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学习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二、教学设想
1、杜甫的这首借景抒情的诗,从内容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从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杜甫作为现实主义义诗人的伟大,而且可以从他关心人民的博大胸襟中接受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陶染,在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和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方面,我打算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训练,因此本节课我考虑以“朗读训练”为切入点,通过加强诵读训练,使学生充分领会诗歌的内涵及精髓,注重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从基础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质的飞跃。
2、教学方法
(1)、朗读与鉴赏相结合。
(2)、交流、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3、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杜甫的诗及资料
4、教学用具:多媒体
5、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2、整体感知课文,领悟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查一查下面的加点字。(见多媒体)
(2)、听一听录音
(3)、教师朗读指导,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停顿等
(4)、学生个人读,学生对朗读作简单评价
(5)、学生齐读
3、比一比(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义
(2)、请各用四个字概括每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3)、请各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当时的心情。
(4)、以作者此时的心情为感情基调朗读,并对朗读作评价
4、品一品(学生再读课文,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写好批注,与同学作交流并作汇报)
5、赛一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实行分组背诵竞赛)
6、议一议(学生合作,讨论交流)
(1)结合全诗内容,谈一谈你认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像杜甫这样具有伟大情怀和理想的古仁人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
7、教师总结,学生再读全诗。
8、理一理(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已在这节课的收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2
课堂教学回顾:
一、导入新课
1、 欣赏“杜甫草堂”视频
2、 走进作者
(1)学生介绍杜甫
(2)屏幕展示“名人风采”,学生齐诵
3、 出示背景链接,学生朗读
二、阅读三部曲
(一)、听读篇
1、 播放范读录音
要求:注意字音;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3、 指名读,师生评价
4、 齐诵
(二)、解读篇
1、 示范解读第一小节
a、这就是一个精彩的画面,请你用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
b、将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1)学生小组间交流
(2)成果验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怒风洒茅 急
用“急”的情感读第一小节
2、 自学提示
a、请你用最生动的文字来描述每一个小节的内容,并将其凝炼成四字小标题。
b、将诗人的心理活动或思想感情凝炼成一个字。
C、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困惑或疑问,提出来
(1)学生分三大组交流讨论,每组完成一小节
(2)代表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
群童盗茅 叹
漏雨难眠 悲
渴望广厦 忧
(3)解答学生疑问
(三)、品读篇
用“掘词法”品读,即挖掘诗中的关键词,充分展现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1、大屏幕展示示例:例如“怒号”一词要重读,以表现风的猛烈和无情;“老无力”一词应读得缓慢、低沉,表现作者的无力、年迈、悲痛……
2、学生用“掘词法”品读,教师评价
3、 我是“杜甫”,我来读!
学生自读后分小节朗读展示。
三、雨夜听心
一首诗就是一颗心,它载着一千多年前作者的心声飘到我们的耳畔,让我们听到了一颗( )的.心的呐喊。
忧国忧民、推己及人(完善板书)
四、千古绝“畅”
假如你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会对杜甫说些什么呢?
(此环节由于时间关系留作课下作业)
粗浅点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的佳作,也是中学古诗文教学中的名篇。本课教学教师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清晰流畅。主体部分“阅读三部曲”的设计由听读、解读到品读,步步深入,真正体现了古诗文教学“以读促教”的教学理念。
古诗语言精美生动,教学时不能串讲支解。教师有效利用诵读、想象等手段,有导学有自学,让学生通过朗读自悟,入境入境,从而领悟诗意,体验诗情,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读,在古诗文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意境,重新焕发了古诗文的生命活力。
古诗教学课堂要让学生思绪飞扬,真情涌动,闪现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应该让学生积极思考,在初步的整体感知阶段发挥想象,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深入品味诗句,理解诗文的内容,真正实现和诗文对话。这在本节课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活动过程,此间教师的评价引导作用不可小觑,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只言片语却可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推波助澜。八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学习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采取让学生自己感受、大胆想象、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另外,“课本无非是个例子”,是教学的例子,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传授学生品读诗句的方法——掘词法,定对学生大有裨益。不过我想,如果这一环节让学生配合圈点批注的方法,效果一定会更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①揣摩诗歌语言。
②描写、记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③进行朗读训练,品味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能体现出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在制定的三个学习目标中,应该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也是难点。无论是为深入理解体味本诗,还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都要求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教学大纲中也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学生介绍作者引入。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一场有名的战乱,那就是?(学生回答:安史之乱。)这是一场民族大灾难。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到处是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亲友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入夜又下起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百感交集,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释题:题目是一种被动句式,意为茅屋被秋风吹破。歌,古诗的一种文体指铺陈、记述。
(二)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读
指导学生整体感知,领会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局部则要求学生把握四节诗的情感分别是:痛惜、痛心、痛苦和忧国忧民。以此确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与各节的语气。具体做法如下:
先让一生朗读,并提醒学生,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教师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
然后再让学生齐读,再让一个同学单独朗读。学生读完,教师应肯定其能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优点。
(三)诗歌赏析
1.检查预习情况
解释下列字词:
秋高(秋深)三重茅(几层茅草)俄顷(一会儿)漠漠(灰蒙蒙的)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突兀(高耸的样子)洒(散落)罥(挂)忍能(这样)向昏黑(渐进)衾(被子)何由彻(彻晓、到天亮)寒士(贫寒)见(同现)
2.赏析诗歌
逐层分析,让学生在头脑中想像每节情景。
⑴读第一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茅屋于秋风肆虐中,屋顶茅草被风卷走。
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卷、飞、渡、洒、挂、罥、飘转)
⑵赏析第二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一群顽皮孩童当着诗人面将茅草抱走,诗人十分焦急,喊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回来倚着拐杖独自叹息。
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焦急而又无可奈何)
⑶赏析第三诗节
读此节你会想像怎样的情景?
明确:狂风怒吼之后秋雨大作,满屋漏雨。可秋雨不依不饶下个不停,那床盖了多年的被子冰冷似铁,且又被睡觉不老实的孩子踢破,诗人在这样湿冷的屋子里瑟瑟发抖,如何能挨到天明呢?
设计过渡问题,承上启下:茅屋被吹破之后,最怕的.是什么?看看第三节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讨论明确:“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很硬,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⑷设计问题转入第四节的赏析:“长夜沾湿何由彻?”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齐读第四节,看本段表现诗人怎样情怀?
讨论明确:忧国忧民诗人并没有对自身的遭遇叫苦连天,而是跳出个人的圈子,推己及人,由眼前个人不幸想到了普天下所以的“寒士”,希望他们能拥有千万间避风雨的“广厦”。这是一种大胸怀,一副热心肠!如果这一理想变为现实,作者表示自己受冻至死也满足,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操!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博大襟怀,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千百年来激动了无数读者的心灵。
⑸最后教师做陈述总结: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陕西民歌中有“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齐读全诗,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四、练习设计
(一)诗中采用哪些表达方式、试举例说明?
(二)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拍、层次和韵脚。
(三)指导学生读出语调升降、语速快慢和语音轻重。
(四)欣赏朗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
初步的鉴赏能力。
3、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
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
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PPT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析诗题:
(板书课题)
(1)“为”的读音
(2)“为-----所”被动句式
(3)歌行体
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4)从诗题看,这首诗写了什么事?你觉得作者会抒发什么感情?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述出来吗?
在前三节中找出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然后描述出在你大脑里浮现的画面
例:略(PPT)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的
词,然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
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很精彩的字、词、句进行赏析。并在班内交流
2、对比阅读:
卷我屋上三重茅
吹我屋上三重茅
(“三”是虚数,“几”的意思,那你认为在这里究竟表示多还是少,为什么?)
布衾多年冷似铁
布衾多年冷似冰
七、品读,悟情感。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
遭遇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了解背景:(这首诗那个词暗示了时代背景?)
(PPT出示背景资料)
2、诗人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3、换位思考:假如你有同样的处境:如5·12地震,地震家里房屋受损的举手!
面对当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八、“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思想情操。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在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一位是杜甫。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浪漫洒脱,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因此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杜甫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被人们称为“诗圣”。
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诗圣”吗?
(因为杜甫的大多数诗歌传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人们的疾苦,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而他本人也就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杜甫所写的一首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
板书:(放课件,出示课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题目。(学生读题目)注意,“为……所”在文言文中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被动句式,表示被动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就是“茅屋被秋风吹破了”。“歌”,是古代乐府诗的一种,写法上比较自由灵活,形式上以五言、七言、杂言居多。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
二、讲解写作背景
弄清了题目的意思,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
杜甫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得志的,也可以说,穷愁潦倒伴随了诗人的一生。公元747年,杜甫来到长安,想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唐肃宗昏庸、专横,使他的政治抱负破产。
公元755年,也就是杜甫43岁那年,爆发了一场战乱。你们知道是什么战乱吗?(安史之乱)(我觉得学习唐诗,了解唐朝历史,安史之乱是应该要知道的。安史之乱:这是发生在唐朝中叶的一场叛乱。公元755年,叛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兵变,攻入长安,唐朝开始由盛转衰,直到公元763年,这场战乱才被平息。时间长达8年)安史之乱,使杜甫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那个时候社会的真实写照。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弃官西行,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四川成都。一年后,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郊区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暂时安定了下来,结束了他那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料到了第二年的八月的一天,大风怒号,卷走了茅屋顶上的茅草,接着又下起了大雨,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交加中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因此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下面我们先听录音,请注意艺术家是怎样朗读这首诗的,等会儿我们也要学着朗读。(放课件,录音朗读)
现在同学们也学着读一读。(读书,检查范读)
三、文本分析
这首诗一共分为四节,我们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诗歌的'第一节。
问:我们刚才读了第一节,你们看看第一节写了哪两个事物?(比如说,第一个是秋风,那么第二个是什么?)(茅草)
问:我们再来看看,诗人是怎样描写茅草的?(注意诗中的动词啊,看看诗人用了哪些动词?)(学生分析,讨论)
师:对的,诗人就是这样写秋风,写茅草的。“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词,组成了一幅幅清晰的图画,紧紧地牵动着诗人的视线,拨动着诗人的心弦。诗人通过描写把这一幕幕惨境,真实地“拍摄”了下来。风戏人,风弄草,何等无情;人看屋,人看草,何等无奈!
问:讲解了这一节,我想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允许同学先讨论一下。(秋风破屋、风卷茅草……等)
(出示课件:风卷茅草)
问:这一节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一下。我提供几个词,你们选一选。(提示选择:急、惜、悲、惨、忧。)请说出理由。(担忧、焦急、痛惜等)
(出示课件:痛惜)
师:将第一节诗大声齐读一遍。
学习第二节。
(过渡语:茅屋被秋风吹破了,茅草有的被吹过了浣花溪,有的被挂在了高高的树梢,有的沉入了塘坳,难道就没有飘在地上可以捡回来的吗?我们来一起看看诗歌的第二节。我也想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老师提醒:这一节中,老无力、忍能、公然、呼不得等字要重读。叹息这个词,要读出诗人的那种无奈叹息的感情。请再读一读这一节)
问:下面也请同学们用四个字来概括一下本节诗的内容。大家讨论一下。(点人回答,教师注意点评,也可以请学生进行点评)(群童抱茅、倚杖叹息等)
(出示课件:群童抱茅)
问:茅草被卷走了,如果将掉在地上的茅草捡起来,多少还可以修理一下茅屋。可是,这时却跑来一群孩子把草抱走了,无论诗人怎样的喊叫也没有用。文中诗人用了一句话描写了自己当时的心态。“归来倚杖自叹息”,我们来分析一下诗中的这个“叹息”,他“叹息”什么呢?
师:诗人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秋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呢?二叹自己年老力衰,没法将茅草拣回来。三叹自己的周围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贫苦的人,虽然是一些不值钱的茅草,但是落地之后还是有人在风雨之中抱走了它。四叹这些孩童也是生活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一个“叹”字真是写尽了诗人内心的凄苦、凄凉。
问:在这一节中,诗人称这些抱走茅草的孩童为“盗贼”,你认为妥当吗?
(学生讨论、发言,注意点拨;出示课件《又呈吴郎》:“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总结: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看看是不是有助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杜甫曾经离开过草堂,他把草堂暂时交给一个姓吴的亲戚住。原先,杜甫住在草堂,他家西边的邻居是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妇人,老妇人因为穷困就经常来草堂打枣充饥。杜甫走后,姓吴的亲戚为了防止老妇人过来打枣,却筑起了一道篱笆。这一下,老妇人生活没着落了,就托人带口信给杜甫。杜甫听说后,就写了一首诗给姓吴的亲戚,其中有这样几句,“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意思是说,老妇人也是穷得没有办法才来打枣吃,如果不是因为“困穷”又怎么可能到这个样子呢?所以我原先是任她来打枣的。希望你也这样做。那么,在本节诗中,诗人称孩童为“盗贼”,也不过是一时气急的话,并不是真的说这些孩童是盗贼,也就应了诗中的一句话“不为困穷宁有此”。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当时因为战祸连连,人民已经是穷困不堪了,“路有冻死骨”是经常能看到的现象。正因为看到了这一点,也才有后面杜甫推己及人的高尚的政治理想。
全班同学齐读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
(过渡语:茅草没了,屋破了,诗人这个时候最担心什么呢?(下雨)看看第三节,诗人杜甫正碰上了这样的遭遇。“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真是祸不单行啊!老师范读第三节。注意,“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朗读的重音应该落在“云墨色”和“向昏黑”上)
师:对的,这一夜诗人是彻夜未眠。为什么?睡不好。为什么睡不好?“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盖着旧被子,孩子又把旧被子踏破了,又怎么睡得好呢?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幸福了,估计同学们可能没有这样的体会,我是有这样的体会的。被子如果时间盖长了,就会变得又硬又冰,睡觉就会睡不好,正因为这样,所以小孩子才把旧被子踏破了。由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诗人当时已经困穷到什么地步了。
问:接下来我想提一个小问题:联系到我上面讲的安史之乱,你们想一想,这一节诗中所讲的“丧乱”是指什么?“长夜”这个词有没有双关的意思?(学生讨论,教师注意点评)
师:“丧”在这里指的是家庭的不幸,“乱”在这里就是指的“安史之乱”,一个“安史之乱”不仅使唐朝由强盛走向了衰亡,而且给人民带了多大的痛苦,多大的不幸啊!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流离失所,这样的长夜何时是一个尽头!所以这里的“长夜”不妨理解为既指眼前难眠的长夜,也指战乱的生活没有一个尽头。
问:如果说,在第一节诗中,因为风吹破了茅草屋,诗人的心情是“忧”,是“着急”,是“痛惜”,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是“叹”,是“无奈”。那么,这节诗中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也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字来说说。(教师也说几个词,供学生选择。选择:惨、愁、苦、怜、悲,学生讨论,出示课件:忧伤)(忧伤、悲苦、凄苦等)
全班齐读第三节。
学习第四节。
(过渡语: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这就是伟大的杜甫,这就是杜甫草堂流芳千古的原因。诗人又是怎样表达这份感情的呢?我们来欣赏最后一部分,请先读一读这一节)
问:请仍然用四个字概括本节内容。(大庇天下、广厦万间、企盼广厦等)(出示课件:企盼广厦)
师:“企盼广厦”是诗人的一个美好愿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铮铮壮语,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在陕西流传的一首民歌,其中有这样两句:“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这正如当代诗人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所说:
(出示课件)“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请齐读这一节。
四、结束讲授
(过渡语:这首诗,我们已经一小节一小节地讲解完了,我们最后全班齐读一遍,整体感知一下诗人当时的情景和思想感情。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老师提醒的一些该重读的字词)
总结:诗为事作,屋因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花海灿烂,草堂的浣花溪边也是一排排平房鳞次栉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得以实现。如果诗人在天有灵,我想他定会感到欣慰了。出示课件: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这是朱德参观杜甫草堂后题的一副对联。我们来一起读一读。
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练习。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并完成课后练习一。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6
导入:
万里长风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而杜甫的茅屋却在凄冷秋风中破损。
1、“茅屋”——
为什么写“茅屋”?
围绕茅屋写了哪些事?
忍能、公然、欺我、老无力、呼不得、自叹息——
(可疑的是“倚”杖,为什么是“倚”?)
质疑:
那些气愤和无奈,应该怎样理解呢?
孩子只是顽皮,诗人为何要与一群孩子较劲?
(茅屋,是诗人赖以活命的居所;
是一个纵然残破,却可能给他最多温暖的家;
下文“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应证;
作为侧面,家境的破败人生的不幸可见一斑)
2、“所破”——
“所破”的,仅仅是一个茅屋吗?
1、茅屋破损
2、身体老迈
3、家境破败
4、国家残破
5、一个个家庭破碎
(注意“寒士”与“丧乱”的联系——
丧乱之后,多少寒士在饥寒交迫中生存)
“破”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怎样的`一颗心;“忧”天下)
质疑:
为何不写天下,却写——
我的茅屋为秋风所破?
(我的遭遇就是千万人的遭遇)
小结:
正因为有着切身的体会:
我才会推己及人地——
大庇天下贫寒之士
冻死了也无怨无悔
只要他们能够——
“俱欢颜”、“安如山”。
3、“秋风”——
为什么是“秋风”?
课文中的“秋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风雨相联——阴冷黑暗的时代、衰颓败落的国势)
解读:
“风雨”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时代的风雨。
“安如山”的也不仅是房屋,更是和平安定的环境。
“风雨”是现实,“安如山”是诗人遥不可及的理想。
——即使“吾庐独破”、牺牲自我也换不来它的实现。
诗人心有深深的无奈和叹息;表现在怎样的字眼里?
(再读体会)——
“安得”,“呜呼”;“呼不得”,“自叹息”,“老无力”等等。
(“老无力”,岂止是身体上的老无力,还有无以拯救苍生的无力)
小结:
其中,藏了多少渴望、多少无奈,又藏了多少悲愁!
阴冷的风雨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一道永世不灭的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照亮了一颗一颗善良、仁爱的心。
教学后记:
《石壕吏》末段中的“独(独与老翁别)”,是独自前行、奔赴远方,是独自保全、分道扬镳,是“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尽管也有同情和悲悯,却终究相离相分、划清了彼此界限。而本篇课文中的“独”,则是置身于茫茫大众之中,作为其中的一员,而去承担、去背荷!感同身受。这竟让我想起了《老王》,想起了知识分子的事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懂内容,清结构,品人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
资料助读:
茅屋: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后来流寓成都,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终于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丧乱:“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唐王朝从盛至衰的转折点。
二、读出歌行体的味道
1、读好七言句的节奏
“歌行体”诗是古体诗的一种,从汉乐府诗歌发展而来,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为“二二三”式,具体节奏应根据句意来确定。
2、读好长短句的节拍
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如: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读清诗歌的思路
多角度理解课文思路:可从“概说段意”、“作者心情”、“文章结构”的角度来理解全诗。
请同学们将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理清诗歌的思路:
预设:①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风势之大,受害之重,诗人好不容易盖起的茅屋遭遇不测,怎不令人万分焦急?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
②诗人从主观感受写顽童的行为,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原来,“四海皆穷困”!这也为作者结尾的抒怀埋下伏笔。
“叹息”一词,诗人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③“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情此景烘托诗人黯淡的心情和艰苦的家境,诗人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的国家,真是彻夜难眠啊!
④直抒胸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一泻千里!这是诗人痛苦生活中迸发出来的激情和希望,实在难能可贵!通过描写诗人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悲苦,表现整个社会、整个时代的苦难,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激动着我们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呜呼”一词表明诗人情感达到了顶峰,且歌且叹,古代文人认为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不容易了,可是我们的大诗人杜甫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博大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概说段意。抓住关键词“苦”。
苦境——处秋风破屋的.苦境
苦叹——抒对己对人的苦叹
苦夜——熬屋漏沾湿的苦夜
苦心——表苍天可鉴的苦心
2、体会心情。感受抑扬曲折的情绪变化。
写诗人焦急的心态
写诗人气愤的心情
写诗人凄苦的心境
写诗人高尚的心灵
3、理清结构。学习灵巧多变的技法。
起——开门见山,写秋风破屋的情境
承——承接一笔,写茅草被抢的叹息
转——情景交融,写长夜沾湿的苦痛
合——卒章显志,写忧国忧民的情怀
四、读出诗人的情怀
1、这首诗叙说的是一个表现诗人穷困和痛苦的故事,一个表现穷困诗人的高尚情怀的故事,请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茅草破屋的狂风面前,他是一个无可奈何心情愁苦的人;
在公然抱茅的顽童面前,他是一个万般无助内心痛苦的人;
在床头沾湿的漏屋面前,他是一个饥寒交迫心中悲苦的人;
在忧国忧民的思虑面前,他是一个胸怀博大激情奔放希望崇高的人。
2、小结:诗人之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息息相通。正因为忧国忧民之心,最终形成了杜甫的“沉郁顿挫”的诗风。
五、结束语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的杜甫草堂仍在,草堂前鸟语花香,草堂后松翠竹青。那闻名遐迩的杜甫草堂,就是停泊在历史长河里的一叶小舟,如今在“广厦千万间”的画面上风姿卓立,成为精神世界中的辉煌圣殿。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能理解诗歌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析诗歌,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二、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通过朗读来表现作者情感,把握诗歌内容。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博大情怀。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杜甫草堂”的视频,激发兴趣。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学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内容。
然后课件展示“名人风采”,并出示背景链接,加强认知。
2、解析诗题
(1)“为”的读音
(2)“为……所”被动句式
(3)歌行体
歌行体,其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情感,句数不限。
3、解决生字词
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
4、朗读
(1)播放范读录音
要求:注意字音;把握感情基调;注意节奏、重音、语速。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3)指名读,师生评价
(4)齐诵
(三)细读诗歌,明诗意,悟情感
1、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秋风破屋的不幸
2、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遭遇了哪些不幸?
明确:怒风洒茅群童盗茅漏雨难眠
3、在这些不幸中,作者的心情都有怎样的变化?
怒风洒茅——急
群童盗茅——叹
漏雨难眠——悲
4、诗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自己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发泄因秋风破屋的不幸而产生的不满吗?
明确:不是。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即:渴望广厦——忧。
(四)研读课文,品词析句
默读诗歌,找出你认为写的精彩的字、词或句,进行赏析。
1、卷我屋上三重茅。“卷”如果换成“吹”,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卷”字体现风的猛烈。
2、布衾多年冷似铁。“铁”换成“冰”,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铁”字说明被子又冷又硬,很陈旧。
(五)拓展延伸
观看视频“杜甫很忙”。讨论看法。
(六)课堂小结
带着感情齐读诗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诵读杜甫诗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假如你能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你会对杜甫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八)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9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2、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3、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杜甫人生中“战乱流离”时期的作品,此时的作品是由本身的苦难,黎民的苦难,社会的苦难共同酝酿的,鲜明地体现着诗歌记史的特点。此诗叙述了草屋被狂风吹破的事,在疾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亲身体验着困窘难熬的苦楚,脑海却翻腾的是战乱给天下寒士带来的不幸和荼毒,“古仁人”情怀的表露鲜明而强烈。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为深读探究诗歌中描绘的“安史之乱”之下,天下人的生活场景(即对“诗史”的研读),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穷年忧黎元”的诗中圣哲形象(即对“诗圣”的研读)。
【学习重点】
通过深读文本,体会事里藏乾坤的“诗家之史”特点,感受心忧天下的“诗中圣人”形象。
【学习难点】
能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独特体会。
【学习方法】
研读探究 对话 诵读
【学习准备】
1、借助书下注释或参考书,读准字词,理解诗歌内容;
2、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杜甫。
1、一提到这位唐代的大诗人,是不是会有与他相关的内容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一说。
提示: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作品、人物的生平知识,后人的评价等;注意引导学生走向本节课的切点。
生成反馈:学生对杜甫总的印象的确集中在这两个词上,可见从这两个词入手的确是解读杜甫诗歌的一个切口。
两个尊称的板书。诗史 诗圣
2、哪位同学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那是最好不过了。
生说,教师评价,板书。
预设:诗史,是对杜甫诗歌的评价,是指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诗圣,是对杜甫的评价,是指他是诗人中的圣哲。
生成反馈:从发言的几个学生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圣”的理解都是从他的诗歌的艺术成就角度来谈的,这一点可以为课末的总结照应,这个照应拉的有点长,教师要把握好。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后期作品中的名篇,我们单从诗歌题目来看,你认为它反映出当时的历史和诗人情怀了吗?
注意:这个问题最终的问法要根据前面学生对“诗史”“诗圣”这两个词的理解来组织。
对话引导:分析题意——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从题目来看,似乎只是说了一件平常事,下面我们到诗中读读品品,品品读读。
2、深读,窥见历史。
(1)《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史——史,记事者也。从题目中看到的这件平常事,让我们窥见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引导激励:杜甫是一个以诗写史的高手,我们如果能从诗句中解读出当时的历史现状,那就是以诗解史的高手。研读诗歌,做好批注,思考后和学习伙伴交流,看看哪一组窥见的历史与当时的史实是最接近的。
学生解读文本,教师引导。
预设:这部分是全课的重心,解读的'点是:杜甫生活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天下百姓生活同样的艰辛、孤苦、无奈。无助。注意根据学生的品读引导评价,深入启发,指导朗读。
生成反馈:学生注意到了诗句中的关键字,教师对课堂生成要学会取舍,尤其是赛课的时候。
(2)出示《旧唐书》中的内容对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
预设:1、尽量挖掘资料的价值,在证明教学内容的同时,若能拓展,延伸是最好的;
2、引导学生体会“杜甫以诗记史,一般是从常人凡事入手,诗里藏乾坤”;
3、杜甫的诗是写个人,也是写天下。
生成反馈:学生能体会到杜甫诗歌的内容与《旧唐书》的记载有吻合之处,也能感知到史书记载比较宏观,杜甫诗歌的记录从生活实际,从个人生活出发。更有学生提到,史书可能是事后补记,诗歌是即兴书写,所以感情会更浓烈些。教师要注意引导,并适时出示预设的资料,对学生鼓励、肯定。
出示:《环溪诗话》评杜甫的诗:“常人作诗,但说的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谓妙矣。
(3)杜甫及当时天下百姓的这一生活现实状况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预设:补充介绍安史之乱,由学生说说,教师补充。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的转折点,更是杜甫人生的转折点,这个一生秉承“儒家思想”担着“穷年忧黎元”使命的诗人,在安史之乱中备受生活的碾压和荼毒,可这根苦藤上却在历史的剥离中结出了一枚壮硕的果实——诞生“诗史”。
(4)杜甫写诗也是为了像史官一样记录历史吗?
预设:诗歌言情。学生根据前一环节的深度应该能体会到诗人流露的情感。
3、诵读,体验情怀
(1)你认为这首诗歌哪些诗句清晰而强烈的表达着自己的情感?
预设:引导学生转移学习内容,过渡到最后抒情段的品读。
(2)品读诗句,细细体悟,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预设:最后一段是一个情感的跳跃段,前面表面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绘,对自己处境的忧叹,最后一段从“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字字句句都是对百姓生活的祈求,把我放在了最后。“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放在了段末,思想和情感的用意可见一斑。其中“安得”“呜呼”“何时”这些词也表现出对这种理想生活不能实现的哀叹。
生成反馈:以上的预设,学生大多能体会到,教师把学生零碎的体会要串联起来,注意“突兀”这一词的引导,古今异义造成了理解的偏差。
(3)最后一段的诵读指导。
学生自由读,学生归纳经验,教师板书。
1、给情感找到落脚点;
2、语速的调整,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
3、假想角色,转换身份;
4、配乐,重复语句,态势语等
教师示范朗读,补充朗诵方法。
借鉴方法,学生组内诵读。
齐诵。
预设:通过轻重缓急,拖沓重复,配乐态势等方法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读懂到懂读,这是一个质变,是一个进进出出的过程。只是最后的时间没有把握好。
附:板书设计
个人 天下人(忧愁、希望、无奈)——博大胸怀
诗圣
小事 天下事(动荡、困窘)——安史之乱
诗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杜甫的诗风,体会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
2、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师介绍本诗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杜甫生于盛唐,长于安史之乱。写此诗前,诗人刚刚结束了动乱、贬谪、流亡的生活,在成都浣花溪畔经求亲告友才盖起一所草堂赖以栖身,不料又遭风袭,凄风苦雨之夜,诗人百感交集,遂吟此诗。
二、朗读(师范读、生自读):
1、注意语调、节奏、重音和感情;
2、注意个别字词的读音。
三、诗歌内容简析:
1、自读讨论后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前三节的内容(提示:前三节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写了哪几件事?)[秋风破屋、群童盗茅、破屋漏雨]
2、诗中倾注了诗人何种感情?(自由发言)[焦急、无奈、叹息、痛苦等]
3、延伸: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更多的内容,也调动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还记得他们曾赋予孔已己“诚信君子”,范进“执着学子”的美誉。我就想借此机会测试一下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提问:假如生活中的你也遇到了类似杜甫这样的遭遇,你会怎么做?你认为诗人会怎么做?(有些学生的回答令我吃惊,甚至有些措手不及。他们的选择是“自杀”。听到他们如此脆弱的答案,我有几分心酸,又有几分震撼,于是就借此机会组织学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以下是辩论的有关内容。)
辩论双方:自杀派(甲方)和求生派(乙方)
辩论要求:陈述理由阐明本方观点,批驳对方观点。
精彩辩论实录:
甲1:一个人的力量相对于整个黑暗社会而言无疑于沧海之一粟,社会的变故,自然的无情已经让人不具备生存的条件和希望,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了之。
乙1:的确,一个人不可能改变社会,但是社会是由无数人组成的。面对社会的黑暗和黑暗的社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会迎来光明,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少吗?相反,如果人人畏惧困难,害怕挫折,个个都不“苟且偷生”,一死了之,我们岂不还在夏桀的皮鞭下饱受煎熬?
甲2:你能挡住暴雨?你能阻止狂风?你能为无米之炊?你能空手起家?你忍心看着一家老小忍饥挨饿?你不能,那活着还有何意义?
乙2:你虽不能抵挡狂风暴雨,但你可以凭自己的努力重建家园。古代愚公尚有移山精神,更何况生在新世纪,长在阳光下的我们!杜甫不会选择自杀,因为如果自杀,他就不是杜甫;如果自杀,早在多年前,他有太多的机会,太多的'应该。
甲3:据某报纸报道:内蒙一女同学因老师对其错误核实不准,为维护“尊严”自杀;陕西一学生因估计自己中考成绩不好服毒自杀;另有某学生因与同学发生矛盾轻生;某中学生因父母的一顿批评自残等等。这些同学的境遇和杜甫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他们尚且如此,所以我认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有很多脆弱之人都会做此了断。
乙3:不错,在生活中我们是听说一些学生因一些生活小事不如意而轻生,但这种情况毕竟寥寥无几,而且有很多人事后都为自己的一时冲动后悔不已。请问对方: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吗?如果人人遇到挫折都选择轻生的话,那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能有几个生灵?我认为:畏惧困难是弱者所为,逃避挫折是懦夫之举。请问各位同学,有谁甘做懦夫呢?
……
师小结:生命之价值不在于你成功地做了几件事,而在于你尽心尽力地做了几件事。在实际生活中,拥有挫折是一笔财富,经受挫折是一种磨练,战胜挫折是一种成功。在有些时候,人活着需要勇气,而创造活着的机会则需要勇气和智慧,生命之可贵就在于用心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很多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所以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懂得的过程。为此,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生命吗?(教师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这场精彩的辩论,更为这节终生难忘的教育课)
(趁机反馈)提问:这场辩论对你有何启示?(自由发言)
生1:懂得了生命的可贵。
生2:知道如何面队生活中的挫折。
生3:明白有阳光的日子真好!
生4:无论如何,我不会轻生。
生5:努力就有希望。
生6: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生7:笑迎困难!
生8:珍爱生活!
生9:善待生命……
4、遭遇这些之后,诗人杜甫究竟会作何感想?请速读第三节,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回答。[由己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感情得到升华。原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四、小结:
1、朗读训练
2、背诵
3、主旨及主旨句
4、启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杜甫的生活经历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2、借助注释学习字词,引导学生感知诗意并领会诗歌的内涵。
3、体会诗人推已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能力目标:
1、回顾以往学生读过的杜诗,从而对杜甫的生活、思想有更全面的认识。
2、朗读与品味相结合,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同步提高。
情感目标:
感受杜甫的博爱情怀。
重点难点:
1、揣摩诗歌语言,进行朗读训练。
2、品味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生澜。
提问:诗圣杜甫笔下记载世上疮痍、民间疾苦的作品有哪些?
明确:《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春望》等,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要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简介
1、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出生“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2、解题: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
三、朗读诗歌。
1、学生齐读,并提醒学生在齐读时注意字的读音。师纠正“俄顷”、“丧乱”、“突兀”、“见此屋”等几个词的.读音。
2、教师朗读指导,强调如何深入领会诗的意境,读出诗歌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来。指导前三节基本用降调,但降中有逐层递升,语速宜缓慢,诗中“怒”“三”“洒”“挂”“飘”“老”“忍”“抱”等字须重读,读出风之大、茅草翻飞的意境;“呼-不得-”“自-叹-息-”等字须拖长读音,读出杜甫面对群童抱茅无可奈何的情状来。后一节用升调,语速适中,“安得”“千万”“大庇”“寒士”“呜呼”“何时”“受冻”等字须重读,“死-亦足”中“死”字须拖长读音。这样处理,能读出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来,较好地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3、学生再次齐读,注意领会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4、指名朗读。师指导学生要根据诗歌感情的需要处理好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2
【教学目标】
1.朗读,感知诗歌基本内容。
2.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诗歌结构,拟写小标题,品析诗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和崇高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那年春天,茅屋刚刚建成,杜甫写下这首《梅雨》诗;这年秋天,茅屋为秋风所破,诗人再作诗一首,(板书课题)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件展示)。
二、出示目标
三、朗读,知内容。
(一)字正腔圆读诗
(二)赏读课文,与诗人同行
再读课文,将你所读的每一段用四字短语概括出来。
预设事件:
1.秋风破屋(风吹屋破,秋风卷茅,茅草散失……)
2.群童抢茅(群童抱茅,抱茅入竹,呼唤不得……)
3.屋漏难眠(夜雨屋漏,屋破雨漏,娇儿受冻……)
4.期盼广厦(广厦庇寒,祈求广厦,思得广厦……)
诗的第一节赏析并指导朗读。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2、“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3、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诗的第二节赏析并指导朗读。
面对群童抱茅,杜甫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是怎么做的。最后结果如何。
诗的第三节赏析并指导朗读。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
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诗的.第四节赏析并指导朗读。
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
(三)探究,寻找不合理之处
1.本首诗有一些不合常理之处,试着找出来探究。
2.学生试着根据提示找出不合常理之处,结合字词具体分析研究。
提示:不合常理的人群
不合常理的情怀
3.学生讨论找出不合常理之处。
不合常理的人群——儿童
①儿童本该有的状态使什么样的。
PPT得出结论:儿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活泼可爱。
②诗歌中的儿童形象是怎样的。
A群童
被迫“做贼”去抢茅草,实属贫穷至极的无奈选择。
B娇儿(出示链接一、链接二)
③体会作者情感:
作为一个父亲,杜甫面对孩子忍饥挨饿甚至被饿死的境况,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情感。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难过、伤心、悲痛……
④由天灾读人祸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之乱唐朝的黑暗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
不合常理的情怀
如果你是杜甫,如果上天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你会有什么愿望。
(希望有房子住,希望能够吃饱穿暖,希望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杜甫在身居破屋的情况下,有怎样的愿望呢。
(朗读诗歌的主旨句,体会作者的博大胸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得出结论:诗人有博大、无私、伟大……的情怀。
(四)拓展,体会不同的情感。
补充同类诗歌,比较赏析。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五)小结:如果一个人只抒写自己生活的贫苦,这是“小我”,但如果自己生活贫苦却不以为意,关怀着天下寒士,这就是“大我”。这也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3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了解“歌行体”体裁特点。
2、能聚焦微观“人事、物景”,会运用“由点读面”的文本解读方法。
情感目标: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
重难点:
1、能聚焦微观“人事、物景”,会运用“由点读面”的文本解读方法。
(教学重点)
2、深切体悟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胸襟和情怀。(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关键词品读法;
2、点面结合、比较阅读;
3、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的文本分析方法。
设计思路
1、着眼杜甫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内容特点,又根据诗歌语言凝练的体裁特点,兼顾这首诗的特质,确定本课的语文教学内容为:学习抓住微观、具体、典型的“人、事、物、景”从而“由点读面”解读文本的方法。
2、情感目标达成上,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诵读带动分析和感受,由物及人,由外到内。
知识目标达成上,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生成性:两次铺垫,一次点拨归纳,一次巩固。
3、组织线索:以歌行体的“变”为切入点,分明、暗两条解读线索
以“景”、以“物”、以“寒士”境况、明线(情感)
表层情感(情绪):深层苦痛、博大情怀
情绪→情感→情怀
暗线(知识内容):社会战乱、百姓疾苦、风雨飘摇的国家
战乱→百姓→国家
教学过程
一、抓诗歌“形象”,整体感知
一番凄风苦雨,一把辛酸泪
——以“景”入文,梳理情感,由天灾读人祸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解题,初步感知。
1、解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问:从题目看,诗歌写了主要写了一个什么事件。哪个字不好理解。
(介绍“歌行体”体裁:歌,能唱的诗。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讲究押韵,韵脚不断变化,长句和短句交错,有一种“抑扬顿挫”之感)
2、同学们想,节奏的抑扬顿挫根本上是什么的变化。
明确:情感。
3、教师范读,感知节奏:
(1)在茅屋被风刮破之后,事件如何发展。诗人的情感在歌行体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又会如何变化。请跟随老师的朗读进入诗歌。
(2)同时,标注节奏,体会情感,思考事件和情感是围绕哪些景物在发展变化
二、抓景物,梳理表层情感。
4、通过老师的朗读,同学们也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和情感,那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了哪些景物在影响着诗歌事件和情感的发展变化
(通过景物变化梳理事件发展)
明确景物:风、茅草、云、雨。
明确事件:风起、茅飞、抢茅、云涌、雨至。
5、事件明确了,下面我们来体会其情感。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组句子,找出能体现景物或人特征的字词,讨论分析其状态特点,揣摩其情感。
(小组讨论)
总结表层情感变化: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无助、无奈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痛惜、着急
(3)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焦灼、叹息
(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 ——紧张、担心、忧心
(5)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痛苦、凄凉
【明确每一句的情感后,分别通过朗读强化理解。】
三、由天灾读人祸
【过度语】一场秋风秋雨,本来是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如此无助,愁绪如此繁杂多变。风雨能摧毁茅屋,但能否使诗人生活突然陷入如此窘迫的处境,无力抵抗。
6、文中哪句话能揭示有更深的社会、时代因素在深刻影响着诗人的生活。
明确:自经丧乱少睡眠
【ppt出示资料链接】:
一场唐玄宗末年的动乱。
一场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发动的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安史之乱”
7、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那这场战乱究竟给诗人的命运和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是什么遭遇让他如此无助和狼狈。
【过渡】颠沛流离的诗人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此时风雨又摧毁了茅屋,再次揭开了战乱的记忆和伤疤,那这阵风摧毁茅屋的风雨仅仅只是一场天灾吗。
8、这场风雨对不幸中的杜甫而言还有没有什么更深的象征含义。
了解“歌行体”题材特点
初步感知歌行体节奏、韵律,体会情感
标注节奏,聆听、思考。
勾画景物和相关语句。
着眼全篇
抓诗歌“形象”
理清事件发展
思考并回答
合作讨论
自主阅读
品析关键词
揣摩情感
回答交流
诵读
吟咏、理解
提出疑问
思考疑问
回到文本
由眼前联系背景
(由“点”联系“面”)
思考
了解背景
辅助理解
了解不幸遭遇
强化理解
知人论世
借助资料
深入分析
由“点”读“面”
回答交流
批注结论
二、细部聚焦,深入理解诗人遭遇和时代苦难。(由“点”到“面”)
—一张布衾冷似铁,一生坎坷天下同
——以“物”解文,横、纵思考,读“民生疾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读个人生活、凄凉处境。
【过渡语】战乱不止,诗人饱受苦难。这首诗即是在狂风骤雨来临之时洒下的“一把辛酸泪”。
1、诗人将多年辛酸、贫苦的生活隐藏在哪句话中。并说出理由。
明确: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一起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当时的辛酸】
二、读天下百姓、民生疾苦。
2、这一张冷似铁的布衾也即是他贫苦生活的写照。
作为读书人的杜甫,才华横溢,在朝廷上也谋得过一官半职的功名,战乱来临,其生活尚且如此艰难。那其他那些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活又会如何呢。
【屏幕显示“战乱给整个社会的影响”】:
《旧唐书》记载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
城邑之内,不满千户。
方圆百里,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社会陷入混乱,无数苦难百姓流离失所。
战乱死伤众多,劳动力不足,社会农业生产停滞,各地饥荒严重。
战争迫使官府大量增加税收,导致民不聊生。
3、颠沛流离的杜甫只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一张冷似铁的布衾往小的范围上说,它是诗人贫苦生活的写照,从更广泛的社会范围上讲,它有没有指代、或者象征着什么更多的内容。
明确:一张冷似铁的布衾→天下寒士的布衾→天下寒士贫苦生活的缩影
【过渡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我们借这句话,横向思考,读出了它是天下寒士贫苦生活的缩影。
现在,请同学们由表及里,纵向思考,深入分析这句话隐含了诗人哪些更深的情感和苦痛。
(提示:结合诗人经历、生活状况、家庭责任分析小组讨论归纳)
【明确】四处逃亡:颠沛流离之痛
生活凄凉:饥寒交迫之苦
愧对家人:无以养家之愧
回到原文
聚焦细节
体会辛酸
做笔记
诵读强化
由“点”扩展思考“面”
资料助读
听讲解
思考、分析回答
做笔记
小组合作
紧扣文本
多角度联系
综合分析
由表及里
纵向思考
交流发现
做笔记
三、感悟、升华情感
千间广厦何时现,忧国忧民圣人心。
——以“境况”读“境界”,对比现实和理想,读情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颠沛流的诗人,饥寒交迫,茅屋又为秋风所破,可谓是心力交瘁。文中哪个词语能真实反映他现在的精神状态。
明确:老无力
2、 “老无力”,年老体弱,身体在衰老,心也在历经磨难中逐渐衰老,身心俱疲。但心力交瘁、饥寒交迫的他此时却发出了怎样的呐喊。
3、此时的诗人自己饥寒交迫,自己家眼前的危急都无法解决,但他却由自己的苦难想到了天下寒士。
同学们能不能将他这句发呐喊与他“老无力、身心俱疲”的现实进行比较,看在对比中,同学们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胸襟情怀。
(提示:注意对比“红色加粗”的字词来分析。)
【ppt屏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对比:“老无力”(身心俱疲)
感受情怀:超越个人苦痛
胸怀天下苍生胸襟博大
【引导】“老无力”:衰老、孤弱、落魄、心力交瘁、饥寒交迫
“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铿锵有力、激扬向上、气势宏大、有强烈希望。
【这篇歌行体的节奏和情感在诗人博大的胸怀中再次转变,情感由悲苦到振作,我们一起用高亢的语调,通过朗读来感受诗人博大的情怀。】
4、诗人由己及人,想到了所有的穷苦百姓,他甚至还想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这种理想。
(学生答)
【ppt屏显】: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对比】: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vs“寒士”
感受精神:
舍身为人自我牺牲至死不渝
(对比中让学生明白,诗人一无所有,但无论是富贵、贫贱,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至死不渝)
【一起通过朗读来感受诗人的伟大精神。】
回溯原文
立足文本理解
紧扣原文
比较阅读
紧扣文本
品析关键词
对比分析关键词
体会情怀
诵读强化
对歌行体
节奏情感变化
的强化理解
比较阅读
对比他人与诗人
对比现实和理想
体会精神
诵读强化
四、知识总结
诗圣著千秋——方法点拨,总结“由点到面”的解读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方法点拨与总结
这就是杜甫,诗人超越个人苦痛,化痛苦为对人的体贴,让老师想到了一段话:
“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过渡语】杜甫也正是这样的诗人,他让我们通过一阵风雨、一张布衾,读到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提出疑问】:我们是分析“风雨、布衾”这两个点的什么含义,从而读到了这些“社会现实”的。
(学生思考回答)
【深入追问】:左边这些我们借助来解读诗歌内涵的“风雨、布衾”这些景物与右边这些我们分析得出的“社会现实”两者在内容范围上有什么区别。
(学生比较分析、回答)
【顺势点拨】:如果我们把“风雨、布衾”这些范围小、具体微观的景物称之为“点”的话,那右边这些“社会现实”就可以称之为什么。
(顺势引入“点”与“面”概念,分析讲解)
这首诗歌中,我们就是着眼于“风雨、布衾”这两个点,从而通过分析读出了“社会战乱和天下寒士”这些面。
这也是我们同学需要掌握的一种文章、诗歌的解读方法。
【方法归纳】:
阅读文章、诗歌时,先抓住那些“表达简洁凝练、隐含的内容丰富、情感表达集中”的细小、微观具体的“人、事、物、景”,以它们为解读“点”,然后分析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从而读出“社会历史、生活现实、人生百态”等更大范围的“面”。
二、学以致用
本文的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这间脆弱的、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茅屋在更大的“面”上指代什么。
明确:脆弱的茅屋→风雨飘摇的国家
【结语】:
在这首诗中,我们也正是透过“一番凄风苦雨”这个点,读懂了潜藏诗人内心的“一把辛酸泪”,窥探到了他不幸的“个人遭遇”。
“一张布衾冷似铁,一生坎坷天下同”,我们由“一张布衾”读出了“全社会的民生疾苦”。杜甫以个人遭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所以我们常用一个词形容杜甫的诗歌。
【明确:诗史】
杜甫的伟大绝不仅仅限于此,“安得广厦千万间。”他撼人心魄的呐喊让我们看到了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圣人之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我们也常用一个词来形容杜甫其人。
【明确:诗圣】
【最后,让我们再次深切地朗读一遍诗人那撼人心魄的呐喊,以此来感念我们心中的伟大“诗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4
教学目的: 忧国忧民思想
重点难点:
课型教法: 分析鉴赏相结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幻灯片号:
教学过程
1、 练习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正确的是:ABD
A、 本诗以七言为主,B、 句式多变,C、 节拍有缓急,D、 其目的是表达自由奔放的情感。
E、 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F、 类似楚辞,G、 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H、 本诗反映了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I、 积极面对人生与社会态度。
J、 本诗是借惜别的话题,K、 以游仙诗的形式,L、 表现自己的政治态度和生活理想。
2、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因居少陵,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工部集》,其与“李白”同为唐代第一流诗人,并称“李杜”,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因其生活在唐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3、 结构
(一)秋风破屋
动词妙处:“怒号”“卷”“三重”“飞”“洒”“挂”“飘”
(二)群童抱茅
动词妙处:“欺”“忍”“呼不得”“似叹息”;写出无可奈何心情。
(三)长夜沾湿
“长夜”一语双关,自己的处境,国家的处境(风雨飘摇之中)
“何由彻”意味深长,一作结,二铺垫。
(四)崇高思想
安得欢颜独破受冻
秋风破屋风白天室外事
板书:现实群童论茅自己(生活、精神、痛苦)
长夜沾湿雨黑夜室内人
水到渠成推已及人
理想广厦千万间(点睛之笔)他人(疾苦)
4、 小结
1、 主题:从推己及人中,2、 表达了关心民生疾苦,3、 忧国忧民的崇4、 高思想。
5、 层次分明清晰。
5、 升化主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归心似箭)
杜甫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忧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忧民)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别林斯基: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系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朝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6、 诗歌鉴赏练习
1、下边是晚唐诗人聂夷中的《伤田家》,对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1—186)
二月卖新丝,五月新谷。
医得眼前疮,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错误!未定义书签。,只照逃亡屋。
A“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写“田家”虽然贫困,但尚有“丝”、“谷”可卖。
B“眼前疮”和“心头肉”是比喻的写法,“眼前疮”喻眼前急难,“心头肉”喻“丝”、“谷”等农家命根。这两句入木三分地提示出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C“绮罗筵”与“逃亡屋”构成鲜明对比,更增强了诗的艺术力量。
D全诗言简意足,充满诗人对田家的同情、对君王的讽刺。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咏、联想,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诗中的意境;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形象、生动与凝练;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诗人身世处境,结合诗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当中。
【教学方法】
朗读、体味、讨论。
1、朗诵:
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变教知识为教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习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
⑴ 布置预习,反复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⑵ 预习课后练习,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2、教师:
⑴ 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⑵ 把课后练习融于教学的过程中。
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
一、出示名言警句,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屈原的画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根据你的理解,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生答)这是著名的关心人民疾苦的句子。从古到今关心人民疾苦的数不胜数,有屈大夫屈原、诗圣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现代的孔繁森等。(边讲边出示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作者简介
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材料介绍作者,师补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十分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深受战乱之苦和颠沛流离的生活,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获得“诗史”的美称,又被称为“诗圣”。今有《杜工部集》存世,共收诗歌一千四百多首。
三、看插图,你想到了什么
四、朗读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对其中的难辨字进行点拨。
2、教师做一般朗读,意在正音。学生边听边为难辨字注音。(投影部分字词注音和解释)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点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
五、品味语言
本诗有两个突出的语言特色,一是用词生动,形象鲜明;二是结构严谨,层次井然。重点让学生品味诗歌中的精彩用词与语音节奏随情感变化有致变化的特征。
询问学生:“这首诗你们至少读了两遍了,在语言上有什么感觉呢?里面有哪些字词使你特别留意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再让代表发表观点。教师相机点拨。提点完毕后,全体朗读一遍诗歌。
六、整体感知
本诗写了哪几个画面?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求:能从文中找出由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的?可以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总结。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七、再读全诗
忧国忧民的`诗人,总是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山西民歌中有“唐朝师生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的句子,这是对诗人的爱戴和敬仰,让我们怀着对杜甫崇敬的心情,再读全诗:
1、教师范读(富有感情的吟诵),并投影诵读要注意的节奏和重、拖音。
2、学生借鉴教师的方法,自由吟读诗篇,同时背记内容。
3、学生共同朗读。
八、能力拓展
如果有时间,请同学们根据1、2段,对人物形象和场面进行合理想象。
九、小结
诗为事作,屋凭人传。如今成都杜甫草堂依在,而现在草堂的浣花溪畔,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诗人追求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已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变成现实,如果诗人在天有灵,他定会感到欣慰。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朱德参观杜甫草堂的题词。我们但愿杜甫草堂长留人世,杜甫诗篇光芒千秋永照。
【板书设计】
秋风破屋
心情苦痛
现实 自己
群童抢茅 推 关 忧
无可奈何 己 心 国
及 民 忧
长夜沾湿 人 生 民
忧思不绝
理想 祈盼广厦 天下寒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经典】01-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3-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05-1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范文10-0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优秀12-07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设计模板10-2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10-01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1篇04-2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2篇03-1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10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