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07-16 12:48:18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通用6篇)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1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因此把学生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策略上,围绕略读导读关键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展开,在读找、讲、思、议的过程中,通过关键句,解读“青山不老”的两层意思。

  (二)教学目标

  1、能借助鱼骨图,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评析语句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能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提升阅读力。

  3、能体悟老人的高大形象和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20xx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衡写的人物报道:青山不老。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第二板块: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

  1、首先我们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并画出来。

  3、交流。

  第三板块: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

  1、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这个观点的呢?请你边读边找关键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大题。

  2、校对作业本题目。我们发现这张鱼骨图的上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克服的困难,下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创造的奇迹,他所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这片青山。

  3、现在你能借助这个鱼骨图简要地说说文章写了关于老汉的什么事?

  作者在讲好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山是不会老的。

  第四板块:抓关键句,学习表达观点的方法

  1、“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两层意思,请你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谈谈自己的观点,“青山为什么不会老的?”

  2、学生交流。

  预设一:学生谈到青山本身是不会老的。

  请你从文中找到老人的青山会长久不老的依据。

  学生找出关键句,进行交流。

  我们怎样根据找到的句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么示范的。

  指名读。如果把这段话分成两部分,怎么分?前面在写什么?后面在写什么?师生合作读这两部分。

  所以,作者的方法就是:先把事实说清楚,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现在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根据刚刚找到的关键句,运用作者这种方法,把你的观点说清楚“老人的青山为什么不会老?”

  这是我们找到的“青山不老”的`第一层意思,那另一层呢?请你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关键句,谈谈自己的观点。

  预设二:学生谈到老人的精神不会老。

  请你从文中找到老人精神不会老的依据。

  交流学生的想法。

  3、是啊,老人在这么险恶的环境、艰苦的生活下,用了15年……

  你们从哪里看出这是了不起的奇迹?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的数字)

  也许同学们对这些数字没有感觉,我们来看: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148个鹤浦小学,4万多个普通教室……通过这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你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请你带着这个感受读读这句话。我们一起读。

  同学们,在老人十五年如一日的坚持下,以前这里风沙四起,如今这里……以前这里是怪物盘踞之地,如今这里……以前这里的大风能逆吹牛马使倒行,如今这里……这就是了不起的奇迹。这就是奇迹背后的故事。

  5、现在,请你连起来说说青山不老的另一层含义。

  6、相信现在你会回答《语文作业本》第二题了。请把它完成吧!

  7、同学们,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他不朽的精神,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拜之情再读读这句话——十五年啊……

  此时此刻,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真正领悟到——青山……

  第五板块:总结全文,情感提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也学到了用事实来表达观点的好方法。

  其实这样的植树英雄还有很多,课后可以去了解《从伐木劳模到植树英雄--马永顺》、《吕梁“植树英雄传”》、《“野人”张侯拉》……正是有这些植树英雄,我们的大地才会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根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就是通过抓关键句理解“青山不老”的两层含义,并初步了解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方法。因此,我依托导读中的关键习题和作业本中的鱼骨图,再次巩固运用第三单元学过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进行整体感知,借助鱼骨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通过以一扶一放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抓关键句,学习作者用事实表达观点的方法,循序渐进地理解“青山不老”的两层含义,从而掌握阅读方法。

  这节课的重点:一是再次操练和巩固之前学过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学以致用;二是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通过扶放,有重点地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操练,逐步学会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用事实表达观点的方法;三是将《语文作业本》落实到课堂学习中,关键习题与课文教学紧密结合。

  一开始我在教学设计时往往找不准“着力点”,教学往往会偏向课文内容的讲解,忽视方法的学习,所以最后学生的学习效果总是差强人意。在磨课团队的帮助下,我们关注单元语文要素,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找准“着力点”,设计层层递进的语文活动,整节课才能突出重点,实现一课一得。通过一次次磨课,我领悟到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学生才能真正的学有所得。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

  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

  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

  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板书:青山不老)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3分钟

  2、引导学生勇于讨论和交流对文章首次感性认识,尝试地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6分钟

  (先介绍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师: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特点?(晋西北的一位老人;老——81岁、瘦小、孤单一人) ( 板书:人物、特征)

  通过初步的了解,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觉得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板书:事件)

  (先让每个学生牛刀小试,问题由浅入深)

  3、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15分钟

  要求读准读顺。朗读中画出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文中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音和词义。

  重点词语:肆虐、盘踞、淤泥、归宿、风雨同舟

  〔1〕阅读“课文提示”,带着提示的问题自读课文

  ①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

  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在自然条件极度恶劣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辛的情况下创造的)

  〔2〕说说文章中让你感触最深的地方,为什么?

  〔3〕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又是以怎样的顺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课时总结——2分钟 师:通过对文章信息的提取,我们基本上整体感知了课文;同时同学们还就作者的叙事意图进行了大致的品论,好,下节课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表达语言来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刻的分析。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理解句意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概括了文章的要点,并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板书:16、青山不老)

  1、朗读第1段,展开想象并思考段中两个“全”字体现了作者此时此刻什么样的感情。 3分钟

  2、朗读第2段:5分钟

  ① 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三个“是”突出了什么,又暗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②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体会“竟”字的意义。

  3、浏览第3——6自然段:15分钟

  ①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种树是选择,青山是归宿”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情?

  ②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这里除了告诉我们这里的山改变了形貌,更蕴藏着什么?(老人们的精神在祖国各地无处不在,我们的自然环境也在逐渐改善。)

  ③ 理解第3、6段省略号和破折号的用法和作用。(板书:…… ——)

  ④ 联系上下文,说说老人是怎样实现自己的价值?再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周边像老人一样的人。

  使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感悟和敬仰为环保事业做出的精神。

  二、升化主题——7分钟

  1、“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终有一天,老人会不再出来,那我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事业该何去何从?

  让学生自主产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保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

  2、学习课文以后,你对“青山不老”又有什么认识,同时也产生哪些问题?(板书:青山不老)

  三、课堂小练笔(6分钟):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己的感想并交流所写感受。

  【板书设计】

  16、青山不老

  人物:老人

  特点:81岁、瘦小、孤单一人

  事件:

  青山不老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

  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的图片与青葱临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个和他有关的奇迹。

  (三)预习探究

  1 检查预习

  (1)检查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2)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 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2)师: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仅说出老人 创造绿洲,就完整了吗?还缺点儿什么吗?看来把主要内容概括清楚、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啊。”

  (3)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4)交流批注。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出什么情况?什么奇迹?概括出板书: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艰苦 造福于人。

  (5)看,我们深入阅读后,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桌两个人再相互说说主要内容。指名说。

  (6)阅读记叙文时尽管我们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内容,但我们还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3 品读感悟: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1)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读过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写感受 。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出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个角度去写感受。

  (3)是呀,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板书红字:精神永存] 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画下来,再读一读吧。指名朗读。

  (4)师小结:“作者的感受写得含蓄,富有哲理,让我们学到了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还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特别是他在结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练的话,概括出了他结识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 拓展延伸

  1、 简介课文中的真实人物,以情感人,引起师生共鸣。

  五 课后小练笔

  请以“我的拯救行动”为题,写一篇小作文,写一写自己做过的或想做的在环保方面的有意义的事情。

  《青山不老》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阅读提示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根据提示, 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 初读 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然后默读自悟 。我请学生根据提示充分默读,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解决问题。 接着请学生先来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学生都找到 有关的自然段:“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为什么说这是个奇迹呢?”把学生引入“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创造的”的交流。通过一个个的数字的列举,学生不难理解这是个奇迹。 最后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本文的中心, 先请学生说说老汉改造山林的作用 ,理解“另一种东西”,通过“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体会到这“另一种东西”是——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最后自然便理解“青山是不会老去”的含义了。

  本课教学再结尾又加入了故事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不禁能够增长知识,加深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本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4

  【学习目标】

  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1、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林图。(教科书光盘)

  师:瞧,同学们,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这里昔日是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15年后的今天,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呀。在这令人如痴如醉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著的追求。他为青山披绿衣,青山为他献钟情。同学们,想认识他吗 ?那我们跟着作家梁衡去一起认识这位老人吧!

  4、那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青山不老》,请大家与老师一同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68页,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好,请读书吧!

  2、老师先检查一下大家对生字的认识。谁来认读生字词语。强调:“肆虐,盘踞”等词的读音,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看课件理解一些难的词语)“肆虐”这个词不容易记住,我们起来写写吧。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

  山野、肆虐、山沟、奇迹、创造、绿洲、价值、造福。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抓“奇迹”:

  1、师:青山为证, 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板书:

  奇迹

  2、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⑴ 先用笔画下来,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你的上感受。

  ⑵ 写完了吗?四人小组内汇报感受。

  3、指名学生汇报:

  ⑴ 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呀?3700亩林网有多大的面积 我们学校大约有40亩,相当于几个我们学校那么大?(100个)。可见有多大啊!引导学生想象,然后齐读。

  师:这么浩大的工程是谁创造的?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板书:山沟。多么令人敬佩啊!带这种感情齐读。

  ⑵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 找出来进行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的句子。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这景色美吗?这比喻句把──比作──,请轻轻地读读这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这么美山林是谁创造的?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这是老人用了15年的心血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啊。)

  指导朗读: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情段?(赞美,满腔的欣喜。)

  这么美的句子能背下来吗?试试看,能背的同学请站起来背吧。你一个人能背吗?请试试看。

  ⑶ 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写到了老人创造这一奇迹的呢?找出来进行交流。

  出示:第5自然段课文的句子。

  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你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好,我们一起来深情的读读这句话吧!

  抓“环境”:

  这一奇迹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学生读课文,概括。

  预设:

  1、出示: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⑴ 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看课件

  ⑵ 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

  ⑶ 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

  ⑷ 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码 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⑸ 这位瘦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板书: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阿!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

  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面对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3、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是怎样的?(学习第3自然段)

  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这位平凡的山野老农,放弃与女儿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是什么支撑老人在这里植树造林,守候一生。

  出示: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抓“看法”:

  1、作者对老人是什么看法呢?从中找出来,齐读课文6、7自然段。

  2、师: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农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

  生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3、“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

  板书:

  老人精神

  4、“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生:“与山川共存”就是说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

  生:“与日月同辉”就是和太阳月亮那样一起发出光辉。

  5、同学们理解得不错。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农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呢?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的这片青山,可以与山水共存。

  生:我觉得老农创造奇迹的这个精神更值得永远流传,要知道15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算短,老农既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又要克服艰辛的生活条件,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

  生:是啊!老农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努力改造,这种精神会永远闪光。

  生:更重要的是老农这样含辛茹苦地做,并不是简单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山沟里的人们,甚至可以说是为了人类,在作出自己的贡献,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气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这难道不是宝贵的财富吗?

  师: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是老人执著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这种东西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6、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还有什么是不老的 (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不会老的)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们对青山的呵护,我们的青山怎么会老呢 它将越来越茂盛,越来越广阔的遍布祖国大地,万古长青。

  7、同学们,这位老人15年如一日地植树造林,造福后代,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到这里,相信大家又很多的话想对这位老爷爷说吧,赶快拿起笔写写吧!

  我想轻轻地对这位爷爷说:___________________。

  看着这片树林,我想大声地告诉世界:________________。

  请谁来读读呢?(指名学生读)

  四、作业

  再读全文,积累句段,摘抄或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

  【板书设计】

  老人精神

  奇迹

  山沟、绿洲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认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围绕学习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2、板书课题:青山不老。读题。

  3、提出阅读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积累词语。

  1、要求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

  2、教师出示重点词,学生进行练习。读——理解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自读自悟,读出自己。

  (一)自读“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2、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二)、以文入情,感受奇迹

  1、那我们先来解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下有关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学生自学或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

  1)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这个奇迹。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

  2)杨柳、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3、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指导朗读:是啊,有了老人才有树,有了树,才包住了这片青山。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小结:保住了这片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老人创造的是一个?

  学生接“了不起的奇迹”。

  4、那么这“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呢?你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出来。快速默读课文2、3段画出相关语句。

  从大环境理解奇迹:默读第二自然段,划一划有关语句。(板书:大环境)出示第二自然段有关语句。

  这些文字描述的环境,给你带来什么感觉?『板书:险恶』把从文字当中读到的感受通过朗读展示出来。(齐读) 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15年植树造林,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悟再齐读这一句

  从小环境理解奇迹:那么这位老人又是在怎样的小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板书(小环境)学生回答。读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艰苦?

  让我们带着对老人深深的敬意一起再读这一句: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5、从结果在此体验奇迹: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如此险恶困苦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美丽的景致。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配乐轻声读。)

  四、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导语:那么为什么老人能创造这样的一个奇迹呢?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创造了这个奇迹呢?快速默读全文,可以找找句子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他生命的归宿。”那么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

  2、为了这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出示“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生命、奉献精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可是老人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老人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能与山水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句话。

  3、总结: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生命的老去而变老的。所以————引读出示: 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五、拓展

  1、读环保格言:(1)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2)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3)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5)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2、交流读后感受。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3、小练笔(5分钟):以“青山是不会老的”为话题写一段自己的感想。

  六、板书设计:

  青 山 不 老

  大环境──险恶 生命——另一种东西?

  创造奇迹 实现价值 小环境──艰苦 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在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目标定位: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提出问题;

  2、利用导读抓住三个问题: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我抓住这3个问题,引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展开讨论交流,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老人的所创造的奇迹,来解决问题,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地句子。

  3、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属。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这个问题,通过写一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真正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6

  学习目标:

  1、 我能掌握“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 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学习重难点:我会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从中受到启发。

  知识宫阅读闯关探新知

  闯关一:初读 ,扫清字词障碍

  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肆虐 盘踞 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归宿 劲挺 淤泥 荡漾 领悟 不紧不慢

  闯关二:再读,知大意、理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

  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 )和生活条件的(),义无反顾地( )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般的'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赞扬了( ),( )的精神和( )的情怀。

  闯关三:三读,细品味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情景交融、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走进青山,欣赏风光美

  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青山的总体印象:

  空气( )、天空( )、草原( )。

  1、 我发现作者是通过这些景物依次描写出了青山的美丽风光: 等。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2、作者是为什么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3、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闯关四:四读,有提升(默读全文)

  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 “青山是不会老的”的意思?

  通关卡:(检测)

  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达标,时间为5分钟)

  听写词语

  知识宫闯关须知:

  1、自学闯四关,闯过一关,画一个笑脸。

  2、没有完成任务先与同桌一起探究。

  3、最先闯过四关的

  同学帮助没有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闯关;同桌不能解决的,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

  4、过关小组组长报到得分。

  反思栏:

  我的不会、易错点是:

  已解决:

  待解决:

  欢迎来到演练场大显身手,相信你的大胆展示会给小组带来荣誉,给课堂带来精彩生成!加油啊!

  演练场展示提升秀技能

  演练一:画出本课的知识树。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演练二:

  1、朗读PK秀。我能找出描写景色美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形式可以多样:小组比赛,还可以发起挑战)

  2、背诵大比拼。青山的美景令人陶醉,我想把优美的句子、段落积累背诵下来。

  演练三:读后抒怀

  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演练四: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检测:同学们,让我们来展示本节课的收获吧!(分层达标,时间为5分钟)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11-23

[优秀]《青山不老》教学设计05-17

《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优秀01-15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10-02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12-13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04-12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优秀10-13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3

[优秀]《青山不老》教学设计15篇11-18

《青山不老》优秀教学设计4篇(精选)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