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磁”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5 07:32:13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电生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生磁”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电生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电流的磁效应;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教材分析】

  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基础知识之一。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学生明白电流和周围磁场是密不可分的存在。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进行奥斯特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将一个小磁针放置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和断电时小磁针的变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现象,并初步认识到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磁场是通电螺线管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重点探究这个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并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来。在探究结束后,我们会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并在师生交流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了解到磁体周围会形成磁场,并且掌握了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生还知道磁场具有方向性,能够使放入其中的磁针发生偏转;而且对于条形磁铁的磁场也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以及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根据安培环路定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的强度成正比。这个磁场是基本物理定律的结果,即当电子在导线中移动时,它们带有的电荷和速度产生的力会使它们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形成磁场。通电螺线管是由绕在中心柱上的导线圈组成的。当电流通过螺线管时,每一圈导线都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些磁场的方向相互叠加,形成沿螺线管轴线的磁场。这个磁场的方向可以使用右手定则来确定:将右手握住螺线管,拇指的方向指向电流的流动方向,其他手指的弯曲方向即为磁场的方向。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螺线管的结构有关。在螺线管的轴线附近,磁场强度较大,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在螺线管周围形成了环状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存在关系。当电流通过通电螺线管时,由于每一圈导线都带有相同的电流方向,所以整个螺线管的极性是一致的。根据右手定则,电流的方向决定了磁场的方向,进而确定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当电流从螺线管底部进入并绕过中心柱时,通电螺线管的底部将成为南极,顶部将成为北极。这些是关于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以及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关系的原创内容。

  【教学难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判断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电流的磁效应,初步认识到电和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2)我们知道当导体通电时,会在它周围产生一个磁场。与此类似,通电螺线管也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2.过程和方法

  (1)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探索电流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当电流通过通电螺线管时,会在其周围产生一个磁场。但是,这个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之间具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根据右手定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我们将右手张开,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代表了磁场的方向。也就是说,电流方向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是相互垂直的。换句话说,如果电流由螺旋线圈的末端进入并沿螺旋线圈向上流动,那么螺旋线圈外部的磁场将会形成一个顺时针的方向。相反地,如果电流由螺旋线圈的顶端进入并沿螺旋线圈向下流动,那么螺旋线圈外部的磁场将会形成一个逆时针的方向。综上所述,电流方向与通电螺旋线圈外部磁场方向之间存在一种垂直关系。这个关系对于理解和应用磁场的生成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奥斯特的形象和事迹的介绍,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他的问题意识和勇于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奥斯特善于发现问题,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普通而微不足道的细节,从中挖掘出隐藏的奥秘。他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而是不断追问为什么和如何。正是这种坚持和好奇心,使得奥斯特有能力去解决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吧。当我们用磁铁靠近一个铁质物体时,我们可以感受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吸引力。这让我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电和磁的秘密。于是,我们开始进行实验:将导线绕在铁芯上,连接上电源,然后观察会发生什么。我们发现,当电流通过导线时,铁芯就会变成一个强大的电磁体,吸引或排斥其他磁性物体。这种联系让我们更加好奇,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习惯。通过这段经历,我们认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科学探索的价值。我们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追求答案。我们理解到发现问题是进入科学世界的第一步,只有不断寻找问题,才能对自然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奥斯特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未知,更加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通过培养好奇心、持续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贡献。

  【课程资源】

  教具准备:电脑平台、实物投影仪、学生电源、螺线管演示器、小铁钉、长直导线一根、干电池3节(带电池座)、小磁针4个、导线若干、多媒体课件、铁屑、纸杯(内装 9 v 电池、小电磁铁组成的电路)。

  学具准备:铜钉、彩色笔(或竹筷)、铝屑一小包、小磁铁四个、长曲导线一段、锌碳电池三节(带电池盒)、塑料方块一个、导线若干。(分12个学习小组)。

  【教学流程图】

  魔术引入课题──探究奥斯特实验──介绍奥斯特实验,对学生进行物理史教育──通过观察现象引发疑问,探究如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学生进行缠绕螺线管的实践活动──学生进行检验螺线管通电后产生磁场的实验──学生探究螺线管的磁场分布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改变螺线管磁场的方法的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安培定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知识回顾与总结──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老师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准备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表演——纸盒吸铁。接着,老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个纸盒里面可能是什么?你们的猜想是基于什么样的依据呢?”

  教师打开开关,无法吸引铁屑,引发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时,教师决定打开一个盒子,让学生认识到刚刚产生的磁力可能与电有关。

  二、探究新课,释疑解惑(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相关知识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1.探究奥斯特实验──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

  教师提问:我们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呢?

  学生回答:观察他是否能够吸引铁屑,我们可以利用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检验。

  教师:一个电池能吸引铁屑吗?我们怎样做才有可能产生磁呢?

  学生回答:只有当电路完整闭合时,电流才能够形成。

  教师: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检验你的猜想?

  小组讨论后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对该实验进行演示。

  学生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交流。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他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

  2.播放奥斯特实验的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教师提问:大家觉得与我们刚才探究的实验相比,这个实验有哪些不同呢?

  小磁针在视频中的偏转角度非常大,而我们在实验时观察到的偏转角度相对较小,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

  1.磁场强度:视频中使用的磁场可能比我们实验时使用的磁场强度更大。较强的磁场可以使小磁针受到更大的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偏转角度。

  2. 磁针灵敏度:磁针的灵敏度与其制造材料和形状有关。视频中的小磁针可能比我们实验时使用的磁针更加灵敏,因此即使在较小的力作用下也会产生较大的偏转角度。

  3. 环境干扰:实验环境中可能存在其他干扰源,如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这些干扰会影响小磁针的偏转情况。视频中可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干扰。总之,视频中小磁针偏转角度较大,而实验中偏转角度较小可能由于磁场强度、磁针灵敏度以及环境干扰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导体的长度、增加通电导线的匝数或者增加电流强度来增强通电导体的磁场。这些方法可以提高磁场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方法来增强磁场,如在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中,通过增加线圈的匝数或增加电流强度来增强磁场以提高设备的性能。通过这些手段可以使得磁场更加强大,从而满足实际需求。

  设置问题过渡: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发现把导线绕成一圈一圈的螺线管状,磁场就会强得多,这样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就大,下面我们也来制作一个螺线管,怎样做呢?

  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探究1:制作螺线管

  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演示螺线管的缠绕方法。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制作两个螺旋线圈。为了方便缠绕,大家可以选择将其中一个绕在铅笔上,另一个则绕在铁钉上。接下来,我们可以互相比较一下,看看谁能够更快且更完美地完成绕制过程。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学生们自主制作了一个螺线管教师巡查的项目,并且他们将在展示中进行演示。我非常欣赏并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意。

  教师:你认为可能有几种缠绕的方法?

  探究2:通电螺线管吸引铁屑

  教师:非常好,大部分同学都成功地将螺线管缠绕好了,现在请每个小组给螺线管通电,并观察它们对铁屑的吸引力,看看哪一个螺线管能够吸引最多的铁屑。

  学生实验。教师巡查,不能吸引的小组讨论解决,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帮忙(通过吸引铁屑的多少让学生内心明了用铁钉的实际意义)。

  探究3: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情况

  教师设问:经过同学们的研究,我们已经证实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根据我们的猜想,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之前研究的电磁铁的磁场相似。我们的猜想基于以下依据:首先,通电螺线管实质上也是由导线组成的,并且在通电时会形成电流。而电流正是产生磁场的源头之一。其次,电磁铁通过激活电流来产生磁场,而通电螺线管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可以推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磁铁的磁场相似。当然,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

  学生回答。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它的磁场分布情况呢?(教师播放幻灯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判定办法。)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图示进行实验并在圆圈中画出小磁针,把小磁针的n级涂黑。

  教师:演示用铁屑研究螺线管磁场分布的实验。

  教师将用铁屑做的演示螺线管磁场的分布投影到银幕上并播放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对比图,引导学生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形状。即: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探究4: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教师提问:如何改变螺线管的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一种实验:假设有一个螺线管,将其倒过来放置,我们观察到其中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教师: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通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有直接关系。具体而言,当电流从螺线管的一端进入时,另一端将产生相应的极性;当电流方向改变时,极性也会随之反转。这种关系可以通过实验进行判定。为了找到一种判定方法,我们可以参考画面中的蚂蚁和猴子所说的话。或许他们能给予我们某种启示。

  学生合作学习:学生看蚂蚁和猴子说的话,小组讨论。

  教师提醒学生:如果我们沿着电流方向前进,北极会位于哪一侧呢?请用右手规则概括通电螺线管的北极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

  教师: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培通过实践发现,我们可以在右手上找到一些规律。为了纪念他的贡献,人们将这些规律总结为安培定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安培定则: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并教会学生安培定则歌: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顺着电流转,拇指指向n极端。出示投影,让学生熟记安培定则歌。

  学生练习:将长直铝导线缠绕在黑色的胶管上,假设电流从螺线管的左侧进入并从右侧流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判断:使用右手法则,将右手大拇指的指向电流的方向,如果其他四个手指的弯曲方向与螺线管的缠绕方向一致,那么电流应该是从左侧进入并从右侧流出。如果电流从螺线管的右侧进入并从左侧流出,使用右手法则进行判断,其他四个手指的弯曲方向应该与螺线管的缠绕方向相反。如果改变螺线管的缠绕方向,即将原本顺时针方向的缠绕改为逆时针方向或反之,可以使用右手法则进行判断,如果其他四个手指的弯曲方向与螺线管的新缠绕方向一致,则电流的进出方向也会相应改变。

  教师投影,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小结、随堂练习、总结评估(帮助巩固知识,让物理走向应用、走向社会)

  1.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新的体会。

  2.布置作业:

  (1)反馈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③

  (2)拓展知识: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动门的工作原理以及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研究一下家中或附近住宅楼的电动门是如何运作的,主要依靠什么控制门锁的。在现代社会中,电动门已经成为许多住宅楼和商业建筑的常见装置之一。电动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力传输、电能转变和控制系统。电动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门体、门轨、门框、电机、传动装置、控制系统等。门体是指实际的门板,通常由金属或木材制成,并安装在门轨上。门轨是固定在地面或天花板上的轨道,用于支撑和引导门体的运动。门框是门体插入的框架,确保门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在电动门的工作过程中,电机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机通常安装在门轨上,通过传动装置将运动转化为门体的开合动作。电机的正常运行需要电能供应,这时通电螺线管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电螺线管是一种通过电流在其周围产生磁场的装置。在电动门中,通电螺线管被用作门锁的控制器。当通电螺线管受到电流激励时,它会产生一个强磁场。这个磁场可以吸引或释放门锁的部分,从而实现自动开关门体。控制系统是为了确保电动门能够按照预期运行而设计的。通常,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触发器、开关和计时器等组成。传感器可以检测周围环境中的人员或物体,并向控制系统发送信号。触发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定的程序激活通电螺线管来控制门锁。开关则用于手动操作门体的开合,而计时器可以设置特定的时间间隔,以便自动关闭门体。综上所述,电动门依靠电机、传动装置、控制系统及通电螺线管等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门体的自动开合。通电螺线管作为门锁的控制器,通过产生磁场对门锁进行控制。通过研究电动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通电螺线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探索生活中的奥秘:研究牵牛花和菜豆茎的缠绕方向与生长方向之间的关联。观察葡萄和丝瓜的卷须缠绕方向与生长方向之间的联系。探讨这些现象是否与我们之前研究的磁场和电流方向存在某种关系。

  【板书设计】

  第三节?电生磁

  一、电流的磁效应

  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取决于电流的方向,当电流方向改变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会随之改变。

  3.握住螺线管,右手拇指指向n极端,四指顺着电流转,这就是安培定则的歌。

【“电生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电和磁教学设计03-16

《磁生电》教学反思10-06

《电生磁》教学反思10-06

电生磁教学反思(精选15篇)03-05

《电与磁》科学教学反思10-07

电和磁的教学反思02-18

科学《电与磁》的教学反思10-07

电与磁教案01-21

《有趣的磁现象》教学设计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