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知识分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部分,教学难度不大,多数内容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①、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
②、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掌握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1、分组活动探究、猜想、讨论、归纳
学情分析:
在氧气、氢气后学习二氧化碳,从学习程序来说对学生并不陌生。如学习物质从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入手。二氧化碳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其熟悉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实验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1、“二氧化碳在大自然中自由地翱翔”,拉开了本课的序幕。讨论与交流,归纳出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创设情境,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展示:1、教师出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学生思考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可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讨论与交流:由学生通过感知得到二氧化碳的颜色、状态、气味。
提问: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举例说明。
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强越大,溶解得就越多,如:汽水、啤酒就是高压溶入较多的二氧化碳所形成的。如果将温度降低至-78.5℃(101千帕),气体二氧化碳就变成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其含义是“外形似冰,熔化无水”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
小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三、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演示:在两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
现象:两支燃着的蜡烛都熄灭,且下面的火焰先灭。
提问:由此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进一步解释上述事故的发生及蜡烛熄灭的原因)
结论: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讲解:在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等处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危及生命。
提问:怎样测试菜窖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学生讨论后归纳)
讲解:在菜窖里做一个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或燃烧不旺,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进去。
演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紫色石蕊试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颜色变红,加热后红色褪去,又恢复紫色。
结论:能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讲解: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生成碳酸(H2CO3),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演示: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实验,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能二氧化碳气体和澄清石灰发生水反应。
本节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的同时,我们以从中获得什么新的知识?
课堂练习:利用多媒体展示。
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色
味
态
密度
溶解性
熔沸点
无色
无味
气体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不供给呼吸。
3.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H2CO3====CO2+H2O
4.能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O2+Ca(OH)2===CaCO3+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2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3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从海水中获取溴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溴碘的性质,知道氯溴碘的性质差异;
3.了解检验溴离子、碘离子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溴、碘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海水中提取溴、碘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氯溴碘在氧化性上的递变规律以及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之处。
三、 教具
实验仪器(氯水、溴化钾溶液、碘化钾溶液),教学用PPT
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五、 教学进程
【课堂导入】阅读PPT上南岐之人的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学生对于这些南岐人各个得大脖子病比较好奇,向他们介绍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引起的。
碘的摄取:包括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但我们每天最常见的摄取碘的方法通过加碘盐的摄取。
溴的应用:溴的应用也有很多,比如红药水就是溴的有机物。溴还有海洋元素的美称。
【情境一、溴碘的物理性质】讲解:溴在拉丁文中有恶臭的含义,而碘在拉丁文中是紫色的含义,由此你能不能得出什么信息?
回答:碘的颜色是紫色的,溴具有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展示:溴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发现溴的一些物理性质:深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补充:溴的物理性质还有具有强的腐蚀性,会严重灼伤皮肤,橡胶;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ρBr2 >ρH2O
展示:碘的图片,同样挖掘碘具有哪些物理性质:紫黑色晶体 ,有金属光泽 ;易升华,蒸气为紫红色刺激性(蒸气)
补充:在水中溶解度比溴还小,易溶于乙醇、CCl4、苯等;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提问:加碘食盐由于碘具有挥发性,是不是开袋放置一段时间以后,碘的含量就会减少?
回答:不会,因为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单质碘,是化合态的碘。
PPT展示:溴、碘的溶解性实验
讲解:
由于碘在水中,四氯化碳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就会导致他们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溴在水中是橙黄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橙红色的。
碘在水中是棕褐色的,但是它的四氯化碳溶液是紫色的。
【情境二、溴碘的化学性质】观察:溴碘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溴碘的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非常容易得到电子,呈现的是什么性质?溴碘的性质与之前学过的哪一种元素非常像?
回答:溴碘的性质与氯的性质非常像。
比较:氯溴碘三者的氧化性强弱(提示通过在一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最强来进行比较)
实验:展示书本上P46页的观察与思考实验内容
讨论:结合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回答,这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涉及了什么方程式,通过方程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1:在氯水加入碘化钾溶液中,并加入四氯化碳溶液,下层变为紫色,可以得出反应为:
Cl2+2KBr=2KCl+Br2
现象2:在氯水中加入溴化钾溶液中,同样加入四氯化碳那溶液,下层变为橙色,说明发生了反应:
Cl2+2KI=2KCl+I2
结论:综合以上方程,我们可以得出他们在氧化性之间的关系式:
Cl2>Br2>I2;相对应的它们在还原性上也有一个递变的规律:I->Br->Cl-
引导:前面我们介绍了氯气的化学性质和溴碘非常的相似,那么氯气有的性质是不是溴碘也有呢?
讲解:溴碘的化学性质1.能和金属反应2.能和非金属反应3.能和水反应4.能和碱反应
强调:虽然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与氯气非常相近,但是它们还是有特殊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与金属反应时,溴能够氧化到最高价,但碘不能。
与非金属反应时,氯溴碘的反应条件越来越难。
与水反应时,溴碘都是可逆反应
与碱反应时,发生类似的反应:X2 + 2NaOH = NaX +NaXO + H2O
【情境三、溴碘的提取】溴的提取
在溴的提取的过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
提问:
1.溴在海水中的浓度低?
2.海水中的溴以什么形式存在?
3.如何把化合态的溴转化为单质溴?
讲解:由于海水中溴的浓度比较低,因此采取浓缩的方法,而浓缩液就是我们在提取粗盐的过程中得到的.母液
展示提取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在最后,为什么要鼓入热的空气?
回答:使溴以蒸汽的形式跑出来。
碘的提取
在提取碘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海水中碘的含量更低,如何来提高碘的提取?如何把海带中的碘提取出来?
讲解:海带等藻类植物具有富集碘的能力,因此在这些植物的体内含有碘的量要比海洋中大十几万倍。再通过灼烧、浸取使碘离子提取出来。
展示:从海带中提取得到碘的流程图教学设计--《溴、碘的提取》学生版
提问:
步骤①灼烧海带时,用什么仪器?(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
步骤③的操作名称是什么? (过滤)
步骤④中加入试剂的作用是什么?(使碘离子以单质形式得到)
步骤⑤中,应选择什么试剂来提取碘?选择的理由(有机溶剂且不溶于水,萃取剂的要求)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什么?原理是什么?(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
【情境四、溴碘的检验】如何检验溴离子和碘离子
溴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淡黄色的沉淀生成)
碘离子的检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有黄色的沉淀生成)
拓展另外的检验方法:
可以用氯的四氯化碳溶液来检验溴单质和碘单质的存在:
溴:下层溶液变为橙红色;碘:下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情境五、拓展与应用】溴的应用:抗爆剂、杀虫剂、粮食熏蒸剂、制药碘的应用:加碘食盐、华素片、海带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4
一、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探究和交流活动,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应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和教师引导总结得来,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课程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关注社会层面的问题和自然界真实问题。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再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整个中学化学体系中,原电池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因此,原电池原理教学在整个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学中,原电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因为原电池原理教学是对前三节有关金属性质和用途等教学的丰富和延伸,同时,通过对原电池原理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从本质上认清金属腐蚀中最主要的电化学腐蚀的原因,为后续金属腐蚀的原因分析及寻找金属防护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从实验入手,通过观察实验,而后分析讨论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揭示出原电池原理,最后再将此原理放到实际中去应用,这样的编排,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学情分析:
原电池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大,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引入新课时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电流的原因,再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实验探究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并能设计较简单的原电池。
通过探索实验、现象比较、设疑诱导、知识讲授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并且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通过多媒体画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各种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及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五、重点难点:
原电池的原理和构成条件。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情景设计、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5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
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
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
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
2)什么是活化分子。
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
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课堂思考题
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能力目标: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思想教育:
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地利用资源。
教学重点: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情况分析:
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关键,教师应紧紧结合化学方程式意义,引导学生对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题意,理清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简明地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1、探究法:通过对问题的合理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探究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2、边讲边练法:通过边讲边练,及时反馈信息,达到师生互动,争取在课堂40分钟解决本节课大部分问题。
教学辅助设备:小黑板、学生课堂练习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问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说明。
请书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并指明该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过渡: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量的意义,我们可以在已知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质量的情况下,计算别的物质的质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现在用学过的知识试着去
解决下面的问题。
例题1: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如果得到128Kg的铜,至少需要多少氧化铜?(同时需要多少克氢气?)
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该问题,教师作适当引导。并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
引导提问:
你们是以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会儿,然后让学生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
总结:
解题思路:
1、写出化学方程式
2、找出已知量、未知量(设为x),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比。分两行写在对应的化学式下面。
3、列出比例式,求解x。
巩固练习:
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总结的解题思路再来解决一个问题,并请同学们按照你们认为正确的解题格式将解题过程书写出来。
例题2:13g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制得多少克氢气?
问题深化:解答计算题应该有正确的书写格式,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是怎样的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出解题格式,并请学生回答。
解题格式:
1、设未知量为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找已知量、未知量,并计算其质量比
4、列比例式,求解未知量
5、简明地答
点拨:对解题格式中的相关事项作进一步强调。
现在我们就用刚学过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知识,完成下列两个练习题。
巩固练习:
1、电解1.8g水可得多少克氢气?
2、在空气中燃烧多少克木炭可得22g二氧化碳?
让两位学生到台上演算。
引导: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随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要进行个别的帮助。
解题辨析:
下题的两种计算的结果都是错误的,请指出其中错误,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内容:略
(如果时间不够,则将该部分内容移到下节课进行。)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中应注意的事项,请同学们总结一下。
对学生的小结,教师作适当引导和补充。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以用下面几句韵语加以记忆。
化学方程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比例,解设比答需完整。
课外练习:
教材习题。
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产生求知欲。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请一位学生上台书写,另请一位学生回答意义。
学生对以小黑板出示的例题略作观察,稍加思考。
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来演算。
让学生思考、讨论一、两分钟,请一、两位学生回答。
学生仔细体会解题的思路过程。
学生进行练习,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算,并写出解题过程。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使用正确的解题格式。
学生分析总结出解题格式,一、两位学生代表作答。
对照教师给出的解题格式,学生仔细体会,并和解题思路作比较。
依照例题,严格按计算格式完成课堂练习。
强化训练,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学生积极思考,并指出其中错误。
学生总结解题注意事项,请一、两位学生作答。
理解记忆。
独立完成课外练习。
问题导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回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加深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因为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对本节课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以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新知识情景。
结合具体的实例教会学生分析题意,学会如何解计算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探究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从思维的特点出发,养成正确地审题、解题习惯,找准解题的突破口。
加深巩固,进一步强化用正确的思路去分析、解答计算题。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书写完整、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
掌握解题格式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练习加深巩固知识,强化计算技能。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辨析解题正误,发现典型错误,避免学生犯类似错误。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只作恰当及时点拨。
在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会学知识。
加深、巩固知识,反馈信息。
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7
【课程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会应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原电池。
【教材分析】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学情分析】
中学生对“电”的内容的认识不仅来源于生活经验,而且来源于学科学习。在生活经验方面,不仅接触了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而且接触了干电池等化学电源;在学科学习方面,学生不仅接触了摩擦起电,而且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了电能,此外还学习了关于电的初步知识(如电源的正负极、电压和电流等内容),因此对电并不陌生。此外,高中《化学1》已较为系统的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也学习了钠、镁、铝、铁等有关的金属知识,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内容。这些经验基础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为本节的学习做了知识、能力上的准备。
同时原电池是高中化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知识之一,它的教学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后续电化学知识的基础。原电池的教学是体现学科交叉,科学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学生在第一节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关系,本节课则学习化学能转化为另外一种能量即电能,由于电化学知识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领域,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和陌生感,因此一个好的开端十分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
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
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
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生:(思考)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
生:形成闭合电路;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二、新课讲授
师:[投影显示]如下图所示。大家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电流表指针的变化。碳棒上有什么变化?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
(生观察现象)
生:1.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
生: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师:请大家是这写出电极反应。
生: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生: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师:这里设计了三个实验,请大家分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现象,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显示]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接通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极上的现象并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所生成的气体(图3)。
师:在此过程中请大家一定要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生:前两个实验碳棒上没有明显变化;
生:第三个实验通电一会儿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碳棒上有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
全部生:分析整理作出判断。红色物质为铜,黄绿色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氯气。
阳极产物—氯气(Cl2);阴极产物—铜(Cu)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提示]讨论提纲
[投影显示]
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是如何运动的?
2.接通直流电后,原来的离子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3.有关离子在两极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生:(讨论分析)
1.通电前溶液中Cu2+、Cl—、H+、OH—自由移动。
2.通电后带正电的Cu2+、H+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Cl—、OH—向阳极移动。
3.Cu2+在阴极得电子变成了单质Cu,Cl—在阳极失电子变成了Cl2。
师:[总结板书]
通电前:CuCl2=Cu2++2Cl—;H2OH++OH—自由移动
通电后: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总反应化学方程式:CuCl2=Cu+Cl2↑
[概括]通俗记法,利用谐音。阳(极)—氧(化反应)
师:在电解过程中,电子是如何形成闭合回路的?大家请看看课本第64页,归纳电子流动
方向。
生:电源负极→电解池阴极→电解质溶液→电解池阳极→电源正极
师:非常正确,我们一来总结一下。
师生:电子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从电源负极流出,流向电解池的阴极,阴极附近的Cu2+
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铜,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定向移动,阳极附近的Cl—在阳极失电子被氧
化为氯原子。氯原子结合形成氯气分子,失去的电子从阳极流回电源的正极,从而形成了闭
合电路。
师:电解质溶液的导电与溶液的电离有什么关系?
生:先有电离,后有电解。电离不需要通电,电解建立在电离的基础上。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完成投影显示的表格。
生:(每位学生完成一项,共同填好此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 M(平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9
摘要:以必修模块“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为例,教学设计时着眼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尊重他的认知,适当地去丰富他的认知。以此来理顺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认知;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化学能与热能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是为帮助“学”而存在的。而在怎样帮助学生学的问题上是存在两种教学思路的,一种是着眼于学生的无知,于是迫不及待地用我们已掌握的学科知识去填补他的无知;另一种是着眼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尊重他的认知,适当地去丰富他的认知。也就是说,前者关注学生不会什么,而后者关注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虽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但当我们从尊重与丰富学生认知的角度去设计教学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理顺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以必修模块“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实践。
一、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学的起点
人教版必修2中的“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章让我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关注物质变化到关注能量变化。而对化学反应有热量变化的问题学生们并不陌生,在初中化学中他们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高中必修模块的教学中我们当然可以从初中所学引入,可以从燃料的燃烧、能源危机、神七升天等话题引入,但这些似乎都还不足以体现“化学能与热能”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来说,对自已身体的兴趣应当甚于对环境的兴趣,教学从一开始就试图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图片,提出问题:人、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恒温动物,为什么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恒温动物要比变温动物更高级些?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一般高于环境温度,因此在环境中不断在散热,为什么还能保持体温?植物有体温吗?植物的体温哪里来的?这些问题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由它们引导学生走向科学世界。课堂实践表明学生们对这些问题是很有兴趣的,他们谈到人体、动物、植物都有呼吸作用,会放出热量供生理活动需要;谈到酶的催化作用对温度敏感,恒定温度时酶能很好发挥作用;谈到变温动物需要冬眠,少吃少喝也少活动,这样热量低产出也低消耗;谈到呼吸作用都是营养物质的缓慢氧化……从这样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还是有不少前认知的,接下来的教学只需要让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认知更丰富、更深刻。
二、通过系列问题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
既然已经认识到动植物体内的缓慢氧化是放出热量的,那从思维的逻辑性来看,下列问题的提出便顺理成章:①其它不在生物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也会放出热量吗?举例说明。②非氧化还原反应会放出热量吗?举例说明。③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吗?举例说明。这些问题的意图在于帮助生将头脑中已有的化学反应按不同类别组织整理起来,这些问题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并丰富了他们认知的角度。
接下来便需要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入了。依然通过问题:你为什么认为煅烧石灰石、氯化铵分解等反应是吸热反应?学生的回答是很有意思的,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分解反应所以吸热(言下之意,化合反应才会放热)。有人认为这些反应需要加热,所以是吸热反应。当教师在课堂上更注意倾听而不急于表态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是很活跃的。他们自发地讨论起来:双氧水分解也是分解反应但是放热,看来吸热与反应的基本类型并无特别关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需要加热,可这是个放热反应,看来需要加热并不意味着反应就得吸热。不过对于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才能发生,学生们倒是一致同意的,因为他们举不出反例。此时教师便需演示Ba(OH)2·8H2O固体与NH4Cl固体或是NH4HCO3粉末与盐酸的吸热反应实验了。这些实验的效果都十分明显,它们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反应实例——原来吸热反应也有不需要加热的。
在此基础上,新的问题自然产生:既然吸热放热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并无必然联系,那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到哪里去了?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又来自哪里?这些问题只需提出便可引导学生在他们已有的认知中寻找答案。因为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的概念已在学生们的初中化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中基本建立。当他们意识到能量并不能凭空产生和凭空消失的时候,便已明白反应热是贮存在反应前后的各种化学物质中的,化学反应的过程也是能量存储和释放的过程。至于反应的热效应在数值上相当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这一定量关系也是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可由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
由宏观现象到微观本质是化学研究的思路。只需提醒学生关注到化学学科的这种研究特点,便自然引发学生对反应热微观本质的思考,而这一定是与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联系在一起的。看上去,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正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由键能数据计算出理论上的`反应热”是需要教给学生的新内容,但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需用问题引起学生对微观的关注,他们便会搜索出头脑中原有的关于“化学反应是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等这些已有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进行再加工、重组,从而自己得出以上结论。而如果我们不本着尊重学生已有认知的态度来设计教学,不仅自己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
三、通过问题再从科学世界回到生活世界
如果说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有了基本了解,那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关于反应热的认知,并帮助他们从科学世界回到生活世界,以科学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原来的生活现象。关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与反应的热效应并无必然联系这一点学生已有所认识,但反应过程的“加热”是用来干什么的,这始终是学生的一个疑问,因为学生们见过太多需要加热的反应了。这个问题还为将来选修模块中进一步认识反应的活化能埋下伏笔,因此有必要展开讨论。
四、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为将来的学习留下悬念
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获得知识本身,还在于理解获得知识的途径、方法以及理解知识是变化发展的。因此有悬念的教学才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认知留下空间,悬念也应当成为丰富学生认知的一部分。教学到最后,提出2个问题供学生进一步思考:①爱因斯坦早已提出质量与能量是相互联系的(E=mc2),所以自然界的守恒统称为“质能守恒定律”,既然如此,那我们今天是不是就不能再说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了呢?②既然自然界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那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使用能源”呢?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以这样悬而未决的问题结束是很让学生着迷的。课后他们争论不休,通过“教”来引发“学”的目的达到了。也许在今后的选修模块或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他们才能明白自然界还有熵的变化,才能明白光速数值的巨大在联系质量与能量关系上的意义,也许他们并没有机会学习选修模块,这些问题他们会始终心存疑惑,但这都没关系,能感受到知识的浩瀚与自然的神奇也是极有意义的事。
总之,立足于丰富与放大学生认知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积极并富有成就感的过程;而立足于消除学生无知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外在强调与告之的过程,是一个消极而又艰难的过程。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认知能力与优势,这是令人奋进的;而学生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是令人沮丧的。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
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师】问题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
【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
【生】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应后显红色来检验。
【师】①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
②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
【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
【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从对比结果来看,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第二组做法得到一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
【布置课后讨论题】
①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
②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③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1
第三章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 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选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课程标准》要求《模块学习要求》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1、能列举铝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1、认识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
2、知道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运用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对教材和教师给出的合金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信息加工。
(3)体验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的互相影响的过程。
(4)通过完成小论文,体验科学研究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并通过相互交流、角色扮演的活动,增进感情,培养合作的精神。
(2)通过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材料发展的历史从生产力的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使,鉴于金属材料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所以本节主要学习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如何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等。此外金属材料自身还在不断发展,传统的钢铁工业在冶炼、浇铸、加工和热处理等方面不断出现新工艺。新型的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储氢合金、永磁合金、非晶态合金等相继问世,大大扩展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介绍金属材料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重点为:
(1)生活中铁合金及铜合金的主要成分及性能定为本节的知识重点;
(2)培养学生的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是教学重点
难点为: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在初中介绍的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金属种类选了“钠、铝、铁、铜”,具有代表性:除钠外,其他三种金属都是常见金属,学生有感性的认识,能与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相结合。鉴于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编写一节金属材料的内容,以体现教科书内容的时代性,反应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1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是金属知识的应用,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实物、图片、录象等展示,让学生对金属材料形成一个初步概念再学习
合金的性能、常见合金的组成和重要用途。
第二部分:再通过金属材料及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义。
合金以及金属材料的内容学生在初三已有一定知识基础,课标要求也仅为“能列举铁合金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了解铜合金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应用”故不应过多介绍各种合金材料组成、性质、用途,以致过多使用课堂资源。应该着力开展实践活动(小论文要延伸至课外,做好动员和指导即可),组织好关于选用材料的讨论。这些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理应获得相应的重视和教学资源。
(三)学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和视频材料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可展示常见铁和铜金属材料的实物,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展示多种金属材料的图片或视频,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合金等金属材料的认识。
(二)引用大量的生活中的事例
(三)可充分利用相关网站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这节课在“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不高,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落实“过程与方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建议灵活地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1.独立思考
2.交流讨论
3.展示交流
4.学生小结
六、教学资源建议
(一)上网查阅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二)可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就是否应该停止使用铝质饮料罐交流讨论
(三)任选你感兴趣的关于合金的课题进行调查,完成一篇关于合金的小论文。
七、课堂评价建议
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活动表现评价表的方式进行。
小组成员:
小组分工:
评价的内容评价细目结果备注
ABC
主题选择1、为什么选择此设计思路?
2、对能否完成好此设计思路是否进行论证?
活动过程评价1、学生的参与意识
2、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3、收集资料对所学知识的学习、理解是否有恰当的帮助?
资料收集与整理1、小组成员能否分工?通过多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
2、能否对收集资料进行有序的分类整理?
3、收集的资料是否充分并能围绕设计思路?
交流与表达1、能否对所选设计思路作准确、有条理的表达?
2、能否对他人观点做准确、恰当的补充?
3、能否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合理的质疑并能正确回答他人质疑?
整体评价1、参与意识
2、合作意识
3、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交流表达能力
5、查阅和整理资料能力
6、处理现场提问的应变能力
整体表现评价结果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用自学、反馈练习、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
五、学习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行实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烃的衍生物。
2.能说出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并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能推测乙醇的结构简式。
3.认识到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测乙醇结构简式的过程,认识到有机物的性质与其官能团息息相关,初步学会“结构—性质”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过程中体会化学带来的乐趣,感受学到知识带来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醇的结构简式。
【难点】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物质的结构决定了性质,性质决定了用途,反过来说,通过探究物质的性质我们也可以推知物质的结构。【提出问题】已经知道了乙醇的分子式是,那么乙醇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又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水可以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乙醇能否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播放视频】金属钠与乙醇的反应
【提出问题】根据现象判断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由此判断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2.乙醇的结构
【提出问题】金属钠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氢气,但是不能与烃发生反应,由此判断乙醇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与烃分子中的氢的.连接方式相同吗?
【学生回答】不同。
【提出问题】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是如何连接的?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是这样连接的吗?
【学生回答】烃分子中的氢原子都是与C原子直接相连的。乙醇分子中的氢原子并不都是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连接方式相同。
【提出问题】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可以写出几种结构简式,哪一种才是符合乙醇化学性质的结构简式?为什么?请小组内讨论之后给出结论。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了解铜的电解精炼、镀铜、氯碱工业反应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适当时间里学生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能根据电化学的原理解决有关设计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原电池、电解池的分析、判断。
四、教学方法
知识体系勾画——知识点习题分析——复习讨论——归纳总结——教师评价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原电池基本概念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①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燃料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相同)。
③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装置的变化:简易装置——盐桥装置——交换膜装置
2、原电池原理:
3、导电粒子的流向问题:
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离子流向(内电路):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考点:装置的.判断: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判断:正负极和阴阳极
例题: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考点:(例题)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电子、阴阳离子的移动
4、电解池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用于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用于金属的防护
4)设计原电池
例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写出两个半反应,选择负极材料、正极材料,选择电解质溶液,设计简易原电池,设计盐桥原电池
例题:可逆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综合应用
二、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常见类型、二次电池主要类型
1、二次电池的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5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
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4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进一步体会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为国家作出贡献,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板书(便于学生直观记忆、理解掌握):
1.概念
2.电极名称
3.构成条件
4.原电池工作原理(课件展示微观过程)
(3)设计原电池:(板书)
活动一、依Pb+CuSO4=PbS04+Cu反应,自主设计原电池。纸上谈兵重温原电池原
理。
活动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此原电池反应。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三、成果展示:学生写出有关电极反应方程式,进行练习。
活动四、学生总结单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形成整体思维模式。
活动五、学生评价原电池:电流不稳,引出新发明。
(4)改良原电池:(板书)启发分析电流不稳定的原因,引导双池原电池的设计思路,学习课本知识,按实验小组发放盐桥,重新实验。探讨盐桥的作用。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5)盐桥的作用:(板书)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1.补充电荷。
2.使装置形成闭合回路。
3.提高了能量转化率。
(6)结尾的设计:学生谈谈学习本节的感受,情感表达及分享。
总体设计思想: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亲手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疑问,自主解答,自主设计,合作评价。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推动课的进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问题意识,学会实验,学会提问、学会探究、学会设计、学会 合作、学会评价。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05-11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03-20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优秀02-10
高中化学《甲烷》教学设计04-22
高中化学必修教学设计02-09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20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15篇)04-20
优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最新12-12
《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范文06-11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集合15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