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赤壁》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赤壁》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方法与技能:
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
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
三、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
四、学情了解及前期准备
本课属于选修本文言文,学生有一定厌恶心理,提前预习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已提前用一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本节课为本课的第二节时。
五、教学设计
(一)导入:以问题“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导入教学。
(本部分由教师提问,学生逐层回答,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黄州、赤壁之于苏轼的意义,及“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苏轼真的超脱了吗?
(本部分由学生朗读之后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提问个别学生,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三)解读内容
1、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
(本部分由学生列举证据说明苏轼是否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园之中;教师加以讲解,列举《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中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说明)
2、《后赤壁赋》中,苏轼如何挣扎?
(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尝试回答,根据学情,学生可能无法答得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
3、学生分享缓解痛苦妙招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并说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苏轼摆脱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
4、挣扎的结果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然后学生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写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评价之后,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解,将本节课引向最终的结论:苏轼的挣扎是不成功的。)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更喜欢前后赋哪个结尾呢?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
(五)拓展延伸:苏轼告诉我们——
(本部分引用《苏东坡突围》中的语段,旨在让学生静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
(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完内容之后再返回课文,静静朗读,得出自己的感悟。)
六、详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
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美吗?
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是主战场。
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
(二)、朗读全文(配乐)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他在风吹雨打中非常潇洒地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所以我们觉得苏轼超脱了,但是经过昨天初步的学习,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
(三)、解读全文
(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
这是一种感觉,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证据来?哪些语句说明他还想着官场上的那些带给他痛苦的事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
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
(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
挣扎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
挣扎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
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
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是在以对自己身体的折磨来达到忘却痛苦的目的。而且,他还做了一件我们常人在极度痛苦时也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划然长啸”。之后,他回到了船上,任意飘荡。
挣扎3:诗人行文至此,你们觉得赤壁之行结束了吗?(提问个别学生)如果结束了的话,这第三段是不是画蛇添足的多余段呢?
在游完了赤壁后,也可以说诗人是心潮澎湃啊,半夜夜阑人静之时,看见一孤鹤从他的船掠过,之后在梦境中,他遇到了一道士,与道士进行了对话。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他梦见了什么,说明必定是日有所思。
那么,他为什么要想鹤和道士呢?鹤和道士有何象征意义?
(展示鹤的图片),从图中看,鹤形貌出众,高贵优雅。苏轼在《放鹤亭记》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如此说来,鹤更是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象征,传说中修道之人可以化而为鹤。
那么道士呢?我们在电视或武侠小说中看到的道士有何特征?他们整天到晚都在做一件什么事?
炼丹!炼丹实际上就是想成仙,还记得《赤壁赋》中有一句话讲到想成仙的:“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确实,此时的苏轼处境窘困,心情苦闷,在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希望能够像在《赤壁赋》中提到的超脱尘世,遁入仙境。
讨论: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座位尾数是X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上一条方法,一起分享,然后一起讨论:这些方法有效吗?
(三)挣扎的结果
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大家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法来评价,然后把你的评价写下来。注意要有理有据。
1、世俗之乐有没有让苏轼忘却痛苦?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诗人从七月到十月隔了三个月,再游赤壁,这时赤壁的景色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江山的景象也变得难以识别。作者面对这种变化,不禁感叹,这么短的时间内,江山已经更改,那么人生短暂,年华似水,更是充满了变数。所以,眼前的景象与美酒佳肴不但没能让他忘却痛苦,反而是产生了无尽的感叹。
2、那么,第2种挣扎,想融入大自然,是否成功了呢?这一段,请一位同学来朗读。提问: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作者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怎样的?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我们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大家说苏轼是不是一个人去游赤壁的呢?不是,有二客。他们之间关系怎样?
从一起喝酒一起行歌作答一起游赤壁,也可以说称得上是知己吧。但是登上赤壁这两个人有没有一起?没有。“盖二客不能从焉”。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攀登的过程太艰险了,他们也无法理解苏轼的行为。而往更深处去想,在乌台诗案的整个过程中苏轼的那些焦灼那些艰难那些担惊受怕郁郁不平,这些东西哪怕是至亲的人都无法真正懂得,更何况只是好朋友。从这一层来讲,苏轼的“悲”传达出来的观点是可能就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命题:人,注定生来孤独。
而苏轼的恐又是从何而来?他一门心思地想融入自然,但是大自然又给了他怎样的回应呢?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自然界用他的凄凉、阴森回应了苏轼,于是他“凛乎其不可留也”。最终,他逃跑了,逃回了船上,这挣扎也宣告失败。
3、鹤化道士,他肯定是对人世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他还来问苏轼:“赤壁之游乐乎”,这很明显有一种嘲笑的意味在里面。而作者自以为洞悉了道士的秘密:“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还“呜呼噫嘻”,颇为得意高兴。但是道士却“俛而不答,顾笑”,最后竟是不见了。由此可见,这鹤这道士也知道苏轼并没有获得超脱。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富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突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轼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不知在哪里了,前方的路又在哪里呢?所以,苏轼迷惘了。
(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
大家还记得前赤壁赋的结尾吗?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大家更喜欢哪个结尾呢?可以说,《后赤壁赋》的结尾并不如前赤壁赋那么美好,前赤壁赋,苏轼暂时得到了解脱,在舟中沉沉睡去。由此可见,大家也是希望苏轼能够得到解脱的。
(五)、拓展延伸
但我们可能没办法体会到他背后挣扎的痛苦,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在这痛苦的挣扎中,苏轼一步步地走向了成熟。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的选段——“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苏轼告诉我们,成熟与年龄没有关系,但却关乎经历。虽然在逆境中的挣扎,并没有使他超然物外,他的内心还是很痛苦的。在黄州四年,苏轼尽管与佛道多有来往,但并没有遁入空门或皈依道教,但是他最终却是以一种现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迎接生活给他的挑战和磨砺。他的“了悟”就是回到人间,回到人间坚韧而乐观的活着。所以,痛苦与积极并存,告诉我们,一切的挣扎都是值得的。
最后,还是送一首小诗给大家《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歌,感受一下苏轼的心声吧。
(教师与全班同学朗读诗歌。)
(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本文
这是一篇适合诵读的文章,大家课后多读,或者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感悟。
《赤壁》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语文版第三册,这首词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
2、学习品析,感受词人壮志难酬的心怀。
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诵读本词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意境。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教学准备:录音机诵读带关于苏轼的资料
教学方法:诵读学习 讨论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关于苏轼:
1、苏轼简介:(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一生宦海浮沉,但就个人创作而言,硕果累累。
2、豪放风格: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3、思想: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和释道思想也很浓厚。苏轼为人耿直,才意迈峻,重节操。
三、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四、诵读词作:
1、诵读:学生听示范朗读带(指导朗读,疏通文字)
2、自由读,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情感的把握。
3、提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4、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独自读。
五、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
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由此可见周瑜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①建功年龄: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②机遇: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惆怅失意)
8、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六、总结归纳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七、拓展练习
1、当代社会谁堪称英雄?谁堪称风流人物?
学生讨论:联系现在社会事件,寻找思考讨论,最后总结。
2、诵读、背诵本词。
八、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乱石穿空
绘景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羽扇纶巾
写人谈笑间
墙橹灰飞烟灭
↓
感慨人生如梦(壮志难酬)
马小军
《赤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⒈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⒉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特点。
教学时数:2
第一教时
明确目标:
⒈感知课文,积累字词句;
⒉理清作者的情绪变化历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解题
1.作者介绍
苏轼――“浑涵光芒,雄视百代”
2.介绍文体及写作背景
⑴赋――体物写志
⑵介绍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⒈诵读课文,初步感知
⑴听录音,注意诵读的停顿、延长,体会其中的节奏。
⑵自由朗读,找出每段中押韵的韵脚(12个)。
⒉齐读课文。
⒊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⒋质疑解难,师生共同小结文言知识。
⒉思考:
⑴“赋”的特点是“体物写志”,贯穿全文的“物”是什么?
⑵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历程。
明确:①贯穿全文的“物”是“清风”、“明月”,“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全文就是紧扣“风”“月”展开描写和议论的。
②情感变化线索:乐-→悲-→喜
四、思考练习二
第二教时
明确目标:
1.理解文中对人生意义的议论,揣摩体味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
2.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课文鉴赏
(一)析“乐”【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
⒈齐读,思考:
作者和客人夜游赤壁,他们的心情很“乐”,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渲染他们此时那种快乐心情的?
明确:
景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饮酒…扣舷而歌…”
感觉:“浩浩乎…飘飘乎…”
⒉第1段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明确:展示了一个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吟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意境。
⒊第2段写作者放声高歌,歌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说明作者在遭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二)析“悲”【第二段的第二层和第三段】
1)析第2段
⒈共赏清风明月,泛舟万顷秋江,此乃人生一大乐事,此时的氛围却发生逆转――由“乐”转“悲”,“悲”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这个变化突然吗?
明确:从“客”悲凉的箫声体现。
⒉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朗读)
明确:借助比喻、想象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要流泪。
⒊第2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转折过渡
2)析第3段
⒈“客”产生悲凉情感的原因是什么呢?(朗读)
明确:触景生情,怀古伤时
⒉“客”是怎样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古今人物对比
对比人生须臾和宇宙无穷人生短暂
理想和现实矛盾
⒊你是怎样看待和评价“客”的这种情怀?
明确: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三)析“喜”【第四段和第五段】
1)析第4段
⒈针对“客”的.悲情,作者是怎样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朗读)
明确:①以“水”“月”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和“不变”两方面,无须“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
②从“取”与“不取”角度说明“物各有主”,丢开个人愁怀,尽情享受“清风”“明月”就行。
⒉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喜”?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之中屡遭贬斥,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备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之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地审视一切后辨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⒊你是如何评价作者观点的?
明确:他的人生观是乐观的,但也有负面因素,一是关于“变”与“不变”的解释是相对主义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法;二是主张随遇而安也可能导致斗志的削减。但苏轼是在走出监狱到达流放地而几乎丧失自由的情况下说这番话的,反映了他的坦荡、旷达和强烈的生活信念,值得肯定的方面是主流。
2)析第5段
⒈客人在苏子哲理地阐明世间变与不变的道理后有何反应?
明确:“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满面春风,换去愁颜。
⒉此“喜”和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前者是欣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怀一切而“喜”。
⒊作者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向政敌暗示:虽然遭受迫害,但日子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⒋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明确:“主”与“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何消极的心态。
四、全文总结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成功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获取人生的乐趣与力量,这就是苏轼的旷达与乐观。“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赤壁》教学设计4
一. 教学内容:
《前赤壁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前赤壁赋》,达到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辨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 知识归纳总结:
苏轼(1037~1101)
(1)少年得志
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第二名。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相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2)乌台诗案前后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三个月,就因为他的牢骚诗“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又联系他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后来正是曾拥护过王安石的“巧进之士”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诗案之前,其诗词作品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抒政治豪情。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探问:“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轻狂:“老夫聊发少年狂”。
而诗案之后,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其作品中却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敛平常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3)晚年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
俗话说:“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四. 课文分析: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赤壁:湖北黄冈赤壁,与湖北嘉鱼赤壁同被作为周瑜破80万曹军之壁战场故迹。
属(zhǔ):请,让,说。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诵《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越过一望无际白茫茫的江面。江实在旷远啊,船儿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上天的神仙。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溯(sù):逆流而上。袅袅(niǎo):细长,形容声音婉转悠长。嫠(lí)妇:寡妇。
译文: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像含怨,像怀恋,像抽泣,像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缪(liáo):盘绕。舳(zhú):船尾;舻(lú):船头。酾(shī):斟。槊(shuò):长矛。须臾(yú):片刻。
译文: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屡次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藏(zàng)。肴(yáo):荤菜。适:享用 枕藉:叠枕挤睡。
译文: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始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分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 ——→(悲)——→(乐)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乐:清风明月、水天一色
(景美)朦胧迷离、羽化登仙
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
从歌声中来 (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 (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 (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 (生命短暂)
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探究第四段的思路、说明分层理由;分别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可分为两个层次:
一:变与不变
二:取与不取
变 不变
逝者如斯 (水) 未尝往也 (水)
盈虚者如彼(月) 卒莫消长也(月)
时刻在变 (人) 无尽也 (我)
(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
1、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物 人
2、客:无穷 须臾 变化 (片面) (悲)
苏轼:物与人都是既变又不变 (全面)(喜)
(用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分析问题,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辨。)
分析“取与不取”
取 不取
清风明月 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一部抚慰人心灵、开阔人胸襟、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的百科全书。)
小结:苏轼的悲情从哲学思辨中、从自然美景中解脱了出来,这种理性的思辨使他乐观旷达。
苏轼是如何得到了永恒的?
人格魅力:辩证处世、正直进取、旷达乐观、真纯淳朴、胸怀天下等
总结文学成就: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苏黄”(苏轼、黄庭坚)
词: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辛”(苏轼、辛弃疾)
《赤壁》教学设计5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既:已经尽:全部
顾①:环顾已而:过了一会儿顾②:可是
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第二教材》进一步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一)研习第二段
1、齐读,口译。
重点字词提示:乃:于是。上:向上爬。履:爬过。巉:险峻。披:拨开。危:高。震动:使震动。反:通“返”。放:放任。听:听任。
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2、思考: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做了具体的描写。
(2)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3)此段抒发作者的什么情感?
月夜登山,划然长啸,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情。
(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A、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
(二)研习第三段
1、齐读,口译。
注意字词:适:刚好东:从东面(名次作状语)西:向西飞(名词作动词)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江中见鹤,后梦见道士化鹤
(三)总结:
本文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以儒为主,融合佛老)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第二教材》“课堂反馈”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第一、二段)。
二、归纳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时之须
2、反而登舟
3、俛而不答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是岁十月之望。
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几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摄衣而上。
(三)词类活用
1、顾而乐之
2、草木震动
3、掠予舟而西也
4、横江东来
(四)重点虚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及用法
1、归而谋诸妇
2、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3、摄衣而上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言特殊句式
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C)
A、盖二客不能从焉。(省略句,“从”后省略了“予”)
B、问其姓名,俛而不答。(省略主语“我”、“道士”)
C、复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是介宾结构后置)
三、合作探究
(一)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提示:
1、找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景与情是怎样融合起来的。
明确:
《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朋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后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
《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悲—空)
(二)《后赤壁赋》的结尾描写了孤鹤,叙述了梦境,这些内容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二)
提示: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提示: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
四、拓展延伸(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
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马(铁马):马打上铁掌,就意味着要上战场,所以铁马就是战争,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了。如: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学习效果检测”练习。
3、预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六、教学后记
《赤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简介和文本注释,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了解《赤壁赋》《登泰山记》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托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对比阅读这两篇写景抒情名篇,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予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学会运用批注式鉴赏方法,文本细读,品鉴此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3.在山水之境中,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
1.学会结合文体特点(如《赤壁赋》的“赋”)、文言字词、艺术手法等,挖掘与归纳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2.结合中国古代文人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世俗追求,以山川自然为精神寄托的文化传统,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说明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入选本单元的篇目以此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写景抒情散文。学习本单元,旨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基于第七单元内容,编写一本散文集。各阶段学习任务均以前三篇现代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后两篇文言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感其情
【情境】部编版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共选录了五篇名家写景抒情的文章。如果我们要以这个单元为基础,编写一本散文集,我们就把这个单元“读厚”,围绕主题分类收录课内外的相关文章。然后需要“读细”,鉴赏这些名篇“名”在哪里;最后是“读深”,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为这本散文集作序,表达出我们对这本散文集如此编排的`理由。
话题导入:毛泽东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句,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完成革命事业的壮志豪情。而由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同样给我们直观地展现出我们神州大地的恢弘壮阔。说到祖国的山河,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共读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穿越千百年之前,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景与情。
活动1:读顺——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活动2:读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轻重节奏。
任务二:理字词以通其意
活动:梳理两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任务三:画山水以现其貌
活动:请从《赤壁赋》《登泰山记》中任选一篇,结合文本意象,为文章绘制一副美景全貌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或在家绘制,鼓励发挥特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第二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赏其景
导入:
余秋雨曾在散文集《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之所以称“人文山水”,是因为自古在文人墨客笔下,山川自然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伯牙与钟子期于山水之间相遇,一曲《高山流水》抒发知音之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儒家山水比德、表达君子道德情操的最佳注脚。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山水之美和潜藏其中的文人情思。
活动1:如果你是编辑,要为入编散文集的这两篇文章补充旁批,你会怎么选择?请从描写山水的语句中选择一处,小组讨论、分享。
活动2:精选一处,仿照例子,完成表格。
参考:
任务二:携山水以勾情思
活动1:你从这两篇山水散文中读到了什么情感?
活动2:《登泰山记》只是一篇山水游记吗?结合以下语句分析。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引导:奔赴泰安之中的一系列动词,乘风冒雪,跋山涉水,极写路途之遥,登山之决心与热切;登山途中,“少”“中”“西”“巅”等一系列方位名词的变化,写出山路之曲折,山势之高峻,登顶之艰险。其中环节,缺一不可。作者何以费此笔墨?
明确:明写路途艰难,实写人生艰难。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引导:登顶山上,豁然开朗。傍晚时分,落日余晖静静洒落,山水如画,雾带飘然,山色淡雅、祥和。“望”是眺望,与“上”呼应,此情此景,非登顶不得,心境也由苦苦攀登转而为宁静淡然。
明确:明写山色淡雅,实写心境淡然。
活动2:结合作者当下的处境,谈谈两篇散文抒情方式的不同。
资料1:“乌台诗案”获释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官俸停发,衣食无着,曾做诗句“古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表达当时的困苦之境。元丰五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赤壁,写下两篇赋。此为第一篇赋。
资料2:《登泰山记》写于姚鼐辞官归故里的途中。姚鼐少怀大志,但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后被举荐,参与纂修《四库全书》。本来升迁有望,可他却在《四库全书》告成之后,借衰病或养亲之名辞官离京。学界普遍认为,实际上是与戴震、纪昀等人不睦。他曾感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赠程鱼门序》)
明确:虽然两篇散文都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但《赤壁赋》淡化写景,更多的是抒情言志,借由行歌相答、主客对话的方式表达对个体在浩渺宇宙中如何自处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记》通篇以泰山之景为表现主体。从综观到微观,从日暮到日出,文字细致考究,呈现出泰山或巍峨高大,或泰然祥和,或恢弘壮阔的景象。相应地,我们能从苏轼笔下鲜明感受到他身处逆境之时内心的动摇犹疑,以及最终对人生深沉的顿悟,这种抒情方式是显性的;但是我们几乎无法从姚鼐的这篇散文中寻得他无奈辞官之后的心境,他落笔克制、平淡,情感隐匿在眼底丘壑中。一显一隐,恰是两者不同之处。
任务三:寄山水以求突围
活动1:结合阅读经验和以下资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资料: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明确:在春秋时期,山水多以伦理形态呈现,借山水来进行道德教化。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深受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观的影响,倘若无人赏识,则“藏”到哪里?自是青山绿水处。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极尽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因此,象征着隐逸、避世而居的山水便与代表着世俗生活最高追求的庙堂相对立起来。所以他们在面对人生仕途困境而不得解时,转而投向自然。而山水的接纳、包容,也让他们深化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融洽自处的理念,即“天人合一”。
活动2:我们还要为这本散文集做一个腰封。阅读以下三则名言,你认为选用哪句最能吸引读者?为什么?
资料:
(1)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南朝王融《江皋曲》
(2)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余秋雨《仁者乐山》
课堂总结:
中国文人是有山水情结的。从谢灵运开辟山水诗之后,“山水”便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他们借山水以抒情、言志和明心。山水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如此。两者抒情方式一显一隐,共同借山水书写自己的生命困境,借以在山水之境中审视自我、审视社会、审视宇宙,并将个体生命统一在自然生命之中,留下千古佳作。从此,山水也不再只是自然山水,而成为彰显文人心迹的“人文山水”。
【作业布置】
学到这里,你是否也有万千情思在心中激荡?任选“赤壁”或“泰山”为创作对象,结合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用一首现代诗表达你独有的情思。我们将择优选编入册。
《赤壁》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把握全词主旨。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者情感。
3.通过拓展比较阅读,了解豪放词风。
教学重难点:
朗读技巧,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设想:
1.在初读中,熟悉全词,把握诗词主要内容。
2在精读中,赏析精美词句,分析周瑜形象。
3在品读中,感受作者豁达超脱的情感态度。
教学步骤及设计:
一、导入环节
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是非成败转头空。无论是生活亦或是政治仕途,都可能遭遇困顿。当人生不尽如人意时应当怎样面对?今天我们学习一首一代文豪苏轼的词,看看他是如何面对政治上的失意。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
三、作者介绍
师:提到苏轼,大家都不陌生。那谁来帮大家简单回顾一下作者?
生:介绍苏轼年代及主要成就
师:嗯,老师再给你补充一下——其实除了诗词,他在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正如林语堂先生评价所说:他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
刚才XX同学谈到了苏轼的成就,那么关于苏轼的经历,有没有同学可以介绍一下?
生: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比如乌台诗案等
教师:正如你所说,苏轼的一生都可以说是文坛得意,官场失意,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词,正是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所写。
四、初读识词
师傅:简单的知人论世后,我们一起来初读识词。给同学们3分钟,大家反复自由朗读全词,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读请句读,并思考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比较投入,现在谁来回答一下:本首词的主要内容?
生:上阙主要写了赤鼻矶的景色,下阙主要是抒情
(板书写景怀古抒情)
师:好,那现在谁来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初读成果?
侯华富朗读
师:谁来点评一下他的朗读?
李怿卓:点评:字音、节奏、感情等角度
师:点评的比较到位,那你能不能再来示范一下。
李怿卓示范
师:效果确实更好一些,俗话说“词读百遍不嫌多,遍遍都有新收获”。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在精读、品读中继续学习!
五、精读思考
师:请同学们再读全词,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3个问题!PPT展示问题,倒计时设置3分钟。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分享成果,解答疑惑。
六:展示成果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谁来回答?
生:分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因为在读这一句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有种豪迈的情怀。
师:你读出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么你认为你体会到的这种境界是通过哪个字词体现出来的?
生:大江
师:实际上大江就是哪里?(长江)那作者为什么不写“长江东去,而写大江东去呢?”
生:因为,长江就是感觉比较长,而大江,就让人有种眼前场景很宏大的感觉。
师:非常好,你抓住了“大江东去”,所暗含的那种登高望远、一览无余的意味。那你觉得这个“大”字应该怎么读?
生:应该重读,然后声音高一点
师:那请你试一试。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真是荡气回肠!请坐,其他同学也试着再朗读体会一下,注意读出这种大视野、大格局!
学生读、点几个学生读(王存瑞、黄迎新)
师:除了第一句,大家还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一句。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高耸的怪石、惊涛骇浪和岸边的晶莹浪花写得非常形象。而且这是苏轼以为的古赤壁战场旁的景象,所以我读的时候有种穿越时空,回到惊心动魄的古战场的感觉。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下,你是怎么读出的这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生:主要是通过“穿”、“拍”、“卷”三个字,这个“穿”让我联想到了战场穿梭的羽箭,“拍”有种很有力的.感觉,“卷”带来一种狂风扫落叶,横扫千军的气势。
师:古人写诗时讲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我们平时赏诗的时候也要有这种锤字练字的意识。那你觉得这几个字应该怎么读?
生:重读
师:除了重读,还有吗?比如说语速上?
生:快一点
师:好,你来试一下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真可谓慷慨激昂,好,同学们自己再读此句,体会一下。
点学生读
师:还有没有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我觉得这一句在结构上特别巧妙,“江山如画”好像把上阙所描述的景色到了一幅画卷上了一样。而“一时多少豪杰”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阙的周瑜。
师:实际上你所说的就是结构作用中的承上启下。“江山如画”一句收住了上阙的景,那我们找个字来形容上阙景物特点的话,哪个字比较合适?(板书壮景)
“一时多少豪杰”完成了从“千古风流人物”到“遥想公瑾当年”的一个自然过渡。
师:好,我们请东边三排的同学齐读一下上阙,注意运用刚才所学到的朗读技巧。大江东去一二~
师:好,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下阙中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谁来解答?
生:周瑜是一个年轻有为、人生得意的形象。从“小乔初嫁了”可以看出周瑜很年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以看出他指挥赤壁之战取得胜利,很有能力。
师:好,你眼中的周瑜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样一种形象。还有没有同学想补充?
生:我觉得周瑜是一个英俊潇洒、谈吐不凡的人。
教师:咱们说谈吐不凡一般形容人比较有修养,而这个地方你强调的是他的运筹帷幄的能力,所以换一个什么词比较好?
生:从容不迫
师:其实这个地方我们用谈笑自若、气定神闲、胸有成竹都可以,好请坐。那么我们看这里,周瑜的形象是苏轼亲眼所见的吗?(不是)
而是他怎么样写的?(想象的)我们来看这样两则材料:
张睿萱读一下
师:我们看这两则材料——把成家十年的周瑜写成是小乔初嫁,把诸葛亮的衣着打扮按到了周瑜身上,这些都和下阙中的“遥想”相呼应。所以咱们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应该重读还是轻读?快读还是慢读?应该是读出一种江边遥想,渺远幽圹的感觉。
比如读成“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
师:好,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苏轼想借周瑜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觉得苏轼站在昔日的古战场,描绘这样一个人生赢家周瑜,主要是为了和自己形成对比,反衬自己当时不受重用,失意的处境。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周瑜和作者的这种对比联系?
生:“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就是想象周瑜的英灵如果神佑此处,看到这么落魄的我,会笑我。这种笑也有点自嘲的感觉。
师:我们看这张对比图,实际上苏轼把周瑜塑造的越完美,越凸显了自己的窘迫。
七、品读感悟
师:那么此情此景,苏轼有没有因此变得落寞消沉?大家品读最后一句,体会一下。
好,谁来谈一下自己的感悟?
生:我觉得这种对比下,苏轼肯定是比较消极的,心里很有落差。
师:好,还有没有其他意见?
生:我觉得这时候的苏轼心里肯定有消极的情绪,但是也包含着一种自我疗愈之后的积极在里面。因为他看到昼夜不停的大江,盈缺如常的月,应该会用是非成败转头空,最终一切都会如梦消散来安慰自己。所以他才会洒酒以谢江月。而且晚年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an,一声)州。”所以可以看出最后他有种释怀之后的豪情。
师:你联系了苏轼在《前赤壁赋》和他的整个人生来谈这种从沉郁到超脱的蜕变,非常好。那我们请西边三排的同学齐读一下下阙,注意把遥想的渺远和人生如梦的豁达读出来,遥想12
(板书豪杰、豪情)
八、拓展延伸
师:这首词被誉为豪放派代表作,通过分析词中的壮景、豪杰、豪情,我们应该对这种词风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再拓展延伸一下,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一下豪放派的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阅读本词与婉约派代表作雨霖铃,然后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
生:婉约派读起来比较委婉细腻,豪放派读起来比较有气势。
生:我觉得可以结合本课的所学的景、人、情三个角度分析,婉约派喜欢写一些杨柳晓风这样的秀丽的景物,豪放派则是描绘壮丽的景色。婉约派喜欢写小儿女的悲欢柔情,豪放派则喜欢写大英雄的壮志豪情!
师:你从景、人、情三个角度一语中的点出两种风格的区别,特别到位!那我们就请两位同学分别带着这种理解读一下这两首词。好先看婉约派这一首,谁来试一下?
女生:寒蝉凄切……
教师:恩,确实有南宋俞文豹所说的“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而歌的韵味,好请坐。谁来试一下豪放派这一首?
男生:大江东去……
教师:真有种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卓板,高歌的感觉。听罢直觉天风海雨扑面!太棒了,请坐!
九、总结本课
师:我们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三读三问领略了东坡居士面对长江赤壁写下的壮景豪情,最后我们再来齐读全词,在朗朗书声中体会他横放杰出、境界大开的豪迈和超脱!
学生齐读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十、【板书设计】
写景:壮景——豪
怀古:豪杰
抒情:豪情——放
《赤壁》教学设计8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根据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关章节
改写而成,叙述了东吴都督周瑜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用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这一战役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力量的对比,也为后来的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奠定了基础。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为三部分,记叙了战役的经过。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着重叙述了火攻这一仗是怎样打的。
这篇课文编写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战事的全过程,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当引导、点拨及必要的归纳、小结和讲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学法
小组合作自学探究,通过读、思、讲、议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和理清前四个自然段课文条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这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 指名朗读课文。问: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要求学生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2.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要求学生认真读第五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思考“火攻”分几步?意图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出示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分组讨论分析归纳合并。小组代表汇报。接着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继续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然后抽几个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老师再小结。意图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5.问:火攻的四步,咱们清楚了,但“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肯定回答的是:东南风。这时要求学生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
6.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那么,周瑜和黄盖根据什么情况制定了“火攻”之计?要求学生找出有关段落读读。在分析。
8.指名按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通过复述理清课文写作顺序,从而实施由繁到简、由简到繁,进一步进行语言条理性的训练。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高认识。
1.集体朗读课文。然后讨论分析:“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引导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出来,即: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骄兵必败 指名上台板书出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
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同时也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3.教师总结:“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它确实使人从中受益匪浅。我们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制定方案,要优中选优,要牢记傲兵必败的道理。让我们永远谦虚,不断进步!
第四步: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四、说板书设计
(一) 写诈降书,施火攻计
知己知彼
(二)满载火药,借东南风
赤壁之战
(三)火船冲曹,大火漫天
骄兵必败
(四) 带兵追杀,曹军大败
我认为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又体现文章的重点,使板书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板书主要引导学生来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敢于上台展示自我的勇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赤壁》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3、理解作者通过词体现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品味词作的豪放。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讨论、体会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进而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赏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的词,明确是分为两个派别,即婉约与豪放。婉约,内容不外乎是离愁别绪,闺情绮怨。而豪放派便恰恰与其相反,内容比较宽阔浩荡,气势恢宏,让人读后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苏轼是第一个用“豪放”作词的,并开始写作打破传统词风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其豪放词风的代表作。
二、解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观眼前之景
(题目)思历史之事
抒一己之情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1、上阙写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景——雄奇壮丽景物描写的豪放
“大”字写出了长江奔腾而来,汹涌澎湃的气势。“千古”则写出了历史长河的浩瀚渺远。
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江水、浪花和千古风流人物融为一体,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久的时间背景。为全词奠定了昂扬的基调。
2、这几句中哪几个字用得好?请大家展开想象,为我们描绘一幅赤壁美景。
明确:“乱”写出山石险怪,“穿”写出高峻陡峭。
“惊”写浪花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
“卷”字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
作者从形状、声音、以及颜色三方面,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描绘了赤壁的壮阔景观,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3、面对这如画的江山,作者想到了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作者为什么用“初嫁”,而非“出嫁”?
明确:人——英雄人物周瑜形象的豪放
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婚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才华文韬武略才华恣肆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虚职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情——功业无成感时伤今的`豪放
4、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
①就词论词。一方面,作者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个人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本身就是内心积极地一种表现。另外,作者在千古人物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人生如梦,自己的一生又算得了什么,看到了人的渺小,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情怀。
②结合同期作品进行探讨。《赤壁赋》中作者虽然借客人之口道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可劝解友人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作者从“变”与“不变”两种角度去看待水与月,巧妙地消释了友人的悲哀。这其实也是作者内心矛盾斗争的结果,遇到烦恼时,换一个角度,原先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苏轼对人生忧患的化解,表现在词中就是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定风波》更是能体现出他坦荡达观的处世态度,上片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出一个履险如夷、泰然自处、任天而动的仙人形象。下片“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从容,多么豁达。
③儒释道兼容并蓄的思想。向学生介绍苏轼的思想宏博开放,儒道释兼容并蓄,政治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人生修养上则以释道思想为主。当身处逆境时,佛老思想就成为他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武器,由此而形成了一种随缘自适、淡泊无为、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④成就与遭际对比。作者一生一贬再贬,越贬越远,可诗、词、文、绘画样样精通,其它方面也并非浅尝辄止,走到哪里都深受人民的爱戴。在密州,他第一次遭受贬斥时,为了捕蝗虫,抗旱灾,从早到晚奔忙在田间地头,亲身体验农民的疾苦。后来到徐州,为了抗洪排险,他整天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在最危险的地方出现,亲自指挥战斗。在杭州,杭州闹饥荒,有瘟疫,他自费购药,设置了医院还熬粥、煎药送给过往的行人。他的行动救了几千条命。还是在杭州,他疏浚六井,建筑长堤。他每到一个地方都得到当地民众的爱戴和信赖。甚至在被贬到海南的儋州生活窘迫的情况下,他仍然关心民生疾苦。这种品德实在可贵。
四、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苏轼的豪放词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题材来看,怀念古代的英雄及其丰功伟业;
2、从主旨来看,是抒发对英雄的赞美和壮志难酬的慨叹;
3、景物描写来看,描写的都是意境高远、雄浑壮阔的景物;
4、豪放的抒情方式与修辞手法:直接抒情。词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借助任何景物和事物,而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物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诗词中有很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等。而这首词中运用得最多的是比喻、借代和夸张。首先来看比喻,“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便用雪来比喻那被石头激起的浪花,形象生动,将浪花那种洁白表现得完美无比。而在后面,作者便用“羽扇纶巾”来借代周瑜,让其的雄英姿发在读者面前尽情地展现,使人心生崇拜之情与敬佩。这些修辞手法都是表现了一种豪放的气概,描绘了一种宽阔的氛围。而此词中最能突出苏轼豪放派词风的是夸张手法的运法。如“乱石穿宫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将眼前的乱山大江写得雄奇险峻,渲染出古战场上的气氛和声势。凭借着夸张手法,作者用廖廖数十几个字便把石之险山之高浪之大形象地表现地读者面前。这一切,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其豪放风格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豪放的语言词句都运用得非常准确,生动,传神,于是产生一种豪放的气势。词中最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就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动词如“穿”、“拍”、“卷”三个动词运用得非常的绝妙,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诉说不同的感觉,描绘的陡峭山崖、汹涌驻浪、滔滔长江,都集中地体现了古赤壁战场那令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再来看形容词,“乱”、“惊”这些形容词也如那动词一样,较好地体现了赤壁的那种波澜壮阔的情怀,让读者如亲临其境,感觉那份博大。这些能体现豪放派风格的词被作者信手拈来,为其服务,拥有着最大气的感觉。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集中体现了豪迈雄健、慷慨奔放的词风。
结论: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五、课堂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柳永《雨霖铃》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赤壁》教学设计10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怀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比较阅读:《赤壁赋》和《赤壁怀古》
3、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授课形式:多媒体
四、导入:猜谜语:猜猜他是谁?
贬到杭州时,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时,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时,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dān州时,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明确:苏轼)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外一篇名篇《赤壁怀古》
五、解题:
①念奴娇词牌名
②赤壁怀古标题,蕴含写作内容
③怀古咏史怀古,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抱负。
六、走进作者
苏轼(1037-1101),_____文学家、书画家。字_____,号______。一生宦海沉浮,诗与_____并称“苏黄”,词与_______并称“苏辛”,散文与______并称“欧苏”,______之一。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_______、其弟_______并称“三苏”。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
七、背景介绍
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八、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
2、学生个别诵读。
九、赏析上阙:写景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赤壁景观:大江、故垒、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思考作者为什么极力描绘这些景象?
“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
“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
“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波涛力量之浩大
这三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声音、色彩、姿态、气势等方面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意气,渲染了环境气氛。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十、赏析下阙:怀人
1、“一时多少豪杰”,为什么只写周瑜?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中语句分析概括。
2、词人为什么要写周瑜?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用意?我们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情怀?
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建功立业,千古留名,又显出作者的壮志未酬,英雄末路。
英雄业绩的仰慕;功业未成的感伤;建功立业的渴望。
十一、比较阅读,各抒己志,畅所欲言
比较《赤壁怀古》与《赤壁赋》
十二、总结
本词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
描绘壮丽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抒发壮志豪情。
十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
2、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赤壁》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教学设想]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介绍余秋雨的《东破突围》,正是由于被贬职,苏东坡突破了小人们的包围,使他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从而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旷世杰作《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被称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期间所写,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指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
三研读课文,学生整体把握全词内容
1,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分析“大”“淘”---------有气势
淘尽风流人物,解释风流人物---------无数出色的人才
2可怀人物那么多,为什单单怀念周瑜?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分析周瑜形象
小组讨论
明确:小乔初嫁了---------英雄
雄姿英发-----------有气魄
羽扇纶巾--------------儒将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大智大勇
是个风流人物
3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
明确:景色描写中--------------乱石惊涛浪花
4这个景色有什么特点?如何描写?
明确:气势磅礴
穿空-----------峻伟
卷千堆------------浩大
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
千堆雪比喻巨浪
5为什么把周瑜放到这样一个景色中去?
衬托英雄气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益彰。
6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
参考:①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②机遇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③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
④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
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
7抒发什么感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笑什么--------------多情
多情--------------多愁善感
愁什么--------------被排挤不得志仕途不平大志难以实现
感---------------惆怅失意
8但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就不是苏轼了。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明确: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
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四总结归纳
主旨: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五评价《赤壁怀古》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味豪放派词人苏轼词作的整体风格
(余秋雨: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六拓展加深,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查阅一些资料,思考比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赤壁怀古》的异同,就其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写一篇短评。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赤壁奇景穿山势险峻气势拟人
写景咏赤壁拍巨浪惊险声音对偶夸张
大江气势卷江水汹涌色彩比喻
年轻得意英俊潇洒英雄风采
咏史怀周瑜儒将风度非凡胆略
抒情抒己感慨人生如梦壮志未酬
《赤壁》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苏轼的人生感悟,倡导积极的人生态度;
2、体会本文诗情、画意、理趣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
3、探讨本文中的人生哲理,从中得到启发。
教学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文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诗情、画意 、理趣的完美融合
教学方法:
串讲+探究、鉴赏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 学生准备(1)利用学习小组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苏轼的生平,着重了解被贬赤壁这段经历及与之有关的材料,了解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简单知识等。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籍解决字词问题,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2、教师准备(1)若用多媒体教学,收集资料,制作好多媒体教学课件。
(2)准备好相关的巩固练习课前课中课后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是由不连续的幸与不幸组接而成的。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是自怨自艾,消极的躲避还是乐观豁达的积极面对呢?其实所谓幸与不幸,是与非,只是看问题角度不一样而已。当我们学会珍惜不幸的价值时,它就是我们人生的财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赤壁赋》,是一篇面对人生不幸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处于人生底谷的苏轼是如何去面对的。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21岁中进士,一生仕途坎坷。正是人生的苦难造就了这位“古今第一才子”的文学成就,而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涉及到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我们今天要学的《赤壁赋》,就是他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在这里,为排遣内心郁闷,他经常来赤壁矶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他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名篇。《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关于赋这种文体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
五、解读课文
(一)听录音朗诵或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注意字词的读音与朗读的节奏。
(二)理清思路,学生讨论回答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萧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间的问答,文章重点转到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画意,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上。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新妇泣,六个比喻,渲染萧声的悲凉,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散尽。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感情的变化是;乐——悲——乐
1、 具体品读课文
(1)、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段,根据第一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①扫除这段文中的疑难字句;
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
兴:起,同风雨兴焉
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
②师生讨论
师:作者在这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现在我们要给这幅图卷命名,应该叫什么?
生讨论;泛舟赤壁图、月夜江水图、秋江风月图等
总结选用(秋江风月图—板书),那这副图中有那些景物?看看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清风、水波、月 师板书
问: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生讨论,师总结:作者的`这一段描写蕴涵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一下子把人带进了诗的国土,沉醉在山水风月之中,同作者一起去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这种境界和意蕴是过去的赋从来没有表现的。
(一写夜游之乐 。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 ”的变与不变的议论作了铺垫。)
(2)全班齐读第二段。
讲解疑难字词句,分析。
这段作者描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的箫声。箫,素来是忧伤的代言人,酒,一向是苦闷的牺牲品。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变化是否太突兀?悲从何来?(师生讨论)
师:我们先来理作者情感的变化线索。作者从乐字引出歌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指《诗经陈风月出》诗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为什么苏轼在船中诵读“明月之诗”里的“窈窕之章”?
从扣舷而歌的歌词看,显然是从《月出》诗里生发出来。“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不就是“月出佼兮”么?“美人”即心上漂亮的人儿,不正是“佼人僚兮,舒窈纠兮”么?“渺渺兮予怀”表现临风怅惘 ,思绪黯然,不就是“劳心悄兮”么?但这歌词与单纯的民间情歌有所不同,这里的“美人”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的是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面对宇宙之大,难免产生知音何处,而发出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了,这“乐”本就属于苦中作乐,借山水而暂时排遣其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忧患 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生: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连用了四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使人如闻其声,几乎 也要流泪。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 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一丝圭角,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六、课后作业布置;
1、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
2、预习课文后三段,思考教师留下的思考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理解作者豪放达观的心态。
一、复习第一课时所讲内容,串起课文。
二、分析文中第三、四、五段。
1、面对美景,客却借箫声奏出了不和谐的音响,并使“苏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讨论)
明确: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生命短暂,有志无为者,惟有羡长江之无穷,哀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注意思想。
通过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谕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在由他们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二人。更见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师总结过渡:作者因景而乐,因情伤悲,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由悲转喜?
生讨论,师点拨:作者从眼前的自然景物出发,得出了自己观于天地人生的认识。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和不变的一面。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 代代相承
师总结:悲和喜其实只是一念之间的情感,关键在于对问题如何看待。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须臾而羡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乐上来了。
2、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3、教学小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赤壁》教学设计13
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作指导,就有什么样的课堂生活形态。用“践学”思想指导教学,课堂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实践学的场域。
一、“践学”的内涵
众所周知,体育课不能只是学生用眼看老师或一两个学生做示范动作,自己却始终站在原地、坐在原位“静观其变”。如果那样,还叫体育课吗?体育课是要真正地实践起来的,要运动肢体,活动筋骨,要跑跳投掷,要流汗,要付出体力,付出能量。文化课的学习也是如此!学生要有积极紧张地“动”起来的状态和过程,要将学习活动落实到自己的眼、手、腿、脑、心中去,要从课堂“观摩”老师及个别尖子生说、演、算、投影仪的播放的“观摩者”变成学习的实践者,变成活动的承载者,变成过程的生成者,在课堂这片天地里经历过程,承担生成,完成成长。
同时,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还在于除了知识认知这一“冰山一角”(这就是惯常所谓的“学习”),更大、更重要的部分,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实践学习”,也就是真正地对学习进行实践的过程,其目的之一,是为了获得“学习力”和“创造力”。学生知识的组织和转换、学习情感态度的体验累积、学习品质的逐渐“自养”、学习力和创造力的逐步练就以及学习的快乐与生活的幸福,都是在“践行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的,同行共生的。
美国M·希尔伯曼的一项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并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为: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0%。”这已经表明了怎样的课堂结构才是最有效的,怎样的课堂生活才是更有意义的,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真正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旧有课堂的价值取向需要提升、结构需要调整,总体上说就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讲——听”、“灌——受”为主体结构的课堂进行改造重置,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学”为主体来组织教学结构与活动流程。
二、“践学”的贯彻
课堂“践学”,是科学地实践和体验学习。通过营造氛围、明晰目标、指导学法、兑现行为等手段,以学知识为凭借来达到践行学习、学“学习本身”的目的,以求懂得学习,领悟学习,驾驭学习,强大学习的本领。
(一)课例呈现
我们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吟诵课文,整体感知
1、个体自读——小组诵读——全班齐读
个别不清楚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解决。
2、结合诵读感知,说说自己读到了哪些内容?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逐渐明晰:
(1)上片主要写赤壁的景色。
(2)下片主要写周瑜的丰功伟绩和词人的感慨。
师: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生:通过对赤壁风景的描写和历史人物(周瑜)的缅怀,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仕途不畅、两鬓发白、无所建树的悲叹和“人生如梦”的感慨。
生:作者借对古战场的凭吊以及自己与英雄人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抒写了“超然”的人生态度。
环节二:明确任务,目标导学
师:我们首先初步整体感知了词的基本内容。但对于这首千古名词,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了解基本内容这个层面。我们还需要干什么呢?
生:弄明白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写了这首词。
生:把握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弄清他的态度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
生:探讨这首词的特点。
生:赏析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
师:同学们谈得很好。我们归纳一下(老师出示PPT):
环节三: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师:知人论世是一种重要的诗词鉴赏方法。结合我们对词的内容的初次感受,对于苏轼,你已经知道哪些信息?还想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各自交流自己心中的'苏轼(略)。
同学们的交流涉及苏轼的人生经历、仕途变迁、为官政绩、文坛地位、爱情婚姻、家庭亲情、处事态度、人生观、性格、志趣、才学(文章、诗词、书法、绘画、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
师:好,同学们对苏轼了解不少,说得有根有据,有血有肉。结合本词的学习,还想知道什么?
生: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首词?
生:写作意图是什么?
生:是怀古伤今吗?作者是不是很消极?
师:谁来说说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词,目的是什么?
生: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下狱,由于当时他的人缘还不错,营救的人很多,皇帝才决定不杀他,把他从京城贬到了黄州,做了一个毫无实权的团练副使。当是苏轼已经47岁,心情极其复杂,他游赤壁时写下了这首词。
生: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宋神宗贬到黄州,这是他政治仕途上的一次重大打击。这样的厄运与不幸,他如何面对呢?从他在这里写下的一批作品中,我们读出了他的失意孤独、困惑烦恼,我们更读出了他的超脱旷达、从容淡定。
生:一切文章皆有意图。《赤壁怀古》的目的就是抒发自己历经人世沧桑后对人生的感慨。
师:知道这些,很好!但还不够。让我们再对本词做一些深入探讨。
环节四:小组合作探究,展示学习成果
1、老师PPT出示几个探究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冲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各小组展开研讨。用关键词表述探究结果,并准备口头分析。
3、各小组到前后黑板板演本组成果(板书关键词句),并作口头阐述。
4、异组点评。不仅点评结果,也点评概括的准确性、思考的角度、书写、口头表达等。老师适时点拨,提炼升华。
【仅记录第4个问题的展示,其它问题的探究过程和展示略。】
同学们对本词的“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的探讨,小组展示如下成果:
板演(关键词概括):
①描绘壮丽之景
②刻画豪迈之人
③抒发豪壮之情
④揭示通达之理
口头表述,也简洁明快:
景——体现为描绘赤壁的壮丽、雄奇、奇特、磅礴。
人——体现为刻画周瑜的伟大、英雄、卓越、豪杰、俊贤、非凡。
情——体现为抒发自身豪迈、悲壮、超然、慷慨的感情。
理——体现为对生命、人生、生活的思考,揭示彻悟、通达、普遍的哲理。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豪放”特色。赢得全班一片掌声。
此时,一同学还生成一个新的问题,将小组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生:是不是只有写这样的景、人、情、理才能体现出“豪放”的特点呢?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大家探讨探讨。
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把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进行比较阅读。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各小组又展开了合作学习活动。然后,板演展示,口头陈述。
板演:
《定风波》
事——小事(途中遇雨这样的常事)
景——常景(打叶雨声、微寒春风、雨后放晴)
人——凡人(竹杖芒鞋的自己,雨中狼狈的同行者)
情——淡定(雨中吟啸徐行,似觉无风无雨)
理——简单(简朴、寻常,豁达态度)
口述:
生:我们把《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定风波》两相比较,虽内容不同,但同样可以见出作者的豪放。所以,豪放取决于人的态度、人的胸襟、人的境界,自然不必受制于所写的景物人事是否大气磅礴。豪放,乃旷达超脱的胸襟,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
他评:(集中大家的观点)板演简洁,很有概括性,阐述到位,表达准确,揭示了本质,很有启发性。
同学们靠自己的力量,拓展了认识,通透了思想。
(二)课例分析
从课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践学”课堂构成环节和运行特点。
1、“践学”课堂的构成环节:
(1)自学质疑,践行“独学”。个人自学、独学的行为是其他学习方式存在的基础。独学成“力学”(全力学、尽力学),可以促进整个学程的快节奏,高品质。
(2)讨论领悟,践行“合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对子”间的帮扶、师生间的“点”“化”,这都是“合学”“合作”的重要形式。互相作为资源,互相激发和点拨,共享学习智慧、过程与成果。
(3)展示分享,践行“展学”。学习的策略、过程、程度、困惑、成果等,需要通过说、写、演、述、结等行为展示出来。展示的过程是一个暴露不足、显现疏漏、发现问题、清理错误的过程。经历了“展学”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构建会更有效,对学习本身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4)检测巩固,践行“活学”。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是治学之根本。课堂问题解决、课堂检测、课堂展示,学生实践着“活学”。在使用所学过程中,一边验证所学知识的准确性、全面性、效力性,一边验证自己的理解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实践中运用的、验证的、创生的知识和能力,能融进生命,伴随终身。比如,问题的探究与解答,这本身就是对思想方法的正确性、思维的深度精度、表述的准确性的检测,在其中巩固知识和技能。
(5)评价提升,践行“评学”。“评学”是个体或组织学习行为的一部分。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学习看学习,跳出过程看过程,跳出自己看自己,这是教学领域的一种高境界。在自评、互评、师评过程中,明晰优劣得失、实现提炼升华。个体在这个“登高回望”、整体审视的过程中实现醒悟、领悟、顿悟,提高学习的“元认知”能力。
2、“践学”课堂的运行特点:
第一,教学主体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践学”共同生成的。学生参与了活动,承担了任务,催生了需求,展示了成果,并从中体验和领悟了学习的方式方法。
第二,课堂上,学生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个体变成了小组,由“单兵作战”变成“小组行动”,学生全卷入,全裹挟,课堂“乱”(活)起来,形成“一窝蜂”般地学习态势,打破了原有课堂的“井然有序”。
第三,学生组织结构的变化,对教学方式变化产生了“倒推力”,课堂话语权、评价权、沟通权、展示权还给了学生,学生成为自主、合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成为本体,而不仅仅是过程中的点缀。
第四,老师“退后”,其功能不再是灌输,不再是结论的说教,而是顺势而串,顺势而导,顺势而化,顺势而评。
第五,“关键词(板演)+分析(口述)”的成果展示形式成为基本态,这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提高规范表达能力和语文应试能力。
三、“践学”课堂的比较优势
从教学的主要环节来看,“践学”课堂与旧有课堂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比如,在了解认识作家、掌握创作背景方面,处理方式更能体现以生为本、追求实效。
原有教学,一般采用老师出示作家作品、创作背景,无论学生知道不知道、知道多少,都让学生一读(单人读或齐读)了之。
践学课堂,则调动学生已知,各自分享自己原来知道的作者信息,现在还想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自己与自己有一个对话,明白“新增点”。并能并根据课题所需,从资料中侧重关注作者某一方面的经历或思想,明确“观察点”和“利用点”,把认识作者与词作的鉴赏紧密结合。这就是一个实践学习、学学习的过程。
再如,展示后的点评,采用异组点评方式,改变了老师掌控评判权的弊端。
某一小组板演、口述成果后,由其他小组成员来根据板演的关键词核心句进行判断、分析、点评。这样做,一方面防止了小组只关注和讨论自己组的问题,而不去管其他的问题的现象,促进各小组研究每一个问题,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结果。另一方面,促进小组与小组间、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交流。特别是存在分歧的地方,双方可以补充陈述本组的理由和思考过程,展开辩论,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参与其中,亮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思想碰撞。而最重要的还在于,通过点评、纠正、补充,形成了多生——多生之间对话,多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多出了若干关注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角度,并让学生体验评价,提高评价能力,教学意义和价值自然扩大了。
在其他诸多方面,“践学”课堂都体现出与旧有课堂相比较的优势。
与他人不关联,错读误读自己难以分辨,得不到及时纠正。
在自读基础上增加小组读(或接读、或轮读、或分角色读)
互为听众,出现错读误读、疑难之处,组员间可以及时辨析纠正,保证实效。
面对问题
自己思考,或同桌之间做点交流
相对封闭,信息量也不丰富,往往认识不深入,不充分。
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甚至辩论争论。
相对开放,参与面广,多向交流,看问题的角度、方法多元。眼界会拓宽,认识能丰富。
解决问题
老师抽单个学生回答
学生被动,师生单向对话,其他学生推脱责任,容易游离。老师掌握评价权(虽有时也让同学评价一下,但往往是点缀)。
小组先形成共识或产生分歧,推荐发言人陈述,其他成员补充。或各小组齐动,进行板演。
小组行动,比较主动;参与面广,互相带动;集体智慧,互学互补。
课堂展示
以单个学生口头表达为主
展示的往往是结果、结论;生成的教学资源有限。
展示方式多种(口述、板演、小组作品呈现、小组表演、过程再现、情景模拟等)
展示的不单是结果,还有方法、过程,不同的看法,组员的争论、分歧,行动表现、参与态度、合作状态等。可以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课堂形态
学生以“坐学”为主,有时扭转身子与同桌、前后有些简单交流。
老师固守讲台,实施“讲——问——评”,课堂结构僵化,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消极、辛苦。
学生全面“动”起来:或聚在一起讨论,或涌到前后板演,或互相配合表演,或做“老师”拿着粉笔点评。
课堂结构“活泛”,气氛活跃,学生动静结合,学得积极、快乐。老师穿插于学生群体之中,随生动而动,教与学生态化。
总之,原有课堂上,学生总跟在老师后面,被老师教导、控制、管理、要求、禁止,“等靠”“逃避”的心态很突出。课堂相对静态,思维相对封闭,更多体现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质疑问难的可能性小,难得生成教学资源,课堂容易陷入沉闷、陷入老师一言堂的状况。“践学”课堂,学生走到前台,人人能参与、人人能行动,“行动”“作为”的意识浓厚,总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做、在讨论、在交流、在板演、在点评、在活动,学习的实践性、活动性、合作性、体验性比较明显,能力、素质在模式中得到全面关注,特别是情感、态度等内隐型品质得到养成。正因如此,学生的思维容易激活,思维与思维、观点与观点之间容易产生冲突、碰撞,学生活动空间大,课堂相对开放,相对活跃,充满生机,可以很容易地生成教学资源,出现师生、生生群言堂的景象,真正保障教学实效,充分彰显教学价值。
《赤壁》教学设计14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 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 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 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 、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 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 、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
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赤壁赋》教学反思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赤壁》教学设计15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4-6人之间)。
说明: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目标。
六、第四环节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4、总结情、理、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
【《赤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赤壁》教学设计03-11
《赤壁赋》教学设计09-22
《赤壁赋》教学设计06-25
《赤壁》教学设计(精选16篇)03-29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12-27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精华)01-24
《赤壁赋》教学设计优秀11-10
语文《赤壁赋》教学设计02-03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精品12-21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