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时间:2024-01-24 12:17:06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最让童年的你开心的事是什么?(在田野上放风筝;去爬山。)

  2、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她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并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初听歌曲)

  二、学习歌曲

  1、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歌曲《红蜻蜓》。

  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动听的歌曲,想一想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听了有什么感受?(通过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美好回忆。)

  2、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

  3、跟老师用手势表现歌曲(师生共同打拍子)

  4、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边听边用‘’来哼唱全曲好吗?(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

  5、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6、刚才我们用多种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7、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8、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方的强弱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达到中强,再渐渐弱下去。

  10、音乐游戏:找竖笛,老师将竖笛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下面我们试着用力度标记来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用力度变化演唱)

  四、表现歌曲

  1、同学们,一首《红蜻蜓》带给我们如诗如画的意境,下面我们分组表现歌曲,谁来唱?谁来打节奏?谁来舞蹈表演?

  2、各就各位,童年音乐会现在开始吧。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学唱《红蜻蜓》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三四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2.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3.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五.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六.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1、组织课堂

  2、情境创设

  导入: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

  师: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片田野。……

  师:说的真好,这鸟歌虫鸣的田间生活也是我向往的童年生活。小时候,我常常有机会到田间去劳动玩耍,这种经历让我难以忘怀……走,我带你们去体验体验!(课件播放)

  师动情介绍:这是我童年的乐土。看!报春的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各色花儿竞相开放,在阳光照耀下是这样娇艳,五彩斑斓的花蝴蝶炫耀着它们艳丽的双翼,在姹紫嫣红中翩翩起舞,还有那穿着绿衣服的'蚱蜢,有你们熟悉的蜻蜓……午后,跨上小篮,约上小伙伴来到桑园采摘那满树的桑果,真是一大乐事!伴随着大雁的飞行,田野里已一片金黄,微风拂过,稻穗不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满园的橘子、柿子,象一盏盏小灯笼,串串葡萄晶莹透亮……仔细听,这里有青蛙的合唱,有蝈蝈的音乐会,有时运气好的话还能在田里遇上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呢!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诗一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

  3.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伴奏

  问题: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读歌词

  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歌词。

  (3)、范唱

  师:让我们跟着音乐走进作者的美好童年,听我来唱一唱。(师钢琴伴奏并范唱)

  问题:你觉得作者的童年生活美好吗?它适合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

  生回答。

  (4)、学唱

  A.跟琴唱第一段,认识换气记号

  师: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么一大段歌词,你觉得在那里换气比较合适?怎样来换?

  [设计意图:把问题抛给学生,同时把自主权交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体验,找到换气的地方并找到解决的方法。]

  B.跟琴唱第一段,认一认渐强渐弱记号

  师:请大家再来唱一唱第一段,并跟我划一划旋律线。

  问题:这样的旋律线像什么?(生回答)

  师:大家能不能根据旋律的高低唱出强弱变化呢?

  C.自学第二段、第三段齐唱全曲

  师: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请你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

  D.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

  问题:它的什么变了?所以情绪变得怎样了?

  E、二声部合唱

  过渡:这首歌曲的旋律出自一位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只小小的红蜻蜓,因此想到了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想来听一听用日语演唱的这首歌吗?

  (1)、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

  问题:它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

  (2)、出示合唱谱,教师范唱

  师:仔细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个声部?唱的是哪个声部?(教师钢琴伴奏第一声部,范唱第二声部)

  (3)、学唱二声部:用“lu”跟琴哼唱二声部

  (4)、小合作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交换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5).表现歌曲:为每一段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比如:齐唱+领唱+合唱)

  4.小结:

  师:唱得真棒!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播放FLASH《晚霞中的红蜻蜓》,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音乐四年级下册《红蜻蜓》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红蜻蜓》教学设计03-06

红蜻蜓教学设计01-09

四年级音乐下册《红蜻蜓》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10-06

《红蜻蜓》教学设计4篇06-09

《红蜻蜓》教学设计(精华6篇)11-24

《红蜻蜓》教学设计实用5篇01-22

《红蜻蜓》音乐教后反思10-06

《红蜻蜓》教学反思10-06

音乐教学设计01-10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