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5 14:08:0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假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假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假如》教学设计

  《假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写“然而、面临、颗粒、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湿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学情分析

  学生从三年级的课文《赵州桥》开始已经接触了说明文,学习了《太阳》、《秦兵马俑》等说明性的课文。本学期又学习了《鲸》、《松鼠》、《新型玻璃》,掌握了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了一些应用说明表达的基础。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媒体资源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灰尘!你喜欢吗?

  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请大家读两遍,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学生可能会说出灰尘的害处。)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指名回答。

  人无法睁眼

  天始终蔚蓝

  地湿漉漉的 生物无法生存 大自然变单调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3、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情形呢?你们的想法有几条得

  到了印证?

  4、小组活动:

  谈谈自己的想法,有哪些想法是符合实际的?

  三、精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

  1:根据刚才读的句子,请同学们想想灰尘有什么作用?快速默读课文。

  2:交流,讨论

  (1)使光线柔和。

  (2)使天空颜色渐变

  (3)使大自然气象万千

  3: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灰尘。可是,这么细小的灰尘,怎么能使阳光变得柔和,使天空改变颜色,又让我们看到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呢?相信通过读书,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在文中找找有关的句子,想想他们的特点。

  (1)吸收并散射光线。

  (2)具有吸收性能。

  4:灰尘除了上述这些特点外,课文还写了什么样的特点呢?(颗粒小)

  5: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对怎样的情形呢?(出示课件)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电视,网络,游戏……

  五、总结升华

  是呀,我们平时人人讨厌的灰尘却有这么大的作用,小小的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你能举出生活中具有双面性的事物吗?课下与同学交流。

  看来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呀,我们只有正确认识,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造福自己。

  板书:

  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的特点 作用 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做假设 吸收散射光线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有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说明有序,浅显易懂。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倡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出示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检查字词,重点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一谚语,让体会到原来灰尘在人们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着,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这让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并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学生举了好多例子,如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但洪水泛滥,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废品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但如果利用不恰当又污染了环境等等。

  学习了这篇课文,练笔也很有必要。为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假如没有……”为题,写一次小练笔,让学生深刻理解使用假如句子的应用并搜集有关灰尘好处的资料,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时了解到灰尘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

  这节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假如》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学习目标分析

  1.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学习重点分析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课前准备:

  1.教具:课件、词卡。

  3.学具:心形卡片

  学习过程:

  一、故事导情,激趣入题

  1.激情引说:马良的这枝笔可真神奇!画什么,什么就会变成真的。假如,你有一枝这样的神笔,你最想画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齐读

  a.引语:小朋友的愿望都那么纯真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同去看看另一位同学的愿望,她写了一首小诗,名字叫《假如》。

  b.板书课题,齐读。

  二、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1.师范读,学生思考:善良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书。

  3.创设情境读,练读第一小节:

  a.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b.老师相信,现在,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就带着这种体会和感受有感情地读这几个词。(出示词卡: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那该多么好呀!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她是怎么帮助小树的?自己读。

  c.小作者感受到了小树的'寒冷和孤独,于是,她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阳光好温暖啊!这样,小树在冬天也能???(出示词卡“快活地成长”)谁来快活地读一读?

  d.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e.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评读)你能比他读得还要好吗?(激读,赛读)

  4.同桌合作读,读中感悟第二节:

  a.激励引读: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请同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练读第二小节。

  b.同位展示读。

  c.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当你饿了的时候,在家等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鸟的心情和你一样,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读“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感情。)

  d.小作者想到了小鸟的可怜,就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师生合作,接读课文。)

  e.指名读第二小节。

  5.小组合作读,读出对西西的祝福。

  a.小组合作练读第三小节。

  b.小组展示读。

  c.置疑导读: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能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而不幸的西西只能……现在小作者给不幸的西西画了一双好腿,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他可以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他还可以……

  d.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第三小节,共同为西西祝福吧!

  6.习第四节

  师:小作者只画了这些东西吗?(不是)你怎么知道?(最后一句,省略号)这小小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呢?(指名说。可能回答“小姐姐还有其他的心愿。”或“小姐姐还想画许多东西。”或“还有许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东西。”等等)

  7.合作练读,感悟全文:

  a.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每小节的第一句话,女生读每小节的第二句话,最后一小节,男女齐读。

  b.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学生接读。最后一小节,师生齐读。

  三、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1.教师激情总结:小作者极其渴望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没有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了小树,小鸟,还有不幸的朋友西西,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人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所写的也都会实现,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拿出你手中的神笔,模仿诗中的格式,把你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出来。

  2.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___

  3.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

  《假如》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准备】

  幻灯片、收集灰尘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2、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

  勿(wù) 埃(āi) 漉(lù) 晕(yùn)

  3、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

  ⑴ 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⑵ 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灰尘的特点:

  ⑴ 小,从哪感受到的?

  ⑵ 来源于土壤和岩石。

  ⑶ 在空中飘浮。

  灰尘的作用:

  ⑴ 反射光线。

  ⑵ 反射光波较短的光波,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

  ⑶ 灰尘具有吸湿性能。

  3、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

  ⑴ 填写课文内容。

  ⑵ 补充课外资料。

  四、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假如》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写想象文,并做到假象合情合理。

  (2)写出假象的起因,并把假象的内容写具体。

  (3)学会换位思考,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教学重点:学写想象文,写清假想的起因,并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难点:想象合情合理,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完第三单元的所有课文,你能谈谈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了吗?

  哪位同学能谈谈(指名回答)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态度也有所不一。

  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在家里,你是不是有这样那样的烦恼?当你看电视时,妈妈把电视关掉,让你去写作业,当你和小伙伴玩的正高兴时,爸爸的一声令下,让你复习课本?我相信此时,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强烈的渴望,假如你是孙悟空多好,就会有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自在的云该多好……

  二.生活再现

  其实,每个小朋友的心里都藏着这样一个强烈的渴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来自汤锐小朋友的心里独白

  1.出示《假如我是爸爸》,谁能读一下文章,其他同学认真听,稍后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1)指名读文

  (2)并让生说说感受

  2.师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倾听了汤锐小朋友的心声,那你的愿望是什么?你希望谁来理解你的想法呢,假如你站在他的角度,你又会怎么做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以“假如我是?”为题来畅谈一下我们的心声吧!(师板书课题)

  3. 表达愿望

  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后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生:(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指名说)

  4.师生评议、小结表达方法

  师:老师已经听到了你们的心声,也知晓你们所要更换的角色,那么怎样才能表达清楚你真实的心声呢?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快速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组员听听.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师板书; 1)明确交换的`位置,表达清楚自己的愿望。

  2)想象要和合情合理。

  3)写出假想的起因,并把假想内容写具体。

  师:通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总结的很具体。

  三、笔下生花

  1、师:现在,让你们的愿望起航吧!手中的笔就是起航的帆,就在这一刻,让我们扬起帆,踏上追寻心愿的征程! 出航前,让我们明确一下出航方向:

  师:以上三条是同学们刚刚总结的,在这里老师还要强调一点,本次习作体裁不限, 你再写作和修改时,要设想,读者能不能读懂你要说什么。

  (1)明确交换的位置,表达清楚自己的愿望。

  (2)想象要合情合理。

  (3)写出假想的起因,并把假想内容写具体。

  (4)体裁不限.

  师:同学们明确了吗,那就让我们扬帆起航吧!

  2、生:下笔成文,师巡视指导(要求:写完的同学,组员互读,评改)

  3、组内互评,修改

  师:组内有写完的同学,你可以和他(她)互换修改一下。

  四、展示成果

  师:梦想指引我们向前不会彷徨,拥有梦想的人一定势不可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你们梦想的神奇与瑰丽。谁来读一下你的文章,指名读文

  1、 自我展示

  师提示按要求评价

  2、 师生评议

  3、 (百花齐放)

  五、总结

  时间像沙漏在悄悄的流逝,但老师相信它不会削弱你们写作的欲望,愿你们笔下含苞待放的花朵,能在课后绽放异样光彩。

  师:通过本节课,同学们更加明确要多角度来欣赏事物的道理,今天,老师也看到了你们能换位思考并通过假想表达自己的愿望,做到想象合情合理叙事具体。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换角度思考,给予别人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六、板书设计:

  假如我是?

  明确位置 表达愿望

  想象合理 内容具体

  《假如》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展开个性化的阅读,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并能拓展课文内容,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设计理念: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

  2、假如老师给你四组词语,你能快速的读出他们吗?(课件)

  假如 神笔 寻找

  缩小 游戏 食物

  快活 操场 奔跑

  谷粒 等待 健康

  你会用假如这个词与底下的任意一个或两个词语交朋友,说一句话吗?

  3、过渡:哇,一个假如引来同学们这么多暇想和希望啊!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到处都很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心,需要我们去帮助。

  请看:(课件呈现三幅图)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树上不能有树叶)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4、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5、作者和你们一样对小树、小鸟、小女孩充满了同情与爱心,他希望能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用它来帮助那些碰到困难的人们。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小声地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回答:你看出了作者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呢?

  A、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B、鸟妈妈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寻食,让小鸟不再苦苦等待,不再饿得哭泣。

  C、还西西一个健康的身体。

  第一个假如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愿望(课件)听老师读读,大家想想:课文中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冬天啊?(寒冷的冬天)

  2、在寒冷的冬天里,小树怎么啦?

  3、你会演一演在寒冷北风里站立的小树吗?。

  4、呼呼呼,北风猛烈地吹着,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5、所以作者就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就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

  这个词语写得真好,太阳的前面加上红红的一词,这太阳就显得特别温暖了。注意看看,这里的“的”是什么“的”?瞧瞧,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6、读读说说:(课件)

  读读: 红红的太阳 寒冷的北风 好吃的谷粒

  遥远的地方 不幸的朋友 健康的身体

  我会说:( )的小草

  ( )的( )

  7、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小树快活地成长,瞧,长得多茂盛。这是一件多高兴的事啊!让我们捧起书本一起来高兴地读读这一节吧!

  8、多优美的小诗啊!你愿意背一背这一节吗?

  9、学生背诗

  10、我们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来背。其他同学也一起跟着他们背吧!

  第二个假如

  1、 谈话:假如你的爸爸妈妈去了遥远的地方出差,好久才能回来,你会怎么样呢?鸟妈妈因为寻找食物要飞到遥远的地方,小鸟们会像你们一样伤心难过,想念妈妈吗?

  2、读第二小节,从课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苦苦等待 饿得哭泣)(课件)

  (1)假如你是那只等待妈妈的小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伤心)老师请你象小鸟一样伤心的读这两个词。

  (2)小鸟很伤心、难过,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好,我想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理解,那就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两个词。

  (3)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两个词。

  3、别难过了,也别伤心了!现在好了,有了马良的神笔小鸟们还需要苦苦等待,饿的哭泣吗?为什么呢?(学生边回答师板书)

  4、小鸟们在妈妈的陪伴下,吃着好吃的谷粒,现在它们的心情又是怎么样呢?

  5、我们男生女生就来比赛读一读这一小节,看看哪一群小鸟们读的最快乐!

  第三个假如

  1、看见小鸟又快活了,我们的心里也跟着美滋滋的。假如看见好朋友变得不幸,你又会怎么样呢?(课件)

  2、学生回答,如果回答(帮助西西)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来一起帮助西西吧。

  3、现在老师为大家读课文,请你想一想:假如西西又能重新拥有一双健全的双腿,他可以做些什么?

  4、有了健康的身体,真好啊!

  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也可以和我们——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也可以——

  当我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西西也可以——

  5、多么高兴的一件事呀!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这一节吧!

  6、学到这里,我真想说:引读出示课后句子(课件:句子)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个健康的身体。

  7、小结:有了马良的神笔真好,小树能快活地成长,小鸟不再哭泣,不幸的朋友重新站

  起来,让我们双手捧书,带着美好的祝福读一读全文吧。

  三、拓展:

  一个人的心里,当有了美好的愿望与美好的祝福,就会变成最幸福的人。你的愿望是什么呢?你会象课文这样说一说自己的愿望吗?(课件)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

  四、指导写字:良、食

  1、同学们的美好愿望可真多,想知道老师的愿望吗?假如老师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想写出一手好字,还想在同学们的写字本上轻轻一划,同学们的字都变得好看起来。你想拥有这支能使字变好看的神笔吗?那就先来看看这两个字:食、良 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师示范写

  3、下面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神笔吧,在你们书后的田字格内,认认真真的写这两个字。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腰直、脚放平。一拳、一尺、一寸高,大家做到没有?

  五、回家之后把这首小诗背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假如》教学设计 篇6

  【课前透视】

  《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一个孩子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这些“假如”是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诗歌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字里行间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朗读积累的好教材。

  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产生共鸣,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引导他们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课前透视】

  1、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食、缩”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在感情朗读中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信息资料】

  生字词卡片,准备课件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挂图。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讲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神笔马良》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呢?有一位小朋友也有这个梦想,假如他拥有了马良的神笔,他都会画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

  2、谈话:

  每个人都有美丽的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交流),有一个孩子也有一个美丽的梦,他还把这个梦写成了一首小诗,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是想象的天使,由畅谈梦想打开了学生纯真的心灵,唤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教师配乐范读诗歌。

  2、自由练读诗歌,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3、把课文中你喜欢的一节读给你的伙伴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4、请四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大家听读评议。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在阅读中去探究新知,在合作、交流、评议中获得提高,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

  二、识字

  1、出示文中生字,同桌互做小老师认读、正音。

  2、指名开火车读字,组词。

  3、组内玩抽卡游戏,交流识字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如顺口溜记“哭”字:一只小狗两张嘴。换偏旁识字(拉──泣、澡──操),加偏旁识记(寸──寻、良──食、建──健)等。

  4、游戏:

  摘取幸运号。认读幸运星上的生字,读对的就得到一颗幸运星。(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学时教者要注重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采取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教学形式,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读议

  小组交流,从这首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组内同学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又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四、练习(读读比比,体会句子的不同,再练习说一说)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的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来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这样设计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学生在比较的同时学会鉴赏,在理解的同时学会了运用。

  五、朗读

  1、有感情地练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分组汇报朗读,教师有重点地加以指导。(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句在四小节中语气要有不同变化。各段描绘的对象不同,朗读时应该突出各自不同的形象)

  3、评出朗读小能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不可全全包办,亦不可袖手旁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有目地的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加以指导,甚至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六、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寻、哭、良、食”4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找出容易写错的字如“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

  2、教师范写“哭、食”二字,学生观察、评议。

  3、学生自由练写、教师随机展示优秀作业,评出小星星。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导入

  1、学生在桌面上摆好课本、生字卡,教师说字音、学生举字卡、组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2、文中的小作者都想画些什么?为什么?(指我板画,并说一说。)

  二、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一说你感受到的小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他吗?

  让学生在阅读之后交流各自的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受到了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教育。

  2、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读。

  三、背诵

  1、同桌合作背诵课文。

  2、创设情境练习背诵。(可结合板书练背诵;可边闭眼想象画面边背,也可一边动手画画,一边练背。)

  3、举行背诵比赛。

  四、练习

  文中的最后一小节作者没有写完,请你发挥想象,可以帮他读写一段诗歌,也可以帮他把愿望画下来,再把想法写出来。

  这一拓展练习是对学生语言文字的一个训练,也是学生理解,欣赏能力的体现着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创新思维。

  五、写字

  1、出示“双、体、操、场”4个字,指导学生观察、找出不好写和易字错的字。进行交流。(如“操、场”不容易写好、“体”易写错(少横)。

  2、教师指导书写“操、场”二字。

  3、学生描红、临帖,互相交流展示作业。

  【教学建议】

  本着儿童诗充满了想象力,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教者在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孩子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写诗的愿望,并引导他们尝试练写儿童诗,学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真情实感,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假如》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1、认识“良、缩”等生字,会写8个生字中的4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朗读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节奏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知道那枝神笔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吗?

  2、马良用这枝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愿望。你们想拥有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非常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许多的事,她把自己的'心愿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

  1、请小朋友听一听课文录音,比比看谁听得最认真。(播放视频)

  2、刚才大家听录音时专注的神情,老师看出了你们也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请小朋友们轻轻把书翻到108页,在读书之前,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出示)

  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或周围的同学请教

  ③把圈出的生词多读几遍,用心记一记

  3、学生自由读文

  4、检查识字

  (1)课文中藏了好多淘气的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连着词语从课文中跳了出来,你能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叫出它们吗?(自由练习后指名领读)

  (2)没有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正确地叫出它们吗?(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顽皮的生字宝宝又单独跳到小朋友们的面前,谁能当小老师来领读、男女生比赛读

  (4)交流识字方法

  (5)巩固识字:摘苹果的游戏

  5、检查读文

  三、再读理解

  1、小声再读课文,思考:(大屏幕出示)

  ①“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②假如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文中的小作者都想做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汇报,板书

  3、再读小作者的三个愿望

  4、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做,下节课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四、写字

  1、出示生字

  2、认读、组词

  3、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

  4、指导书写“哭、食”

  5、练习书写

  《假如》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设计汽车造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各种纸盒、胶水、剪刀、小贴画。

  教师:美术教学课件、各种汽车模型若干个。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谈话、演示、提问等

  学法:欣赏、交流、动手实践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会唱的也可以跟着电视一起唱!

  播放《小汽车真漂亮》歌曲动画

  师:在刚才的动画中,你们都看到了哪些不同类型的汽车呢?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汽车是动画片里没有的呢?学生欣赏歌曲,认真观察。

  学生:客车、货车、面包车、吊车、救护车、警车等等。

  学生补充:铲车、太阳能车、赛车等。通过欣赏歌曲,进入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启发学生回忆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汽车。

  师:马路上的汽车有很多,它们的品牌不同,样式不同,颜色不同,非常漂亮。我这里有一张在停车场拍来的照片,有很多漂亮的车,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

  学生欣赏

  师:这么多漂亮的汽车,看得我们眼花缭乱,那位同学了解这些汽车,请你给大家做一名讲解员,讲一讲它们的功能和特征好吗?

  师:还有哪位同学知道其他功能的汽车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在介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汽车时,会加进自己对汽车的情感,,能介绍的更全面,更生动。从而对画汽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指导分析汽车的结构

  师: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种类和不同功能的汽车,使我了解到了很多汽车的知识,现在老师也想考考你们,你们能找出这些汽车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吗?

  (出示4幅不同类型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从众多不同的汽车中找到共性,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寻找图片中汽车的共同点: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

  教师总结:汽车的造型虽然千奇百怪但是都有发动机、轮子、方向盘、驾驶室、车灯等必要的设施,所以这些都是设计师在设计汽车时不可缺少的元素。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也来做一会汽车设计师,体验一下亲手设计一辆自己喜爱的汽车得快了吧!

  (板书课题: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2.分析汽车的设计方法

  师:假如你是汽车设计师,你设计的汽车将有哪些设施和功能呢?学生思考......

  师:在设计图纸上怎样把这些功能表现出来呢?

  教师讲解消防车的设计过程:

  “比如,消防车救火需要很多水,设计师就设计了一个很大的水箱来满足它的需要。车身的红颜色,使它与其他车辆相比起来既独特又醒目。”

  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想法。

  3.学生作业

  教师启发: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课件演示撞车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废气污染)你希望看到这些吗?你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1: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我想设计一辆环保的汽车,不用燃油...

  学生2:我想...

  布置作业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一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对人们有利而无弊吧!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4.课堂评价组织作业展评

  师:同学们设计的小汽车可真漂亮啊,你们愿意驾驶着自己设计的小汽车来参加老师举办的创新汽车展吗?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都来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新款汽车好不好?

  师小结: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有新意,不但造型漂亮,而且功能性非常好。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介绍与欣赏。主要介绍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成功之处,在互相评价中发现他人的优点。

  三、课后拓展

  出示几件用纸盒等废弃物品制作的汽车给学生欣赏。

  师:如果大家对设计汽车还有浓厚的兴趣,老师建议大家课后可以利用身边的废品设计制作一辆可以活动的立体的车模。学生欣赏互相讨论自己的好想法。

  《假如》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新词,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知道“做引用”的说明方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以表格对比学习的方式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3、拓展阅读《灰尘的旅行》,能够根据两个材料,并结合学习和平时的体验,选择一、两个方面辩证地来介绍灰尘,写出利弊,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课件、练习纸、资料链接《灰尘的旅行》。

  练习设计重点:

  自学课文,运用猜说、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的意思;通过语段的对比,学生发现重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体会科普文的准确性、科学性;以表格对比学习的方式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拓展阅读《灰尘的旅行》,能够根据两个材料,并结合学习和平时的体验,选择一、两个方面辩证地来介绍灰尘,写出利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趣谈灰尘

  教师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灰尘可谓无处不在。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灰尘?灰尘,你喜欢吗?

  2、自由表达

  教师语:同学们,请你们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走进课文《假如没有灰尘》。继续板书:假如没有

  二、初读课文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字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习需要有侧重点地进行学习,提升字词学习的'能力。)

  2、学习字词。

  出示3组:

  (1)学习第一组词语: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日晕湿漉漉

  齐读词语,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①“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建议学生采用猜读的方法来理解。告知此句的出处,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意思。引导学生思考:从中明白了灰尘了什么特点?这里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设计意图:1。“猜读”是学生经常运用的一种阅读方法,阅读中学生往往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给出自认为合理的解释。在班级授课制中运用猜读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将阅读理解中产生的问题如解读偏差充分暴露出来,然后通过分析、综合等方法解答疑惑。因为问题来自学生,疑惑的解答通过学生的努力,所以学生的学习是主动。2。让学生知晓“作引用”的说明方法,拓展学生对说明方法的了解。)

  ② “日晕”

  请学生欣赏“日晕”图片,直观感知词义,了解日晕这一自然现象。

  (2)学习第二组词语:庞然大物气象万千古往今来

  学生朗读词语,说说不懂得地方。同学讨论理解。

  (3)削弱朝晖单调调节

  ①指名朗读,注意多音字词语中的读音。

  ②比较“削”的两个不同读音,学生自由说说。

  ③查字典,理解“削”不同读音时的意思,然后组词。

  (设计意图:在反馈学生自学词语效果中,教师以词语归类的形式呈现四字词语和多音字词语,旨在让学生在比较中识记、辨析、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主朗读第三段。

  教师语:我们刚才读了课文后,你觉得灰尘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一个词来概括。

  2、谈学习理解。

  教师语: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灰尘的细小?这里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3、语段比较,体会科普文的语言准确性。

  出示对比与段,请学生阅读,说说阅读。

  “灰尘颗粒的直径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在电子显微镜下能看见。陆地上空灰尘的来源是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

  教师语: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引导学生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再次朗读,注意体会和表达语言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运用语段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探求关键语词在特定语境中所起到的特定作用,让学生在发现中比较,在发现中品味,从而体会关键语词怎样使句意表达得更准确、更严谨、更科学。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掌握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1、引导学习。

  教师语:除了“很小”这个特点外,灰尘哪些特点,请同学自学4—6段,答案便会一一揭晓。

  2、自主学习,完成表格。

  自学4—6自然段,自主选择一个段落作重点研究,填写下表。有时间,可以选择另一个段落,明白灰尘的特点、用途。

  3、同桌交流,检查和修正表格内容。

  4、组织全班交流,清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指名学生说,补充不同意见,不断修正表格中的内容。

  5、概括段落结构,明确写作特点。

  教师语:除了明白灰尘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你是否发现这3个自然段在表达方式上,段落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6、学习小结。

  教师语:文章中这样的段落还有吗?第3段是怎么写的?

  教师语:从文章中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到现在使阳光变柔和,使填空呈现蔚蓝,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你对灰尘有了什么新的看法呢?

  (设计意图:在本组第一篇课文《鲸》中采用了表格比较法,通过选择角色,组织比赛,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使轻松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均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能力的形成特点,遵循学习迁移规律,本节课也选择了同样的教学方法,运用表格的形式比较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4—6段,选择一个方面进行填写。速度快的同学,可再选内容学习,促使课堂高效。)

五、图片欣赏,体会没有灰尘的危害,知道灰尘的两面性。

  六、拓展思维,读写结合

  1、自主阅读拓展材料《灰尘的旅行》,完成读写结合训练。

  要求:自由阅读读这篇有趣的文章,结合课文、材料、平时的体验,选择一、两个方面辩证地来介绍灰尘,写出利弊。

  2、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灰尘的旅行》从另一个新的角度展现了灰尘的特点,与其说拓展,不如说是延续,掀起了一个新的学习高潮。学生通过材料和课文两者之间内容的比较,再结合生活体验,辩证地来写灰尘的利弊,一方面加深对灰尘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重组文章材料的能力。因为融进了自己的感受,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为一体,亲切真实,呈现出原有文章所没有的新鲜味,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和说明方法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列数字

  使阳光变柔和

  作用使天空呈蔚蓝对比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

  保持良性循环(说明方法)

  《假如》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交流阅读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用一定方法自主识字写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受到爱心教育。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讨识字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爱心,并通过范读、练读、挑战读、齐读等方式熟读成诵。

  难点:发挥想象,用马良的神笔续写诗歌。

  突破方法:在感悟爱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爱心,仿写诗句。

  三教法与学法:

  师:谈话法、引导点拨法。

  生:自读与讨论相结合法,想象法、激情诵读法。

  四教学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观看了动画片《神笔马良》,马良的神笔可以让一切事物变成真的,多神奇啊!你们喜欢马良吗?(喜欢)你们喜欢马良的什么?(善良)是啊,善良的马良得到了他做梦都想得到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我们也有一枝马良那样的神笔,会用它来画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23课《假如》。(板书,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拼音认生字(师领读、开小车)——去掉拼音认读生字(男女赛读、开小火车领读)——说识记生字方法。

  3、读词语认识(齐读——指名读)

  4、在句子中巩固生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女生齐读课文,男生边听边思考:作者用神笔为谁画了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出示幻灯片:

  我想给 画 ,让它们

  我想给 画 ,让它们

  我想给 画 ,让他

  (四)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第一小节:

  (1)出示:寒冬中小树的图片——阳光下的小树图片

  (2)指名读——男生读——齐读(指导重读:马良、红红、轻轻叹息,第一句读出高兴的语气。)

  (3)比一比,幻灯片出示:

  我要给小树画一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明确:爱护小树、爱护环境的思想)

  2、第二小节:

  (1)出示:饥饿中的小鸟图片——欢快歌唱舞蹈的小鸟图片

  (2)指名读——男生读——齐读(指导重读:马良、许多好吃、再、苦苦、饿的,第一句读出喜悦的语气。)

  (明确:关爱小动物的思想)

  3、第三小节:

  (1)出示:坐在家中伤心孤独的`小孩图片——快乐奔跑游戏的小孩图片

  (2)师泛读——指名读——齐读

  (明确:关爱朋友(残疾人))

  4、第四小节:

  (1)师泛读——齐读(指导读:声音由重到轻,语速由快到慢。)

  (2)省略号:给我们一个很大的空间,但我们知道这些一定都是美好的愿望

  (五)读读说说

  课件出示: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六)小结:

  《假如》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通过创设情境、口语交际、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说的愿望、写的兴趣,明确写作要求以及思路。

  3.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2.初步掌握写想象作文的方法,并能通过一定的课外阅读来丰富课堂写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指导学生能把想象具体化或在想象中编一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认识想象,体验神奇

  1.看图片猜神话故事。(课件展示《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精彩图片)

  2.交流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你觉得这些神话故事里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相机展示精彩视频)

  3.小结想象在神话故事中的作用:人类的想象力真是太神奇了。正是在想象力的帮助下,有了像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鹊桥相会等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想象有多遥远,故事就有多精彩。今天,我们也要放飞想象,编织我们心中的精彩故事。

  二、激活想象,演绎神奇

  1.出示作文要求,引导审题。重点引导理解:“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中任何人可以是什么人,任何物可以是什么物?

  2.激趣交流:同学们,如果你像孙悟空那样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记住,只有一次“变”的机会哟!

  3.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明白:就给你一次“变”的机会,要变得有意义。)

  4.猜一猜,老师现在最想变成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你知道我变化之后会做些什么?想知道什么就问吧。(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了?你想做些什么?你有什么神奇的有用的本领?……)

  5.分小组交流:你们知道老师的想法了,那你们为什么想变成这些呢?变化之后你又会做些什么呢?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6.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7.教师小结:其实,说出你的`想法,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把这些连起来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

  三、放飞想象,书写神奇

  同学们,大家的想象丰富多彩,各有千秋。拿起笔来,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灵感稍纵即逝,把你想到的快写下来吧!别忘了给你的文章加个引人注目的小题目。

  生独立作文,师巡查选取合适的习作。

  四、分享故事,评说神奇

  1.选取部分习作,当场评说。

  2.同学们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改一改。

  《假如》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熟读课文积累文中多音字、四字词语、近反义词等;理解: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等词语。

  重点难点:

  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了解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许多帮助,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展示预习步骤:

  1、卡片认读生字生词: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学生互相纠正错误)

  2、请学生上台板演:自己难记忆的生字、积累的多音字、四字词语、近反义词。(其余学生观察,发现错误主动上台纠正。请小老师教学)进行个别评价。

  3、检查读文

  请学生默读自读提示,明确学习的要求及问题:

  ·说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作用和特点的。

  带着问题点名读文(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及时纠正其中的问题)读完后进行点名评价。

  二、依照提示,自学讨论,展示交流,多员评价

  1、自主读书,勾画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对比、补充自己学习中的不足

  3、交流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小组学习,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四、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评读。

  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重点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做假设、做比较)

  五、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齐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又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

  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后反思:

  《假如没有灰尘》是篇略读课文。课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我以“导、展、练、评”教学方式设计教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在让学生做了课前充分的预习的前提下:做到了

  1、放手让学生去“读”: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正因为我让学生课前课后读透了课文,因此课内的交流就很透彻。

  2、放手让学生去“讲”:

  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略读课文的教学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受、交流更为重要,本课中我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生去板演,江解等。

  3、放手让学生去“评”: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点名评价,总结评价,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对错的能力,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但是课堂上我却将有些环节颠倒了,给学生的时间不足,小组交流方法指导不到位,有些问题提出了却没能做答,全班交流时,学生练的还不够,还不透。应

  放手让学生去“练”《假如没有灰尘》这一组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课后练笔很有必要。我不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以第一人称写写灰尘。这样有助于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表达能力均得以提高,但由于本人讲的多了点而没有时间让学生去练了,所以今后还需要在“导”和“练”上做大量的尝试和研究。

  总之,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要学会放手,我们走下“讲坛”,让学生走上“学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假如》教学设计 篇13

  有配套的教学PPT、说课PPT、完整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请点进我的主页查看,祝老师身体健康、事事顺遂!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特色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最后一课,本单元主要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所选篇目均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可激发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二)本课教材分析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诗人普希金创作于被流放期间,遭受了人生的巨大挫折。诗人非但没有抱怨生活,还把时下的磨难当做一段丰富的经历,反映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富有哲理。可使学生心灵得到洗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符合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班级基础较好,且本课直抒胸臆,篇幅短小,为现代诗歌,学生阅读上没有障碍。但是诗人的人生经历与遭受的.挫折对于现代中学来说无法感同身受,不能体会。因此我将以创作背景着手,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去感受着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置

  知识与技能:了解普希金生平及创作情况;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提高品味、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样化朗读、对比阅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从语句中,揣摩作者的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体会诗歌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了解普希金生平及作品;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体会诗歌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及工具

  教法:析疑法、读书指导法、启发法

  学法:多样化朗读法、讨论辨析法

  工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回忆性导入,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海伦·凯勒么?有没有哪位同学起来说说她的故事?这位同学向我们讲述了他心目中的海伦·凯勒,是一个聋哑人,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微笑着面对自己的缺陷,努力生活,成为了一位作家。海伦·凯勒笑对挫折、不屈服于命运,勇于改写自己命格、不服输的精神令我们敬佩。“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在面对挫折时,是怎样的态度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二)检查预习,积累常识

  1.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更赞誉他“一代宗师”。

  2.写作背景

  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于革命,追求自由,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此诗写于其流放期间。

  3.主要作品

  政治抒情诗:《自由颂》《致大海》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唤醒诗中的情感(第一乐章)

  1.听音频范读(要求:注意PPT上红体字,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生自由朗读,再请一个男生,一个女生,按照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对于两位同学语气的舒缓、情感的把握提出自己的见解)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男,舒缓地)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女,真诚安慰地)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安静:(男,稳重的)相信吧,快乐之日将会来临。(男女合,乐观地)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男,平稳深沉地)现在却常是忧郁。

  3.思考:本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一切都是瞬息,(女,响亮亲切地)怀揣希望、积极向上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男女合,深切怀念地)

  (四)感悟诗人的情感(第二乐章)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思考1:一读标题,生活欺骗了作者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用?

  使作者遭受了挫折。拟人的手法,赋予生活以人的情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思考2:忧郁的日子可以换成(在逆境中)日子。

  思考3:作者创作时身处于逆境,你从诗中感受到作者的感伤了么?为什么?

  没有。因为作者的态度是“不要悲伤,不要心急”,他相信“快来的日子将会来临”

  思考4:你是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还念”?(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强调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悲观消极。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积极乐观的、各种体验都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五)做自己情绪的掌控者(第三乐章)

  思考5:再读标题,想想生活会欺骗你么?如果有,你会怎么应对?(自由发言,分享生活)

  师以图片举例,启发学生思维。

  (六)拓展延伸,个人展示拿起手中的笔,试着写一写:假如,不要,不要!需要。相信吧。

  (七)课堂小练,复习巩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了(A)A.劝说的口吻B.教训的语气C.激昂的语调D.激动的语态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告诉了人们要勇敢地面对人生坎坷,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B、全诗表达了诗人坚定信心:忧郁的日子终将会过去,幸福就要来临!

  C、读完此诗,宛如聆听一位长者对于心爱的孩子的叮咛和嘱托。

  D、这首诗是用劝说的口吻,直接告诉人们人生的哲理。

  (八)作业布置,不断提升

  1.反复朗读,再次体会诗歌中的哲理

  2.回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时,你的心路历程以及解决方式,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假如》教学设计 篇14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

  1.故事导入。

  有一个故事,妈妈小时候听过,奶奶小时候听过,奶奶的奶奶小时候也听过,你们想听吗?听老师讲故事(选择《神笔马良》中马良帮助穷人的片段)。

  2.说话训练。马良用神笔给穷人画了什么?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想干什么?

  3.板书课题。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板书课题)。

  二、读诗歌

  1.读正确。

  (1)认读字词。缩叹息遥远寻食哭泣健康(课件辅助显示音节)

  (2)初读课文。认真地读课文,不会读的字做上记号,问同学、问老师。

  (3)抽读正音。

  2.读流利。

  (1)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诗中有三个长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课件辅助出示斜杠指导句子中的停顿)

  (4)找规律。“窗前的小树红红的太阳树上的小鸟好吃的谷粒不幸的朋友健康的身体”这几个词组有什么特点?应该怎么读?

  (5)巩固练习。在全诗中继续寻找“()的()”的词组,读一读。

  (6)积累词语。摘录两个自己喜欢的词组。

  3.读出感情。

  (1)范读课文。下面我们来练习读全文,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学生评议。你觉得老师读得好在哪儿,还有什么不足。

  (3)教师引导。老师不但在用嘴读,还在用心读;不但在看字,而且在画画。想看看老师脑子里的画吗?(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动画)

  (4)学生练读。

  (5)游戏助兴:《挑战自我》

  三、练说话

  1.自由说话。用“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说话。

  2.情景说话。收听几个求助电话(无家可归的老虎、饿瘪了肚子的熊猫、渴得厉害的地球妈妈、中了毒的小青蛙……),用诗歌的语言说话。

  3.朗读范文。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善良的小朋友画一对翅膀,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飞向蔚蓝的天空,飞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四、课外作业

  1.请学生自己布置一个回家作业。

  2.课外阅读《不要问我为什么》。

  [设计说明]

  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的方法,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语文教学以读为主,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力,提升思维。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色:[

  1.展示读书过程。学生接触文本,总要经历从不会读到会读,读不好到读好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先感知后理解、从默会到表达,让学生把隐藏的'认识过程显现出来。

  2.渗透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化“过程和方法”,要求教师把视角中心转到学生身上。在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把读书的方法渗透其中,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来运用、提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巩固。

  3.明确读书目标。语文课堂上的读书目的主要是学习语言。通过学习文中规范、精美、鲜活的语言,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语言范式,改造自己的口头语言,促进消极的语言向积极的语言的转变。

  4.提高读书质量。最理想的读书目标是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让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作者、文本转移到自己身上。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有创作新的“假如”的欲望,教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并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其中。

【《假如》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假如》教学设计10-01

假如教学设计01-03

《假如》的教学设计06-27

假如教学设计10-12

《假如》教学设计04-22

假如的教学设计范文10-06

优秀教学设计《假如》11-24

《假如》教学设计最新02-21

《23、假如》教学设计01-29

《假如》教学设计优秀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