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热)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1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识字,写字。
1、生字卡片。
2、三个小朋友的图像。
一、导入。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谜底:风)。
2、同学们,你们了解风吗?谁能说说你感受到的风?有风的时候,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景象呢?风有颜色吗?有味道吗?它能画得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风》这个故事。
3、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学生自由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他们的名字,老师在图像旁写上他们的'名字。号召学生和三个小朋友做朋友,与他们打招呼,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这六个生字了。
2、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六字在我们班上那些同学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湿——显。
三·再读课文,巩固识字。
1·分组轮读课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
1·正确书写。
不要多笔画:“丹”字里面只有一点。“乌”字里面没有点。
不要少笔画:“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眨”字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是三点水。
“陈”字右边是“东”,不要写成“车”。
重点指导“忽,眨,涛,斜”这四个字。
2·美观书写。
观察结构特点:如,“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
老师示范:“艺”字草字头应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写平,“钩”直上。
3·练习书写。
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按照范字临摹,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
板书设计。
15·画风。
宋涛陈丹赵艺显。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艺”“丝”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到事情要善于思考,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小朋友的创意。
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看不见,摸不着,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板书出示:风)。
2、风我们能听到吗?(能),我们能感受到风吗?(能),我们能听的到风,能感受的到风,那风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小朋友,我们来认识下他们(ppt出示),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带拼音自己读一下。
2、去掉拼音,全班齐读。
3、与三位小朋友打招呼。
4、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注意: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三、理解课文,朗读指导。
1、指名分段朗读(朗读后学生评议,并引导学生概括出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风)。
2、默读课文(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画出来)。
3、(1)赵小艺(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师:他是怎么把风画出来的?(在飘动的旗子里,在转动的风车里。)请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好吗?(指名读)。
课件出示句子:“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师: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把风来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互相评价,从他的朗读中,你感受到风了吗?从哪个词感受到的?(飘、呼呼地转)是啊,风把风车吹得都呼呼地转动起来了,多形象,多有趣啊!(分男女生读)。
(2)师:赵小艺最先想到画风的办法,她是怎样的心情?(兴奋、自豪)。
师:是啊,多么兴奋,多么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两段话,不仅把风的感觉读出来,还要读出自豪、兴奋的语气。(齐读)。
(3)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歌,想不想听。出示: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齐读)。
4、(1)宋涛和陈丹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从哪感觉到风?到课文中去找找相关的词句,圈一圈,再读一读。等会可以选你喜欢的小朋友,做做宋涛或陈丹,把你是怎么画风的告诉大家。
陈丹:(板书:小树弯)。
师:你是?你画了?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的?(从弯弯的小树中告诉我们风来了,点击弯弯的小树)这时候你是怎样的心情?是啊,调皮的风把小树吹弯了腰,多有趣啊。请喜欢陈丹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句子: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2)仿照给赵小艺的画写的诗,给陈丹的画做诗。
4、宋涛(板书:雨丝斜)。
师:你是怎么画风的呢?你也能画风了,你是怎样的心情?请喜欢宋涛的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们的朗读里(男女生读)。
课件出示句子: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1、观察结构。
2、生汇报那些字易写错。
3、师范写。
5、生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6、评议,展示。
15画风。
赵小艺风车转旗子飘。
陈丹小树弯。
宋涛雨丝斜。
六、作业设计。
自己画一画风,并用上本节课新学的诗歌形式,把你的风描述出来。
-----------------------。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课文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在教学实践中,我遵循以下理念。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风、说风、画风、写风,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话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练和精确,教师说的太多,应该反过来,让学生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未把握好,写字环节时间太少,收尾比较仓促。
以上就是这节课给我的点滴启示,教学是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的去学习积累的,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促动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今后我会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发现,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谜语,你们来猜猜。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风)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生:(风很冷;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能吹动很多东西;没有颜色……)
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
(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
二、新授
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
生:(谁和谁在画风、他们在哪儿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他们画得好吗?)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谁在画风?2、他们是怎样动脑筋把风画出来的?谁来把这两个问题读一读?(生读)
师:读得好!我们要想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呀,就必须认真读课文。首先,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把字音读准了。注意,自由读就是各读各的。好,开始。(生读)
师:刚刚同学们读了课文,能回答老师提的问题了吗?下面呀,老师来检查一下,看谁刚才读得认真?谁在画风?生:
师:那我们有请这三位小朋友请出来?让我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生打招呼:叫他们的名字,并学习生字。联系实际。怎么记住?齐读-----个别读)
师:那他们是怎样动脑筋把风画出来的呢?(指问题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咱们先来看图,你们看(出示课件:三幅图)这就是他们的画,老师这有三个问题,大家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1、你喜欢谁的画?
2、他的画上画了什么?
3、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自己练习把这三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你想说哪幅就说哪幅。(生练说)
生:我喜欢小艺的画。
师:好,老师把它放大。(点击放大)好,你继续说。
生:他的画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红旗和一个拿着风车的小朋友,从画中红旗飘起来了、风车转起来了可以知道有风。
师:我们看他说的对不对?(点击“红旗”、“风车”分别听到表扬)从她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了,原来小艺是通过画红旗飘风车转(板书:红旗飘风车转)来表现风的。那么谁能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内容再美美地读一遍?(指名读文)
师;读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
1、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2、赵小艺说:“我能!”
生(如:第一句比较具体,第二句话不具体。第一句给人的感觉是经过思考说出来的而第二句没有思考好像直接就说出来了。)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部分内容。指名读
师:她读得怎么样?生:(她读得很有感情。)
还有哪位小朋友想来说说其他的图?(回到三幅图)
生:我喜欢陈丹的画。师:好,我也把它放大,你继续说。
生:画上画了房子、太阳、树和小鸟。从画中画了弯弯的小树可以知道有风,因为是风把小树吹弯了。
师:嗯,不错。哦!原来陈丹画的是被风吹弯了的小树。(板书:小树弯)
师:谁能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文字再读一读。指名读
师:他读得怎么样?生:
师:赵小艺,陈丹都画出了自己的风,宋涛又是怎么画风的呢?举手的人可真多!接下来,老师要在你们当中挑一位小朋友上台来说谁愿意接着汇报?
生:宋涛的画上画了房子、树、乌云、几条斜斜的雨丝,我通过“斜斜的”的这个词感受到宋涛画出了风。(师板书雨丝斜)
师:(点击“雨丝”听到表扬)瞧,它夸你了,你真聪明。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谁愿意再给这幅画配上书上的文字,再读一读(生读)
师:现在谁能看着老师黑板上画的和写的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
生:(他们是通过画红旗飘、风车转小树弯、雨丝斜把风画出来的。)
师:(小结)也就是说他们是通过画风中不同景物(指板书)的变化来表现风的。
师:同学们学得真好!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爱动脑筋,爱思考,所以我喜欢他们。因为他们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
师:那么他们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多画风的方法呢
生:(因为他们平时留心观察生活。)
师:你说得太精彩了!大家表扬表扬他。
三、朗读练习
师:文中的三个小朋友老师也非常喜欢,愿不愿意再度读一遍课文?(愿意)这次咱们换一种方式读怎么样?商量商量咱们准备怎么读?谁有好方法?
生:老师,咱们分角色朗读。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生读文师巡视)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生读文
师:文中最后一句话你怎么理解?
生:(是说他们画得好,是对他们的赞美。)
四、拓展思维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书上的三个小朋友是这样(指板书)来画风的,但老师相信,如果是我们班的小朋友来画的话,你们的点子一定会更多。现在,请小朋友们一闭上眼睛。听!风儿向你们吹来了。(放录音)在风中呀,许多事物发生了变化,高高的'天空中,清澈的小河边,碧绿的山坡上,人们身上穿的,桌上摆的,阳台上挂的,等等等等。如果让你们也来画风,还可以画些什么呢?一起来说说
师: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说。那就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同桌间互相说。
师:能不能把你说的试着写下来。(生写风)
师:谁愿意把你写的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自己的作品。)
师:我们写出了风,你们可以把你写的风再画一画吗?(生画读并展示)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个人人喜欢的好孩子
五、作业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喜爱阅读的你:找写风的资料读一读。
喜爱写作的你:写一篇有关风的儿歌或日记。
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红旗飘
风车转
陈丹小树弯
宋涛雨丝斜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达风的。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知道文中的小朋友是通过什么来画风的。
三、教学时数:2。
学案设计:
一、认真朗读课文3次,(请家长在书上签名)并圈出生字,写好卡片。
二、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和在一起。他们先画、、和,最后画的事。
2、宋涛、陈丹、赵小艺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宋涛画。
陈丹画。
赵小艺画。
三、拓展:
1、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请你画一画,然后也像他们这样写一写。
我画的是,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4、声音、气味与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声音、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画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风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那么风能不能画出来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画风。(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可能会提:都有谁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怎么知道画的是风?什么是风?谁最聪明?
5、小结过渡: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了解其中的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谁在画风?2.他们是怎样动脑筋把风画出来的?谁来把这两个问题读一读?(生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汇报。
3、小结归纳。出示填空:
这遍课文主要讲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先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最后他们画了风的事。
三、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仔细地读一遍课文,这一回老师要提醒大家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词,读后标出自然段。
2、检查汇报。
(1)读字卡,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宋代浪涛姓陈姓赵丹心艺术显得。
a、带拼音读。
b、去拼音读。
(1)说说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
(2)口头组词。
乌云雨丝旗杆忽然斜斜的转动眨眼。
(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眨、斜。
(5)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四、朗读全文。
1、男女声赛读,每组一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学生读叙述,老师读孩子们的话。
五、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唱(说)有“风”的歌曲、(诗句)、以及听风声。
(2)、风,我们听得见,还能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还可以写一写,那么,它能画下来吗?(板题)真的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画风》,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悟。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
2、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指名读出所画的句子。(2人)。
3、听了他们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1)我知道赵小艺她会画风,画的是一面飘动的旗子。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指读,课件出示。
(3)从这句话中你还明白什么?(抓住“眨眨”、“想了想”)想什么?
(4)宋涛为什么会提这样的问题?怎样读这句话?
(5)陈丹听了怎样回答?
指名读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陈丹也认为风是画不出来的,而且没人能画得出来)。
(6)你从哪个词看出没人可以画出来?(谁也)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请你读一读。
(7)赵小艺又怎样回答?(再读句子)。
为什么小艺在说之前要眨眨眼睛,想了想才说,而不象陈丹那样马上就说?
她在想什么?有没有想到画风的办法?从哪里可以看出?(我能!)“我能”后面是一个什么标点?为什么是叹号?(说明她很有把握、自信)谁来读?(随着朗读贴板书:旗子)。
过渡:旗子刚刚画好,宋涛有什么反应?
1、出示宋涛说的话,朗读。
3、小艺会画风了,还有谁也会画风了?(陈丹)他画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指名读出示再读。
4、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小树)。
过渡:是呀,陈丹,你真不简单,这么快就学会画风了。宋涛有没有学会呢?从哪看出?指名读句字。(出示)。
1、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随着回答贴板书:雨丝)。
2、宋涛想了想,他想什么?为什么想了想?你觉得宋涛是个怎样的孩子?
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3、出示第八段,谁来读?你明白了什么?小艺为什么笑着说?她笑什么?为什么笑?
过渡:这三个小朋友都会画风了,他们越画越高兴。他们正笑着,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是不是真的动了呢?为什么?(自由说)。
4、你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5、好,现在我就来扮演他们,你喜欢谁就扮演谁,先自己读好句子。
自由读指名扮演评议小组扮演。
三、拓展。
1、三个小朋友都会画风了,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板书出示)。
画的是(),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2、他们都会画风了,你会不会画?你想画什么?请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我会画,因为有风在吹,所以()。我还想画,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3、小组合作画风展示作品,评议。
6、作业: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画画。
板书设计:
旗子飘。
画风风车转。
小树弯。
雨丝斜。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生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
1、cai课件。
2、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则谜语,你们猜猜它是谁?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出示课件)板书:风,这是什么?齐读“风”哪些小朋友知道有关风是诗句?指名说关于风,你还知道哪些知识?指名说你知道有什么样的风?请你表演给大家看。
生:我知道微风。(表演)。
生:我知道狂风。(表演)。
我们知道风听得见,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吗?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
二、质疑:
师: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有3个小朋友也很能干,看他们会干什么啊?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呀?
生:他们是谁呀?怎么能把风画下来呀?
师:是啊,他们怎么把风画出来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听课文录音,要求读通课文,初知大意,再读读生字。
2)师:你知道了是哪三个小朋友那么能干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个招呼。
通过读名字认识:宋、涛、陈、丹、赵、艺。
3)多媒体出示互相认读生字。
四、读文感悟,学生质疑。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懂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不了解的,师生合作解疑。
五、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1、多媒体出示问题:
(1)小朋友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2)你喜欢三位小朋友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
1)师:他们是怎么画的呢?请小朋友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互相说说。(相机演示课件,相机板书)。
2)瞧瞧他们多了不起,那么你到底喜欢谁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好吗?
3)这三个聪明的孩子动脑筋,想办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愿意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六、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如果你想用笔写,那也不错哟!(学生口答,相机出示有关“生活中的风”的.课件)。
2)拿起你们五颜六色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开始你们就开始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画,老师巡视)。
3)上台来展示,说说自己的画师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仔细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七、指导书写:
1、请同学们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我想问大家一个非常难的问题:哪些字有一个笔画是一笔写成的。
2、家写写这几种笔画。
“艺”的最后一笔:横折弯钩,“丹”的第二笔:横折钩。
3、小朋友,请你先把“乌、艺、陈、转眨”这几个字写两遍吧。
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有几个字写的时候都不能加点,你能说说是哪几个吗?
4、再看看其他的字,书写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5、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希望老师写给你们看吗?
八、总结延伸。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愿意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孩子!
板书设计:
旗子飘。
小树弯。
画风。
雨丝斜。
风车转。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过程与方法:在各种形式的朗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情态价值观:初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指导认记生字,争取、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猜谜: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来摸不到,四面八方到处跑,飞过江河水生波,穿过森林树呼啸。(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板书:风)
2、全班交流:有谁能唱关于风的歌曲?又有谁能读读关于风的诗歌?还有谁能学学风吹过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关于风的课外小知识吧!(教师相机鼓励)
3、设疑,揭题:小朋友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唱出来,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还邀请来了三位活泼可爱的新朋友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贴示三个小朋友图片,并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宋涛、陈丹、赵小艺。
3、学习生字:
(1)谁能带着我们去跟这三位新朋友打招呼呢?(请生带读姓名)
(2)谁能主动大方地去跟他们交朋友吗?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新伙伴,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例如,宋涛、你好!我叫xx,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你们都认识他们了吗?让我们再一次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4、检测生字识记情况:
(1)现在老师把他们的名字拆开来,你还认识这些字吗?(请生单独认读)
(2)开火车检测生字认读情况。
交流:咱们班有没有姓陈的小朋友?请用“涛、丹、艺”两个字组词。
5、布置初读课文任务:小朋友们,真棒!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这三位小朋友有关。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要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6、创设情境,识记“显” “忽”字,读准多音字“杆、转”的读音:老师有这几个字词把握不准读音,想请教小朋友,请你来教我来读!投影仪出示句子“显得更美了、一根旗杆(gān)、风车在呼呼地转、忽然吹来一阵风”。
7、布置再次读课文任务:读准了这些字的字音,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朋友送回课文,相信大家一定读得更好!请再次自由读课文。
三、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请学生轮读课文:有谁愿意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 评价:想对他们的朗读说些什么吗?
3、交流读后收获:有谁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画风的故事。)
4、质疑,布置默读任务:那这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小朋友们画风的句子。
5、全班交流,读一读课文中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6 、布置组内朗读任务:小朋友们,多么聪明啊!下面,让我们换个方式来读读课文吧!请你在小组内安排好不同的角色来读一读、演一演课文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7、全班展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8、全体学生一起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教师参与旁白)
9、提问:你们喜欢这三位小朋友吗?为什么?请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1、提问:除了这三个小朋友的方法,你还有别的办法画风吗?
2、学生自由发言,对于有创新的想法给予鼓励。
3、学生动手画风,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学生作品。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这说明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敢于想象,就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六、板书设计
17画风
赵小艺彩旗飘
风车转(zhuàn)
陈丹小树弯
宋涛雨丝斜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7
1.板书:风,这是什么?齐读“风”
我们知道风听得见,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吗?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画风》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画风的?)。
三、识字、写字。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请了3位新朋友,想认识一下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他们的名字。自读,当小老师领读。
2.出示没有拼音的名字:没有拼音的帮助,还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男女赛读。
3.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
(1)读给你的同桌听,有困难的相互请教。
(2)想办法记生字。
4.个别指导书写。
四、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勾出3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
指名说,顺序可乱。
3.喜欢这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小结:是呀,三位小朋友爱动脑筋,善于观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都画出来了,真能干。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画风》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理解。
学生回答。
师粘贴:---------旗子。
弯弯的小树。
斜斜的雨丝。
---------风车。
师小结:哇!同学们好棒啊,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而这些词语能让“风”生动地展现出来,以后学习写作的时候能够帮助你的!
二、表演朗读见其义。
(1)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当有趣,而形式也很有趣的,2-8自然段都运用了人物的“对话”,你看,“明日之星”电影公司希望找到出色的导演和演员,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同学们想参加么?好,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轮表演的内容是什么?(出示内容)。
如果你是导演,你能从神态、动作、对话的语气语调教教演员该如何演,请你先仔细思考一下。看来,做个导演可真是不容易啊!
同学们,刚刚导演们给我们分析了如何表演角色,现在请刚刚几个同学来给我们表演一下,(两轮,挑战轮换)。
(2)看来同学们越来越有当导演当演员的感觉了,好!我们马上进入第二轮的表演,这一次就由你们四人小组先做导演的工作,讨论如何演,再成为演员练习,等一下展示给大家看。(学生讨论,再上台展示,老师加以评点)。
三、拓展积累,完成“你如何画风?”
哇!同学们好厉害啊,我觉得全班同学都要为自己鼓鼓掌!你们表演得那样出色,相信你一定也能画风,你会怎样画风呢?请同学思考一下,等一下我要开火车询问哦,加油!
(学生开火车,积累词语)。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白纸、画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那么风长什么样呢?学生畅所欲言。
3、可是这种没有样子的风,有几个小朋友却画出来了,是谁呢?
朋友的名字吗?(板书: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三个小朋友是怎样把风画出来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句子。
3、学生汇报交流。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1、课件出示图2:这是谁的画?你觉得陈丹的画怎么样?她的画中有风吗?板书:小树弯。
2、谁能给这幅图配上书上的文字读一读?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风?
1、课件出示图3:这又是谁的画?他又是怎样画出风的?板书:雨丝斜。
2、谁能给这幅图配上书上的.文字读一读?问:这幅画有风而树怎么不弯呢?学生畅所欲言。
那么这种较小的风叫微风,你还知道哪些风?(狂风、龙卷风、台风、小风、春风、秋风、冬风、东风、西风、南风、北风、海风、山风……)。
3、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全班起立表演朗读这一段。
1、课件出示图4:老师这儿还有一幅画,看看图上添了什么?感觉到风了吗?
2、要是配上文字可以是书上的哪一段?
3、放课件教师读课文最后一段。
4、根据板书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弯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斜的,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风当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细心思考,角色朗读。
1、你们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那他们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多画风的方法呢?
2、想不想再读读课文?换一个方式读书,怎么读?
3、分角色朗读,小组练习,一组展示。
五、拓展延伸,写写画画。
1、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很爱动脑筋,那么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画风呢?
2、同桌互说。
3、全班交流,能不能把你们说的试着写下来?写完后再在旁边画一画。
4、美文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板书设计:
15画风。
红小雨风。
旗树丝车。
飘弯斜转。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谁能画风”的问题。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课文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对话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本课生字、新词不多,学生易于掌握。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在自然界中,时时会遇到“风”,但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来描绘“风”是很难的,理解风与其它事物变化的关联,就更难了。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问题,可以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宋涛勇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习陈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学习赵小艺挑战“自我”认真求索的精神。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向往美好的情景”,获取“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读准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5、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做,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所以在课上可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示,通过组成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利用学习论坛互相帮助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品尝到思考的乐趣,收获的快乐。
学具准备:
绘画纸,水彩笔。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解释课题。
1、猜谜语: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草儿见它弯腰。(板书:风)。
2、会唱歌词里有风的歌曲吗?
3、听听风声。问:这是怎样的风?平时你还感受过什么样的风?
4、风听得见,也能感受的到,可以唱一唱,还能写一写,那么它能画出来吗?(板书课题:画风)。
生:猜谜语、畅所欲言、聆听风、自由回答、齐读。
二、学习生字。
1、老师给咱们班请来了三位可爱的新朋友,想认识一下吗?(出示:三位小朋友的头像)是谁呢,赶快去认识一下吧。
2、师去掉拼音,问:画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还会读吗?
3、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4、相机给“涛、艺”找朋友。(你们真棒呀,瞧,三位小朋友送给了大家一个可爱的笑脸,你们高兴吗?)。
5、让我们在轻轻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生:
1、自由读,“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男女生个别读。
3、个别读。
4、学生组词。
5、学生轻声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跟这三个孩子有关,想去读读课文吗?打算怎么读呢?
2、请大家打开书,把课文多读几遍,碰到不认识的生字就用笔画一画,再请教旁边的“小老师”,教师巡视。
3、有不认识的字吗?老师有几个字不认识,谁能帮帮我?(出示。)。
4、我这儿有一些我们刚刚认识的字,还有一些以前就认识的字,(出示两行字)问:你们还认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说说。(找朋友,组成词。)。
5、现在,如果你们把这些字送回课文,老师相信你们读的会更好,有没有信心?那就在自由的读读课文吧。
生:
1、说说读课文的方法。
2、学生自由的读课文,画生字,词,并向同桌请教。
3、学生反馈。
4、组词。
5、再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大家读的真认真呀,看来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那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抽学生朗读课文。
2、你们想对这三位读课文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3、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
1、学生分段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评价。
3、学生交流。(课文讲了陈丹、赵小艺、宋涛画风的事情。
五、熟读课文。
1、这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同学们再一次的去默读课文,拿起笔画出你想要的答案。
2、教师问:谁来告诉大家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呢?
教师板书:
小艺:红旗飘风车转。
陈丹:小树弯。
宋涛:雨丝斜。
3、让我们闭上眼晴想一想赵小艺他们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教师深情的说:在美丽的郊外,小树被风吹弯了腰,红旗迎风招展,连空中的雨丝都被风吹的斜斜的。)。
4、老师还把他们的`画带来了,想看看吗?出示图:猜猜这是谁画的?(出示三副画)。
谁能给它配上课文中的句子?个别读,齐读。
5、咱们读了课文,欣赏了这三位同学的画,还给这些美丽的画配上了课文中的句子,现在你们想不想换种方式读读课文呢?接下来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8、四人一小组合作画一张画。(时间3分钟)。
9、小组派一位代表把咱们富有创意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自己的成果吧。
10、小结:同学们,你们画风的方法真是又多又好,可见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只要你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不断实践,勤于思考,做生活的小主人,你们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
板书设计:
画风。
小艺:红旗飘风车转。
陈丹:小树。
宋涛:雨丝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复习。
2、让学生读课文。
3、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同学的: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体会感悟。
1、组织默读第2~8自然段。
2、教学第2~8段。
(1)喜欢小艺的: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
(2)喜欢宋涛的: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
(3)喜欢丹丹的:丹丹也很聪明,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
3、小结:宋涛、丹丹、小艺他们那么聪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
生:
1、默读,想想自己喜欢谁。
2、交流自己喜欢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一句,想想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说感受,齐读这一段,想想他是怎样画出风的。
(3)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3、自由问答,分角色朗读。
三、学字指导。
1、小黑板出示生字(艺、丝、杆、眨、涛),引导读字,互评。
2、表扬学生中好的记字方法。
3、个别指导。
4、范写。
5、引导自评、互评、及时表扬。
生:
1、集体读田字格中的字,同桌互读、互评。
识字、记字,交流方法。
2、读帖,想笔顺规律,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写得好的学生示范写。
4、描红、临写,互评、互学,总结经验。
培养学生读帖的好习惯,在评价中提高写字质量。
四、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一、加强读书实践“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阅读,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例如:在教学4-8自然段时,设计问题“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呢?”学生带着问题多样式的读,争当文中小朋友。接着我通过飘动的旗子、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利用学生的肢体语言去感悟风的存在,找到风的影子。随后相机指导朗读,带着兴奋的心情,自信的口气读。在多次阅读中。让学生理解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画风的过程。认识到风与其它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新。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
二、学科整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我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想风、说风、画风、写风,通过句式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快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以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也不例外。首先教学内容局限知识面窄。再者,学生的活动面不够广。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写好四个生字。
2.读懂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完成仿写训练,丰富学生语言。
3.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勇于创新。
教学重难点: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写字。(10分钟)。
板书画风。
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老师先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1.出示生词,进行游戏。你指我猜。
明显忽然眨眼转动雨丝旗杆乌云。
弯弯的小树斜斜的雨丝呼呼地转动。
2.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课文写了三个小朋友画风,是哪三个?
3.板书赵小艺陈丹宋涛,过渡,咱们来写写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4.指导书写:陈丹艺涛。
(2)出示丹,组词:牡丹丹桂灵丹妙药……丹和舟比较识记。我们来写一写。
(3)艺,谁能记住,组词。说说注意什么,一起写。
(4)涛,读词:波涛浪涛也是左右结构,书写同位比一比谁写的好。
5.咱们再来呼唤三个小朋友的名字:赵小艺陈丹宋涛。
(设计意图:巩固生字和生词认读,指导写好三个小朋友的名字。)。
二、导入内容,探究。(20分钟)。
1.课文写了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故事,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么可以画出来呢?
2.请同学们小生读课文,找出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3.出示:
赵小艺:
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陈丹:
说着,她在大树旁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
宋涛想了想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4.指导读好四句话,三个小朋友是怎样表现出风来的?
6.在这三个小朋友中,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出示句子点拨: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
7.出示要求:组内分角色读2——8自然段,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棒,可以加上动作呦。
8.学生练习朗读和展示。
(设计意图:以图画结合文本进行展现,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拓展学生无限的表现力。通过寻找关键词与朗读引导,学生能在想象的情境中读出自己的体验,突出学习的主体性。)。
三、仿写训练,积累。(8分钟)。
2.小组合作: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中;
“风来了,风把雨丝吹()了,风藏在()的雨丝里;
“风来了,风把旗杆吹()了,风藏在(),风来了,风把风车吹()了,风()。
风来了,风把(),风()。
风来了,风把(),风()。
风来了,风把(),风()。
(设计意图:以“我是小诗人”为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填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再一次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并且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升华主题,拓展。(2分钟)。
1.总结:同学们,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要想有所发明和创造就要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让我们来做一个有心人吧。
2.作业:春天来了,用你的画笔画出美丽的春天图画吧!
春天来了,小草钻出来了,春天就藏在嫩绿的小草中;
春天来了,小树变()了,春天就藏在()。
……。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作业的训练让学生把生活中所见以诗形式完成,既在语言方面得到了训练,又把学生有课内引到课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人教版《画风》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巩固7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4到9小节,领会他们的创意,并学着他们的样子写写自己的创意.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三个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一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4分)。
1、开火车读生字,句子.
(1)昨天我们开始学习了15课,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让我们一起先来和他们打个招呼。
(2)读得真棒,那你们能不能读这个。先请同桌二人先读一读,指名读二人,齐读.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16分)。
1、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后来究竟谁能画风呀!(生答)请你们到课文的4到8小节中找一找他们是怎么来画风的?请你划一划相关的句子.
3.学生交流,老师出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怎么画风的?
4.反馈.
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赵小艺。
让我们先来学一学赵小艺是怎么画风的
(一)出示:赵小艺——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飘,板书.
2.赵小艺画出风来了,那你能用朗读把风表现出来吗?
赵小艺除了用飘着的旗子来画风,他还怎么来画风了.
(二)出示:赵小艺―――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1.请你读一读句子,说说他还怎么来画风的,你从哪里看到有风了?圈出来。
2.又是一阵风,你能用朗读把这阵风表现出来吗?可以边读边做做。
四.学习陈丹和宋涛怎么画风的
你知道别的二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1.出示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1)说说陈丹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有风?板书.
(2)谁能试着读一读,把你体会到的风带给大家,你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2.出示宋涛——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1)说说宋涛是怎样画风的,从哪里看出了有风?板书。
(2)教师在这里发现了二个优美的短语,你能不能照着样子写几个。
(3)宋涛带给大家的是斜斜的雨丝,你能不能用读来让大家感受一下那阵清凉的风?
指名读,齐读整一段。
3.齐读4-8小节.
4.三位小朋友用不同的好办法画出了风,你想不想夸夸他们?
五、联系生活,拓展练习(10分)。
1.读了这三个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你是不是也已经有了自己画风的好办法.你想怎么画?
2.出示课件,请同桌间先说一说,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想怎么来画风。学生说画风二人..
3.老师相信下面还有更多画风的好办法,那就请你赶紧写下来吧,学生写画风,老师巡视.
4.学生展示作品.老师表扬好的同学.
六.学习第九节.(5分)。
1.小朋友们不仅有了画风的好办法而且能把自己的好办法写出来,真是了不起。风娃娃听说我们正在这里说他,画它,他也赶来凑热闹了,他这一吹,画中的景物――接读.
2.请你再读一读这一小节,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1)好像说明没有动,只是感觉在动.困为他们画得太像了。
(2)显得更美了.说明画本来就美,很像.现在风有了,画中的`景物就像真的有风在吹动他们,就更加好看,美丽了.
(3)风来了,画更美了,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夸夸文中的小朋友,也夸夸我们。齐读.
七.书写(5分)。
1.引:赵小艺他们很聪明画出了风,我们小朋友比他们更聪明,不仅读懂了他们画的风,而且啊还会自己动脑筋来写画风呢.
2.接下来老师想请聪明的你们来写写字,看谁还很能干。先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要写的生字.并想一想,今天写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同时也想一想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
(1)交流注意的地方:丝,斜,艺,涛,(2)老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3)学生作品展示.
【《画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画风》教学设计10-07
《画风》教学设计01-03
画风教学设计03-26
《画风》教学设计01-22
画风教学设计10-12
语文《画风》教学设计05-06
《画风》教学设计(合集)06-12
画风教学设计最新12-28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12-12
画风人教版教学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