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1 08:25:2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本课重点是正确朗读,背诵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关注课文: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1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2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3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4个独体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重点教学笔画“横撇”。会认10个生字,可以根据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重点识记3个偏旁,木字底和口字旁还有人字头。

  关注朗读: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关注词语连读,不唱读。借助拼音,读准“一”的变调。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秋、气”等10个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2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3.认识自然段,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分析

  重点:1. 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

  2.认识自然段

  难点: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课件,秋天的落叶

  学法

  讲读法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个性修改

  一、情境导入,揭题识字

  1.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秋天景象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这是哪个季节的景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预设:秋天的景象,树叶黄了、大雁往南飞、瓜果成熟……

  教师过渡: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秋天到底都有什么变化吧!(板书:1 秋天)请伸出你的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来书空,齐读课题:秋天。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作铺垫。)

  2.揭题识字。

  找一找:课题中有一个生字,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生字“秋”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师生交流“秋”字的识字方法:禾+火=秋(加一加)。

  (2)课件展示秋风、秋叶图以及秋千图,学生看图给“秋”组词找朋友:秋风、秋叶、秋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比观察,认识自然段。

  (1)学生对比观察儿歌和《秋天》课文的对比图,想一想:《秋天》与之前学习的儿歌有什么不同?

  预设:儿歌短,《秋天》长;儿歌开头没有空格,《秋天》有空格……

  教师总结:《秋天》不同于我们以前学习的儿歌,它是一篇课文,课文是由一个个自然段组成的,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2)借助课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数一数课文的自然段,并示范标上序号。

  (3)学生照样子,在课本中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自然段,通过儿歌与课文的对比,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自然段的特点,然后借助课件带领学生体验数自然段个数、给自然段标序号,有利于落实语文学习的常规,方便后续学习。)

  2.初读课文,检查字词。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学生按要求朗读课文。

  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容易读错的字多读几遍。

  (1)认读生字。

  ①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读准难读的字,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含声母n、l的字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开火车读。

  (2)认读词语。

  ①学生先自由认读,再带拼音齐读,教师强调重点词语读音:“黄了”中的“了”是轻声。

  ②去掉拼音齐读。

  (3)学习偏旁。

  学生自主观察课文后的认字表,说发现:“树”“叶”“会”上面的红色小字分别是这三个字的一部分。

  教师讲解:红色小字就是这三个字的偏旁,“树”的偏旁叫木字旁,“叶”的偏旁叫口字旁,“会”的偏旁叫人字头。

  ①学生对比观察“木”及木字旁说发现:“木”字变成木字旁后,捺变成了一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木字旁跟树木有关。

  ②学生对比观察“口”及口字旁说发现:“口”字变成口字旁后变得小了一些。引导学生说说含有口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只、啊)

  ③学生对比观察呈现“人”及人字头说发现:“人”字变成人字头后,变得稍扁一些,捺很舒展。引导学生说说含有人字头的字还有哪些。(个、合)

  (4)师生交流识字方法。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飞:学生看图做“飞”的动作(做动作)。

  ②大:学生观察大雁图和小燕子图,通过“大”“小”对比,认读“大”字。(做对比)。

  ③叶、会:口+十=叶人+云=会 (熟字加一加)。

  ④树叶:图片展示秋天的银杏叶,结合课文中短语“树叶黄了”,认读“树叶”(图文结合)。

  (5)识字游戏——翻树叶卡片。

  指名学生翻树叶卡片认读生字,也可以全班一起认读,教师正音评价。

  (6)认读易错音。

  ①“一”的变调。

  A.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带“一”的词语,你能读对吗?

  yíyìyíyī

  一片片 一群 一会儿 排成个“一”字

  学生先借助拼音读词语中的“一”字,再齐读“一”的变调词语,最后去掉拼音自主练读。

  B.把词语放入课文中,读好带“一”的句子。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设计意图:读好“一”的不同变调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按照读准字音——读好词语——读好句子的顺序来引导学生掌握“一”的不同变调,将分布学习落到了实处。)

  ②轻声词。

  A.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是轻声词,你能把轻声词读对吗?

  le lezi le

  凉了 黄了 叶子 来了

  多种形式读轻声词:学生借助拼音读——自主读——指名读——齐读,必要时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读好轻声词。

  B.轻声词放入课文所在的短语中,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叶子 来了

  3.借助插图,整体感知。

  观察课文插图,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

  预设:天气、树叶、天空、大雁。

  三、观察比较,书写指导

  1.学习新笔画:横撇。

  (1)教师范写,提示学生书写要点: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2)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了”。

  (1)老师带读“了”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了”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横撇: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方撇。

  ★弯钩:沿着竖中线写,稍微弯一点。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3.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了”和“子”,比较不同:“子”比“了”多一横。

  4.学生自主练写“子”。

  (1)老师带读“子”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子”的笔画。

  (3)学生按照课本中的笔画提示描红:先写“了”,再写一横。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写好“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练写“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堂小结,检查字词

  教师总结:今天你们表现真棒!认识了生字词,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还学会了写“了、子”两个生字,真是收获满满,我们一起来玩字词快闪游戏,看看大家对字词掌握得怎么样吧!

  (设计意图:游戏是一年级最喜欢的学习形式,字词快闪游戏中设置了生字、词语、短语的认读,既极大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全面检查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板书设计

  作业与反思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说一说本节课的生字笔顺和组词

【《秋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尾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5-12

《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7

《观潮》第一课时的优秀教学设计10-07

《动物过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7

《蜘蛛开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19

《给予是快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6

《燕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0-07

《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7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0-07

青松教案教学设计棒第一课时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