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花瓶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花瓶》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花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花瓶》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花瓶,感受工艺品的美。
2、根据花瓶的造型及其变化用各种不同的纹样设计花瓶。
3、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能用不同的纹样来设计装饰花瓶以及纹样在花瓶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课件、纸、彩笔、花瓶范画一张、各种花瓶图案的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欣赏:这些花瓶漂亮吗?哪几部分最漂亮?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归纳小结:花瓶有胖有瘦,有高有矮;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边口;花瓶颈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的两边还有“小耳朵”;花瓶肚圆的、椭圆的,还有扁的,等等。
3、引导幼儿学习花瓶造型的设计。
(1)出示范例,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请1~2个幼儿运用将花瓶的主要组成部分(瓶口、瓶颈、瓶肚)进行组合变化的.方法来设计花瓶。
4.引导幼儿学习花瓶图案的装饰设计。
(1)引导幼儿观察花瓶上的图案,说说它们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2)出示花瓶图案范例,引导幼儿欣赏。
5、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设计出新颖的花瓶造型和图案。要求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及色彩的丰富。
6.讲评幼儿作品:
将幼儿作品集中起来开一个“花瓶展览会”,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观察能发现花纹的排列规律,会运用组合花纹设计花瓶的各种图案。大部分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各种纹样,一小部分幼儿由于基础较差设计出的纹样较单一。
《花瓶》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能用太空泥等材料创造性地装饰不同的瓶子。
2、感受彩泥等不同材料装饰瓶子所带来的美的体验。
3、幼儿能向同伴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产生做事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各色太空泥和不同样子的透明塑料瓶。
2、装饰好的`花瓶图片。
3、幼儿用书(一)第6~7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已装饰好的瓶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活动兴趣。 提问:
你最喜欢哪个瓶子?为什么?
二、欣赏幼儿用书,掌握装饰方法
引导幼儿欣赏幼儿用书(一)第6~7页,了解并掌握装饰瓶子的方法。 讨论交流:瓶子漂亮吗?说出你觉着它最漂亮的地方。
引导幼儿了解装饰的要点:可将主要花纹装饰在瓶腹、瓶颈;还可在瓶口、瓶颈上配各种有规律的花纹。
三、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造性地装饰。
四、欣赏作品
布置小展台“多彩地瓶子”,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欣赏同伴的作品。 活动延伸:
还可以怎样装饰瓶子?与爸爸妈妈合作用不同材料装饰瓶子。
《花瓶》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光滑的瓶身上粘贴彩纸或者其他材料,耐心地完成作品。
2、引导幼儿大胆的装饰塑料瓶。
3、感受作品带来的色彩美。
4、体验制作的乐趣。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6、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一个空塑料瓶。
2、各种颜色的及时贴、皱纹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还记得《调皮的七彩光》这个故事吧?那你们告诉老师太阳公公有哪些光线宝宝?出示七彩宝宝。七彩宝宝里你最喜欢哪几种颜色?
二、让瓶子变身: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塑料瓶,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2、老师用喜欢的几种颜色给它穿上了美丽的衣服,现在,你们觉得它漂亮吗?
3、让幼儿想一想,你怎样把它变得很漂亮。
4、老师知道你们都很聪明,你们都很棒!一定会用各种颜色做出比老师的还要漂亮的花瓶。
三、制作七彩花瓶: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到瓶身上(撕贴、剪贴)。
2、引导幼儿用彩色纸上剪出各种图案,粘贴到子身上。
3、鼓励幼儿用多种鲜艳的颜色,大胆的'进行装饰。
4、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5、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耐心制作的花瓶,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七彩花瓶展示会:
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自己装饰的花瓶,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表扬色彩鲜艳、大胆装饰的小朋友。
五、活动小结:
1、小朋友你们都把塑料瓶打扮得很漂亮了,你们都很棒!
2、看看,你们的七彩花瓶和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
3、把装饰好的七彩花瓶,放在自然角里来打扮我们的活动室。
活动延伸
到外面采集一些小野花、树枝插入自制的七彩花瓶中,来共同感受它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的表现比较积极,都很投入的在装饰自己的七彩花瓶,而且有的孩子还创造性的做出了与老师不一样的形状,有的把彩纸剪成蝴蝶结贴在瓶子上,有的先贴上一张底色纸,然后在上面贴了爱心等图案,还有的幼儿则把橡皮泥做成花边形,然后将其绕在瓶子上,从这点可以看出我们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较丰富,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是孩子启发了我,是他们的作品提醒了我,让我适时的引导全班的孩子用多种形状的彩纸来粘贴。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作为教师用的范例“花瓶”做的比较单调。经过反思,还发现有一个不足之处,《纲要》中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那么,作为一次装饰花瓶的活动,我想完全可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材料来装饰,特别是一些废旧材料,如果壳、棉絮等等,这样,我想幼儿的装饰兴趣会更浓厚。同时,在装饰主题上,如果教师给出几个装饰的主题,如海底世界、秋天的图画等等,那么幼儿创造性思维会被激发,定能装饰出内容更为丰富的作品来。
《花瓶》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制作手工花瓶的操作活动。
2、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3、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重点:
知道用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花瓶的方法。
活动难点:
能用撕、粘方法制作花瓶,并进行添画。
活动准备:
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这个花瓶上面窄窄的,下面宽宽的,中间一个圆圆的大肚子,猜一猜他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幼儿观察。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其他小朋友做的花瓶。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漂亮的花瓶吧!
3、幼儿观察晕染图片:花朵、绿叶、花瓣;
4、大家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介绍材料:气球、剪刀、纸杯、白乳胶、白纸、旧报纸、胶带、排笔、托盘、纸碗;
5、小结画画开始步骤;
(1)气球吹气至合适的大小
(2)在气球上用胶带粘贴纸杯、纸碗,完成基本造型
(3)旧报纸和白纸撕成长条
(4)刷胶水将报纸贴在气球外壁上
(5)将白纸贴在最外壁
(6)再用白纸粘贴有空隙的地方
(7)再次刷胶水检查固定纸条
(8)晾干后在花瓶上进行彩绘、装饰
三、结束部分
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和想法。”本次花瓶手工活动分两课时进行,让幼儿看视频了解到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花瓶的方法。巩固了撕、粘、画的动手技能,幼儿观看微课,直观、明确,效果较好,增强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并引导孩子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再利用,变废为宝。孩子们的作品让我出乎意料,富有个性、富有创造性。在下次的微课中可以加深难度,在花瓶周围加上瓶耳,用更多的装饰品来装饰花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花瓶》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课文把我们带回了刘宁的童年时代,让我们看见了一个同样会犯错误的更真实的列宁;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个诚实的列宁、一个勇于改正错误和承担责任的列宁。
这是一篇传统课文,讲述了列宁小时侯有一次去姑妈家,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但是,在当时没有承认。回家后,他在妈妈的教育下写信给姑妈,主动承认了错误。全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了列宁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第二自然段写列宁在游戏时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花瓶。第三自然段写姑妈与列宁及表兄弟表姐妹之间的一段对话。这段抓住人物的语言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姑妈问:“是谁打碎的?”接下来,表兄弟、表姐妹都非常痛快的回答:“不是我!”一个“都”字,写出了他们回答时不用多思考就非常肯定不是自己,而且末尾是叹号,表现出了他们坚决肯定的态度和急于澄清自己的心理。而列宁则是“也低声说:‘不是我。’”“低声”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心虚,他与其他人的不同显示出了他当时的心理情况。之后,姑妈笑着说花瓶一定是自己打碎的。其他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只有”在这句中鲜明的写出了列宁与其他人的不同。第四自然段写列宁回家后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让他写信给姑妈。第五自然段则是姑妈的回信,点明了中心: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勇于承担责任的好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子,学习部首“走”。
教学难、重点:
1、通过阅读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他勇于认错,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
3、学会书写10个生字,学习部首“走”。
4、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做小列宁给姑妈写信。
教学准备:
故事的录音,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画像导人,简介列宁
1、课件出示列宁画像。
2、简介列宁,导人课文。
3、板书课题,为“碎”字正音。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列宁这个人物很陌生,用图像导入,在感官上给学生以初步印象,再通过教师的介绍,使学生简单了解列宁这个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自由读文,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再读课文,通过查字典、问同学或老师,注上拼音读准其他生字。
3、再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4、指名读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设计意图:其一,通过4次通读课文,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与汉字反复见面,落实阅读中识字的任务;其二,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识字,分散识字的难点;其三,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在与文本对话的实践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落实课标关于“整体感悟”的要求。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从课文中找出写列宁打碎花瓶的语句,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指导朗读,理解列宁打碎花瓶不是故意的。
2、找出打碎花瓶后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不同表现,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①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体会对话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③对照文中的插图,加深理解列宁的心理活动。
3、阅读理解列宁回家后的表现。
4、读姑妈信中的话,体会含义。
5、小结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重点是阅读理解。其一,通过读一读、说一说,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其二,通过朗读指导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1、模拟回信,训练表达。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列宁的身份说说如何向姑妈道歉。
2、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在学生初读时达到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读出语感,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
3、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在感悟列宁诚实品质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设计意图:其一,抓住文本的空白处,模拟回信,进行个性化的补白,通过表达训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其二,通读全文,回归整体,对文章有更完整的印象,使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升华;其三,通读全文检查朗读训练的效果。
第二课时
一、承接导入
1、在第一课时学生试说给姑妈写信内容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由说到写,以列宁的身份给姑妈写信。
2、出示写信的格式。
3、交待写信要求:先同桌互相说一说怎么写,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也可查字典或问同学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写信,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内化情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实践活动
1、学生动笔写信,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组织语言。
2、评议2-3名学生的信,重点放在内容上,看是否真情表达。
设计意图:读说写紧密结合,使思维和表达训练落到实处,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
三、积累内化
1、落实要求认识的字。
①课件出示要求认识的字。
②学生自识,同桌互识。
③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卡片读、组词等多种形式检查识字掌握情况。
(全认识的可在书中画朵“小红花”作为奖励)
2、落实要求会写的字。
①按结构给生字分类,抓住重点,指导“互、事、瓶、赶”4个字。
②学习部首“走”并与“赶”进行区别。
设计意图:其一,在第一课时阅读中识字的基础上,巩固提高识字效果。其二,采取抓重点、找规律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悟出方法,把要求会写的字写好。
四、阅读拓展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读课本中的《一张画》。
2、简单回答文后问题。
设计意图:课内带课外,充分利用教科书配套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丰富积累。
五、补充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读一读。
(1)()到()家去()。
(2)表()表()和列宁在()里捉迷藏,他们()追赶。
2、在括号处填上标点符号。
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笑了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花瓶》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本套教材陶艺系列中的一课。利用陶艺进行造型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拉胚成型法,泥板成型法,盘条成型法等。本课的设计目的是启发同学们在学习运用盘条及手捏成型法的同时学以致用,引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掌握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
应会:利用手捏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等陶艺技法制作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手捏成型法,盘条成型法,泥板成型法,尝试制作一个别致的`小花瓶。
难点:花瓶的造型设计,重心的掌握。
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
师:一块泥,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把它变成一件容器呢?
小组探究:
1.用手直接捏。
2.搓成条垒起来。
3.擀成大泥片围起来。
4.做好外形,用勺子把里面的泥掏出来。(实践操作)
二、欣赏作品
1.欣赏课前收集的各种图片资料。同学们相互欣赏、交流。
2.欣赏书中图片。它们都用了哪些方法?哪儿的设计最别致?(学生们观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探究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作品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
哪一件作品的哪一种方法你最想了解?
四、明确目的
1.提出作业要求:用泥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别致的花瓶,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2.看书观察:
a.书上的花瓶都用了那些方法?(捏、刻、盘)
b.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方法?
c.你觉得哪个花瓶设计得最别致?
五、探讨技法
演示:
1.将搓好的泥条铺在报纸上,横竖交错摆放。
2.用玻璃瓶轻轻擀压。
3.用报纸轻轻兜着,将泥条围绕着玻璃瓶卷一圈。
4.立在做好的花瓶底上。
六、思考创作:
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创作
七、展示评价
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注意有侧重的进行点评。
《花瓶》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程。
自然界的鱼类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色彩也是五颜六色。在西方,鱼作为美术作品的内容大多出现在静物画中。而在中国画里,鱼总是以鲜活灵动的姿态出现。本课之所以题为《鱼儿游游》其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感受、认识去表现活生生的画面。
吴作人先生晚年常画金鱼,他所作的金鱼是自己“法由我变,艺为人生”艺术观的具体体现。在造型上,充分利用笔墨在宣纸上产生的韵味,既忠实于物象,又体现出神韵,似动似静,悠然自得。在用笔上,强调尾根不断,从腹部到一侧、尾翼,大都仅用一笔一连到底。为了表现金鱼特有的雍容华贵,画家基本不用浓墨,而是以不同色彩,适当添入淡墨,去表现金鱼在水中畅游的神态,灰灰的淡墨和浓烈的色彩相互衬映,使得色彩更为美丽,优雅飘逸。画家画金鱼的另一个特点是:不画水,留白处虽不着墨与水,但河水涟漪、清澈见底之态尽在其中,这使得画面简洁明净,极具韵味。
李平凡先生的作品是:虽然是一幅写生,画家同样没有画水,而是寥寥几笔,借助对大小鱼儿不同姿态的描绘来表现出游动的感觉。在大小对比和色彩运用上也颇有情趣。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画好一条鱼也许不算难,但是画好一群鱼且都能生动,就比较困难了,我们可以借助拼贴的方式,将自己或一组同学在不同画面画出的鱼儿,组合成为一幅生动的画面。另一方面,如果在细致表现时,有不满意的地方,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补救,比如:利用水来晕化画面,产生鱼儿在水中的感觉。这些都在教材选择的学生作品中体现了出来。
二、教学思路
“动”是完成本课最重要的词。不管是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或者是尝试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鱼,其结果都得落实到“动”上,也就是题目中的“游”。所以仅仅是引导学生画出鱼的造型远远不够。
为了感受、体验和表现“动”,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带一种“动”的心情去欣赏美丽的鱼儿,引导学生表现“鱼儿游游”的欲望,启发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以绘画的方法来描绘美丽且活生生的鱼儿,和鱼儿做朋友。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必拘于自然与现实的色彩及形状,要大胆、富于想象,装饰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三、教学建议
【教案1】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来考考大家,猜猜是什么动物。
(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揭示谜底:鱼
2.出示图片《海底总动员》里勇敢的小丑鱼——尼莫。
3.你知道小尼莫是怎么游的吗?谁能模仿。
老师说儿歌(鱼儿鱼儿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鱼儿鱼儿游游,游在水中找朋友)。
学生模仿(摆动尾巴、鱼鳍,有的吐出一串水泡)。
4.出示课题:鱼儿游游
(二)欣赏分析、攻克难点
欣赏大师表现鱼的作品,观察、欣赏大自然中五颜六色鱼的.图片。
1.请同学说一说知道的鱼,学生回答。
2.提出观察要求,注意: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出示幻灯观察海底的鱼(欣赏视频)。
4.出示幻灯小尼莫,考考大家:你知道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鱼头、鱼身、鱼尾、鱼鳍等)所以人们称它为“会游动的花”。
5.出示幻灯,用同色图案进行遮挡,来帮助对比分析各种鱼的鱼头、鱼身、鱼尾、鱼鳍的变化。请同学们找不同,并讲一讲。
教师边小结,边示范:各种鱼的鱼头、鱼身、鱼尾、鱼鳍。
(三)尝试绘画、大胆表现
1.同学们动手画一条自己喜欢的鱼的外形。
2.学生动手画小鱼的外形,努力表现出鱼儿的游动。教师巡视指导。
3.利用幻灯出示各种各样鱼的图片。欣赏鱼儿的花纹美,色彩美。
4.说一说你想用什么线条图案和色彩装饰小鱼。同学说,教师示范添画。
5.出示幻灯,学生作画。
(四)展示评价、情感升华
1.展示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评价。
教师小结:这么多美丽的鱼儿,我们不但不能随便捕捞,还要劝别人不要捕捞鱼类,要爱护鱼类,做它们的朋友;不破坏生态平衡,让鱼儿更加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呀游,游呀游!(渗透环保教育)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表现鱼儿游游。
《花瓶》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制作方法,设计并制作泥花瓶。
2、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
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意识。
教学准备:自然泥、泥刀、花一束、各式花瓶图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教师拿出一束鲜花,引语:美丽的鲜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来摆放,你看见过什么样的花瓶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出示几幅不同的花瓶图片。
二、创新设计,研究方法
先让学生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花瓶,希望制作一个什么样的花瓶,并动手画出设计草图。设计图画好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经学过哪几种泥制品的制作方法?(泥贴,手捏,盘泥条,泥片制作)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写出制作步骤。随后,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各自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根据需要作出适当的改进。
三、实践操作,创新构思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启发学生装饰自己的花瓶。(刻画,着色等)
四、学习评价
组织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从制作方法,作品美观,互助合作,安全操作,准备与结束工作5个方面进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评价。
《花瓶》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3、借助拼音给姑妈写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同学们,在我没来上课之前,我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想让我在咱们班做个小调查,你们愿意接受调查吗?(生说)那大家听好了,有谁做过错事,用什么方式承认错误的?谁能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说一说?
2、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丰富而复杂的,尤其对于一个伟人来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在列宁小时侯发生的一件事(板题)
3、齐读课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再读一遍。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带有这个词语的句子。
2、刚才看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大家想知道自己读的怎么样吗?请同桌互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读的正确、流利,同时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说)我找五个同学分段读,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在这五名同学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发生这件事时,列宁多大?到底是谁打碎了花瓶?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列宁多大?谁打碎的?(生说)(板书)怎么打碎的?“不小心”三个字说明了什么?(不故意)虽然不是故意的,那大家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情怎样?(生说)那列宁为什么不小心碰了桌子呢?当时他在干什么?(生说)
3、列宁打碎花瓶后,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谁能读一下自学提示?(生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自学第三自然段。
(1)表兄弟和表姐妹知不知道花瓶是列宁打碎的?(生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说)谁能给“起劲”换个词?
(2)姑妈听到声音以后进来,说了几句话?(生说)第一句说的什么?(生说)那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分别是怎么回答的?(生说)大家看,两个“不是我”后面的标点一样吗?(生说)为什么不一样?(前一个说的坚决、干脆、理直气壮,后一个心虚、声音很低,自己在说谎,不敢大声)列宁为什么低声说?(生说)可以看出列宁平时是个爱说谎话的孩子吗?(生说)大家试着用不同的语气读一读两个“不是我”。(指名读)我找四名同学分角色读。
(3)姑妈第二句说的是什么?(生说)想想姑妈为什么这么说?(生说)姑妈是从哪看出来的?(神态)
(4)听了姑妈的话,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一样吗?(生说)从哪知道的?(生说)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列宁为自己说了谎话而羞愧,心里很不自在,所以没有笑。说明列宁认识到自己做了错事,是个诚实的孩子。)
4、列宁回到家是怎么做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时列宁认识到自己说谎是不对的吗?(如果没有认识到,不会告诉妈妈。)
5、列宁给姑妈写信了吗?(生说)那信上主要说些什么?大家想象一下?(板书)大家齐读姑妈说的话。
6、假如你是列宁的姑妈,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句式说一说吗?
7、假如你是列宁,你想对姑妈怎么说?大家动笔写一写。(指名读)
8、大家想想列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
四、总结:的确,诚实,是一朵馨香的花朵,让他人快乐,使自己陶醉;诚实,是一首古老的诗,让他人品位,更让自己高尚。有句格言说的好,谎言的船开不远,诚实比珠宝更珍贵。让我们把这句诚实格言永留心间,时时鞭策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吧!
《花瓶》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学习列宁知错就改、诚实的好品质。
3.借助拼音给姑妈写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列宁打碎花瓶后的心理活动和诚实的好品质。
2.体会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导言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人,你们认识他吗?(列宁画像)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谁能介绍一下列宁?(生说)
2.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丰富而复杂的,尤其对于一个伟人来说。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发生在列宁小时侯的事情。(板题)
3.齐读课题,这是一个疑问句,应该读出疑问的语气,再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哪个人物?(板书)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说)我找五个同学分段读,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才华?在这五名同学读的同时,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解课文内容
1.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也就是说读书的次数多了,其中的意思自然就理解了,只要用心读书就能明白书中的意思。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打碎花瓶)理解“一道玩儿”和“不小心”的意思。
2.平时我们做错事后该怎么办?(生说)那列宁承认错误了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为什么不承认?
3.姑妈问是谁打碎的,那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分别是怎么回答的?
(1)大家看两个“不是我”的标点一样吗?为什么?(生说)(前一个说的坚决、干脆、理直气壮,后一个心虚、声音很低,自己在说谎,不敢大声)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分角色读
(2)在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时,列宁和表兄弟表姐妹的表现一样吗?从哪看出来的?姑妈在说这话时知道是谁打碎的吗?列宁为什么没有笑?(列宁为自己说了谎话而羞愧,心里很不自在,所以没有笑。说明列宁认识到自己做了错事,是个诚实的孩子。)
4.列宁回到家的心情怎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为什么不高兴?(惭愧内疚)
5.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了姑妈的回信,姑妈是怎么写的?(生读)列宁读完姑妈的信,这时他的心情会怎样?(生说)
6.列宁给姑妈写信了吗?在课文中从哪体现出来的?
7.只有列宁的去信,才能有姑妈的回信,列宁会写些什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会怎么写这封信呢?大家动笔写一写。(板书:承认错误)
8.那列宁承认错误了,说明列宁是什么样的孩子?(板书:诚实)
9.平时有谁做过错事?向谁承认错误?(生说)既然你今天说出来,说明你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老师代表 送你一句话“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大家齐读姑妈说的话。
四、课外拓展:老师给大家还带来一个发生在列宁小时候的故事,大家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那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吧,并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文章下面的两个问题。
五、总结:希望同学们都成为诚信的孩子,诚信,是为人之本。诚,就是诚实,不撒谎,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诚信,是一股血液,是做人的根本。有句格言说的好,谎言的船开不远,诚实比珠宝更珍贵。让我们把这句格言永留心间,时时鞭策我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吧!
板书: 谁打碎了花瓶
打碎花瓶
列宁 诚实
勇于认错
《花瓶》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教学难点:
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教学准备: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
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瓷器,了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二、观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状和图案。
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来欣赏。”
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
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我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青花瓶呢?”
三、教师出示范例步骤图,边出示边讲解创作步骤。
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
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颜色的深浅变化。
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来,贴到彩色卡纸上。
5.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
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
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来。
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1.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兴趣。
活动开始,教师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明地提出要求:请幼儿仔细观察瓷器,寻找这些瓷器的相同点。幼儿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积极寻找相同点。当幼儿发现相同点后,教师进行小结,提升幼儿的.经验。在教师的小结中,幼儿不仅再次巩固了青花瓷的相同点,而且了解了青花瓷命名的缘由,知道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对青花瓷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面的环节中,幼儿观看ppt、自己创作设计、共同欣赏作品,兴趣一直伴随着幼儿。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气氛活跃,幼儿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体。
2.丰富感性经验,巧妙化解难点。
在制作ppt时,教师选择的青花瓶范例就考虑到了形状和上面的图案花纹。范例上的青花瓶有的上面粗,下面细;有的像个葫芦形;有的瓶口细、瓶肚粗。瓶上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通过欣赏,幼儿就发现瓶口和瓶底的花纹多选用小一些连续纹样的图案来装饰,而瓶肚上则选用一幅完整的画面来装饰。有的选用了植物、有的选用了动物,还有的选用了人物。教师示范时选用了图示法,既缩短了教师当堂示范的时间,又让幼儿对操作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又让幼儿欣赏了教师的创作。这些感性经验的获得,巧妙地化解了活动的重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之中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3.展示幼儿作品,提供交流机会。
新《纲要》指出:“要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因此,幼儿完成创作后,教师就把幼儿的作品悬挂起来进行展览,请先完成的幼儿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幼儿都完成后,组织幼儿一起欣赏,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喜欢。孩子们畅所欲言,有一个孩子说最喜欢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青花瓷是中国特有的瓷器,而自己设计的青花瓶的台布上有五星红旗的图案,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所以自己很喜欢,他的回答赢得了伙伴们的掌声。在欣赏作品中,幼儿还发现装饰的图案不仅要有线条,还要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来装饰,这样装饰出来的作品不单调,比较大气。在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中幼儿都得到了提高。
《花瓶》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长久以来,幼儿园的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并常以单调的“勾线笔勾线,蜡笔涂色”的形式进行,这不仅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且使部分幼儿对绘画活动失去了兴趣。为了丰富美术的表现形式,使幼儿能自由自在地不受任何拘束地去画,我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线描勾勒为主要教学形式,将写生与想象相结合,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作兴趣和欲望。
要求:
1、让幼儿初步了解,并学生写生,提高幼儿的观察力。
2、巩固复习线描,学会用密集排列的线条装饰花瓶,提高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准备:
1、胖花瓶若干只,脸谱一个。
2、水彩笔、蜡笔人手一份。
3、《说唱脸谱》音乐磁带,录音机。
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放音乐,出示京剧脸谱;
你们看,谁来了?(大花脸)
大花脸来我们班作客,你们高兴吗?陈老师还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物。
2、出示花瓶。
你们瞧,这是什么?(大花瓶)
师以大花脸的口吻:“这花瓶真漂亮,谢谢你们,可是这花瓶这么大,我带不动,怎么办呢?”(幼儿自由想象)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想了那么多办法,那我们就选个最简便的方法,把花瓶呀,画在纸上送给他,好吗?
二、写生花瓶。
(一)介绍写生画。
直接对着物体来画,叫作写生画。写生时一定要画得像,看到的'东西是怎样的,画出来的也要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花瓶的写生。
1、花瓶上面的口是平平的,我们用一条横线来表示;
2、花瓶的脖子细细长长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形状来表示?(长方形)
3、它的肚子是胖乎乎,圆滚滚的,我们用什么形状?(椭圆形)
4、最后在大肚子下面画上扁扁的底座。
(三)幼儿分组练习写生花瓶。
1、让幼儿自由选择一种花瓶进行写生。
2、提醒幼儿写生花瓶要画得像,画得大。
三、用脸谱装饰花瓶。
(一)演示将脸谱贴在画好的花瓶上。
1、师以大花脸的口吻:“你们画的花瓶真好看,让我再仔细瞧一瞧!”
2、师边讲边演示:“大花脸看着大花瓶,大花瓶——怎么了?”(变成大花脸)
3、师小结:那么我们就叫它花瓶脸谱。
(二)讲解示范用脸谱装饰花瓶。
1、先画出它的大鼻子,用胖胖的三角形表示;
2、现在大鼻子两边画上两只圆眼睛;
3、然后在大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方嘴巴,里面画上尖尖的牙。
4、既然是“大花脸”,那就要把脸画花,画满,那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在它的脸上画上密密麻麻的线条或图案,可以用直线、曲线或折线、波浪线等,也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来装饰。
(三)幼儿练习装饰花瓶。
1、提醒幼儿线条排列要密集,可用粗细不同的勾线笔进行线描。
2、鼓励幼儿大胆装饰出与别人不同的花瓶脸谱。
3、鼓励幼儿以桌布为背景,用线描法进行添画。
四、讲评。
表扬线条排列密集,画得大的幼儿。
五、结束。
花瓶脸谱带着所有的“新伙伴”随音乐做各种京剧动作走出场外。
《花瓶》教学设计13
设计意图:
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在艺术领域有一节《花瓶设计与装饰》活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的花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画本上设计出了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花瓶,活动结束后仍然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我结合孩子们的这一兴趣,搜集了各种瓶子,孩子们可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的过程把自己的探索欲望、创造欲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装饰出来的花瓶还具有实用价值,用它装饰教室不仅让孩子们时时感受成功的快乐,还可以处处体验创造美的存在。
活动目标:
1、能够掌握包、扎、绕的技能,并对玻璃瓶进行装饰。
2、体验废旧物品再利用以及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花布、布条。
2、照片、数码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展示照片:各种各样的玻璃瓶子(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各种花色、形状的布以及布条、绳子,引出主题。
1、老师收拾房间的时候发现好多这样的东西,扔了挺可惜的,孩子们帮我想想办法,能用它们做些什么呢?
2、幼儿讨论,引出主题:把玻璃瓶子装饰成花瓶。
二、幼儿观察,并根据已有经验探索装饰的.方法。
1、我们平时见到的花瓶身上哪个地方有装饰?
(瓶口、瓶颈、瓶腹)
2、这些布、绳子怎样装饰,才能让瓶子变得漂亮呢?幼儿动手尝试装饰的方法。
三、教师总结幼儿探索的方法,给予鼓励和肯定。
根据幼儿实际操作水平,重点讲解操作过程中的难点:包、扎、绕的技能。
四、幼儿动手装饰,教师指导。
1、鼓励幼儿互相之间进行合作。
2、启发幼儿装饰的有新意和别人的不一样。
五、介绍评比自己的作品。
1、幼儿介绍自己制作花瓶的材料、方法,认为最好看的是什么地方。
2、以插花的形式互相评比,学习别人优点。
六、装饰教室,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1、用数码照相机拍出幼儿制作的作品,和没有装饰前的碎布、瓶子作比较,让幼儿感受自己创作的成功,以及废旧物品再利用带来的乐趣。
2、提示幼儿花瓶这么漂亮,我们是不是还可以用它装饰我们的教室呢?
【《花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美术花瓶教学设计09-04
大班美术花瓶设计师教案02-08
《花瓶》教案03-04
花瓶的教案03-26
想做花瓶散文10-10
花瓶碎了作文10-07
梦见花瓶碎了10-06
美丽的花瓶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