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1 18:42:01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华】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精华】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

  学校定于第十周星期三举行对家长公开课,上课时,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家长,学生热情很高。

  二、教学实录:

  师: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

  生:《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师:从以上故事中,你体会到寓言有什么共同点?

  生:讲了一个故事

  生:故事短小。

  生: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反映一个道理。

  (掌声四起,看来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

  在导入新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我乘热打铁,开始学习新课。我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然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于是,便有了以下问题: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陶罐和铁罐之间为什么要发生争吵?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以上问题,伴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一得到解决。对于问题的回答,教师并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如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

  生:狂妄自大的人,会像铁罐一样没有好下场!

  生: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生:只有谦虚的人才会有好的结果,骄傲的人反而会毁了自己。

  生;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少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

  生:我们还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不要自以为是。

  ……

  (这一个个答案,看似各不相同,其实包含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独到见解,及可贵的思考品质。)

  课上到这儿似乎该结束了,但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灵机一动,我便假设了这样一种情景:光洁、美观的陶罐被请进了博物馆,人们观看后赞叹不已。而在陶罐的身边,又有一只锈迹斑斑的铁罐,却无人问津……

  我让学生根据以上情景编辑故事。学生紧张地进入故事构思中,继而小组讨论,三分钟后,我让学生在全班交流,有这样两个学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由于受到许多人的赞叹,陶罐骄傲起来,渐渐看不起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便高傲地对铁罐说:“破铁罐,你还记得你哥哥的下场吗?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你破破烂烂的,也没有几天好日子了,还不快点滚远点儿,别影响我的形象!”“话可不能这样说,谁都有自己的短处,再说……”铁罐的话还没有说完,陶罐就粗鲁地喊:“别狡辩了,你的日子不会长久的!”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工作人员认为将陶罐放在这个地方,实在不配陶罐的身价,决定将它放在更安全的地方。但一失手,陶罐掉在地上,破碎了。

  铁罐看后,伤感地说:“为什么一个物体受到太多的赞扬,就会看不到自己的真正面目,并导致可悲的下场呢?”

  小小年纪的学生,能编出这样的故事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可喜可赞!

  生:陶罐虽然受到人们的赞美,但它并没有骄傲,仍然很谦虚。 当他看到身边锈迹斑斑的铁罐,礼貌地问:“你好,铁罐兄弟。”

  而铁罐受够了寂寞,心中满是委屈,愤愤地说:“陶罐,你没什么了不起,今天被一些没眼光的傻瓜看中,别幻想着自己有多高身价了,是灰母鸡永远也成不了金凤凰!”

  陶罐仍和气地说:“可别动气,铁罐兄弟,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但这并不是我造成的啊,还是和和气气地交个朋友吧。”

  铁罐再也不好意思拒绝了,他们俩最终成了好朋友。

  三、教学点评:

  听了许多学生的故事,他们都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假若,学生没有高涨的积极性,没有强烈的兴趣,是不会(也不能)进行这些创作的。从这一节课,对于“怎样的一节课才算成功的课?”“怎样才能上好语文课?”,我的眼前朦胧地出现了一些答案。

  1、教师不可小看学生,他们往往蕴藏着创造性的念头,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在交流中、在争辩中、在倾听中、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创新的火花,并循循善诱,成为丰富灿烂的一章。

  2、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将人文性渗透在语文教学当中,这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只要教师饱含激情地面对每一节课,面对每一个孩子,才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景,诱发他们去体会、去感受、去交流、去思考、去创新……而学生一旦无法进入课文情景,所有美好的愿望、理论,只会泛泛地飘在空中,无法落到实处。借用一句话说:“隔岸观火”和“身临其境”毕竟是两种境界。

  3、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在重视提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广度。一节课设计的问题太多,会造成“满堂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会流于表面化,概念化。问题的提出,要恰到好处,要给学生一种悬念,能调动起绝大多数学生的神经细胞,热情地投入到思考过程。评价学生的回答结果,不能唯标准答案是问,而束缚了学生手脚。教师应以多员化的标准,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学生的“一问多答”,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求;多一份赞赏,少一份指责。相信,学生的思维会逐渐活跃起来。

  要看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一篇完整的课文,人为地支解成若干互不相连的知识点。因为语文课不是解剖课,它不需要教师约俎代庖,用手术刀去分割、肢解,把原本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弄得七零八落、面目全非,从而索然无味。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为了教知识点而去教,即使有时详细地分析,细致地讲解,也是出于对一篇课文整体的把握。放是为了收,而非一放则听之任之,那么,则永远无法进入语文学习的胜地。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神态、语言来感受陶罐和铁罐的形象。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用各种各样的朗读形式来表现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这节课呀,我们继续来学习,出示《陶罐和铁罐》。学生齐读。

  师: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陶罐和铁罐本应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你们翻开书本读读课文,在读的时候可要注意读书方法哦!

  课件出示读书方法:

  读吧!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默读,可以放声读,有可以和同桌一起跟角色朗读,对你自己喜欢的语句可以多读几次。

  思吧!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反馈:国王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一只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中挖出来成了文物,而铁罐确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2、刚才有很多人都说到了“奚落”这个词,奚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体会道理。

  (一)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那么,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奚落陶罐的呢?请你们大声读课文中的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直线画下来。

  汇报: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铁罐傲慢地说。

  A,你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铁罐直呼其名,可见傲慢无礼。读的时候语调上扬,有点挑衅的味道)、请你再来读读。

  C,全班齐读。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句句子中你又从哪儿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呢?(轻蔑)

  B,轻蔑是怎么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中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恼怒、相提并论)

  B,铁罐觉得陶罐能和他相提并论吗?为什么?

  C,是呀,铁罐只看到了陶罐容易碎的缺点,觉得他没有资格和他相提并论。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此时铁罐的心情?指名读

  D,小组读。

  4:“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 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这里没有描写神态的词语,谁能补充?铁罐( ) 请你把这个词语填上去,并带着这种神态读一读,好吗?

  (看出铁罐怒不可遏,近乎疯狂,火冒三丈等。语调紧凑高昂。)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同学们体会得好,才读得这么棒。现在请同学们再把铁罐四次说的话读一读,注意神态,可以加上动作。好,下面老师引读,一组读一次话,第一组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第二组读第二次的话,清楚了吗?

  (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蛮横无理的铁罐。

  师:铁罐就是这样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你们能告诉我,它凭什么这样奚落陶罐呢?(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总结: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怎样对待的呢?

  (2)汇报:

  A,指名说,出示描写陶罐的句子。

  1“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2“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陶罐子可能还会说些什么?不会生锈、美观) 是否有必要设计

  3“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B,陶罐说话时语气如何?

  C,指名读、齐读。

  D,自己再读读,看能不能想出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陶罐?

  (谦虚、有礼、友善、讲理、据理力争、克制、不卑不亢、宽容、坚强)

  师:这些同学,能想出这么多恰当的词,真是了不起,大家读懂了,这是一只(齐读板书的词语)的陶罐,可见,陶罐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师:这个谦让和宽容的陶罐却偏偏遇到一个傲慢无礼的铁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童话故事啊!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同桌两人一人当铁罐,一人当陶罐练习对话,注意只读对话部分。

  2请刚才同桌练读时演铁罐的站在左边,演陶罐的`站在右边,全班同学分角色读。

  (二),学习10——17自然段。

  1.师;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许多年代过去了,很多事物发生了变化,奚落别人的铁罐和被奚落的陶罐的结局如何呢?默读10—17自然段,找找它们各自的结局。

  2. 汇报,板书:很有价值 无影无踪

  四,表达感受、深化感情。

  过渡:铁罐仗着自己坚固的长处奚落陶罐,年代久远,结果却无影无踪,而陶罐呢?还是那样朴素美观,变成了无价之宝。我想学到这儿,大家肯定有很多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你想说些什么呢?请拿出自己的留言板把想说的话写上去。课件出示:

  我想对铁罐说:

  我想对陶罐说:

  我想对自己说:

  (2)反馈交流

  (3)总结: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让我们大家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睦相处吧!

  (五)拓展延伸,强化感悟

  这里有几句名言警句,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我把他们送给你们。

  1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还增一毁。

  (六)布置作业

  仿写:以《和》如:《梅花和雪花》、《左手和右手》、《电话和手机》等为题,展开想象和幻想,编一个童话故事。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1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准备

  课件、陶罐和铁罐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思路说明:通过对比故事中两个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感受二者不同的性格,围绕二者的不同结局引导学生读懂故事,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表演课本剧,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故事。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陶、罐”等10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0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第一至九自然段,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测预习,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陶罐 骄傲 谦虚 懦弱 恼怒 代价

  2.分类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第一排:骄傲 傲慢 恼怒

  第二排:谦虚 争辩 懦弱

  3.引导归纳:这两排词语是怎样分类的?(第一排词语写的是陶罐,第二排词语写的是铁罐)

  4.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有关陶罐和铁罐的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结合课文插图,梳理故事结构。

  第一至九自然段:在国王的橱柜里,铁罐看不起易碎的陶罐,奚落和蔑视陶罐。

  第十至十七自然段:许多年后,在荒凉的废墟上,陶罐依然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连影子都看不到了。

  2.出示提示词,同桌练习复述课文大意。

  铁罐:看不起、奚落、骄傲、影子也没见到。

  陶罐:谦虚、不再理会、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

  3.指名练说,把握故事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

  1.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奚落”。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奚落”是什么意思?(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

  (2)启发: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铁罐奚落陶罐?(二至九自然段)让我们一起看看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

  2.学习第二至九自然段,指导读好对话,感悟人物形象。

  (1)梳理:铁罐和陶罐之间进行了几次对话?(三次)

  (2)思考比较,发现事物特点。

  提问:为什么铁罐要奚落陶罐?

  预设:因为陶罐易碎,不敢碰铁罐,所以铁罐认为自已比陶罐更高一等。

  板书:

  铁罐:坚固(优点)

  陶罐:易碎(缺点)

  (3)引导:圈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铁罐:傲慢、轻蔑、恼怒

  陶罐:谦虚、争辩、不再理会。

  (4)提升: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①称呼:“陶罐子/儒弱的东西”对比“铁罐兄弟”,可以看出铁罐傲慢、没礼貌,而陶罐彬彬有礼。

  ②内容:铁罐一味奚落和攻击陶罐,自认为高人一等,总想把陶罐碰成碎片。陶罐先是据理力争,希望和睦相处,最后见和铁罐无法讲理,就不再理会。从中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让宽容。

  ③标点:铁罐的话多用感叹号,说明铁罐说话气势汹汹。

  (5)同桌练读对话,读出两个人物不同的语气。

  相机提示:读铁罐的话时可以按照“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这样的情感线索来体会朗读时不同的语气;陶罐自始至终是谦和宽容的态度,所以读的时候语气要自然平稳。

  ①“你敢碰我吗?”——语调上扬,有挑衅的意味。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语调下沉,突出“懦弱”,表示看不起。

  ③“住嘴!”—铁罐此时恼羞成怒,因而声高气粗。

  ④“你算什么东西!”“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语调要紧凑高扬,读出铁罐不讲理、怒不可遏的心态。

  ⑤“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读“但不是懦弱”时语气要加重,以表达自己不与之相碰的原因,以及内心的坚强。

  (6)班级展示读,指名三组学生,分别朗读展示三次对话,师生评议。

  第一组:第二至三自然段

  第二组:第四至五自然段。

  第三组:第六至八自然段。

  (7)同桌再次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鼓励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进行朗读。

  (8)班级展示读,带上头饰表演读。

  3.想象练说,深化理解。

  拓展:对话中有的提示语没有写人物的神态或动作,请你根据人物的性格进行补充。

  预设

  铁罐: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斜着眼睛)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气势汹汹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温和地)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4.全班齐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写字表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并交流书写注意点。

  (1)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尘、捧、傲”。

  尘:上下结构,上部中间是竖,而不是竖钩。

  捧:左边是提手旁,不要写成“棒”。

  傲:中间不是竖撤,要分两笔写。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书写要点。

  3.学生练写。

  4.展示点评,评价要点:一是书写是否正确,二是书写是否端正、整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3.会写“国王、骄傲”等15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知晓结局,明白道理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第十至十七自然段),交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预设:后来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发现陶罐依然是那么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连影子也没见到。

  2.提问: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预设:因为铁罐容易生锈,经不起氧化,最终完全消失了。

  相机板书:

  铁罐:易生锈(缺点)

  陶罐:不生锈(优点)

  小结:陶罐和铁罐各自特点不同,使得它们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3.梳理: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铁罐:坚固(优点)、易生锈(缺点)。

  陶罐:易碎(缺点)、不生锈(优点)。

  4.小结: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预设: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同样如此,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要学会互相尊重,和睦共处。在生活中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

  5.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1)由物及物: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之间相比,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请举例说明。

  例:铅笔和钢笔、又子和勺子、风扇和空调、小帆船和大轮······

  (2)由物及人: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吗?请结合自己来谈,也可以谈谈周围的人。

  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1)引导学生默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道理?

  (2)全班讨论,交流看法。

  预设:北风使了很大的劲,却在比赛中输了,所以就不好意思地溜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仁慈、温和的劝说比强迫更有效;暴力是无法令人心服口服的,只有给人温暖、尊重才能让人心悦诚服。

  2.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想一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1:性格相似。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最了不起。

  预设2:结局相似。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故事新编。

  引导:如果陶罐和铁罐两个角色互换,变成陶罐奚落铁罐,它会怎样奚落呢?故事的结果又会怎样呢?

  提供开头,请学生续写,注意不能改变故事的寓意。

  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骄傲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你敢跟我比美吗,铁罐子!”陶罐傲慢地问。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认读“骄傲、傲慢、兴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生字卡片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陶罐和铁罐》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贴图)

  (二)初读课文

  1、快速朗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思考:这两个罐子,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3、指名回答。

  (三)品读课文

  1、指导朗读描写铁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铁罐很骄傲的句子读,抓住“傲慢、懦弱、轻蔑、恼怒”这引起词体会。

  ②师相机指导朗读相关联的句子。

  ③多种形式朗读。

  2、指导朗读描写陶罐的句子。

  ①从课文中找出能看出陶罐谦虚和善的句子读。

  ②根据学生所说的相机指导朗读相关段落。

  3、多种形式读对话并评议。

  4、看两者结局

  ①多年以后,这个骄傲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结局怎样呢? ②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③指名答并板书:古董氧化

  (四)我想说

  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

  (五)小结

  二、学习《狮子和鹿》

  (一)学习课文

  1、贴图。

  2、播放课件。

  3、问:你知道小鹿发出了一句什么感慨吗? 4、相机板书:美丽(送命)难看(逃生) 5、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找相关的句子读读) 6、多种形式读。

  (二)我想说

  你想对小鹿说些什么?

  三、拓展

  你学完这两篇寓言故事,悟出了什么道理?能讲讲自己身上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吗?

  四、师总结

  五、练笔

  我们共同改写《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叫《铁罐与陶罐》。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感悟文章寓意,并将所感悟的寓意融入到“对文章的补白”以及各具特点的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中。

  3、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学情分析

  本课所在单元是以思想方法为专题,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课文篇幅长,生字难,生僻的词语也较多。首先生字词可让学生发挥已有的能力自主学习为主,抓住生字词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的指导读写、理解。其余生字词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互助交流,读准音、记字形,扫除障碍,提高识字效率,节省时间。

  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在阅读体会过程中,更多地以读代讲,通过圈画重点词、看图模仿动作、表情,互动交流这些方式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含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认为恰当的词语对课文进行补白,适度拓展。

  重点难点

  1、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初步领会课文进行语言和神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听听陶罐和铁罐的自我介绍。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陶罐和铁罐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活动2【讲授】精读课文

  一、初读感知

  1、用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请学生齐读读书要求,并并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出示课件: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句,引导说故事的起因

  2、说说“奚落”是什么意思。

  (1)根据发言随机点评。

  (2)读一读字典上“奚落”的解释。

  三、读、画、议、中感悟铁罐的傲慢

  1、出示课件:自学提纲。

  2、铁罐说了那些话来奚落陶罐。看自学提纲找出相关段落。

  3、从这些自然段中画出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

  4、该怎样读这几个自然段,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铁罐?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语言中的标点和“傲慢”、“轻蔑”、“恼怒”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来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5、出示课件:第8自然段。

  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陶罐?

  6、 齐读可供参考、积累的词语。

  活动3【活动】分角色朗读

  角色朗读、加深理解

  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分角色对话练习。

  活动4【练习】想象补白

  自主阅读感悟陶罐的谦虚

  1、铁罐这样一次次奚落陶罐,陶罐是怎样回应它?请找出相关的段落。

  2、读一读,想象:看到一个怎样的陶罐?

  4、想到哪些词语,填一填第7自然段补白练习。

  活动5【测试】认读、书写、概括

  检测认读字词、句子,指导书写生字

  1、检测认读字词:

  (1)开火车读带、同桌轮流读生词互相检测、纠正读音。

  (2)齐读生词。指导书写容易写错的生字

  (1)学生自主找出易写错的字,重点指导“谦虚”二字的书写,练习书写。

  (2)用投影打出学生的练习纸,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书写。

  3、比一比,读一读带形近字的词语。

  4、出示课件,请学生读通带生字词的难读的句子。

  5、根据提示说一说故事大概内容

  活动6【作业】阅读积累

  我会积累:

  1、摘抄描写陶罐和铁罐神态的词句。

  2、在课外阅读中,摘抄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句。

  选做题:推荐阅读《字典公公家的争吵》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正确理解“骄傲、奚落、谦虚、相提并论、神气、恼怒、理会”等词语,2、过程和方法:抓住课文中的对话部分,引导学生感悟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小组合作表演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多地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培养学生谦虚、自信的心理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特点,从而体会这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头饰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陶罐和铁罐》。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中有几个主要人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

  2、课后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这个故事你们读了吗?你是怎么读的?

  二、细读课文,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1、(播放课件)欣赏这个童话故事。质疑: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交流:你喜欢谁?不喜欢谁?说明理由。

  3、理解重点词句,感悟人物性格

  ①找出铁罐是如何奚落陶罐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傲慢。轻蔑。的语气。

  相机理解“奚落”“相提并论”等词语。

  ②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板书:坚固长处易碎短处)

  ③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找出陶罐的话和同桌分角色练习读一读。

  ④学生汇报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谦虚。平和的.语气。

  ⑤欣赏对话课件,分角色朗读,说说人物性格特点。(板书:谦虚友善傲慢无礼)

  4、许多年过去了,它们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句子读一读。(板书:很有价值无影无踪)

  5、看板书,小结课文

  三、表演课本剧,体会寓意

  1、小组合作练习表演。

  2、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联系日常生活中你的表现,今后你打算怎么做?

  3、台下的小观众,你们想说些什么?

  四、总结全文

  在集体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上要谦虚,对待同学要宽容友善,大家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五、拓展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童话,要先想好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再创编这个童话故事,要说明道理,给人以启迪。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全文共17个自然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至第9段,讲的是自满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第二部分是第10至17自然段,讲的是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被人们挖掘出来依然如故,而铁罐早已无影无踪。从而揭示出文章的宗旨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应相互尊敬对方特长、和睦相处。读懂课文讲的道理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读童话故事,《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本篇课文内容简略易懂,对话有趣,学生乐于去读。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以及表现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的词句,体会他们的不同内心活动,并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但是,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这则寓言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他们会以为陶罐是好人,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加以引导。

  【教学重点】:

  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懦、辩、耻、逝、殿、掘”6个二类字及“骄傲、傲慢”等19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傲慢、懦弱、奚落”。

  2.能抓住句中描写人物神态或动作的关键词,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从而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

  3.明白要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点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请跟老师板书“陶”(课题已板书在黑板上),注意它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预设):陶罐是什么物品?

  师:陶,是用黏土烧制成的。(出示图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检查字词。(出示课件)

  (1)课件内容:

  (一类字):傲慢 谦虚 恼怒 荒凉 朴素 价值 嘴巴 吵闹 感受 捧起 和睦相处 盛东西

  (二类字):懦弱 争辩 羞耻 流逝 宫殿 掘开 奚落

  学生齐读、一生领读、同桌互查。

  (二)整体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选词填空)

  出示课件:铁罐常常( )陶罐,但多年之后,陶罐依然那么( )、( )、( ),而铁罐( )了。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奚落

  三、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学习课文的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

  1、师:铁罐常常奚落陶罐,那他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读读铁罐的话,看看铁罐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示课件:1-6自然段

  生预设:铁罐很傲慢,自以为是……

  师:同学们说得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其实文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词语。

  出示课件:“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老师把“傲慢”变成红色,那么“傲慢”是什么意思?(生:骄傲)。傲慢是这句话的关键词,通过“傲慢”,我们能知道说话人当时的神态,还能理解说话人当时的心情。这个词还能让我们读出傲慢的语气。谁来试一试?指导生读,评价)

  2、师过渡:傲慢表现人物神态的关键词,而且这些关键词出现在对话时的旁白(提示语)中,对话中的旁白可在句子中有三个位置:句子中、前、后。请你找到旁白后再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关键词。

  生:同桌合作划出表现铁罐神态、动作的词语。 (师生汇报交流)

  师:用同样的方法,找出描写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学生汇报)

  3、师:将说话人的神态动作带进对话中去,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分角色朗读2-7自然段。(小组间比赛)

  (二)学习第7-9段,学生自己归纳表达陶罐和铁罐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师过渡:关键词能让我们一下就知道人物的神态动作,可是作者有时不会在提示语中加上这样的词。(出示课本7-9自然段。)

  1、请读7-9段,考虑陶罐和铁罐各自的心情变化?小组内讨论并确立一个最恰当的词语加到句子中,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

  出示课件: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2、小组汇报学习。

  a.生(小组代表)预设:陶罐很温柔、不生气、和气…… 铁罐:发疯、更加生气、怒火冲天……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为什么?(出示陶罐图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陶罐。(出示铁罐)这又是什么呢?板书铁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富有情趣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看课题质疑

  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陶罐,美观漂亮,不生锈,保存时间长,但不结实,易碎;铁罐结实而有用,但易生锈毁坏。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国王御厨里,看看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看课题质疑,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2、同学们打开书第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并在好词好句的下面划横线,同时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检查字词。

  谁来读一读你在书中画出的词语?看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呢?指名读词语,其余学生跟读。

  师:同学都用心去读课文,你们读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师: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下面我们用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陶罐是什么态度。

  陶罐和铁罐进行了几次对话?(3次。)铁罐是什么态度?(板书:傲慢轻蔑恼怒愤怒)陶罐是什么态度?(板书:谦虚友善宽容大度)

  通过对话把陶罐和铁罐的个性鲜明的显露出来。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一读,读陶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温和的语气。)表现出陶罐的什么特点?(谦虚、友善)

  读铁罐的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生: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表现出铁罐的什么特点?(傲慢)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内容。课件出示对话。

  3、铁罐为什么瞧不起陶罐?(生:铁罐认为自己坚固。)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陶罐是不是像铁罐说的那样破成了碎片?铁罐是不是像它自己所说的那样坚固得什么也不怕?当人们在废墟中发现它们时,陶罐是什么样子?(生:陶罐变得很有价值)(板书:光洁朴素美观成为文物)铁罐呢?(生:铁罐却无踪无影。)(板书:无影无踪化为绣土)

  3、故事学完了。你们觉得有趣吗?

  师: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对吗?

  4、说说你对陶罐和铁罐的看法。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对话,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

  四、回归整体,情感升华。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3、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照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与同学相处的相处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感受生命的价值,感受心灵成长的'幸福。】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愤怒无影无踪化为锈土

  陶罐:谦虚友善宽容大度光洁朴素成为文物

  各有所长正确对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这篇童话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课程标准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读课文,从文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中悟出其中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这样教学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题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时如果能让学生带着表情用不同的语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会更有感染力,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9

  一、重点段落赏析

  《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用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事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态度的。

  在这篇寓言故事中,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刻画了寓言故事中的形象。铁罐是狂傲、无理的,藐视陶罐的,而陶罐是谦虚、克制的。

  作者在表现两个形象特征的时候,用了情感色彩非常鲜明的对比词语来写铁罐和陶罐对话时各自的神情语气。老师都会注意到陶罐的“谦虚”“争辩”;铁罐的“骄傲”“傲慢”“轻蔑”。我认为,单从这些词语本身,很难透彻地去理解事物形象。所以作者用对话的方式具体表现这些词语所代表的形象个性。

  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怎么叫奚落?奚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你敢吗?”不是铁罐不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加上一个“子”跟“陶罐”,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刻画。而陶罐呢?“不敢,铁罐兄弟。”什么叫谦虚?实事求是,承认自己有短处。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铁罐兄弟”它将对方称之为兄弟,不为你的人格低下而发怒、气氛,这是一个怎样宽宏大度啊!铁罐“更加轻蔑”,“我就知道”跟“我知道”,语气是不一样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就知道”将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在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

  陶罐在这时候还是不亢不卑地“争辩”。为什么要争辩?陶罐想告诉对方:承认短处,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长处。他本来要告诉铁罐道理的。但是。铁罐听了陶罐的争辩,竟然“愤怒”了,因为什么愤怒,因为陶罐想说他自己也有长处,铁罐不能容忍陶罐有一点长处,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讽、羞辱辩解,这是何等霸道啊!在这里,铁罐的傲慢、无理在升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对方到什么程度?盼着你赶快消失──连在一起相处都不愿意。陶罐则继续克制“何必这样说呢?”面对对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这里充分的传递出了这样的意思。

  铁罐的傲慢则继续升级:“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这里,铁罐不再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东西!”“算”这个词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处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对方消失,改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简直就是欺负人,在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的时候,横行霸道到了极致!

  而陶罐呢,知道这样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会。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表现了人物的特征的。其中,对于铁罐的刻画,尤其是通过用词的变化,来使其性格特征更加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年级的教学中,教师未必引导学生去体会“对比”的方式,但是教学中,要结合形象的对比,来引导学生体会描写不同事物所选用的不同词语,进行对比分析;不要讲述词语感情色彩的知识,但应在对比中,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在情感上的鲜明对比。

  二、教学目标

  1.字词。认识10个生字,要求会写14个字。练习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争辩、恼怒、羞耻、轻蔑、和睦相处、朴素、陶、流逝、宫殿、掘等字词的意思,读懂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同时结合课文学习,读懂这些词语表达出来的形象特征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练习抓住重点复述课文,能够比较详细地复述课文中两个人争吵的部分,简要复述结果部分。

  3.通过读课文体会“‘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做人应该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友好相处”的道理。

  4.首先,体会对比的写法,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其次,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思路

  导入:我们家乡有句俗语“没有勺子不碰锅的”,意思是人们在一起经常会出现各种矛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为琐碎小事就吵起来没完没了,应该和睦相处。但是,在国王家的厨房里,两个罐子却无缘无故地争论起来了。请同学们打开书,先大声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生子的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一)自学课文,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并结合课后要求,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对要求会认的字的认读情况。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较难读难记。

  3.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记的字音做记录。

  4.指导学生分组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朴素的意思,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再读词语的同时,顺便引导其理解争辩、恼怒、羞耻几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

  5.读课文,随着将课文读的通顺,顺便读懂陶、宫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指导要点:把争吵的过程讲清楚,把故事的结果和陶罐的表现讲清楚。

  (三)交流读故事的感受

  1.读了这个故事,你对陶罐和铁罐分别有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欺负人、蛮横、瞧不起人。

  陶罐:谦虚、温和、忍让、期待和睦相处。

  2.体会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读课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对两个角色对比鲜明的行为、语言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读后,要求学生勾画出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现了铁罐态度的词语下面画线。

  2.学生交流文中具体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行为。

  3.提示学生再次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陶罐的谦虚、忍让、希望和睦相处的特点的,边读边勾画出具体表现陶罐特点的词语。

  4.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笔下,故事中铁罐和陶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

  (1)铁罐:奚落。

  (一)自学课文,读准字音,理解不懂的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并结合课后要求,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词。

  2.同桌互相检查对要求会认的字的认读情况。前后桌交流哪些字音比较难读难记。

  3.检查学生认读情况,针对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记的字音做记录。

  4.指导学生分组查字典,读懂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朴素的意思,读懂这些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再读词语的同时,顺便引导其理解争辩、恼怒、羞耻几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读懂句子和段落的意思。

  5.读课文,随着将课文读的通顺,顺便读懂陶、宫殿、流逝、掘的意思。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复述课文内容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指导要点:把争吵的过程讲清楚,把故事的结果和陶罐的表现讲清楚。

  (三)交流读故事的感受

  1.读了这个故事,你对陶罐和铁罐分别有怎样的印象呢?

  铁罐:欺负人、蛮横、瞧不起人。

  陶罐:谦虚、温和、忍让、期待和睦相处。

  2.体会从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四)研读课文1~9自然段

  抓住作者对两个角色对比鲜明的行为、语言描写,体会对比的写法,体会不同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赏析语言的准确性,体会两个角色态度和性格的不同,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读课文1~9自然段,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读后,要求学生勾画出写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并在突出表现了铁罐态度的词语下面画线。

  2.学生交流文中具体写铁罐奚落陶罐的行为。

  3.提示学生再次读书,思考作者是怎样写陶罐的谦虚、忍让、希望和睦相处的特点的,边读边勾画出具体表现陶罐特点的词语。

  4.细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笔下,故事中铁罐和陶罐的态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引导学生体会:

  (1)铁罐:奚落。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引导思考句子的意思,抓住“敢”“子”来体会铁罐的轻蔑不尊敬。(奚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你敢吗?”不是铁罐不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加上一个“子”跟“陶罐”,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刻画。)

  陶罐:“不敢,铁罐兄弟。”引导学生抓住“不管、兄弟”来体会谦虚、和气的特征。(什么叫谦虚?实事求是,承认自己有短处。但是,并不失人格魅力──“铁罐兄弟。”他将对方称之为兄弟,不为你的人格低下而发怒、气氛,这是一个怎样宽宏大度啊!)

  (2)铁罐:轻蔑。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体会两句话语气是不一样的。(“就知道”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就知道”将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在这里,作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陶罐在这时候还是不亢不卑,为什么要争辩?陶罐想告诉对方:承认短处,不是懦弱。我也有自己的长处。

  (3)铁罐:恼怒。

  抓住铁罐听了陶罐的争辩,竟然“愤怒”了,引导学生体会:因为什么愤怒,陶罐想说他自己也有长处,铁罐竟然不能容忍陶罐有一点长处,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嘲讽、羞辱辩解,这是何等霸道啊!在这里,铁罐的傲慢、无理在升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变成碎片、消失掉。”看不起对方到什么程度?盼着你赶快消失──连在一起相处都不愿意。陶罐:则继续克制。“何必这样说呢?”面对对方的羞辱,陶罐仍然大度,“何必”在这里充分的传递出了这样的意思。

  (4)铁罐的傲慢则继续升级。

  抓住“和你在一起都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引导学生体会:这里,铁罐不再说陶罐是懦弱的东西,而改成了“你算什么东西!”“算”这个词用得好啊,你的身份地位跟我并不平等,怎么能跟你相处呢?而且,不再是“盼望”对方消失,而改为:“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简直就是欺负人,在用自己的长处对比别人短处的时候,横行霸道到了极致!陶罐知道这样的人不可理喻,干脆不再理会。

  随着引导学生体会,指导朗读。

  (五)深入体会文本主旨

  文章的结尾令人可笑,同时也是令人惋惜的。谈一谈,最后的结局可笑在哪里?令人惋惜在哪里?给人启示在哪里?

  (六)总结写法

  人物的一个特点,通过写他与其他人互动、对话过程中的态度变化,就能够写得非常具体。就本课而言,就是写他变化着的神态、语气和话语内容。

  (七)小练笔

  观察一段人物对话,将人物对话内容和对话时神态语气的变化观察细致,说一说,再写下来。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朗读中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3、理解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要将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做比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人各有长处与短处,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他们是——

  生齐:陶罐和铁罐

  2、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指名说(因为陶罐谦虚,而铁罐很傲慢。)

  二、体会铁罐的傲慢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你从那一句话里看出铁罐很傲慢?去文中找找

  出示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A、 指名读: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 理解“奚落”:找近义词。

  体会铁罐的傲慢

  1、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课文有非常形象的描写。请大家找一找铁罐的话,读一读。

  2、 生自渎后交流:

  ①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A、 你从哪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傲慢)

  B、 怎样读才能读出傲慢的语气呢?谁来读读说说?

  师评:你说的真有道理,这样读的确可以读出那种傲慢的语气。

  C、 其实一个句子有很多读法,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有没有别的读法呢?师生讨论各种不同的读法。

  D、师:大家真会读书,能用那么多不同的方法读这句话。同桌互读。

  ②“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A、这里有个词我不懂了,什么叫做轻蔑?

  B、 轻蔑是怎样的神态?表演。

  C、多人试读。

  ③ “住嘴!”铁罐恼怒了,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A、从哪几个词看出铁罐在奚落陶罐?

  B、 理解“恼怒”“相提并论”。

  C、谁能用朗读来表现铁罐的心情?

  D、小组读。

  ④“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 “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a、 指名读,提问:你用什么语气在读?

  b、 师生评价后再读。

  3、铁罐就这样在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出示四句句子),再读读。

  读到这里你想对铁罐说些什么?

  体会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1、面对铁罐一次又一次的奚落,陶罐又是如何的对待?让我们读读陶罐的话吧!

  A、 指名说,边出示句子

  重点指导句: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理解“懦弱”。陶罐的确是容易破碎的,可是他说自己并不胆小。它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作用的呢?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理解“和睦相处”

  陶罐的愿望是什么?

  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

  分角色朗读。

  A、 师:刚才同学们都读的特别好,现在我们再来个分角色朗读,怎么样?

  B、出示句子,分组朗读。

  C、 指名分角色朗读。

  D、 评价。

  三.整体感知第二个场景,知道陶罐的优点。

  1.了解陶罐的优点.

  师:我们看到了一个傲慢的铁罐和一个谦虚但不软弱的陶罐。

  师读课件上的句子: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许多年代过去了。可是陶罐还是( )

  生填空说。

  师:这么漫长的岁月里,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生: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

  师出示课件与领着学生读:

  师:时间在流逝,一百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一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时间在流逝,五千年过去了

  生接: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而陶罐,还是那样……

  师:多么了不起的陶罐啊!人们从泥土里挖出了这么一只历史悠久的陶罐,心中充满了惊喜。

  出示课件: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为什么人们那么惊喜?

  生读并分角色读。

  2.看到铁罐的弱点。

  师:此时此刻,陶罐身价倍增,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了!可是他还没有忘记铁罐呢!可这时,铁罐哪里去了?

  出示最后一段生读。

  师:铁罐到底哪里去了呢?

  生若不知道由师来解释。

  3.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师:很多年以前,那只铁罐曾经是一只坚硬的罐子,可许多年之后,它却化为了泥土,无影无踪了。而那只它认为一碰就碎的陶罐,却成了价值连城的文物。由些,你想到了什么呢?

  出示原文中的结尾,读一读。

  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没有必要的,别人也有比你强的地方。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理解“傲慢、恼怒、相提并论”等词语。

  2.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神态、对话了解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和铁罐的傲慢、无礼,难点是理解体会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谈话导入各自特点。

  (1)同学们看,这是一只——(陶罐),这是一只——(铁罐),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生说能装东西。)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装东西,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我会选择陶罐,因为铁罐容易生锈。

  生2:我会选择铁罐,因为陶罐容易打碎。

  生3:…….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陶罐易碎,不生锈;铁罐坚硬,易生锈。根据板书,师引导同学们说,它们各有——长处,各有——短处]

  (3)相机解释铁为什么会生锈呢?

  a、生说。b、师补充理解: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末状物质,即我们所看到的铁锈。铁生成锈,也就是说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了。

  导入:这就是当年存放在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它们本该和睦相处,共同为国王效力,可是,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这样。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整体感知,自学课文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大家想读一读吗?请大家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读完后,和你的同桌交流这些问题。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许多年后,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品读交流、内化感悟

  1、课文讲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什么故事?

  2、陶罐和铁罐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或者说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把你所想到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陶罐:谦虚 友善 铁罐: 傲慢 无礼

  看图,分辨哪只是陶罐,那只是铁罐?为什么?

  3、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陶罐谦虚友善,铁罐傲慢无礼的?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描写神态和语气的词语,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看看怎样才能读好它们,待会儿我们一起来参加一个朗读交流会。(学生练读)

  2、细读品味,内化情感

  请大家把描写神态的语气的词语写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a “傲慢”。

  屏显句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师:谁来试试做一只傲慢的铁罐?(指名读)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再指名读,齐读。

  师:面对这般傲慢无礼的铁罐子,陶罐是怎样应对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和它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谦虚)

  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却称铁罐为“兄弟”,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感受陶罐的宽容大度,谦和善良。)

  b “轻蔑”。

  屏显句子▲“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轻蔑”是什么意思?

  生:轻视,不放在眼里。

  师:铁罐子变得更加骄傲了,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看看这眼神,看看这动作,让人感觉到一脸轻蔑的神气了吗?谁再来读读?

  指名赛读,齐读。

  c “争辩”。

  师: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一而再,再而三地难听的话嘲笑陶罐,课文中用了个词语“奚落”。(现在你明白了奚落是什么意思了吗?)陶罐也听不下去了,和他争辩地说……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d“恼怒”。

  屏显句子▲“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点评:(如读得不到位)陶罐的争辩激怒了铁罐,那么你还能读得如此平静,如此无动于衷吗?请你再读读。

  (读得到位)①就是,“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谁再来读读。

  ②师引读,铁罐恼怒了……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看来铁罐是要和陶罐子吵起来了,陶罐只好无奈地说……

  生:“何必这样说呢?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师:铁罐气炸了,他说……

  (屏显文字)生齐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铁罐一而再,再而三地辱骂陶罐,陶罐却一直忍让,同学们,你们认为陶罐懦弱吗?(讨论交流:陶罐不懦弱,它知道自己的任务是盛东西的,不是互相碰撞,也不是互相争吵的。它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谦让的美德,是做人的一种态度,不是懦弱。)

  3、课堂演练,加深理解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就好像来到了国王的厨房里,看到了谦让宽容的`陶罐,蛮横无理的铁罐,多么有趣啊!对这么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不想分角色表演读?

  (1)小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读,要求只读对话,在读对话时要有入情入境的动作和表情。

  (2)过渡:你们出色的朗读表演让老师深深陶醉了,老师仿佛已经走进了这个童话世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老师很想知道后面的发生的事情,请你们默读10—17节,看完再告诉老师,好吗?

  4.默读课文10—17节,感悟人们喜欢陶罐的原因。

  (1)学生默读思考: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陶罐:朴素美观,铁罐:无影无踪)

  (2)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铁罐是那样地伤害陶罐,陶罐为什么还要人们把铁罐挖出来呢?

  (.陶罐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

  四、说写延伸,深化感悟,

  1.学到这里,同学们一定有不少的想法和感受,你们想说什么呢?请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得很好,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来比,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确看待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相互尊重,友好相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2

  学习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一、 导入

  1、巩固词语:

  2、 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学习新课

  1、师:这个童话故事非常精彩有趣,故事中有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出示: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1)指名读:这句话是谁说的?读了你有什么疑问?

  铁罐是那么对陶罐,陶罐为什么还称它为兄弟,为什么还叫……

  (2)师:铁罐是怎么对待陶罐的呢?让时间倒流,让我们乘坐时光隧道车回到许多年前的王宫,来到国王的御厨。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句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奚落”是什么意思?奚落,近义词就是(讽刺、挖苦、讥笑)

  我们往下读课文,会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课文有很精彩的描写,请你们自读第1?9自然段,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设计意图:力图抓住重点词“奚落”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以找、读、评的方法来理解“傲慢”、“轻蔑”、“恼怒”等词和有关句子。以读促悟,以悟带读。)

  4、交流(预设)

  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谁来读?

  (1)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说。

  师:你们听出铁罐傲慢的语气了吗?

  师:傲慢的语气该怎么读?(指名读,你突出哪个字?)

  师:突出“你”字,让我们听出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这是一只傲慢的铁罐吗?(你们听出铁罐的傲慢了吗?)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上铁罐的动作神态

  加上你的神态、动作好吗?(生读)

  师;真是一只傲慢的铁罐。(生再读)

  师:一个“碰”(你、我)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骄傲自大,瞧不起陶罐的铁罐

  师:“你敢碰我吗?”意思就是(学生说:料你也不敢。你肯定不敢碰我。)

  师:“料你也不敢”谁用这种语气再读读。

  师(评):你为什么把“陶罐子”读得比较轻,没有前面那么重。

  师:铁罐瞧不起陶罐,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

  仔细看标点符号,前面是?,后面是!,

  师:(齐读)真是一只傲慢无理,自以为是的铁罐。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20、恐龙 第二课时教案《元日》原创教学设计两例《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设计她是我的朋友练习《圆圆的沙粒》教案教后反思——执教《蒲公英》有感《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练习《小稻秧脱险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2)师:铁罐不止一次地奚落陶罐,请你们像刚才这样把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每个人都要读读。读的:要注意提示语,读出语气。听的:要仔细听,认真评,帮助同桌读得更好。(出示练读要求)

  生:(同桌交换读)

  三、朗读表演

  师:铁罐还怎么样奚落陶罐的?谁读一读?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师:这一句还用傲慢的语气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生:应该用“轻蔑”的语气读。

  生:“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师:铁罐兄弟,你现在是什么心情?你为什么一下子又变得恼怒了?(铁罐兄弟,你为什么如此恼怒?)

  生:因为我听陶罐说:“我确实……,但不是懦弱。”让我很生气。

  师:就这已经让你很恼怒了吗?

  师:同学们,陶罐说它确实不敢碰铁罐,这是不是懦弱?

  师:是的,这并不是懦弱,而是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陶罐的反驳让铁罐恼怒了。

  谁来读出铁罐恼怒?请读第六自然段。

  陶罐是怎样回答?而陶罐回答让铁罐更恼怒?谁再来读读第八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师:铁罐就是这样一次又次傲慢、轻蔑、恼怒地奚落陶罐,它为什么如此骄傲,看不起陶罐呢?

  生:铁罐只看到自己很坚硬,所以瞧不起陶罐。

  生: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而陶罐很容易碎,它只看到自己的长处,所以看不起陶罐。

  师:铁罐认为自己很坚硬(板书:坚硬),这是它的长处(板书: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板书:短处),它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的人短处(边说边标示箭头)。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中心展开教学,教师抓住归纳上的难点,边叙边板书,条理清楚,化难为易。)

  4、面对铁罐这样一次又一次傲慢、轻蔑、恼怒的奚落,陶罐是什么态度?(生:谦虚 、宽容、友好、沉默……)

  5、分角色朗读:

  6、老师当小记者采访陶罐和铁罐:你们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吗?

  8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同学中,你发现谁有什么长处值得你学习?

  过渡语:是呀,孩子们,铁罐就好像蛮横无理的人,二陶罐就像一位宽容大度的、智慧的长者,

  四、学习后面部分

  1、许多年后的今天,陶罐是这样对待铁罐的。

  再次出示,再齐读:

  “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2、现在,读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想老师一样深有感触,你有什么想法?

  宽容就是不计前嫌

  陶罐懂得人无完人,……,正是因为陶罐宽容,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他本可以以牙还牙,但他懂得尺有所短……,因为陶罐心胸宽阔,所以他才会说(齐读句子)。

  五、扩展

  同学们,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很多名人也进行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样说的,出示名人名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3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卡片。

  ③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④学生预习课文,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一自然段的序号,读读课文。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了解特点

  ①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陶罐和铁罐,让学生了解他们质地、特点。

  ②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指名读题。

  朗读感悟,初识生字

  ①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学生汇报自己预习的情况:读了几遍书。

  b.鼓励学生大胆读书。请愿意读的同学开火车读课文。

  c.学生评议读书情况,把容易读错的生字带大家多读几遍。教师相机小结:读书首先要把每个字音读准。

  ②再读课文。

  a.激励学生积极读书:觉得能读得比刚才几位同学还要好的举手!请2位同学分别读课文1至9自然段和10至17自然段。

  b.其他同学继续做评委,听后评议。教师相机小结:读书要正确、流利,不多字,不少字,不回读,不错读。

  ③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a.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比比谁知道得多。

  b.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激励学生,刚读课文,就知道这些内容,好!

  ④品读课文,体验情感。

  a.课件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操作课件,将这一段中的“骄傲”、“奚落”2个词语点红。

  b.课件显示铁罐傲慢无礼的样子,教师点拨理解;“奚落”是什么意思呢?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呢?请你把下面铁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铁罐的神态、动作读出“奚落”的语气。

  c.教师启发:面对铁罐和奚落,陶罐是怎样的呢?课件显示陶罐笑眯眯的`样子。请你把下面陶罐的话连起来读读体会体会。然后同座互相配合读一读,看能不能学到陶罐的神态、动作读出他的谦虚克制。

  d.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评议后,同座再练习分角朗读。

  复习巩固

  ①认读课文1至9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1至9自然段里要求会写的生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②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③引导分组观察:“陶、谦、嘴、恼、吵”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怒、感”都是上下结构、上长下短的字。“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第三笔是“ ”。

  ④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⑤学生提出需要教师指导书写的字。

  教师范写学生提出的字。

  ⑥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进行辅导。

  ⑦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1至9自然段。

  ②教师小结过渡:傲慢无礼的铁罐和谦虚克制的陶罐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③教师与合作学习课文10至17自然段。

  a.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议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时间在流逝。

  b.许多年代过去后,陶罐和铁罐怎么样了呢?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c.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找资料,了解铁罐为什么连影子都不见了。

  ④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呢?

  复习生字,练习写字、抄写词语

  ①认读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出现的生字。

  ②交流记忆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教师小结:可以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可以利用熟字来记。

  ③练习用这些生字扩展组词。

  ④出示课文10至17自然段里要求书写的字,开火车认读并说出课文中的词语。

  ⑤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并分组,说出分组的依据。

  “捧、值”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字。“朴”是左右结构、左右相等的字。“荒、素”都是上下结构、上短下长的字。“受”是上中下结构的字,可联系古文字感受字形:一只手拿着一个像盘子样的东西交给另外一只手。

  ⑥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⑦学生写字,写完与范字对照,学会自我纠正。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⑧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议。

  ⑨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拓展练习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还可以抄写课文中其他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

  ②和同学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4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习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5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争辩和它们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做人道理。故事主要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也是本文的精彩之处,其中的神态、语言描写栩栩如生,很具品味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三、教学重、难点:

  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寓意,理解重点词句。

  四、教学准备:

  1、《陶罐和铁罐》的课件。

  2、各组的标志牌。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从前,有个国王,在他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想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手中的这个故事读一读吧!碰到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我们来进行一场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生自读)

  2、王老师知道,我们三(1)班的同学最喜欢挑战难题是吗?谁愿意把自己认为最难的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一听?(指明朗读——学生评议)

  3、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板书问题)

  (三)探究感悟:

  1、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陶罐和铁罐吧!喜欢研究陶罐的同学带着这些问题(指板书);喜欢研究铁罐的同学,你们来解决这些问题(指板书)。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新的问题,也可以成为你的研究对象。

  想知道最好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吗?老师这里有个秘诀,想听听吗?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什么意思呢?就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我们就能自然而然地明白书中所包含的意思了,一些难题也都会迎刃而解。不信的话我们可以来试一试,看看通过朗读,你是否能解决你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自由朗读、研究)

  2、刚才,同学们研究得可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朗读研究,你们一定收获不小吧!想不想知道别人有些什么收获呢?那就让我们找一找周围和你研究同一对象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自由交流)

  3、集体反馈:

  (1)谁能把你的研究成果用朗读的方式来展现一下呢?先请研究铁罐的同学来展示一下吧!(指名读)你读得太棒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读吗?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你也来读一读。

  (2)刚才,我们读了这么多铁罐的话,你觉得读这些话有什么不同吗?(指名回答)研究陶罐的同学,让我们一起配合研究铁罐的同学把故事中的对话来读一读吧!

  让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一下铁罐从傲慢到轻蔑再到恼怒的态度变化吧!

  (3)通过朗读,我们已经认识了傲慢的、蛮横无理的铁罐。先面,让我们在研究陶罐的同学的指引下来认识一下故事中的另外一个主人公——陶罐吧!(陶罐研究成果反馈)

  (4)想不想把我们刚才的研究成果通过表演来展现一下呢?(学生表演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四、总结;

  1、同学们,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很多年后,陶罐和铁罐有会发生哪些变化呢?他们的结局如何?你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吗?

  2、故事的作者黄瑞云叔叔也给故事安排了一个结局。下节课,我们来个故事大比拼,看看谁的故事结局最出色!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10-05

铁罐和陶罐的教学设计01-01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7-15

《陶罐和铁罐》的教学设计10-07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3-13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2-20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4-16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模板10-06

【精】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4-26

【热门】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