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4 07:42:22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 相关推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课尝试运用层面教学法。层面教学有两个含义:一是文本解读的表层和深层,二是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层次和发展层次。即使是朗读。也分为分析前读和分析后读两个层面,前者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后者则要有提高,读出情感和意蕴。

  【教学目标】

  I.深入探究“微冷”“归去”等词语的语用义,掌握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初步理解“语境的压力”。

  2.把握本词较为复杂的情感线索,并由点及面,了解宋词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基本层面】

  一、导入新课如果在路上遇到下雨,又没带雨具,我们一般会怎么办?对。我们一般会小跑避雨。但是,有一人不但不避雨,反而“吟啸徐行”,这人是谁?他为什么这样特别呢?我们看PPT的三幅图,哪一幅图最符合本词的意境呢?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第二幅画,因为这幅画的主人公戴着草帽.穿着草鞋,拄着一根竹杖,正应了词中的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

  二、分析前的朗读三个字的字音要读准——蓑,料峭,萧瑟;几处的节奏不能读破。

  三、解析注解和题序

  苏轼词多用题序,点明词作的时间、地点、环境和创作动机,这也是苏轼对宋词的一个贡献。注意以下几点:作品写于黄州,联系上学期学过的《赤壁赋》,请学生讲述一下苏轼到黄州的原因。

  “乌台诗案”在学《赤壁赋》时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注意提示这样三个方面:首先,“雨具”是指带雨具的人。其次,作者为什么要在题序中特地指出这个细节呢?其实这是为下文雨中漫步张本。再次,苏轼去沙湖干什么?准备到此买田终老?经过三年的磨洗,苏轼的心境是不是更平和了?

  四、文字层面的赏析(重点理清几处修辞手法)

  1.“山头斜照”赋以人的情感,是拟人,夕阳像一位老朋友,在山头等候,给历经“风雨”洗礼的苏轼以关怀、以温暖,表达了作者在酒醒之后的惊喜之情。“风雨”是双关,既指现实中的“穿林打叶声”,也指人生险途和险致其死地的政治风雨。“微冷”也可理解为双关,是酒醒雨淋之后身体寒冷,也是写梦醒后的心理状况,回到现实中的凄苦无奈之情。

  2.“竹杖芒鞋”有没有可能“轻胜马”?作者怕什么?归纳小组讨论的结果,大体得出如下结论:

  (1)“竹杖芒鞋轻胜马”应该是作者在酒醉状态下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感受。

  (2)“谁怕?”,表层含义是不惧风吹雨打,实际上也是面对政治风雨的一种态度,在宦海沉浮中随遇而安,求得心灵的宁静,这就和下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境界黏合在一起了。

  “新批评”主将布鲁克斯说:“反讽作为对于语境压力的承认,存在于任何时期的诗、甚至简单的抒情诗里。”①语境能使一句话的含混意颠倒,这就是反讽。诗歌中的所有语词都得受到语境的约束,它们的意义都受到语境的影响,因而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讽。本词的反讽意味就很浓烈:在语境的压力下,“谁怕”这一简单语词获得了新生,产生了复杂的语境义——“乌台诗案”的制造者们本来想从精神上压倒苏轼,但没想到他在黄州吟诗作画,甚至准备买田终老,日子过得很滋润。这是典型的悖论型反讽。

  五、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生找出词中的三处景致,小组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1.漠然视之(关键词“任平生”的“任”,即任凭之意,随遇而安的心理。)

  2.无奈(关键词“微冷”既有酒后的冷意,更是回归现实后内心的凄苦。)

  3.超然视之(对于宦海沉浮的达观态度)

  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漠然一无奈一超然。到了这个层次,完成了基本层面的教学。但是,还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需要探究。

  【发展层面】

  一、深层意蕴挖掘

  1.学生提问:既然是“雨具先去”,苏轼怎么可能穿着蓑衣呢?提示: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和下阂的“酒醒”结合起来分析,他觉得“竹杖芒鞋”轻便得很,胜过了坐骑,这是一种醉酒状态下的独特感受,这个“轻”字里分明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他甚至还朦朦胧胧觉得自己是披了蓑衣在雨中徐行的,暂时忘却了官场险恶难测,人世蝇营狗苟,而沉溺于酒后的自我陶醉之中,随遇而安,这正如胡云翼在《宋词选》中所说的“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当然,醉酒淋雨是要付出代价的,苏老夫子得病了,他在散文《游沙湖》中有记载:“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但是,醉酒中的陶醉沉迷总是暂时的。“料峭春风吹酒醒”,料峭的春风无情地把作者吹回到现实之中。这“醒”字既是实写雨淋身体寒冷而酒醒;也是写梦醒后的心理状况,回到现实中的凄苦无奈之情。但是,远处山头温暖的夕阳让作者感到了些许暖意,也增添了他战胜逆境的信心。

  2.我们知道.诗以抒发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常常把感情浓缩在一个点上,选择最动情的一个短镜头,情感最强烈的一个饱和点。

  以苏轼《惠州一绝》为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里最动情的镜头就是吃荔枝,情感的饱万方数据和点就是“长作岭南人”。没有人会去追问作者为什么这么热爱岭南,更不必担忧荔枝吃太多会得糖尿病。

  但词不一样。大家知道,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有利于抒发个体生存的忧患、纾解人生失意的苦闷。

  总之,宋词以更加细巧的语言,更加灵动的形式,表达更为细腻的个体情感。

  二、哲理层面探究“归去”,作者欲归何处?结合提供的参考资料,展开小组讨论探究。

  参考资料(课前先印给学生阅读):苏轼《游沙田》、《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临江仙·夜归临皋》,百度百科资料(神宗朝,新党执政,推行新法,反对变法的旧党人士大多被排斥出朝廷。哲宗元祜年间,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旧党人士而力斥新党,属于旧党的苏轼及苏门诸君子纷纷回朝,会师于汴京,诗词酬唱,酒酣耳热,文坛盛况空前),余秋雨《苏东坡突围》“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学生分组探究的四种观点:第一组:归去沙田,那是作者买田终老之处。

  点评:结合注解,大抵不错,只是太实了,缺少深层次的体悟。

  第二组:作者从此真正成熟了,不问官场事物,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如陶渊明和“竹林七贤”。

  点评:和第一组相比,能够向深层挖掘,但这是照搬余秋雨的推断,结论太武断,缺少对其他参考资料的比照,错解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第三组:归去朝廷。重整旗鼓。

  点评:这是从积极处去理解人物,有拔高之嫌。

  第四组:归去江海,寻找心灵的宁静,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点评:既能深层次挖掘,又不过分拔高,和作品、参考资料提供的核心意思深度融合,“于我心有戚戚焉”。(学生笑声,掌声。)以上是对作品深层意蕴的探究,形成相互对立的四种观点,正符合新批评的反讽理论中的主题型反讽,“在一部作品中,有时能发现它表达的主题思想意义是相反相成的二层意义”⑦。

  三、分析后的朗读(读出节奏、韵味、情感)

  四、作业

  1.背诵本词,完成《三维设计》中相关练习。

  2.预习柳永《雨霖铃》,找出词中“过片”的文字。思考“虚实结合”的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定风波教学设计02-14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10-08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02-27

定风波教学设计精品(11篇)10-30

听蛙声作文10-06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12-05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06-17

《听泉》教学设计09-30

苏轼《定风波》教学设计(通用11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