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2 18:44:3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登高》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登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高》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同时,新课标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积极落实。唐诗体现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这首诗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寄居夔州,漂泊他乡,体弱多病,独自登台时所写的一首代表性律诗。古人评价它是“杜诗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可见其重要位置。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律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具有极高的鉴赏价值。学好此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校是一所农村的普通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学习吃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提高。

  依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我在设计时,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由景入情,分析景情关系,再联系时代背景及作者处境深入探究产生悲秋情怀的缘由。以文本为基础,走近文本,又能跳出文本,再回归文本,深刻感悟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诵读,分析景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一代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作的代表性作品,集自然风物与一生的悲情感受为一体,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而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有限,因此我把分析景情关系作为本课的重难点。

  二、教学准备:

  课前查阅关于本诗的相关资料(作者经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说课稿等),从中筛选,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配上背景音乐,图片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更好地呈现诗中的内容。请同行们批评指正,上了又改,改了又上,多次修改而成。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是一个多么令人魂牵梦绕的季节,倾听大自然秋的絮语,文人墨客们各有不同的情感。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呈现给我们的是深秋季节沦落天涯的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刘禹锡的《秋词》呈现给我们的是秋高气爽鹤排云霄的壮志豪情。那么,在一代诗圣杜甫的笔下,秋又寄寓了怎样的情怀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被称为“杜诗第一”的《登高》,体会诗人的情怀。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选定学生班上读,感知诗的韵律美。

  2、听录音读(课件展示)。

  3、师生齐读,感知诗的情感美,找出诗眼(揭示主旨)。

  明确:“悲”,由此生发出悲什么,如何悲两个问题。

  (三)分组讨论,分析景情关系:

  学生结合文本分组讨论,诗人到底是“悲”什么,如何“悲”(提示:抓住诗中的意象及其特点分析)(课件展示)。

  第一层:悲自然之秋。(鉴赏前四句)文中所用的意象及其特点、写景的角度:

  风急——视觉,天高——视觉,猿啸哀——听觉,以上均为仰视。

  渚清——视觉,沙白——视觉,鸟飞回——视觉,以上从俯视到仰视。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登上高台,眺望远方,天空高远,西风呼啸,老猿悲鸣,沙渚在下,鸟转空中,落叶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生命老去,无可奈何,让人徒增无限伤感。

  前四句写景,分析意象,提醒学生注意写景的角度,并描述画面,这样把诗句想象成画面,把画面转变成自己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样既鉴赏诗,掌握了写景的方法,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把握诗人的情感。

  第二层:悲人生之秋。(鉴赏后四句)。

  作者笔下的秋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由此看出此时的作者境况如何?结合文本理解。

  这样连续追问,由意象到意境,由自然之秋到人生之秋,由此联系作者当时的境况,引出写作背景,体现了思维的连续性,层递性,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万里—漂泊,地远—悲悲秋—时之凄惨悲作客—羁旅——悲。

  常作客—久旅—悲百年—迟暮———悲多病—衰疾—悲。

  台高—迥处———悲独登台—无亲朋——悲。

  这八重悲层层累加,将作者内心的悲怆抒发得淋漓尽致。末句艰难苦很,两鬓霜繁,忧时忧世,忧生忧己,无穷烦恼,真是无限悲慨。

  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而今头发已白,命之将尽而功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

  第三层:悲国家之秋。

  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环节跳出诗文,把我们学过的杜诗进行整合,梳理出诗人悲国家之秋的情怀,点到即可。

  可联系杜甫早期的作品,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石壕吏》等,与此文作比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四)合作探究:(课件展示)。

  把全班分为两大组,每组各探究一个题,每组各确定一个主持人、书记员、发言人,探究结束后,每组各派发言人在班上发言,其他同学可补充完善,点评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作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歌。

  本文所选的杜甫的三首诗,都是作于秋天,我们怎样理解杜甫的悲秋情怀?

  明确:这三首诗其中有两首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悲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所谓的“春女善怀,秋士易感”。秋天万物凋零,霜风渐冷,给人以苦寒之感,容易使人产生人生迟暮,功业难成之类的联想,但也催人奋进,令人振作。杜甫的悲秋,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显得更加忧郁厚重。

  (五)再读,指导学生品味、背诵。(课件展示,放背景音乐,结合画面,引导学生背诵)。

  (六)作业:(课件展示)。

  1、背诵默写。

  2、找出诗中你喜欢的两句,写一段赏析性文字(2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课件展示)。

  自然之秋——写景。

  诗眼:悲人生之秋——抒情。

  国家之秋——深层。

  四、教学反思: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运用的多媒体课件,集声音、文字、画面于一体,很好地展现了课文的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帮助了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课堂环节到位,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跳出文本,总结杜诗晚年诗作的特点,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反应比较积极,参与度高,少数同学能当堂背诵,还有少部分学生反应迟钝,表现不是很积极。我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上掌控不到位,学生讨论时间有限,讨论的程度也很有限,展现时学生不够大方,声音不够洪亮,羞羞答答的,语言组织表达不够准确。制作多媒体课件虽费时费力,但能更形象的展示课文内容,以后要多下功夫,使课件更加精美。平时上课时要多研究学生,要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登高》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登高》教学设计【精选】09-18

《登高》教学设计04-21

《登高》教学设计优秀12-12

《登高》教学设计合集【15篇】07-20

语文《登高》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2-25

高一《登高》教学教案08-06

登高的诗句10-07

登高有感10-07

《登高》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