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1 15:35:20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复习除法有关知识,为下面练习做准备]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171÷571674÷93

  2、计算并验算

  4814÷838445÷333243÷47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5÷38()76÷27

  4、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后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中不提倡出现计算法则,但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无法而教,而应始终把法则隐含于整个计算过程之中,把无形之法植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进行合作交流,进行探讨学习,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再经过练习巩固,使他们不但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试商方法,正所谓——教书,不死教书,教死书。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19—20页。

  【复习目标】

  第1题鼓励学生利用学过的规律直接判断。

  第5题侧重运用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

  第6-8题鼓励学生在新情境中,综合自己对题意、运算等的理解来解决问题。

  第10题是拓展题,鼓励学生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

  难点:对题意、运算等的理解来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第1题: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分析:巩固前面所学习的规律,让学生体会“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比另一个乘数大,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比另一个乘数小;当除数小于1时,商比被除数大,当除数大于1时,商比被除数小”。

  答案:>

  ;

  =;

  >

  >

  ;=

  ;

  <

  第5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分析:

  巩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练习时,建议先让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有的题目学生能用简便方法,应给予鼓励。

  答案:

  第6题:应用题。

  6.军犬的耐力是非常有名。有关资料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传达命令,一只军犬用50分跑完了21.7km的路程。算一算,这只军犬平均每分跑多少米?

  分析:

  练习时,建议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解答,此题要注意提醒学生“千米”和“米”单位之间的换算。

  答案:

  第7题:应用题。

  (1)分析:通过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的小数除法的知识。对于第(1)题,学生可以先求出第一摞纸每页纸的厚度,再用第二摞纸的厚度除以每页纸的厚度。

  答案:

  (2)分析:学生可先求出每种食用油的单价,再进行比较。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算式求出的`是哪部分的结果,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综合列式这两道题。

  答案:

  第8题:应用题。

  (1)做一套童装需2.2m布,30m布最多可做多少套这样的童装?

  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求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第(1)小题是利用“去尾法”。

  答案:30÷2.2=13.6363…(套)≈13(套)

  答:最多可做13套这样的童装。

  (2)每个油桶最多可装4.5kg油,装10kg油至少需要几个这样的油桶?

  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求近似值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这里不能用四舍五入,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第(2)小题是利用“进一法”。

  答案:10÷4.5=2.2222…(个),2+1=3(个)

  答:至少需要3个这样的油桶。

  第10题:应用题。

  分析:

  通过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在现实社会里,要收集各种信息,利用有关数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了解题意后,可以独立解决,并进行交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算篱笆长度时,要减去门宽1m。

  答案:

  资源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及圆环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圆的外切正方形和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部分面积的计算方法,由于圆的半径与它的外切正方形及内接正方形的边长的特殊关系,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以下两点:

  1.注重画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知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画图策略是众多的解题策略中的基本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

  2.提倡算法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设计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算出两种图形之间的面积差,使学生在不同的计算过程中感受到两种图形面积之间的变量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纸卡圆规彩笔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图形世界是美丽的、奇妙的,世界因为有了五彩的图案而更加美丽。谁来说一说你知道哪些美丽的图案?它们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课件出示教材69页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问: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的物体吗?外方内圆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外切正方形,外圆内方的图形我们称它为圆内接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怎样求这两种图形的面积。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5

  设计说明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采取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紧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

  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行探究,或摆或画,帮助学生拓展想象空间,发展空间观念。

  3.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察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现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 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讨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别。

  (1)展示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

  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

  (2)讨论两个图形的区别,全班交流。

  区别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别二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非常好,周长计算得也十分准确,尤其是我们发现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较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交流。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行操作。

  2.课件展示学生的拼图结果,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三个图形形状与周长的不同,全班交流。

  区别一 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别二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考、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发现一 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现二 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现三 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合作交流、比较探究等形式,找到解决“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怎样拼图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6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具体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认识时间单位“分”,学会从钟面上读出“多少分”,并认识时和分的关系;第二个层次是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重在掌握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的方法;第三个层次是让学生借助推理解决有关时间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例题和练习广泛选取与学生生活作息时间相关的内容作为素材,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知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备内容

  认识分(1课时)→认识分;分与时的关系

  认识时间

  认识几时几分(1课时)→时间的读、写方法

  解决问题(1课时)→时间的应用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初步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地数)。会读、写几时几分与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2.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建模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2.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能正确读出几时几分。

  难点

  1.感知时和分之间的关系。

  2.认识几时几分,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5页、96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创设抛硬币、摸白球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不之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

  教具准备:

  硬币、若干个红白颜色的乒乓球、两个黑色袋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铺垫,游戏引入

  1、师与生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2、导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来研究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情况。(板书:可能性———不确定性)

  二、学标展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要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三、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抛硬币活动(研究不确定现象)

  a、猜测:硬币落地后是正面还是反面向上?

  b、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观察并记录。

  c、小组汇报抛硬币的结果。

  d、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并小结: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用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e、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游戏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并描述一下。

  2、摸球比赛(研究确定现象)

  a、指名两位同学上台摸白球比赛,共进行6局,比赛3局后交换再摸。

  b、引导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从两个袋子摸出白球的情况。

  c、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的情况,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这种确定现象。

  四、达标检测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联系生活,巩固认识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五、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语说一说生活中的事。

  六、收获回顾

  指名谈谈本堂课收获

  板书设计:

  不确定,可能

  不确定性,一定,确定,不可能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8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去图书馆(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确定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方向与位置是“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同时也是小学生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掌握了用两种方法表示物体的位置,一种是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另一种是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

  备内容

  方向与位置

  去图书馆(1课时)

  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确定位置(2课时)

  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1.经历探索行走路线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1.在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中体会方向与位置的知识的价值。

  2.在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过程中积累有效的活动经验。

  备重难点

  重点

  1.能根据路线图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具体路线。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难点

  1.体会同一段路程往返的方向具有相对性。

  2.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

  设计说明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是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针对每个例题的学习都安排了相关的操作活动,以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1.鼓励学生用分数表达操作结果,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通过动手折一折,使学生在巩固四分之一的基础上,理解四分之几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合作探讨,借鉴前面的学习经验用分数来表达操作结果,加深对几分之几含义的理解。

  2.关注经历和体验,启发多角度思考。

  在比较几分之一时,学生积累了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的经验,随着对简单分数的逐步熟悉,在教学例6时,引导学生通过涂一涂、比一比,借助直观模型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含义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复习导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  )  (  )  (  )

  (2)比较分数的大小。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分数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为学习后面的内容奠定基础。

  ⊙实践探究

  1.教学教材92页例4:认识四分之几。

  (1)学生把同样大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你用分数表示出涂色的部分,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个分数来表示。

  (3)再说一说没有涂色的部分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说出理由)

  (4)师小结:这些正方形纸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是几,就用四分之几来表示。四分之几就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四分之几与四分之一只是所取的'份数不同。

  2.教学教材92页例5:认识十分之几。

  (1)课件出示一条1分米长的彩带,并把它平均分成10份。

  (2)学生讨论: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其中的1份?3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7份呢?(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圆形纸任意对折,选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然后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4)小结: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3.加深对分数各部分含义的理解。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师小结: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子。

  (4)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1题,指名回答。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0

  设计说明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的复习分为三个类型: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和在封闭路线上栽树。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三个类型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之后,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同时做好植树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比沟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第七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植树问题”,想一想,“植树问题”存在几种情况,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师小结。

  (1)在线段上栽树。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2)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为下一步分层练习作铺垫。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画一朵小花,两端都要画,一共可以画多少朵小花?

  (2)一个堤坝长200米,沿堤坝栽一行小树,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8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相距8米(两端也要栽)。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学生自由解答,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聪明,计算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有没有信心完成?

  2.综合练习。

  一个挂钟,1时敲1下,3时敲3下,12时敲12下,当这个挂钟3时时敲3下共用了4秒钟。当12时时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读题明确题意。

  (2)分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层层深入地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对植树问题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需要16分钟。如果这个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让学生学会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能灵活地试商。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试商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5×2=15×3=25×4=

  2、笔算:

  326÷81294÷58721÷83

  讲述试商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复习口算和笔算,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

  学校礼堂每排有26个座位,四年级共有140人,可以坐满几排?还剩几人?

  读题,理解题意,怎么列式,如何计算?

  (1)学生试做,汇报作法。

  (2)可以用五入的方法,把26看作30,算的对吗?帮助检查一下?

  如何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问:还可以怎么试商?

  (3)可以把26看作25,用口算试商,5个25是125,接近140,所以商5。

  (4)把24、25、26都看作25来试商。

  [使学生掌握把除数看作是15、25的特殊数进行试商的方法,体会在试商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试商方法。]

  2、练习:

  把24、25、26都看作25试商

  225÷25114÷24208÷26

  [让学生体会利用口算试商的优越性。]

  三、巩固练习

  1、在()里最大能填几?

  15×()<6525×()<124

  2、计算:

  405÷15192÷24728÷26496÷14

  [通过练习,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试商速度。]

  四、总结

  在做计算的时候,可以将14、15、16和24、25、26看作15、25来进行试商,提高试商速度。

  五、作业:86页2、3、4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尽可能的为学生做好铺垫,并为深究做好准备,这样后面才不会出现孩子们傻傻的依次调商的现象,如果那样数学也就失去了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那一种思维的乐趣了。笔算除法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试商和调商,而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又对又快的找到正确的商值。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完成练习一第8—11题。

  【教学目标】:

  1、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经历进行时间计算的过程,体会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步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灵活地解决有关时间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例2主题图。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现在我们先做一组练习:

  3分=()秒120分=()时5分=()秒

  4时=()分300分=()时180秒=()分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就是如何进行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时间的计算)

  二、教学新知:教学第5页例2

  1、谈话:快乐的暑假结束了,新的学期开学了。小明同学背着书包上学来了——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第5页上面的主题图。

  2、谁能说一说:(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数学信息?(板书: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在小组内交流。

  4、展示汇报: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数钟面上的小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15个小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小格

  生2:数钟面上的大格,从7时30分到7时45分,有3个大格,就是15分钟。板书:数大格

  生3:7时45分和7时30分都是7时多,直接用45分减30分,算出走15分钟。板书:45-30=15

  生4:用“终点时间7时45分-起点时间7时30分”,得到经过的时间15分……

  板书:7时45分-7时30分=15分

  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5、提问: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这个计算结果对吗?你是怎么想的?(写上答语)

  6、比较:刚才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了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强调:数格子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候我们身边没有钟表,无法直接数。因此,用算式计算比较方便,以后在解决这样的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7、整理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了这一个问题的`?谁来说一说?(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1、谈话:同学们,学习的价值在于应用。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用“终点时间-起点时间”得到“经过的时间”。你能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完成下面的练习吗?愿意挑战一下自己吗?

  2、完成教科书第5页下边“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挑两名学生演板。

  (2)集中评讲:9时-8时40分,分钟部分不能直接相减,怎么办呢?根据1时=60分,先从9时中借出1时变成60分,然后再减:9时-8时40分=8时60分-8时40分=20分

  3、拓展训练:

  (1)完成练习一第9题。

  评讲时强调: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2)补充题:某单位每天上午8:00上班,要求全体员工提前20分钟到达单位,请问员工最晚何时到达单位?

  评讲时强调: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8题。

  5、完成练习一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1、提问:同学们,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完成了今天的学习任务。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提问3—5人)

  2、教师概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计算,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小格、大格,或者计算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时间的有关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要先阅读理解题意,再进行分析和解答,最后进行回顾和反思,看答案是否正确。

  五、布置作业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来完成今天的作业吧。

  练习一第9、11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附:板书设计

  时间的计算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先:阅读与理解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再:分析与解答

  后:回顾与反思

  1、数小格15分钟

  2、数大格15分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3、45-30=15分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终点时间

  4、7时45分-7时30分=15分终点时间-经过时间=起点时间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15分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3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加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作如下设计:

  1.关注课前复习。

  为了使新知的学习顺利进行,在课前要安排复习题,为学生扫清计算方面的障碍,实现知识的'自然迁移。

  2.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每列出一个算式都要提出“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学校运动会正在进行中,这些是为参加100米赛跑的运动员准备的题卡,你们也算一算吧!

  课件出示题卡:(师指名口算)

  9+4= 8+8= 8+4= 7+9= 2+8=

  6+7= 5+9= 7+3= 6+8= 5+7=

  2.主席台两边摆了不少鲜花,算一算一共有多少盆。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口算,为本节课解决实际问题扫清计算的障碍;重现用加法解决问题的情境。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

  一、 教材分析

  《量一量》选自北师大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的第二课。本课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交流各自测量结果,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使每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的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面积单位的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身边事物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并测量。

  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以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实际的动手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表象;在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新知识变成了学生具体的经验和体验,使知识与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的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的必要性。体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等面积单位。

  2、 初步学会估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以及物体表面的面积。

  3、 在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和抽象概括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计情境,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淘气和笑笑是两个爱学习的好朋友,但他们今天早上却因为学习上的事发生了争执,现在找我们来了,想请我们帮帮忙,愿意吗?那我先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原来,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自制方格纸,测量数学课本的封面的大小。结果淘气测出的结果是24个格子,而笑笑的却是6个格子,他们都认为自己没有错。

  为什么同样的数学课本,测量出的答案却不一样,问题出在哪儿呢?

  (同学们自由表达,体会到单位要统一。)

  你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

  你们真聪明,数学家的想法也和你们一样,想到了到统一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量一量)。

  活动二: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米的表象

  认识1平方厘米:教师边出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说数学家们就把这样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叫做1平方厘米。

  1、组长从学具袋中给每人拿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A、摸一摸:把小正方体拿在手上,感觉一下它的大小;

  B、量一量:用尺子量这个正方形的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C、讲解读法和写法。

  2、 同学们,现在你对1平方厘米有印象了吗?相信你一定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能告诉老师:你发现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3、拿出学具袋里的所有学具,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测量小长方形的面积。

  4、同学们,如果我们用这个面积单位去量桌面的在小怎么样?太小。所以,它只适合测量比较小的面积。如果要测量稍大一点的面积,比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我们就要用大一点的单位才合适。接下来,我们要认识的这个面积单位叫做"1平方分米"。

  活动三:认识1平方分米

  1、谁能说说1平方分米有多大?(注意板书)

  2、你们能做出1平方分米吗?

  3、小组合作,估一估每位同学坐的桌面有多大?

  4、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活动四:认识1平米

  如果要测量更大的面积,比如说房间的面积,我们就要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1、谁能来介绍一下1平方米有多大?(注意板书)

  2、面积是1平方米的纸上能站多少三年级的小朋友呢?

  3、说一说: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活动五、学习致用

  1、想一想,填一填:先想像物体面积的大小,再用适当的面积单位填空。

  (1)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约(     )。

  (2)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     )

  (3)练习本封面的面积约212(     )

  (4)单人床的面积约2(     )

  2、猜一猜,数一数:你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再数一数,你猜对了吗?

  3、估一估,量一量:先估计图形的面积,再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量一量。

  活动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能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5-29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07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05-29

第一单元数学教学设计01-15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大全[15篇]08-1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优)08-12

小学语文单元课时教学设计07-1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