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长,是用早期白话写成的,又有很多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求学生课前要做好预习,要多读课文。课上时间不可能通读,只能是有重点地朗读。
2为了增加阅读量,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课前要求学生多读鲁迅的作品,其中鲁迅简历《〈呐喊〉自序》关于藤野先生的资料鲁迅留学时的国内国际背景等为必读内容。这也是符合新课标语文学习要向课外延伸的要求的。当然,教师也要多查找和本文有关的资料,并在适当的时机展示,师生共同补充资料,互相讨论,体现了师生双方民主平等合作的理念。
3语文学习的延伸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生活的延伸。我们今天学习《藤野先生》和十年前应该有很大的不同。十年来中日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把“爱国青年”和藤野先生做对比时,在分析那些人的“爱国”性及其思想根源时,很自然地会涉及到日本的国民性问题,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前日本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右倾化问题,通过学习本文应该引起学生对当前中日困难关系的关注和思考。我们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如何正确地对待其他民族。要学会和其他国家民族和平友好相处,提高对日本严重右倾化的警惕。
4本课的`广度体现在对课文内容的大量补充及对当前中日关系的关注上;深度体现在对“爱国青年”的“爱国”性的分析上及对“真正的爱国主义”的讨论上。
5我认为尊师不是本文主题的第一义项。故在本课中只粗略提及。
6本文知识点众多,学习时不求面面俱到,但重点是必须完成的,难点是必须要突破的,通过研讨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情感上有触动思想上有收获语文能力上有提高。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结构线索。
2找出“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时的主要事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分析,理解其中体现的藤野先生的品质和作者的爱国精神。
3分析部分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开这个疑问。
二根据预习,提示生字
挟着 芋梗汤 诘责 寒颤颤 畸形 绯红
(注:以上生字都是课本注释中所没有的)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2
学习目标:
1.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
3.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4.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学习本文抓住人物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教学难点:
1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过渡: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如此值得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复习作者,回忆我们学过的有关鲁迅先生的文章
三了解藤野先生
1这位藤野先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给他画一个像,用文字表述出来。
学生思考回答。(抓住黑瘦八字须……)
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的呢?请阅读第6-10自然段,思考: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老师觉得作者写的藤野先生不太漂亮,因此改为下面一段文字,可以吗?
他,既有高仓健一样的体魄,又有三浦友和一样的相貌。脸色白而透红,眼睛大而明亮,头发整齐而又有一点波浪。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洁白的衬衣上打着一条漂亮的领带,皮鞋擦得又黑又亮。一走上讲台,就用洪钟一样的声音说:“我,就是藤野严九郎。”
明确:说明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不拘小节治学严谨。反映他工作认真全身心投入治学。
2这样的一位藤野先生,鲁迅是如何来评价的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学生回答:伟大
学生齐读第37小节,体会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这种情感。
3为什么在鲁迅眼里和心理藤野先生都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阅读11-35小节,思考:文中写了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的几件事?这些事又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样的品格?
学生讨论交流
可能出现的问题:
○1(第11-19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检查并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解剖图,表现藤野先生对教学工作极其认真负责,教学的严谨,对学生的严格和对作者的关心。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1)概括这两个事例,写成小标题:──(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
(2)文中的“讲义”有哪两个意思?──前者指讲课内容,后者指课堂笔记。
(3)“我”为什么“很吃了一惊”?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因为看到藤野先生亲自给“我”这个外国学生改讲义。
(4)“我”为什么“不安和感激”?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的是藤野先生的热情关心。
(5)把“都用红笔添改过了”的“添改”改为“修改”可以吗?──不可,“添改”比“修改”更费神。
(6)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是否偶一为之?请从文段中找出根据。──不是。有两处可证明:1.藤野先生要求每一星期送给他看一回;2.这样一直继续到藤野先生教完了他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7)填空:藤野先生给作者改讲义改得十分认真,其中
最能表现改得全面的词语是──“从头到末”;
说明改得细致的词语是──“不但……连……一一”;
说明改得及时的词语是──“第二三天便还我”。
○2(第21-22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因“我”敢于学习解剖尸体而很高兴,表现他对作者的`热情诚恳和关心。
○3(第23自然段)写藤野先生想知道中国女人裹脚使足骨变形的详细情形,表现藤野先生注重调查,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
○4(第24-28自然段)写“考试事件”,一方面讽刺了日本的所谓“爱国青年”,同时也表现了藤野先生和一些日本学生是主持公道的。
○5(第32-34自然段)写藤野先生听“我”说不学医了,要改学生物学时的表情,表现藤野先生尊重学生的品质和待人憨厚的性格。
○6(第35自然段)写藤野先生临别前夕送相片题词“惜别”,表现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真挚情谊。
藤野先生为什么“悲哀”?为什么想说却没有说?鲁迅为什么要说谎?
要求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序号事例思想品质
浅层的深层的
1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在日本举国上下都鄙视中国人的风气下,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无民族偏见。
2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
3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5惜别友好与尊重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3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内容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藤野先生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
从生活习惯的角度来考虑:生活俭仆。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5学习小结。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引入新课教学
二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段落或内容
三学生回答:文章除了直接写藤野先生的内容外,还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
四讨论交流:这些内容和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吗?
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内容分析如下:
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藤野先生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有密切的关系。
五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明确: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对藤野先生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指名学生分别朗读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标】
1速读文章,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情感。
2品味语言,了解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
【预习提示】
1日积月累
(1)我搜集的资料(作者及其作品)
(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
2边读边悟
(1)课文哪些地方是详写,哪些地方是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课文通过哪些典型事件表现藤野先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读完文章,我的阅读感受是:
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青年时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还有一位是他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并且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之间究竟发生过哪些刻骨铭心的事情,值得鲁迅时刻怀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一探究竟。
二速读感知
(一)速读课文,初识藤野先生。请同学们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思考:鲁迅在文章中写了几个地方的事?详略是如何安排的?
明确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二)成果展示,交流速读所得。预设:东京,仙台,北京。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写得最为详细。
(三)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小结: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地点的转移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详写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与先生之间的交往,以此为记叙的中心。那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件写藤野先生的?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深处品读寻访。
三品读聚焦
(一)请学生品读课文,屏幕出示品读问题: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二)学生采用跳读品读方式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最后班级交流。
(三)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归纳。
预设:
1聚焦人物:
(屏幕显示)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这是主要对人物进行什么描写?肖像描写特点鲜明:“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也是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2(屏幕显示)结合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再找出作者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请你为课文后面插图中藤野先生的照片,配一段简要的文字说明。采用“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形式。
肖像特点:“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生活习惯:生活俭朴。典型事例: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
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对待学生:热情诚恳循循善诱。
明确学写类似文章要注意:
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
②叙述事件详略结合
③运用神态肖像描写等刻画人物
(四)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思考:藤野先生的长相,非常普通;藤野先生的行为,看似也非常平凡,做着老师该做的事。可作者却为什么说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为什么“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请从文中找依据。
1学生再次品读,讨论,交流。
2理解人物品质或文章主题,往往需要了解时代背景。教师适时补充鲁迅留学时的时代背景。出示选自《鲁迅传》的一篇背景资料——《无法直面的人生》。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报纸就公开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发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防止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经常遭受少年人的辱骂。你不但生活在陌生人中间,而且是生活在陌生人的轻视和轻蔑中间,请想一想,一个自尊自重的中国人,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处境?鲁迅见到的许多留同学,偏偏又是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自己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身的种种乖行,不时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同学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进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的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自己的'轻蔑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的了,但是,日自己那股轻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同学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学习成果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协助,于是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 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定灭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这样高傲,鲁迅初到仙台,就有教员热心地张罗食住,任课的教授当中,更有藤野严九郎那样满怀善心的人,就是同班同学中,也有好几位不满意那些高傲者的粗暴,特别站出来替鲁迅辩护。但是,尽管如此,这些事情仍然给鲁迅非常强烈的刺激……
3预设:在这种情况下,藤野先生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只为学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术。作为一名日本教师,他抛开了这些偏见,没有私心,热情关怀我,严格要求我,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而作为独在异国的学子,鲁迅从藤野先生那里得到关怀爱护,得到尊重理解,得到学识,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鲁迅的热心期望,让鲁迅感受到一个真正教师的风范,因而鲁迅对藤野先生怀念和感激。“原来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种精神与品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怎能不感到伟大呢?怎能不感激他呢?又怎能不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呢?
四研读探究
(一)复旦大学上海师大中文系编的《鲁迅作品分析》中说:“贯串着这篇文章的内在线索,正是鲁迅的那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对祖国对人民的彻底献身的革命精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畅所欲言。
预设:
1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无非”,表达作者对东京的失望之情。通过反语写出对“清国留学生”速成班麻木不仁附庸风雅不学无术行为的不满厌恶,甚至是愤慨。这些人与具有强烈爱国思想的青年鲁迅形成了鲜明对比。
2地名:日暮里,水户。
(1)“日暮”这个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且往往与悲伤愁苦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杜甫《登楼》)
鲁迅自己学诗,也常用“日暮”这个词,来表达悲愁的感情。例如,1900年2月,他在南京读书时曾写诗《别诸弟三首》,其中便有: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又外加。1901年2月,再写《别诸弟三首》,又有: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除了上述鲁迅读诗写诗经常遇见和运用“日暮”一词这个原因之外,“日暮里”这个地名所以给鲁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风雨飘摇,祸难重重的日子。胸怀救国救民大志而身处异国的鲁迅,正为探求真理而劳碌奔波;面对站牌上的“日暮里”三字,更勾起他忧国忧民的悲愤激越之情。
(2)水户,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和中国有关。
3弃医从文。导火线是“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根本原因是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4结尾:“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运用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痛斥他们的丑恶行径,与他们顽强斗争,正是鲁迅爱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小结:以上内容让文章全篇都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上种种,也更突出了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之难能可贵。
五写作抒怀
藤野先生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细节中的卓越;鲁迅先生让我们见识到了情真意切,意蕴绵长。假设在鲁迅与老师阔别20年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请你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学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倾吐心声。学生写作;交流展示;师生共评。
六结语
这节课跟随鲁迅先生,我们认识了生活俭朴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我们更亲近地触摸到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也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正所谓“谆谆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句句激励朝朝暮暮皆为树人”!而藤野先生其事其人亦如一朵暖人肺腑的“精神之花”永远镌刻在鲁迅的心中,也长久地绽放在《朝花夕拾》中,虽历经时间淘洗,也不改其志,不褪其色。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5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了解鲁迅及其创作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文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及其对人物性格和思想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恩师是让人怀恋的,一位好老师有时会影响我们一生。从小学到初中,你们也一定有让自己难忘的老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评价一下这个令你难忘的老师吗?(三个学生发言)
好了,看来大家心里都有一位让你恋恋不忘的老师,我们的鲁迅先生除了七年级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外,还有一位令他难忘的老师,他就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医学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鲁迅先生写自己老师的文章——《藤野先生》板书课题藤野先生(注意藤字),(二)作者及文体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同时,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此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文章。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而已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鲁迅晚年时期回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人和事)河埠步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那什么是散文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三)字词注音PPT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放PPT快速浏览全文,找出)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给文章划分层次,归纳每部分段意。
明确:
1表明地点转移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
2
⑴第(1—3)段:写认识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见闻和心境,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⑵第(4—35)段: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离别)。
⑶第(36—38)段:写离别藤野先生后对他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五)研读课文,分析藤野先生形象
1藤野先生外部形象
师:我们刚刚对我们心中难忘的老师做了评价,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怎样评价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PPT,学生齐读)鲁迅用了这样一个词来评价藤野先生“伟大”(板书:伟大),同学们,在你们心中,提到伟大一词,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抽生发言)老师一听到这个词,也自然想到了这些形象。藤野先生只是日本一个普通医学专门学校的一个普通教师,鲁迅先生与藤野也只有两年的师生情谊,而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了,那么二十多年后的鲁迅为什么要用伟大一词来赞美自己的老师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6—10段,请同学们找出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生活简朴)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治学严谨)
声调:缓慢而有顿挫
2细读第11—23段,思考:
课文记叙了“我”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结合词句批注,这些事分别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学生默读找答案(抽生回答):写了几件事?四件,哪四件?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师总结:共写了四件事,第一件,添改讲义(书本分析)放图片
第三件,关心解剖实习,“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
总结
3学生齐读第37段
(六)合作探究
1第1—5段:在东京到仙台的鲁迅心情或境遇怎样?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抽生回答)
总结
2第24—31段:鲁迅先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的?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6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依据这一原则,并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梳理线索,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老师阔别二十年后,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赏析到拓展迁移运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写一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思考如果没有阅读课文,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主题会是什么?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况是大手笔的鲁迅,从而激发学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学习激情。
第二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这里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下: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领会到的?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见藤野前,在东京
相识
与藤野在仙台相处
离别
相别后,深切怀念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显示图片)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的———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12-18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05-09
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12-21
课文《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02-17
藤野先生优质教学设计05-20
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2篇)07-07
藤野先生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10-31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10-06
《藤野先生》教学反思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