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揣摩人物心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设想:
发挥想象,穿越时空,以《焦点访谈》节目的形式让学生对此次新装游行作新闻采访、报道,学生讨论、合作,确定采访对象、谈话内容,并演示采访过程,从而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心理,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也培养了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演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兼顾到对安徒生的介绍。)
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能说说你看过哪些童话吗?你还熟悉哪些童话人物?
这些可爱的童话人物,是谁创作出来的呢?
我们感谢这些伟大作家,因为他们,我们的童年是个梦;因为他们,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那你们想不想亲身体验一下童话的`世界?
好,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乘坐时空飞车,回到古代的丹麦,做一次奇妙的采访,见证一位皇帝的新装游行盛典。
二、创设情境:
我们是应邀参加盛典,并将作全程报道,以享二十一世纪的观众。
三、思考报道的内容:(讨论明确)
1、这是一位怎样的皇帝?
2、布料(新装)的特性是什么?
3、官员们对布料如何评价的?
4、小孩看到了什么?
5、解说游行盛典的场面。
进一步思考:针对这些内容,我们该采访谁?
1、百姓、官员
2、骗子
3、两位官员
4、小孩、百姓
四、分担任务,分组谈论:
1、针对目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记者该向采访对象提什么问题?
2、揣摩被采访者说话内容、语气、表情等,特别是心理。
五、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演示:
1、明确:主持人、前方记者、采访对象
2、过程:学生演示
六、学生评价
重点评价被采访者表演是否符合人物的形象
七、质疑
同学们,在这次节目报道中,不知大家能否发现问题;
明确:三个“不一致”
1、百姓和官员对皇帝的评价不一致;
2、两位官员对布料的描述不一致;
3、小孩与大人的反映不一致。
究其原因,是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仍然以新闻报道的形式揭示事实的真相。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性虚伪性的讽刺和批判;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阅读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读,把握情节;讨论,认识人物;感悟,体会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拒绝虚伪。
重点难点:
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对人性虚伪的讽刺和批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在看电视、电影时,所看到的皇帝举行游行大典,哪一个不是龙袍加身,皇威显赫的?但大家听说过有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皇帝吗?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中就有这样的一位皇帝,你们想不想看?这篇文章就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及作者)
2、听同学们的语气好像对这个故事不太感兴趣,怎么啦?很早以前就听过了,不新鲜。圣人说“温故而知新”,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皇帝的`新装》,如果你能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呢,你就能当老师了。
二、整体感知
3、检查预习。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字词有没有问题?句子理解有没有疑难?
4、初步感知。谁来简单复述一下《皇帝的新装》故事情节?先说说复述要注意什么?(讲清楚事件的六要素,具体过程要概括,语言要简洁。)
三、走进文本
5、把握故事情节。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个故事吗?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回答问题要紧扣文本,以理服人,语言要简洁。
(生翻书、思考、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老师建议大家使用“排除法”和“检验法”,把不切题的答案排除掉。回答问题要紧扣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学生可能会选用“骗”字概括,就是骗子的骗,因为开始是骗子骗皇帝,后来发展到皇帝、大臣、老百姓自己骗自己。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骗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也可以用“伪”,答案不唯一。)
6、认识人物形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请你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个……的皇帝”。说话要有理有据。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以下几种:一个愚蠢、爱美、虚伪、不可救药、昏庸、无能、无知、不称职的皇帝。)
7、小结过渡。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骗局,最终被一个无知的小孩子捅破!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恰恰是这犹如一把利剑的真话戳穿了这个很简单的谎言。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却没有提着裤子仓皇逃窜,因为皇帝没有裤子可提。这足见他们愚蠢至极。故事高潮到此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四、思考感悟
8、孔子说了“温故而知新”,刚才我们温了“故”,你知“新”了?你以前从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今天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吗?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可能有的观点:谴责骗子的骗人伎俩,批判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抨击自欺欺人的污浊社会风气,赞美孩子的天真纯洁……最终认识到作者对人性虚伪性的讽刺和批判。)
9、预备问题:故事里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安徒生是不是说谎?
(由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这仅仅是童话,安徒生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
五、总结下课
10、安徒生运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讲了一个童话故事,这是在“歌颂真与美,批判假与丑”。有一种说法叫美丽的谎言,真话也好,谎言也罢,不管如何,决不能违背人的良知!我们要拒绝虚伪,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再读一读《安徒生童话》,童话可以让人永远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3
教学背景 :
这是一篇童话,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易懂,且联想想象丰富,非常符合初一学生阅读。应发散学生思维,引导他们感受形象寓意,体味联想想象的特点。本篇文章思路清晰,故事性强,又有很浓厚的趣味性,适宜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合作探究文章寓意,欣赏人物形象是最为 有力的方法。学习寓言,要让学生明白这种体裁的特点,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要真正“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教学目标:
1、 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 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教学重难点:
1、领悟作品的丰富内蕴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环节: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课前播放一段视频:〈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说出这个故事并且说出故事的作者--安徒生
2、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3、介绍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4、然后导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5、请学生根据以前的积累把以下字词读准。
如:陛下 头衔 滑稽 钦差 称职 炫耀 骇人听闻 御聘
精致 呈报
二、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刚才认识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新装)
2、梳理文章脉络:请同学们找出文章的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教师可进行适当的指导,如先说第一个引子:皇帝爱新装。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句式总结其余几个。(开端--骗子做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孩子揭新装)
三、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教师播放视频让学生听读皇帝爱新装部分,回答问题:
1、课文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皇帝很爱新衣呀?
从治装费用: 不惜倾其所有
从心思兴趣: 最爱炫耀新衣服
从换衣次数: 每一天每一点钟
2、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
(二)学生听读做新装,回答:皇帝为什么会决定让骗子做新装?
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
布的颜色和图案:分外美观
布的特性:奇怪的特性
(三)学生听读看新装部分,回答:请找出老大臣、官员、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神态、和语言描写的句子。
心理: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
神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
语言:点头赞美“真是美极了”
(四)听读皇帝穿新装部分,回答:这一部分主要运用了那些描写手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 请具体分析。
骗子加班:动作:取下衣料,裁了一阵,缝了一通。语言:请看!新衣服缝好啦!
骗子献衣:动作:各举起一只手。语言:裤子、袍子、外衣、优点
皇帝穿衣:转了转身子 扭了扭腰
大家吹捧:合身、好看、花纹、色彩、贵重
(五)阅读小孩揭新装部分,回答:
1、一个小孩最后说道:“皇帝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这表现了小孩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表现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敢说真话。
用意是告诫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纯洁的童心, 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2、后来,从小孩子到老百姓都说了真话了,为什么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然装模作样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我不能让国人明白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
作者这样写更充分暴露出皇帝的怯弱虚弱。
四、品味句子,分析人物形象
.以“一个 的皇帝”、“一群 的大臣”、“一个 的孩子”、“一个 的骗子为句式,在 人物后填入一个修饰性词语,来说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是个怎样的人。
皇帝----昏庸无能、爱慕虚荣、愚蠢。
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伪善。
孩子----纯洁天真、无所顾忌。
五、课堂小结:
1、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骗)
2、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骗”字进行活动的?(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骗子行骗 皇帝受骗 官员助骗 百姓传骗
六、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就下面设定的情境,展开大胆想像,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像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 (想像他会怎么做)
(2)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问答法、讨论法、教师总结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同学们喜欢童话吗?(喜欢)
喜欢童话的同学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呀?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
(《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大家都读过安徒生那么多童话,那大家了解安徒生吗?有谁给老师谈谈安徒生的?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他的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刚刚同学们说到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童话一直以来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因为他的童话通常很幽默风趣,同时也揭示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大家知道是什么麽?(《皇帝的新装》) 设计意图:以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童话初步认识,更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大家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
①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②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③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④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⑤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⑥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⑦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⑧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⑨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的说法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⑩小孩的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大家都朗读得很好。特别是小A能够把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很好。
2、角色朗读完毕,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简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随员、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展新装;小孩揭穿新装。)
3、本文的核心的“新装”。现在,请同学们围绕着“新装”,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本故事分为五大部分。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二(2-4)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三(5-22)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四(23-32)游行穿新装[故事的**]
五(33-36)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问题1: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
问题2: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不能。)
问题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问题4: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
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5: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设计意图:递给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内容,使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而又深刻的印象,并学会梳理文章线索。
三、课后思考题
1、故事中的“新装”存在麽?
2、故事中出现了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骗子、百姓、小孩等等一些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在原文找出句子)
3、为什么他们都说假话而不敢说真话呢?
4、你们觉得皇帝、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
5、大家都在说假话,最后有没有人说真话呀?
6、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讨
前面我们已经理清了故事的脉络,现在我们围绕“新装”,分小组来探讨几个问题。
1、故事中的新装存在麽?
2、故事中出现了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骗子、百姓、小孩等等一些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在原文找出句子)
⑴老大臣说假话:“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⑵一位诚实的官员说假话:“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⑶两位诚实的官员一起说假话:“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⑷皇帝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⑸皇帝的全体随员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⑹皇帝的所有骑士说假话:“一点也不错。”
⑺皇帝身边的所有人说假话:“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⑻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说假话:“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3、为什么他们都说假话而不敢说真话呢?
⑴皇帝说假话: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⑵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
⑶市民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4、你们觉得皇帝、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5、大家都在说假话,最后有没有人说真话呀?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6、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
答: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如果改成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
7、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主题总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场闹剧,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我们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真话实话随时有,最重要的是有敢说的人。作为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如果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诚实,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
2、 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 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学习重点:
1、 学会10个生字,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学习难点:
通过阅读剧本,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具体学习第一场。
学习过程:
一、 揭示课题《皇帝的新装》
二、 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作品改编的一个三幕剧,写人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交流剧本知识:
请大家打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哪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 学生交流。
3、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⑴、
⑵、
⑶、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了解这个剧本的哪些内容。你所用“这是一个()的皇帝”来概括主角。
四、学习第一场。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指名评价: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请用几个词概括这几个人物的`特点。
五、师小结。
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一个贪慕虚荣不理朝政,愚蠢昏庸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习第二场内容;排演课本剧。
二.学习第二场:
⒈自由朗读第二场,
思考:第二场在什么地方?主要任务是谁?讲的是什么?
⒉交流讨论:
你试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老大臣和官员的性格特点吗?
⒊分叫色朗读第三场。
三.学习第三场。
⒈学法同第二场。
师:谁揭露了谎言?
为什么安徒生要安排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来揭露谎言?
⒉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一)⒈你最想演哪个角,他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⒉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就把一过人骗的团团转。虽然这句话在问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由这句话所引起的发应却很多,请你找一找,体会一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⒊你认为那些大臣和官员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不认为这样一群人会组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的饿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⒋你想对其中哪个人物说些什么呢?
(二)自由分组排练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能赏析人物形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理解童话的寓意。
二、教学重点
学会结合文章赏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的寓意
四、教学过程
1、了解作者,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读过这样一个故事:圣诞节前一晚,有又冷又饿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父亲,冒着风雪去卖火柴,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人理她,后来她划亮了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了已去世的疼爱她的老祖母,最后老祖母带她一起去了天堂。
你知道这个故事名叫什么?谁写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板书课题及作者,写到黑板上时高一点)。
2、感知课文,复述情节。
(1)检查预习:
滑稽()陛下()头衔()炫耀()勋章()
称职()钦差()随声附和()骇人听闻()
(2)复述故事
安徒生在童话中为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哪个同学可以结合图片把这个故事复述下来?
教师要求:
①声音洪亮,口齿清楚;
②能正确地反映文章的意思;
③语句通顺、有条理,用语准确。
(3)师组织学生评价。
师(竖着写板书):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展新装——揭穿假新装
3、结合文章,赏析人物。
(1)从同学复述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这是骗子(板书)精心策划的一场骗(红粉笔描一下)局,请问其中有哪些人说了谎?(板书:大臣、百姓、随员等)
(2)现在我们选择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来推选“年度人物”,你认为把以下几个“奖”颁给谁最合适:最可笑“奖”、最奸刁“奖”、最卑鄙“奖”、最胆小“奖”?为什么?(生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人物最主要的心理描写,对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
可选取精彩片段,通过学生演读(表演时可拿书,但边读边配合有表情与手势)加深对人物性格的认识。学生点评
(3)师提问:为什么他们都不愿说真话?他们怕什么?
(4)最后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可以给孩子颁发一个什么奖状?(最可爱奖、最诚实奖)
4、深入分析,理解主题
(1)为什么由一个孩子说出真话?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
(2)作者通过善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斥的社会里,显得格外响亮,格外珍贵。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统治阶级虚伪腐朽的实质进行了强烈的.批判,表达了对纯真事物的向往。
5、联系现实,感悟道理。
这篇童话写了已经一百多年,揭露的尽管是当时社会、当时统治阶级用谎言掩盖真实的现象,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皇帝的新装”的现象?你能谈谈吗?(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6、发挥想象,再写续篇:
作家对故事结局的描写留给读者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愚蠢的皇帝在游行大典完毕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办呢?是处死那说真话的小孩,还是从此悔过自新,把精力放到料理朝政上去呢?请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故事设计一个别致的续篇。(课前已写,在稍作修改后选择2—3名学生作品展示)
7、教师寄语
同学们,安徒生的童话使我们的精神得以滋养,心灵得到充实。我们总是在赞美歌颂着真善美,但声音再洪亮再甜美的歌颂也比不上实实在在地去做一个真实的人,去说真实的话!
五、板书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皇帝小孩(天真纯洁、
可笑、愚蠢揭无私无畏)
大臣、官员骗子随员、内臣
卑鄙奸刁阿谀奉承
百姓自私、虚伪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作者安徒生,积累“骇人听闻”等词语;概括故事情节,思考故事寓意;运用想象,学习心理描写。
2.过程与方法:提示概括方法,概说故事情节;分析心理描写,发挥想象练习心理描写;思考童话寓意,获得一点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知道过度追求个人私利是谎言畅行无阻的保护伞。
重点难点:
1.重点:概括故事情节,发挥想象练习细节描写。
2.难点:思考过度追求个人私利是谎言畅行无阻的保护伞。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我们要完成三个学习任务:一是概说一个故事,二是学习一种写法,三是思考一点感悟。(板书: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二、检查预习
1.请同学简介安徒生。请同学们记笔记: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2.正确朗读下面的词语。
炫耀(xuàn)称职(chèn)钦差(qīn)
陛下(bì)勋章(xūn)随声附和(hè)
三、学习课文
(一)概说一个故事
概说故事,就是概括地说说故事情节。不要具体复述,把故事的主要情节概括出来说给别人听,让没有读过这个故事的人也能大致了解故事情节。
1.概说要求:说清楚记事文的`六要素,使故事情节完整;运用倒叙的顺序,使故事情节更加吸引人。
知识小帮手:记事文的六要素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故事情节一般按照情节发生的先后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短篇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往往结合在一起,这样的记叙顺序是顺叙。还有一种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记事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顺叙: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倒叙:高潮→结局→开端→发展
时间:许多年以前
地点:京城
人物:皇帝、骗子、大臣、老百姓、孩子
起因:皇帝特别爱新装
经过:骗子假装给皇帝织布,两位大臣和皇帝看布
结果:皇帝穿“新装”游行,一个孩子说皇帝什么也没穿
开端:骗子骗皇帝
发展:大臣骗皇帝,皇帝骗大家
高潮和结局:皇帝穿“新装”游行,一个孩子揭穿骗局
学生自己概说,小组概说;学生发言概说,学生评价。
(二)学习一种写法
1.仔细看看下面这段话,与原文比缺少了什么?
老大臣看布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就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到他们正在空空的织机上忙碌地工作。老大臣害怕别人知道他看不见布料,也就知道了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就假装看见了布料,还跟着两个骗子一起赞美布料美丽的色彩和花纹。
明确:缺少了对老大臣的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细腻的人物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如在眼前。发挥想象,写一写那个孩子的爸爸。
原文:“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
提示:发挥想象,描写这个孩子爸爸看到皇帝游行时的心理、动作、神态、语言等。
学生写作,交流。
(三)思考一点感悟
我国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童话全集》的翻译者任溶溶说,“安徒生童话就是小时候看故事,老了领会深意。”同学们才十几岁,当然还不能够领会深意,但一定也能从中领会一些意思。
1.请归纳两位大臣、皇帝和老百姓说假话的原因。
两位大臣:绝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
皇帝:不能让臣民们知道自己愚蠢、不配做皇帝。
老百姓:谁也不愿意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2.请同学们就“名誉、地位、财富与谎言”这个话题说几句话,发表你的观点。
学生发言。(板书:私利—→谎言)
教师小结:指鹿为马。亩产万斤粮。无欲则刚。
四、课堂总结
1.教师总结:童话是儿童精神品质的营养品。缺少食物,儿童身体就会发育不良,体弱多病;缺少童话,儿童心智就会发育缓慢,情感苍白。
2.作业:教师寄语,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
板书: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人
私利—→谎言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第四学段(7~9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本课结合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进行设计,力求使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迅速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曲折虚构的故事情节和离奇夸张的想象,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学过《丑小鸭》等经典童话作品。理解童话的内容并不难,但是童话内容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童话神奇的幻想色彩,却可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2.学习概括事件,梳理故事情节,提高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通过快速阅读,在短时间内迅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五、教学难点:学习概括事件,梳理故事情节,提高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能力。
六、教学时数:二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投影安徒生照片,创设情境。提问:提到安徒生,你想到了什么?
反馈指导:
回忆学过的童话作品,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出示任务:速读童话,感知主要内容。思考:这篇童话的情节包括哪几个主要部分?分别讲了什么?(要求:在6分钟内读完,边读边用笔画出时间、地点、人物的信息。结合时间和地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最终结果怎样)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结合事件概括情节。
2.出示任务:投影《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梗概,学生结合概括的情节以及阅读记忆,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并修改。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调动记忆对文段内容提出质疑。
3.出示任务:作者围绕“新装”展开故事、安排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本文中心内容,你会用什么?(提示:这个字既应该能适用于文中大部分人物,又应符合这篇童话思想内容。)
反馈指导:指导学生分析贯穿全文的主要线索,“新装”是“欺骗”的象征。(适时板书)
(三)作业布置
思考: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百姓们也跟着说了真话,而皇帝和他的大臣们仍然把戏演下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9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极为丰富的作品,要求学生练习默读和朗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这篇课文写的是愚蠢的皇帝及所有人被两个骗子利用,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最后借小孩之口说出真相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揭露了人性中虚荣自私的弱点,告诫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本文的特点是故事题材虚幻奇特,描写语言精巧多变,行文结构引人入胜,表达主题深刻凝重。
二、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记忆中有些什么美好的回忆呢?是在父母不经意间翻越墙头,到隔壁邻家树上采摘新鲜桑葚的顽皮?还是曾几何时在胡同槐树下悉数漫天的繁星,听白发苍苍的老人讲述星空中那美丽的童话?这些时光都已匆匆流去,但是幸好我们还有童话。有人说,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读些童话,这样才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童话世界,化身为童话世界的一员去游历一番,看看童话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说说初读感受
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不用自己的既定结论先入为主地影响学生,而是站在学生的立场,运用归纳法来学习,让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诵读时不要求全班齐读,而是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由进行,可以是有声的朗读,也可以是无声的默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审美情趣,“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读得感性,读出细腻的感受。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自由说说各自的初读感受和原初体验。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自己的,也听别人的;然后选出代表向全班做介绍。最后,每人在纸上写下自己经过交流后的感受。这一环节意在既培养有感即发、真情表达的习惯,也营造班级氛围,影响和感染其他同学。
最后教师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一千个人眼中就与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一无二的。老师对这篇童话已经非常熟悉,不知读过几遍。但每次读来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读来都会有更深的思索。童话大师安徒生把一个不合常理的事情写得如此妙趣横生,令人捧腹的同时又感慨颇多。人性中虚荣自私的弱点有时是那么的可恨,小孩子般的勇敢诚实又是如此的可贵。每个人都应该保留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
(三)再读课文,说说再读感知
学生用略读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得理性,“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一句话准确而全面地说说本文写了什么。
先每人独立进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之后教师随机点几位学生说说。
最后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共识:这篇课文讲述了愚蠢的皇帝及所有人被两个骗子利用,上演了一场荒唐的闹剧,最后借小孩之口说出真相的故事,揭露了人性虚荣自私的弱点,告诫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
(四)三读课文,选择学习主题
每人用浏览的方式三读课文,然后凭自己的直觉爱好,就自己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一两个方面自主展开学习,作为自己的“小快餐”或“开胃羹”,让自己的直觉爱好得到基本满足——或“甜食”,或“辣味”,或“烧烤”,因人而异,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后,分小组交流,相互交流学习心得,说说自己喜欢或印象深刻的理由。
教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没有统一标准。
(五)四读课文,共选式学习
每人用浏览的方式四读课文,然后共同选择确定一两个学习主题,作为“正餐”或“主菜”,一同展开深入的品味和细致的赏析。
共同选择学习主题时,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慎重确定,力求既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向,也有利于大多数人的提高。
共选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是“两特一先”,即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其中有语言学习的独立选项时)语言学习优先。其中,“本文特有的”,既可以从文体特点方面考虑,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考虑。
共选的学习主题如果有少数学生在自选式学习中已初步学习过,那共选式学习的主要目标是细化、深化各自的学习;如果与大多数学生的自选式学习主题相同,那就以自主提问、自主探究、最后共同讨论的学习方式进行,使学习一步步走向细化和深化。
教师准备参与发言要点:
1. 描写语言精巧多变:课文第5段是对皇帝进行心理刻画,写得十分精彩,值得反复品味。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么样了,但他转念一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联系第一段对他爱好新衣的描写,不难看出,皇帝自己其实很心虚,他很怕自己看不见,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而且对自己是否聪明也不敢相信,这是第一次转折。接着是第二次转折:“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从“不大自然”到“无须害怕”,这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壮胆,强作镇静。但是虽然如此,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这些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动,把皇帝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滑的性格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不仅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且深化了中心思想
写老大臣抓住了他衰朽的特点,写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如"愿上帝可怜我吧!""我的'老天爷!"写眼睛,一再写他睁得怎样大,写语言,对一些词语反复使用,极力描写老大臣对子虚乌有的衣料的赞美,和前面说的"诚实"形成强烈的对照,增强了讽刺意味,把他虚伪的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2. 主题的深刻凝重:对于有人说这篇童话的主题仅仅是揭露皇帝和大臣们的丑恶灵魂,你同意吗?(点拨:文中也有对普通民众的描写,区别在于嘲讽程度不一样,对前者是尖刻的,对后者更多的是同情。特别是借由成人对立面的无知无畏的小孩之口说出真相,恰恰揭示的是一种成人虚伪、自私自利的人性弱点)
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说说你的看法。精明:因为他们善于抓住他人的弱点,从而使自己的腰包鼓起来。自信: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计划可以成功,所以才能在大臣,甚至皇帝面前镇定自若的实施骗局。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两面性,要学会客观辩证看问题。
3. 故事题材的虚幻:他每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点出课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皇帝爱新装到了痴狂的地步,爱慕虚荣,奢靡无度,这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缘由,为下文骗子行骗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但提示学生:现实中有这样昏庸到这种地步的皇帝吗?这样他的国家早就不存在了。但是作者偏偏这么写,这就是童话“来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地方,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不合常理的事情写得理所当然,同时告诫世人。
(六)五读课文,积累新词佳句
先聚焦新鲜字词,边读边积累。
炫耀 称职 妥当 呈报 滑稽 陛下 精致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随声附和
再聚焦语言优美、情感优美的语句或语段,美美地读,读出感受和享受;对其中的妙语佳句,则熟读成诵,生成积累。妙语佳句的范围很广,既可能是文学类的细腻的感性描写,也可能是论述类的深刻的理性阐述,还可能是实用类的简洁的事理说明。
教师说说自己的基本理解: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是全文的线索,显示出了骗子的高超智慧,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一次有力抨击。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爱慕虚荣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谎的大臣们的人呢?我想他们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缩影。人越长大,虚荣心就会越强,往往会被虚荣、自私自利占据着头脑,一不小心就会跨越正义的边界。童话是一代一代孩子延续做下去的梦,孩子们会慢慢长大,知道这个梦叫做童话,于是不会再相信。但其实成人世界一样需要童话,多保留一点童真,从童话中找寻快乐,净化心灵,这是老师对你们以后人生选择的一点建议。
同时,适时插入作者及背景介绍:
安徒生14岁就离开了家乡,在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里,等待他的是一种什么命运。饥饿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以及人们的鄙视与他结了不解之缘。但安徒生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得以成功。安徒生生前也写过三部自传,反映了他自己不幸的身世和遭遇,同时也表安徒生现了丹麦的社会矛盾,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性和人民性。
这位童话大师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把他的天才和生命献给“未来的一代”,直到去世前三年,共写了168篇童话和故事。安徒生童话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和思想成就,至今仍无人能够企及。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体现了丹麦文学中的民主传统和现实主义倾向。他最好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有些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皇帝的新装》等,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由于作者出身贫寒,对于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极深,因此他一方面以真挚的笔触热烈歌颂劳动人民,同情不幸的穷人,赞美他们的善良、纯洁等高尚品质;另一方面又愤怒地鞭挞了残暴、贪婪、虚伪、愚蠢的反动统治阶级和剥削者,揭露了教会僧侣的丑行和人们的种种陋习,不遗余力地批判了社会罪恶。《皇帝的新装》辛辣地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臣们阿谀逢迎的丑态;《夜莺》和《豌豆上的公主》嘲笑了贵族的无知和脆弱。《白雪皇后》则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理想的看法,即坚信“真善美终将取得胜利”的乐观主义信念。他在最后一部作品《园丁和主人》中,还着力塑造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反映了作者本人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晚期的某些作品,也显示出他思想上的局限性。他虽然把满腔同情倾注在穷苦人身上,但因找不到摆脱不幸的道路,又以伤感的眼光看待世界,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认为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他在作品中有时也进行道德说教,宣扬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提倡容忍与和解的精神。
安徒生的童话同民间文学有着血缘关系,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文学的朴素清新的格调。他早期的作品大多数取材于民间故事,后期创作中也引用了很多民间歌谣和传说。
在体裁和写作手法上,安徒生的作品是多样化的,有童话故事,也有短篇小说;有寓言,也有诗歌;既适合于儿童阅读,也适合于成年人鉴赏。他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海的女儿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
在语言风格上,安徒生是一个有高度创造性的作家,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丹麦下层人民的日常口语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语言生动、自然、流畅、优美、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七)总结学习收获或感受
下课前,每人说一句结束语,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受,并把它用笔写下来。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三、教学难点
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四、课型:
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五、课时:
两课时
六、授课班级:
初一(1)、(2)班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谁在骗?谁受骗了?
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2)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
(3)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4)可见他们——
(5)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
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教师提示: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学生进行课本剧创作表演。
(1)两位导演上台抽签,决定表演次序。
(2)两个班级的学生表演小队依次进行表演。
(3)其余学生做为观众,边观看边填写表演评价表。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讲评,发表自己的观感及对表演者的看法。
2、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由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这次课本剧表演过程当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兴趣盎然地在实践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会以这一次课本剧表演作为契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性地完成自己。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字的音、形
稽 陛 衔 骇 软差 御聘 勋 附和 爵
2、掌握词义
炫耀 滑稽 赏赐 陛下 头衔 御聘 呈报 精致 无双 骇人 听闻 随声附和
3、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童话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点
朗读能力,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理解人物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紧扣主题分析理解内容。采用讲解讨论等办法解决。
难点
想象能力的训练。采用“添枝加叶”法进行补写、续写训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简介故事梗概,训练听读,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2、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分四个小组,每组选出几位同学自选文中最精彩的片断进行朗读比赛,其他同学按练习六进行评议。
3、讨论。采用前后相邻的四位同学一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推举代表进行课堂发言,训练分析理解能力。
4、“添枝加叶”补续写练习,训练想象能力。
5、完成字词常识小测验,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中外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骄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不鲜见,请同学举个例子。(例如,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创作的、揭露19世纪初丹麦丑恶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2、了解作者
指导学生结合提示掌握要点。安徒生,丹麦人,世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你读过他的什么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纯洁,同情不幸的穷人,鞭挞统治阶级和剥削者的残暴、贪婪、虚伪、愚蠢,批判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是安徒生童话的主题。
3、关于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文学形式。
(二)明确目标
目标(略)
重点分析课文一、二部分。
(三)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范读①标出生字词,②了解内容,③理清结构层次及线索。
2、学生用最简炼的语言简介故事,并概括一下本文主题。(不要求十分准确,深刻,点到即可,教师简单肯定一下,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但要提示学生通过课文分析加深理解。)
3、标题的作用——线索 具体表现为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试新装—展新装。由此可以把全文分成三部分——引子(1)发展(2—22)高潮、结局(23—结尾)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分析第一部分
提问。正如中国的不少皇帝经常沉溺声色犬马一样,故事中的皇帝有什么特别的嗜好?(爱新装。)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不能。)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从哪些方面夸张?(费用、心思、兴趣、换衣次数。)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找出为下文埋伏笔的地方。(除非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2、讲析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从情节上看可以分为几层。(三或四层:骗子做新装,老大臣看新装,官员看新装,皇帝亲自看新装。)
首先让我们来看荒唐的骗局的制造者两个骗子的狡猾之处。他们为什么说能织出“最美丽的布?”(因为皇帝喜欢,投皇帝所好。)为什么说做出的衣服有一种奇怪的特性?(这是骗子最狡猾的地方,因为他们知道①愚蠢的皇帝肯定愿意用最简单的办法来分辨是非,以巩固统治。②所有的人都不会承认自己的愚蠢。真可谓一箭双雕。果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落入他的圈套,以下种种奇妙的想象都是由“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引出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关键的作用。)
看新装的三个场面,写法上同中有变,请学生细读体会以下问题,四人小组讨论并明确答案
(1)老大臣、官员和皇帝看新装时的心理描写有什么相同之处?(都经历了惊、怕、赞的过程。)描写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写老大臣一再写眼睛睁得怎样大,写其心理多用悲叹的语气,语言突出衰朽的特点,写官员没有动作描写,写其心理活动用不肯定的语气,突出其狡猾。写皇帝心理用了反问,既写其恐惧,又突出骄横。)为什么这样写?(年龄、年份、资历等不同,所以表现也有别。)
(2)文中提到老大臣、官员以及后面提到皇帝的随员时,用了以下褒义词,“诚实”“有理智”“称职”“善良”“高贵”,特别是多次提到“诚实”,用意是什么?真的是在赞扬吗?(讽刺。他们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欺骗皇帝——不诚实、不称职;他们为虎作伥——不善良;他们在皇帝面前奴颜卑膝——不高贵;他们的理智就是用来保全自己利益,又是多么自私。)
(3)所有的人都没有看到布,为什么嘴里却极力称赞并不存在的布,找出最能解释原因的心理描写并简单分析。
老大臣:“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官员:“我并不愚蠢呀?”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皇帝:“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什么也没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4)骗子在这场骗局中名利双收(得到很多生丝和金子,得到御聘织师的头衔,爵士的封号,只有为国立功的人才能得到的勋章。)说明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总结)作者不留痕迹,不露声色地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可笑,他们自以为聪明,口是心非,自欺欺人,原因就是一个“怕”字。怕丢了权势(皇位、官位),怕丢了性命,而这样做又恰恰表现了他们的愚蠢至极,虚荣透顶,骗子的骗术的得逞,又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本部分是故事的发展主体,集中揭露了皇帝、大臣的虚伪愚蠢。
(五)作业
1、整理字词。
2、准备片断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每组收几份,其他同学课下自己打分订正,课代表收起来,教师检查。)
1、生字注音
滑稽 陛下 头衔 骇 钦差 御聘 勋 附和 爵士
2、解词
炫耀 滑稽
陛下 御聘
呈报 精致
无双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3、《皇帝的新装》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国)人,世界著名________作家,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
(二)明确目标
重点 1、高潮部分讲析;2、进行朗读比赛;3、想象能力训练。
难点 作者为什么叫一个孩子说出真话,戳穿骗局。
(三)整体感知
速读第三部分,了解内容。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这一部分是故事的高潮,皇帝及其大臣的愚蠢、可笑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请一位有表演才能的同学上讲台表演一下,皇帝照镜子试新装的情景。(注意抓住关键动作、语言等)
2、教师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荒唐、可笑推向极致,最后干脆让皇帝脱光衣服当众出丑。至此,叫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使荒诞的场面更加具体、生动、鲜明,在学生情绪进入高潮时,提出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叫一个孩子说出真话?
(2)皇帝心里有些发抖,却摆出更加骄傲的神气,为什么?
讨论明确①只有未涉人世,纯洁天真的儿童,才能无忌地直言真实,说出真相,表现了作者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信心,也告诉人们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
②皇帝的表现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恐慌。
总结。这篇童话以讽刺之鞭无情地挞伐了腐朽的封建王朝,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卑鄙、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掏出来示众。还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浪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3、通过朗读比赛的形式,再欣赏一下文中的精彩片断。
全班分四小组,每小组选代表朗读自己选定的精彩片段,约3分钟,其他同学评析。)教师总结,表扬优胜组。
4、想象能力训练
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本文很好地运用了想象,同时也给我们留了很多想象空间。下面,就让我们运用想象,为故事“添枝加叶。”要求学生按教师的提示,任选两条,进行合理想象,并写成文字。(每段100字左右。)
(1)有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
(2)老大臣走后,两个骗子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骗子会说什么。)
(3)城里的人们都在怎样讨论这种神奇的布料,说什么,想什么?
(4)皇帝看新装后,回到宫里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皇帝想什么,做了什么?)
(5)游行大典后,皇帝回到宫中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他会怎么做?)
(6)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要求每位同学任选其中两题,发挥想象,写成百字左右的短文,小组交流,并选出想象合理的当堂在全班交流。
(五)总结、扩展
想象做为一种思维活动,不但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而且也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途径之一,万有引力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无一不是凭借想象,愿我们每人都生出一双想象的翅膀,把我们的世界创造得更加美好。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进行想象练习,把课上练习第⑤条整理补充一下,使之成为一篇新童话。
2、课后自读《安徒生童话》,进一步体会其丰富的想象。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丹麦]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2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了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了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了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员 自私 被骗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无私 揭骗
教学分析:
接龙复述课文的设计既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为下面分析课文做了准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举数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给课文加副标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人物被骗原因来归纳主题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输,学生易接受、领悟。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3
一、激趣。
1、文体激趣: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及作者安徒生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2、猜想激趣:看到文题《皇帝的新装》,在同学的想象中,文章故事情节会如何展开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带着与作者试比高下的心理阅读课文。
二、导读。
1、看投影(四幅画面),听录音,结合注释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2、议读。提议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1)让学生用填写“一个的皇帝”形式,帮助学生逐一把握主要人物特点。(2)讨论故事的旁白怎样读。童话的旁白不仅叙述事情的经过,而且能体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寻找根据,如:第二十七节“腰肢”一词就很明显地表露出作者对皇帝的嘲笑、讽刺。
3、分角色朗读:让不同角色粉墨登场,在学生们有声有色的角色朗读中,文中丑角们的嘴脸暴露无遗,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彰显。
三、探究。
1、把握情节。让学生试用一字概括本文故事情节。学生发言,说出“蠢、伪、假、傻、骗、装……”多种答案。引导学生用排除、检验等方法筛选出比较切合题意的答案(如:骗、装),既教给探究的方法,又让学生在比较中理清文章思路。
2、品味文章重点词语或句段。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句,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注意点拨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达到把握文章主题的目的.。
3、多侧面地评价骗子。本文除了那个愚蠢的皇帝,还有两个重要的人物——骗子,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呢?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梳理,得出结论:骗子骗皇帝是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是以毒攻毒;骗子行骗是社会病态;骗子不值得肯定……
4、结合自身体验,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关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让学生讨论:文中的大臣、老百姓为什么不敢说真话?现实中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就童话中小孩敢说真话谈谈作品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创新。
1、求异创新。大胆改变原有情节,多设想几个“如果……那么……”。比如:如果没有人说真话,或者有人说了,皇帝没有听见,那么以后的情形又是怎样?假如皇帝游行完毕,在皇宫门口碰到两个骗子,他们之间将会有怎样的一段对话?如果宫中有个敢讲真话的人,向皇帝直言进谏,这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情形?……这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创新思维的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都应当给予肯定。
2、迁移创新。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像皇帝这样的人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我们身边的‘皇帝’”为题,让同学们即兴表演,在编演中鼓励学生合作。
3、比较创新。出示《狂人之细布》,与本文从题材、主题、情节等方面进行比较,寻求两文相似之处,提议学生编写类似主题的童话故事。
附《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狂人大喜,以付绩师。(南朝《高僧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重点)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难点)
3、培养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导学】
1、知识储备:
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在《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逛(guàng)
炫耀(xuàn)
报酬(chóu)
忙碌(lù)
滑稽(jī)
裁缝(cái)
御用(yù)
聘任(pìn)
勋章(xūn)
陛下(bì)
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呈报:报告(上级)。
②滑稽:(言语、动作)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
③随声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④无双:没有第二个(能够相比)。
⑤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⑥炫耀:特意强调自己的某样优势。
3、整体感知
1、这篇童话的`故事围绕一个什么字展开故事情节?骗。
2、故事围绕皇帝的“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请用一个字把课文的情节线索填完整。
(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议)新装,(揭)新装
3、试从文中找出运用了“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句子,画出来。
【预习检测】
1、小组检测:“预习导学”
2、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1、文中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各有什么表现?心理又是怎样的?
皇帝:(表现)夸赞新装,举行游行大典。/(心理)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丢了王位。
老大臣:(表现)盛赞新装,声表满意,奉承皇帝。/(心理)怕别人说自己愚蠢和不称职。
诚实的官员:(表现)盛赞新装,随声附和,奉承皇帝。/(心理)怕别人说自己愚蠢,更怕丢了乌纱帽。
百姓:(表现)赞美新装,称衣服合皇帝的身材。/(心理)怕显出不称职、愚蠢。
孩子:(表现)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新装不存在。/(心理)童言无忌,实话实说。
2、这篇童话对人物的刻画全面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技巧,你认为文中哪位人物的个性最为突出、生动?试从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极尽夸张的情节。
a、昏庸愚蠢、虚伪奢侈的皇帝: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b、虚伪愚昧、阿谀奉承的大臣:“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c、狡猾贪婪的骗子:自诩“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他们迫切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两个骗子之所以敢深入皇宫行骗于皇帝,是他们看破了皇帝的昏庸腐败及举国臣民虚伪、愚昧的现实,投皇帝所好,借皇权皇威,以“掩目僵舌”的手段,迫使人们在事实面前说谎。
d、自私虚伪的百姓: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的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e、纯洁天真、直言无忌的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随堂检测】
完成课后练习二,将答案写在课本上。
【拓展延伸】
孩子说了真话,老百姓也说了真话,可皇帝为维护自己的权威,依旧把戏演了下去,因为他害怕国人知道自己的昏庸愚蠢。可见说真话需要付出勇气和代价。在生活中,你应该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体验吧!试着在以下情境中想象一下自己对老师的回应和结果,注意对心理活动的描写尽可能细致一些。
情境设定:课间,老师把你叫到办公室询问“怎么没把昨天布置完成的教学案交上来?”
【布置作业】
完成校本作业,预习新课。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皇帝的新装》
教材简析:
一、主题: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
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二、情节:开篇即夸张地述写了皇帝喜欢穿新装的癖好,接着讲述了两个骗子投其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而后为皇帝“做”新装,是故事的开端。后来皇帝两次派大臣与官员查看新装,他们什么也没看见,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都一味儿地夸赞布料华丽漂亮,这是故事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上街游行,当众出丑,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特点:采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地夸张是本文的`显著特点,特别是用夸张手法塑造皇帝与大臣们的形象,从而更突出了他们虚伪、自欺欺的丑行。
四、这种情节曲折的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但对童话的意义很可能明于心而不明于口,教师要适当点拔,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五、学生对文中问题的理解分析极易人云亦云,且理解肤浅,务必引导学生要独立深思,各抒已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童话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体裁简介。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标上段序、听准字音并思考:
⑴皇帝有什么爱好?他的新装“新”在什么地方?
⑵根据“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情节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明确:⑴爱新衣;新在“布:人间最美”,“特性奇怪:不称职、愚蠢者看不见”;
三、、分析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⑴总括起来,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字,文章所写的人物与这个字分别有什么关系?
⑵仔细阅读课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然后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明确: 受 揭
骗
皇帝 孩子
骗子 大臣
行助
皇帝:愚蠢、虚伪、奢侈、昏庸;
骗子:狡诈、善骗;
大臣:虚伪、自私;
孩子:天真纯洁、无私无畏。
四、探讨主题
1、皇帝甘于受骗,大臣乐于助骗,甚至百姓纷纷传骗,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揭穿骗局,有什么用意?
明确:1、上层人物愚蠢、虚伪、自私、腐朽,整个社会假话成风。(揭露前者,批判后者,这就是这篇童话的主题)
2、教育我们要保持纯真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质疑问难
六、小结:一场闹剧,围绕“新装”,刻画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 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真诚,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的。
七、作业:续写课文结尾(写在练笔本上)
要求:情节合理,文意相关;200-300字。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0-18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2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3-14
《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设计01-28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经典]08-03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7-30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5-19
(荐)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02-04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优秀02-20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热门)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