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感知左、右这两个方位,初步掌握判断左、右的方法。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语描写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3、让学生经历在现实情景中描述或交流物体间位置关系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辨认前后、上下、左右方位。
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高兴的说:喜欢。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做个有趣的游戏好吗?(好)
(板书: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听口令做动作”,老师说你们做,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先把你的手放在鼻子上,老师说哪你就指哪,请注意听。
准备:指耳朵(大家手不要放下来,相互看一下,谁错了帮助改正过来。)
指眼睛、鼻子、头发、脸蛋
(同学们真棒,都指对了,反映很快。)
二、游戏中,体验左右
1.谁还想继续玩?现在,老师要增加点难度,仔细听:指左耳(你指的是左耳吗?想一想,应该是哪只耳朵。)
指右眼(手不要放下来,同桌相互看看,有没有错误,应如何改正。)指左眼,指右耳我发现小朋友们这次速度慢了,而且还有出错的地方,那大家想一下,我们这次的游戏比上次难在什么地方?增加了左右(板书:左右)
(真是认真听讲的好孩子)
师:看来,要想玩好这个游戏,首先我们要很快地分清左右,谁能结合我们的生活说一说,怎样才能分清左右呢?
2.师小结:这个方法真好。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师打个招呼,再伸出你的左手来,摸摸你可爱的小鼻子。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们再来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这样一左一右的一对好朋友吗?
学生会发现:左腿、右腿;左胳膊、右胳膊;左眼、右眼等。可以引导他们边找边做动作:踢踢左腿,再踢踢右腿;伸伸左胳膊,再伸伸右胳膊,,,,)
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刚才说的这几对好朋友,都是一左一右的'。这次我们就知道了我们右手的这边就是右边,左手的这边就是左边。
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左右”的知识。你能说说吗?
3.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师:听老师的口令,我们一起来做动作。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双手拍拍放下来;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摸右耳朵,右手摸摸左耳朵,双手拍拍放下来;左脚跺两下,右脚跺两下,双脚一起跺两下。
5.听口令,摆文具。(师生同时摆)
数学书摆中间,橡皮摆在书的左边,文具盒摆在书的右边。
师:怎么我的文具盒在这边,而你们的在那边?
师举例说明,师生同时举起右手,问:你们举的右手和我举的右手怎么不在同一个方向?教师转过身去,这样就和小朋友们的右手方面一致了。(生也向后转,体会相对性。)
三、利用左右,认识同学
1.师: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自己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呢?(生介绍)
2.师:在我们的教室里,坐在最左边的同学举起左手,坐在最右边的同学举起右手。从左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从右边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师指着说)下面我们来玩“猜同学”的游戏。从左边数第二排,从前边数的第5个同学。从右边数第三排,从后边数的第2个同学。请学生上前说。
四、做韵律操起立,大家把座位放好,立正!(放音乐师生一起做)小朋友们,大家跟我一起做:拍拍右肩膀拍拍右肩膀右脚跺一跺右脚跺一跺向前跳一跳向后蹦一蹦,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左腿踢一踢右腿踢一踢
(请坐。小朋友们做得真棒,反应很快。)
五、认识前后、上下
1、认识前后
小朋友们有没注意听,我们刚才的活动中除了左右之外还用到了什么方位?
生:前、后你们听得真仔细!(板书:前后)来,我们一起来指一下前后,再指一遍。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的前后坐的是谁呀?谁能把你的前后、左右坐的是谁都说出来?
2、认识上下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除了前后、左右之外,我们还经常用到什么方位?(做出指上指下的动作)生:上、下(板书:上下)
(真是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好孩子)我们再一起指一下上,再指一下;指上、下、前、后、左、右。
六、游戏巩固新知
1.现在,上下、前后、左右你都能分清吗?好,试试看。
师找一名同学示范一下(师生面对面站,师先说。拍手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反正正、石头、剪刀、布”然后生说。)
师:大家学会了吗?同桌之间试一试。
2.小红住在()家的楼上,()住在小兰家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中间?谁在最下面?
3.小动物排队:
4、水果排排坐
5、住在最下面,是第__层.第2层住的是_____,它在_____
的上面,____的下面.第3层呢?___
6、森林运动会:加油!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我的前面有谁?我的后面有谁?谁得了第一?
7、1号车在()号车的前面,在()号车的后面。1号车排第();5号车在()号车的后面,在()号的前面。
8、上山时,谁在前?谁在后?结果呢?
9、从左数是第()个。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10、练一练:从右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11、涂一涂
将最左边的圆涂上红色
将最右边的圆涂上蓝色
将最中间的圆涂上绿色
将从左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黄色
将从右边数第二个圆涂上黑色
七、小结:
小朋友们,你们玩的开心吗?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下课以后你可以接着玩有趣的游戏。
板书设计:
认识:左右、上下、前后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5页。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讲故事、看图说话的活动中,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用前后、左右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
3、在数学活动中,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课前准备:龟兔赛跑课件,公共汽车站课件。
一、问题情景
师生谈话,引出“龟兔赛跑”中的两幅图,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二、认识前后
在前面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观察、讨论两幅图中,乌龟和小兔子的位置变化,认识前后。
教学环节
三、看图讲故事
1、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课件,师生共同观看。
2、提出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讲。要关注学生对故事中两个小动物位置变化情节的描述是否准确。
3、通过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知道做好一件事情要有毅力、有耐心,要坚持到底,不能骄傲。
四、看图说话
1、教师谈话,说明前后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然后播放公共汽车站课件。
2、交流从课件和图中了解到的事物和有关前后位置的数学信息。如,车上乘客的位置、上下车乘客的位置以及汽车运行的站点位置等。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3、进行交流常识教育。使学生知道公交车前门上,后门下的乘车规则,并自觉遵守。
五、实践活动
请几名同学到教室前面排队,由其他学生描述台上同学的位置关系。先面对学生站一排,使学生了解这样无法用前、后面熟他们的位置,再改为一队,鼓励学生进行描述。
六、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意,再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再鼓励学生描述各组运动员的位置。指导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队员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左右描述每个运动员的位置。
七、综合运用
1、让学生观察本班教室中同学的座位情况,鼓励学生用左右、前后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2、提出描述某个同学位置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交流的空间。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3
课标内容
图形与位置中物体的前、后相对位置与顺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况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让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难点:物体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用具
投影仪、幻灯片、车站站牌。
教学过程
一、结合奥运盛事,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2004年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动物们说,那我们也得举办一次森林运动会(出示课题)。
二、观察讨论,理解前面和后面。
1、师出示投影:小动物赛跑投影。
①师:第一场比赛是100米赛跑,随着发令枪嘣的一声,小动物们冲了出去。你来当评论员,说说比赛情况。
生:观察图,把看到的情况表述出来。
师: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
(可以是个体,比如松鼠,也可是集体,如后面四种动物;可以是相邻的,如松鼠,也可不是相邻的,如乌龟。)
②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能提出有关的问题吗?
③你能不能估计一上,这些小动物继续往前跑,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2、赛车比赛:
师:在赛场的另一处,也正举行激烈的汽车拉力赛,发生了什么情况,哪位小朋友给介绍一下?
(生观察图,可能提出:小猫跑在第1,教师引导小猫开的是2号车,也可以说:2号车跑在第1),同桌之间互相介绍,再向大家汇报。
师:教师给大家提个问题:12号车在几号车的后面,在几号车的前面?
导入新课的生活化、实际化、情境创设的自然化。
学生成为角色扮演者,更能进入状态。
让学生对集体和个体的概念进行初步感知。
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启发学生的发散、求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允许学生自由发展,但是在师引导下的有目的性的发展。
三、找前、后的活动。
1、教师请3名同学上台(面朝门)
师: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谁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向后转)。
变化方向后,其他同学再观察。
2、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前面的变成后面,后面的变成了前面)
3、活动:自己邀上几个同学排成一队,说说看(向后转)又说说看。(用上句式:我在XX的前面,又在XX的后面。)
四、坐公交车游戏。
1、师指导学生看图,看懂站牌,知道行车方向。
2、师充当售票员:各位旅客请注意扶好扶手,车子启动,本站是中心小学,下站是(学生抢答),请要下车的旅客做好下车准备。
五、课内向课外延伸。
师:在这一次森林运动会上,乌龟又碰上了兔子,对上一回的比赛不服气,提出再赛一回。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
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在做中学,融知识于活动,亲身经历,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农村实际状况,对教材进行取舍,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二、探究新知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学生交流。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完整,(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上、下的位置关系吗?身体呢?
2、练习
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3、前、后。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一说它们又是怎么排的呢?
学生交流。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联系实际问:汽车有前、后位置关系,(板书:前后)
4、练习
出示十二生肖的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你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______,在这个同学的______(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从前往后数,他在第几个,从后往前数呢?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上下、前后的概念。
2、通过说反话深化对上下、前后的理解。
3、通过做一做体会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下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是难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数字卡片,四驱赛车。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备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室里(活动一)
同学们,在教室里你能说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吗?
2、数字卡片(活动二)
请10个同学,每人手里拿着数字卡,按1、2、3……的顺序站好,请你说说你前边的数字是几,你后边的数字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是谁?你后边的数字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有几个数字?
3、排队(活动三)
请出一组同学站好队,请你说说你前边是谁?你前边有几个人?你后边是谁?你后边有几个人?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运动会——跑步(多媒体课件)
(1)秋天时节,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先来看跑步场上都有谁在比赛?(电脑显示)谁来说说它们的.名次?
(2)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谁在小鹿后面?小松鼠的前边是谁?
(3)如果5个小动物继续赛跑,其前后顺序有可能变化,请同学们说说将会怎样变化?在跑步场上,小兔子接受了上次跑步骄傲失败的教训,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气,它会跑第几名?大家(小组讨论)。
(4)我们也来一个跑步比赛。(赛跑活动)。
2、森林运动场的第二赛场——赛车场。
(1)赛车运动员都有哪几位呢?
(2)就目前的比赛情况,谁排在最前边?谁排最后边?2号车是第几名?5号车是第几名?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在几号车的后面?
3、(1)师:比赛继续进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号车出现了故障,怎么办?
师:赛车场上,小猫的汽车突然出了问题,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它的后边又是谁呢?
(2)想一想,你们能提出来什么问题?
4、赛车比赛(准备5辆四驱赛车)
请五名同学进行赛车比赛,5名同学的赛车的名次会不断变化,请同学们及时说出他们的名次,还要说出这个同学的前边是谁,后边是谁?(师生共同活动)。
三、巩固练习,扩展思维。第63页的2、3题。
四、思维创造训练
第63页的“数学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地编故事)。
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开始小兔和乌龟谁在前谁在后?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体会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前、后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多注意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
2、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02-13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教学设计02-19
数学教学设计01-06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2-20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1-30
一年级数学的教学设计07-24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