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学生了解的日常生活事物入手,通过出示栏杆和大卡车的高度,给学生创设“能通过吗”这一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理解这两个小数的实际意义开始,进一步认识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加深对小数的认识,选取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小数,让学生在教材出示的价格、短跑成绩、体温、身高等小数外,介绍自己了解的其他小数,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感受小数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让学生在“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1角=0.1元,1分米=0.1米,从而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受集体合作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米尺、10枚1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丰富生活经验。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生活中常用的小数?
(学生自由交流)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四张图片,上面写有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同学们想看一看,读一读吗?(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小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小数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同时为下面理性知识的建构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丰富对小数的认识。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看一看,读一读”的四张图片。
师:谁能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预设
生1:我知道了一盘瘦肉馅的价格是7.9元。
生2:我知道了小男孩50米跑的`成绩是7.98秒。
生3:我知道了小男孩的身高是1.41米。
生4:我从图中看出小女孩的体温是38.2℃,这个小女孩发烧了!
生5: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啊!
(2)提出问题,引出情境图。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图片,你们能够集体合作,帮助老师把图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吗?
2.借助常用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材88页第一幅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生:图中的大卡车车身高3.25米,道路中的栏杆高3.50米。
课件出示问题:这辆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师:你能根据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类推出3.25米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吗?3.50米又是几米几分米几厘米呢?你认为大卡车能通过栏杆吗?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师指名汇报并引导学生说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个别汇报。
预设
生1:3.25元是3元2角5分,所以3.25米就应该是3米2分米5厘米。
生2:3.50米也就是3.5米,3.5米就应该是3米5分米。3米5分米比3米2分米5厘米高,所以大卡车能通过栏杆。
3.借助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渗透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
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
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
3、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三年级上册第100-101页,信息窗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且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实践探索、观察发现、拓展应用的学习过程,掌握探讨知识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感受家的温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吉祥三宝》(点击播放)。
师:喜欢听这首歌吗?就像歌里唱到的,爸爸、妈妈和我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老师也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是老师住的楼房,一起看看吧!(放课件:小区楼房)这是我们家的客厅、厨房、餐厅、卧室(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给居者新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小卧室的面积是多少?
生2:餐厅的面积是多少?
(出示房间图)
师:怎样求小卧室的面积?
生1:小卧室地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生2:我们借助学具来研究。
二、合作实践 探究新知
问题一: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呢?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
学生展示
生1铺一铺:我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把长方形纸片全部铺满,共用了20个。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生2摆一摆:我沿长摆了5个,沿宽摆了4个,就说明可一摆四行,共用了54=20个正方形,知道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生3量一量:我量出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就能想出沿长能摆5个,沿宽能摆4个,共用了54=20个正方形,知道它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问题二:你会求下面长方形的面吗?
生:先测出长和宽,再想一想沿长和宽各能摆几个面积单位。沿长可以摆5个面积单位,沿宽可以摆3个面积单位。53=15(平方厘米)21cnjycom
师:回顾刚才的探索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生2: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总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小卧室的面积:54=20(平方米)
答:小卧室的面积是20平方米。
问题三:餐厅的面积是多少?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生1:餐厅地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
生2:长方型的的长和宽相等时,就是正方形了。
生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总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餐厅面积:44=16(平方米)
答:餐厅的面积是16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
师:有了这个计算方法,我们就可以解决生活中、家庭中的许多问题。(出示题目)
孝心贺卡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妈妈为了我们的家付出了很多,大家想不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老师提议,咱们做一张孝心贺卡送给爸爸、妈妈,好吗?(出示要求,师读题,生独立制作)汇报展示
师:爸爸、妈妈看到这张充满祝福、充满收获的贺卡,一定会很高兴的!在这里,老师也祝同学们学习进步!(放歌曲《吉祥三宝》)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特做如下设计:
1.让学生做数学,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
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环境找到切入点,引入周长的概念,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认知经验,为理解周长的含义打下基础。同时,在学生自主测量周长的这个环节中创设让学生充分猜想、探究的活动空间,其中有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有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如树叶的周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经历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在实践中理解周长的含义。
2.让学生充分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根据周长的.含义测量出图形周长的过程。注重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并在组内交流测量的过程。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在测量不规则的封闭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用绳子围,再用直尺量的“化曲为直”的方法,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树叶、圆形的钟面
学生准备直尺、米尺、绳子、树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标准五角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感知周长
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1)说一说它们的特征,以及相同点和不同点。
(2)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4条边一共有多长,然后汇报。
(3)揭示课题:像这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封闭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已有经验,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有关周长的知识作铺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掌握新知降低难度。
主动探究,测量周长
1.课件出示教材83页例3。
(1)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每个图形的周长用彩色笔描出来。
(2)用直尺量一量每个图形的周长,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时,会质疑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可以用直尺量出周长外,其他图形无法量出周长)
(3)说一说测量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角星周长的方法。
(用直尺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有边的长度相加,就算出了周长)
2.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1)分小组探究测量方法,交流讨论,测量钟表和树叶周长的方法。
(2)全班汇报,交流测量方法。
测量钟表周长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用软的米尺测量钟表的周长。
方法二可以先在圆形钟面上做一个记号,再把圆形钟面在米尺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拿根绳子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
3.引导学生总结根据不同图形选择不同测量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小组合作探究,完成课堂活动卡。
(2)汇报自己的发现。
发现一:规则封闭图形的边都是直的,就可以用直尺直接测量。
发现二:圆形物体或不规则封闭图形的边不是直的,要借助绳子、软尺和直尺测量。
4.师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学会了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在测量周长时,要注意根据图形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经历测量不同的平面图形周长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同时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要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和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1.下面的图形中,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图形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
2.组织学生量一量课桌桌面的周长。
3.解决问题:学校要为同学们做校服,你能帮同桌量一量胸围、腰围吗?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例来测量周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4页1、2题。
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直尺测量法。
不规则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绳测法、滚动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始,要让学生切实掌握。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方面:
1.借助情境指导学生有序整理知识体系,积累复习活动经验。
多位数乘一位数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比较多,在复习时必须进行系统地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知识体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借助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引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回顾相关的知识要点,形成简单的.知识结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示将相关的知识要点形成体系,将分散的知识串联起来,为后面形成知识网络奠定基础。
2.重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广泛收集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开阔学生的思路,促进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通过单项复习、综合复习,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引入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
(1)课件出示教材110页1题(4):1架飞机可以载客280人,3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载客多少人?
(2)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3)指名说算法后,一起回顾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先把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积后,再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整理知识体系。
(1)想一想: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除了学习口算乘法之外,还学习了什么内容?
(笔算乘法、解决问题)
(2)讨论: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解决问题分别包括哪些类型题?
(口算乘法包括整十数、整百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笔算乘法包括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解决问题包括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归一、归总问题)
(3)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示把这个单元的知识要点表示出来。课件出示样例:
3.分类复习。
(1)复习口算乘法: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并说一说你的算法。
80×3= 70×9= 40×6=
100×5= 6×300= 7×60=
900×2= 2×200= 400×7=
(2)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①课件出示:张阿姨要打一篇500个字的文章,平均每分钟打69个字,估算一下,她7分钟能打完这篇文章吗?
②根据题意列出算式。(69×7)
③观察算式,复习估算方法。
④完成解题过程。
69×7≈490(个)
490<500,所以她7分钟不能打完这篇文章。
⑤估算。
教学,数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设计说明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对常用的质量单位也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具体、直观,且大部分学生对质量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基于上述情况,本设计关注了下面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学具,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等活动中,获得有关千克的丰富体验,从而牢固地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注重对实践过程的指导和实践结果的总结。
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注意实时调控和指导,使学生的实践更有层次,目的性更强;在每项操作之后都帮助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生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天平 盘秤
学生准备
盐 牛奶 黄豆 回形针 花生米 军棋 2分硬币 苹果 鸡蛋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观察主题图,找出有关信息。
提问:(1)图中淘气和小鸟分别在做什么?
(2)淘气和小鸟分别有多重?
(3)谁的体重更重一些?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发现:淘气的体重是30千克,小鸟的体重是50克,淘气比小鸟重。
小结:淘气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小鸟的体重用“克”作单位,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这两个质量单位。
⊙探究新知
1.认识秤,学会读数的方法。
(1)了解学生知道的秤。
师: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标示的净重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例如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呢?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课件出示各种秤)
请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见过的秤,比如学生可能通过看图,看电视,逛市场见过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等。
(2)了解读数的方法。
出示盘秤,提问:你知道圆盘上的刻度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托盘上的物品有多重?
学生观察盘秤上的圆盘,知道一个大格表示1千克。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2.动手实践,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1)称一称。
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知道两袋盐的质量是1千克。
(2)掂一掂。
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把两袋盐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1千克有多重。
(3)估一估。
用手掂一掂苹果,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的质量是1千克,然后用秤来称一称,验证自己的估计。
(4)找一找。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预设
生1:2瓶矿泉水大约是1千克。
生2:1大袋洗衣粉大约是1千克。
生3:10本数学书大约是1千克。
(5)体会几千克有多重。
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的物品,然后用手掂一掂。(苹果、洗衣液、白菜等课前准备好的物品)
(6)抱一抱。
汇报自己的体重,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学生依次体会到了1千克、几千克、几十千克(或几十几千克)的质量,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大有益处。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设计说明
1.情境激趣,寓教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儿童的天性,在设计这节课时,注重让学生在“蚂蚁做操”的情境中抽象出点子图,借助这一直观模型来解释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完成由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2.引而不替,突出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适当地引导,然后放手让学生思考,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将点子图与竖式计算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掌握表格、抽象竖式、直观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提高计算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点子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1.(课件出示教材52页蚂蚁做操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同桌间说一说在情境图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汇报)
师:根据找到的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尽量把问题表述完整: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2.让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口算。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个别学生汇报自己的口算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要用竖式计算乘法。(板书课题:蚂蚁做操)
设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汇报口算方法的同时,巩固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圈画点子图。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点子图,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小组内圈算,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说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考过程,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要重点理解教材中呈现的第三种圈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圈的,又是怎样算的,将每一步口算过程与点子图中圈画的点子对应起来,借助点子图直观地理解这种口算方法: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3)总结: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的是笔算乘法,也就是乘法的竖式计算。(板书)
(4)尝试用竖式计算,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根据学生的汇报,师板演完整的竖式过程。随机提问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5)说一说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在表格和点子图中分别表示的是哪个计算过程。
2.学习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师出示乘法竖式的简写形式。
引导学生想: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
3.师小结竖式计算的过程。
(1)书写格式:先写第一个乘数12,再写第二个乘数4,相同数位对齐,乘号写在第二个乘数的左边,然后画一条横线。
(2)计算方法: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3)学生自由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4.课件出示:213×3。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计算的方法,再指名汇报。
(注意:对于口算的学生要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对于用竖式计算的学生,要说清楚每一步计算表示的具体含义)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尊重学生的想法,通过圈画点子图、研究笔算算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能力目标: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学校图书室新进200本书,需要摆放到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大家帮帮忙好吗?
二、探索新知: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解决“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这个问题。
3、试着列式解决。
4、估计商是多少。
5、在小组中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6、全班交流,注意展示学生的不同方法。
三、拓展应用:
1、756 ÷ 7 ÷ 6 624 ÷ 6 × 5
801 ÷(3 × 3) 960 ÷ 6 × 4
2、按要求连一连。
48 × 2 32 × 5 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
160 ÷ 2 240 ÷ 5 的第一个数!
96 ÷ 3 80 × 3
3、小军去游泳池游泳,他再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四、小结: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 40÷2=650÷3=980÷4=680÷4=
2. 720÷4=800÷6=720÷4=230÷6=
3. 600÷3=160÷40=23×30=50×1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排列与组合知识不仅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在三年级上册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这一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进一步系统、深入的学习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及更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认识到,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简单的计算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发、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组合的方法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成为了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简单的集合”。
《数学广角》内容的增设,它主要是介绍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涉及的重叠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
二、学情分析
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会画简图分析重叠部分,理解重叠问题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正确解答重叠现象中的相关数量。
2.经历活动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建立重叠问题模型。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价值的。【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
经历活动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探究重叠问题。
出示情境:小熊要到河对岸去玩,可是河面没有桥,怎么办呢?聪明的小熊找来两块木板,用木板搭了一座桥,那它是怎么搭的呢?想不想看看?(课件演示)看懂了吗?那你能试着把图中的数学信息整理出来将题目补充完整吗?
【图打印给学生】
50厘米35厘米
10厘米
?厘米
两块木板,一根长()分米另一根长()分米连接处长()分米。谁想把你整理的数学信息和大家交流一下?
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帮小熊算一算它搭的桥有多长好吗?开始吧。(学生独立解答)
分析算式和算理:
师:老师将大家的几种不同的方法写在黑板上,那现在就请大家对着大屏幕上的图来讨论一下:到底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呢?看谁能把道理说清楚?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列法:
(1)35+50+10【你同意这个算式吗?对照课件展开图,小熊是这样搭的吗?】(2)35X10+50X10【指一指35X10和50X10分别表示的是哪一部分,那这两部分合起来是小熊搭的桥的长度吗?哪里不对?看来减掉两个10不行。】
(3)35+50X10【那这个算式正确吗?说说为什么?】
师:小熊搭的桥并不等于两块木板的总长,可以看成35分米加上这一块的长度,那这块的长度是多少呢?(50X10)那如果不减掉下面的10分米,减掉上面的10分米可以吗?
也就是说接头处的两个10分米只要减掉其中一个10分米就可以了是吗?所以35+50X10这个式子是正确的。
(3)师:我们顺利解决了刚才的问题,现在挑战继续进行。
四(1)班同学在假期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参加小记者的是80人,参加小交警的是70人。有20xx参加了小记者,又参加了小交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共有几人?
师:先别着急,这个题目老师可有要求:在列出式子之后能不能试着画画图,用图来把你算式的道理解释清楚呢?
师:老师也想用图来表示一下。如果我用一个圈表示参加小记者的80人,用一个圈来表示参加小交警的70人,那你觉得这20xx该放在哪里呢?
师:放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呢?【这20xx参加了小记者又参加了小交警】
(4)介绍韦恩图。
中间部分表示既参加小记者又参加小交警的20xx那(月牙)部分表示什么呢?(只参加小记者的人数)这部分呢?(只参加小交警的人数)看,简单的两个圈就能把所有信息表示得清清楚楚。其实这个图是有名字的.,叫韦恩图。【介绍韦恩图】发明它的科学家叫约翰.韦恩(JohnVenn),是十九世纪英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在1881年发明了这种表示重叠的方法,所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设计意图:这两个现实问题模型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重叠问题能有所理解和感悟。“搭桥问题”虽然对学生来说不是很简单,但其直观形象的程度,是重叠问题的较好表达方式。第二个“人数问题”,没有外在的直观表达,需要学生建模起来,难度相对大些。这样,不同的题目,给予学生以不同的空间。】二、归纳总结,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课件)刚刚我们研究了这样几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对呀,这几个题目的共同点就是都有重叠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数学中要研究的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那重叠的部分在哪里呢?能上来指一指吗?
图中有,式子中也有。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是怎样解决的呢?
总结:将两部分加起来然后从总数中减掉重叠的一部分。反馈练习:
井深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对解决的几个问题的回顾,梳理出解决重叠问题的方法:将两部分加起来然后从总数中减掉重叠的一部分。这样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解决这类问题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三、知识拓展。
(一)数学中的重叠。
师:你觉得我们今天研究的重叠问题有意识吗?那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藏着重叠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找三角形里的重叠。
你认识这些三角形吗?能帮这些三角形找到它们的家吗?这个三角形到底放在哪里呢?(既是等腰,又是直角)那怎么办?是这样吗?这一部分表示的也就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刚才在三角形里找到了重叠,那这里面有没有呢?2、找倍数里的重叠。
你猜猜2的倍数和3的倍数重叠的部分会是什么样的数呢?(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从上面能找到吗?【6;12】这是2和3公有的倍数,2的倍数还有哪些?它们是也是3的倍数吗?那3的倍数呢?
1该放在哪里呢?为什么?【因为它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3的倍数。】(二)生活中的重叠。
看来重叠问题在数学中随处可见,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的重叠现象。比如:(师展示)当我们把笔杆和笔帽套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是重叠的。你还能发现你身边的藏着的重叠现象吗?生交流。老师这还有一些想看看吗?【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在后面的拓展环节,又设计了让学生找数学中的重叠问题,生活中的重叠问题。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的重叠部分——等腰直角三角形,倍数中的重叠部分——公倍数,这都是重叠现象在数学学习内容中的有力体现。运用这两个资源,使学生在不同数学领域的知识层面得以拓展和延伸。】
五、小结:美吗?其实,生活中的重叠现象远不止我们见到的这些,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能发现更多、更美的重叠现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1、2题,完成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体验,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带秒针的实物钟表(或钟表模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家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吗?每年的晚会都有中央的一个场景: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主持人和现场的观众都会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新年到!!!
谁知道,刚才我们倒数的5、4、3、2、1,用的是什么时间单位?(秒)
以前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时、分)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秒。
2、板书课题:秒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学情
1、关于“秒”这位新朋友,你有什么了解吗?谁能说一说。
2、看来,同学们对“秒”并不陌生,但也不够熟悉。下面,我们一起重新来认识“秒”,真正地和它交一回朋友。
(二)认识“秒”
1、出示钟表,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那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
强调:钟面上有三根针,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提问:“秒针”怎样计时的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板书)
提问:秒针走3小格是几秒呢?8小格呢?34小格呢?
3、提问:钟面上除了小格,还有大格。秒针走1小格是1秒,那么,秒针走1大格是多长时间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1大格里有5小格,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所以,秒针走1大格是5秒。(板书)
提问:秒针走2大格是多长时间?5大格呢?9大格呢?
4、提问: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
强调:钟面上1圈有60个小格,秒针走1圈就是走60个小格。所以,秒针走1圈就是60秒。(板书)
(三)感受1秒
1、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那么,1秒究竟是多长时间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2、体验1秒钟
(1)闭上眼睛仔细听钟表的“滴答”声。指出: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学生跟老师做拍手练习。指出:每拍一次手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3)学生跟老师数数。指出:每数一个数字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4)眨眼睛。指出:每眨一次眼睛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5)学生观察老师走路。指出:老师每走一步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1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用1秒,眨一次眼睛用1秒,走一步路也是用1秒。经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吗?谁愿意说一说?(1秒很短暂)
3、认识秒的价值
谈话:短短的1秒,滴答一下就过去了,似乎是很短暂的。但是,1秒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猎豹捕食的时候,最快时速可达130千米,每秒36米;发电厂1秒钟发的电,可供一个家庭用3个月;光每秒大约跑30万公里……了解了这些,你们有什么想法吗?(想不到1秒可以做这么多事;1秒钟也很有用,我们要珍惜时间)
强调:同学们,短短的1秒钟是那么有价值,因此,时间很宝贵,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
4、联系生活
(1)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儿用到过秒,或者见过与秒有个的事情或东西吗?强调:发射火箭倒计时10、9、8……;过马路的红绿灯;开运动会赛跑等,秒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认识秒表(教科书第3页下边秒表图)
(四)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设问: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经过了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2、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钟面。
3、提问:秒针走一圈经过了多长时间?(60秒)分钟有什么变化?(走了1小格,就是1分钟。)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秒”这位新朋友,并探索出了“一分=60秒”。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2题(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提问:1分钟能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做一做,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如写汉字、写数字、摸脉搏、跳绳、走路等)
汇报:1分钟大约可以写20个汉字,写40—60个数字,脉搏跳动70次左右,跳绳120下左右,走路100米左右……
3、完成第4页“做一做”第1题(体验15秒)
(1)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三项活动,逐一完成。(汇报:深呼吸5—8次,扔纸飞机15次左右,由1写到15——20左右)
(2)另选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做一做,汇报。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认识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有了秒,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1、当堂作业:练习一第1、2题,填在课本上。
2、课外作业:练习一第3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教材借助图形,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1.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结合图形反观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门课程当中,学生说的过程是对新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个让学生说算理的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块,吃了这个西瓜的。
(1)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说一说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求一共吃了几块,就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利用第2小题,为学生学习分数加法搭建一个过渡的台阶,也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3)展示计算结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4)小组讨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并说一说为什么。
(算法二是正确的,因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块,用分数表示是)
(5)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个(),表示2个(),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个(),即()。
(6)结合上面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为表示2个,表示1个,减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1个,即)
(8)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独立解答例2。
(9)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并交流。
(10)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和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余数,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动手操能力、观察对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在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很高兴我们能相聚一起,在数学大本营里,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我们的口号是:数学大本营,快乐伴我行。(课件展示)
咱们一起做个“猜手指”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数至小指,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到一个数,孙老师就能知道这个数会落在哪个手指上,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学生挑战,教师应战。)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快吗?这个游戏中藏着数学秘密呢!想知道吗?学完这节课,答案自然就揭晓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学习例2
(1)收集信息
师:我们班要举行联欢会,同学们准备用一些花来装扮教室,这样教室就更漂亮了。(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谁会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自主做题)
生:一共有23盆花,每组放5盆。
生:求能放多少组,还剩下几盆?
生:这是再求23里有多少个5,要用除法计算。算式是23÷5。
生:我还会列除法的竖式(师板书算式)
(2)动手操作:(课件展示)师:这道题的结果是多少呢,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可以分几组?还余几根?(独立完成,再展示结果。)
(3)汇报评价:在小组内说摆小棒的过程,再汇报。
生:把23根小棒,按每5根分一组,最多分成了4组,还剩下3根。(师同时板书答案)
师:看来,23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4组,还剩余3盆。剩下的还能再分吗?为什么?(课件再次展示,进行着重强调。)
生:不能再分了,剩下的.3根不够摆一组的。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候候正好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在数学上,我们把剩下的不够分的数就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4)认识余数
边板书边讲除法家族里的新成员——余数。
师:请跟老师一起读。
(5)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读法。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除法家族里的每个成员?每个成员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怎么读?
强调:老师查字典知道“余”表示剩余的,多出来的,余数就表示剩下不够分的数。
(6)竖式计算
师:有了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把这道竖式计算出来。
生进行竖式计算。
师:你列的竖式是否正确?数学课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请我们走进课本,用心阅读51页例2图。
边读边思考:A、如果不分小棒,商是几?怎样知道的?B、23下面的数是几?它是怎么得到的?C、余数是几?是怎么得到的?
D、你知道余数表示什么?(课件依次展示)
小结:我们可以得出除法竖式计算三部曲:商、乘、减。(课件)
(7)展示竖式。
2、练习。
师:同学们学会了吗,敢不敢接受挑战。
(1)小试身手
(2)知识城堡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学习例3
(1)探究关系:如果刚才的例2中一共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如果是17盆,18盆,……,25盆呢?你会列式计算吗?
(2)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题目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得越来越快啊?有什么窍门吗?
(4)小组合作:
师: A、请观察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B、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同桌讨论,再互动交流)
追问:为什么余数是依次增加了?(一个量在变,所以改变了另一个量。原来被除数在变,会引起余数的变化,被除数每增加1人,余数就会增加1。)
2.归纳总结:所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反过来怎么说?
3、智慧冲浪:
(1)下面这样计算,对吗?错在哪里?
(2)知识城堡2.
(3)我是小法官。
四、课堂总结,交流释疑: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有什么疑问?
五、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开心小游戏:猜手指
猜手指游戏是几个数字在循环?列式就是:( )÷5=( )…(),这个游戏主要看余数:如果余1,这个数会落在大拇指上;如果余2,会落在食指上;余3,落在中指上;余4,落在无名指上;会不会余5?如果没有余数,就落在小指上、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快速进行猜手指游戏了吧?(和同桌互做两个,学生根据结论,做游戏验证。)
2、智慧小博士。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6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概念。
2、通过观察与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遵守、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出秒的概念。
1、出示第59页主题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
(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和观众们都在期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他们正在倒计时:十、九、八、七、……二、一)
2、老师提问:人们倒计时时喊的“十、九、八、七、……二、一”每个数字之间经历多长时间?(1秒)
师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就来认识秒。
二、学习新知:
1、出示独立学习任务单:
请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钟的哪一根指针叫做秒针吗?你知道它是怎样计时的呢?
(1)通过观察,我知道秒针是钟上的那一根。
(2)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从12走到1就是走了秒,从2走到4走了秒。
(3)秒针走一圈就是走了秒,也就是分钟。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格。也就是1分=______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演示秒针走一圈,同时板书:1分=60秒
2、感受一下1秒钟有多长。
(1)拍手练习:跟着钟表的“嘀嗒”声,每秒拍一下手。
(2)你能在1秒钟里做什么事呢?先试一试,再告诉同桌。
3、出示有秒针的实物钟表,共同感受1分钟有多长。
请同学们谈感受。(1分钟比1秒钟长,但1分钟也过得很快)
4、出示课本61页做一做第2题,了解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
你能在1分钟里做几道口算题呢?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2、了解一下自己小组同学的50米跑的成绩,并记录下来。
3、填一填。
人1分钟脉搏跳()下,1分钟做()道题
1分钟写()个字。
4、填空:
深呼吸1次用()秒,15秒内能深呼吸()次。
从1数到30用了()秒。
1分=()秒,120秒=()分
5、绕操场跑1圈,*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秒的认识,知道了1分=60秒,还感受了1分、1秒有多少长,常言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主人吧。
【《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认识质量单位吨,感知1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质量单位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观察、猜想、推理、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吨的质量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目标分析
吨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素材,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吨是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不多,往往不能直接感受,因此,教学中组织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1吨。多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推理方法去感知1吨有多重,加深1吨=1000千克的认识。教学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位的换算,让学生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能熟练运用1吨=1000千克,正确进行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10千克1袋的大米,学生自己准备的1桶水、1捆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去动物园玩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来看看大家了解这些动物们有多重吗?(课件出示以下动物图片)
一只鹦鹉大约重35()。
一只小兔大约重3()。
一只东北虎约重350()。
一头大象约重5()。
鹦鹉、小兔、东北虎的体重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这里大象的体重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还合适吗?
大象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用吨作单位呢?举例说明。(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例7)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用符号“t”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
(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
1、初步认识1吨有多重
(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
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
(3)(出示图片)一只北极熊约重500千克,两只北极熊约有()千克,也就是()吨。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形象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1吨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吨确实是一个比千克大得多的质量单位。
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
每小组准备10千克一袋的大米,每人抱一抱,感受10千克的重量,再合作感受20千克、30千克的重量,引导学生推算多少袋有1吨。(课件演示100袋是1吨)
(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
①每小组可以准备一桶水、一捆书、一位同学体重等不同的物品。
②每位同学亲自抱一抱、抬一抬、背一背。
③通过算一算、估一估得出多少同样的物品质量是1吨。
④分组汇报结果。
(3)课本第32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水泥2袋100千克,20袋1000千克,就是1吨。
【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
3、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千克
3000千克=()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3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
引导学生发现“1000千克的机器,已经是1吨了,和它同车的机器质量不能超过1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课本第34页第5题。
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学生总结,进一步回顾和反思本节课所学知识。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
2、通过具体的问题,理解验算的方法和意义。
重点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及意义。
教学流程
一、口算题
1、第三题第(1)小题,学生完成;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淇淋,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淇淋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3、注意格式的问题:“横式上的余数有没有丢”、“横式上的商会不会写成被除数”……,找到问题之后再查找中招率,引起重视;
4、完成68÷6的验算过程,查除法竖式有没有错余数在验算的时候有没有加横式上有没有写错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0-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0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5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5
(经典)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9-15
小学数学比教学设计05-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13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03-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推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