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4 18:36:1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乌塔》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乌塔》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乌塔》教学设计

  《乌塔》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反应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初逢乌塔,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写了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过旅游的经历,但受家庭的影响,没有孩子独自外出的经历,文中人物的'故事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传奇,因而喜欢阅读本文。在语文学习中,四年级学生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后缺乏与同学交流自己见解的主动性,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

  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地球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授课时间】2011年1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

  【授课地点】一楼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一块?去过哪儿?

  学生自由回答。

  2、有一个和你们年龄大一些的德国小姑娘,她自己一人游历欧洲, 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3、看课题,这是以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显然,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那么,写人的文章怎么读才能读懂? (抓住人物的特点读)

  4、人物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二、初读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快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预习:

  (1)PPT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PPT课件出示欧洲地图,了解乌塔游历路线。

  三、合作探究

  1、再读课文,思考: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小组里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

  3、指名汇报。

  用“我认为乌塔是个______的孩子,比如……”的句式汇报。

  预设:

  (1)我认为乌塔是个活泼、热情的孩子。如:她一见我,立刻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

  (2)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孩子。如: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

  (3)我认为乌塔是个有责任感的孩子。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4)我认为乌塔是个做事有条理、有计划的孩子。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5)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6)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7)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

  四、启发感悟

  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1)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你读了这篇文章,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你的家人或老师说?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讨论后归纳:

  (1)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2)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3)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4)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3、回顾课文内容,本课作者重点抓住人物的什么哪方面的特点写的?

  (主要是个性化的语言)

  四、拓展写作

  学习完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你的家人说,请你以《由乌塔想到的》或《乌塔读后感》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把我们今天上课你想到的、说了的或听到的话写下来,并给你的家人阅读,并签上意见,好不好?

  【板书设计】

  乌塔

  乌塔是个__________的孩子

  热爱生活 独立自主

  《乌塔》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设计理念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使他们知道今后在学习这类文章时,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质,从中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设计思路

  本文中的乌塔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可是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意识教育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先激趣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三是解决字词困难;四是检查反馈课文讲了什么事;五是在读、思中体会乌塔的性格特点,在课堂中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学生在交流时往往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出去太不安全了。我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为什么她就敢周游欧洲呢?”接着让学生来说,乌塔为游欧洲做了哪些准备?从中看出她是个怎么样的女孩?再接着从全文中了解乌塔是个怎样的女孩?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对她说些什么呢?”这节课结束了,但我期望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和无限的思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乌塔具有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性格特点。

  3、感悟本课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突出人的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读课文。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和谁一起去的,去过哪里呢?

  2、看来大部分同学的旅游经历都挺丰富的,真不错!有一个小女孩也喜欢旅游,但她喜欢独自一人旅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小女孩———乌塔(板书课题)。谁来和她打个招呼呢?来,让我们一起亲切地跟她打个招呼。

  二、检查自学情况,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想一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情?

  2、检查生字新词。(洗漱惬意电话号码反驳逻辑睡眼蒙眬一时语塞)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认识乌塔学习乌塔。

  1、乌塔游历了欧洲哪些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外国的地名吧!(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希腊)

  (出示欧洲地图)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国家。乌塔一个人敢游历这些地方真了不起。

  2、假如是你,你敢一个人游欧洲吗?为什么?

  (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最重要的。那乌塔就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就不担心吗?)

  3、乌塔为游历欧洲做了哪些准备?为什么要做这些?(快速游览课文,思考这些问题)(设计好旅行日程和路线、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用了三年时间准备)

  4、从为游欧洲所做的准备中看出乌塔是个怎么样的人呢?(带着这个问题再读第七小节,在读之前先向同学们推荐一种读书方法)(精读批注)

  5、在游欧洲的过程中发现乌塔还是个怎么样的人呢?从哪里看出来,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①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我也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也很爱我。不过我们兴趣不同,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一起出去玩,有时候单独出去玩。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自信,有主见,思想上独立)

  ②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很多乐趣吧?”我说:“中国有电视,有儿童图书,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但她还是坚持:“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坚定,实践精神)

  6、我们该向她学习什么呢?(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学习她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

  7、学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有很多话要对乌塔说把?(出示句式)乌塔,你真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很多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在西方的那些孩子身上,接下来再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了不起的16岁女孩。(放视频)世界是很大的,同学们要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其他国家的孩子的生活。

  教学反思

  教学《乌塔》这篇课文其目的是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为了达到此目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独立读懂课文,给学生充分朗读和思考的时间,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一些什么事;然后让学生思考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精读批注的读书方法,细细体会。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学流程还算流畅,上完之后,经过同事们和领导的热心指点和自己的反思,还是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下:

  1、教学思路陈旧。在学生一读课文之后,出示本课生词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设计的流程不够新颖。反思后,我认为可以放入文中,边学文边学词语,或者直接拿出放在学文开始之前。

  2、导入部分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当学生说道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旅游的时候,应该抓住这一点和乌塔独自旅游进行比较,这样更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我觉得第一点通过文本教学和最后的一段视频观看,能较好的做到,但第二点还很有欠缺。

  3、略读课文“放”的度的把握不够到位。原本设计时就抓住让学生说说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一个问题来重点进行,但最后又不放心,把这个问题拆成了两部分:从为旅游做准备当中看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从旅游当中看出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另外,在放开让学生尽情讨论发表意见时,我的课堂驾驭能力显得很弱,没能做到收放自如。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乌塔》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认读“一时语塞、不合逻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时语塞、反驳、不合逻辑、惬意”等词义,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旅居”。

  2. 通过提炼关键信息,能简洁地向他人介绍乌塔。

  3. 通过抓住提示语、创设情境,自然地读好对话。

  4. 通过创设情境、对比阅读,体会乌塔驳得有理。

  【教学重点】

  通过提炼关键信息,能简洁地向他人介绍乌塔。

  【教学难点】

  通过创设情境、合计朗读,体会乌塔驳得有理。

  【教学流程】

  导入

  写课题,读课题。读过课文,我们知道,乌塔是个14岁的德国女孩。

  一、疏通字词

  课文都读过了,我们来学习词语。

  第一组:

  旅居:出示原文,猜意思(评价:你抓住“旅”字来理解词语);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第二组:

  一时语塞(“塞”在成语中读作se;理解成语只要理解“塞”字,“塞”是指塞住,堵住;是指一时说不出话来。)

  马上反驳(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马上反驳)

  不合逻辑(不合道理,不合规律)(由学生说出“逻辑”的意思。)

  第三组:

  筋疲力尽(“筋”前鼻音)

  睡眼朦眬(你什么时候是睡眼朦眬的?形容人快要睡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疲倦

  睡得正香

  惬意(出示原文,找近义词:满意、称心、舒服;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很惬意) (男女生合作读词语,发现分别是写“我”和乌塔的;“我”,一个成人,在旅游途中…,乌塔,一个孩子却…,她一定有着丰富的旅游经历)

  二、介绍乌塔

  过渡:是的,乌塔,虽然年仅14岁,却到过很多国家。自己读一读。 出示:她还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了……最后还要去希腊。

  1.介绍地名:这段话也出现了一些国家和城市的名称,请看(出示欧洲地图)。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都属于欧洲,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是意大利的三座城市。

  2.指名读。

  3.简单说说乌塔到过哪些地方。(课件)点拨:不把那么多国家都说出来。

  4.乌塔到过那么多地方,毫无疑问,她一定有丰富的旅游经验。默读第七自然段中的这一部分,思考,乌塔有哪些旅游经验,用横线划出来,并标上序号(课件)。 出示: 乌塔说,她在家里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小孩玩。

  5.交流:投影。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看第7自然段,思考:乌塔有哪些旅行经验。标上序号。

  6.交流,课件出示划线、序号。自由读。 7.介绍乌塔:如果把这两段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就可以介绍乌塔这个人了,在介绍的时候,老师要向大家提一个要求——那就是要讲的尽可能简洁(板书:讲得简洁)可以这样开头——

  出示:爸爸妈妈,我向你们介绍一位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

  同桌互练,一个先当爸爸妈妈。

  8.展示。老师当妈妈。评价:用上了“一、二、三、四”,介绍得更清楚了;加上了…,介绍得更清楚了;14岁的孩子一个人旅游,太不可思议了;小小年纪,旅游经验那么丰富,佩服;(2名)。

  三、自然对话

  过渡:但课文是不是这样写的,是通过“我”和乌塔的'对话把故事写得生动。

  1.先学习“我”和乌塔的第一次对话,请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乌塔

  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我说的话。

  2.交流。

  3.老师把第五自然段改成一组对话。请一位同学读乌塔。老师当文中的“我”,其他同学读旁白。(对“乌塔”说)我们同住在青年旅馆,而且同住一个房间。俗话说“相遇是一种缘分”,微笑着打个招呼吧。嗨,你好。朗读指导。 出示:

  乌塔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她还对我说: “我叫乌塔,今年14岁了。我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经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下一站是希腊。” “你一个人吗?”我有点吃惊。

  “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

  预设一:学生没有读出大叫的感觉,(对“乌塔”说)小姑娘,你在异国他乡遇到我这个老乡,心情怎样?

  预设二:学生读出大叫的感觉,你为什么那么激动?

  当然。 预设一:学生读得很自豪。我觉得你读的有点儿自豪,可文中说他是自然的答道,你们觉得是自然还是自豪的?为什么?

  预设二:学生读得很自然。你回答得很自然,你小小年纪游历了这么多国家,不觉得自豪吗?

  4.同桌练读:两人面对面,给对方一个微笑。分角色读对话,旁白不读。

  5.展示读。(1)

  预设一:如果读得自然,评价:读得很自然,把当时的情境读出来了。 预设二:如果学生读得有读书腔,评价: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得自然些。

  6.小结:要读好对话,就要对得自然。(板书:对得自然)

  三、驳得有理

  过渡:乌塔觉得一个人旅游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她我问——同桌读对话。 展示读,一对同桌分别读乌塔和“我”,其他同学读旁白。

  1.一时语塞:采访“我”。为什么当乌塔要问你中国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旅行时你会一时语塞?当时被这样问时,心情怎样?在前面可以稍作停顿。

  2.不合逻辑:采访乌塔。你当时为什么马上反驳?

  3.概括乌塔的话:也就是说乌塔说得很合逻辑,很有道理。自己读读乌塔的话,想想说一个什么道理呢?

  引导:我认为爱孩子就要时时刻刻跟他在一起。而乌塔认为爱孩子是要——

  4.师生合作读:老师当一回文中的我,你们来反驳我。

  5.小结:乌塔就针对我的观点就得反驳,我们觉得他驳得有理(板书:驳得有理)

  6.乌塔还说了这样一句话,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一起读。

  7.这是针对我的对一句话进行反驳的。出示:中国有电视……

  8.师生合作读:这回你们当文中的“我”,我来当乌塔。生说,师答“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为什么不能去掉后面一句?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可见乌塔——驳得有理。(板书)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说话的三个技巧,跟爸爸妈妈介绍乌塔时要——说得简洁,跟人对话时要眼睛注视对方,给对方一个微笑,——对得自然,反驳别人时,要——驳得有理。

  板书:

  说得简洁

  对得自然

  驳得有理

  【作业】抄写词语;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乌塔。

  【教学反思】

  整堂课缺乏课外延伸和学法的指导。教师地位过于强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学生没有鲜有自主学习的空间。

  《乌塔》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分析: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人教版)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只有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利用暑假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学习文章,懂得中国孩子要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4、能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塔独自游历欧洲所具备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进而充分发表自己对这件事的见解和看法。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灵活运用自学法和讨论法,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他们不仅学懂了这篇课文,还发展了智力,培养了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七课《乌塔》。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认识乌塔,学习课文的热情,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不懂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设计意图: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字词,整体感知课文,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展示。

  (1)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有何看法?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爸爸、妈妈会担心;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有好处……)

  (2)你认为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完成填空,说明理由。

  乌塔是个( )的孩子。

  (考虑问题周全,自立,有主见,有交往能力,自理能力强,有自我保护意识,做事有计划性,勇敢……)

  理由是( )。

  (提示: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用文中语句说明)

  (3)乌塔为什么要独自游欧洲?你对此有何见解?(“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4)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谈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2、小练笔:如果乌塔转学到中国来,作为他的班主任,你会为他写怎样的评语?

  [设计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去感悟,更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五)、辩论会,积累运用。

  1、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应不应该独自远行?

  2、辩论明理。

  3、明确观点,正确引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通过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以及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等得到综合训练。]

  (六)、作业:

  如果乌塔真的到中国来旅游,你和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请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既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又能体现文章的主题,使学生学有所获。]

  《乌塔》教学设计 篇5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与学生交流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好吗?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数学统计图)

  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话想说?

  2、导入课题:(出示课件)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并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新词: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电话号码。

  (指名领读、齐读、指名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独自一人游欧洲)

  三、质疑问难

  1、师: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爸爸妈妈不担心吗?等等。

  四、研读课文

  1、师:是呀,乌塔在独自一人游欧洲前,难道这些问题她都没有想到吗?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你对乌塔的种种疑团,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乌塔到底是怎样一个孩子?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说说乌塔是怎样一个孩子?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勇敢、坚强、胆大、独立……)。

  4、从哪些地方看出乌塔十分独立?

  5、找出乌塔和作者的两次对话读一读,想想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1)指名读作者的话。

  (2)乌塔对作者的话有意见吗?指名读乌塔的话。

  (3)师生分角色读(作者和乌塔的对话),再齐读。

  五、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通过学习课文,我们都觉得乌塔是一个做事十分独立的孩子,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六、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七、布置实践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乌塔》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

  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筋疲力尽、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结结巴巴。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交流一:

  1、孩子们,你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交流二:

  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

  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

  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交流三:

  3、我们应该像能向乌塔这样吗?(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师: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

  4、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师: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四、拓展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结: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经验丰富

  乌塔

  热情、自立独立自主亲自体验热爱生活

  《乌塔》教学设计 篇7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用简短的内容导入课文,引发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兴趣)

  自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你是如何看待乌塔的?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生活经验丰富

  热情、活泼

  有爱心

  胆大心细

  有主见

  ……

  3、同学们介绍异国风土人情。

  (学生在课后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搜集到了大量资料,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课件,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给同学们看,可以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藉此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激情

  1、一个外国小女孩可以独自一人游欧洲,而对我们中国小学生来说,这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科学吗?现在,同学们自愿结组,赞同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在一组,不赞同的在一组,大家进行辩论。

  (自主合作,主动探究,相信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会非常爱学,更会积极地讨论。鼓励同学们读书要有独特的见解,同时,教师要特别说明“每一种认识都是金子”的道理,不脱离书中的语言,不脱离生活实际,对学生认真地读书,认真地思考有一个界定。)

  2、展开辩论

  (在这里,教师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更要参与到同学们的辩论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师也要有独特的见解,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支持。)

  3、一分钟演讲,谈谈我们该如何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能力。

  (深入研究课文内容,扩大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同时,学生广泛地查询资料,学习知识,流利地表达,这样,不仅涉入了知识,又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布置实践作业

  题目:《从乌塔看中外小学生的不同》

  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中小学生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理能力、家庭责任感等方面的不同,并简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也可列成表格,和小组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乌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学生视角:

  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

  教师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辩论地看,尤其是这篇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它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学习乌塔的做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并组织学生起来搞一些辩论活动。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中国以及世界历史上独立自主、有个性的名人的故事。

  2、查阅有关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

  教学要求: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

  《乌塔》教学设计 篇8

  一、课前铺垫

  1、谈话引导

  同学们,老师在上两周给你们介绍过很多中国历史,里面啊,有着很多故事,同学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的。之后呢,我们马上学习的第五单元,详细地了解了中国更多的名胜古迹,大家还看到了颐和园的图片,对吧?这些古迹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实在太有趣了。所以,我们班同学都知道老师特别喜欢旅游,对吧。因为那种旅游的感觉真是太惬意了,不仅如此,而且还给同学带来很多照片看。可老师没有去过国外,老师听说欧洲诸国有很多很美的景色呢!真是令人向往啊!对了,同学们,前两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搜集有关于欧洲国家的资料的。相信大家都搜集的差不多了吧!有哪位同学给我介绍一下,我们看看欧洲哪个国家最漂亮?

  2、了解欧洲各国风土人情

  A、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指名学生介绍欧洲诸国风土人情、著名景区等等

  B、师总结,重点简介德国、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课件:欧洲地图、各国概况)

  C、怎么样?同学们,这些国家真是太诱人了,老师好想去游览啊,你们想不想去?哎呀,我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才有空能带我去呢?(生:老师你是大人,怎么还让爸爸妈妈带啊?)

  D:哦,老师是大人不需要长辈陪同,而且一个人游历也别有一番风味。那同学们,你们需要长辈带着吗?也像老师一样一个人出去玩,感觉会怎么样呢?回忆一下以前,同学们春游秋游都是老师带着你们去的,去外地玩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有多少同学喜欢自己出去玩的呢?

  3、小辩论赛引入新课

  好吧!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有哪些同学喜欢和长辈出去的?请举手。

  有哪些同学喜欢一个人出去玩的?请举手。

  有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讨论讨论,顺便开个小辩论比赛吧。看看哪种玩法更好呢?要给出你的理由吧!

  反方:“和长辈出去,不会迷路,小孩一个人出去玩会迷路的,而且还会遇到坏人。”

  正方:“我们可以带着地图出门,还可以问警察叔叔”(生自由争辩)

  既然不分上下,大家来看看德国小姑娘乌塔是怎么做的吧!今天,我们来学习27课乌塔。学完之后,告诉老师你对乌塔的这种行动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呢?

  二、初读课文,。

  1、生读后感交流:“乌塔真聪明!”

  “乌塔真棒!”

  “乌塔胆子真大!”

  2、师引导:年仅14岁的小姑娘乌塔居然去了那么多国家,而且还是……(生:一个人去的)是啊!乌塔胆子真是够大的,但是乌塔是不是真的胆子大的天不怕地不怕呢?是不是莽撞的出去冒险呢?(生:不是)那她旅行之前都干什么了?(生:作了准备)

  3、生小组讨论“乌塔准备的事项”,找到后,读一读,指名回答

  4、师整理

  板书:

  作好游览的日程和路线安排自理能力强

  独自一人游欧洲查当地的警察局电话号码经验丰富

  (胆大心细)用三年的时间看书搜集资料、打工赚旅游费用好学独立

  给家里打电话或寄明信片报平安心细

  三、分析课文,看出问题,教师概括

  1、小乌塔真是不错,连老师都很佩服她呢!课文中不仅写了乌塔的经历,也谈到了中国孩子的生活,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读一读,体会体会。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生谈感受:“老师,我觉得好像在说我似的。”

  “老师,我们就没有乌塔那么优秀,我们要像乌塔学习!”

  “老师,我们也要一个人出去体会体会。”

  四、课堂延伸

  1、老师这有一份真实的调查报告,我们再看看我们和其他国家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在哪?中日夏令营的较量

  在内蒙大草原上,日本和中国的孩子一起参加了一个五十公里的远征夏令营,日本的孩子背着大背包走在前面,没有一个孩子喊苦;相反中国的小孩尽检好玩的玩具,糖果等等放背包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跟着,很多中国孩子因为背包带子断了,理所当然地丢到了随团的车子里了。中国的孩子发烧了,爸爸二话没说开着车子把孩子接走了;相反一个日本的孩子也发烧了,他的爷爷开着车也来看他了,但是只问了孩子:“孩子,你还能坚持吗?”日本孩子说:“我能,我决不当逃兵!”爷爷马上开着车走了!日本的`孩子走在前面,到了宿营的地方就拿出干粮,食品开始煮饭,煮好了之后恭恭敬敬先端给老师吃;而中国的孩子到了那就拿起日本孩子煮的饭不客气地吃起来……

  夏令营结束的时候,日本的五十个孩子由日本领队带领下,爬上了山头,领队问:”草原美不美?”孩子们大吼:”美!“

  领队:”中国大不大?“

  孩子们大吼:”大!!“

  领队:“以后还来不来?”

  孩子们:“来!!!”吼声仿佛还在回荡!

  2、同学们,知道我们的差距在哪吗?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能力和习惯,自己会做得事情自己做,学会独立生活、自立自强。向乌塔学习、向日本孩子学习,成为祖国的骄傲!

  3、作业:本课到这里即将结束了,同学们一定有很多感想吧!回去之后把你的感想写下来吧!也可以写写你想对乌塔说的话,或是对日本小朋友说的话!也可以写写想对中国小朋友说的话!

  本课既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又对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上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教学目的:学会搜集和查阅中外各国风土人情的资料。

  通过朗读,感受乌塔的性格特点。

  通过适当的小辩论比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根据课文展开的小辩论比赛,让学生从中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中外儿童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分析和比较。

  《乌塔》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发表见解。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教案点评: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乌塔》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也应该学会自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学法引导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课前准备: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多媒体出示自学建议: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我们这些孩子缺少乐趣吗?

  4.快速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2)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布置实践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板书设计:

  乌 塔

  我看乌塔:热情、活泼、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

  自立自强

  正确认识

  《乌塔》教学设计 篇11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使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彰显人文精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与文本展开自由对话,让心灵与心灵碰撞出鲜活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只有让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中大放光芒,才能在语文课堂中使学生个体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学习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策略与手段:

  运用“四步探究教学法”,注重以读为主,在读中有所思,读中有所感,以读引领整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感悟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感悟,讲读密切结合,让学生读出乌塔的独立,读出她的智慧,读出她的有心……同时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读思结合,动静配合,让学生们在语文王国中探索,享受寻找知识带来的快乐、主动获取思想带给来的启发:中外家长和孩子教育理念的差异和快乐体验的不同。

  学前准备:教师查阅有关欧洲的地理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乌塔

  1、板书:乌塔?

  2、预设:乌塔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名字,她才14 岁,是什么值得我们今天来学习她呢?

  二、阅读探究,走近乌塔

  1、自主读课文

  2、乌塔身上的哪一种品格吸引你?

  三、合作探究,体验乌塔

  (一)走进乌塔

  乌塔的'哪些所作所为深深地打动了你?

  (1)预设: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记张名片。乌塔多么胆大细心!

  (2)预设:自己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个国家的有关书籍。

  这三年,乌塔准备------,准备 -------,准备---------;这三年她阅读------,阅读 -------,阅读-------。为的就是这次旅行!

  乌塔多么坚定智慧!

  (3) 预设:设了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助餐馆或超市分发广告单,假期里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为了挣旅费,她还去------,还去--------,还去--------。

  乌塔多么独立自主!

  这样一个智慧能干细心的外国孩子,中国的孩子也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为什么中国的孩子不会那么做,也没有人那么做,为什么?中国的乌塔在哪里?

  (二)寻找乌塔

  1、寻找一:什么是宝贝?

  预设:在中国,象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会带他们一起玩,但一般不放心让他们一个人出远门。

  思考讨论:中国的“宝贝”应该是不该一个人出门?

  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

  2、寻找二:什么是快乐?

  中国的孩子有电视,有儿童图书馆,有游乐园,孩子们很快乐。

  思考讨论:有电视和图书就是快乐吗?

  小组讨论交流。

  (三)赞美乌塔

  乌塔是独立的象征,是自主的使者!乌塔的种种优秀品质都体现在她的思想和语言上:

  预设(1):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预设(2):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是不完美的,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她的美丽才深深地打动了我。

  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乌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从而懂得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出来。

  四、拓展探究,学习乌塔

  1、跟父母做一次沟通:讲讲乌塔的故事,讨论什么是爱?

  2、给乌塔写一封信,说说自己对乌塔独自旅行的感想。

  板书设计:

  乌 塔

  寻找-------乌塔多么 胆大心细

  赞美-------乌塔多么 坚定智慧

  学习-------乌塔多么 独立自主

  《乌塔》教学设计 篇12

  教材分析

  《乌塔》是一篇阅读课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的教材,作者王晓洁。文中记叙了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体现了乌塔具有:有主见,活泼热情,胆大心细等这种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和意识。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这篇课文篇幅长,主要通过两种写作方法突出乌塔的性格特点:一、语言描写;二、人物对比,既乌塔与“我”、乌塔与“中国孩子”的对比。教学中能否抓住这两点进行品读与探讨是突破教学重难点关键。

  学法分析

  《乌塔》这篇课文篇幅长,但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因此,课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多读是可以较好地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的。其次,为了更好地认识乌塔,得其精髓,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和品读片段为主要教学手段,化繁为简,培养学生略读,速读,情感朗读片段的阅读能力,是教学这篇课文比较适当的方法。由此,根据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四个环节,围绕两个问题,既①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②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探讨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通读课文。

  2、学生课前交流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

  3、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自强。

  教学设想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教具准备:幻灯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幻灯片显示各国著名景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⑴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由读文,学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既轻松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且课文篇幅长,学生可根据自己取舍读书,节省了学文时间;学生划出的感受深的句子与喜欢的段落为“探讨和品读”做了铺垫。】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幻灯片2

  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2、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3、小组内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的同学会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会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对她今后的成长会有好处……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出示幻灯片3

  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5、品读重点句,段,谈一谈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强。如:说话间,它已经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裤、白球鞋,从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矿泉水装进背包。

  ⑵生活经验丰富。如:她告诉我“罗马很热,街上小摊卖的冰淇淋和水都很贵,你要到超级市场去卖。”

  ⑶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⑷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⑸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⑹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小结:真佩服乌塔,有这样强的生活能力,怪不得她可以独自一人去游欧洲。

  【这环节我采用了倒学法。让学生整体感知的情况下,先讨论交流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看法和见解(如乌塔可以去或不可以去……),问题由简入深,激发学生开口说话和认识乌塔的愿望: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从而认识乌塔,自然中回归问题1,突破教学重点。这自问自解既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又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出示幻灯片4)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

  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联系实际,启发自我】

  五、写话练习:(幻灯片5)

  把你学习这篇课文后的真实感受,或是一些想法,或是想对乌塔说的话写下来吧。

  1、学生交流,练习。

  2、分享感受。

  【常说:趁热打铁,在学生感受深刻时让他们练笔,减少了再搜集材料的负担,学生轻松的就可完成练笔。升华了思想认识,且把自己的感受收获与大家分享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板书设计

  7乌塔

  热情、活泼\

  自理能力强\

  生活经验丰富\有主见、独立、胆大心细———>乌塔

  生存能力强/

  有责任感/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做事有条理,有计划/

  教后自评:

  《乌塔》是篇很有启发性的阅读课文。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乌塔是一个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意识的小孩,从中受到启发。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整合问题,展开探讨:

  叶老说:“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正,不再是一味讲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疑问整合出两个问题,既①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②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之后,指导学生在阅读,合作交流与探讨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含,句,段所透渗出来的意义。如学例一:品读“我从威尼斯……已经筋疲力尽了……睡得正香。”认识对比写法,为理解“乌塔”和我们中国孩子的区别作了铺垫。例二:“说话间她已经穿好……到超级市场去买。”认识乌塔自理能力强,生活经验丰富……而这些重要的句,段是学生或自读,或交流,或老师的适时指导下找出的,它们在老师和全体同学反复认真的阅读,探讨,发表见解中得到理解,品味,解决问题,受到启发。这过程有老师的评价,有同学的评价,自然中学生获得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满足,培养了阅读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简短练笔,升华情感:

  叶老主张“听说读写宜并重”。在阅读教学中不只教读,也要教写,要克服“跛脚”现象。虽然语文学科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已任,但是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不仅昭示着写什么,而且昭示着怎样写。因此,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读中悟写,从读学写,由句到段到篇。这样做,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我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交流与探讨问题、发表见解,深刻理解课文、认识了乌塔,有充分的练习材料之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下简短的读后感,并选取几篇展示,这不仅训练了学生整理和收集材料的能力,还升华情感(乌塔做得真好,要向乌塔学习,今后在生活中要锻炼自立,以后要成为一个xx人……)。这不是个让学生练笔的绝好机会吗?

  教学的模式多,方法也多。教学中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但可以尽力做到依据文本,学生情况,以有利于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点点滴滴的发展,逐步训练,吸取精髓。

  《乌塔》教学设计 篇1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使学生个体精神世界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一、教材分析

  《乌塔》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旅游;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课文在描写中展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表现了乌塔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体现她在思想上的独立。一些细节描写看出乌塔做事很有经验、从容不迫。课文还在对比描写中凸显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编者的意图: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儿童的成长经历,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尝试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多媒体配乐重复出现欧洲简介、乌塔去过的地方: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的希腊等的美图、文字片段。

  2、调坐姿。

  (一)、引入新课:刚才咱们伴着悦耳的音乐,看了欧洲许多地方的美图,你想说什么?

  师:是呀。有一位14岁的小姑娘和你一样,发出了这样的赞叹,独自游览了欧洲。我们一起喊出她的名字——乌塔

  板书:乌塔。读题。

  (二)、预习检测

  1、过渡: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王老师想分享一下你们的预习成果,可以吗?

  这篇课文一共——10个自然段,老师请10同学读一读,

  2、读文正音

  生:10位学生读文。

  我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读10个自然段,

  适时正音,纠错。写出易错词:洗漱、筋疲力尽、睡眼朦胧、佛罗伦萨、语塞、反驳、逻辑等。

  3、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4、交流:本文写作顺序。

  填空: 课文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板书:结识

  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板书:谈话

  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板书:道别

  5、小结:这样的写作顺序,我们称之为事情的发展顺序。

  板书:事情的发展顺序 。《乌塔》这篇课文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自学、议学、悟学

  1、过渡:当王老师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时,就特别佩服这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我想,乌塔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想一想乌塔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用“概括,写在旁边。 3、交流:

  适时板书:乌塔:爱生活、爱读书、热情、独立、有理想、执着……

  (四)、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A、体会“语言描写” 1、过渡:乌塔太棒了,作者写得太好了。忍不住想再读一读课文,我们来找找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2、出示:(第5自然段)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我说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她告诉我她叫乌塔,已经14岁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自然地答道。

  3、提示:注意听哦。

  4、师读: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你从哪里来的?”我说:“我是中国人,现旅居德国。”她一听,高兴得大叫:“我是德国人,住在汉堡。”她告诉我:“我叫乌塔,已经14岁了。这次趁暑假游历欧洲。已去了法国、瑞士、奥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最后还要去希腊。”我有点惊讶:“你一个人吗?”“当然。”她很

  自然地答道。 师:接下来的第6、7自然段,我们配合一下,

  5、师生角色读:师——提示语、“我”,生——乌塔

  6、师:第9第10自然段,老师请三位同学分角色读。

  提示语——

  文中的“我”——

  乌塔——

  7、小结:读着读着,你会觉得乌塔——(看板书读),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板书:语言描写

  8、小结:是的,作者并没有在课文中写乌塔“独立、热情??”可我们读着读着就觉得乌塔——(看板书读),这就是“语言描写”的魅力。

  B、体会“对比描写”

  1、过渡:其实,当我们读这篇文章时,作者为了体现乌塔的——(看板书读),作者还用了一个“法宝”。

  2、出示:(第4自然段)女生读:晚上8点多,我疲倦地回到旅馆。这时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看一本厚厚的书。

  3、描红:“疲倦”“惬意”

  4、师:你发现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法宝”?

  板书:对比描写

  5、师:作者在很多地方用了这个“法宝”?谁发现了? 6、交流出示:“我”——乌塔

  乌塔——中国孩子

  间接经验——亲身体会

  小结:在这些对比中,我们会更深刻的体会到,乌塔——(看板书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先写“我”在罗马的一个旅馆里结识了德国小姑娘乌塔,写她“睡得正香”以及起身后收拾好行装、外出旅游;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主要谈的是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细、准备之久,以及她要在亲身经历中认识世界的想法;最后写乌塔与“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用上“语言描写”“对比描写”还有一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乌塔——(看板书读)

  (六)、感情升华

  1、师: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有个小小的问题:

  出示: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写得是——乌塔14岁时,独自一人游欧洲。请问:她12岁时在干什么?——你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么?

  2、交流

  3、领读读:当她12岁的时候,像我们这么大的时候,正准备着——14岁独自一人次旅行欧洲, 正在——阅读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不仅如此,还——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送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追问:那么——你呢?你未来想干什么?现在要干什?

  师:王老师希望大家长出独立的翅膀,正确地认识自己,做生活的强者!

  (七)、作业:请用上“法宝”以《今天的我》或《明天的我》为题,写一篇日记。

  (八)、板书设计:

  热情

  结识 执着

  语言描写 独立

  乌塔 谈话 ……

  对比描写 做生活的强者!

  道别

  《乌塔》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惬、码、驳、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去干吗了?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课文读通情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齐读课文。)

  1、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1)热情、活泼。如:她一见我,立即坐起来打招呼,问我玩得怎样,又问我从哪里来……她一听,高兴得大叫……马上拿糖给我吃

  (2)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

  (3)有责任感。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买礼物。

  (4)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她拿出一摞书给我看,全是欧洲各国的旅游指南,每个国家都是厚厚的一册,介绍得十分详细为这次旅行他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我们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乌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乌塔的教学设计10-06

《乌塔》教学设计05-31

乌塔教学设计10-12

乌塔的教学设计05-28

乌塔的教学设计模板10-06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06-20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03-05

(热)《乌塔》教学设计01-17

《乌塔》教学设计(15篇)06-11

《乌塔》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