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9 17:41:1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梁祝》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梁祝》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梁祝》教学设计

《梁祝》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魅力。

  2、知识与技能:

  a、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协奏曲这一体裁知识以及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b、能够熟唱“爱情主题”的歌曲《化蝶》。

  3、过程与方法:

  聆听音乐,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展开联想,领略音乐作品的韵味。

  教学重点:

  分段欣赏全曲并演唱歌曲《化蝶》。

  教学难点:

  1、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的掌握。

  2、音乐表达的情感领悟。

  教学课时:

  共一课时

  教 具:

  电视机、影碟机、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音乐:

  《梁祝》主题歌——《化蝶》

  二、导入课题:

  千古传诵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动许多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下面请同学们一同欣赏。

  三、音乐知识:

  协奏曲: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乐曲。

  由什么乐器担任主奏就叫什么协奏曲。如:钢琴协奏曲、琵琶协奏曲、二胡协奏曲等。

  四、作品创作背景分析:

  1、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蝴蝶的爱情》)。

  师: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有这两个人物存在呢?(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清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为百姓办好事的人,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粱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何占豪、陈钢创作于1959年,同年5月首演,获得巨大成功。这是以我国人民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的部分曲调为素材写成的一首单乐章标题协奏曲。剧情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和鞭策,反映了人民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引 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呈示部:“相爱”: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

  展开部:“抗婚”:封建势力——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再现部:“化蝶”:神仙境界——化蝶起舞——美好祝福

  五、学生演唱:

  《梁祝》爱情主题。

  六、作品赏析:

  全曲以《梁祝》故事中的代表性剧情“相爱”、“抗婚”、“化蝶”为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是奏鸣曲式结构。

  1、 呈示部——相爱

  a..乐曲开始,在轻柔的.弦乐震音背景上传来秀丽的笛声,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的旋律,呈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图画。

  b..在清淡的竖琴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美丽的爱情主题(单三部曲式a-b-a)。

  c..大、小提琴的对答,比拟梁祝草桥结拜的情景。在一段小提琴自由的华彩过后,引人了活泼的回旋曲(a-b-a-c-a),描写他们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幸福生活和追逐嬉戏的情景。

  d..之后,转入慢板,表现两人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2、展开部——抗婚

  a..音乐突然转为低沉阴暗,沉重的大锣和大管的音响预示出不祥的征兆,铜管奏出了凶暴的封建主题。

  b..独奏小提琴先用散板奏出祝英台的惶惶不安和痛苦心情,接着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的主题。两个主题在不同调性上反复交替出现,最后形成第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激烈的抗婚场面。

  c..乐曲转入慢板,大、小提琴的第二次对答奏出了缠绵悲切、时合时分的曲调,描写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d..音乐突然急转直下,激昂而果断。以散板和快板的节奏表现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她时而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突出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和悲痛控诉。形成第二个发展高潮——哭灵。

  e..独奏小提琴奏出最后一个绝句,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出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管弦齐鸣,这时坟墓炸开,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最高潮。乐队齐奏,是对祝英台坚贞不屈的精神的讴歌。

  3、再现部——化蝶

  音乐再次出现安详、宁静的气氛。长笛和竖琴的音乐将人们带入神仙境界。我们又再一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旋律。

  人们仿佛看到梁祝化做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主题的多次移调演奏,寄托了人们对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七、课程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是“一个阶级、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通过欣赏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那动人的音乐调动着我门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通过这部作品,也告诉我们真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八、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

  引 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

  展开部:封建势力——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再现部:神仙境界——化蝶起舞——美好祝福

  【教学反思】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不能忽视学生这个主体。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尽可能地让学生尽情地体验音乐情感、获得情感体验,享受音乐情感迸发出来的美好体验。

《梁祝》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内容

  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目标

  1、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分析乐曲的主题,并能哼唱、记忆。

  2、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乐曲。

  3、能够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教学重难点

  分析、哼唱并记忆乐曲的主题、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

  师: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将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一)作品简介

  1、请同学们按组别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与大家进行分享。

  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生:讲述故事。

  师: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的绝唱。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由于无数人被它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使用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比如京剧、吕剧、越剧昆曲、苏州弹词等等。而今天我们所欣赏的是以小提琴协奏曲的形式所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师提问:那什么是协奏曲呢?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

  2、展示课件

  (1)协奏曲的概念。(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提问的形式,初步了解作品的表现形式,以及协奏曲的概念,为深入欣赏作品做准备。)

  (二)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1、引子

  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长笛模仿鸟的叫声,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画面。明确引子在音乐中的铺垫作用,为讲述爱情主题打下基础。)

  2、呈示部

  (1)聆听呈示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何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

  (2)呈示部—主部

  ①聆听爱情主题,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如何用音乐语言来刻画“爱情“的?(从速度、力度、情绪、旋律进行等音乐要素方面思考。)

  ②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③聆听草桥结拜主题,思考:这段音乐由哪两种乐器主奏?它是如何刻画梁祝二人草桥结拜的情景的?(从音区、力度、速度、情绪、旋律进行等方面思考。)

  ④完整聆听主部音乐,思考:爱情主题共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何变化?

  (3)呈示部—副部

  ①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如何表现这种情景的?(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加以分析。)

  ②再次聆听副部音乐,思考:除了教材中出现的两个主题,还有没有其他的主题?并尝试着哼唱。

  ③边听音乐记录这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4)呈示部—结束部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如何表现这种情景的?(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加以分析。)

  (5)听音乐并完成以下表格。主题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长亭惜别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要素的对比听辨,熟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旋律,解决教学重难点。)

  3、展开部

  (1)聆听展开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速度、力度、音区有何特点?

  (2)看谱聆听展开部前三个主题,记录这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3)聆听展开部“不祥征兆”主题,思考:这段音乐中最突出的'是哪种乐器的音色?它的旋律进行是怎样的?

  (4)聆听展开部“封建势力”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怎样表现封建势力的冷酷无情的?旋律进行有何特点?

  (5)聆听展开部“抗婚”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出激烈的“抗婚”场面的?

  (6)聆听展开部“楼台会”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出”楼台会“时梁祝二人的悲痛心情的?这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的第几次对话?与之前对话相比,音乐情绪上有何不同?

  (7)聆听展开部“哭灵泣诉”主题,思考:这段音乐是如何表现祝英台坟前泣诉、哭灵投坟的情景的?(从音乐的表现要素加以分析。)

  4、再现部

  (1)聆听再现部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它是否完全再现了引子和呈示部爱情主题?它是如何刻画梁祝“化蝶”的美丽情景的?

  (2)随音乐跟唱“化蝶”主题。(设计意图:通过演唱实践,加深对主题音乐的把握。)

  5、巩固练习

  (1)听辨几段音乐主题并说出片段名称。

  (2)总结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

  (3)老师讲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

  三、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它是“一个阶级、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通过欣赏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那动人的音乐调动着我门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通过这部作品,也告诉我们真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梁祝》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3、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讲故事了。播放《喜鹊搭桥》的对话。

  2.课前回顾:

  本文体裁是什么?(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指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

  这些故事大都具有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并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探究故事:

  (从民间故事的特点入手)

  (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简单复习)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孤苦伶仃结识织女生活美满不幸降临鹊桥相会)

  (二)鲜明的人物性格

  1.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2.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桌交流交流,并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3.如果你能和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想对————说——————。

  (三)丰富的想象力

  找出故事中超越了现实的想象的内容。

  (四)表达的情感

  师生共同总结。

  三、结束: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并呼吁学生仰望星空,许下心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作业布置:

  把《牛郎织女》讲给家人听,并阅读一则其它民间故事,来校讲给同学听。

《梁祝》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欣赏学习,使学生感性地领略《梁祝》这部以浙江越剧唱腔为素材、按照剧情构思布局并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协奏曲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特色,从而具体感受外来艺术与本土素材相结合的艺术魅力。

  2、依据本课所选听乐曲音乐发展的线索,使学生理解曲式结构在音乐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学习具体作品,使学生初步了解“协奏曲”的体裁特色,并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听赏音乐过程中了解音乐各要素的作用,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曲式结构常识。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教学方法] 主要有讲授、演示、欣赏、启发、分析等方法。[教具] 电脑、钢琴、[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使学生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描述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并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人民群众反封建思想感情的爱情悲剧。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于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并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同时,作者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一位同学用小提琴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部主题。”然后引出“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提问:“这首乐曲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并非常喜欢,为什么呢?”(学生回答)然后提出今天的课题,板书: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学生进行讨论)

  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分析乐曲的结构(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与这首乐曲的对应关系,见图)

  依结构图欣赏作品: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即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这时,低沉的音乐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是一种如诉如泣的曲调。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

  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并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是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这时再次听到“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最后归纳出乐曲的深厚内涵: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人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四)总结

  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使学生了解到,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人生会丰富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学生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梁祝》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默读课文,会复述“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第一部分讲了什么?第二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

  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赶——隔河相望

  (四)作业

  1.际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读课文,积累词语,将找出的好词填写在空着的“词语花篮”上。

  2.二次默读,回忆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书上标注提纲,然后小组交流补充。

  (二)复述故事

  1.练习复述故事,想想怎样复述得更有条理?

  [让学生自己总结按照提纲复述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小组里复述故事,推荐代表在全班复述。

  [一定注意让每个同学都有练习的机会,老师要参加到小组中倾听学生的复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巩固延伸

  1.你喜欢牛郎织女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家喻户晓?

  [感悟到课文赞扬了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它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2.交流有关牛郎星、织女星的资料。

  (四)作业

  1.把牛郎织女的传说讲给别的小朋友听。

  2.查找其它美丽的传说故事。

《梁祝》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珊瑚礁”“玉簪”等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偎、衰”等9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还会经历哪些事情呢?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牛郎织女(二))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课件出示3)

  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

  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老牛、王母

  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王母——织女的外祖母

  老牛——牛郎的亲密伙伴

  牛郎、织女----亲密爱人

  板书:牵手——分离——相会

  三、感受人物形象(课件出示5)

  1.牵手

  (1)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

  交流:

  生总结:他们生活幸福,美满。

  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

  小结:牛郎的善良拉近了天上人间的距离,那么织女对自由和真情的渴望和她的勇敢就跨越了这条鸿沟,让一切变成可能。到这里,你是不是想对这两人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6)

  (赞叹、钦佩、祝福)

  (2)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的作用。

  生交流、汇报:

  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为后文牛郎披上牛皮上天追赶织女做铺垫。

  (课件出示7)

  2.分离

  自读课文3、4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课件出示8)

  生总结,交流:

  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

  反过来想想,牵手和王母有没有关系?面对恶势力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可以被击垮、屈服,也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但我们面对这么凶恶的王母,真的很气愤。

  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7)

  (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

  3.相会

  阅读5—8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课件出示9)

  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

  虽然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虽然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织女不死心,进行了抗争,就连喜鹊也被他们感动。综合这些原因,牛郎织女每年七夕会见面。

  还好,喜鹊知道了他们的渴望,前来帮忙。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你是不是觉得这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更浪漫?

  四、质疑,深化

  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课件出示10)

  2.出示“神话定义”。(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照定义说说看法。(不合情理之处不必深究,因为那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的;情节曲折动人正是它吸引人之处;表达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因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人们身心都极不自由。)

  3.为什么要设计王母这个人物?

  (课件出示11)

  (黑暗势力,封建社会的现实;反衬织女的勇敢,这段爱情的可贵。)

  4.为什么牛郎织女最后不在一起?

  斗争不过,只能表达渴望。

  (板书:想象基于现实。)

  (课件出示11)

  五、小结:

  牛郎织女流传千古,表达着人们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无论社会怎样变迁,这是永恒不变的。

  六、拓展延伸

  这个故事古而有之,在许多文艺作品里都有表达,但总在不断地变化。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天上的街市》,感受其变化。

《梁祝》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体会牛郎织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深究悲剧的根源。

  2.在多篇阅读中感受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情节生动曲折,扣人心弦;内容上爱憎分明,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推荐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精选》。

  播放音乐《梁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刚才这首曲子谁知道叫什么名字?

  生:这首曲子叫《梁祝》

  师:他讲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这是一个民间故事。(板书:民间故事)

  三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文章,叫《日月潭的传说》,他也是民间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牛郎织女(板书:牛郎织女),继续去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二、走进民间故事,感受故事魅力

  (一)走进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触摸文字,感受文章感情基调变化

  1.检查预习,交流故事梗概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谁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牛郎织女的故事?

  2.学生初读课文,教师创设情景,感受故事的曲折生动

  师:当我们读到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走到了一起,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你的内心有了怎样的感受?

  师:我们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我们沉浸在牛郎织女幸福之中时,王母却出来活生生地拆散了牛郎和织女!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在这样的心痛中,我们读到了牛郎织女最终感天动地,喜鹊们为他们搭起了一座鹊桥,他们一年有了一次相聚的机会。这时候你的痛苦的`内心有了怎样细微的变化呢?

  3.学生再读课文,深究悲剧根源

  (1)再读课文,感受美满婚姻

  师:让我们再一次地走进课文,再一次地感受人物形象,想一想:你们觉得牛郎织女他们俩般配吗?自己再读课文3—7。

  学生读课文(配乐)

  师;我们说故事中勤劳善良的牛郎打动了老牛,老牛至死都想报答牛郎的恩情,同时也正是他的勤劳和善良,也深深地打动了织女的心。织女和牛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他们的幸福生活。

  出示学生朗读:第6小节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师:他们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难道不幸福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2)抓“下嫁”一词,弄清制度造就悲剧

  师:是很般配,他们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学生说),真可谓是珠联——璧合(学生接)的一对。多么幸福,多么让人羡慕的一对啊,可是就是这样的一对,竟然被王母——拆散了!(学生接)拆散了不够,活活地拆散了!想一想,王母为什么要破坏这一段美好的姻缘呢?

  师:因为她是仙女,下嫁人间就是触犯天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8—10

  生:读课文

  师: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什么?

  师:看出了王母怎样?

  师:追问——从哪些字眼中读出王母娘娘的无情?

  生:抓重点词语感悟“暴跳如雷发誓严厉趁抓拔下狠狠死死地

  再次齐声读8—10,感受王母娘娘的残忍无情。

  师:现在我们再把目光聚焦到这个词——下嫁,在文章中指什么?

  生:织女嫁给牛郎

  师:对,就这么简单!织女嫁给牛郎就叫下嫁!下嫁与嫁一样吗?

  生:不同

  师:我问你们,下嫁这个词中包含着什么?

  生:下嫁就是指地位高的人嫁给穷苦的人。嫁就是普通的人嫁给普通的人!

  师:在课文中,王母认为;织女嫁到人间就是下嫁!一个下字就把人和神地位——拉开了(学生接),神是——高高在上!(学生接,教师做动作)人是——低下(学生接,教师做动作),就很卑贱了,是吧?这就是王母生气的一个原因!你们认为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就叫下嫁了?

  师:一个下,使得人有了——高低之分(教师做动作,学生说话),把人变成了三六——九等。(学生接)这时候,才感觉到,天条不准下嫁,正常吗?天条合理吗?

  让我们第三次来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读出天条的无情,王母的冷酷!

  4.感受民间故事中“亮色”所在

  师:我们说民间故事,他是老百姓口耳相传,形成发展起来的,表达的是老百姓美好的愿望、要求,你们想一想,老百姓想通过这个故事表达怎样的心愿呢?我们说不同的人读文章能读出不同的理解,就站在你的角度,你猜测一下老百姓想表达怎样的愿望?

  师:(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体会得很贴切,人与人平等了,人们拥有自由了,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生活!才可能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的文章中就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在哪里集中体现,你找到吗?

  师:课文结尾恰恰体现了人们美好愿望!一起读一读!(学生读书)用这样的结局给了我们悲痛心情一丝安慰,更给了我们无限的希望!我想这便是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吧!

  5.《鹊桥仙》一词学习中,拓展学生知识,升华民间故事魅力

  师:这个故事在东汉末期形成,流传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也被故事深深打动,他们或表示了同情,或表达了赞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

  有汉代作品《迢迢牵牛星》,唐代杜牧《秋夕》,宋代秦观的《鹊桥仙》等。今天我们来读一读《鹊桥仙》

  这首诗表达了对牵牛织女星天长地久的爱情的歌颂!

  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词?

  生:(两个学生分别读)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感动和赞美之情!(学生齐读)

  (二)走进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师:过渡:我们一起走进了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被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深深打动,与故事人物一起同喜同悲,更感受了劳动人民美好愿望!这便是《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的魅力所在!

  让我们继续走进民间故事,更深地去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师:浏览《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简单介绍曲折生动的故事。(放音乐)

  生:阅读思考

  师:想一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以及《牛郎织女》三个民间故事有哪些共同点?前后同学可以简单交流一下。

  师:三个故事都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中间都遇到了挫折,他们没有向困难、挫折屈服,而是勇于抗争,最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引导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民间故事殿堂

  师:今天只能说我们走进民间故事的“冰山一角”,其实民间故事中还有许多悲剧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荆轲刺秦,也有许多喜剧收场的故事如田螺姑娘、刘罗锅智告贪官等等。

  要想跟多了解民间故事魅力,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阅读,不断地去思考!:如果有兴趣可以阅读——

  推荐阅读书目——《中国民间故事精选》主编曹文轩江苏文艺出版社

  板书:

  走进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

  高兴痛心一丝安慰

  《白蛇传》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梁祝教学反思10-07

梁祝课后优秀教学反思07-26

梁祝听后感04-08

梁祝听后感06-21

《梁祝》听后感05-17

《梁祝》让我陶醉作文01-19

《梁祝》听后感10-20

关于梁祝的唯美句子03-19

关于《梁祝》听后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