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07:32:44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师同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案遵循这样的思想,设计了以“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通过平凡事物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乡村风光图片、课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缓优美的伴读音乐。

  2.学生准备:家在农村的同学,想一想自己家乡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学,可在家长的带领下体验乡村生活,向熟悉农村生活的人询问乡村生活情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媒体导入,激起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的眼前会浮现出画面吗?什么样的画面?

  (大屏幕打出课文插图)你们瞧,这便是自然淳朴、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你怎样的感觉?

  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述的呢?让我们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新词。

  【设计意图】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体会乡村生活的自然亲切、优美恬静,感受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因此,从读课题开始,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再通过直观的图画整体感受课文描绘的乡村美景,以此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抽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结出”的“结”读一声;“场地”的“场”读三声。

  注意下面字的写法:

  率:中间部分的笔顺是从中间到两边。

  巢:上半部分为三个撇点。

  注意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时令:季节。

  读读相关的语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是什么意思?

  ②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读读相关的语句:

  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

  “照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指乡下人家按照常理总要养几只鸡鸭之类的家禽。)

  ③纺织娘:(出示纺织娘的照片)一种昆虫,黄褐色或绿色。雄的前翅部有发声器官,发出像纺车一样的声音。

  2.小组学习,组员轮读课文。

  3.全班选读。

  指名任选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读中教师相机指导,读后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长句较多,学生不易读好。因此,在认读生字、新词之后,设计了组内轮读和全班选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读通,读顺。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那些生活场景?试着给每幅场景起个名字,在空白处标注。

  2.全班交流,讨论,读有关语段。教师指点,归纳板书: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家

  3.师小结。

  读过课文,这一幅幅亲切祥和的农家画面浮现在眼前,正如一幅田园风光的写意画卷,展示着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幅幅画面,分享乡下人家的那一份惬意。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树立课文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意在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每幅场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学生仔细阅读,第二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第三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读全文,体会景物的美感

  1.(板书7幅画面名称:瓜藤攀檐)指名7位学生各选一幅画面,读有关的段落。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感受到乡村风景的美丽?画出有关的语句,仔细体会,可以在空白处标注、画批。

  【设计意图】

  在交流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自读自悟,才能在交流时畅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领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书中归纳的几幅画面说一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点,重点体会下面几段:

  1.瓜藤攀檐。

  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⑴ 这里“装饰”指的是什么?

  ⑵ “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竖着两根大旗杆”给人怎样的感觉?而农家小院的这种“装饰”给人怎样的感觉?(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

  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雨后春笋。

  出示: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你怎样理解“探”字?

  3.群鸡觅食。

  出示: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鸣,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⑴ 这是农家常见的场景。从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中你体会到怎样的美感? ⑵ 师小结:耸着尾巴的雄鸡,“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4.门前晚餐。

  出示: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⑴ 观察书上的插图,看着图说一说,这是一幅怎样的风景画?

  ⑵ 师小结:将近晚上,红霞辉映,晚风轻拂,倦鸟归巢,在这奇妙的大自然的怀抱里,边享用晚餐,边闲话家常,好一幅乡村晚景图!

  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喜欢的就背一背。

  【设计意图】

  本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因此,在精读中采用了“自读想象画面,自悟体会情味,交流畅所欲言”的方式展开教学。以“你从哪儿感受到了乡村风景的美丽?”展开交流,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的独特感受,在交流中体会作者抓住与农家关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细观察,发掘美感的表达方法。

  三、讨论探究,明确课文主旨

  1.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发现无论在房前屋后,还是在小河里,无论在春天、夏天还是秋天,无论在白天、傍晚,还是深夜,乡下人家都有着它独特的、迷人的美。

  齐读最后一段: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讨论。

  “独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生活环境,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回顾全文,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独特、迷人的风景的?

  教师边勾画板书,边小结:

  这篇课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交叉描写,在写法上抓住最普通的农家生活场面,写出了乡村生活的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朴实自然、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的生活。

  【设计意图】

  围绕最后一段展开讨论,意在由此回到课文的整体,回味乡村诗意的美,重温写作的顺序,感悟写作的方法。教师的小结将这些学习目标进行了梳理,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

  四、配乐赏读,摘抄课文佳句

  师:这么美丽的画面,这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配着优美的音乐再把课文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意境。

  指名配乐分段朗读。

  把你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多读几遍。稍后随着音乐读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

  配乐赏读,进一步陶冶情操,积淀语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读给大家听,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完成课后的作业。

  五、拓展延伸,自读“阅读链接”

  师:感受了乡下人家如诗如画的生活,让音乐陪伴着我们,继续跟随诗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径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时候”。

  全班轻声诵读《在天晴了的时候》。

  【板书设计】

  乡下人家

  瓜藤攀檐 鲜花轮绽 雨后春笋 鸡群觅食 小鸭戏水 门前晚餐 月明人家

  房前屋后

  春 夏

  白天傍晚

  【设计意图】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是课文的中心句,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乡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画面,因此,从此句中提炼出了几个关键词,统领板书。

  一幅幅生活场景横向铺开,有助于学生的头脑中按顺序呈现画面,也有助于教师在总结全文时勾画板书,点明写作顺序。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一项学习任务,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总结全文时,教师在板书的下方,边勾画板书,边列出课文的写作顺序,与弧线、箭头相配,益于学生形象感知,突破学习难点。

  【特别建议】

  在第一课,“给每幅生活场景起名字”的环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帮助学生提炼语言。如有学生的说法更合理,完全可以采用学生的,不要把教师的预设强加给学生。在学生概括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启发、引导,为学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让学生去概括。

  教学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要目标明确。教师在总结时,要充分利用板书呈现的一幅幅“画面”,边讲解边勾画,让学生形象地

  感受到哪里是“房前屋后”,哪里是“春”、“夏”、“秋”,哪里是“白天”、“傍晚”、“深夜”,从而整体感受课文的表达方法。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名师的教学设计03-17

名师教学设计02-06

名师作文教学设计10-06

天窗名师教案教学设计10-07

《手指》名师教学设计模板10-20

名师教学设计15篇03-16

名师教学设计(15篇)03-16

名师的教学设计 14篇03-18

名师教学设计(精选20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