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走进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认识人民币。教材通过一幅小朋友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使学生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先认识1元、1角、1分三种人民币以及1元=10角,1角=10分,然后认识5角币、2角币、5分币、2分币。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认识又是较零星、散乱的。教学时,教师应多次安排换币、付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通过现场购物,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机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
目标预设
1、让学生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模拟购物,使学生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4、使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导学设计
1、教学重难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教具准备:课件、电教设备、小面值的人民币、商品。
3、学具准备:小钱箱、小面值的人民币。
4、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几个小朋友走到一个商店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小明购物情景)
问:我们知道了小明去商店干什么?(买手表)小朋友自己有没有去买过东西呢?你们都用什么来买的呢?(钱)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人民币。(板课题,齐读两遍。)
二、自主学习,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
师:老师让大家准备了各种1元以内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它们吗?谁能拿出你认识的人民币,把它介绍给全班同学?
请生拿,师实物投影。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在这过程中师介绍人民币有硬币和纸币两种,并说明1分是面值中最小的人民币。)
师小结:刚几位小朋友介绍的非常清楚,其他小朋友表现的也很好,拿的很准确。我们知道人民币在我们生活中很重要,很多地方都用到它,所以大家应爱护它,不要随意折叠,更不要涂抹和撕毁,你们能做到吗?
2、拿一拿。
师:小朋友认识了人民币,那老师手里有几样东西,看看上面的价格,你能拿出相应的人民币吗?比一比谁拿的又对又快。
出示:一盒火柴1角、一块糖2角、一块橡皮3角、
一根直尺5角(想想有不同的拿法吗?同桌讨论,师电脑演示想想做做3)
一张邮票需8角,怎么付?(电脑出示想想做做4)比较哪种拿法最简便?
3、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小学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讲的这么热闹,忘了小明刚才要买手表的事,我们再去看看吧。(电脑再次出现小明购手表情景)
师:如果你买,你能拿出最简便的拿法吗?(1元纸币或1元硬币)
如果只用1角的,怎么拿?(拿10个1角,请生1角1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2角的,怎么拿?(请生2角2角的数到10角)
如果只用5角的,又该怎么拿?(数到10角)
师小结:1元的拿法有很多,但不论哪种拿法都是拿了几角?(10角)所以我们可以得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1元=10角
知道了1元=10角,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出示:1角=( )分
小组讨论,得出1角=10分。(齐读两式)
4、合币训练。(教材第6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师实物投影: 问合起来( )角( )分、( )元( )角。
三、模拟购物活动:“小小商店”。
①师述:刚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己留1元人民币,其余人民币放入组长的钱罐里。
②创设一个购物情境。
(1)出示物价牌,并摆放若干实物。
(2)橡皮自动铅笔铅笔尺 本子美工刀
2角8角 4角3角5角1元5角
(3)安排售货员和收银员。
③进行购物活动。
要求:前四位小朋友用1元人民币只能买一样东西,后面小朋友可以用1元人民币买两件或更多东西。
④学生自由购物,交流。
⑤请在坐的老师当监督员,最后评出优秀售货员、优秀收银员、文明小顾客。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五、课后作业:
请你课后和爸爸妈妈再到商店里去看一看,有哪些东西的价格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请你用今天的知识亲自买一买。(电脑出示图片)
友情提醒
在该课中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要充分,在现场模拟购物中,教师一定要讲清规则和要求,防止有抢购失控现象发生,要做到人人参与,适时交流指导指正。
教后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第二册教材46、47、48页“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
教学理念:
同伴教育,数学来源于生活,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设计意图:
《认识人民币》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此过程当中,让学生体味“十进制”。本节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人民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正确使用人民币是现实生活对学生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把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按照人民币的票面面值点清钱数,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实际,应把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确定为教学难点,因为学生没有乘除法做基础,进行单位换算要靠抽象的推理来完成。为此确定了本课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观察等诸多能力。
2、通过书包的价格,超市买东西,换钱这三种方式来让学生体会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商品交换中的重要作用。
3、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学生相互间的`帮助主动探究1元=10角。
4、适时渗透思品教育,从而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具(真币、模拟人民币)、小黑板、储蓄罐。
三、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观察超市购物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通过学生说一说, 认一认, 试一试等活动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如:说一说同桌间互相说说用一元钱能做什么?10元呢,100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认一认: 互相说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体会1元=10角,使学生对如何辨识人民币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了人民币间的进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试一试: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习,练习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 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3、知识小结,拓展应用。
在找零练习后设计了买东西的环节,让学生根据图上的物品,自由购物,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
教学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1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认识元币,分币
3找零计算
4买东西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设计
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看课件)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小朋友。
(课件出示配音):嗨!大家好,认识我们吗?
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得好。
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师: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我国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看,问: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a、区别新版和旧版:以10元为例。
课件显示放大“10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点击数字“10”和汉字“拾”,点击单位“圆”(大写)。
课件显示放大“10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师:这两张10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
师:10元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b、区别纸币和硬币。
课件显示5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课件显示5角硬币,认一认。
课件同时出现5角纸由和硬币,区别不同。
课件出示背面,师:背面是什么?(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所以我们应该爱护它,不要故意损坏它。
2、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20元、50元(新、旧版),100元(新旧版)。
3、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人民币,把它们拿出来。
活动形式:2人一组,一个拿一个认。
4、分类: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小朋友按规律分一分。
◆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按数大小分。
◆按新版、旧版分。
师:请同学到展示台上展示。
5、请小朋友们把钱推到左上角,看教科书第47页,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
师:像这样,在人民币的左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使用的。
换钱游戏:进行简单的计算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不知道聪聪、明明认识了没有?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一张5角可以换______个1角。
小朋友们,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2人一组,也可以前后2人一组。
反馈:请2组,分别反馈2题。
2、情景对话:出示课件并配音。
聪聪:“明明,明明,你到哪去。”
明明:(手里拿着一堆钱)“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聪聪:“你拿这么多1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呀!”
明明:“那怎么办呢?谁来帮帮我?”
请同学回答。
明明:谢谢你!现在我知道了。1元钱可以换1、2、3、4……10(集体数)10个1角钱。1元=10角(板书)。
实践活动
(课件显示配音)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元、角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不想活动活动,老师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给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
1、教师领学生换:老师手中有1元钱,能换你手中几张2角钱?(同桌位同学可以互相帮忙)。
2、生生互换(解决不同的付钱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简便的。
师:拿一件玩具,这件玩具1元1角,有几种付钱方法?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请小组汇报。(组员可以帮忙。)发给点子最多那组奖品。
表扬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许多种方法,再说出哪种方法最简便。
3、(课件显示配音)小朋友们想不想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好,让我们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配音乐)
选4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小结
(课件配音)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课件配音)你们说得真好,小朋友们再见。
全体学生:聪聪、明明再见!
教学设计说明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本节课在课堂上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的'教学适当调整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力争体现新课标精神。
整节课以“聪聪”和“明明”两个小精灵为主线串成一体,这两个小精灵成为同学们学习本节课的伙伴,它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也可以自己遇到难题,让同学们帮助解决,激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1、从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感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a、导入部分由教师出示玩具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问:“买这个玩具熊用多少钱”,到看录像,从中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使用到人民币的地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新授部分以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导出元和角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而使学生知道1元=10角。
c、换钱游戏:通过师生互换,生生互换,使学生基本掌握元和角之间简单的换算。
d、实践活动。
第一层开放题:一件小玩具是1元1角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付钱,这样拓展了学生的多重思维。最后在多种方法中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
第二层“小小超市”: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
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完成,使学生体会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2、人人参与,发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a、在认识人民币这一部分中,人人参与认知,让学生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
b、在换钱游戏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小组合作的形式,2人一组或4人一组,此时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合作者、指导者。
3、在活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a、在导入部分中,“存零花钱”这一环节渗透了让学生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存零花钱可以用来买需要的物品,可以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献爱心等。
b、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引出“国徽”,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不要损坏它。
c、在模拟超市过程中,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用过钱后洗干净手,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总之,本节课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多种活动紧紧围绕“认识人民币”展开,力争体现新课标,使学生学得生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有价值的数学。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50~51页,练习九第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3、通过参与购物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和商品交换中的重要性与功能,并培养他们珍惜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学生: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上两节课所认识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例6。
(1)请学生拿出1张1元的纸币或者4个1元的硬币和2个1角的硬币,请学生计算并告诉我这是多少钱。学生可以在桌上摆出1元2角的组合来表示答案。
(2)教师问道:“如果有1元2角,那么它等于多少个角呢?”学生们动手拿出自己的教具"1元2角"进行操作和思考,并与同桌一起交流。他们分别演示了他们的操作过程。
(3)教师进一步发问:“如果我们不使用计算器或学具,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够确定1元2角等于多少角?”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抽象出一般的解决方法:我们知道1元等于10角,那么1元2角可以看作是10角再加上2角,所以等于12角。
(4)引导学生逆向思考:“12角=( )元( )”。让学生理解10角是1元,还有2角,所以12角=1元2角。
(5)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学习例6。
(1)老师拿出了四个不同的物品,并明显标出了它们的价格:0.50元、2.00元、1.20元和35.90元。老师问:“这些价格分别表示这些物品的什么?它们又分别表示多少元多少角钱?”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上台说讨论的结果。
(3)引导学生理解物品单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数点左边的数来确定是几元,观察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个数字来确定是几角,观察第二个数字来确定是几分。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物品的单价。
(4)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2题。
3、学习例7。
(1)编造童话情境:小兔和小鸟一起建造了一个精美的.花园。小兔想为小鸟准备一个特别的礼物,来感谢它一直以来的辛勤劳动。小兔想到了买两个漂亮的气球作为礼物。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气球商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气球。小兔看见了三种非常美丽的气球(分别编号为1、2、3号),他在纠结应该选择哪两个气球。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小兔选购气球吗?请回复你们的选择。
(2)学生和小兔一起认识每种气球的价钱。
(3)引导学生由无序选择信息到学习有序选择信息。
①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兔选购气球。每个小组可以选择多种气球,下面是几种选法及其结果:1。 小组A选择了5个红色气球、3个蓝色气球和2个黄色气球。算式:5 + 3 + 2 = 10.2。 小组B选择了4个绿色气球和6个紫色气球。算式:4 + 6 = 10.3。 小组C选择了7个橙色气球和3个粉色气球。算式:7 + 3 = 10。这样,小兔可以从上述选法中选择任意一种或组合来购买气球。
②各个小组将展示他们自己的选择方案和结果,这些展示基本上是无序的。我们鼓励那些提供了多个方案的小组,并让学生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③引导学生将无序的选择过程引入有序。教学生作如下思考:
a、先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不一样的,这样有3种选法。
出示:
每种选法的结果如下:5角+1元2角=( )元( )角
5角+8角=13角=( )元( )角
1元2角+8角=20角=( )元
b、再考虑所选两个气球是一样的,这样也有3种选法。每种选法结果如下:
5角+5角=10角=( )元
1元2角+1元2角=( )元( )角
8角+8角=16角=( )元( )角
④让学生探讨:如何有条理地选择气球。加强上述有序选择过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有序思维。
(4)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订正。
三、练习:
练习九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
四、小调查:
回到家后,我决定调查一下身边熟悉的商品价格。我选择了至少调查3种商品。首先,我想知道这些商品是如何标价的?其次,我想了解它们各自的价格是多少?
五、小结:
这些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新东西?
作业布置:把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简单的计算
12角=1元2角
0.50元=5角 1.20元=1元2角 0.80元=8角
课后小记: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出示下图。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二)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在算式6+8=14(元)中,把6换成5或者把8换成7。
教师:有时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尝试──调整”策略。
2.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13元正好花完的?
(预设)正确答案:
从组合方面想:5和8组成13,6和7组成13。
从分解方面想:
教师:可以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再看看还剩几元钱,剩几元钱,就要买几元的书,这样就可以把13元正好全部用完。
板书:先选定(几元的)──看剩余(几元)──再选择找对应数。
3.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尝试方法。
教师出示两层书架上的书,如下图。
教师:玲玲看见书架的第二层也有书,她想把13元正好花完买书,请你再帮玲玲选一选书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展示。
(预设)学生会用分解、组合、列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连线等方式表达思维过程。
4.探究有序罗列的方法。
(1)先选定一本5元的书,然后再去与其他书进行有序搭配。
教师:这样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
(2)学生独立用搭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6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8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7元为主进行搭配。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按照顺序先确定一本书,再与其他书进行搭配,凑成13元,用有序罗列的方法找到了所有搭配方案,而且不重复、不遗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有序罗列”策略。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练习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进行“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解题策略。
(三)拓展练习,提升思维
教师:在书店玲玲遇到了小红,小红手里有20元钱,回家坐地铁需要4元,她把钱正好花完,最多可以买哪些书?
(1)再次理解“正好”的含义。
教师:要帮助小红解决问题,需要思考哪些因素。
(预设)学生:先要把回家乘地铁的4元钱留出来,买书的钱是16元。
教师:哪本书不能买?
(预设)学生:20元的`《格林童话》不能买,因为超过了16元。
(2)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等,写出算式之后, 再用图摆一摆,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3)猜一猜,逆向思考。
小红买书之后不小心将账单弄脏了,请你能帮她还原账单吗?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通过逆向思考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解题策略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8页。
教学设计
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根据主题图精神,请学生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拘泥于教材上的三个内容。这个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起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生长点。]
识别人民币
1.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
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
2.特征辨认。
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
师:(拿出装着真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1元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
师: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
师: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结出来。)
……
师:辨别(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50元币。)
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教师注意纠正。)
师:(举起新版10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吗?
生:不是,是100元,因为它是红色的,最大,写着“壹佰”……
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例币小结每一种方法。)
[学生对人民币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从现象中寻找本质的能力不够,而且不同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因此,在系统识别活动之前教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有效进行。]
3.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励。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
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
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
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
[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不仅具有流通、贮藏、支付职能,同时兼具艺术价值和知识价值。同一张人民币有多种特征,从这个角度讲,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比较零散、模糊的。但是他们已有强烈的自主探索意愿和初步的交流合作能力,所以,识别和欣赏过程以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观察、交流中丰富多种识别方法,构建对人民币多种特征和价值的了解。
在小组活动中,要求仔细观察样币后选择喜欢的一种告诉同伴它的币值和识别方法,要求表述清楚,特别强调组员倾听认真,如果只有表述而没有倾听,那么这种“交流”就失去了大半价值,至多不过在梳理表述者的思维和锻炼语言能力,而不能达到交流最重要的功能:在交流中丰富个体的知识建构,反思思维过程,培养创新能力,倾听是提高小组学习效益的关键。在全班汇报中,教师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所述知识的来源,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4.元、角进率。
1元=10角的关系学生有所了解,通过换钱将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与进率沟通,即所有的换算都是基于1元=10角。
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
师:(举起1元纸币)看,这是──
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
生1:一个1元的硬币。
师:对,1元有纸币,还有硬币。
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
师:(疑惑地)为什么两张5角和1元一样多呢?
生:因为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师:可见,1元就等于10角。
(板书“1元=10角”)
应用实践
1.小组购物活动。
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师:开商店都需要什么呢?
课件演示所有物品及标价(教师简介)。
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需要售货员,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售货员。选出的售货员站起来。
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他付的钱够不够。
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每人只有1元钱。
师: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发给每个顾客一元钱,再把剩下的零钱给售货员。
学生活动,教师行间观察、倾听、指导。
[这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十进关系和角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游戏仍在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强调小组活动必须制定和遵循游戏规则,如何推选组织者,确定顺序,制定评价方法,如何表达集体意思。教师提供部分方法,小组可参考选择,也可自定喜欢的规则。渗透集体概念,培养学生集体生活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元钱买了什么?
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
[货币承载着国家权威和荣誉,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贯穿始终,视机进行节约意识的培养。]
小结
1.小结。
师: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谁能说说你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师:回家以后,请把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
[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多面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望。]
2.拓展。
师: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
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知道可以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你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棒!我希望其他的同学也向他学习。
[将拓展人民币相关知识作为弹性内容,除了世界主要货币作为内定了解内容,主要由课件演示和教师讲解,意在拓展学生视野。从世界货币高度反观人民币,健全人民币概念,其余不作要求,任学生自由发挥,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欲望,激起探索意思。]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是学习人民币计算的基础。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种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我国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通过换钱活动梳理元与角,角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归纳出主辅币之间的进率,为后面学习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a.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了解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但没有上升到知识重点的高度。有购买经验,但在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上欠灵活。
b.有初步的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经历,但指向、方法不明确。
c.有较强的观察兴趣,但是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学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d.有较强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达意愿,但是倾听意识模糊,小组学习效率有待提升。
3.设计理念
a.同伴教育。
b.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本书,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出示(1)、(2)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就要人民币。
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人民币。)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课件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
教学流程
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说明: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3)教师请一名学生用摸一摸一百元纸币的右下角,问:你摸到了什么东西吗?(这些小圆点是突出来的)。
这叫盲点,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就是说我们闭上眼睛摸到这个突出来的点就知道是这张是一百元了。
⑷小组认识活动:现在,请各位小朋友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模拟人民币,四人小组之间相互认一认这些人民币,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⑸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6)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先同桌两人将你们的模拟人民币分一分。
请几位学生代表到展台上展示。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
⑺、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在摆弄的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2、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提问:老师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手里的2角币,你应该用几个呢?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师生互换)
⑵教师出示一个5角硬币,提问: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让学生先在组内互换,再上台跟老师换。
⑶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教师:老师开了一个“小小文具店”,欢迎小朋友们一起来买东西!
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其单价,以小组为单位来购物,先讨论好要买什么商品,然后派一位代表上来买。
五、全课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说起人民币,学生并不陌生,但了解得又不太多。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针对上述情况,本节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个特点:
1.注重生活经验在认识人民币学习中的作用。
本节课在教学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自由交流,在交流中深化认识,发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了解不同面值的元币之间的兑换关系。
2.重视数学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在数学游戏中获取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本节课在人民币兑换环节设计了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熟悉了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兑换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人民币票样
学生准备 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
1.人民币的单位有( )、( )、( )。
2.填一填。
1元=( )角 20分=( )角
50角=( )元3角=( )分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元及1元以下面值的人民币,那么更大面值的人民币大家想认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为学习人民币的兑换奠定基础。
⊙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3。(认识5元及5元以上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分别拿出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各一张。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大面值的?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分别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师: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有哪些特征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汇报:这些人民币都是以“元”为单位的,票面上的数字是多少,就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自由说出是多少钱。
2.教学例4。(人民币的兑换)
(1)教师和学生做换钱游戏。
教师分别出示面值是5元、10元的人民币,并提问:用面值是1元的人民币和老师兑换,应该分别用多少张呢?
学生将兑换的结果摆在桌面上,请一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思考过程:5元里面有5个1元,所以要用5张1元兑换;同样道理,10元里面有10个1元,所以要用10张1元兑换)
(2)教师出示面值是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让学生用面值是10元的人民币和教师兑换。
师:说一说你的兑换结果,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思考过程:因为20里面有2个十,所以一张20元要用2张10元兑换……)
设计意图:
通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认识每种面值的人民币的特征;通过兑换人民币的游戏,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
能力目标:
1、经历操作、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归纳能力。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德育目标:通过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对学生进行“以热爱祖国为荣”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人民币的兑换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实验及教具】:
课件、人民币实物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学案设计】:
本单元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是在学生已有了一些认识和使用人民币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让学生提前回家感知各种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是王丽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她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一件礼物。你知道她存了多少钱吗?(面向全体)老师把她的存钱罐带来了,咱们一起来看看。
二、新授
1.大家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面向全体)(认识人民币)我们可要爱护人民币,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整理分类,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1)按面值大小分:元、角、分;
(2)按质地分:硬币、纸币;
(3)按颜色分:红色、绿色;
(4)按版别分:新版、旧版。
3.出示一张人民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辨认的,并且按照我们的.分类来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
4.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就像一家人,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面向优生)
(1)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1角=10分)
(2)拿起一张1元的纸币,你能拿出与我拿的一样多的人民币吗?(1元=10角)
我用一个小动画来引入,牛伯伯发红包给小猴和小兔,但是小猴是10张一角的,小兔是1张一元的,于是小兔哭了,于是我就问学生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能不能安慰一下小兔,从而引出1元=10角,
(3)一张5元能换几张1元?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
5.现在你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把它写在统计表中。
(6张1元=6元、2张5角=1元、5张2角=1元、10张1角=1元、2枚5分=1角、
3枚2分=6分、2枚1分=2分,合起来一共是9.18元,即9元1角8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46~49页认识人民币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上本节课之前,我对几个学生进行了了解,发现:1、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意识是有的;2、学生平时购物大多是由家长带领下去超市,因此学生大都会看商品价格标签,但却不会付钱;平时对小面额的人民币接触较多,对大面额的人民币感觉比较陌生。结合本课时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和态度:体验人民币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针对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征,本节课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加强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2、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教学环境设计:
1、每组一套第四、五版的人民币,每人一袋若干面值的人民币。
2、课件一个,旺仔小馒头等实物若干。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一)出示本校一周前“慈善一日捐”活动的照片
师:小朋友们,这些照片上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师:是呀,这是我们学校前不久组织的“慈善一日捐”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大家纷纷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捐出了--?
师:钱也叫货币。谁知道我们国家的货币叫什么?
师:对,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新课,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引发学习兴趣。
二、人民币的初步认识
(一)情境设置:
小明也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募捐前一天,他拿出了储蓄罐,想数一数自己攒了多少钱。
(放录像:小明倒出储蓄罐里的钱,拿出一元硬币,说:咦!这是多少钱?)
(二)认识1元
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辨认方法。
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看字样、颜色、图案等辨别人民币。
(三)初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现在我们国家流通的是第四、第五版的人民币。请在小组里认一认这些人民币,不认识的可以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四)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1、师:这些人民币就这样放在桌上有点乱,怎么办?我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整理,好吗?
2、小组活动
3、汇报分类情况
教师相机介绍: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提问: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
与其一张一张地认识人民币,还不如教给学生辨认人民币的方法,可谓“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也。
大多数学生是根据人民币的字样辨认它的面值。因为学生对大面额的人民币接触不多,假如字样被遮住就不知道它的面值了。所以这一环节应该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从人民币的字样、图案、颜色、大小等方面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后还可设计练习巩固人民币的认识。
从分类中认识纸币、硬币,引出元、角、分,十分自然。
三、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一)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生1:把储蓄罐带到学校去。
生2:那也不方便,还不如去妈妈那儿把零钱给换了。
师:是呀,小明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小明和他妈妈会怎样换钱呢?请你和你的同桌同学演一演。
(二)生分角色活动
(三)师生表演
在表演中引出1元=10角
情境的设置,既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兑换的意义,又能使学生在分角色活动中对元、角、分的进率有了初步认识。师生表演更是把这一活动推进了高潮,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率。
四、实践活动
(一)体验人民币的功能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用过人民币吗?用人民币干什么?
生:买东西。
师:老师这儿有旺仔小馒头,一元钱一包。谁想买?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付钱。)
师:一元钱还能买什么?
(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用钱能买来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可有的小朋友却把钱一分一分、一角一角的存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猜测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在这次“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我们学校的一些班级就组织了有意义的义卖活动,把义卖所得的钱捐献出来。下面,我们也来做“义卖”游戏好吗?
(三)组织义卖游戏,在游戏中结束这一课。
购物这一环节体现了人民币的功能,学生用不同方法付钱,既是对人民币的再次识别,又是对人民币进率的进一步巩固。
在游戏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充分交流的空间,在生生之间的交流中,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多种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精彩片段:
片段一:人民币的兑换、进率
1、情境设置:
(放录像)小明:谢谢大家帮我认识了人民币,我想把这些人民币都捐出去。可是,把这么多零钱带到学校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生1:把储蓄罐带到学校去。
生2:那也不方便,还不如去妈妈那儿把零钱给换了。
师:是呀,小明也是这么想的。那么小明和他妈妈会怎样换钱呢?请你和你的同桌同学演一演。
2、生分角色活动
3、师生表演
师:我也想演妈妈,谁来演小明?
表演:
生:妈妈,我想用这些钱换一角。
师:这些钱是多少?
生:是10个一分。
师:10个一分能换1个一角?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个一分就是一角。
师:也就是说,1角和10分......?
生:1角和10分相等。(师板书:1角=10分)
生:妈妈,我想用5个2角换1元。
师:5个2角能换1元?
生:对呀。你看,2角加2角是4角,4角加4角是8角,8角再加2角是10角。10角是一元。
师:你真能干,知道一元等于10角。(师板书:1元=10角)
片段二:爱惜人民币的思想品德教育
师:是的,用钱能买来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可有的.小朋友却把钱一分一分、一角一角的存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1:如果我们把钱存起来,长大后可以给爸爸妈妈买衣服
师:你真有孝心。
生2:我们把钱存起来,可以捐给“希望工程”
师:你真有爱心。
生3:如果我们把钱存起来,以后读大学还可以自己付学费
师: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爸爸妈妈赚钱很辛苦,节约用钱,把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教后反思:
这一节课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设置情境,通过分类活动、换钱活动、购物游戏三个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人民币,了解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体会到人民币的功能,同时渗透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本节课的设计,以下两方面体现较好:
1、情境教学使整节课环环相扣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也一再强调数学的素材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回到生活,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情境来自学生一周前刚亲身经历过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以“小明”在这一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线,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看得专心、听得仔细、做得投入、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思维的活动。
2、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变“教”为“导”,整个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学过程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堂上大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交流、讨论等多样化的形式中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将新知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不仅对知识掌握得更牢,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两点:
1、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小组活动时,学生聚在一起,三三两两地你问我答,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穿梭在孩子中间,我非常满意,觉得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新理念运用得比较成功。但随着课时的延续,我从学生的作业中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对被遮住数字的人民币辨认有困难。原因可能是在小组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只是根据人民币上的文字、数字读出它的面值,没有认真观察人民币的颜色、图案、大小等因素,而我没有及时给予点拨。可见,合作学习不是放任自流,在小组活动中,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有时要做必要的点拨,以保障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2、关于教学内容
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有一定的直接经验。这节课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如果我在课前能对各个层面的学生知识起点进行充分的调查,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参,也许还可以把这节课的内容拓宽一些,上得有深度一些,更有数学味一些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3、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认一认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等、笔、橡皮、尺、练习本等若干。每人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内容: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先请小朋友听一个小故事。
(教师点击播放小故事:从前有个爱问问题的孩子。一天,他又拉着爷爷问问题了:“爷爷,爷爷,我们国家到底有多少钱呀?”爷爷想了想,笑着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孩子急着说:“怎么只有这么少的钱呀?”爷爷笑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人民币)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清净,以故事导入,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新授:
(一)认识人民币。
1、 课件出示所有面值的人民币图。
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请小朋友结合每组中自己带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
2、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每一张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我们将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再请同学上来介绍给全班小朋友来认识。
(学生在小组中利用电脑课件分类或利用实物分类)
3、 指名学生上来按自己分类的方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4、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5、 看看屏幕上展示的人民币,按每种面值一张来计算,这些人民币共有几元几角几分?(让学生算一算)
6、 现在你知道爷爷为什么说我们国家有188元8角8分钱了吗?
7、 观察硬币的另一面,你看到了什么图案?(国徽)
8、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连一连,再拿一拿。
9、出示P62页的想想做做第二题,指名回答,添书。
我们要象热爱自己的祖国一样爱护人民币,不要随意损坏它。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认识人民币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而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养成热爱人民币的习惯】
(二)、人民币的进率。
1、过不久,就要进行期末考试了,小朋友想买一块1角钱的橡皮。用这些(屏幕出示1分、2分、5分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钱币,你会怎样付钱来买这块橡皮呢?你有哪些不同的付法?(请学生上来演示不同的付法和学生在组内演示不同的付法,领会10分就是1角。)
2、通过付钱买橡皮你知道了什么?板书:1角=10分
考考大家:
2角=( )分 5角=( )分 9角=( )分
10分=( )角 40分=( )角 90分=( )角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一会儿,小朋友又看中了一本一元的本子,用右边的这些角币,
你该怎样付钱就可以买到这本本子了?(屏幕上出示1角、2角、5角面值的纸币获硬币若干)
a)学生上来演示付1元的不同方法,大家领会1元=10角。
通过付钱买本子,你又知道了什么?
b)通过1元=10角,你还能想到哪些?2元=?角 8元=?角 20角=?元 70角=?元……
4、你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请你想一想,1元=?分 你是怎么知道的?
5、通过学习,你能给元、角、分三个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个队吗?你是怎么知道最大,分最小,角在中间的?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冉。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增长见识】
(三)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你还知道了什么?
三、购物游戏。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导小小商店,进行一次小小的购物活动吧!
1、示货架。
谁能给大家介绍货架上的商品和商品的价格呢?
2、你想买那些商品?
3、 只给你20元钱,你打算买哪些物品呢?
小组内讨论,学生汇报,教师先示范1~2种买的方法。确认按“成交”,看看自己所购商品的总价格有没有超过20元。
4、 学生在组内进行购物的操作。或请组长记录下购物的方案,指名学生上教师机演示给大家看。
【设计意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 总结。
今天你有那些收获?
我们不仅认识了人民币,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尝试了有计划的购买商品。学习这些,你觉得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学生各抒己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 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 认识人民币
1、 元、角、分
1) 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 人民币单位:元
3) 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 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 单位:角
(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 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 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 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 分一分
1) 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 多媒体展示交流
3) 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 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 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 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 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 活动要求:小组合作 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 互相交流
2) 小组活动
3) 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 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 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 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我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这一节课一开始,我就以逛商场为题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布置三个柜台,价格有整元,整角的,也有几元几角的,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通过三个柜台经理的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产生极浓厚的购买欲望,然后,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回收站的作用,帮助小朋友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选定完小经理和收银员后,开始组织全体学生活动。在教师巡视中,如发现问题,要注意进行针对性引导,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些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等等,体现开放性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此活动的实践性、开放性、现实性都非常强,教师主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增强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3、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4、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87页。
教具、学具准备
“文明顾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9个,让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开封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吗?
生:三毛时代广场。
师:来到三毛时代广场,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
生1:玩具柜台,因为……
生2:食品柜台,因为……
师: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它买下来吗?
生:想。
师:你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
生:面包、学习用品、剪刀、玩具熊……
对于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学生往往最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性,突出了个性张扬。
二、新授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会画画、会折纸,还会自己买东西。下面,我们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好吗?
师:开一家综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对,首先先将商品按不同种类放在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谁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台?(点六名学生上台将商品分类放在货架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师:其余的小朋友可一边欣赏精美的商品,一边给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学生摆完后问:这几位小朋友是按什么摆放的?
引导学生让他们说出是怎么分类的,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生:把玩具放在一起,把学习用品放在一起,把生活用品放在一起。
师:这些商品上标的价钱,你都认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一只恐龙18元……
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我宣布我是“小小商店”的总经理(挂上胸卡)。现在我聘任8个组长担任“小小商店”的小经理和收银员,其余的小朋友当顾客,有请“小小商店”的成员和大家见面。(学生上场)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其中。
师:俗话说得好“商场如战场”,连我们“小小商店”也不例外。还是让我们听三个柜台的'小经理是怎么介绍本柜台的商品的?
a。玩具柜台经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b。学习用品柜台经理:看一看呀,瞧一瞧……
c。生活用品柜台经理:享受生活每一天……
师:各经理介绍的真棒,我们也将以优质的服务,物美价廉的商品,欢迎您的光临!噢,对了,忘了告诉大家,我们“小小商店”还特设了一个回收站,你们知道回收站是回收什么的吗?
生:瓶子、废纸、易拉罐、旧电池……
师:请回收站的站长为大家介绍一下。
(鼓掌)
利用“回收站”的题材,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动态。
师:听了这几位小经理的介绍,我想许多小顾客也有点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到底“小小商店”能否使大家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是让我们的“上帝”做决定吧!
师:我们在购物时,人特别多,你们应注意什么?
生:注意……
师:对,我们要文明购物。在这里,告诉每个顾客一个好消息。如你在购物时讲文明、守秩序,小经理会发给他一颗文明顾客星,你们能得到这样的荣誉吗?
(生答)
师:接下来,就有请小经理和收银员做好接待顾客的准备,各位顾客,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吧!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排队购物)教师巡视。
三、游戏
师:看得出来,每位小顾客都有收获,不知“小小商店”的服务是否得到大家的满意呢?(生答)
师:你在购物中,遇到麻烦和问题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生可提各种问题,大家也可帮助解决)询问几位顾客,都购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交流的习惯。
师:看样子,“小顾客”们在“小小商店”购物非常愉快,让我们一同问问各柜台收银员,共收入多少钱?
通过交流,体现了本活动的开放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玩具柜台:收入……
生活用品柜台:收入……
学习用品柜台:收入……
师:请回收站站长汇报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答)
师:你们打算怎样处理这些东西。(生答)
教师小结。
师:通过这个购物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互相交流,谈感受)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3-2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3-05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4-04
认识人民币的教学设计10-07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5-0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8-03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范文10-07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荐)10-1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推荐】01-2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