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8 09:04:15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篮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1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的运动技能目标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让学生在练习中带着问题主动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自然跑和爬行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体能,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培养了果敢、机敏、顽强等心理品质,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后续学习其他运动项目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其神经系统发展较快,兴奋和抑制的机能有所增强,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较明显,并且运动系统中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收缩功能较弱,耐力差,易疲劳,在教学中要多变换练习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六、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观察评价法、游戏法

  学法:探究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然后我运用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教学意图】

  教师利用导入的形式进行课题的引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教学意图】

  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队列练习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

  (二)准备部分

  1、模仿劳动操

  方法:全班同学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农民劳作时的动作进行热身活动。

  2、辅助性练习:

  (1)正、侧压腿。

  (2)活动膝关节。

  (3)活动踝腕关节。

  【教学意图】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热身活动,不仅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肌肉粘滞性,加大关节灵活性,也为新授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改进50米×8往返跑技术动作并进行教学比赛;进一步学习篮球双手胸前投篮的技术动作,提高投篮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发展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以及增强上肢力量和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敢于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脚蹬地方法正确,跑动动作和呼吸有节奏;一瞄篮,二蹬伸,三翻拨。

  【难点】

  上下肢的协调配合以及完成动作时全身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中国长跑名将王军霞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拓展学生体育常识。

  2.队列队形练习:原地踏步走、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6分钟)

  1.热身游戏:不要让他拍到你

  【游戏方法】在一块较平整的场地内,学生自由散开,自己努力去拍击他人,同时还要避免被其他人拍到。

  2.复习棍棒操5~8节

  3.肩、腰、膝、腕、踝关节绕环。

  4.正、侧压腿。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50米×8往返跑(16分钟)

  【动作方法】起跑后,加速跑20~30米(并不是最快速度的.跑),然后进行有节奏、深呼吸的途中跑(速度平稳),离终点约30~50米时,加大摆臂速度、上体前倾角度稍大、迈开大步,奋力冲过终点线。

  【教学步骤】

  (1)组织学生进行匀速跑200米~300米,体会脚着地动作(1~2次)。

  (2)原地慢跑150~200米,体会呼吸节奏。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

  (3)小组讨论,根据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分组练习(2人一组)。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50米×8往返跑比赛(1次)。

  (5)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小组进行评价。

  2.原地双手胸前投篮(12分钟)

  【动作方法】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有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使球出手后产生后旋先前飞行,两手用力要均匀,全身动作协调一致。

  【教学步骤】

  (1)带领学生集体复习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

  (2)学生分散进行练习。

  (3)召集学生、指名学生展示,进行评价(1~2次)。

  (4)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攻破炮塔”比赛,教师巡视并用语言提示学生动作要领。

  (5)请学生参与裁判工作。

  (6)召集、统计成绩,评价比赛情况。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游戏: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

  【组织方法】教师用语言形容大风把小树刮得东摇西晃,学生边“呜呜”的学风声边做动作,东摇西晃或用手拍打身体(4~6)。

  2.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秒表、田径场。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六、课后反思:

  (略)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3

  一、指导思想

  本教材依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中篮球胸前双手传接球为教学内容为参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服从指挥能力及终生体育意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体验运动快乐,增强自信心,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分析:

  本课是水平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篮球运动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传接球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传接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隐蔽、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巩固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是三年级学生的专项技术课,在教学和学习中,学生体育的运动技能有差异,加上三年级学生对篮球有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该班学生非常喜欢体育活动,同学间关系融洽,身体素质好,但个体差异大,比如女生对传接球的能力要比男生弱一点,应降低难度进行练习。本班学生思维活跃,纪律好,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篮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充足的信心,为本课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技术,进一步要求传球准确到位,让70%的学生能够做到传接球准确到位。

  2、通过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协调性。

  3、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主动学习,敢于展示自己,树立自信。

  4、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集体主义及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

  1.双手胸前传接球重点:进一步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

  2.双手胸前传接球难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组织教学:

  1.本课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2.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3.全课教学的内容及手段,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练习效果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4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篮球特色学校”为契机,学校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次课设计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体锻炼意识,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锻炼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来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全班32人。虽然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篮球,并且已经初步了解拍球技术,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达到正确和熟练的拍球技术动作,教师设计多种教授、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队列练习→篮球操→熟悉球性→主教材:学习篮球运球技术要领→通过闯关游戏巩固技术要领→增加运球难度:高低运球接力→放松练习→小结→师生再见,收拾器材。

  开始部分:教学常规。

  准备部分:绕场地慢跑;球操;熟悉球性。

  基本部分:导入(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学生自主拍球练习;教师示范、学生发现技术动作要领;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传授口诀秘籍;小组练习、学生展示;闯关游戏(与自己比、与教师比、小组间比);通过游戏丰富本节课的运动乐趣。

  结束部分:伴随音乐放松;小结。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运球技术。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游戏法等练习运球,使80%的学生初步掌握运球控制技能。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篮球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的`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运球是篮球运动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它的意义在于培养对球的感觉,为以后的各种技术动作做铺垫。通常说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运球看似简单,但不持之以恒,不努力练习的话不可能熟练掌握。只有掌握好了运球,才能在快攻、阵地、突破、投篮等方面游刃有余。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好这一技术动作,我觉得应使学生充分了解篮球运球关键所在。在本节课中,我认为重点是运球目视前方,手腕发力,手指自然打开不要过度用力,而难点则是对球的控制能力。

  五、教学预测

  预计本课80%左右的学生掌握篮球运球的技术动作,另外着重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本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练习法、矫正错误法、互相观摩法、评价法、对比法)等手段来着重解决本课重难点问题。并且本次课教师一直用篮球来贯穿全堂。大部分学习内容全是需要学生团结协作才能完成。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5

  一.指导思想

  本课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传接球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和积极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快乐,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相关分析

  本校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自全市各个初中,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由于经过初三体育加试的考核,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篮球传接球是进攻队员在场上相互联系和组织进攻的纽带,是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是在篮球比赛中运用的最多的技术之一。本节课的重点为传接的准确性,难点为侧身跑中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动作协调连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在传接球的过程中加入防守队员,提高学生的快速支配球的能力,尤其提高身体的灵敏、协调、速度素质;培养学生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从运动中获得成就感。本课时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行进间传接球技术,提高快速移动中支配球的能力。

  2.增进空间感觉和移动中的身体平衡感,发展速度、灵敏、弹跳力等体能。

  3.表现出顽强拼搏的品质和团结合作的行为。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跨步接球、迈步传球难点:跑动协调和支配球能力

  五.教学策略

  本课时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循序渐进、分层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一路纵队先慢跑,在教师的提醒下变成侧身跑,并看教师裁判手势大声讲出手势在篮球比赛中代表的意思;慢走过程中的徒手操练习。

  2、基本阶段: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教师在圆心讲解传接球的动作要领:以一位同学为基准,由右至左1-3报数,2数同学每人去球筐拿一只篮球,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听教师口令,数同学向前一步走;三人之间进行原地传接球练习,自选传球方式(单手,双手,击地等)和两人传接球一人抢截球,一段时间后过渡到三人跑动中的传接球,强调跨步接球迈步传球;学生三人一组全场传球上篮,通过在同学传接球过程中加入抢截球提高学生快速反应支配球的能力;最后进行专项素质练习。

  3、结束阶段:集合调匀气息,拉伸肌肉放松,小结下课。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6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着“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简单运动技能的培养;通过学生自觉、自律、互学、互练、自创、互评等教学手段提高小篮球简单组合动作;课的设计富有趣味性、多样性、情景性、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小篮球与游戏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小场地和简化规则,同样具有对抗性、集体性,加上与游戏活动相结合,又表现出较强的趣味性。而二年级学生学习小篮球的基础只是在拍球比多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容也是最基础的拍球、运球动作,因为在整过小篮球学习过程中,运球动作可起到一个纽带作用。通过水平一单元教学的安排,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训练程度以及目标达成度都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信息反馈比较及时,也更便于今后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实施。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有效地掌握简单拍球、运球动作,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心理特点分析: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

  生理特点分析:二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力量差,容易疲劳,运动能力开始出现差异。

  认知能力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篮球学习常规,开始逐渐懂得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并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体育活动中出现简单的合作学习,对小篮球的简单运动知识有所了解,但还不够完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运动能力分析:通过一年级的小篮球学习,小篮球运动的能力有所提高,能简单的进行各种小篮球游戏,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因此,二年级小学生在学习小篮球时,将逐步出现以原地与行进间相结合为主的基础技能学习,也应以小篮球游戏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通过游戏化教学,能合理运用保护方法,善于表现自我,确立“我很棒”的自信心,养成互助学习的学习习惯及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情景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球的动作技能,熟悉球性。

  2、初步掌握创编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3、经过学生的各种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思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协调和灵敏等素质。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奔跑协调能力。

  4、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群体活动中主动表现自我的能力,及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互帮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球的动作技能,熟悉球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思考和探究欲望。

  3、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容易转移。

  教学用具

  小篮球40个小凳子8张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

  1、师生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课堂要求、

  组织:四列纵队

  XXXX

  XXXX

  XXXX

  XXXX

  要求:队伍快、静、齐

  遵守纪律,精神饱满

  二、课堂准备

  1、游戏“看谁拿的快”

  (1)教师讲解比赛方法,提出要求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3)分组比赛,教师观察。

  (4)评定胜负,奖励与惩罚,并师生交流总结

  2、熟悉球性

  (1)教师语言引导学生自创球的玩法

  (2)自由练习,教师巡视,观察

  (3)学生展示,师生交流,并练习、比赛

  (4)师生总结,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

  3、球操

  (1)播放音乐,教师在前领操,学生在后跟做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节拍一致,动作舒展,要达到热身效果

  三、课堂高潮

  1、你蹦我也蹦

  (1)教师语言导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练游戏(篮球不仅是用来拍的,而且还能帮助我们做一些其他的身体素质练习呢!双脚夹住球,模仿小兔子跳跃)

  (2)教师讲解比赛规则,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

  (3)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从旁观察、指导、保护

  (4)评定胜负,指出学生们的成功点与不足点,鼓励学生正确看待失败,不要灰心,要积极向前看

  2、看谁投的准

  (1)教师讲解比赛方法,提出要求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3)分组比赛,教师观察。

  (4)评定胜负,奖励与惩罚,并师生交流总

  3、智力大拼图

  (1)教师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练游戏(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篮球摆出几种形状出来啊?)

  (2)教师讲解比赛规则,要求学生遵守比赛规则,

  (3)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比赛,教师从旁观察、指导、保护

  (4)评定胜负,指出学生们的成功点与不足点,鼓励学生在比赛中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四、课后恢复

  1、放松身心太极拳

  (1)教师在前领打太极拳,学生跟随老师模仿打太极拳

  要求:动作慢。调节心理,身体状态

  2、师生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篮球的魅力有多大了吧,它的作用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让学生自由阐述。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7

  简介:

  小学高级教师,扬中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省体育学会会员,市体育教科研组组长,20xx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聘任为“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长期信息调查员”。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体育学科的素质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加强教学理论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先后有多篇论文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在市作了多次学术讲座,每学年能够在校和市上公开课或者展示课。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比赛有多名学生获奖。

  设计理念: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

  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的综合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小学高段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训练方法,可塑性较大。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若不在教学中注重对身体、心理目的性,正确的动机,顽强的意志以及拼搏精神的培养,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因此,如何教小学生打篮球,并让她们积极投身于篮球运动,是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

  课的特色: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注意发挥教师

  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本节课我选择篮球的投篮和投活动篮比赛作为学生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努力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采用技能动作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留空、角色互换等教学手段,力求让学生做到:乐中玩、玩中练、在练中体验成功,同时来实现课时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设计亮点:

  在本课设计中,把体育新课程基本理念运用于课

  堂教学中,既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又注重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在轻松、愉快、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体育教育的多元功能,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任务。

  1、激发运动兴趣,乐于学习和展示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有了运动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课中,通过说出篮球明星、玩球、请学生表演和展示自己创造的篮球动作,比比谁投篮多、教师参与活动等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展示,体现了一种在“乐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指导思想。

  2、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新课程要求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重视的是讲解和示范,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做”,不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有人误解其意,课堂上放任自流,出现“放羊课”现象。这节课中较好地把握了主导与主体两者的关系。课上“玩球、投篮、比赛、舞蹈”的学习过程,都是学生主体学习的舞台,就连篮球的玩法、篮球投篮的要领、比赛取胜的关键等也都从学生总结中得出,老师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教师起着导演的作用。

  3、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机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传统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本课,老师充当了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语言亲切、自然,特别是在让学生表演和展示时,不仅常用商量的口气,且多有鼓励性。从当一位“篮球明星”到“比比谁的玩球方法多”,从高不可攀的“篮球明星”到“玩篮球”,降低了学习要求,学生觉得可望又可及了,也就“跃跃欲试”了。当分组篮球比赛时,学生用“石头、剪刀、布”决定发球权时,老师马上感觉到自己的疏漏,同时又马上意识到造成自己疏漏的意义,“给一片天空,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不正是新课程所追寻的吗?”这种意识和感悟,是对新课程理念和自主学习方式深刻思考、理解后的“顿悟”,是不断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经验积累的结果。

4、充分挖掘课堂)教学的多元功能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手段之一。”我们知道,一种学习目标的达成,可以用多种教学内容和手段来实现。同样,一种教学内容只要有意识地改变先后顺序、组织形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就同时能够达成多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在课中,就是借助学习篮球技术这个载体,通过玩球、投篮练习、投篮比赛等这些身体练习的基本手段,达到激发兴趣、学会技术、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多种目标,充分挖掘了课堂教学的多种教学功能。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8

  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篮球比赛运动员身体对抗的三大要素:身高、体重、技术。

  2.了解简单的篮球技战术理论和实践运用手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运动技战术配合意识。

  2.通过引入课堂辩论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集体合作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现代及未来篮球运动技战术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教学难点

  学生的见解能够独立、清晰的表达,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思路

  长期以来,体育课就有重实践、轻理论的传统。实际上,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实践的应用及深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为实践技术奠定理论基础,还能为实践技术提供理性认知,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从表象转入深层。所以,大力加强理论课的先导作用是体育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次课的.教材正是围绕这一重点对篮球运动的技战术实践进行先期的理论教学。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宣布课的目标,根据上节课的要求,同学们把收集到的姚明及奥尼尔个人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2.根据支持对象分组,推选代表,准备辩论赛。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宣布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同学按支持对象分组就坐。(2分钟)

  2.展示姚明、奥尼尔的个人资料及图片并讲解。(4分钟)

  3.辩论开始,请双方代表上台各自阐述观点,教师主持。(11分钟)

  4.教师讲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将问题展开,引入教学目标一。(4分钟)

  5.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篮球技战术演示板上讲解掩护进攻战术的运用过程、重点、难点及注意事项。(5分钟)

  6.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篮球技战术动画中演示“三对三”“五对五”战术运用过程,并详细讲解该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5分钟)

  7.请奥尼尔的支持者代表进攻队,姚明的支持者代表防守队,双方同学运用战术攻防理论进行辩论,遇到疑难问题,教师答疑解惑,并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二。(10分钟)

  8.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成果,提出要求。(4分钟)

  9.宣布下课。

  三、器材要求

  1.多媒体教室。

  2.多媒体课件。

  四、课后反思

【小学篮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篮球投篮教学设计01-21

篮球教学设计03-13

篮球教学设计01-25

篮球课教学设计06-05

体育篮球教学设计04-21

篮球课教学设计06-27

关于篮球教学设计12-15

小学体育《耐久跑、小篮球》教学设计04-29

篮球传接球教学设计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