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14:23:3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内在联系,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2.能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最近这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回顾本单元的相关知识。

  二、师生互动

  1.呈现问题

  出示问题:本单元学习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对照教材第42页情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用图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并说明为什么。

  (2)在长方体中分别指出与红色线标示的棱平行的棱和垂直的棱,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全班反馈。

  2.全班反馈

  相同点: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不同点: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继续呈现以下问题

  (1)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你学到了什么?

  (2)回忆计算表面积的方法以及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想一想关键要知道什么?计算体积和容积有什么相同点?

  4.继续反馈

  指名学生反馈,教师适时板书总结。表面积是各个面的总面积。

  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其计算公式与体积的计算公式相同。

  三、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十”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整理与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单元的相关知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牛奶盒、魔方、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入:同学们都带来了牛奶盒和魔方,今天这节课,这小小的牛奶盒和魔方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小助手,与我们一起来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牛奶盒、魔方”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做好铺垫。

  教师:关于这一单元,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进行整理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出示在黑板上。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它的特征可以从几个方面展开描述呢?

  (1)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各有什么特征?

  (2)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作适当评点。可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形体

  特征

  联系

  面

  棱

  顶点

  长

  方

  体

  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正

  方

  体

  有6个面,都是面积都相等的正方形。

  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评点:请对比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从而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做书56页第1题

  长方体有()个面,相对的面();

  有()条棱,相对的棱();

  有()个顶点。

  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

  有()条棱,每条棱();

  有()个顶点。

  (填在书上,并指名汇报)

  2、分组整理。

  出示整理要求:(1)小组讨论交流,小组长记录。

  (2)用喜欢的形式把有关表面积、体积、容积的知识整理出来。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4、学生汇报。

  请各种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展示的同时给大家介绍一下整理的内容。

  你们比较喜欢哪一种整理方法?为什么?

  5、归纳总结。

  老师也把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用表格整理出来,大家看看跟你的有什么不同?

  电脑出示表格:

  表面积

  体积

  容积

  概念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计算公式

  长方体:S=(ab+ah+bh)×2

  正方体:S=6a2

  长方体:V=abh正方体:V=a3

  V=Sh

  常用单位

  m2、dm2、cm2

  1m2=100dm21dm2=100cm2

  m3、dm3、cm3

  1m3=1000dm3

  1dm3=1000cm3

  m3、dm3、cm3、L、ml

  1L=1000ml

  师:那对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还有什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到的,可以引导学生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6、看书质疑。

  三、理解应用走进生活

  (一)基础练习

  1、知识积累(填空)。

  (1)5800毫升=()升=()立方分米

  (2)一个保温瓶能装水4()。(填上适当的单位)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分米,宽是8分米,高是5分米,那么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4)一个长方体鱼塘长8m,宽4.5m,深2m,这个鱼塘的容积大约是()立方米。

  2、当个小老师(判断)。

  请判断谁做对了,为什么?

  56页第3题:乒乓球台的长度为2740mm,宽度为1525mm,台面厚度为25mm,它的表面喷上了漆,喷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小东:(2740×1525+2740×25+1525×25)×2

  小婷:2740mm=2.74m,1525mm=1.525m25mm=0.025m

  (2.74×1.525+2.74×0.025+1.525×0.025)×2

  57页第2题:新建的篮球馆要铺设3cm厚的木质地板,已知该馆的长是36m,宽20m,铺设它至少要用多少方的木材?

  小东:3cm=0.03m0.03×36×20小萍:3×36×20

  (二)实践操作

  1、魔方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呢?

  (学生尝试解答,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不计算。汇报方法,集体评价。)

  表面积:5.3×5.3×6问:5.3×5.3求出的是什么?“×6”表示什么

  体积:5.3×5.3×5.3“×5.3”表示什么?

  2、这个牛奶盒的体积是多少呢?需要测出哪些数据,提醒:量出的数据最好保留整厘米数。

  单位:厘米

  (标出长6.3,宽4,高10.6)

  指名学生汇报,6.3×4×10.6=267.12(立方厘米)

  我们的计算结果是267.12立方厘米,为什么牛奶盒上写的净含量是250毫升?

  3、做个小小包装师:

  (1)不计算接头处与损耗材料,做一个牛奶包装盒最少需要多少硬纸?

  (2)在这盒的四周贴上一圈环保广告纸,广告纸至少要多大?

  同桌先交流一下两题的区别,然后只列式不计算。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给定数据的题目,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实践练习要由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练习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四、课终回顾,深化认识。

  1、师: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

  (设计意图:一节课复习完后,宜让学生谈谈收获与遗憾,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而延伸题则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出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让数学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激励着一部分学生。)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复习的知识,编两道题,明天考考王老师。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与复习

  特征:面棱顶点

  表面积

  体积概念计算公式常用单位

  容积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2、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通常我们是怎样整理复习学过的知识?

  学生回答:整理出所学知识的主要内容、梳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机板书:知识点、联系、实际应用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这种方法来整理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二、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1、小组合作整理

  课前大家已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现在拿出你们的数学整理记录单,把你整理的内容先在小组内交流,并解决你在复习中的问题。如果发现在整理中有遗漏的内容,就边交流边补充到整理记录单中。一会在全班进行交流。看哪个小组对这部分知识梳理得更完整、更全面。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把整理的有特色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稍后的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学生能有条理的独立整理复习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整理复习的能力和习惯,在小组交流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遇到困难能主动请教他人,善于在学习中总结与反思,从而取长补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能力。]

  2、交流汇报

  形式: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汇报一部分的知识。其他小组穿插交流(给予肯定或补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反思,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①汇报长方体、正方体特点方面的知识

  知识点:

  长方体: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

  (补充)有时有2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有12条棱,8个顶点

  正方体:

  有6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有12条棱长度都相等

  有8个顶点

  联系:

  都有6个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

  8个顶点。

  (补充):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小结:经过大家的交流补充,对于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特点上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已经梳理得很完整了,那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这两种说法又是否正确呢?(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判断练习)

  (1)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就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正方体。()

  (2)长方体的12条棱按长度来分能分成三组。()

  ②汇报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方面的知识

  知识点:

  长方体:长方体表面的面积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

  求法是:S表=(ab+ah+bh)x2

  正方体:正方体表面的面积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

  求法是:S=6a2

  知识延伸: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都可以成:S表=(ab+ah+bh)x2

  (补充):

  (1)解决实际问题中,给表面积计算的结果取近似数时要用“进一法”。

  (2)实际应用中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有时求的不是6个面的面积(举例)

  小结过渡: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知识,那这两个问题又该怎样解决呢?

  (1)一种长方体纸皮火柴盒,长6厘米,宽5厘米,高2厘米。做一个这样的火柴盒,外套、内芯共要纸皮多少平方厘米?(老师准备两个火柴盒)

  (2)把下图的木块切成三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③汇报有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知识

  知识点:

  长方体:

  (1)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长方体的体积。

  (2)长方体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长方体的容积。

  (3)长方体体积与容积的求法一样:V=abh

  正方体:

  (1)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正方体的体积。

  (2)正方体容器所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正方体的容积。

  (3)正方体体积与容积的求法一样:V=a3

  知识延伸:

  (1)我们是把正方体转化成长方体后才推导出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

  (2)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V=sh来求。

  (补充):

  (1)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2)解决实际问题中,给容积的计算结果取近似数时要用“去尾法”。

  小结:刚才,我们是通过长方体与正方体在特点、表面积、体积这三方面异同点的比较,梳理出了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通过全班同学的交流,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发现,补充到你的整理笔记中。把你在梳理中遗漏的内容补充到整理记录单。

  3、再次补充整理笔记。

  小结:通过大家在小组内的合作及交流补充,使我们掌握的有关这两种立体图形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并有了更系统的认识。那么,在刚才小组的合作交流中,你觉得自己或同伴表现得怎么样?(借助小组的互评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评价要有对整理记录单的评价)

  [设计意图:在哪些地方进步了(点评:有进步就会有成功);在学习习惯上那表现得好;对知识梳理得怎么样(点评:你已经养成了很好的整理习惯,具有了很好的整理能力)]

  小结:同学们在一次次的交流中,不断补充自己的`复习笔记,问题得到解决,同时又收获了新的知识。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复习习惯。老师祝贺你们,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三、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们就复习到这里,复习完这个知识后你有什么收获?

  2、下节课我们继续来整理下面的知识,请同学先进行个人复习,做好整理复习记录单。

  [设计意图:一节课复习完后,让学生谈谈收获与遗憾,给学生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机会,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体现了“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思想,让数学能最大限度地影响着、激励着每一个学生。]

  教学反思:

  本课教者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深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同时,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展示汇报”等交流互动机会。让学生自主整理,再进行交流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能展示学生学习的个性。

  乌申斯基有句名言:“智慧不是别的,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这句话很中肯地说明了整理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的知识点往往是零散地一个一个呈现,缺乏系统整理。引导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整理、归纳所学的内容,有助于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整理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出整理过程。在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出表格、箭头图等。即根据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一定的方法,对所学过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内容进行有序编码。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展示学生学习个性。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46页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的:通过系统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同时,解决一些实际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的主要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微机、软件、投影仪、灯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概念

  1.长方体的特征。

  (1)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

  问:这是一个什么物体?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③长方形和正方体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问:长方体有些什么特征呢?[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上下面(红色)、前后面(蓝色)、左右面(黄色),并使画面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接着微机显示12条棱、8个顶点,使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教师归纳引导板书:

  面:6个(有可能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 棱:12条(相对四条棱长相等)

  顶点:8个

  (2)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6页第1题。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怎样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或棱长决定的。

  2.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

  (1)微机显示一个长方体,分别给出长、宽、高和单位。

  单位:分米

  问:①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学生列式:_________

  ②怎样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列式:__________

  ③求容积(微机显示往长方体盒子里倒砂子的全过程)

  什么叫容积?怎样计算容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

  (2)通过微机显示把长方体转化为正方体。

  问:这个长方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什么形体?正方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继续板书

  面:6个(都是正方形)

  正方体 棱:12条(长都相等)

  顶点:8个

  有关正方体的计算,学生独立完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课堂练习。(灯片出示,反馈时用)j

  1.判断。(对打"√",错打"×")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必须是正方形。(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选择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做一个长方体的铁皮桶,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长方体的( ),能装多少水是求( )

  a.体积 b.底面积 c.容积 d.表面积

  (2)做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鱼缸,需要( )平方分米玻璃。

  a.4×4×4 b.4×4×6 c.4×4×5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2 b.4 c.8 d.9

  (4)一块长方体木板,长2米,宽5分米,厚8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2×5×8 b.20×5×0.8 c.(2o×5+5×8+20×8)×2

  3.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分米)

  4.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长50米,宽8米,深2米,在它的四壁和底面涂上水泥,涂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若装满水,有多少立方米?

  5.选做题:(1)将两个棱民是3米的正方体粘接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16厘米,宽8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柜架,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5

  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概念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能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

  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梳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火柴盒 魔方 特仑苏牛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看一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1:火柴盒、魔方、牛奶。

  师:它们各是什么形状?

  生:火柴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牛奶是长方体。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这些小小的物品就将成为我们学习中的小助手,和我们一起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火柴盒、魔方”入手,给学生一种亲切与熟悉的感觉,能更好地使学生从心理上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二、第一次尝试:自我梳理,形成网络。

  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长方体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7号抢答)

  形体相同点不同点联系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的面积棱长长方体6个

  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正方体12条8个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在这一单元中,你还学过哪些知识?(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师:你能说出它们的意义吗?

  小试牛刀:必答题(6号同学)。

  填空:棱长和、表面积、体积、容积。

  1、给一个玻璃柜台的各边都安上角铁,是求这个玻璃柜台的( )。

  2、给一个乒乓球台喷漆,是求这个乒乓球台的( )。

  3、一个长方体容器,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装满水后,水的( )是30cm。

  4、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5cm,宽3cm,高2cm,这个容器的( )是30ml。

  5、给一个洗衣机做布罩,是求这个洗衣机的( )。

  三、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在小组内进一步整理(2号填写,3号、5号汇报)

  形体表面积体积(容积)定义计算公式

  (长a宽b高h)常用单位定义计算公式常用单位长方体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们的表面积

  S=(ab+ah+bh)×2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V=abh

  V=Sh

  立方厘米(升毫)

  立方分米(升)

  立方米

  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正方体

  S=6a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和整理知识,有利于他们主动地梳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加强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形成网络。而让他们自由地独立或合作设计,也较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性。)

  四、第二次尝试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设计的表格,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练习题,检验一下同学们是否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一)抢答题(4号同学)。

  判断并说明理由。

  1、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

  2、a=3a ( )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4、电饭锅的体积大约是20立方厘米。 ( )

  (二)今天老师设计的习题都与火柴盒、牛奶盒有关,请同学们猜猜,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

  师:看来有关它们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请同学们看老师设计的问题。

  问题一:

  如果把这个火柴盒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学生自己解答,指名到前面演示: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小?

  师:以后再摆放物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知识合理利用空间了。

  问题二:

  做这样1个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纸板?做这样1个火柴盒内盒要用多少纸板?(衔接处忽略不计)

  要求只列式,说明每步求的是什么。

  师: 你还能举出类似计算火柴盒内盒这样只计算5个面面积的例子吗?

  师:火柴盒不能只有内盒吧?(外壳)计算几个面?(4个)

  类似计算火柴盒外壳这样只计算4个面面积的情况,在生活中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问题二通过计算火柴盒的内盒和外壳所用纸板即表面积的大小,以及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问题三:

  用两盒牛奶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原来两盒牛奶的表面积、体积和相比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了多少?小结: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减少的也不一样。

  1、做个小小包装师:如果要给这几盒牛奶套上包装盒,不计算接头处与损耗材料,最少需要多少硬纸片?

  (小组合作,拼一拼,汇报方法,集体评价。)

  2、若将1盒牛奶倒入一个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饭盒里,这个饭盒的高至少为多少厘米?

  学生计算,并测量高度。

  (设计意图:知识应用分成两个环节:基础练习给定数据的题目,学会熟练应用数据,巩固所学知识;实践练习要由学生自己测量出数据,解决实际问题,这自然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种练习设计体现了课标所倡导的“基础性”“层次性”“应用性”的特点。)

  五、课堂小节

  像火柴盒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在生活中有很多。这就说明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今后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物体,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长方体正方体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1-20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0-07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05-0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设计01-28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04-3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02-1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08-29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优秀05-1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