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2-29 08:01:1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

《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1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过程与方法)。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技能)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授课班级:

  预备年级(1)班

  授课人:

  xx

  授课时间:

  20xx年9月1日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的核心是“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意义、学习价值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动情,在动情中明理。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就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知识容量,思惟容量,情感容量和思想容量。

  本课设计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推进整个教学过程,就像是和学生一起爬知识的高山一样,由低到高,最后来到顶峰,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情操受到陶冶。长期的课堂教学我们发现,一堂好课从大处着眼主要处理好两个问题就可以做到思路清楚,组织合理,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哪两个问题呢?一个是要搞清“课堂的逻辑结构”是什么,另一个是要搞清“课堂里你准备提几个问题”。

  可能,问题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最后还要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但认真想想,这样的结果不是更有意义吗?

  这是两个课时的教案,按照整体思路,把内容分在两个课时里完成即可。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生活化导入,让班级的学生描述一个最幸福的生活场景(这个导入可以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凡卡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更能认识到凡卡的痛苦,也会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最有效果)。

  二、熟悉文本

  1.用生字词(读音、解释)检查预习情况(“知识与技能”目标)。

  凡卡茹(rǘ)科夫  楦(xuàn)头  保佑(yòu)  别墅(shǜ)

  蘸(zhàn)了蘸笔尖  小崽(zǎi)子  搓(cuō)烟叶  打搅(jiǎo)

  2.用文章内容来检查预习。

  凡卡的这封信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啊(“知识与技能”目标)?

  向爷爷述说自己在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所遭遇的痛苦,想让爷爷把自己接到身边。

  他在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遭遇哪些痛苦啊?(对课文的熟悉并不多余,因为深入分析深入解读是一定要以充分熟悉文本为基础的)

  3.检查朗读(全文或某些段落)

  ……

  三、解读文本

  提几个问题贯穿起课堂的逻辑结构(“过程与方法”目标)

  第一个问题:文章写道,凡卡把自己的这封信投入了邮箱,可是,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凡卡的这封信能够寄出去吗?

  学生的回答肯定不够全面,教师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而是要形成悬念,让学生再读课文,熟悉文本(在这里,教师提示学生默读课文,这是正确回答的前提),在一堂课里,不同形式的熟悉文本既能为深入解读文本打下坚守基础,又是语文教学“语文味”的重要体现。这个时候的教师可以用“为什么”“你怎么这样认为呢”“你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思路”等的问题来让学生自己质疑自己的`答案,从而形成进一步阅读文本的要求和兴趣。

  第二个问题:既然凡卡的这封信最后不能寄出,为什么他还要写呢,他不写行不行啊?

  上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信的内容,反映了凡卡的痛苦生活,有了痛苦如果有个地方说一说,对一个人来说有哪些作用呢?

  心灵的慰藉,一种暂时的安慰,这是生命的必须。如果有痛苦没有地方诉说,会使我们更加痛苦。所以,凡卡的这封信即便是最后不能寄出,他也要写。最后他能够“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自己的朋友有了痛苦我们就应该认真地倾听他的诉说;同样,如果自己有了痛苦也应当找个合适的机会向朋友诉说,让朋友分担自己的痛苦。“一个快乐两个人分享,一个两个快乐;一份痛苦两个分担,一个只有一半的痛苦。”(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同情心就会逐步形成了,也就是“三维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了)

  插入全文朗读。

  第三个问题:假如凡卡的这封信能够顺利寄出,爷爷很快就能收到,他的爷爷会来接他回去吗?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不能。爷爷让他在鞋匠阿里亚希涅干什么,爷爷自己是什么状况呢,爷爷能够养活他吗?通过这些追问,学生一方面认识到爷爷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即便是能够把他接回去,在爷爷的主人——日发维夫老爷家里干活,还是一样地会受这样的折磨(而且,爷爷给他的选择是最好的,不管是哪个时代哪种社会,有手艺往往总是生活得比较好)。

  自己的主人是这样,爷爷的主人也会这样,请大家思考,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当时的社会都这样,即所谓“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代,自然地引出对作者和背景的介绍。这个时候介绍作者和背景,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当时的沙俄统治和普通百姓所经受着的折磨和痛苦,从而更加同情凡卡和爷爷,更加憎恨沙俄的统治者和那些欺压百姓的地主阶段,也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形成(在教学中,“顺其自然”,顺着教学进程的自然而安排教学环节,这也是现代教学所倡导的,以前的教学总是在开头就介绍作者和背景,往往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浪费了教学资源,影响了文本的解读。在教学中我们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一切安排都以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来进行”,有了这个前提,就可以让我们做到,如果一开始介绍作者和背景能够有助于课堂学习,那我们就在一开始介绍作者和背景,如果不能,我们就动脑子把这两个“知人论世”的重要内容安排在其它合适的位置)。

  四、升华文本

  第四个问题:文章最后写道凡卡在梦里,看见的很多美好的情景,写这些有什么作用啊?

  请大家联系全文(提醒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和时代背景思考一下,然后作出回答。

  五、回味文本

  作业:

  六、附录原文:

  凡 卡

  九岁的凡卡茹科夫,三个月前给送到鞋匠阿里亚希涅那儿做学徒。圣诞节前夜,他没躺下睡觉。他等老板、老板娘和几个伙计到教堂做礼拜去了,就从老板的立柜里拿出一小瓶墨水,一支笔尖生了锈的钢笔,摩平一张揉皱了的白纸,写起信来。

  在写第一个字以前,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架子上摆满了楦头。他叹了一口气,跪在作台前边,把那张纸铺在作台上。

  “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他写道,“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

  凡卡朝黑糊糊的窗户看看,玻璃窗上映出蜡烛的模糊的影子;他想象着他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好像爷爷就在眼前。——爷爷是日发略维夫老爷家里的守夜人。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65岁,老是笑眯眯地眨着眼睛。白天,他总是在大厨房里睡觉。到晚上,他就穿上宽大的羊皮袄,敲着梆子,在别墅的周围走来走去。老母狗卡希旦卡和公狗泥鳅低着头跟在他后头。泥鳅是一条非常听话非常讨人喜欢的狗。它身子是黑的,像黄鼠狼那样长长的,所以叫它泥鳅。

  现在,爷爷一定站在大门口,眯缝着眼睛看那乡村教堂的红亮的窗户。他一定在跺着穿着高筒毡靴的脚,他的梆子挂在腰带上,他冻得缩成一团,耸着肩膀……

  天气真好,晴朗,一丝风也没有,干冷干冷的。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烟囱里冒出来的一缕缕的烟啦,披着浓霜一身银白的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他们叫我偷老板的黄瓜,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了!……”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我会替您搓烟叶,“他继续写道,“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路一条了!……我原想跑回我们村子去,可是我没有鞋,又怕冷。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讲到莫斯科,这是个大城市,房子全是老爷们的,有很多马,没有羊,狗一点儿也不凶。圣诞节,这里的小孩子并不举着星星灯走来走去,教堂里的唱诗台不准人随便上去唱诗。有一回,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跟钓竿钓丝一块出卖的钓钩,能钓各种各样的鱼,很贵。有一种甚至约得起一普特重的大鲇鱼呢。我还看见有些铺子卖各种抢,跟我们老板的枪一样,我想一杆枪要卖一百个卢布吧。肉店里有山鹬啊,鹧鸪啊,野兔啊……可是那些东西哪儿打来的,店里的伙计不肯说。

  “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

  凡卡伤心地叹口气,又呆呆地望着窗口。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冻了的山林喳喳地响,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许多小枞树披着浓霜,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等着看哪一棵该。忽然不知从什么地方跳出一只野兔来,箭一样地窜过雪堆。爷爷不由得叫起来,“逮住它,逮住它,逮住它!嘿,短尾巴鬼!”

  爷爷把砍下来的树拖回老爷家里,大家就动手打扮那棵树。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的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又孤零零的,难受得没法说。我老是哭。有一天,老板拿楦头打我的脑袋,我昏倒了,好容易才醒过来。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别让旁人拿我的小风琴。您的孙子伊凡茹科夫。亲爱的爷爷,来吧!”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他想了一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

  “乡下 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前一天晚上他问过肉店的伙计,伙计告诉他,信应该丢在邮筒里,从那儿用邮车分送到各地去。邮车上还套着三匹马,响着铃铛,坐着醉醺醺的邮差。凡卡跑到第一个邮筒那儿,把他那宝贵的信塞了进去。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搭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契诃夫和他的作品简介:

  俄国著名作家。全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生于1860年,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医科求学。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医从文。他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正是沙皇俄国最黑暗的时代。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的丑恶现象。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2

  【内容简介】

  《凡卡》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

  第二、运用对比反衬手法突出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儿童遭受的苦难,激发学生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自读感悟,探索质疑,以合作交流方式进行学习,注重学生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有感情朗读课文,领会文章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主学文,探索感悟,抓住重点体会凡卡生活悲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说给大家听一听,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自由谈论,结合学生语言表情引导他们体会到现在生活的幸福。然后借机导入,有一个九岁小男孩却生活在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环境中,他叫凡卡。

  板书课题:

  凡卡

  三、回顾学习方式,主动探索

  1、回顾一篇课文的自学方式:

  学生可能提到如下方式:

  ⑴从题目入手,写了哪些人和事;

  ⑵查阅资料的方法;

  ⑶按预习提示和课后思考题学文;

  ⑷边读边思边批注学文;

  ⑸质疑问难,讨论研究的方式学习;

  ⑹列提纲,设计板书的方法学文;

  ⑺分角色表演理解课文;

  ⑻通过重点语句抓住人物特点学文等等。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读中探索感悟。

  3、读书交流:

  自己用什么方式学习的,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问,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⑴凡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到村子里去。

  ⑵凡卡写的信爷爷会收到吗?

  ⑶梦醒后会怎样……

  四、合作学习,探索交流

  1、小组学习:

  学生按学习方式自成小组,再读感悟,交流自己在学习中的感受,合作学习解疑答惑。

  2、分组汇报,全班交流:

  交流后每小组推荐一人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随机抓重难点进行点拨指导:

  ⑴凡卡信中的内容:集中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八、十、十五自然段。尤其是第八自然段,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样的虐待,设身处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

  ⑵凡卡写信过程穿插的两次回忆,一次是爷爷守夜和乡村美丽夜景。另一次是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的“快乐”,体会凡卡的感受。

  ⑶借机出示课件:凡卡受苦和与爷爷一起生活的情景。朗读对比感悟,凡卡要爷爷带他回乡村的原因以及这些内容在表达上的作用。

  3、品读欣赏,内容延伸:

  ⑴以凡卡身份读信,体会凡卡当时的痛苦。

  ⑵表演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

  ⑶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朗读,再次体会文章。

  ⑷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想?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现在生活的美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写法,总结积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

  〖教学过程〗

  一、总结积累,领悟写法

  1、自由朗读课文,学了课文,你积累了什么?全班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会提到,积累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断,比如,描写人物外貌的、写景的、抒发情感的。学到了文章表现形式和顺序。文章的表达方法……)

  2、领悟文章表达方法:

  小组合作探讨课后第3题,然后全班汇报交流。师生共同领悟总结本文表达上的两个特点。着重体会第二个特点:对比的手法,增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领悟,举出具体的语句、段落,在读中体会展开讨论,明确这种表达方法的好处。)

  二、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手法进行再创作。写周围的人、事、物、学校、家乡、祖国或自己。突出善、恶、美、丑,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意识和责任感。

  2、根据学生谈论的内容,把自己想到的写出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二)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凡卡写信给爷爷的目的是什么?原因是——

  (二)检查预习: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写信的内容?(3、8、10、11、12、15)

  (三)学习写信部分的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凡卡的的学徒生活很苦,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8、15)

  2.品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并写上感受。

  3.结合词句,汇报交流。

  (1)挨打:结合挨打时的动作--“揪、拖、揍、戳”

  (2)挨饿:“简直没有”“一点儿”

  (3)挨睏:结合“一……就……

  (4)挨冻:睡在过道里

  4.文中有一句话总的概括了凡卡所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是哪一句?投影:“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生品读这句,师:因为生活没指望了,所以凡卡如果再这样下去会怎能样?投影:①“要不,我就要死了!……”②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生体会“!”和“……”(极度痛苦绝望;哭得写不下去。)

  5.你还从哪里体现到凡卡生活悲惨、内心痛苦?(边写信边叹气、抽噎)文中共写了他几次叹气?(3次).

  激情谈话:同学们,9岁的你做着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生谈话

  小结:凡卡在老板家里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吃不饱睡不好,还要挨打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联想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如,偷偷地哭,想念爷爷,伤痕累累,捡东西吃等。)所以,凡卡才写信乞求爷爷赶快带他离开,他是怎样乞求爷爷呢?找出有关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5.练习把凡卡的悲惨的生活和对爷爷倾诉的情绪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6.快速浏览第11自然段,说说你的发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四)、感受凡卡“美好”的乡村生活

  1.这篇课文除了写信,还写了什么。(还写了凡卡对乡村生活的两次回忆。把这些内容放在写信中间,就是插叙。)

  2.快速默读,找到与乡村生活有关的段落,想想回忆了哪些往事?

  (1)爷爷守夜情景和家乡美丽的夜景。

  (2)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

  3.读一读,①说说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

  ②说说乡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好、快乐))

  ③凡卡回忆往事时心情怎样?从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来?(13自然段)

  可用哪个字来形容?(“乐”)

  4.有感情朗读这些语句,朗读时要带着“苦中有乐”这种心情来读。

  5.仔细探究,乡村生活真的是美好幸福的吗?

  爷爷已经65岁,还要给老爷家守夜,只能睡在大厨房里;守夜时要挨冻,砍圣诞树时爷孙俩都要“冻僵”了,体会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贫困劳累的。否则,爷爷也不会把他唯一的孙子送到城里去做学徒。在小凡卡的心里却如此美好,正是因为他现在的学徒生活太悲惨了,已经到了他无法忍受的程度。

  (五)讨论写法的作用

  加入插叙部分,用爷爷与老板比,用乡村与莫斯科比,更加衬托出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和他迫切要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六)1.以情激情,引导学生读好凡卡饱含悲情的信:凡卡的信,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是这个穷苦的乡下孩子的呐喊!是什么造成凡卡生活那么悲惨?(社会的黑暗)是对这个悲惨世界的控诉!

  2.配乐把这封信有感情地读一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的悲惨生活和痛苦心情。

  (七)总结:

  通过凡卡的信,我们知道凡卡太可怜了。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我们下回分解。

  (八)作业:

  1.理解下面三个“打”字的意思。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

  “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2.小练笔《我与凡卡比童年》

  板书设计:

  倾诉生活悲惨

  写信苦

  哀求带他离开

  回忆往事乐

【《凡卡》经典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凡卡》教学设计03-17

凡卡教学设计10-12

《凡卡》教学设计03-07

凡卡教学设计02-18

【精华】《凡卡》教学设计08-04

(热)《凡卡》教学设计01-23

凡卡教学设计优秀11-25

《凡卡》教学设计优秀07-21

【精】凡卡教学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