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9 13:11:1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草原教学设计[集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草原教学设计[集合]

草原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学唱并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2、聆听歌曲《我是人民小骑兵》。

  3、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

  3、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演实践活动,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感受蒙古族民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培养学生对音的高低的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

  2、创编表演歌曲。

  设计理念: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蒙古族民歌,由于学生没有去过内蒙古,对蒙古族不是很了解,蒙古族的民间舞蹈就更不熟悉了。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感受、理解和体验蒙古族歌舞和蒙古族文化,是我们需要探索的问题。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课堂上我以“到辽阔的草原”为主线,通过欣赏草原美景,感受蒙古人多姿多彩的生活等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演唱实践活动中通过集体舞等手段,逐步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木琴独奏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学生做律动进教室。(学生根据乐曲情绪做扬鞭催马动作)

  2、师生问好。

  二、教学导入

  1、师问;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乐曲太好听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到底是哪儿呢?在这首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展示蒙古族人民歌舞的画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看到画面后的想法。(生自由发挥想象回答)

  3、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蒙古族人民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生活在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上,他们都非常热爱绿色的大草原和可爱的家乡。今天咱们就来学唱一首内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展示大歌谱)

  三、学唱新歌

  1、播放歌曲。

  2、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3、学唱简谱,注意音准。(小组合作学唱简谱)

  4、教师用电子琴演奏歌曲,让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学生跟着琴声用“啊”来哼唱)

  5、让学生自己填加歌词来演唱。

  6、请学生跟着伴奏带演唱一遍,教师指出不足的地方,并给予鼓励。(演唱时要注意身体放松,咬字清晰,用活泼、愉快的心情来演唱)

  7、师;同学们唱的好极了,老师为你们鼓掌,想再唱一遍吗?(学生再次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把歌曲唱的更动听)教师可以用碰铃给歌曲伴奏,活跃学生的'演唱情绪。

  师;同学们看了老师的表演你们想试试吗?

  四、编创活动

  1、给歌曲伴奏。(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给歌曲伴奏)

  2、创编歌舞。(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舞蹈,发挥自己的才能)

  3、评比。评出最优美的动作,大家进行模仿学跳。

  五、合作表演

  1、师;同学们刚才发挥想象给歌曲进行了伴奏和伴舞,表现非常出色。下面就请出我们班的“小歌星”来演唱歌曲,我们进行合作表演。

  2、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并指出不足之处。

  六、音乐游戏

  1、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比比谁的耳朵最好,模仿的最像。

  2、多媒体播放汽车、轮船、动物、交通工具等发出的声音。(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来辨别,并说出是由什么物体或动物发出来的?模仿一下,看谁模仿的最像)

  七、小结

  同学们,老师今天很荣幸跟你们一起到美丽的大草原上游玩,我看到了你们对大草原的喜爱之情,你们给蒙古族儿童带去了欢乐、带去了幸福,有了你们,广阔的大草原将会更加美丽、欢腾、富有生机。

  八、下课

  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草原教学设计2

  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初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2、能主动参与歌曲的表现。

  3、了解并学习蒙古族的基本舞蹈动作,尝试创编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教学难点:

  能够随音乐即兴创编几个小骑手的动作。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演示法。

  课前1分钟:音乐律动《小太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谁能为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最熟悉的一个民族,并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今天宋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几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他们在做什么?并猜一猜他们是哪个民族?

二、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教师播放歌曲录音《我是草原小骑手》,学生认真欣赏。

  提问:①刚刚我们欣赏完这首蒙古族歌曲,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当中的`小骑手,在骑马时是怎样的心情呢?

②请同学们举手说一说歌曲当中哪里体现出小骑手的自豪感。

  下面宋老师也来当一回蒙古族人给同学们唱一唱这首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第1段,学生倾听。

  3、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边打节拍边朗读整首歌词。

  4、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用“啦”模唱歌曲第1段旋律。

  5、教师教唱歌曲第1段:教师唱一句,学生跟随唱一句。

  6、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演唱歌曲第1段。

  7、教师弹琴,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1段。

  8、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尝试填词演唱歌曲第2段和第3段。

  9、教师弹琴,学生有感情地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全曲。

  三、歌表演教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同老师一起手拉手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四、创编舞蹈1、教师引导,请个别同学到前面来创编小骑手的几个舞蹈动作。

  2、播放音乐:教师与同学一同来创编蒙古族舞蹈《我是草原小骑手》共同体会他们愉快的心情。

  五、教师总结

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这首蒙古族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也感受到了,在草原上骑马、射箭、摔跤时的心情,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草原人民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有机会同学们可以亲自来体验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美丽的内蒙古欢迎你。

草原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读“旋、逝、尘、拳、雹、劈、卷、辽、阔、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等词语。

  2、理解2、3两段,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

  3、体会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报告天气、指明方向,从而体会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三)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读读悟悟、自主学习

  (四)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重点句板贴卡片。

  (五)教学过程:

  1、看图说话,提示课题。

  (1)播放课件:大草原和鹰,配上音乐《牧民新歌》。

  ①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教师一边操作课件一边引叙第一段:当你来到辽阔的大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

  ②这节课,就让我们和草原上的鹰交个朋友吧!齐读课题:草原上的鹰

  ③师激读:草原上的鹰是多么勇猛呀!再读

  (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①你想进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鹰吗?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准确,碰到不会读的字做一个记号,也可以先问问同桌或老师。老师巡视,把课文给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做到生字让学生确定)

  ②老师出示课文,让学生读不认识的字。(学生能读的让学生读,不能读的老师注拼音让学生读。)

  ③分节读课文。

  A、你觉得你能读好哪段?指名读一节。

  B、谁最想锻炼一下?再指名读。(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④你们很会读书,还想读吗?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哪一句话最能看出人们对草原上的鹰有着深厚的感情,边读边划出一个句子。

  ⑤指名说,并板贴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导朗读好这个句子,教师随机评点:老师感觉有点像好朋友了,再读。

  2、读读悟悟,体会情感。

  学习第二段:

  (1)(导)为什么说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吗?自由朗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2)指名说,随机重点训练以下句子:

  ①出示句子:果然,( )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现了一片黄云,( )狂风翻卷,沙尘滚滚,拳手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

  A、天气有怎样的变化?学生说,老师出示以上句子。

  B、其实天气变化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请你给这两个句子加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过不了多久、接着)

  读一读这两个词语,你有什么感觉?(体会天气变化之快。)

  C、天气的变化不仅快,而且越变越恶劣。(先看图(配音)感受)

  看了图,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书上的一两个词语来说一说这时候的天气情况。(如:狂风翻卷,沙尘滚滚,劈头盖脸)教师马上指导读好这几个词。

  你能通过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吗?自由练读整句子→指名读→评议→全班男同学读、女同学读(师点:女同学要是能通过朗读,把这恶劣的天气展现出来,那真的很了不起)→齐读。

  D、第一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了这么恶劣的天气,可以让人们早做准备,怪不得草原上的人们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会说—学生齐读句子: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②你还从哪里体会出鹰是人们的好朋友?

  指名说,再师生共同学习句子。

  A、先看图,教师激情:瞧,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多美丽的草原夜色,多宁静的草原之夜呀!学生齐读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清风阵阵地吹着,草原上空不时传来鹰的长鸣,这是它在预告,明天天气一定晴朗。

  (要是学生读不出来,老师再点拨:要是能再轻一点,老师会感觉草原之夜更宁静更美)。

  B、指导朗读全段:男女同学分读“早晨”“晚上”两部分,特别要注意读好这两种不同的意境。

  ③小结: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引板:预告天气

  ④第二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人们预告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方便呀,草原上的人们只要一见到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就会说:(齐读)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学习第三段:

  (1)你还从哪里体会出草原上的鹰是人们的好朋友呢?

  (2)指名说,并随机板书:指明方向

  (3)这段话写得很美,老师读着读着就把它读成了一首诗,出示:

  蓝色的天边

  闪动着的一些

  黑点

  就是鹰

  朝着鹰飞的方向走

  你也许能

  发现( )

  碰到( )

  也许能

  找到( )

  ①老师把最美的部分留给你们补充!学生填空。

  ②读读这首诗的第二节,你体会到了什么?(试图引导体会找到方向时越来越欣喜的感觉。)

  师生对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

  ③齐读诗,并给诗加题目。

  ④第三次激情引读重点句: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们终于找到了村庄,此时此刻,我们肯定会情不自禁地,感激地对鹰说——学生齐读重点句: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3、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1)总结,第四次激情引读重点句,达到:草原上的鹰能为人们预告天气,为迷路的人指路,其实还能为人们做许许多多的事,难怪人们对鹰充满了感情,让我们站起来,抬起头,对着在草原上空飞翔的鹰高呼吧!—学生呼: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2)把“。”改成“!”,再来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该怎么读?学生酝酿后齐呼。

  (六)板书:

  预告天气

  草原上的鹰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鹰,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草原教学设计4

  学习

  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工具书,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对大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重点

  难点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作者采取的分节描述这种结构形式。

  教法

  选择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课型新授

  课前

  准备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

  教学

  时数2课时教学

  时数第1课时备课总数第54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主题是“原野放歌”,前面我们学习的《敕勒歌》、《静默草原》都是描写草原的文章,由于每个作者生活经历不同写作的风格也不同。今天我们就跟随着楚楚一同走进她眼中独特的草原。

  2.播放幻灯片,感受草原之美。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学法导航

  1.默读课文,勾画课文生字词。

  2.对课文进行批注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1.作者简介

  楚楚,女,1965年出生,山东荣成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现供职于《福建日报》社。主要从事散文创作,已出版作品集《行走的风景》、《生命转弯的地方》、《轻轻踏在我的梦上》、《淡墨轻衫》、《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余项。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读准字音。

  屏息()俯瞰()缠绕()撒娇()

  黔贵()踱步()铸成()嚼草()

  喘气()繁衍()簇拥()羞涩()一瞥()昙花()蝉蜕()搭讪()叨扰()引吭高歌()捉襟见肘()

  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

  3.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

  思考:文章是如何描写草原的“草、云、花”的?

  四、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课文第1部分,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草的特点描写的?

  明确:第一,作者抓住了草原上草的绿色,这种绿是城市人很少看到的自然的绿色,真正的绿色。不同于城市园林、内地农村污染过的、灌溉过的、移播放幻灯片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给学生讲清学法。

  提出问题,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学生自学。

  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

  指名口答、纠正、讲解明确。

  观看幻灯片,感受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认真听老师的要求,掌握具体学习方法。

  利用练习册的导航塔了解作者。

  划出文中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划出关键词。

  四人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植过的、人工很强的绿色。第二,作者抓住了草原上绿没有拘束、没有限制这一与人心理相同的特点用带有散文诗意的词语来描绘草原上的绿,如“灵醒”、“恣情率性”、“肆无忌惮”、“心旌摇荡”“生命”“跃跃欲试”等都是用来写人的词语,在这里作者赋予了草以人的灵性,二者在作者的描绘下交融。

  教师点拨:楚楚写草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是,她是带着想象去看草的,自然而然流露出心灵深处无拘无束的心态,带着这种心情看草原的.天空自然就不一样。写草原的宽广,无边无际说成是草和天空赛跑,带着孩子气的描绘使文章变得生动、有趣。这就是楚楚的特点:率性自然。

  2.详读课文第2部分,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云矮?

  明确:因为旷野显得天低,云也因此变得矮了。这是讨巧的写法,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化为散文。

  教师点拨:化用诗句是散文家常用的手法。下文把雾形容成猫:“象收了爪子、蹲在膝前的撒娇的猫”化用了美国现代诗人桑德堡的《雾》:“雾来了,踮着猫的细步。他弓起腰蹲着,静静的俯视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

  强调: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在写作中借鉴。

  3.阅读第3部分,思考:作者带着淑女气的感觉一直延伸到下面花的描绘上,思考作者写花抓住了花的那些特点?

  明确:多;无名;不论形状;没有香味;耐严寒;好养活;繁盛。

  教师点拨:草原上的花很美,美的自足、美的自信,美的有些自恋,连“香气”都觉得俗气。草原上的花生在荒野,没人欣赏时也很满足,无须装饰,总是与纯洁、善良、真诚、欢乐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站在一起。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练习:1.朗读课文。2.练习册1—4题

  板书设计

  胖草——恣情率性

  矮云——洁白柔软

  笑花——笑对生活指名学生回答,补充并板书要点。

  指名回答,引导补充明确答案要点。

  出示幻灯片上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更正,并点拨补充归纳。

  集体订正、点拨、评价。

  布置作业,讲明要求。

  在课文中划出关键词语,做标记。

  汇报交流学习结果,明确要点,做好笔记。

  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学生质疑问难。

  学生自由讨论、更正,各抒己见。

  朗读课文

  书面作业

  作业

  设置抄写生字词语三遍

  教学

  反思等级评价

  (A/B/C/D)

草原教学设计5

  一、引导读题,甶题目想开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老舍笔下的一篇散文。(板 书:草原)大家齐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 吗?或者你们通过电视、网络认 真了解过草原吗?它是什么样子 的?

  生 :我 在 电 视 里 见 过 草 原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天特别蓝、草特别绿。

  生:我读过关于草原的一些资料,我国的内蒙古有很多大草原,那里生活着很多蒙古族的人。他们特别善于骑马。

  生:我跟着爸爸妈妈去过草原。蒙古族人不但善于骑马,还特别好客。

  生:我特别喜欢吃蒙古族人做的烤全羊。

  生:在草原上,我发现蒙古包挺有意思的。我还在里面住了一晚上,感觉挺舒适的。

  师:发现了吧?当我们读到课题《草原》,我们就能借助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想起很多有趣的事。

  二、初读课文,由内容想开去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完完整整地把课文读一遍,读完后想一想,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课文主要介绍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容。

  师:对的,这就叫概括,一句话就说明白了。课文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了草原的特点,二是介绍了蒙古族人的特点。请你们结合刚才读的课文,想想草原的特点是什么,蒙古族人的特点又是什么。

  生:草原一望无际。草原上走动的羊群,就像是点缀在草原上的白色的大花。

  生:草原上的天空总是那么蓝,云朵世总是那么白。草原上行走或停止的马群、牛群,让我感到一种灵性,更是一种诗意。

  生: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容,蒙古人的衣着多姿多彩。

  生:蒙古族人的饮食很特别,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让人想想就会流口水。

  生:蒙古族的小伙子善于摔跤、套马,姑娘们善于跳舞、唱歌。

  师:我们通过第一遍读课文,由课文的内容再一次想开去。我们又了解了许多,掌握了许多。

  看来,在阅读时,由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确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三、细读课文,由文本想开去

  (一)品语言,由草原特点想开去

  师:同学们,当读到课文第1自然段时,我真的迷恋上了作者笔下的草原。请你们默读第1自然段,找找作者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色。想想,作者是怎样把每一处景色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生:作者先后写了天空、空气、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师:找到作者写草原的那些景色并不难,关键是读出作者是怎样把每一处景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的。

  生:作者是直接写出了某一处景色的特点。

  师:请举例。

  生: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一句中,我直接读懂了草原的天空更可爱、更明朗,空气更清鲜。

  师:嗯。这的确是作者描写草原景色的方法,很直接。但仅仅如此吗?

  生:不仅直接写出了景的特点,还写了“我“当时的感受。

  师:举例。

  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是作者看到了草原那可爱而明朗的天空,呼吸着草原那清新的空气,才有的真实的感受。

  师:不仅直接写出了草原景色的特点,还写出了作者看到某一种景后的真实感受或心情,这就是作家老舍对草原描写的特别之处。请你们读读下面的句子,继续感受作家老舍的这种巧妙的表达。

  (屏幕显示: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师:从这两句话中,你们能分析一下作家老舍的巧妙表达吗?

  生:我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明白了这是作者对小丘的直接描写,写出了小丘线条的柔美的特点。

  师:请你来读读这第一句。(生读)

  生:我从“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中,读懂了这是作者当时内心感受的一种真实描写。

  师:你来读读这句话。(生读)

  师:通过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我们再次发现了作者老舍写景的奥秘,先直接写出草原上某一景的特点,再写出作者看到这样的景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再请你们想一想,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生:给人一种真实的感受。

  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师:正是这种巧妙的表达方式,让老舍笔下的《草原》成了经典。第一段中,还有哪些景的描写世是这样的?谁来分析分析?

  生:我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便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读到“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是直接描写,读到“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是作者的一种感受。

  生:我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读到“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是直接描写,读到“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是作者的一种想象与感受。

  (二)品语言,由“蒙汉情深,想开去

  师:就是在这样的草原上,作家老舍与蒙古族人直接相处着。

  在分别之际,作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谁能说说这个句子的大意?

  生: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之间的情谊很深。在这夕阳西下的时候,彼此交流着、倾诉着,迟迟不舍得分别。

  师:请你来读。(生读)

  师:很好,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师:是的。在这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原上,主人和客人不舍分别。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想想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生默读)

  生:我从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体会到了蒙汉情深。

  师:请你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生(读):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师:仔细看看这些句子,大家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蒙汉情深”?

  生:他们是到几十里外来迎接“我们”的。

  生:他们是许多人骑着马来迎接“我们”的。

  师:是呀。想想我们迎接容人一般是在什么地方?

  生:在家门口。

  生:在楼道门口。

  生:在小区门口。

  师:是的。我们迎接客人一般是在这些地方,可蒙古族人是骑着马到几十里外来迎接的。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师:我们迎接客人一般是谁去迎接的?

  生:有时是爸爸去接的,有时是我下楼去接的,有时是一家人到小区门口接的。

  师:是的。我们迎接容人一般就是一个人或一家人去接,可蒙古族人是一大群人骑着马来接的。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蒙汉情深”?

  生:见了面后,不停地握手,握住不放。

  师:请你读读这些句子。

  生(读):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师:你能对比我们平日里跟客人见面后的场景与这种场景有什么不同吗?

  生:我们也握手,但是我们一般都是主人和客人之间握手而巳。

  生:我们一般是主人在迎候。

  师:是的。可是蒙古族人又是怎样的呢?

  生:几十里外的人都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

  生:谁见了“我们”,都跟“我们”握手。

  生:总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师:这就是蒙古族,一个热情的民族。请继续交流。

  生:我从“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中体会到主人招待我们的食物很丰富。

  生:我从“千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中体会到主人们的热情。

  生:我从“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容人们唱民歌〞中体会到草原上姑娘们的热情。

  生:我从“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中体会到了草原上小伙子们的热情。

  师:正是因为在草原上,无论是主人,还是老翁、小伙子们、姑娘们,都是那样热情地对待客人,所以让“我们”这些客人几乎忘了

  自己是客人,主人敬酒,“我们”也敬酒;主人跳舞,“我们”也跳舞;主人唱歌,“我们”也唱歌。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即将分别时,才有了这样的感慨。一起读。

  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这分别时的感慨是汉族人紧握着蒙古族人的双手时,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

  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这分别时的感慨也是蒙古族人紧握汉族人的双手时,从心底深处发出来的生(齐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四、联系实际,由生活想开去

  师:生活中,你可能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或是见过人与人惜别时的情景。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分别时的那份依依不舍之情,写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今天是正月十三,在我家过年的小姨就要回北京工作了。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提着各种各样的家乡特产,一直把小姨送到车站。开始时,我们还有说有笑的,我和小姨不停地互道再见,妈妈也再三叮嘱小姨在北京要注意身体。这时客车的车门要关了,小姨隔着车窗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们。我望着消失在眼前的容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小作者和小姨之问的那份情感,那份分别时的不舍。相信,在你们的笔下,一定都记录着

  人与人分别时的那份不舍。

草原教学设计6

  《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述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注定了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有是一个大的挑战,对老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

  为了能让学生从整体部分来感受草原的魅力,我们设计了一条主线——美,这其中与包括了草原的景美和情美。景美的教学在前面一课时就已经让学生有了深入的学习,所以本课的重点在草原上的人情美。其实这篇课文的层次结构很分明,从欢迎远客、主客相见、热情招待和联欢画别四个方面来分别谢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感受景美,熏陶感染

  上课伊始,便从课文和画面入手以各种景美作为切入点,唤醒孩子们对草原的感情,同时也是为了训练孩子们朗读的技巧。

  二、围绕情美,分层展开

  在设计上,我特意让孩子们从从欢迎远客、主客相见、热情招待和联欢画别四个方面来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一点的设计是为了打开孩子们的思路,进入草原那样一个和汉族风俗习惯完全不一样的地方,给与孩子们足够多的时间和信任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体会,因为有些感受是老师无法替代和言传的!

  三、抓住重点词,读出意境美

  在2—5自然段的过度上,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和思来感受大草原上的风光和人情美,让学生沉浸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抓住重点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的盛况,从而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课文的结尾“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是点题之句,我原意是让学生读后体会其中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进一步体会到让作者留恋往返、不忍离去的原因是草原大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

草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学会《美丽的夏牧场》的歌谱和歌词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演唱提高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音乐的风格和草原人民质朴、执著的性格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

  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

  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听唱法、讨论法、互评互学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牧歌新唱》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大草原吗,你对草原的了解有多少?(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对大草原的了解)(《牧歌》的音乐做陪衬)

  有一首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的描写了草原的景色。草原美--美在她辽阔无边的胸怀,浓淡相间的绿色,这是草原的自然之美、温柔之美。然而,最令人热爱和向往的则是大草原的壮丽之美、流动之美,牧民们伴着高亢豪放的歌声快乐的舞蹈幸福的生活在美丽的草原上。同学们要爱护草原,让草原永远成为“人间的天堂”。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草原歌曲《天堂》,感受一下草原的美。

  提问:欣赏了这首歌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二、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师: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草原,除了内蒙古,同学们还知道什么地方有草原?

  生:……

  师:据老师知道呀,在我国的西藏、宁夏、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等地方都有草原,在新疆的天山之南,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哈萨克族的牧民们就在这片草场上放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哈萨克族民歌《美丽的夏牧场》。

  打出字幕,出示本课课题

  1.初听:(教师电子琴弹唱)

  我们首先来欣赏这首歌曲,初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欣赏《美丽的夏牧场》,同时出示曲谱)

  2.朗读歌词:

  ①下面请同学们深情的朗读《美丽的夏牧场》的歌词。(学生自由朗读)

  ②找2——3名同学来朗读

  ③分男女生来朗读

  师:同学们朗读的真棒,老师都被你们的深情所感染。那谁能说一说第一段歌词描写什么?第二段歌词描写什么?

  (一段描写景色;二段描写牧民的生活)

  师:"红梅朵朵开,绿水绕毡房,远处是冰峰,近处有牛羊。河滩飘炊烟,风儿送茶香,围坐在花毡上,阿肯在弹唱"把哈萨克草原的美丽景色和哈萨克牧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贴切。

  3.再次欣赏:

  师:下面大家再来听老师范唱一遍歌曲,同学们随音乐轻声的哼唱歌词

  4.随着琴声唱歌词。(2—3遍)

  师:在这首歌曲当中,你最喜欢那一句呢?为什么?

  5.完整演唱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气息,口型,声音位置要统一

  6.介绍阿肯

  师:在歌曲当中,提到了"阿肯",阿肯是谁呢?

  生:……

  师:阿肯是哈萨克族人民对民间歌手的尊称。阿肯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阿肯的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一般能够触景生情、出口成章。除了在平日生产和生活中的即兴弹唱,阿肯的重要活动是参加哈萨克牧人聚会时的对唱。阿肯弹唱朗读歌词内容、很能表达哈萨克人的豪迈性格、反映天山草原的时代气息。所以大家特别尊敬他们。

  打出阿肯的图片

  三、课堂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1.渗透环保教育

  师:我们现在已经欣赏了草原的美景,学唱了优美的草原歌曲,已经能充分的感受到草原的'美丽,但是,近年来草原沙化情况日益严重,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

  师:看来保护草原、热爱草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创编标语

  师:除了用歌声之外,你还想用哪些方式来保护草原呢?

  (1)写一段话或写一个主题标语。

  (2)把你创编的标语、写的话贴在黑板上!

  四、小结

  背景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师:大草原蕴含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宝贵的风土民情,她所蕴含的生命的壮丽与伟大,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更加的了解草原,更加地热爱草原。可是,在新疆和内蒙古等草原的附近都有着大片的沙漠,只要一起风大片的尘土就扑向草原,使草原逐步沙化,今天的人们正在积极造林防沙,部分草原的生态环境已经得到改善,同学们,让我们好好的爱护草原,让草原成为我们人类永远的天堂。

草原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渲、 勒、 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 “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4. 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赞美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叙述,先写了草原秀美的风景,再写了草原迎客和联欢场景。作者移步换景,有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空间。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难点 具体体会课文中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教具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认识本课“渲、 勒、鄂、 涯”四个生字,会写“毯、渲” 等14个生字,理解文中新词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读熟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你去过草原吗?在电视上见过草原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草原,看看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 2.介绍作者老舍

  3.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学生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用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巩固练习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四、细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快速浏览课文,按照作者进入草原的顺序,说说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板书: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2.指明学生读课文,思考文中表现了草原哪些方面的美

  五、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新字词。

  2.熟读课文第1段。

  板书设计

  1、 草原

  初入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草原的美好风光

  2.仔细读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描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草原美景

  2. 仔细读优美的语句,体会作者将草原美景描写得具体生动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感受美丽的草原。

  二、再读课文,感受草原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那些方面?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A. 词语比较:“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 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B. 图片展示: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C. 踏进这样的草原,呼吸着这样的空气,仰望着这样的天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愉快)带着这样愉快的心情,放声朗诵这句话吧。

  过渡:如果说这样的天空让作者的心胸更加开阔,想放声歌唱,又是什么让作者沉醉其间,想低吟一首小诗呢?我们接着交流。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A. 说说“一碧千里”的意思。

  B.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C.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让学生看看一碧千里的草原。

  D.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A.演示“绿色渲染” 墨线勾勒 。

  B.展示图片,有感情朗读,体会 柔美’的感觉。

  (4)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A.学着用这样的方法

  既......又......既.....又...... 说一句话。

  B.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草原的美景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3.感悟表达

  (1)草原的美景让作者沉醉,令作者赞叹。但是作者内心的感受也在发生着变化,默读第1自然段,你发现变化的原因了吗?

  (变化: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变化原因:随景色的变化而变化

  引出情景交融法)

  (2)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把草原的美丽风光清晰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A.层次清晰(由上到下,整体到布局) B.巧妙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4.指导背诵。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三、作业

  1.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运用学到的表达方式,描写你喜爱的一处自然风景。

  板书设计

  草原 {美丽风光 层次清晰

  心情愉快 情景交融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蕴含的意思。

  2.品味、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欣赏草原风光图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2.领略了草原的美丽风景后,我们再来感受草原人民的特点。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

  (2)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草原十分辽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洒脱”是什么意思?(不受拘束。课文指行动自由,不受限制。)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 “人情美”

  1.衔接:草原上行车的洒脱另人向往,那草原的民族风情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蒙古包。

  2.感悟草原 人情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词?(热情好客)

  (2)作者按照什么顺序写了哪几层意思,给每层意思概括出一个小标题。 这一部分课文,作者按照参观访问活动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分别是: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和话别。

  (3)在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和话别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 (4)交流小结: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A.热情迎客

  ① 从课文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这份热情?(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② “疾驰”、“襟飘带舞”是什么意思? ③ 再度课文,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B.激情相见

  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当时相见的情形,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读出激动、兴奋之情。

  C.盛情款待

  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D.尽情联欢和深情话别

  联欢: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这些都是内蒙古人的风俗习惯,能够展现他们民族的特色)

  话别: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 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互相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互相攀谈,依依不舍地告别。)

  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讨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后面写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都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篇课文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通过写作者以写草原之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和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谊,歌颂各民族的团结。

  作业

  1.抄写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草原教学设计9

  一、教学设计说明: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聆听内容。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体验。因此,我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等为基本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有趣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学习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智。在互动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成为学生们的合作伙伴、平等中首席者。通过本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使师生间达到共识、共赏、共进。

  二、教学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洋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力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舞蹈创编能力,并能用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自豪、欢快的情绪,轻柔而有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节奏型和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五、教学媒体发选择和应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开阔视野,使之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草原教学设计10

  设计思想

  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要加强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设计时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草原的美丽,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悟中生情,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初步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在课堂上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更好地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

  教学目标: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教学难点

  弄清课文记叙顺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轻松掌握生字、检查把课文读生动、读流利。

  2、注重图文并茂,配以有关草原的图片歌曲,让学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样示范法,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名胜举不胜举,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西湖,无不令我们神往,而那辽阔的草原更是个景色迷人的地方,谁能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范读,出示多媒体课件。(草原美丽风光的图画)

  你们想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吗?下面让老师带着同学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草原吧!

  (草原离学生太遥远了,教师配上美丽的多媒体图画,抒情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为理解课文作好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认真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决。

  2、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理解课文要在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所以这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同桌互相每人读一自然段,检查字音读正确与否,读得流不流利。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学生更有兴趣,检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

  四、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理解重点的词语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随文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没那么枯燥。)

  五、写生字

  1、请学生在黑板上范写两个容易写错的“涩”。

  2、学生写生字。(描红、在生字本上写一个)

  3、学生对照书本自己评析、同桌互相评析,推荐写得好的让大家欣赏,说明推荐的理由。

  (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学生提供锻炼的平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他们去自纠自查,共同进步。)

  六、质疑、总结

  (“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的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书设计:

  风光美

  16、草原

  人情美

草原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的: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多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诗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产生热爱草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诗中出现的拟人、比喻等句子,体会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难点:理解“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思读中绘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草原的图文资料、音像资料、文字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歌声飞扬激情引领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导入新课)

  师:生在东北的我们,对美丽的草原无比向往,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由蒙古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现在,让我们来聆听这优美的旋律,欣赏大草原的无限风光,边听边看边想,这首歌能使你想到什么?

  (预设: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草原的美,到处是绿草鲜花;天空也是那么蓝;牛羊遍地。有的能想起来以前学的歌曲《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或是想到诗歌《草》、《敕勒歌》。)

  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课下也了解了不少于草原有关系资料,这节课,就让歌声引领我们共同走进草原、亲近草原、品味草原。

  (板书课题: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齐读课题

  过渡:草原我们总是用辽阔、宽广、无边无际来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怀抱中,有着无数的美景,风吹草浪,鲜花点头,蓝天、白云、绿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感受,美丽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乐读文,再现草原

  1、师配乐读文。提问:美丽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儿?

  (相机板书: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学们读得会更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可以说字的结构,组词,换偏旁等方法识记字形)

  4、汇报检查

  1)大屏幕出现生字,生读,并说说记忆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请学生回忆前面那篇课文曾出现过?《父亲的菜园》中读成sā 撒尿,本课读sǎ)

  3) 读一读本课的生字。

  5、生字我们已经认识了,你愿意把生字带回到课文中吗?(找生读课文)

  三、图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师:一篇课文的题目往往是这篇文章的题眼,从这首诗的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草原景色美丽),我们就用一双双发现的眼睛看看这美丽的景色。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绿草彩蝶碧水骏马牛羊毡包

  2、过渡:这些优美的词语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大屏幕出示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词语,谈谈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什么?小组内交流。

  (学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风儿把绿草吹动,好像一层层麦浪,蝴蝶展翅飞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听鸟儿的叫声,好像置身于仙境。)

  3、同学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美丽的大草原,看来,草原除了美丽,更给我们梦一般的美景,让我们感觉到草原不仅美丽,更富有神奇的色彩。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草原)

  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并且老师把它们绘制成一幅幅画面,你们想看么?(点击词语展示美景边介绍)

  (师:风吹绿草好似麦浪,彩蝶纷飞花争艳,一湾碧水映斜阳,水清草美育牛羊,绿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万里美如画,遍地花朵迎朝阳,百鸟齐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华来到锡林郭勒草原,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草原,一下车,就被眼前景色惊呆了,蓝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鸟语花香牛羊遍野。夕阳西下,一顶顶蒙古包上空炊烟袅袅,火炉上奶香阵阵,草地上歌声嘹亮,怎能不让作者浮想联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动心情吗?你能带着这种情感在读课文吗?回顾全文,你有什么地方要与大家说说吗?(引出下文,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突破难点,畅游草原

  1、师:“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美丽的家谁不爱,内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爱自己的家,他们自己当了家作了主,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使家乡更加多彩。想当年是凄苦的马头琴声伴随他们四处漂泊,地主、王爷逼死他们的亲人,夺去他们的牛羊,苦难和泪水让他们流浪,鲜血染红了绿草地。复仇的决心令他们催动骏马奔向红旗飘扬的地方,是毛主席,我们的党给了他们雄鹰的翅膀,让他们拔起刀枪消灭恶狼,让草原再现蓝天绿草,牧民们看是幸福的明天,他们要让苦难的草原变成欢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是小学教师必备精品教学资料网站,其内容丰富,备受小学教师的青睐!

  (出示现在的草原的风光和现代化的设施)

  2、师:仔细看,这就是你的家乡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草原张开了怀抱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在座的老师们也想去游览观光,想请你们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导游,你打算介绍自己的家乡的哪一方面?

  (草原知识拓展,可以介绍风景、特产、还有食物等,也可以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

  3、请出勇敢而又热情的小导游,带我们共同畅游美丽的草原

  五、不忘草原,诗歌拓展

  这一趟草原之旅,老师不仅欣赏到了草原的风光美,还看到了草原的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师:出示关于草原描写的诗句,草原儿女爱自己的家,用诗歌的形式向人们传颂着草原的美,(大屏幕出示,师生共赏)。相信我们的家乡明城,也会在你的笔下熠熠生辉,课下我们这些小诗人用笔把我们的家乡描绘出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板书: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景色美

  绿草 彩蝶

  碧水 骏马

  牛羊 毡包

  生活美

  诗歌欣赏:

  草原诗三首

  (一)

  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

  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四)

  家乡的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吃着母亲乳汁长大

  喝着芳香奶茶长大

  听那甜甜的歌谣

  伴着与我同年的马儿羔羊

  深情圣洁的牧场啊

  给了我多少童年的美好回忆

  梦中常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情深牧场

  家乡那片广阔的牧场

  是我心中深情圣洁的蓝天

  父爱把我扶上马背

  娘亲给我多少期望

  广阔牧场给了我开阔的胸襟

  深情牧场给了我多少勇敢力量

  家乡牧场是我生命摇篮智慧的源泉

  永远忘不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圣洁牧场

草原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情感目标: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快乐。 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看图理解词语,启发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和牧民的勤劳。

  教学用具:光盘、录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听!悠悠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哪里?(板书:草原)(放录音歌曲)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去美丽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样的。(补充课题:的早晨) 齐读课题。

  二、看图感知 看!(播放光盘) 你喜欢草原吗?你喜欢草原的早晨吗?

  三、初读课文 1.那就翻开书,自己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2.能把课文再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吗? 要求:请拼音小博士帮好你的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好朋友仔细听好,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然后两人再交换进行,开始! 3.练读了几遍课文,那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来表示。

  四、细读训练 1.谁来先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 评价,指导:你读得很流利。 好象鞭声还不够响亮,谁再试试。 黎明时,草原还没有苏醒,是很静很静的。读好:宁静。 眼前,你看到了怎样的`草原?读好:铺满新绿。 谁愿意当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将草原唤醒。 草原还没彻底醒来,再来一遍。 齐读 2.此时,草原开始热闹起来,欢乐起来!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评价: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还不够?从朗读中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谁来读好它。谁能超过他。 喜欢羊儿出圈,喜欢跨马追赶的同学一起来读吧! 3.让我们眺望远处。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远处十分迷人。谁来读。为什么这样读? 悠悠的感觉读得真棒!学他的样子一起来读。 4.草原真是太美了,这样美的地方,这样美的课文,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起读了。 (齐读)你觉得草原怎么样,草原的早晨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五、写字教学 小朋友把课文读得这么棒,相信课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学得很棒。 1.认读生字卡片 小火车开起来(带拼音,去拼音) 2.这堂课我们学习两个生字“动、牧“ 自学笔顺表,掌握笔顺。学生书空笔顺。 自己分析字型结构,左右等宽。结合学习新偏旁。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出示生字词: 草原打破新绿无边牧民远处飘动 2. 指名认读,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二、背诵指导 1. 各自朗读课文,准备口头填空练习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来了。 (2)()羊儿()圈门,()奔向()。牧民们(),追赶那()。 (3)()羊儿像()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 2. 结合口头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3. 读了课文,我们又懂得了什么? 4. 练习背诵。

  三、写字指导 1. 出示生字:无打处民原新 2. 指名认读。 3. 仔细看光盘上生字书写笔顺,比较每个生字的结构安排。 指导:“无、民”都是独体字。“无”最后一笔是竖弯钩,沿竖中线往下写,“民”的最后一笔是斜钩,幅度较大。 “处、原”是半包围结构。“处”第三笔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业 1. 练习描红。 2. 各自练习书写生字,觉得难写难记的多写几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 背诵课文。

草原教学设计13

  教学目的

  1、要求同学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它能够关心人们了解天气的改变,能够关心迷路的人克服困难。

  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要留意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解答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预备

  一幅鹰的挂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借助拼音,带着思索题独立阅读思索,然后进行小组争论。

  教学过程:

  一、用图导课。

  1、出示挂图。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见过它吗?

  (贴图)

  2、出示课题,看看草原上的鹰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二、借助拼音阅读课文,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再查查字典。

  三、说说有哪些词语不懂,现弄懂了哪些。

  四、正音。

  (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旋(xuán)、卷(juǎn)不要丢介母ü。

  “朝”是多音字。朝着(cháo)朝霞(zhāo)

  朝、逝、沙、尘这几个字是翘舌音。

  狂、汪、当、清这几个字是后鼻音,要读精准。

  五、仔细阅读课文,独立思索下列问题。

  1、本课有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每段都写了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

  3、假如在草原上迷失了方向,鹰能帮什么忙?

  六、组织小组针对思索题进行争论。

草原教学设计14

  一、朗读引入:让我们用掌声感谢杨老师来我班,指导我们的语文学习。

  1、提前板书:"初见草原-途中迎客-包外相见-包内款待-包外联欢"

  2、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齐读"草原"。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草原,去看看哪里的景色吧。(课件播放草原图)

  3、师: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这美景读出来?(配乐读第一段)

  二、学习2-5段:

  过渡:啊!这就是草原!它"天蓝地碧空气鲜,牛肥马壮羊儿欢",就一个字"美"(板书美)。

  (一)自学:

  1、师: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草原里的人民,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后交流。(热情、好客、粗犷、豪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勇敢、质朴--)板:(人)

  2、师:多可爱的草原人,下面就让我们和老舍先生一起走进陈巴尔虎旗亲身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是怎样接待我们的吧。

  3、默读课文,找一找草原人的热情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做一做批注。

  (二)说说你的收获吧:(最好按访问顺序说)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懂得"身着盛装、远迎宾客、骑马引路"是蒙古人民热情待客的一种方式,充分看出他们的热情、礼重。)①把"飞"改成"跑"不行。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看画面。学生说。(他们策马"疾"驰而来,"飞"反映了主人迎客心情迫切。)

  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

  ②(指导比喻句。用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比喻群马疾驰,襟飘带舞的蒙古族同胞。透过这一外在的美好形象,衬托出了他们那纯朴、热情、好客的美好心灵)比喻恰当使被描写的景物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建议摘抄。齐读。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蒙古包外,主客相见,作者写了三多:马多、车多、人多。说明很多人都好客。声音的嘈杂,草原的热闹,握住手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师:一幅好客的迎客图跃然纸上,你就想吧,怎么想怎么舒服,和谐。结合这一段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这一句话。

  ①如果你是当中的一员,当时你会说些什么?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说说话,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握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感觉更加亲切,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②指名朗读这一段。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师:为什么说"也不知怎样的,就进了蒙古包"?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说明了什么?

  ①("盘腿坐下"给人到了家的感觉;干部、老翁敬酒说明对客人的尊重。)(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会心"是发自内心,发自心底,自然真挚的笑。)

  师:大家为什么露出会心的微笑?(笑沟通了主客的心灵,彼此的心也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②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同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指名读

  4、"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愉快的相见,盛情的款待,尽情的联欢,让主客忘记了时间。太阳已经偏西了,谁也不肯走,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怎样理解?(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相互倾诉着说离别之话。)

  师:这句话表达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朗读这句话。

  三、总结: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夕阳西下,老舍先生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依依不舍,回味着:那里的天(明朗清鲜),那里的地(辽阔无边),那里的人(热情好客);这真是草原的天美、地美,人更美。(板书"更美")

  师:老舍先生用他亲身的经历,通过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丽、和谐的大草原,那里(课件)指名接读:"天蓝地碧空气鲜,牛肥马壮羊儿欢。一路美景赛江南,主客相见笑开颜。奶酒款客手抓羊,举杯联欢君莫忘。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四、练习:课文学完了,老师这里有个阅读练习,你们感兴趣吗?

  结束: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老师们来我班,指导我们的语文学习。

  板书:

  2、草原

  1.初见草原(美)

  2.途中迎客

  3.包外相见(人更美)

  3.包内款待

  4.包外联欢

草原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3、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受到语言美的感染。

  【教学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谈话法。

  【学生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2、这么动听的歌,这么美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今天让我们跟老舍爷爷一起去领略大草原的风情。

  板书课题:

  草原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2、思考:

  哪一段是写草原风光,哪几段是写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三、学习草原风光部分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草原的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朗读指导:

  课件图片欣赏,生想象。

  ⑴ 品读佳句:

  重点体会和想象以下词句:

  草原的天空可爱。

  天底下整体一碧千里。

  羊群似一朵朵白色的大花。

  小丘线条柔美。

  ⑵ 看到这样的情景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用你喜欢的方式赞美一下草原:

  唱歌,自己做诗,赞美的话。

  3、配乐朗颂第一自然段。

  4、小结:

  大草原的`景色真美!

  四、学习蒙古人的热情好客部分

  1、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朗读,找重点词句,表演。

  思考:

  课文中的哪些场面,地方体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好客?

  2、交流反馈,品读佳句体会:

  “远迎”一段中重点理解“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相见”一段重点理解“也不知是谁的手……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民族团结互助”。

  “款待”一段重点理解“谁都有礼貌……不拘束”;“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会心微笑”。

  “联欢”一段人们的尽情尽兴体会。

  3、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

  4、欣赏蒙古人热情好客录象片段。

  5、小结:

  草原人更美!

  五、总结

  1、我们随着老舍爷爷的笔触,到内蒙古大草原,欣赏了草原的绮丽的风光,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2、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友爱,让我们一起载歌载舞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草 原

  景美 人更美

  天空可爱 远迎

  一碧千里 相见

  羊群似花 款待

  小丘柔美 联欢

  蒙汉情深

【草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草原教学设计09-18

《草原》教学设计10-09

草原教学设计04-05

《草原》教学设计04-10

《草原》教学设计01-31

《草原》的教学设计10-07

《草原》的教学设计05-26

草原教学设计06-22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04-29

草原优秀教学设计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