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鳟鱼》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9 07:06:5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鳟鱼》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鳟鱼》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鳟鱼》教学设计

《鳟鱼》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鳟鱼》,了解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认识并热爱世界音乐。

  2.通过聆听、赏析及对比探究选段作品感受音乐情绪,并了解声音形态与情感表现的对应关系。

  3.学生能够了解《鳟鱼》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感受《鳟鱼》不同乐段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表现的内容、意境。

  【难点】

  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美。

  三、教学过程

  (一)语言导入

  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

  教师设问:今天老师将跟同学们一起开启一次浪漫的欧洲音乐之旅。观赏视频聆听歌曲《小夜曲》,并设问曲作者是谁?是一种什么体裁的歌曲?它把我们带入怎样的意境中?

  学生们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曲目《小夜曲》,舒伯特作曲,体裁是艺术歌曲。在美丽的夜色下,年轻人向心爱的人倾诉衷肠,是一首甜蜜而温馨的爱情歌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舒伯特和他的艺术歌曲,来领悟舒伯特艺术歌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由此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教师提问:说到《鳟鱼》,同学们有没有人了解?歌曲分为几个部分?歌曲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鳟鱼》是由德国诗人舒伯特所作的一首诗。舒伯特因政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是浪漫主义时期常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保留了诗人原作的意思,又加入了音乐家对诗歌内容的想象以及来自内心世界的理解而进行的二度创作。很多歌曲内容上并不涉及到社会内容,但是它确实又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看法,浪漫主义时期的很多作品都蕴含着深层次的内容。是舒伯特一生唯一的一首钢琴五重奏乐曲。歌曲总共分为三个部分。

  (三)探究学习

  教师提问:说一说你听到的这些选段中音乐表达的情绪是一样的吗?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对比一下,每一个选段都在表现怎样的音乐情绪呢?

  小组讨论探究回答问题,随后,各小组派出代表依次发言。

  教师总结:

  第一段的曲调活泼、欢快、跳跃。钢琴伴奏采用了流水般的伴奏音型,既很好地衬托出歌曲的活跃气氛,又生动地描写出波光闪烁、鱼跃水中的生动情景。(这些情景的描写刻画出人民在充满祥和自由的环境中愉快生活的'浪漫景象)

  第二段的曲调给我们震惊的感受,延续了第一段的伴奏,渔夫这个新角色的出现使剧情有了新的发展。叙述渔夫要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澈能方便鱼儿逃脱,以免小鱼遭殃。

  第三段用接近朗诵的音调,情绪有些暗淡,叙述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表现作者对鳟鱼同情的心情,对丑恶的欺骗行为的愤慨。

  当唱到冷酷的渔夫把河水搅浑时,钢琴伴奏音型突然变得短促、紧凑,不协和的音响既很好地烘托出紧张的气氛,又使人联想到小河里浊浪翻滚的情景。特别是唱到渔夫举起钓钩,鱼儿在钩上挣扎时,钢琴伴奏连续出现了快速、紧凑的和弦,表现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歌曲很快又回到开头时的流畅、活跃的旋律中去,并在力度渐弱的钢琴尾奏中结束全曲。仿佛表现了作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只得强压下心头的愤慨;也仿佛是描写被渔夫搅浑了的水面,又逐渐恢复了平静。

  教师继续发问:歌曲当中用了什么节拍?给我们什么感受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除了旋律外节奏采用了2/4拍的节奏,摇摆跳跃的感觉。

  我们了解了内容之后,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伴奏哼唱这首作品。

  (四)拓展延伸

  以前后4个人为小组,组内分享舒伯特的其他作品,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视查看。时间到了之后,请小组代表总结发言。

  (五)小结作业

  1.小结:分享本堂课的收获,了解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的情感表达,并能够演唱本首作品的主题旋律。

  2.作业: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艺术歌曲的作品,下节课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鳟鱼》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地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

  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

  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

  一、欣赏乐曲,《鳟鱼》记忆音乐

  (一)欣赏乐曲,用手指体验音乐画出旋律线

  1.提问学生,听完乐曲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2.听见几个乐句(6个)

  (二)再听,创编节奏体验音乐主题

  读节奏。

  跟节奏、拍肩或拍腿(伴鳟鱼音乐)

  让学生创编两条4|2节拍的节奏型

  (假如学创编的这两条)

  组织学生熟悉这两条节奏分声部练习,给鳟鱼伴奏

  二、学唱

  1.先用wu模唱

  2.教师范唱

《鳟鱼》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感受音乐描述的情绪和内容,辅以简单动作表现。

  2、通过欣赏,学生知道了钢琴五重奏这种演奏形式,对其组成乐器有一定认识。

  3、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欣赏古典音乐的兴趣,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听出音乐的段落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等音乐元素的变化,对音乐内容有大体了解。

  难点:通过演唱,动作等形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ppt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给同学播放三段音乐,请同学说一说听过这几段音乐的感受,并且他们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

  1、播放《鳟鱼》主题音乐,请你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并且你听到它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欢乐的,悠闲的,。。。。。。;小提琴)

  2、老师为这段音乐加上主人公和环境,(鳟鱼。流动的河水,阳光)请结合着这些人物环境,和你刚刚听到的音乐的情绪,再次听音乐,你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用你最优美的语言告诉老师。

  3、再次欣赏主题。

  三、哼唱主题

  1、出示主题旋律,带同学们用lu简单哼唱。

  2、用欢快好听的声音哼唱。

  四、欣赏第二段

  1、播放第二乐段(第一变奏),请问这个时候,音乐的情绪和刚刚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音符更多还是更少了(情绪更加的欢乐活泼。音符更加密集,此处出示谱例)

  2、结合着这些变化,你觉得小鳟鱼这个时候在干嘛?(玩的更加开心了;和同伴们在嬉戏)

  3、那么你们觉得小鳟鱼在玩得开心的时候,他们会干嘛呢?(追逐打闹;会跳出水面),那下面我们听一听,在这段音乐当中你能不能听到小鳟鱼跳出水面的声音,它一共跳出了几次。

  4、同学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鳟鱼跳出水面的.情景。

  5、简单介绍一下,钢琴和中提琴。

  五、欣赏第三段

  1、播放第三乐段(第二变奏),请问这个时候,音乐的情绪与刚刚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觉得小鳟鱼这个时候在干嘛?(情绪更欢乐,音符比第二段还要密集,小鳟鱼们玩得更加的欢乐了)

  2、再次播放音乐,同学们有没有听到刚刚我们所哼唱的主题旋律,这个旋律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很低沉),那这个旋律又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3、简单介绍一下大提琴,低音提琴。

  4,、师:在小鳟鱼玩得如此开心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低沉的声音,你觉得这预示着什么?(小鳟鱼面临了危险;有渔夫要来捉小鳟鱼了)

  六、欣赏第四段

  1、播放第四乐段(第三变奏),请问这个时候,发生了哪些变化?渔夫来了你觉得小鳟鱼此刻正经历着什么?(小鳟鱼在和渔夫挣扎)

  2、再次听,你觉得这一段,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忽强忽弱)在强的时候,小鳟鱼在干吗,在弱的时候,小鳟鱼在干什么?

  3、用拍手表示小鳟鱼音乐强弱的变化。

  七、欣赏第五段

  1、播放第五段音乐,从这段音乐当中,你觉得小鳟鱼和渔夫挣扎后,最后的命运如何?(没有逃脱)

  2、带同学画相关的旋律线,,看看这个旋律线有什么特点(生:往上往上再往上,随后又落下去了)那么你觉得这样的旋律线表达了一种样的情绪?(小鳟鱼对于世间的留恋和无奈)

  八、完整欣赏

  完整分段欣赏,请同学说出每段的内容,老师在课件上完整呈现。

  九、介绍音乐家及相关背景

  1、介绍舒伯特

  2、引入主题与变奏的概念。

  3、介绍钢琴五重奏

  十、欣赏歌曲

  为同学们演唱舒伯特歌曲《鳟鱼》,请同学欣赏,同时对整个故事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鳟鱼》教学设计4

  一、双基目标:

  1)基本知识: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简历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说明: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多的了解国外著名作曲家的生平介绍,以及对音乐的贡献)

  2)基本技能: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说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只限于听歌曲,而且应该更多的从整体上理解音乐作品,比如说伴奏)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最后一条是作为常识了解)

  4)德育目标:理解歌曲所表现的意义,并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被狡诈与邪恶所害。

  二、教学重点的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包括调式在内的各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说明)

  2)教学难点:在解决重点的基础上深化调式变化对音乐情绪的影响及重大作用。(由于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有些困难,所以教学难点由教师讲解,学生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分教材分析、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教授新课五个方面来讲。

  1)教材分析:《鳟鱼》这首作品是1817年夏天舒伯特20岁时写的一首颇受人们喜欢的活泼的抒情歌曲。(简要介绍一下作品,让学生先简单了解作品)

  2)组织教学:

  ①师生问好歌。(12 34 5 — 15 63 54 32 1—,集中同学们的注意力)。

  ②听音模唱训练。(再同一个大小调式中,弹奏同根音的大小三和弦,听辩并分别模唱。这是针对基本技能方面来说的)。

  ③基本节奏训练。(针对在曲谱中出现的节奏练习)。

  3)复习旧课:根据老师的'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回顾所学的有关舒伯特的内容。(复习要求:因为本课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所以要对第一课时所学的舒伯特《摇篮曲》进行简单复习。)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要有连续性。

  4)导入新课(从这一环节开始我将使用教学课件)

  ①这时在屏幕上出现几张关于鳟鱼的图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在音乐课中学习歌曲中的小动物——鳟鱼。大屏幕出现本课课题《鳟鱼》以及作曲家舒伯特的名字

  ②教师开始提问学生自己查阅有关这首作品以及作曲家的资料,随后在屏幕上出现舒伯特的肖像画以及介绍。(目的: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作品内容)

  5)讲授新课:

  ①由老师介绍总结一下舒伯特更多的优秀作品。(屏幕上出现三首视听作品)

  ②首先来听一遍歌曲,听完后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下三段歌词。(先从歌词来了解作品内容。屏幕上出现歌词)

  ③听第二遍时,要在听的过程中思考一下3个问题:※这首乐曲分为几个乐段?※歌词描写是什么样的故事?※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表现的?(这时我会播放已经做好的flash动画。本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分析乐曲,来培养学生视听的能力和理解的能力。最后由老师总结以上问题。)

  ④最后一遍歌曲。※要求学生听乐曲时,在乐段发生变化的时候举手示意老师。(这时本课的重点,因此在老师的帮助提示下完成这个练习)※根据伴奏音型的不同变化,说出情绪情感的变化。(这时本课的难点,这由老师总结)※歌曲的最后两句于第一、二段的两句相同,但表达的内心心情有什么不同吗?(歌词:我满怀激动的心情看鳟鱼上了当)

  6)学生表演

  故事内容分别请两组学生上来,根据故事的情节来编排表演《鳟鱼》。(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一共有三个角色:渔夫、我、小鳟鱼。表演完毕后由学生自己讨论这首歌曲的寓意,最后由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由教师提问这节课所学习的有关于舒伯特以及这首作品的常识问题。(目的: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五、课堂小结

  ①教师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要求学生了解即可)②这首歌曲所揭示的寓意③让学生了解歌曲表现的不同,可以通过伴奏和音乐来表现。

【《鳟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鳟鱼教学反思范文10-06

鳟鱼的作文05-15

教师资格面试:高中音乐《鳟鱼》教学设计03-25

《冰花》教学设计 冰花教学设计12-12

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05-24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

教学设计04-19

经典教学设计03-05

(精选)教学设计08-18

《īūǖ》教学设计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