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游沙湖》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沙湖》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沙湖》教学设计1
一、导入
一说到苏轼,就容易联想到他的《赤壁赋》,不知哪位同学还记得《赋》中优美的句子?
那么有谁还记得苏轼作《赤壁赋》的背景呢?
(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名作,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他的文学创作的颠峰。)
在同一背景下,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体会其又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以练习的方式回忆作者
文学常识填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都是散文家,号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个文艺全才,诗、散文、词、书法、绘画都有成就。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文意及重点文言字词“相”。
2.能力目标:质疑答疑,提高主动动脑思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四、整体感知
1.齐读全文,注意节奏,思考一下问题(2‘):
从题目看,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与一般的游记(如《游褒禅山记》)有什么不同?
(游记a.篇幅短小b.并没有以记游为主)
2.自行翻译全文。(5‘)
3.练习一(限时完成,3分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书(写)
余戏之曰
戏(调笑,逗趣)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
以(用)
是日剧饮而归。
是日(当天)
(2)、解释下列句中的多义词的意义。
①因往相田(观察)
②儿以薄禄相(相貌)
③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互相)
④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互相)
⑤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
(3)、翻译下列语句:
a.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字,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
b.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了,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做报晓的公鸡。
4.质疑答疑(15‘)
(1).文章第一部分写什么?是怎么写的?
第一部分写人,写庞安常的“异”。用的字极少,但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使人物个性极为鲜明。
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qí)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及长,耳聋,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
苏轼在另一篇文章写到:“予来黄州,邻邑人庞安常者,亦以医闻,其术大类骧(名医,蜀人单骧),而加之以针术,绝妙。然患聋,自不能愈,而愈人之病如神。此古人所以寄论于目睫也耶?骧、安常皆不以贿谢为急,又颇博物通古今,此所以过人也。元丰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肿,安常一针而愈,聊为记之。”
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善于抓住他的特点,选取一二典型事例点化成文,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
(2).作者写庞安常只是为了突出庞安常的个性特点吗?请说明理由。
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写庞安常,其实也是在写作者自己。
和庞安常进行类比
a、庞安常以眼为耳苏轼以手为口——都是一代异人
b、庞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只能作一村医苏轼曾被仁宗皇帝夸赞为替儿孙寻得的“相才”,又诗文绝世,却一生不幸,贬居僻远——拥有相同的境遇
(3).第二部分写游沙湖,主要写了沙湖的什么?写游玩沙湖的内容为什么写得那么少?
第二部分的重点是进一步抒发第一部分已经抒发的感情,使自己从容自信、旷达乐观、超然洒脱的人生情怀表现得更加充分。
(4.)第二部分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1、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认为过去的就过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来了,情绪消沉低落;苏轼认为过去的还有可能回来,老年人还可以回到少年时代(老夫聊发少年狂)。基调积极乐观,蕴蓄着一种催人向上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前途的憧憬和对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
2、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奉劝大家“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反其意而用之)
(板书)解读“奇人”“奇水”
①奇(异)人
颖悟绝人
以纸画字
书不数字
深了人意
②奇(异)水
王逸少洗笔泉
水极甘下临兰溪
五、体会作者的感情(人生态度)
1.自读提示(3‘)
解读“流水能西”“黄鸡能唱”两个典故思考: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乐观!旷达!
这时的苏轼已在黄州东坡筹划造屋开荒,安于“识字耕田夫”的生活,疾病亦已痊愈,因此与庞安常同游清泉寺,心情特别开朗。当他看到王羲之的洗笔泉,又看到兰溪“溪水西流”,便领悟到了一种新的哲理,产生了一种新的意境,对人生萌动了一种积极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因此苏轼在写这篇文章时心情是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乐观豁达的。
2.练习二:(限时5-7‘)
鉴赏《定风波》,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找到最具代表性的句子。
定风波
苏东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记游随笔,也就是兼有随笔和游记两种特色的散文。“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文章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根据框架背诵全文
练习三:
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周记小作文
萧月
《游沙湖》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逆境中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教学难点:通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方法朗读法、品味法、探究法
教学用具ppt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起立(ppt2)同学们小的时候都春游秋游过吧,回来之后呢,老师就会说写一篇游记。咱们今天也要学习一篇游记。
二、释题
大家看看文章题目,很明显,哪一个字告诉了我们,这是一篇游记?对,游,有游览之意,说明确实是游记的文体。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了?(地点。沙湖)现在这个地方也已经成了旅游胜地了,水产渔业资源丰富,苏轼这篇游记可做了免费广告了。
三、释文
1、接着分析,大家预习过课文,知道这次出游的人除了有作者(苏轼)。还有谁?对,跟他一起的(庞安常)。庞安常是什么人?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一段,用两三个词语概括一下庞安常这个人。(医生聋医)。住在什么地方?字太长了,咱们概括为(乡间。)这个乡间的聋了的医生,本身就残疾,还能治病?书中怎么评价他的'?(聪颖绝人(ppt3)且医术高超啊!)看来上天还是公平的,失之,得之,虽然聋,生理上的缺陷,很消极的事情,但让他颖悟绝人,有超人的本领。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呢?因为什么原因?(相田得疾)。两人偶然因看病相识,但你通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和这个聋医关系怎样。(很好聊得来,心意相通。能开玩笑(残疾人),一起出游。)
3、你认为作者的收获了什么?(先从这首词表达的意思,结合下课下注释谈谈?)
《游沙湖》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字词过关,理解文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乐观,旷达,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透过文章学习苏轼本人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安置在本州居住。次年二月,他到达黄州,一直住到元丰七年才离去。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因治病求医,在庞安常家住了几天(见《与陈季常》),病好以后,又和他同游清泉寺,《游沙湖》就是这时写的。本文和后面的《记承天寺夜游》、《游白水》,都选自《东坡志林》(五卷本),见原书卷一"记游"类。这三篇游记小品,长不过二百来字,短不到百字,作者信笔而书,无意作文,随手挥洒,自然天成;插叙生活片断,流露心境情怀,真率亲切,如见其人。苏轼的这类短文,为明代公安派所推崇,对晚明小品有直接的影响。
《游沙湖》这篇着重写一个异人:庞安常耳聋心明;一样奇景:兰溪水向西流。行文无拘无束,生动活泼,时而漫记戏言,时而引录词作,表现了作者风趣、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积极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诵读提示)
注意字音、语调、情感。
2、学生朗读课文
3、疏通文意,质疑答疑
三、文本解读,品味鉴赏
1、探究本文写作特色
(1)形式新颖
作为游记,却与我们学过的游记写法不同。它篇幅短小,不以记游为主。文章开头以简约的笔法交代了沙湖的地理位置和作者此行的因由,因为得病,所以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庞安常。一个耳聋却颖悟绝人的“异人”。
(2)取材鲜活
2、解读“奇人”“奇水”
①奇(异)人 ②奇(异)水
3、揣摩作者情感
乐观 !旷达!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在《游沙湖》中也有同样的话:“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让这两位仕途失意的文人吟出如此豪迈的句子,是乐观的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诚然,命运的起起伏伏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会给你无穷的力量,会让你有一个积极的思考方式,会让你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你失去信心与希望,你永远也不会比你想象中的自己更成功,那么等待你的可能就是失败与苦难了。
是啊,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你坚信你可以,如果你不曾放弃希望,如果你永远乐观,那么谁也不可能打败你!傅雷说:“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我们何不把那些人生的失意与坎坷作为磨炼自己的机会,彰显能力的另一种表现。笑看困境,笑看人生。
四、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欧阳修《临江仙》
2.观看影像资料,深入体会苏轼的人生观
五、课堂小结
黄州不是苏轼的战场,沙湖却是苏轼的沙湖。
六、课后作业:
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附:(一)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青,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二)赏析
本文题为“游沙糊”,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感”,这明显有别于一般游记.先写到沙湖“相田”,接下来得了病,于是求医,结识了名医庞安常,病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作者写词抒怀。
词的下片说明人生也有返老还童,青春能再的可能,不必枉自悲伤,哀叹光阴易逝。这无疑会给身处逆境的人以勇气、信心。
就散文的解读而言,对散文格调的把握,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我们正可以从上述思路来读苏轼的《游沙湖》。
现代学人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或直抒所怀,或因事见理,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这是一种深识之见。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居黄州时留下的一篇写人记游的随笔小品。本文前一部分以文写人,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本文写人的角度和文中《浣溪沙》词抒发的情感。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因此,只选取安常“以眼为耳”,“虽聋,而颍悟绝人”的特异之处,仅用“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一个细节,点化成文,写出人物之不同一般。这种写人的手段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细细品味,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写法其实本身就蕴含深意。庞安常字时安,湖北蕲水人,儿时读书过目不忘,博物通古今。及长耳聋,但自学研习中医,尤善针灸,为人治病,十愈,救人无数,为乡里口碑。这样一“异人”,可记的事迹行状必然很多,而作者却只突出他“以眼为耳”的“异”。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这样写人,其实也是在写自己。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两人连境遇都有同“异”。更“异”的是他们都不用“耳”。庞安常不用耳是因为耳聋,耳聋而不听,只凭自己的眼明心慧。作者不用耳,则是出于性情。“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陆游:《题东坡贴》)率性而为,不为世风流转,不为时论所惑,活出自己的独立不倚,一派天然,凭的也是眼明心慧。如此看来,作者那一句“皆一时异人也”,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从这一句谐谑之中,我们自然也可以见出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的性情。而作者贬居僻远却自居“异人”,这又是多么乐观、自信。这种乐观、自信,在后文记游的《浣溪沙》词中表现的更加充分。白居易有《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高歌“谁道人间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游沙湖》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疏通文字,理清文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运用“标读法”、“设问背诵法”、“竞读法”等背诵方法,点拨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背诵文章,并深度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背诵课文的基础上,感悟文旨,历练学生悟性,透视苏轼的人格和精神境界,养成文言的敏锐语感,优化人文的自我修养。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前提下,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感悟苏轼疏放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关键:
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气氛生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语: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学习不同的课文,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什么?
生:学生大多摇头。
师:我可以给大家一点建议。就《游沙湖》这样的散文而言,重在把握格调,也就是要能够“读其文而想见其为人”,具体说来,我们要能够通过那些充分显示散文的“个人性”的`因素——如文本独特的选材和叙写角度、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深刻见解、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基调等等的细致观察,去领略文本的艺术趣味和独特风韵、透视作家人格和精神境界。
活动二、走进作者:
师:明确了各自的学习目的后,我们开始《游沙湖》的学习。作者是谁?(板书题目游沙湖)
生:(齐答)苏轼。(板书苏轼)
师:那关于苏轼大家了解多少?
生:……
师:同学们说了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大家也都知道苏轼是文学家、书画家,同时苏轼也是一位资深“吃货”。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东坡肉。(展示课件中准备的东坡肉的两张照片)
师:大家都知道东坡肉,其实还有一道美食,也是苏轼所创。相传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判官时,于此地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来扁小豆研磨成粉,熬制成湖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口感爽滑、并有解暑之功效。被称为“东坡凉粉”。(课件展示东坡凉粉图片)是不是勾起了大家的食欲?
【《游沙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游沙湖作文范文(通用8篇)10-05
沙湖游玩作文10-07
沙湖之旅作文10-06
《鱼儿游游》教学设计10-07
宁夏沙湖的导游词10-06
描写沙湖的作文300字05-21
宁夏沙湖导游词10-07
游沙雕园作文10-05
精选沙湖作文300字3篇10-11
沙湖作文600字4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