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5 17:57:29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实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6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课前准备】

  1、发动学习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2、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6个生字。会写“著、藏、考、秦、究、震”6个上下结构的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至八自然段,了解大石头给李四光带来的疑问。初步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考、秦”等6个生字。会写“著、藏、考、秦、究、震”6个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藏”,了解大石头的怪。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知识查字典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板画激趣,谈话导入

  画:大草坪上有一块大石头。

  看到这块石头,你有疑问吗?

  有一个和大家年龄相仿的男孩,叫李四光,经常围着这块大石头和小朋友捉迷藏,产生了很多疑问。他称这块石头为“奇怪的石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1、请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检查:

  陨石、大坑、秦岭、流域、遗迹、卧进、考察、研究、震惊、藏在、突兀、著名、悄悄、孤零零。

  ⑴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⑵仔细观察词语有什么特点?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⑶仔细观察加粗的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指导写好上下结构的字“藏”的笔顺:第六笔为“┖”。

  学生临摹。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李四光产生了哪些疑问呢?

  学生初步回答。

  三、再读课文第二至八自然段

  1、这石头真有这么奇吗?请再读细细去读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让我们也来学学李四光的样儿,来找找这石头奇怪在哪儿?

  ⑴学生细读。

  ⑵反馈交流:

  ①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独立理解“孤零零”)

  ②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大理解“严严实实”)

  ⑶看到这么怪的石头,你有疑问吗?有了能疑问,你会怎么做?

  2、让我们来看看李四光是怎么做的?读三到八自然段:

  ⑴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⑵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⑶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⑷续演和爸爸之间的对话。再问:“你的疑问解决了吗?”

  3、齐读二至八自然段。

  四、课外作业

  1、抄写六个生字。

  2、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悄、闪、坑、卧、推、旅、纪、遗”8个字。能正确书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九、十自然段。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

  〖教学难点〗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李四光的生平资料、图片、童年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齐读第一至八自然段,李四光有了哪些疑问?他的疑问解决了吗?

  二、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1、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⑴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⑵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⑶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初步了解“秦岭”的地理位置。)

  2、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简介“第四纪冰川”)

  三、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同学之间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李四光生平事迹。

  4、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四、学写八个生字

  出示:悄、闪、坑、卧、推、旅、纪、遗。

  1、给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悄、坑、旅、纪(左窄右宽)、卧(左右相等)。

  半包围结构:闪、遗。

  左中右结构:推。

  2、指导书写:

  “卧”的笔顺;左“臣”,右“卜”,第三笔为“┐”。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书写词语。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

  问老师

  问爸爸勤于思考不断探求

  学习

  考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卡片。

  ③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④学生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

  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请愿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教师相机小结: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

  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a.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b.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下面铁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铁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奚落”的语气。

  c.教师启发:面对铁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请你把下面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他的谦虚克制。

  d.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评议后,同座再练习分角朗读。

  复习巩固

  ①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1至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③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

  ④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⑤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⑥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⑦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③教师与合作学习课文10至17自然段。

  a.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议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b.许多年代过去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c.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都不见了。

  ④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复习生字,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①认读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④出示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要求书写的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⑤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捧、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朴”是左右结构、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的字。“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联系古文字感受字形:一只手拿着一个像盘子样的东西交给另外一只手。

  ⑥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⑦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⑧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⑨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拓展练习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②和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4、在阅读教学中着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注重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朋友,在节日里你们最希望得到谁的`什么礼物?西方人过圣诞节的时候,是圣诞老人给大家送礼物,而在我们中国是土地爷爷给大家派送礼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大家还记得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谁)送(什么)节日礼物。一年以后,出现了三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出现了哪三种不同的结果呢?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个故事。土地爷爷说今天谁表现最好,他也将得到一份礼物,想不想要土地爷爷的礼物?(想)那我们就来认真地学习课文,看看谁能拿到礼物。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精讲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打开,自读全文。要求:大声朗读,读准确,读连贯。

  2、读熟后再快速地默读课文,网络课件出示教学要求,学生自学:

  边读边思考下列三个问题。并找出描写小猪的句子,用“_”划出来,描写小牛的句子用“﹏”划出来,描写小猴的句子用“…”划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后,他们的心情如何?分别是怎么想的?

  (2)、他们是怎样处理一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3、交流描写小猪的句子。

  (1)、谁来读读你找到的描写小猪的句子,指名回答。

  (2)、小猪看着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吃)心情怎样?课文里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小猪当时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迫不及待)

  (3)、“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迫不及待的情况?

  (4)、你能找一个词语来替换“迫不及待”吗?

  (5)、请你用“迫不及待”说一句话。

  (6)、他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结果怎样? (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结果很快就吃光了。)

  (7)、小猪的做法,土地爷爷是什么态度?(哈哈大笑)(看课件录象)

  (8)、你觉得这是一头怎样的小猪?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你们喜欢这样的小猪吗?

  (9)、揭示小猪的特点。原先老师很讨厌猪,因为它又胖又懒。现在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不禁对小猪刮目相看,开始喜欢它了,因为他憨厚可爱,还是个美食家,会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

  指导朗读:用喜欢的语气朗读描写小猪的句子,读出小猪憨厚可爱的样子。

  看看大家是否都陶醉在各种各样的美食之中,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小猪的手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一读句子,找一找关键词,认识了一头憨厚老实的小猪,最后通过品读来再次体验小猪憨厚可爱的性格。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的段落。遇到不懂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以小猪为教学突破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把学习小猪段落的方法迁移到学习小牛和小猴段落上。)

  4、自学描写小牛和小猴部分。(学生自己点击课件自学)

  汇报:

  (1)、小牛又是怎样处理麦子的?结果呢?

  (2)、你从小牛身上发现了哪些优点?(勤劳、节俭、有打算)

  (3)、小猴看出这是“上等的麦种”,他会怎么做呢?(种下地)

  (4)、你从小候身上发现了什么优点?(看来小猴不仅聪明,还很有见。)

  (5)、土地爷爷是怎样评价小牛和小猴的?

  小结:虽然三个小动物对麦子有不同的想法和处理方式,但它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非常开心。

  指导朗读:现在我们就是课文里的小牛和小猴,读出我们当时开心的样子来!

  (设计意图:该环节设计体现了课改的三个维度,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自己进行实践,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在学习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5、土地爷爷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兴奋)你是怎样理解“兴奋”的?请你用兴奋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6、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各抒己见,面对不同的体验、感受,鼓励学生深入探究,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总结。

  1、让学生口述故事的内容。(课件展示全篇课文动画)

  2、学完这个童话,你懂得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归整体,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中渗透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1、课前老师说这节课谁表现好,土地爷爷就送他礼物。现在土地爷爷真的从小猴那里拿回了些麦子,送给我们班的同学。学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更聪明了,你会怎么处理你那口袋麦子呢?

  2、课后续写《三袋麦子新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让学生的心态得到开放,个性得到张扬,创造力得到解放。)

  附板书设计:

  三袋麦子

  小猪 小牛 小猴

  吃光 慢慢吃 种下地

  憨厚可爱 节俭 聪明,能干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在口头或书面运用。已学会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分析: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课文32篇,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课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在语言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后设“积累.运用”。

  第一组的训练重点是学习看图学文,要把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结合起来;要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第二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了,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弄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体会四篇课文表达的不同的感情,了解写日记的方法,并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第四组教材编排寓言和童话四篇,要求读的时候,想想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第五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想想哪些内容读懂了,还有什么不懂,试着提出问题,和老师、同学讨论解决。第六组教材是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逐步养成习惯。第七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一边读一边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读懂了,不懂的提出来讨论解决。好的词语、句子或片断注意摘抄下来。第八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学习时用本学期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同时注意养成积累诗文的习惯。统观教材,不难发现,这八组教材可分为两部分,第一组至第五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第六组至第八组教材讲一个训练重点,即“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养成习惯”。对第一个训练训练重点来说,第一、二组教材是基础篇,要求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第三、四组教材是实践篇,要求通用学会的读书方法读课文,弄懂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五组教材是提高篇,要求试着提出些问题供老师、同学讨论。会提出一些针对性问题是懂得读书的重要标志,这是深层次的读,高层次的读。对第二个训练重点来说,第六、七、八组教材都是围绕着“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来展开。值得一提的是:读懂课文是积累语言的前提,只有懂了,才知道怎么运用。

  通过以上教材的分析,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已昭然若揭,一是学会“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是重点,难点是运用这种方法去读懂课文;二是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如何运用所积累的语言是难点。

  三.教学目的要求

  1、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学会24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8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4、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继续联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一句话中间、句子之间和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不同的语气。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注意力,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后试着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

  7、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并能转述。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通顺,说话有礼貌。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束地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9、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2、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按课时提出教学目的要求,突出重难点,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上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尽量少讲精讲。

  3、培养学生高尚的首先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4、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情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6、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梦想的力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的课文,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文章记叙一个年仅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这就是梦想的力量!美好善良的梦想,会给人带来希望,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能创造出奇迹。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有一定的阅读、收集资料的能力及预习能力。因此,本单元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的情感脉络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时刻让学生借助“阅读提示”独立阅读课文,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快速阅读,并能简要地复述故事。

  4、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好,并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重、难点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梦想”。

  2.提问:同学们,你有自己的梦想吗?有的话,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3.同学们的梦想都很美好!希望你们能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创造无法想象的奇迹。(补全课题)

  4.现在就请你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齐读课题)

  5.同学们已看了这篇课文,根据课题提出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①谁的梦想?

  ②梦想是什么?

  ③怎样实现梦想?

  ④力量有多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

  迫不及待 募捐 水泵 下旬 筹齐 一声不吭 颠簸 簇拥

  ①接火车读

  ②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体会“梦想的力量巨大”

  1.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提问,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解决问题①(瑞恩)

  3.解决问题②,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谈体会

  ①学生读课文交流

  A.我想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

  B.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

  ②教师小结:瑞恩的梦想坚定、执着,他的梦想越来越大。

  ③瑞恩的梦想大,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哪一个自然段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17自然段)

  4.解决问题④,在课文上找出相关语句课文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全班齐读) ①提问:谁流泪了,为什么流泪?

  ②小结:安格鲁村民们,因为瑞恩的井给他们带来了幸福、生命、健康,是一种感激泪,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他们没想到梦想的力量竟有如此之大。对瑞恩的井,安格鲁村民们表示感谢,自己没想到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③全班齐读

  5.解决问题③

  提示:瑞恩梦想的实现大体经历了三个步骤,一是挣70元,二是筹集20xx块钱,三是筹集买钻井机的.钱。这三个步骤对瑞恩来说如爬山,一步比一步艰难,瑞恩的梦想,瑞恩的善良,瑞恩的同情心面临着一次比一次愈加严峻的考验。

  ①挣70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找到相关的段落

  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

  A.质疑: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用“△”标出瑞恩做的几件事?体会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B.质疑: 仅仅只做了这五件事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省略号)

  C.质疑:瑞恩为挣70元,他至少做了几件事?作者并没有一一写出来,为什么? 学生交流并汇报:作者没有一一写出来,因为那样会让文章哆嗦,的确,在写作时,应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事例才能打动读者。

  D.创设情景:

  a.当全家人去看电影,他一个六岁的孩子,认真地擦着窗子,累得筋疲力尽时,他会想??

  b.当暴风雪过后,树上的枝条散落一地,他突然捡到一根粗重的枝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拉动,此时他会想??

  E.质疑:除了做这些事,还做了哪些事?

  F.小结: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要为遥远的非洲的孩子们挖一口井,听起来,这肯定是一个梦,一个小孩的梦,一个无法实现的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却变成了现实,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①当听工程师要买钻机时,他会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找出相关的段落)

  学生交流并汇报:第12自然段(全班齐读)

  ②小结:瑞恩已认识到买钻机的难度,但是态度很坚定,同时,这也说明他在不断成长。(筹集20xx块钱)

  ③仅仅靠个人的力量能实现这个梦想吗?(不能)

  ④那他用自己的梦想感到许多好心人,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了,感到了谁? 学生交流

  小结:瑞恩的梦想不仅激励自己,耕多感到别人,从而感受到梦想力量的巨大。(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四.课堂作业

  学完课文后,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17梦想的力量

  瑞恩 同情心 挣70元

  更多人筹钱 挖一口井

  基金会 30口井

  六.教学反思

  《梦想的力量》这篇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读者倍受感动。这也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课堂上,我主要抓两个问题: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梦想是如何实现的?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关键是第二个问题,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列出了分三步实现,没有让学生重点地品位词句,来体会“梦想的力量”的深刻含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对比的写作方法,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教学难点:

  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宋庆龄不愿意搬家,知道为什么吗?有感情读“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又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这节课的学习。

  二、品一品,感樟树之形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生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理解蓬蓬勃勃:蓬勃,具有生命力。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

  3、你从哪里能读出樟树的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

  (1)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交流:“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枝繁叶茂

  “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

  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

  (2)“从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可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

  交流:“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

  “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这是生命的光泽。

  师:多美的树叶。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

  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3)“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交流:“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顽强。

  “无论……总是……”说明樟树生命力顽强。

  补充句式:无论(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师: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一起读出来。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悟樟树之神

  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哪些可贵之处?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感受。

  交流:

  1、“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可贵之处:香气永久保持

  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可贵之处:拒虫

  3、樟树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4、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对比:樟树与别的树木比较(石榴树)

  师: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舍不得它们。

  就让我们把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展示出来吧。

  四、体味樟树之情

  1、宋庆龄故居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小组交流宋庆龄相关资料,了解宋庆龄与樟树的相似之处。

  2、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这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你能举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吗?

  生举例子: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

  师:宋庆龄一生正如樟树一般,正如对联中所述一般:生机无限多秀美,香气长存满乾坤。

  就让我们深情地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吧。

  生深情读课文。

  五、作业:

  写作: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板书设计: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借物喻人——樟树

  精神蓬勃蓬蓬勃勃

  一身正气坚强不屈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高贵品质高贵木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辨析能力,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色彩。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4、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课内容生动、文字优美,非常适合他们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积累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本课件采用microsoft frontpage制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屏显小鸡图)瞧,这只小鸡多么可爱呀,它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2、(播放课文配套动画)教师根据情节范读课文。

  3、刚才小鸡是怎样赞美这个世界的?(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

  1、那一开始小鸡是怎么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屏显课文动画)师述: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醒来后,小鸡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

  (多媒体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指导朗读:a、小鸡见过蛋壳外面的世界吗?(没有)

  b、是啊,它以为蛋壳里就是整个世界呢,所以,它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学生着重体会“都是”的朗读)

  c、齐读。

  3、小鸡这样想对吗?那你怎么告诉小鸡它的想法是错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4、小鸡知道自己想的不对,小朋友们快邀请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吧!(引导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5、小朋友们真热情呀!小鸡早就呆不住了。(屏显动画)快看,它在干什么呀?

  6、书上哪句话告诉了小朋友?

  (多媒体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a、指导朗读:小鸡啄蛋壳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小小”等词语的读法。)

  b、下面请小朋友们为动画配音,比一比谁配的最好。

  c、学生自由练习,指名为动画配音。

  d、全班一起为动画配音。

  7、透过小小的洞眼,小鸡看见……(学生读)

  (多媒体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a、小鸡只看到这些吗?它还看见了什么?

  b、这就是“……”要告诉我们的。(指导省略号的朗读)

  c、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吗?(点击变色)

  d、全班齐读。

  e、今天老师还要送几个这样的词给大家。

  (屏显:学一学:红艳艳、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白茫茫、黑乎乎)

  学生自由读词。

  f、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些词,老师还有请大家来用一用。

  (屏显:用一用:麦苗是_____的,花儿是_____的,山洞是____的,油菜花是_______的,稻子是_______的,雪地是______的。)

  8、过渡: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要干什么呀?

  (多媒体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a、同桌配合表演。

  b、指名上台表演,学生点评。

  c、全班边读边演。

  9、引读:世界多美呀!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的,树木是……的,小河是……的,还看见麦苗是……的,花儿是……的,油菜花是……的。

  三、说话练习:

  小朋友们看到的世界一定比小鸡看到的世界更美,赶紧向小鸡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生字“美”。

  1、(出示“美”字)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美”字写漂亮?

  2、(出示另一个“美”字)学生进行比较。

  3、请小朋友们照着写一个。

  4、指名学生展示写的字,其余学生点评。

  五、作业:

  1、将“美”字写一行。

  2、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xxxx修改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之前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修改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就是说:学语文就是学语言用语言。学语言就是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老师不要过度的分析讲解课文,而要量力而行。用语言就是训练学生在课堂上会说会写。

  新课标低段阅读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阅读目标和内容:

  1、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有了目标的依据就有了方向和准绳,在低段阅读教学中我们教什么?

  列举:《水乡歌》第一和第二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尝试有感情朗读。(读文)

  2、会读本课10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风字旁”和“衣字旁”,写好“飘”、“装”、“荡”“船”“清”这5个生字。(识字写字解词)

  3、初读课文,大体了解诗歌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明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文积累)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识记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习惯)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明理)

  从课例可以看出阅读教学总目标:识字、解词、读文、明理、积累、写字。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备课时教学内容的定位点很重要。第一课时该教什么?怎么教?是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的疑惑。无论是观摩课,评优课,还是展示课,几乎没有人会执教第一课时。其实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永正老师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所以这个初读环节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是培养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在校学习要获得的一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训练。

  低段教学一般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今天,主要以《水乡歌》这一课例为载体,我们一起探讨第一课时该教什么?怎么教?

  明确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高林生老师反复强调:第一课时,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学写好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准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正是把这当作我们第一课时教学的总体目标。简单的说,我们的第一课时就是读好书、写好字,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扫清障碍。如《水乡歌》目标,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标点符号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趣味语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情感目标: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趣味语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难点:感受标点符号的魅力

  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在给你们批改作文时,常常发现一些同学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如一次习作中,一位同学写一个热心助人的同学,文中这样一句“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想写这位同学帮助那个小妹妹,可是他乱用标点写成“她看到一个小妹妹找不到,妈妈急得直哭”(出示),结果闹出了笑话。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趣味语文,相信大家会对标点的作用会另有一番看法。

  二、学习新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中的故事。思考: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杀书法家?书法家又怎样化险为夷的?

  2、学生读后交流

  书法家在给慈禧太后在扇面上题诗时忘记写“间”字,惹怒太后。书法家说他这是把王之涣的《凉州词》填成了词,当场断句。太后听后转怒为喜,连连称妙,得以化险为夷。

  3、通过诗词比较,体会词的妙处,感受标点作用

  (1)出示诗、词,齐读。

  (2)体会王之涣的《凉州词》诗意、意境。

  ①指导学习诗题、字意(出示)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指玉门关。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度:越过。

  ②理解诗意: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③体会意境: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3)体会书法家所填词的妙处。

  出示词,词与原诗相比眼前景色、所听到的.声音有变化吗?没有。有哪些景色?声音是什么?词中再次通过黄河远上、孤城、杨柳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与诗相同。但是通过“羌笛何须怨”中的“何须怨”劝慰将士不要哀怨,哀怨是没有用的。他的断句使比诗更含蓄、有深度。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哪有杨柳可折。书法家是妙用标点 化诗为词,展示了他的才华,佛爷转怒为喜,因而得以化险为夷。这就是标点的妙用,我们要重视标点的。板书:标点 妙用

  4、学习诗词的简单知识。

  通过学习让我们了解诗词的不同。我们来了解诗词的简单知识。出示: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格律诗。古体诗只要求大体押韵,句式可齐可不齐,句数不限。格律诗在句数、字数、声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又根据每句字数的不同,分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等。律诗的二、四、六、八句押韵,两联必须对仗。

  词是我国诗歌中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盛行于宋代。特点是每首词有词牌。词牌与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有些在词牌下另有标题或小序,表明主题或写作缘由。在音韵上,词和音乐密切结合。

  师生朗读。

  四、通过故事,再次感受标点的魅力

  1、教师提供故事:有一个老财主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老财主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教书先生看后,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么?接着他按照自己的理解解释合约。弄得这个老财主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合约是什么呢?出示: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2、讨论:老财主、与教书先生怎样理解合约的,巧用标点表达出来。

  学生同桌交流,出示:老财主(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同学们,教书先生用智慧恰当使用标点惩治了老财。板书:恰当

  五、进行操作练习,亲自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1、同学们,你们搜集妙用标点句子了吗?生汇报,出示。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人多病少财富

  某家有黄花少女人才十分丑陋全无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合作断句。

  同桌试着巧用标点,表达不同意思。

  3、展示汇报

  用不同颜色笔加上标点,说说你要表达出什么?

  六、总结

  同学们通过标点,你们认识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小小标点符号,在语文的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标点一定要恰当运用。我们一定要重视标点。板书:重视

  七、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把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巧将标点变动,变成一首词或小剧本。(提示剧本有:时间、地点、场景、人物、情态、台词)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板书设计:

  趣味语文

  妙用

  标点

  重视 恰当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图文结合,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语言的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感悟赶海的乐趣,形成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上节课作者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赶海的.人群……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大海啊故乡》的音乐)

  [设计意图: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创设唤醒学生、感染学生的课堂氛围,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情感。课程中蕴涵的情感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时,才能实现其陶冶、熏陶的价值。上课伊始,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就是一种唤醒的工作,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产生阅读期待。]

  还等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一起去赶海,好吗?

  [设计意图:用音乐、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品读课文,感受乐趣。

  1、在作者的记忆中,赶海是一件怎样的事?(板书:趣)赶海“趣”在哪里?请把书轻轻打开,轻声朗读课文,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画出的有趣的地方。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

  <交流一>:摸海星

  1、来到沙滩上,我赶紧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开始行动。我在海里摸呀摸呀,摸到什么了?书上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谁来读读这句话?

  (读得好: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

  (读得不好:因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再试试?)

  3、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4、这么小心地摸,终于摸到了海星?你的心情如何啊?(很高兴、兴奋。) 这句话中哪一个字能让我们体会到你的高兴呀?(板书:嘿!)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5、(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6、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又轻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生赛读)

  7、师: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海星。齐读。

  [设计意图:和谐快乐应该是本堂课的突出特点,孩子们的欢笑充满整个教室,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欢快地摸起"海星",把生活和课堂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同学们学得趣味盎然!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

  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第一,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

  第三,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实施美育;利用美化校园、班级环境进行美育;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方法:教师教导法;欣赏法;活动法和实践法

  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

  (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

  (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我的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成长=经验+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作用: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培养教师的批判性思维;提升教师的理论水

  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的逐渐的提高教师自

  (1)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2)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

  (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4)要注意与各级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

  (5)要注意与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结合。

  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有一天,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老师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XXX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XXX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一一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

  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她怎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1)学生的本质属性是具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可能性的受教育对象,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教育场景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然而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是一个受动者,忽视学生主动性存在的学生观在根本上是错误的。教

  师要巧妙地利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独立的发展意识与能力,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发展,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

  (2)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

  (3)老师大胆放手,给学生以信任,让学生当代理班主任,给学生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这正符合了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富有成效的实践。

  班主任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

  第二天有班会课,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风波”,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奠定思想基础。第二天,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教室墙上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风波”在班级中.重演。同学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

  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1)结合案例谈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是什么。(5分)

  (2)分析一下老师组织的班会成功的原因。(7分)(3)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管理班级(8分)

  (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如下:

  ①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②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他们做好带头作用,使集体及其成员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姿态。

  ③建立了共同准则,形成了良好的舆论与班风。这次班级有了班训,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并建立了班级卫生责任制来给予保障。班委会成员也通过这次“扫屋风波”,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更加相互配合,班委会具有了更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使班级很快扭转了局面,成为学校“先进班集体”。

  (2)从班会的内容上看,老师紧紧抓住刚刚发生的“扫屋风波”,并以此为主题,制定了班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以力量,鼓舞他们奋发向上。

  从班会的形式上看,班级墙上贴出了火红的班训,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班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3)①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组织好班级活动。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

  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点在班集体层次上,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班主任只有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才能通过集体实现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②班主任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从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为原则。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包括班级中任课教师的配合,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内部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学生集体与成人等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此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将使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并提高到自觉的程度。

  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系统解析:

  《ai ei ui》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拼读声母与ai、ei、ui组成的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2.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句子,会读儿歌。

  【教学重难点】

  声母与ai、ei、ui组成的拼读与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1.复习拼音

  (1)同学们,谁还认识这些拼音娃娃?(教师指名学生读韵母“ai、ei、ui”)

  (2)这些拼音娃娃和声母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音节,你们能读出来吗?(指名学生读音节:chui、 zai、pei、mei、dai)

  2.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女孩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读“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

  (2)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小白兔也赶来了。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

  3.学习儿歌

  (1)教师教读儿歌。

  (2)让学生说说儿歌中的小白兔怎么样?

  (3)认识生字。

  a.指名学生读音节。

  b.自主识字,相互交流。

  c.引导学生汇报是怎么认识的?(有的说是从广告上学的;有的说是爸爸教的;有的说通过拼读认识的;有的说是同桌告诉的;有的说这个字是某个人的名字??学生回答时,还让学生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

  (4)课堂间休。(当学生汇报“在”的时候,要学生用“在”说一句话。学生说“春天在哪里?”教师顺势要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教师和学生边唱边跳。)

  (5)读儿歌。

  a.教师领读。(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b.教师引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c.小组轮读。

  d.指名学生读。

  e.学生加动作读。

  f.学生表演读。

  g.教师与学生合作着表演读。

  h.师生同唱“小兔乖乖”。

  4.巩固生字

  (1)教师创设问题:“小白兔和你们比谁最聪明呀?下面你们和小白兔比一比,记一记课文下面的生字吧!”

  (2)开火车游戏。(学生读生字卡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

  虽然你们的宿舍处于角落,感觉有点阴沉沉的,但你们的氛围却是热腾腾的,小朋友们呢,都是喜洋洋的,对吧。多么漂亮的微笑呀,老师这里也是一张笑脸呢!

  1、出示太阳笑脸:

  认识吗?谁呀?你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太阳?(红彤彤、笑眯眯)你认为她想对我们小朋友说哪个呢?

  2、太阳这样可关心人,把太阳给我一个人好不好?那帮你吗?给他吗(加上用右手的动作)?哦,看来,太阳是──大家的。(板题)

  3、齐读课题:

  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一首诗歌。请同学们翻开书106页。

  二、读通课文,自学认字

  1、初读课本,自学认字:

  ⑴ 看到这样优美的诗歌,莹老师真想先读为快,给我一次体现的机会好不好?师范读(配乐)。

  ⑵ 想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吗?但是学习得一步一个脚印,要慢慢来,先要过三道关呢!能行吗?好,咱们先过第一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本,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⑶ 然后再跟同学交流一下学习生字的方式。

  ⑷ 全班交流:

  有哪些好方法教给你们或有哪些地方提醒你们?(可以使教师上讲台当小校长)适机出示生字卡片。

  陪(换位并组词);彤(注意读音的变化)

  (你坐得如此笔直笔直的,肯定对自己富有了自信,你为自己争取了发言权,真开心能请你来说。)

  2、再读课文,检查读文:

  好多出色的小同学啊!老师看了内心真是喜滋滋的。

  恭喜小朋友们又往前迈了一大步,下面,小朋友可以大展身手了。请小朋友读古诗,谁会有这种的好机会呢?

  三、品读二节,想象练笔

  1、小朋友们很棒,这个太阳也很不错呢!她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短文,找一找。

  2、指名说。你找对了吗?

  3、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等一下咱们比比谁的收获最多。

  4、全班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或者说你有哪个体会?你是如何看懂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根据学生提问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机动:太阳是如何做的呢?)

  ──动作有撒、泼、陪、看

  ⑴ 有了太阳,花儿开得很( )

  ⑵ 有了太阳,小树长得更( )

  (花儿更美了,小树更高了,花儿和小草开心吗?你可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体会吗?)

  5、说到这里,莹老师想起来了,也写了一句“陪”,比较句子:

  ⑴ 她看到小朋友在河边戏水。

  ⑵ 她陪着小朋友在河边嬉戏。

  读一读,你认为那个太阳更好,为什么?哦,原来一个字里边也有很多学问呢!谢谢同学们的宝贵意见。

  6、过渡:

  现在老师为何清楚了,因为有了太阳的陪伴,小朋友玩得很欢了!咱们现在就去海边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⑴ 同桌互练;

  ⑵ 个别读。

  (快乐的之后你有哪些表情?,能使同学从你的身上也感受到这份幸福吗?读得真不错,如果可加上动作就更好了。)

  7、小朋友这么能干,老师更想把一个读书的小诀窍送给他们,有了这个小诀窍,小朋友们肯定能学得更好,想听吗?读书的之后,不仅要学会读懂文字,还要学会看懂符号。再看看书,有哪些新的看到吗?

  ⑴ 个别说发现。

  ⑵ 你看懂了吗?

  8、想象练笔:

  ⑴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让我们去体会太阳的热情,一起走进这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吧!(配乐)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她唤起了他们、唤醒了大地、唤醒了花儿鸟儿树儿草儿果儿,她把美好的金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在太阳的照亮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丽,一切都富有了活力。

  ⑵ 小朋友,刚才在你的脑海里还发现了太阳做了这些好事?

  9、让我们再把太阳做的好事说帮你们看看,好吗?准备好。

  (老师为你们配乐)

  四、练习朗读,词语训练(第一节)

  过渡:太阳要做的事很多了,那能干的太阳从早忙到晚,就经常没有变化吗?

  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说不定会有哪些新的看到呢!

  2、指名说:

  白云──红彤彤的晚霞,还有什么也是红彤彤的?这样的词语也有吗?

  请一个女孩,仔细观察,眼睛圆溜溜,水汪汪,亮晶晶,脸蛋胖乎乎,红扑扑,红彤彤,笑容甜美蜜的。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教材理解:

  第四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请你支持我”,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更好地获得别人的支持,了解获得别人支持的应注意的问题,学会恰当的表达和应对。

  学情简介: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方法,但在应对方面能力还不足。在交际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适当指导,在练习中不断提升口语交际的能力,掌握获取别人支持的方法和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获取别人支持的方法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提高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获取别人支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如何提高口语交际中的表达、倾听和应对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又到了大家期待的`口语交际时间了,这节课我们口语交际的题是一请你支持我。想要让这节课更充实更有趣,老师也需要大家的支持,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乐于表达。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自己说得不好或者说错了。没关系,在老师的眼里积极思考,乐于表达的孩子都最美的。那么大家能不能把你美的样子展现出来呢?好,谢谢你们我的支持,期待大家的精彩表现。

  二、搭建平台,引导发言。

  (一)和同桌说一说你想得到别人的支持或帮助的经历(如愿或者未如愿都可以)。

  要求:

  1、把话讲清楚,能让对方听明白。

  2、认真倾听,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四人一组讨论:想要顺利地争取他人支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求:

  1、每个人都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与前面的发言重复。

  2、后发言的同学必须要对别人的意见作评价。

  3、讨论结束后,选一人作总结。

  (三)四人一组活动:自主选择书上其中一个任务,进行情景模拟。

  要求:

  1、小组内自主分配角色,积极表达,恰当应对。

  2、认真倾听,然后评一评谁最有可能获得支持,并说明理由。

  三、总结升华,延伸生活。

  这节课我们以“请你支持我”为话题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如果在生活中你遇到了需要别人支持的情况,希望你能够礼貌诚恳地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讲具体,想法设法地打消对方的疑虑,顺利地得到别人的支持。

  教学反思

  本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为《请你支持我》,我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特别积极,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听着学生妙语连珠,我不禁自责起来,平时只重视读写,忽略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太不应该了。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怎样才能得到切实的发展呢?

  1、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的兴趣,真正地做到“我口说我心”。

  2、注重参与,多种互动形式交流。

  (1)生生互动。口语交际课的生生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在口语交际中,把优、中、差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说,让学生在问、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师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善于交谈的学生,多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多些“夸张式”的表扬,多给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群体间的互动。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3、激活思维,促进创新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发展和创新是新时期教育的主题。想象是创新之母,给学生提供空间大胆想象,然后进行口语交际,既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比如在这次《请你支持我》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就故意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设置了关卡,提高了交际的难度,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劝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完书上的例子后,我又让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事例,进行交际,让面更宽。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2.读懂第一自然段,领会草原的自然美,体会句中含着的意思.

  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

  领会草原的自然美,品味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拓展

  1.同学们,你们游览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吗?说说这些风景名胜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江南妩媚,塞北雄奇,就像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内蒙古大草原上去潇洒走一回。

  3.板书课题,齐读。

  4.老师来变一个小魔术(草原后加上?号)现在你再读读看,意思改变了吗?你又读出了哪些新意思?(师加上!)请你再读读看,有没有什么新感觉?(生自由谈)

  二、整体感知,理清作者叙述顺序

  1.草原之美让人魂牵梦绕,现在,赶快打开书,去读读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吧!有个问题请大家边读边想:课文围绕草原先后写了哪些内容?

  2.生充分自读思考。

  3.读后交流,师相机概括板书:风光美、人情美。

  三、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原的美

  1.过渡:老舍先生用他的一支生花妙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景画,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欣赏优美的音乐,一边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并在脑海中想像画面。听完后,告诉同学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师配乐范读课文。

  3.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

  4.过渡:草原的美是如此与众不同,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的最让你心动的景色,美美地读一读,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5.生自读交流,说说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

  6.全班交流,师点拨引导,相机出示课件画面,图文结合理解“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翠xx流”等词的意思。

  结合简笔画理解“勾勒”“渲染”等词的意思。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配乐赛读,师生评议。

  8.面对如此美丽宽广的大草原,假如你置身其中最想做的是什么?

  9.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来到大草原的感受吧!用横线画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

  10、交流读后感受,相机指导学生理解“高歌”“低吟”两词的区别。

  这两种情调一样吗?如果把文中的两个词颠倒一下位置,好不好?

  11.是啊,作者陶醉了,你们陶醉了吗?让我们带着赞叹,带着兴奋,带着陶醉来朗读第一自然段。

  12.读了这么多,大家会背了吗?把你最心动的句子背下来。

  13.拓展。假如你是一位来草原寻找灵感的.诗人,你会低吟一首怎样奇丽的小诗呢?假如你是一位带团游览的导游,你又会怎样向游客来宣传草原的美景呢?想一想,你是当诗人还是导游?赶快写下你们的赞美吧!

  14.生练笔。试写小诗或导游词。

  15.指名生上台读自己写的小诗或导游词,师给予热情评价。

  四、欣赏歌曲,升华情感

  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没有真正去美丽的大草原,但我们已经用心感受到了那儿的风景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首献给草原的赞歌,来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至于草原的人性之美,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品味。(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会11个生字并理解带有生字的新词。

  (2)能力目标

  继续培养学生概括语言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继续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价值观

  了解故乡杨梅的美,通过对杨梅的喜爱,提升学生对热故乡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作者所写的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的方法。

  (2)难点

  作者是怎样通过“可爱”来描写杨梅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文磁带,多媒体,以及各种水果图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水果图片,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如果有说到杨梅,直接要导入:没有提到的话,则教师自己指出自己喜欢的水果—杨梅。并且简要介绍杨梅:杨梅的产地,在我国的江南盛产一种水果——杨梅(投影出示杨梅果图)。这是一种圆圆的小果子,遍身生着小刺,果子是紫红色的,味道又酸又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写杨梅的文章。(板书课题)

  一、熟悉课文,认识生字词。

  学生任务:认真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本文的生字词:贪婪 吮吸 细腻 嘴唇 汁水 豆腐等,学生不但要学会认字,还要会写。通过熟悉课文的情况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些生字词,并且运用其中一些词语来组词造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字词,从而理解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几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

  生:第二自然段是描写杨梅树的,第四、五、六自然段是描写杨梅的果实的。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杨梅的?

  按杨梅的各个方面来描写的。

  根据这样的顺序可以将课文分成哪几个部分?

  1//2//3456

  四、再次品读课文,归纳段落大意。(重点讲4、5、6)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开门见山地点出我的故乡所在地及我爱故乡的杨梅,在全文起强调、突出的作用)。在讲述作者“我爱故乡”、“我爱杨梅”和“我爱故乡的杨梅”,写出作者对故乡的热爱,通过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引申到学生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并且要激发学生的热爱故乡之情。

  2、自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指名读。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故乡的杨梅树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理解。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写出了杨梅的结果时间,在全文中起到了桥梁的连接作用。)

  4、自学课文四至六自然段(重点、难点)

  出示自学提示:课文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描写出来的?

  课文第一自然段主要说作者的故乡在哪,也间接告诉我们杨梅的故乡在江南。

  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杨梅树。在修辞手法上,这里描写杨梅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比喻的手法更加形象的突出雨中的杨梅树的美。

  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形状,这段把杨梅和桂圆做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杨梅的圆是有独自特色的,浑身有小刺的。

  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颜色。主要写了杨梅从结果到成熟的各个阶段的颜色变化:浅红——深红——变黑。从这个颜色的变化过程来看,从视觉的角度突出杨梅的颜色不是一直一成不变的。

  第六自然段主要写杨梅的味道,又酸又甜。本段是从味觉的方面来描写杨梅果实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告诉读者,杨梅的味道是又酸又甜的,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味道。

  总结,课文的中心句可以概括成: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惹人喜爱。

  五、学习课文中的习作方法,仿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从课文中提取描写杨梅颜色变化的句子,我们大家一起来仿写一下我们家乡的橘子是怎么样的?

  杨梅:

  如: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用这句话来描写杨梅从结果到成熟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出示变化图片)。

  橘子:先绿色——黄中有绿——金黄色

  ……

  (出示橘子从结果到成熟过程的颜色变化图片,使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便于仿写)

  总结:描写事物的关键首先要留心观察事物。

  课后作业

  1、仿写故乡的橘子

  2、背诵课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30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06-10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5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7-05

小学语文《画》教学设计02-15

小学语文观潮教学设计12-05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1-23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学设计12-12

小学语文《灯光》教学设计06-14

小学语文《琥珀》教学设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