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能够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再一次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课件演示龟兔粉刷墙面的情境: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师: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知道它们粉刷的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一些)
师:如何知道它们哪个粉刷墙面的面积大?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行吗?
师:要测量黑板、操场等比较大的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地实际测量这种方法显然比较麻烦。今天我们就寻找一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长方形面积的推导
(1)猜想
师:为了能很快找出长方形面积的规律,请看大屏幕。(教师用多媒体演示长、宽的变化引起长方形面积大小变化的动画)看了老师的操作过程,请你们大胆地猜猜看: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你们喜欢自己来探索这个问题吗?好,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是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2)实验
师:下面我们用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意摆一些长方形,然后数出它的面积。
师:你摆的长方形一排用了几个小正方形?一共有几排?一共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3)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了哪些发现?
生: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刚好是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正好是长方形宽的厘米数。因为总个数=每排个数×排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大家的这些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你们很会钻研问题。但是,这些长方形都是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出来的,是否对计算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适用呢?我们还要对这个发现进行验证。
(4)验证
师: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先用刚才发现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直接测量出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2.正方形面积的推导
师:(应用多媒体动态展示:先出示长7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然后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接着再把它的长缩短1分米,宽始终不变)这个长方形通过两次变化已经变成了什么图形?(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又是怎样计算的呢?为什么?
生:因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变成了正方形的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知识运用
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巩固新知
题目略。
五、总结深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多媒体的运用贯穿教学始终,突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通过播放课件“龟兔刷墙”而引入新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接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多媒体技术创设不同的实验任务;通过多媒体演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在联系,形象、生动地由长方形演变到正方形,类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课堂训练,学生通过解答问题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使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猜测把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积累知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内同学相互帮助,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增强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本设计引导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操作学具和统计表格,发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教学价值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表格
学生准备 直尺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彩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有一天,乌龟又遇到了兔子,并向兔子提出了挑战,这次进行粉刷墙面的比赛,看谁能赢?
1、课件出示:兔子粉刷一块长方形的墙面,乌龟粉刷一块正方形的墙面,它们同时开始,同时完工。
2、学生会出现争议,教师引导:怎样才能比较出谁赢了?(要先知道它们粉刷墙面的面积到底哪个大些)
3、揭示课题。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些物体的面积用单位面积去量既不方便又不符合实际,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计算面积的方法,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龟兔刷墙”的情境,能迅速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开展教学作铺垫。
⊙观察发现
1、课件出示教材66页例4中的问题(1)。
师: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吗?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拿出学具来试一试吧。
2、小组合作,在长方形里摆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师:能展示一下你们摆的结果吗?
预设
(1)学生用正方形(面积单位)铺满整个长方形。
(2)学生可能只在长边和宽边上摆出面积单位。
(3)学生直接说出用5×3=15,就是长方形的面积。这时也让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说明自己这样计算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长方形中摆面积单位,突出面积计算的本质是对面积的度量。让学生想象将长方形全部铺满,体现出必须用面积单位密铺所测图形,这时通过所铺面积单位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图形的面积。
3、通过追问,突出数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
组织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将长方形全部铺满?预设中的第二种情况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尽管只铺了一部分,通过想象,也可以数出铺满后所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2)你是怎样数出全部面积单位的个数的?请结合下图一起数一数。
学生汇报:
一种情况:一个一个的数,大家一起再数一数。
另一种情况:用5×3=15(个),说一说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5表示每行摆5个,3表示有这样的3行,15表示一共有15个面积单位,也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3)思考: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单位的个数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师小结:可以用长×宽来计算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交流数出面积单位个数的方法,明确每行个数与行数以及面积单位总个数之间的关系,为最后概括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作准备。
⊙自主探究
师: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呢?想不想验证一下?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验证。
1、教师让学生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至少摆3个)。一个同学记录,其他同学摆,边操作,边填表。(出示课件)
2、选3名同学到黑板上摆,再汇报摆的长方形用了( )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因为( ),所以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
3、(1)若有学生摆出了正方形。要求正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2)教师通过课件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
长9米、宽5米;长9米、宽7米;长9米、宽9米。教师通过课件演示将长方形逐渐变成正方形。提问:大家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有什么特点。(这样的长方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正方形)
引导学生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类推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在各小组的努力下得出结论并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5、齐读两个公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怎样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分别要知道什么?
6、用公式计算与之前的用单位面积去摆相比,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进一步验证得出任何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利用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由学生在实际计算中通过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7、课件出示教材67页例5。
(1)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指导说明书写格式,同时提示学生面积单位名称要书写正确。
(3)同桌合作,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面的面积。
8、引导学生完成教材67页下面的“做一做”。
(1)同桌合作,测量走一步有多长。
(2)用步长测出教室的长和宽。
(3)估计教室的面积,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自审题,独立计算,在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设计能够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68页4题。
2、完成教材69页6题。
3、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3米,长比宽多2米,求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课件出示)
(2)我们身边有许多长方形,请各小组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长方形,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再量一量它的长和宽,最后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帮老师配玻璃:老师办公桌上的一块玻璃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不小心被打碎了,老师想配一块同样大小的玻璃,请你们帮忙量一量,算一算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游戏:比一比谁的眼力好。
你们还想不想再测量其他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游戏,这个小游戏的名称是“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这个游戏可以在课间与同学一起做,也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先选择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估计它们的面积,再量一量,算一算,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
⊙全课总结
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1)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学会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学会了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实验发现规律,并且进行验证的方法。
2、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数学难题,我们也要像今天这样去“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做一个小小的数学家。
⊙布置作业
教材68页2、3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面积 长 宽
(平方厘米) (厘米) (厘米)
10 = 5 × 2
16 = 8 × 2
15 = 5 × 3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三年级下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2-0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2-0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04-19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范文10-20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范文10-20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学设计04-23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01-28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范文(精选10篇)05-16
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模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