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3 12:08:2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屈原列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苏武生平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

  2、掌握苏武在西域的经历和故事;

  3、理解苏武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苏武生平简介

  2、 苏武在西域的经历和故事

  3、 苏武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1、 苏武生平简介

  (1)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有哪些人物?

  (2)讲述:讲述苏武的生平,包括他出生地、家庭背景、官职经历等。

  (3)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苏武的印象,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哪些贡献?

  2、 苏武在西域的经历和故事

  (1)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曾听过哪些关于旅行的故事?

  (2)讲述:讲述苏武被贬到西域,他在那里度过了长达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并且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3)分析:分析苏武在流亡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智慧和勇气。

  3、 苏武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精神

  (1)导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认为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2)讲述:讲述苏武在流亡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守信仰、忠诚国家的精神,包括他不向匈奴屈服、不放弃回国的决心等。

  (3)分析:分析苏武这种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意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视频观看法

  3、 分组讨论法

  五、课后作业

  1、 写一篇关于苏武生平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贡献的文章;

  2、 背诵苏武在西域流亡时所留下的名言;

  3、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苏武,你会怎样面对流亡之后的生活?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积累,已具备一定的文言基础,且在初中和高中必修上学过《陈涉世家》、《鸿门宴》,初步了解了史传文学的特点。但是课文篇幅较长,需要掌握和梳理总结的文言知识较多,相关文化背景的障碍也比较大,需要学习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也较为复杂。学生对人物情感的理解与感悟相对浅显,不能简单的给人物贴上忠贞、不屈的标签,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独立研读文本,探究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并产生切己体察和积极思考,进行思辨性阅读,并以此来学习古代先贤的理想人格,激发自身的不屈立世情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预习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把握先贤不屈事迹

  审美鉴赏与创造直观感受先贤不屈气节

  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自身再思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梳理把握先贤不屈事迹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再思理想人格。

  教学方法情景式学习法、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觉醒年代》中学生唱《苏武牧羊》的片段。

  播放《觉醒年代》中关于易白沙的几个小片段合集。

  【PPT】1921年端午节,易白沙身穿一件白色长褂,头戴一项白帽,特意坐船到了他一直崇拜的陈献章的故乡,在这里,他效仿屈原,决然地跳海自杀,时年35岁。得知易白沙自杀的消息,毛泽东悲痛不已,亲自写挽联:“无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去年追悼杨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

  【导入语】面对军阀威胁,学生不屈,愿学苏武节不辱;面对无望之路,易白沙不屈,愿学屈原身不污。自古有言:大丈夫能屈能伸。然而关乎信仰时,不屈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卧薪尝胆”固然令人敬佩,那么坚持真理,不肯弯腰是否更为珍贵呢?请让我们走进《苏武传》和《屈原列传》,从先贤身上寻找不屈的理想。

  二、文本研习

  (卫律):(拔剑,佯装怒气)你!这可是在单于帐下,信不信现在就能治你的罪!

  (苏武):(淡淡瞥了卫律一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卫律):(剑入鞘,缓和口气,用商量的语气)苏君,刚才是我言重了,您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我也是为了您好。我自从离开汉庭,归顺单于以后,便有了爵号,还称了王,现在我可是有数万奴隶,数不清的牲畜,这样的富贵在汉庭什么时候才能有呢?苏君,您好好想想,只要您低低头,这些东西立刻到您手中啊!人活在世,短得很,不就图这些享受吗,何必白白送了性命呢?您就算为汉庭赔上了这条命,又有谁知道呢?

  (苏武):(毫无反应,愈发挺直了腰)呵,夏虫不可语冰,请回吧。

  (卫律):(向前,语气急迫,威逼利诱)苏君!单于可没有这样的耐心,你以为他会派人一遍遍问你吗?你若是降,我们将是最好的兄弟,同享无边的富贵,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怕是反悔也来不及了!

  (苏武):(背过身,怒)你背叛皇上是为不忠!抛却家人是为不孝!挑唆单于与汉相斗是为不仁!心无百姓是为不义!你这等无耻之人,我不想再多看一眼!如果你还有一点良心,就好好想想那些杀害使者的部落的下场,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想让匈奴横遭灾祸!

  (卫律):(手指苏武,发颤,脸色难看)等着看,你,你会后悔的!

  小组阐释:我们小组认为这个场景有两个对比,一是张胜贪生怕死、不负责任与苏武临危不惧,高度负责进行对比,另一个则是卫律威逼利诱、奴颜媚骨和苏武气节凛然、昂然不屈进行对比。

  【示例二】《李陵攻心,苏武明心》

  (李陵):(面露回忆之色,执酒杯)子卿,想当年我们同为侍中,如今又同在这草原帐中,一晃数年,真是造化弄人啊。来,今日我们莫管其他,就不醉不休。

  (苏武):(以手推拒)你既然还记得我们同为汉臣,那你今日的臣子之心,可还是忠于汉朝天子?

  (李陵):(面露悲痛,放下酒杯)我便是想忠于汉帝,可是他何尝善待我李氏一族?我拼死作战,无奈诈降,我有何错?可我李陵全家,死的死,关的关,既如此,我何必忠他!再想你苏氏,满门忠良,尽心竭力,可曾有好下场?你兄长,做奉车都尉,仅仅因为皇帝下车撞到柱子便被赐死;你幼弟,因没有抓到杀害驸马的宦骑便被逼死;你母亲临终前,也未曾见上你一面,死不瞑目;你妻子苦苦等你不归,含泪改嫁;你家里只余两个幼妹,还有你二女一子,不知生死。你为汉朝拼命,你的家人也没得到善待,你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也无人体谅。汉帝朝令夕改,喜怒无常,你何必为他折磨自己。

  (苏武):(哀叹)少卿,我知道你有痛苦,可是你既为李广将军之孙,又为我汉朝大将,不知是多少百姓和士人心中的模范,也是多少年轻将士心中的山峰,如今,这模范成了耻辱,这山峰轰然倒塌,你竟还以为这忠与不忠只是你一个念头的事情吗?我苏氏一族,本没有什么功劳和恩德,全凭皇帝栽培提拔。此份恩情信任,令我兄弟三人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况且我的人生志向,本就是忠君爱国,匡扶社稷,使天下安,怎么能因为自己一家的荣辱,而做出丝毫有损社稷,动摇人心的事情呢?我对汉庭的心,如子报父,坚决不移,而对匈奴,则,宁死不屈。

  (李陵):(心下翻涌)子卿,莫要再说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我实在不愿让你我做那无谓的挣扎,反正已无牵挂,不如让过去的事情,随草原的风一同消散吧。

  (苏武):(摇摇头,叹气)并非如此啊,你且去吧。

  (几天后)

  (李陵):(恳切)子卿,你要相信我,单于愿歉诚相待,只是爱惜人才,并非迫使你与汉为敌,且你我相知,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共饮,有何不乐呢?

  (苏武):(重重放下酒杯)你当真在这里活得问心无愧吗?难道对国家的诚心是随个人境地而转移的吗?若因为帝王的一时糊涂而改变自己忠于国家的心,那这个国家还是有前途的吗?若因为你父亲对你苛待,便认他人做父,这也是可以的吗?身为将领,身为使者,身上肩负的都是国家的重担,是最该挺直站立的人啊,决不可带着万千百姓的信奉向对立方下跪啊!我这副身躯,本以许国,死又何惜,今日你一定要让我向别人臣服,那我只有在你面前立刻就死了!可惜我们同途而来,却要殊途而归了!

  (李陵):(慨然长叹,眼泪直流)错了,错了,我终究还是错了……我只想值不值得,怨恨君主的不公,凭借一时情绪的好恶做出选择,可竟忘了我心中信仰。我最初投降时崩溃难忍,几乎就想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竟坦然接受了这种结果,还为它找理由。如今看来,竟是自欺欺人罢了。可笑啊,可笑。

  (苏武):(摇头,不忍再看)唉……

  (李陵):(一边恍惚离开,一边喃喃)子卿,我李陵和卫律罪孽深重,无以复加了……

  小组阐释:李陵是劝降的人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人。首先李陵和苏武之前交情就很好,他来劝说,苏武念在交情和李陵的遭遇,并不会一直横眉冷对,其次李陵绝非贪生怕死之人,他说的那些话如果从一个人来考虑的确是有理有据,比如汉武帝的性格问题,自己家人被狠心对待的问题等等。换一个人来的话,李陵的话可谓攻心极其有效。然而苏武的心太坚定了,太开阔了,他从不以自己个人遭遇为立场,而是将立场摆在大义上,他也不会因为各种情感就干扰他的选择,他始终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李陵和苏武,是最深入的对比。

  【示例三】《吟答渔父,自沉汨罗》

  (渔夫):(惊讶)您不是三闾大夫吗?应该高冠束发、锦衣华服、环佩遍体才是,为何披头散发、面色憔悴,走在这河畔呢?

  (屈原):(闻言抬头,目如死灰)这世间污浊遍地,独我清白立世,这人群宿醉不醒,独我清醒观世,时至今日,我才知道什么叫无力回天,这样的世道,我既救不了,便只有离去。若天道还有半分情感,请让我的死激起一点浪花吧。

  (渔夫):(抚了抚胡子,了然于胸)您太束缚自己了。既来到世上,受到世俗的熏染是无可避免的。再往前的圣人们,清楚明白这世界的道理,愿意适应世俗的变化,而能长存于世。您也可以如此呀。整个世界都污浊,你便也跟着走在污浊里,众人都沉醉,你便也跟着饮酒就是了。这样你能好好活着,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不能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但是也已经不容易了。何必让自己落入今日的境地,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苦吟感慨,让自己与日媲美的才华被掩盖,与月媲美的品质被诬陷?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屈原):(有了一点精神)世人皆知,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愿意让清白的身躯,受到外物的污染呢?既然对待身体如此,为何对待其余便不是如此了呢?没有人最初就立志做坏人吧,可是为什么后来见到名,见到利便要转变自己一直保持的心性呢?很多人最初也有自己的坚持吧,可是为什么遇到困难就随波逐流了呢?如果每个人多一点不屈服,也不会举世皆浊。就是因为少数人跟随多数人一起屈从于浑沌的生活了,才众人皆醉啊。或许您说的是很好的生活态度吧,可是这并非我的人生信仰。信正道而不改,才是君子立于世的'态度啊。我既无错,为何屈之?若使我高洁的品质将蒙受世俗的尘埃,那我此刻便要投入这长流不息的江河,葬身于江鱼的腹中了。

  (渔夫):(叹息)生有生的缘由,死有死的气节,我竟不能多言一词。

  (屈原):(坚定)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渔夫):(哀伤)我已经预见接下来的场景,请让我速速离去,避免看这不公的悲凉。

  (屈原):(释然)请按照您的心意行事吧,不过虽然不公,死却不因我对信仰绝望。这世道,我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全我的崇高理想,得以殉道,已是安慰了。

  (渔夫):(转身,慨然长叹)我所赞同的,千万人可选,他所坚持的,竟是鲜有同行的。终究是衡量常有,而气节不常有呀。

  (屈原):(怀石,自投汨罗)。

  小组阐释:这一段对话里,屈原用形象化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坚定不移的立场。渔父说的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所以历史上出现了中庸之道,也出现了许多和光同尘的人,更有“水至清则无鱼”的说法。这些是符合大众的认知的。然而屈原不愿意,他知道当众人都稍微弯腰时,自己的腰显得太直了,必然会被排斥,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人既然从动物变为人,那便该有堂堂正正人的姿态,怎么能让自己使自己退步呢?

  【小结】:同学们展现的一幕幕场景带领我们仿佛穿越千年以前,回到那草原和河畔,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苏武和屈原对于理想的追求。人活着都爱惜自己的性命,有志之士无不想保存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事业,可是他们在死与生之间的选择是那样坚定,死亦能重于生也。

  学习任务三:旁白,再思理想人格

  拍摄大纲的设计已经到了尾声,而作为制片人的你,为增加视频的感染力,需要在视频的结尾加上旁白,你会怎样设计?

  【示例一】:为苏武写一段结束语。即:他于茫茫大漠,心怀使命,昂首挺胸,眼里不变的是刚强;他于阴暗地窖,寒冷饥饿,卧雪吞毡,虽死不向匈奴投降;他于遥远北海,持节而行,牧羊为生,忍辱负重只盼重回故乡。苏武,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用行动捍卫家国,用行动捍卫人格。

  【示例二】:为苏武写一段话。即:若论诱惑,他们说,爵位财富任君选,牛马牲口堆满山,荣耀如此,何思汉?若论折磨,他们说,地窖不食迁北海,公羊生出小羊来,尽数做到,放君还。那么,威逼利诱到如此地步,是什么支撑苏武软硬不吃呢?是他的气节。生为大汉男儿,便永是大汉男儿,出为大汉使者,誓死是大汉使者。即使归来满头白发,他依旧是大汉的英雄。

  【示例三】:屈原的结束语最好为《离骚》的一节。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小结】听了同学们写的的旁白,老师心里非常感动,因为同学们没有把苏武和屈原仅仅当成纸片上的楷模,而是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并认为他们是高洁伟岸的。看来我们同学也深受影响,决定当一个坚贞不屈的人,以洁立世。

  四、总结

  【过渡语】古有恪守正道、威武不屈的屈原、苏武,于今,又会有怎样的不屈立世之人呢,我们来看个视频。

  【ppt】播放中印边界冲突视频

  【小结】“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新时代戍边英雄的真实写照,面对风与雪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英雄们用不屈、忠诚,以身许国,传达着对这片土地的赤胆忠心。他们始终如一的任性风骨,将生生不息,我们更应以此,用韧性不屈驰骋于自己的书卷年华!

  五、作业

  从远景近景的安排,灯光昏暗的处理,配乐等完善拍摄大纲。

  板书设计: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鲁迅曾从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上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文学价值,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史学价值则有不同观点。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宝、刘知几、黄震、胡适等大家,而刘知几在《史通》中的评价较具代表性,姑录于下:“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这是对《史记》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历史文献中第一个详细叙述屈原生平事迹的,在司马迁之前的文献中鲜见对屈原事迹的记载。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的依据是什么?其真实性到底如何?本节课的目的是以《屈原列传》为例,分析司马迁写作《史记》的方法.探究其写作《屈原列传》的真实性,以及为屈原作传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理解司马迁写作人物传记的方法。

  2.研读、体悟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布置预习】

  1.重点预习课文《屈原列传》第三小节、屈原与渔父对话部分和最后一节。大致了解并概括文章其他部分的内容。

  2.回顾《〈离骚〉节选》,写下你的“屈原印象”。

  【教学过程】

  —、导入

  1922年,胡适发表《读楚辞》一文,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与黄帝、周公同类,与希腊的荷马同类”,并指出集中于屈原身上的相关事迹很有可能只是后世的一种想象与附会。因为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较少,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次对屈原生平做详细记载,而司马迁的时代与屈原的时代有一段距离,因而怀疑其真实性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今天我们以《屈原列传》为例,来探一探其真实性到底如何。

  二、阅读文本,探讨作传之法

  1.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包括司马迁的寻访与阅读等。

  PPT: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见贾生吊之”。

  明确: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的呢?

  提示:找出文中与这些直接资料有关内容。如司马迁对于《离骚》的评点,对于《渔父》的引用。

  明确:司马迁读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后,“垂涕”,“想见其为人”;见“贾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3.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为写作历史著作的圭臬。作为一位史学家,司马迁为何在《史记》中加入大量议论?

  提示:从司马迁作传的依据和屈原的身份两个方面去思考分析。

  明确: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三、研读文本,追因探源

  在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中,司马迁重点介绍评价了《离骚》,认为《离骚》是最能“代表”屈原的。下面我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介绍、分析《离骚》的。

  (一)这一小节主要分几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离骚》的?

  明确:分三层。写作缘由、内容特色、伟大人格。

  (二)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找出文中有关内容,进行概括归纳。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PPT: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明确: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随文巩固重点词义:“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三)分析“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历史事件。

  1.屈原周围的“王”“谗谄”“邪曲”分别指谁?“不聪”“蔽明”“害公”“不容”又分别指哪些具体事件?

  提示:结合文中其他段落的内容.找出原文语句,梳理出相关的人物与事件。

  明确:“王”指楚怀王、顷襄王;“谗谄者”指上官大夫、子兰;“邪曲者”指靳尚、郑袖;“不聪”指“王怒而疏屈平”;“蔽明”指“谗之”;“害公”指“复释去张仪,竟死于秦”;“不容”指“争宠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2.司马迁用一个“穷”字来概括屈原的处境,这里的“穷”做何解释?

  PPT展示“穷”的解释及例句。

  ①阻塞不通。与“通”相对。引申为"走投无路”。

  ②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③生活困难。

  ④穷尽、完结。

  ⑤穷究,追究到底。

  例句:日暮途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则独善其身不忍穷竟其事……

  明确:从文中屈原的“疾”与“怨”中可以想见他处境困厄。

  3.同学们已学习过《离骚》,你同意司马迁的分析吗?在《离骚》中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屈原?

  (此为开放型问题,学生可各言尔志。)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司马迁对《离骚》的分析是合理的,可以成为支持《屈原列传》真实性的一个依据。

  五、深入文本,见其为人

  (一)我们来看另一处直接资料,关于屈原与渔父的对话(PPT略)。

  1.这段对话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对《屈原列传》的真实性存疑。

  2.为什么司马迁明知会有人对真实性存疑却依旧采用了这则材料?

  明确:《渔父》中“举世”“众人”与“我”之间,这种“多”与“少”的对比,表现了屈原的“穷”之境况,而这与《离骚》所表现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

  小结:真实是有不同维度的,基本层面是“事实的真实”,即确实发生,有明确依据;更高层面则为“想象的真实”,也许没有明确的依据,但通过历史学家的严密推导,是能够成立的。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不仅要做一位记录者,更要做一名开拓者;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知道的不仅仅是既定事实,更希望历史研究者引领我们能够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才是历史学的奥秘.也是历史学家的魅力所在。

  六、寻幽探微,由人及己

  《史记》体例的一大特点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马迁对传主的态度,请同学们齐读《屈原列传》最后一小节,思考:司马迁对屈原是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学生的回答:同情、惋惜、肯定、惺惺相惜……

  明确: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写作《屈原贾生列传》时,其内心可谓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观叙述者应持有的态度,他把屈原贾生两人合在一起写,是基于两人才情与命运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对这一类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际,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倾注了个人的丰富情感。

  课堂总结:胡适说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甚确,我们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映射出心中所想;但由此否定屈原在历史上的真实性未必恰当,“箭垛”一词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阐释空间,也增添了一份接近真实的可能性。“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庇荫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七、课后阅读,拓展深化

  课后阅读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一文,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2、掌握屈原《离骚》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3、理解屈原离开楚国的原因和内心感受。

  二、教学内容

  1、 屈原生平简介

  2、 《离骚》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3、 屈原离开楚国的原因和内心感受

  三、教学过程

  1、 屈原生平简介

  (1)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古代文化名人,有哪些人物?

  (2)讲述:讲述屈原的生平,包括他出生地、家庭背景、官职经历等。

  (3)提问:请同学们谈谈对屈原的印象,他对中国文化有哪些贡献?

  2、 《离骚》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1)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曾读过哪些诗歌?喜欢哪首诗歌?

  (2)讲述:讲述《离骚》的创作背景,包括屈原流亡之后写下这首诗歌的情景和意义。

  (3)分析: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形式、意境等方面。

  3、 屈原离开楚国的原因和内心感受

  (1)导入: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离别经历?是什么样的感受?

  (2)讲述:讲述屈原离开楚国的原因,包括他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和

  斗争。

  (3)分析:分析屈原在流亡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心感受,包括对故乡、对亲友、对未来的思考和感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分组讨论法

  3、 课堂演讲法

  五、课后作业

  1、 写一篇关于屈原生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的文章;

  2、 背诵《离骚》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

  3、 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屈原,你会怎样面对流亡之后的生活?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5

  一、导读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借助屈原的形象所弘扬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2、掌握传记文学的一般写法,并学习本文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学会屈原和司马迁对待现实的态度和思考社会问题的方法。

  二、学情自诊

  1、对比《藤野先生》、《鸿门宴》、《苏武传》三篇传记类文章,分析它们刻画人物手法的不同之处。

  鲁迅的《藤野先生》主要利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了我在日本的求学遭遇,以及思想的转变,从而写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作者通过侧面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不求上进,指出日本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从而与藤野先生相比较,突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心中只有药学的伟大人格。

  司马迁在《鸿门宴》中主要利用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鸿门宴前,是战与和的矛盾,写了项羽求战的雷厉风行,止战的坚决果断。鸿门宴中,是杀与保的矛盾,写出了项羽的一诺千金、大仁大义。鸿门宴后,是责与容的矛盾,项羽对刘邦的擅自离席不加追究,任其回到军营,显示了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从容自信。

  班固《苏武传》的对比描写十分突出。张胜贪生怕死,毫无骨气,反面衬托出了苏武的临危不惧、矢志爱国的情怀。卫律见利忘义,卖国求荣,表现了苏武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李陵善于伪装,忍气吞声,抱怨指责,突出了苏武的赤胆忠心、无怨无悔。

  2、分析第1题中三篇传记中人物的性格,比较他们对待现实问题的态度。

  藤野先生面对日本国内民族情绪的高涨,全身心投入于医学研究和教学之中,鼓励自己的学生用学术拯救自己的国家,没有一丝民族偏见和歧视,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仰的人物。

  项羽在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大义和大爱,用坦诚、守信和包容彰显了一个真正大英雄的气概,顶天立地,让人扼腕赞叹。

  苏武在死亡面前毫无惧色,以宁死不屈的精神,把爱国之志和民族气节演绎得淋漓尽致,让敌人都感动不已。在长达十九年的寒冷、贫穷、饥饿面前,毫不动摇,绝不降低自己的志气,坚守着自己的节操,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三、主要内容

  1、本文主要通过写屈原的哪几件事来展示屈原的性格特点?

  主要通过直接写屈原的四件事来表达他的痴心爱国的精神品质,第一件事是修宪因妒被疏,写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才华,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疏远了屈原。第二件事是著《离骚》以明志,写屈原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表明自己的爱国情怀,写出了一篇彪炳千古的文章《离骚》。第三件事是流放不改爱国,楚国被秦国的张仪欺骗,楚国却无人能辨识诡计,屈原多次进言,但不被重视,致使楚国国力削弱。第四件事是汨罗一身殉国,写了屈原不愿与朝中权贵同流合污,宁愿死也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另外还从侧面写了两件事来突出屈原在楚国的重要性,第一件事是张仪欺骗并削弱了楚国,而楚国竟然无人识破并反击。第二件事是屈原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2、本文使用了哪些独到的手法来表现屈原的精神品质和伟大人格?

  第一点,本文以记叙为主,融入了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文章的感情非常强烈,观点非常突出,这和常见的很多史官写史手法不太一样,也和自己写其它人物传记的手法不太一样。尤其是节选部分的和渔父的对话,更是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很有创意的议论文形式和记叙文形式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这种手法更能突出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向恶势力低头,保持自己高洁品行,虽死而不悔的伟大人格。

  第二点,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示屈原对于楚国的重要性。一个是写张仪的欺诈在楚国没有人能够识破,屈原识破了却不被重视,以至于楚国丢失了大量国土,楚怀王也被囚禁秦国,最终死在秦国。另外一个是屈原死后的影响,很多人模仿屈原的文风,出现了很多文学家,写出了屈原的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再一个影响就是屈原死后,楚国难以抵挡秦国的进攻,最终被秦国消灭。

  四、基础应用

  1、下列的划线字词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屈原高洁、高尚的品行,我们可以称之为高频词,请具体解释这些高频词。

  方正之不容也:方正,遵守规则,正直。

  竭忠尽智:竭忠,竭尽忠诚。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皭然,清白、纯净的样子。

  眷顾楚国:眷顾,眷恋怀念。

  何故怀瑾握瑜:怀瑾握瑜,原意指带着美玉,这里比喻指具有美好的品德。

  而蒙世之温蠖乎:温蠖,惛愦和污浊的意思。

  2、下列的语句都体现了屈原面对现实的态度,请字字落实地翻译这些高频句。

  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②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③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翻译:

  ①上官大夫看到屈原起草的法令就想修改而邀功,屈原不赞成他的做法。

  ②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理国家动荡不安的办法和道理,没有不完全透彻明白的。

  ③整个世界都污浊不堪,而我独自清白;众人都在沉迷中失去自己,而我独自清醒。

  3、读写同步:

  请写出“家国情怀”的高频词,不少于五个,并写成一篇不少于15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高频词可以让文章中心明确、突出,结构严谨,富有文采。高频词、高频句运用得好,可以让文章不跑题,有创意。

  “家国情怀”的高频词有:天下为公、匹夫有责、大爱无疆、责任道义、为生民立命、不负人民、无私奉献等等,如果有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等不同字数的高频词会让文章增色亮点。

  五、重点解析

  具体分析汨罗河畔屈原与渔父对话的部分,说说这部分的独特魅力。

  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对话是常见的文学形式,它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加剧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思想等重要作用,屈原和渔父的这段对话,不但具有以上四个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展示社会背景、覆盖全文主要内容、揭示屈原悲剧的根源、蕴含人生哲理和治世之道等作用。

  屈原投水而死,不只是屈原个性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悲剧。渔父能够认识屈原,并了解时事,讲出了一段“圣人”的道理,可见是一位并不一般的打鱼人,而是一位隐居世外高才。这两个人的对话,把当时的时代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而且认识如此一致,就是屈原所说的“举世混浊”,“众人皆醉”,只是两个人采取的人生态度不一样,一个是“与世推移”,一个是“九死而不悔”。

  在治世之道上,两个人也是不一致的,屈原是深思高举,绝不妥协,而渔父则是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里的“水清”和“水浊”形成对比,结合屈原说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中的“浊”、“清”可以看出,这里的“水清”是比喻治世。“缨”是古代帽子上彩色的装饰品,是有地位男子佩戴的帽子,他让屈原“濯我缨”,就是暗示屈原积极入世做官,即使是“水浊”,也可以用来洗脚,是告诉屈原不要放弃自己的志向,让屈原因势利导,积极参与楚国政事。也许有人会说,一开始的对话,渔父就要屈原“随其流而扬其波”,或者“哺其糠而啜其醨”,但是我们要看清渔父用的是反问句,这他是在试探屈原,当他看清屈原的志向之后,就建议他振作起来,激浊扬清,再次有所作为。

  六、自主探究

  司马迁在《史记》中呕心沥血刻画的人物有三个:屈原、项羽、陈涉,他最欣赏的就是屈原,最佩服的是项羽,最赞赏的是陈涉,请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内容和相关资料,分三个小组研究探讨司马迁为什么对他们三个如此赞赏,又是在行文中怎样表达的。

  探究提示:司马迁自比屈原,因为他和屈原有着同样有才华不被重用的遭遇,一个被处于宫刑,一个因流放而死。所以司马迁在行文中忍不住义愤填膺,替屈原呐喊、鸣不平,也是在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

  项羽是被汉朝的创始人刘邦打败的英雄,而司马迁在对刘氏王朝的怨恨通过项羽表达出来也是合情合理的。项羽本身就是西楚霸王,也应该载入“世家”,司马迁本来是要把项羽写入世家,作为震古烁今的帝王记载的,但是遭到了刘氏王朝的反对,只能作罢,所以他在行文中比较全面地对比项羽和刘邦,写了刘邦的阴险奸诈,写了项羽的率真挚诚。司马迁恨不能自己成为项羽,让历史重演,去打败刘邦,所以司马迁精雕细刻项羽,写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也为他的失败感到无比的遗憾。

  司马迁很欣赏陈涉的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强权的勇气,把他列入世家,和那些历史上的明君贤臣相提并论,写出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英雄是如何从下层人崛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又如何被人利用,最终被暗害牺牲,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也可以把陈涉和项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他们之间成功和失败的根源。

  司马迁融己于史直抒胸臆,融今于史秉笔直书,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他质朴真诚、真情写作的独特魅力。他的这些方面和屈原、项羽、陈涉相比,真的是气概相似、气魄相通、气脉相承。

  七、读写结合

  假如你回到了战国后期,遇见了屈原,请选择一个场景,加以描述,并体现你对屈原的感情。不少于600字。

  写作点拨:场景要选择本文中的几个地点,楚国都城郢、汨罗河畔、楚王宫内等。

  描述时要有时间、环境的背景,要有场景细节的刻画,更要有抒情和议论的成分,让描写、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来表达对屈原的感情。

  对屈原的感情可赞扬,可批评,可警告,可劝导8943;8943;还要注意场景的描写要和对屈原的感情具有一致性。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 、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 、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法设想: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要点

  借助“预习提示”,圈点勾划,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的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列传用以记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迹。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二、课内预习课文。要求:

  1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疏通课文;

  2利用“预习提示”习问练读,感知课文的内容和结构:

  ①课文主要记叙了屈原的哪些事迹?

  ②圈点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词。

  ③在课文中划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现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词语。

  ④给课文分段,编写各段提纲。

  按:①③两题以后结合研读课文讨论。

  三、讨论②④两题,分段。

  层次结构:

  这篇课文共12段,可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3段),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1段),写屈原的身份、才识。以“王甚任之”总括楚怀王对屈原的信任,以“博”“强”“明”“娴”“图议”“接遇”“应对”点明信任的原因,也点明了下文上官大夫嫉妒的原因。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楚国的国君芈(mǐ)姓,熊氏,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受封于屈邑,因以封邑为氏,所以说是“楚之同姓”。

  第二层(第2段),写上官大夫嫉贤进谗和怀王信谗,屈原被怀王疏远。“王怒而疏屈平”总括屈原政治生活中的第一个不幸。与上文的“王甚任之”形成强烈对比,这一“任”一“疏”,见出楚王反复无常,践踏人才。上有昏君,下有佞臣,楚国政治的腐败黑暗可想而知。

  第三层(第3段),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对《离骚》的高度评价。《离骚》是由怨愤产生的。“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是其外因;“穷”和“怨”是其内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是“穷”的具体内容。“穷”则“怨”,“怨”则“歌”,于是司马迁作出推断:“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里,把《离骚》与楚国黑暗腐败的政治环境和屈原的主观感受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写作《离骚》正是屈原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和控诉。对《离骚》内容和形式的评价结合屈原的品德修养一起进行,从文如其人的角度,介绍屈原的志洁行廉是其“文约”“辞微”“称小旨大”“类迩义远”的思想基础。《离骚》特别突出“志洁”这个特点,以污泥、浊秽、尘埃、滋垢喻邪恶,以美人香草喻高洁的志趣。面对种种邪恶,屈原矢志如一,出污泥而不染,保持高洁的品德。司马迁以极大的热情赞扬屈原的这种高尚品德可“与日月争光”。

  第二部分(第4至第10段),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这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4至第7段),写屈原被怀王罢黜后,怀王三次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突出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命运息息相关。

  第二层(第8至第10段),写顷襄王昏愦,屈原见“迁”。这一层突出屈原遭放逐后还“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又一次为屈原作不平之鸣。

  第三部分(第11段),写屈原自沉汨罗的经过。这部分着重记叙了屈原与渔父的两次对话。第一次对话揭示出屈原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清”者“醒”者必然是厄运。第二次对话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愿葬身鱼腹,也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这部分形为记叙,实为议论,以转述人物对话代议论,既评屈原之志,也抒司马迁之情,从不同意见的争论中,突出屈原的观点。

  第四部分(末段),写屈原死后的影响。一是屈原创造的`楚辞一体,作者后继有人,但都不能像屈原那样直谏;一是屈原死后,楚为秦所灭。

  综上所述,这篇课文通过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相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处处流露出作者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四、布置作业:

  1给黑体的字注音:

  惨怛()商于()温蠖()

  濯淖()啜其醨()()帝喾()

  皭然()汶汶()汨罗()

  屈匄()随属()唐眛()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总第23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时间:

  10月12日(星期二)第3、4节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检查作业。

  二、研习新课:

  1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2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曰:‘……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4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明确: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结合分析板书:

  一、才能杰出,蒙谗见疏

  1甚任之

  2怒而疏

  3作《离骚》

  5词句提示点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这是两个并列的判断句。古人认为上天是人类的起源,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③“谗人间之”:间,读jiàn,离间。之:代词,他们,指屈平与其君。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是“明”的宾词。靡:无。见:现。

  三、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练习口头翻译。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五。

  第三课时(总第24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时间:

  10月15日(星期五)第1、2节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课文第一部分已经告诉我们,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这样一个才能杰出、品质高尚的人,却蒙谗见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课文第二部分记叙了“屈平既绌”以后楚国的命运和他的政治遭遇,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下面我们研读这部分内容。

  二、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概括并板书:

  4.①受骗绝齐

  ②兵败丹淅

  ③蓝田退兵

  5.④复释张仪

  6.⑤诸侯击楚

  7.⑥赴秦身死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提示: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

  三、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

  1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明确:

  态度:嫉之

  信念: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

  精神: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3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以结语式的方式,指出楚国的危难在于“怀王之终不悟”,“此不知人之祸也”。通过议论,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盛衰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4 “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提示:顷襄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已见糊涂,“怒而迁”屈原,更见其昏愦。

  四、词语提示点拔:

  1 “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 “双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 “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 “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 “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 “复之秦”:之:动词,到。

  7 “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和练习”四。

  第四课时(总第25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归纳课文,理解写作特点。

  教学时间:

  10月16日(星期六)第1、2节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屈原蒙谗见疏,楚国祸患相属。怀王身死,顷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怒而“迁”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屈原愤而自沉汨罗,与邪恶势力进行了最后的抗争。

  二、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串讲课文。

  2讨论: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宁赴长流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词语提示点拔:

  ①“被发行吟泽畔”:被:同“披”。

  ②“颜色”:脸色。

  ③“形容枯槁”:样子消瘦。形容:形体容貌,样子。枯槁:干枯,形容消瘦。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物之汶汶:即汶汶之物。都是定语后置。

  三、研读课文最后一段:屈原既死,赋存国亡。“屈原辞赋悬日月”,他创造的楚辞诗体后继有人,但“终莫敢直谏”。楚国日以削,为秦所灭。这一段将楚辞的后来者与屈原相对照,将楚之灭亡与屈原相联系,写出了屈原无可比拟的崇高伟大和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四、总结课文

  1 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 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求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义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介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我们读《屈原列传》就是为了读屈原的行,读屈原的心,读屈原的思想情感体系。进而吸收养分,构建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体系。

  所以,本次教学设,就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司马迁的角度来关注屈原的人生及命运。从司马迁饱含血泪的字句中去感悟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体会作者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心中块垒的情感与目的。引领学生传承屈原以及司马迁身上的高尚人格。努力构建和追求高尚的人格。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课文将屈原的遭遇与国家生死存亡相联系,表现其人格风采的独特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一、教学过程

  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列传》,看看司马迁是怎样认识与评价屈原的。

  二、作者介绍

  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1。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三、题目解说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献。该篇传记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讲述了其个人的身世浮沉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德。

  四、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第10—11段):写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12段):写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五、全文分析

  1、解释下列句子:

  ①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闾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②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③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明确: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3、屈原为什么不按照渔父所说的去做?

  明确:“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六、写作特色: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七、布置作业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惨怛(dá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B、惨怛(dà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C、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zhuō)憔悴(cuì)

  D、惨怛(dá)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过程

  任务一:梳理结构(事件)

  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详写)。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结论:

  司马迁用1段66个字写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却用大量的笔墨10段详写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绌—迁—沉),旨在告诉我们,屈原的“存君兴国”的爱国主义,不仅在楚国强大时爱国,个人施展理想时爱国;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时候热爱楚国,在国君危难时热爱楚国。

  任务二:围绕评价,解读其志

  1.解读其志

  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

  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思考: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结论: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

  第10段的关键句有: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任务三:围绕遭遇,评议其人

  1.引入评议

  太史公评价里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遂自沉)

  3.人物评价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结论: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2)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二是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10-07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04-28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精选13篇)12-05

屈原教学设计10-08

《屈原》教学设计10-09

《屈原》教学设计05-01

屈原教学设计06-29

《屈原列传》教案(精选10篇)05-14

《屈原列传》优秀教案(精选5篇)03-09

《屈原》教学设计范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