是建立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两个层次的朗读足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识字写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它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文本中出现的生字也要随文学习,所以,安排识字写字也是语文基础性的直接体现。)

  三、细读诗句读明白

  1、结合插图和诗文,你能说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吗?(湖光、秋月、湖面、君山、)?

  2、你能用上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加强积累) 3、再读诗句,边读边和同桌讨论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问问同学或者老师。

  4、合作交流,理解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比喻句要注意)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读出平仄和感情)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注意诗的节奏)

  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纸和绿粉笔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带着你的理解和感情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注意诗的平仄)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有三步,一是让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结合文中插图,说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尝试用学过的词语来描写这些景物,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意境,为下文理解两个比喻句做好铺垫,第二步是让学校合作学习,自读自悟,试着理解诗句意思。在学生合作时,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帮助他们解决疑难,使学生感到学得轻松。第三步是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在交流理解环节中,我将理解词句与领悟意境融合在一起,从中感知诗意,体会诗中描写的美景。)

  四、熟读诗句强积累

  1、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秋月高照的夜晚,登临岳阳楼,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请用诗句告诉大家。)

  2、如果你就是刘禹锡,在一个月明星稀的秋夜,漫步在洞庭湖边,看到皓月当空,月光如水,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朦朦胧胧,宁静和谐,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请带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诗句。

  3、这首诗意境很美,请同学们美美地吟诵并试着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指名背,齐背。

  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有三步,一是创设情境,用我心作你心,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作者,入情入境的诵读;二是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背诵并检查。第三步是我通过结束语,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兴趣,激发学生有实地欣赏游览的想法,从而落实单元训练主题: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望洞庭》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古诗,于品词析句、想象意境中熟读成诵。

  3、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情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难点:对“两相和”、“镜未磨” “白银盘里一青螺”景象的感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 题君山

  (雍 陶 ) (方 干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洞庭景象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歌颂者无数。回家后,请感兴趣的同学收集一下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我们找个机会再来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洞庭湖的诗歌和文章。

  2、默写《望洞庭》,可配画。

【《望洞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望洞庭》教学设计03-16

望洞庭教学设计04-23

望洞庭的教学设计01-26

望洞庭教学设计10-12

《望洞庭》教学设计优秀05-30

[热门]望洞庭教学设计12-06

(精华)望洞庭教学设计12-20

《望洞庭》优秀教学设计12-22

望洞庭教学设计(15篇)06-07

《望洞庭》教学设计(精选5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