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精品)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赏析文章写作特色。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2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九五至尊,万金之躯,可是有一个皇帝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的举行什么游行大典。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学了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2.揭题。
二、走进作家、作品(出示投影)
三、初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新装: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缘由)(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骗:(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四、阅读·思考·探究
1.围绕“新装”或者“骗”给文章理清情节。
2.这件似有实无的衣服,为什么皇帝、大臣、随员、百姓都不敢说真话?〔揣摩人物性格〕文章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戳穿骗局?
3.骗子的诡计〔骗局〕为何得逞?作者安排这么两个骗子的用意是什么?
4.皇权神圣威严,皇帝在丑剧----赤身裸体的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皇宫,事情将会怎样呢?张开你的想像的`翅膀……
5.选择一点或两点进行赏析:
⑴本文想像运用很成功〔表现人物性格等〕
⑵本文对比运用很成功〔皇帝喜好的对比、成人与小孩的对比〕
⑶心理描写成功的刻画了皇帝的性格。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妙处。
2.明确题目与内容、结构的关系,理解中心人物及主题。
3.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想象和夸张。
4.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教师先让学生讲讲自己读过哪些安徒生童话,谈一个童话的主要情节,或者谈谈自己对这些童话的整体印象,或者谈谈自己为什么喜爱童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看课文注解1,画出要点。(作者的名字,国籍,所处的时期,人们对他的评论及其他作品)
2.快速阅读全文。
(1)勾画出生字、生词。
(2)学习小组内交流故事梗概,对照多媒体显示图片,说说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是哪件事。
(3)分角色朗读学生认为最有趣的情节。(如诚实的老大臣、另外一个诚实的官员及皇帝去看新装的不同心理,穿新装的片段等。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
(4)讨论:皇帝是怎样的皇帝?
二研读与赏析
1.谁在行骗?学生很容易回答:“自称是织工的两个外来的.骗子。”
2.怎么骗?从课文找出一句话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你认为两个骗子的骗术高明吗?允许有不同意见,但要有理有据。
4.现在我们都能一眼识破骗子的骗术,但为什么皇帝、大臣甚至举国的老百姓都被骗了?文中仅仅是两个骗子在骗吗?文章最后以孩子天真的话来揭示真相,作者的用意何在?
分析皇帝、大臣及百姓的不称职、不理智、随声附和的特点。孩子没有考虑自己,没有虚荣心,根本不存在称职不称职的问题,他诚实,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
5.那么,从中我们应该明白什么道理呢?
由于大家都把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怕这怕那,所以才上当受骗,说了假话。那个孩子没有私心,没有顾虑,什么也不怕,因此说出了真话。看来自私自利是罪恶霸根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
6.这位皇帝被骗得如此凄惨,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的皇帝吗?
我们很难找出一模一样的皇帝来,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能发现很多类似的事情。看来作者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出了这篇文章。
三作业
1.想象皇帝回宫后做了些什么,写一段话。
2.如果你想对皇帝和大臣们提建议,你会说些什么?
四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合作探究。
3.由表及里,丰富想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梗概,感知人物形象。
2.探究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3.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梗概,感知人物形象。
探究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探究人物的心理,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都读过童话故事吧?看看投影上由著名的“童话诗人”顾城创作的两首小诗,你知不知道它们说的是哪篇童话故事?【《海的女儿》、《丑小鸭》】
它们都出自《安徒生童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童话,那就是《皇帝的新装》。
二、认识文体:
那什么是童话?
【出示】童话是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像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社会生活,扬善抑恶,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三、初读感知:
迅速浏览课文,并试着复述故事内容。
【出示】皇帝爱新装(1)骗子做新装(2-4)君臣看新装(5-22)
皇帝穿新装(23-32)小孩揭新装(33-36)
四、再读品味:
1、在这个故事里,谁被骗了?【明确:皇帝、大臣们、百姓】
2、骗子设了个怎样的骗局?【明确: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3、这个骗局并不高明,那为什么这些人纷纷受骗了呢?我们先从皇帝身上找找原因。
【出示】“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自由朗读这段话,思考:你感受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明确:惊讶——两个“难道”;恐惧——“骇人听闻”“最可怕”】
教师范读,提示语气要轻,语调要低,但是必须突出惊讶、恐惧之情。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皇帝的自我定位:在看“新装”前,他认为自己并不愚蠢,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可是看“新装”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怀疑自己,甚至于否定自己。人们在面对骗局时,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揭穿,二是继续欺瞒。显然,皇帝的选择是继续欺瞒。
【出示】“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学生来范读。教师点拨:如何读出人物的语气?
【明确:“真是”“极了”“十二分”,要突出皇帝的心理:我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我要让别人都相信我是聪明的,我是称职的。】
那为什么皇帝要选择继续隐瞒?【明确:为了怕被人认为他愚蠢,为了保住皇位,守住权势】——自欺欺人
4、合作探究:
为什么老大臣受骗?以小组为单位,选择相关内容来创作朗读脚本。
(读出语调、语气、情感,理解人物的复杂性)
【出示】
u“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u“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u“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朗读要点:心理描写朗读时压低声音,读出老大臣的紧张、害怕,但是“不成”“决不能”要读得坚决一点,突出老大臣决意隐瞒到底。语言描写要读得夸张一点,两个“极了”、“真是”、两个“多么”、“非常”要读得重一点,声调高一点,拉长声音,从而刻画出老大臣希望大家知道他真的“看见”了新装。
人物形象:自我评价:我不愚蠢,我是称职的
皇帝评价:“诚实的”“理智的”“称职”“谁也不及他”
师:就是这么一个“诚实的”“理智的”“称职”“谁也不及他”的人,面对丢官丢面子,甚至丢性命的情况,他选择了欺骗,选择了阿谀奉承。这几句话其实展现了老大臣思想变化的过程:第一段是告诉了我们他看到的实情,第二段是展示了他的矛盾心理,但是最后虚伪战胜了真实,邪恶战胜了正义,丑陋战胜了美丽。
5、皇帝和大臣们或是为了皇位、官位,或是为了权势,都选择了自欺欺人。那老百姓又为什么情愿被骗呢?
【明确:第32小节怕显示自己的不称职位或者愚蠢,也怕侵犯皇权被杀头】
6、只有一个人没有被骗,说了实话。为什么作者要设计一个小孩子来说实话呢?
【明确:①整个社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谎言自欺欺人。自欺欺人已经不单纯是一个人的心术不正,而是社会心理的恶性循环。
②小孩子还没有长大,没有受到成人世界各种环境及其压力的影响,心灵还很纯净,只认事实,不会说谎。】
五、情境再现:
速读33-36小节,思考:真相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他们此时又是怎样的心理呢?
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百姓:“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大臣:
皇帝:
【小结:大臣们和皇帝依然会选择虚伪到底,因为他们放不下权利、面子,也许二十年以后、三十年以后,小孩长大成人也会选择和他们一样。但是这样的结局绝不是安徒生希望看到的。我相信,在安徒生的心里,一定长着一株爱心之树,他希望能够看到它的茁壮,它的丰收。】
六、聆听心语:
安徒生曾在给一个朋友信中写道:“我用给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象。”
安徒生在《一个故事》中写道:“只要用慈爱光明的圣水耐心浇灌,种子一定会生长出来,使坏人重新变做一个善良的诚实的好人。”
七、课堂小结:
也许岁月给了我们很多风雨,也许人生给了我们很多无奈,但是,记住,任何借口都不能剥夺我们心底那最纯粹的真善美。
齐读小诗:诚实是涓涓的清泉,洗涤尘世的污秽;诚实是静夜的细雨,哺育万物的成长;
诚实是冬日的炉火,温暖人们的心田;诚实是盛开的花朵,美丽着整个世界。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速读的的好习惯,学习一些速读的方法;
2、理解文章对封建统治者奢侈、虚伪、愚蠢的讽刺和揭露。
二、教学重点
1、培养集中注意力,限时阅读,整体认知的习惯;
2、领会文章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揭露。
三、教学难点
1、培养限时阅读,整体认知的习惯,学习无声阅读的方法;
2、 领会私心和虚伪会使人变得十分愚蠢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分析。
1、 由单元教学目标,引出《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
2、要求学生阅读“预习提示”,了解作者安徒生和阅读本文应该注意之点;看注释,查字典,阅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
3、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和它作为词素的意义。
4、速读课文。
5、 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6、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写出皇帝的什么情况?表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写出这位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每个钟头都要换一套衣服”,整天都“在更衣室里”。表明了他的心思兴趣都在穿漂亮衣服上,为穿漂亮衣服,不惜花费,奢靡无度,穿漂亮衣服成了他特有的癖好(板书:皇帝喜好新衣);他整天时光都消磨在穿漂亮衣服上,昏庸懒惰,荒废朝政(板书:昏庸荒政)。这就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故事的发生做好了铺垫(板书:故事铺垫)。他还喜欢“显耀一下他的新装”,这又为后文写他穿着那套“新装”——裸体游行预作了伏笔。
第二课时
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1)第二部分写骗子向皇帝行骗。骗子怎样诱使皇帝上当?他的哪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骗子先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抓住了皇帝癖好新衣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行骗,投其所好(板书:骗子投其所好);又说用这种布缝出来的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动理,针对这种心理行骗,击中要害(板书: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
“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又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2)皇帝听了骗子的话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皇帝听了骗子的话,觉得“那真是理想的衣服”,“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对于自己的职位不相称: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以为这样就可以维持住他的专制统治。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皇帝于是付了很多现款,让骗子马上开始工作。骗子行骗也就初步得逞。
(3)课文写出骗子怎样进一步行骗?
课文从骗子“织布”的情景,进一步写出他们的行骗。“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却“装作在工作的样子”,“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既装满“自己的腰包”,又表明他们确实在织布,用了很多原料。“忙忙碌碌,一直搞到深夜”,假戏真唱,煞有介事,作势骗人。骗子表演“织布”、故事也就正式发生(板书:故事发生)。
二、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l)骗子在装模作样地“织布”,皇帝也一心惦记着那衣料。他为什么先派大臣去看衣料?
皇帝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但“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很心虚,害怕自己看不见这布,所以先派他那“诚实”的、“很有理智”、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
(2)课文怎样描写老大臣看衣料?这样描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老大臣看到骗子,“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惊骇万分”;他虽然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称职”,但没敢说出“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这时,骗子请他走近一点,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这是先发制人:花纹这么美丽,色彩这么漂亮,如果竟然看不见,那你真是愚蠢透顶,一点儿都不称职。这一棒打出了老大臣的保官心理和严重顾虑。他经过考虑,决定“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骗子却又问他:“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这又是趁势一击,逼着老大臣表示意见。这一击逼得老大臣投降了。因为怕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随骗子之声附和地说布料“美妙极了”,“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并且注意地听着骗子对布料的色彩和花纹的描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他已经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帝。骗子行骗也就进一步得逞。这位老大臣哪有一点儿诚实、理智、称职的味道?
(3)课文描写另一位官员着布料,和描写老大臣着布料有什么异同?
另一位官员在老大臣看过并对皇帝赞美了布料以后,又被皇帝派去看布料。他的资格又比老大臣浅。所以他在听着骗子描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布料上“美丽的花纹”的时候,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愚蠢”,也产生了“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的想法,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不同之处。这表明老大臣已经帮助了骗子行骗,他也只想保住官位,决心“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没有看见布料。这是与前面写的老大臣的相同之处。骗子行骗又进一步得逞。课文写另一位官员看布料,写得远比老大臣看布料简单,又写出了两人不同的心理活动,这就避免了描写同一事物的雷同。
(4)课文写出皇帝怎样去看布料和看布料的情景?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想看布料的心情早已不能按捺,在布料还在织布机上的时候,就“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隆重地亲自去看布料。他看到两个骗子“正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线的影子也看不见”。这一回用不着骗子谎言赞美布料,两位看过布料的“诚实”的官员就自动代劳了。这两位根本没有看见过布料的官员,“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就抢先对皇帝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以表示自己看见了布料,替骗子效了劳。
皇帝听见两位官员这样说,心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为了保住皇位,维持统治,他于是赶紧说:“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二分的满意!”并且装模作样地“仔细地看着织布机”,表明他在观赏布料。这位皇帝为了保住尊严,维持专制统治,也只能这样受骗、骗人了。
全体随员虽然连一个布丝也没有看见,也都说:“哎呀,真是美极了!”表明他们都看见布料了,并且建议皇帝穿着这美丽的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从皇帝到所有随员都各图保位(板书:君臣各图保位),在空织布机前做着受骗、骗人的表演(板书:受骗骗人)。骗子行骗已经完全得逞故事也进一步发展(板书:故事发展)。
三、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1)课文写出骗子装模作样地忙了一个整夜,“缝好”了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服”以后,怎样写出皇帝换上“新衣”?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课文写出“皇帝带着他的一群最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表明皇帝要隆重地换穿新衣以后,先写骗子的骗人表演:“两个骗子每人举起一只手,好像拿着一讲什么东西似的”,并且指给皇帝和骑士们说:“这是裤子,这是袍子,这是外衣”,真像实有新衣。他们还让皇帝在镜子面前换上“新衣”,意思是让皇帝看看是否合身,是否好看;他们还让皇帝脱下所有的衣服,换上那根本不存在的“新衣”,“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皇帝系上了“后裙”,真像是细心地服侍皇帝换上了新衣。意在表明如果皇帝和骑士们看不见新衣,就是愚蠢和不称职。再写皇帝和骑士们甘愿受骗;皇帝在换上“新衣”以后,“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赤身裸体作出这又“转”又“扭”的丑态,意在表明他在端详那“新衣”是否合身、好看,确实看到了、穿上了“新衣”。骑士们都齐声赞美“新衣”,表明他们都看见皇帝穿上“新衣”了。君臣都在做着受骗、骗人的精彩表演。
(2)皇帝在大群官员的陪同下,穿着“新衣”——赤裸全身游行起来了(板书:皇帝裸体游行),老百姓的反应如何?
老百姓起先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说了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私自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3)为什么小孩子能说实话,老百姓先说假话最后也能说出实话?
小孩子天真无邪,没有顾虑,所以能说实话。官员有顾虑,怕显出不称职、太愚蠢,故而先说了假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们那样严重,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所以终究说出实话。
(4)裸体游行的皇帝听到老百姓真话以后的反应如何?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皇帝听到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以后,既“有点儿发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意识到受了骗,为在老百姓面前裸体游行、大出其丑而“有点儿发抖”;却又心中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在已经识破骗局的老百姓面前,装作确实穿着美丽的新衣,硬把裸体游行的丑剧表演下去(板书:硬演丑剧),来保住皇帝的尊严,维持住专制统治。这篇童话也就在皇帝裸体游行的丑剧高潮中结束(板书:高潮结束)。
第三课时
一、口头复述故事。
我们已经从头至尾分析了故事情节,为了更好地理解童话的情节结构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把故事连贯起来,口头复述一遍(可指定口头表达能力较差、或者不善于在大众面前说话的同学复述。)
要求:
(1) 叙述有条理,情节完整;
(2) 不遗漏人物重要的对话和心理独白;
(3)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二、教师讲解情节特点。
童话是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来反映生活。夸张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两个骗子在织布机上空忙,描述并不存在的布的美丽花纹,皇帝赤身裸体举行游行大典,大臣们手里托着并不存在的后裙,这些情节当然是夸张的,但又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据安徒生自己说,这个童话的题材来自西班牙作家所提供的民间故事,经改写后,更符合丹麦的生活实际。骗子怎样诓人,皇帝怎样上当,群臣又怎样瞒骗,写得合情合理。“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的。”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不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么?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诙谐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夸张中包含着合理性,是《皇帝的新装》的情节特点,也是安徒生童话的情节特点。
三、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课文,朗读时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课后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
2、理解童话深刻的内涵。
3、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人物性格。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进行表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舞台剧,分析人物性格,展开想象。
一、导入:
《皇帝的新装》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篇童话,他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天才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极力刻画了统治阶层的种种荒诞可笑的行经,揭露了封建统治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今天,我们班天才的演员将在这里给大家上演这个天才的喜剧,请欣赏由115班各大天王联袂主演的舞台剧《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
1、在横线上填上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
一个的皇帝
一群的大臣童话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些人物关系的话,你觉得是哪一个字最合适?
“骗”字。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3、在骗与被骗的故事情节中,简要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骗子:狡猾、贪婪
皇帝:愚蠢、奢侈、虚伪、昏庸
大臣:自私、阿谀奉承
百姓:怕被杀头、怕被嘲笑
孩子:纯洁天真、无私无畏
三、拓展延伸:根据人物性格展开联想的翅膀: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告重要军情,皇帝会作何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会说些什么?
3、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回到宫中会做什么?
4、假如没有人把真相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呢?国家、皇帝、大臣、骗子会有怎样的命运?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续写课文结尾(写在练笔本上)
要求:
1、大胆想象,富于创新;
2、情节合理,文意相关;
3、300—500字。
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童话内容,赏析文章语言,理解童话想内涵。
一、快速回顾课文内容,思考:
1、这篇童话围绕什么来展开的?即童话的线索的什么?
明确:新装
2、围绕新装发生了哪些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
3、骗子为什么会得逞?
4、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皇帝对新装的喜爱?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二、合作探究:
1、写大臣、官员和皇帝三次查看骗子织布的情景,写法有何不同?
2、阅读7—13自然段,思考:
A、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B、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明确言:A、动作,心理活动。虚伪愚蠢(见风使舵、老谋深算)
B、第一次写老大臣“眼睛睁得特别大”,是说他吃惊的样子;第二次“眼睛越睁越大”,是说他在竭力想看见布料;第三次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是说他装着真看见的样子。
3、作者为什么要安排有一个小孩来揭开这场骗局?
明确:自私自利是罪恶之源,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讨论:
1、你对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如何评价?
2、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身处当时的情景,你会讲真话吗?
板书设计:
皇帝:爱新装(愚蠢、奢侈、虚伪、昏庸)
骗子:做新装(狡猾、贪婪)
大臣:看新装(自私、阿谀奉承)
皇帝:展新装(荒诞可笑)
百姓:赞新装(怕被杀头、怕被嘲笑)
孩子:揭新装(纯洁天真、无私无畏)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 事件的脉络。
2、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教学方法】
1、自主性学习。
2、合作性学习。
3、研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
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
三、局部分析,细致品味
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
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
3、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4、教师归纳、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培养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5、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联想和想像。
2、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3、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方法:想象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导入新课
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那么你都读过谁的童话?(学生可能说:郑渊洁、安徒生、格林等等),看来大家都读过安徒生的童话,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哪篇童话?(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卖火柴的小女孩》)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很有特色,也肯定会受大家欢迎的作品《皇帝的新装》。不过,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本文,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的地学习,去分析。
二、 作者简介
这是一篇著名的童话,它的作者很了不起,是安徒生。下面哪位忠实的读者想大家推荐一下他的主要作品?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①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② 播放本课录音。教师可指导学生边听边圈点不理解的字词,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与其他学习伙伴解决。
③ 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爱——织——看——穿——揭——议
本文以“新装”为线索展开情节,让不同身份的人在这场骗局中登场,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布置作业:
① 写生字,理解词义。
②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能正确读出语气。
第二课时
初备 统复备
一、人物分析(想一想 议一议)
我们常说做人首先要是非分明、爱憎分明,别让谎言蒙蔽了我们的慧眼,别让虚伪侵蚀我们的心灵,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想一想 议一议”下面的问题:
1、读完课文之后你觉得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谁又是最可爱?(找出证据来)
2、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 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ē)谀(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
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骗子行骗为什么一路绿灯?
大臣们: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说真话有危险,但心里却明白。
虽然骗子是最可恨的,但是在这里骗子其实就是一面“镜子”、一把“解剖刀”的角色。通过他们照出了皇帝及大小官吏们的丑恶灵魂,解剖了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病态社会。
二、小结
通过这则童话故事告诉我们
诚实正直 光明磊落
诚信
诚以待人 信以立身
三、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情节发展,骗子在安徒生的笔下他们最终没有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运用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游行大典之后》。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理清童话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3。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看电影、电视中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老师语调较低)但大家听说过有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皇帝吗?(此时老师提高语调)就有这样的事!“太可笑了”“不可思议”“骇人听闻”……(等学生到词穷言尽之时,教师再大声地一字一句地)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看?这篇文章就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
骇人听闻(hài)钦差大臣(qīn)随声附和(hè)
御聘(yùpìn)勋章(xūn)称职(chèn)
2。解释下面的词语。
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炫耀:本课指夸耀。
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主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
3。文体知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4。作者简介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听课文录音,注意边听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交流点拨】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交流点拨】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接龙复述课文。
【交流点拨】提示:(1)皇帝有何嗜好?课文是怎么写皇帝爱新装的?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皇帝先后派了诚实的老大臣和官员去看织布,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是如何向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的,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结果如何?
(二)深层探究
分角色朗读,读出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旁白一人,皇上一人,老大臣一人,诚实的官员一人,小孩一人,其余所有角色一人)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交流点拨】(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胡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步步行通。
2。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从皇帝到老百姓都不敢说自己根本看不见它,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因为骗子说“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大臣们怕人说自己不称职,老百姓怕人说自己愚蠢,皇帝既怕被人说不称职,又怕被人说愚蠢,所以都不敢说真话了。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交流点拨】“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4。为什么老百姓刚开始不敢说真话,后来却又敢说真话了?
【交流点拨】老百姓开始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好像他们都看见了皇帝穿着的“新衣”。大人们说的都是假话。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说的是实话。老百姓们私下里低声地把这孩子的话传播开来,最后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也都说了实话。
老百姓胆小怕事,他们怕触犯皇帝,又怕受人讥笑,因而不敢讲真话。但老百姓的顾虑远不像官员那么严重,比大臣们要少点私心。没有官可丢,没有职可罢,因而能把真话传播开来。
5。这场骗局为什么是由一个小孩子来说出真相的?
【交流点拨】在这样一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世界里,作者让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喊出了“天真的声音”,讲出了谁也不敢说出的真相,使得“新装”顿时失去神奇的作用。说明了小孩子既天真又大胆、率真,从一个侧面反衬了成年人的自私和虚伪。这一笔,增强了童话的神奇色彩和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主旨探究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板书设计
服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爱新装(引子)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
织新装(开端)色彩和图案:分外美观
布的特征:神奇怪异
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
看新装(发展)神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
言行: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穿新装(高潮)动作:扭了又扭
心理:让别人觉得确有新衣
揭穿者:小孩揭穿
揭新装(结局)原因:天真单纯揭穿
方式:私下传开皇帝
表现:发抖又摆傲姿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皇帝的新装》里的小孩,你会怎样?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小结】说真话需要勇气,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要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走进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因为。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交流点拨】生甲: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生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生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交流点拨】(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交流点拨】(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病态的社会人生。
(5)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
(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交流点拨】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交流点拨】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交流点拨】一“转”一“扭”写出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交流点拨】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交流点拨】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三)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交流点拨】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三、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主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拓展延伸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皇帝的新装》吧!
【交流】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能赏析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童话的寓意。
二、教学重点
学会结合文章赏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前一晚,有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父亲,冒着风雪去卖火柴,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人理她,后来她划亮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已去世的疼爱她的老祖母,最后老祖母带她一起去了天堂。
你知道这个故事名叫什么?谁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及作者,写到黑板上时高一点)。
2、感知课文,复述情节。
(1)检查预习:
滑稽()陛下()头衔()炫耀()勋章()
称职()钦差()随声附和()骇人听闻()
(2)复述故事
安徒生在童话中为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哪个同学可以结合图片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
教师要求:
①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②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
③语句通顺、有条理,用语准确。
(3)师组织学生评价。
师(竖着写板书):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展新装——揭穿假新装
3、结合文章,赏析人物。
(1)从同学复述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这是骗子(板书)精心策划的一场骗(红粉笔描一下)局,请问其中有哪些人说了谎?(板书:大臣、百姓、随员等)
(2)现在我们选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来推选“年度人物”,你认为把以下几个“奖”颁给谁最合适:最可笑“奖”、最奸刁“奖”、最卑鄙“奖”、最胆小“奖”?为什么?(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人物最主要的心理描写,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可选取精彩片段,通过学生演读(表演时可拿书,但边读边配合有表情与手势)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学生点评
(3)师提问:为什么他们都不愿说真话?他们怕什么?
(4)最后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可以给孩子颁发一个什么奖状?(最可爱奖、最诚实奖)
4、深入分析,理解主题
(1)为什么由一个孩子说出真话?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
(2)作者通过善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斥的社会里,显得格外响亮,格外珍贵。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统治阶级虚伪腐朽的实质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纯真事物的向往。
5、联系现实,感悟道理。
这篇童话写了已经一百多年,揭露的尽管是当时社会、当时统治阶级用谎言掩盖真实的现象,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皇帝的新装”的现象?你能谈谈吗?(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6、发挥想象,再写续篇: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设计一个别致的续篇。(课前已写,在稍作修改后选择2—3名学生作品展示)
7、教师寄语
同学们,安徒生的童话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滋养,心灵得到充实。我们总是在赞美歌颂着真善美,但声音再洪亮再甜美的歌颂也比不上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五、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小孩(天真纯洁、
可笑、愚蠢揭无私无畏)
大臣、官员骗子随员、内臣
卑鄙奸刁阿谀奉承
百姓自私、虚伪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理清故事线索,把握情节发展脉络;引导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深入解读课文,认识文章的思想意义及现实意义。
能力目标:合作探究荒唐骗局产生的全过程,训练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引导学生吸取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养料;鼓励学生鞭挞假丑恶,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
把握情节发展线索;认识文章的深层意味及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如何将熟悉的童话作“陌生化”处理,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问题讨论法。
教学准备:
预习提要(附后)、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就像一个大舞台,拉开舞台的帷幕,观看台上的表演,也许我们会拍案叫绝,赞叹不已;也许我们会捧腹大笑,一笑而过;也许表演早已结束,而带给我们的却是不尽的思考……
今天,让我一起来学习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创作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看看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对这篇童话的思考有几分、思考有多深。
【设置意图】安徒生说过:“我要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我相信无论老头子、中年人、小孩子都喜欢读我的童话。小孩子们可以看那里面的事实,大人还可领略那里面所含的深意。”可见安徒生童话的创作意图并不是仅仅写给小孩子看,也要让成人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当我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并用一种“陌生化”的眼光重读《皇帝的新装》时,发现对文章的阅读体验不仅仅是我的老师告诉我的和以前的我告诉学生的那样,它应该有更多的“意味”。通过导入语,我想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作“深入一层的思考”,绝不一笑了之。
二、梳理
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以什么为线索?
1、老师就有关“线索”方面的知识作提示。
2、学生交流预习成果。
3、引导学生理解“新装”这一线索具体是怎样贯穿文章始终的。
【设置意图】理清文章以“新装”为线索(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展新装==揭新装),有利于把握故事脉络,看清楚“新装”的真实面目就是一场骗局的道具,“骗”是童话中众多人物围绕的共同行为活动。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情节推进的合理性,引发学生产生“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阅读体验,并为下一探究环节做好铺垫。
三、探究
1、过渡语:一件新装、一件似有实无的新装、一件虚无的道具,却“成功”地演出了一场骗局。
2、交流:在整个骗局中有多少骗子?
①学生交流预习成果,老师适时作出评价。
②老师补充并整理。
3、交流:骗子为什么要行骗?你认为骗局何以能“得逞”?
①学生交流预习成果,老师适时作出评价。
②老师补充并整理。
4、交流:揭穿这场骗局难吗?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做?
①学生交流预习成果,老师适时作出评价。
②老师补充并整理。
5、交流:透过一件虚无的新装、一场荒唐的骗局,我们看到了什么?
①照应导入语。
②学生交流预习成果,老师适时作出评价。
③老师补充并整理。
【设置意图】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对一“问”激起千层浪的有价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在与文本产生的积极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最终使学生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获得精神享受。新《语文课程标准》又提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为达到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产生个性阅读体验等目标,围绕“骗”字设计有梯度、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当然,这一环节也要求教者做好将自身阅读体验与学生分享的准备,如:透过一件虚无的新装、一场荒唐的骗局,我看到了《三字经》的开头“人之初,性本善”;看到了一场较量——真与伪的较量;看到了一场残酷的较量,较量的其中一方是天真的小孩;看到了较量的`结果是真必胜、伪必败……
四、拓展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披上“皇帝的新装”的人或事?
①要求学生结合身边的、熟悉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引导学生相信真善美,追求真善美。
【设置意图】以理解文本为前提,有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与文本的相关性对文本进行拓展,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反观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优秀的作品产生了“余音绕梁”的阅读效果,那是作者(安徒生)的快乐、读者(学生)的快乐、教者(老师)的快乐。
附与文本对话,作深入思考
——《皇帝的新装》预习提要
对话
层次有问要提有话要说
一
层
对
话◆童话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以什么作为线索?
二
层
对
话◆整个骗局中有多少骗子?
◆他们为什么要行骗?
◆整个骗局何以“得逞”?
◆你说揭穿骗局难吗?
◆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
三
层
对
话◆透过新装和这场骗局,你看到了什么?
◆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披上“皇帝的新装”的人或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炫耀 xuànyào (1)光耀的样子(2)华丽奢侈(3)夸耀
称职 chènzhí 才能与职位相称
妥当 tuǒdang 稳妥适当地
呈报 chéngbào敬词,呈文上报
滑稽 huájī
(1)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2)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种曲艺,与相声相近,生动有趣
陛下 bìxià 对君主的尊称
精致 jīngzhì 精巧细致;细密
头衔 tóuxián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爵士 juéshì
(1)欧洲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2)领有爵士头衔的人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1、设计导语: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简介作家作品: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织—看—穿—议—揭)
3、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四、研读课文,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一、复习检查:(联系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
三、品读课文,讨论探究: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2、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讨论探究,归纳总结。
四、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六、课堂总结,课外训练:
1、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札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三、教学难点
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四、课型:
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五、课时:
两课时
六、授课班级:
初一(1)、(2)班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谁在骗?谁受骗了?
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2)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
(3)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4)可见他们——
(5)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
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教师提示: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学生进行课本剧创作表演。
(1)两位导演上台抽签,决定表演次序。
(2)两个班级的学生表演小队依次进行表演。
(3)其余学生做为观众,边观看边填写表演评价表。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讲评,发表自己的观感及对表演者的看法。
2、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由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这次课本剧表演过程当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兴趣盎然地在实践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会以这一次课本剧表演作为契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性地完成自己。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寓意。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1、由题目设问导入。
2、带着“给主人公加定语”,这样的一个问题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同学们用“一个___________的皇帝”谈自己对皇帝的初步认识和评价。
3、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情节,教给学生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
4、文中的各类人物与这两个字有什么联系。
5、分组合作讨论,“骗”与“贪”的关系(教给学生析因阅读法),明确童话寓意。
6、提供中国古代文言文《狂人之细布》的`材料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阅读,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明确童话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批判或揭露。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初级)》)
────────
〖注释〗
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的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意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7、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口头作文。
【板书设计】
小孩无揭
皇帝欲受
骗子财行
官员位助
百姓生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本课结合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进行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曲折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离奇夸张的想象,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学过《丑小鸭》等经典童话作品。理解童话的内容并不难,但是童话内容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童话神奇的幻想色彩,却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习概括事件,梳理故事情节,提高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通过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学习概括事件,梳理故事情节,提高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安徒生照片,创设情境。提问:提到安徒生,你想到了什么?
反馈指导:
回忆学过的童话作品,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出示任务:速读童话,感知主要内容。思考:这篇童话的情节包括哪几个主要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要求:在6分钟内读完,边读边用笔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的信息。结合时间和地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最终结果怎样)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结合事件概括情节。
2.出示任务:投影《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梗概,学生结合概括的情节以及阅读记忆,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并修改。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调动记忆对文段内容提出质疑。
3.出示任务:作者围绕“新装”展开故事、安排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本文中心内容,你会用什么?(提示:这个字既应该能适用于文中大部分人物,又应符合这篇童话思想内容。)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分析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新装”是“欺骗”的象征。(适时板书)
(三)作业布置
思考: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百姓们也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然把戏演下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作者安徒生,积累“骇人听闻”等词语;概括故事情节,思考故事寓意;运用想象,学习心理描写。
2.过程与方法:提示概括方法,概说故事情节;分析心理描写,发挥想象练习心理描写;思考童话寓意,获得一点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知道过度追求个人私利是谎言畅行无阻的保护伞。
重点难点:
1.重点:概括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练习细节描写。
2.难点:思考过度追求个人私利是谎言畅行无阻的保护伞。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我们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一是概说一个故事,二是学习一种写法,三是思考一点感悟。(板书: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简介安徒生。请同学们记笔记: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2.正确朗读下面的词语。
炫耀(xuàn)称职(chèn)钦差(qīn)
陛下(bì)勋章(xūn)随声附和(hè)
三、学习课文
(一)概说一个故事
概说故事,就是概括地说说故事情节。不要具体复述,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出来说给别人听,让没有读过这个故事的人也能大致了解故事情节。
1.概说要求:说清楚记事文的六要素,使故事情节完整;运用倒叙的顺序,使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
知识小帮手:记事文的六要素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情节一般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短篇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往往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还有一种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记事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顺叙: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倒叙:高潮→结局→开端→发展
时间:许多年以前
地点:京城
人物:皇帝、骗子、大臣、老百姓、孩子
起因:皇帝特别爱新装
经过:骗子假装给皇帝织布,两位大臣和皇帝看布
结果:皇帝穿“新装”游行,一个孩子说皇帝什么也没穿
开端:骗子骗皇帝
发展:大臣骗皇帝,皇帝骗大家
高潮和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一个孩子揭穿骗局
学生自己概说,小组概说;学生发言概说,学生评价。
(二)学习一种写法
1.仔细看看下面这段话,与原文比缺少了什么?
老大臣看布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就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到他们正在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老大臣害怕别人知道他看不见布料,也就知道了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就假装看见了布料,还跟着两个骗子一起赞美布料美丽的色彩和花纹。
明确:缺少了对老大臣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细腻的人物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在眼前。发挥想象,写一写那个孩子的爸爸。
原文:“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
提示:发挥想象,描写这个孩子爸爸看到皇帝游行时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
学生写作,交流。
(三)思考一点感悟
我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翻译者任溶溶说,“安徒生童话就是小时候看故事,老了领会深意。”同学们才十几岁,当然还不能够领会深意,但一定也能从中领会一些意思。
1.请归纳两位大臣、皇帝和老百姓说假话的原因。
两位大臣:绝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
皇帝:不能让臣民们知道自己愚蠢、不配做皇帝。
老百姓:谁也不愿意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2.请同学们就“名誉、地位、财富与谎言”这个话题说几句话,发表你的观点。
学生发言。(板书:私利—→谎言)
教师小结:指鹿为马。亩产万斤粮。无欲则刚。
四、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童话是儿童精神品质的营养品。缺少食物,儿童身体就会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缺少童话,儿童心智就会发育缓慢,情感苍白。
2.作业:教师寄语,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板书: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人
私利—→谎言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18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2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14
《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01-28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经典]08-03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7-30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5-19
(荐)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2-0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优秀02-20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热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