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7 17:06:47 教学资源 投诉 投稿

(实用)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5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明家最近搬进了风景优美的月馨小区。(课件出示) 瞧!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来解决“房间的面积有多大?”你会列式吗?(生答)

  4、 师:(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前面学习的是小数乘整数,而这道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5、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交流

  (一) 例题引导,探究算法

  1、师:你估计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吗?

  怎样估的?(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师:小明的房间究竟有多大呢?拿出导学案,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如何运用前面的知识、方法求得3.6×2.8的积的。

  a、谁来说说你的做法?

  (尽可能让学生多说一些方法)

  b、老师发现已有不少同学采用了竖式计算,谁上黑板来写一写。(学生书写竖式)(如果有小数点点错的,也板书上去)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把小数乘小数的问题变成什么来计算的呢?你是受什么启发想到这样做的呢?

  (生:由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想到的)

  师:真会思考。(表扬)

  师:那他计算的结果对不呢吗?(我们刚才估的是 ),刚才还有同学告诉我说自己是用计算器算的,那他的结果与你用计算器算的一样吗?

  3、师:刚才我们从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联想到小数乘小数。结果为什么是10.08而不是100.8或1.008呢?

  思考并交流:导学案合作交流问题3。

  全班交流问题3(呈现幻灯片:把3.6×2.8都看成整数,这两个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36×28的结果和3.6×2.8的结果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重点交流: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要由36×28的.结果得到3.6×2.8的结果,应该怎么办?一个数除以100,只要 )

  指向:积由原来的整数变成了两位小数。所以是10.08。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

  通过推理,我们再次证实了3.6×2.8=10.08,(一起答)

  4、补充答语。

  (二)、教学“试一试”,强化算理的理解。

  1、提出问题:小明还有一个明亮的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谁说说列式?

  (2.8×1.15),

  2、师:考虑一下,你会怎样写这个竖式?为什么?

  (1.15写在上面,2.8写在下面)

  生:因为我们是把1.15和2.8都看成整数来计算的,所以三位数写在上面,两位数写在下面更简便。

  3、师:对了,我们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知道怎么做吗?好,打开课本,把你的思考过程在书上填一填。

  a. 交流:谁来说说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b. 追问:115乘28得到3220后怎么得到1.15乘2.8的积呢?(除以1000)为什么?(学生把理说得很清晰就不追问)

  引导学生表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

  c. 到此结束了吗?还需( )。根据是什么?

  d. 在这里是先点上小数点还是先简化?为什么?

  4、你能跟你的同桌说说下面两题该怎么计算吗?(同桌交流:不计算,只说想法)(汇报想法。)

  4.27×2.6 = 6.3×4.2=

  (三)寻找规律,概括算法

  1、师:我们刚才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来计算,然后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整数的积还原成小数的积。如果每题都这样去想是不是很麻烦?这当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呢?

  2、提出问题a、观察上述各题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b 、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幻灯片呈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小数乘整数符合这个规律吗?

  3、师:发现了这个规律,你是否感觉到小数乘小数变得太简单了?

  4、小数乘小数应该如何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生说)(幻灯片呈现)

  交流: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末尾有0怎么办?(先点小数点,在把0去掉)

  (简单点说就是:一算 二数 三点点 四化简)

  三.巩固提升:

  1、你能给下面两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①指名口答

  ②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里?

  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点的小数点。先看对不对?然后改正,并思考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师:同学们的思考非常积极,计算题我们不光要知道怎么做,还要把它做对。

  (在导学案上完成用竖式计算) (看谁做得又快又对)(讲评:突出横式写答案)

  4、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棒。小数乘小数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呈现幻灯片)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①看题目。

  ②谁来说说你怎么估的。

  ③结果是不是300元左右呢?在导学案上列式解答。

  ④指名一人口答。58.5×5.2=304.2(元)(呈现)

  四、思维拓展:

  过渡:接下来,老师还想看看谁的反应快。快速抢答,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准备)(第一题)

  1、根据148×23=3404,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 1.48×2.3= 14.8×0.23=

  过渡:同学们今天注意力比较集中,所以思维都很敏捷。做事就应该这样。老师这里还有一题。

  2、根据156×27=4212,你能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吗?

  ( )×( )=4.212

  (看谁想到的答案多)

  五、回顾反思:这节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六、当堂检测:

  1、在算式6.29×3.2中,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积就扩大( )倍;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 )。

  2、在计算2.17×1.2时,可以先看作( )×( ),它的积是( )。因为两个因数共有( )位小数,所以2.17×1.2的积也是( )位小数,也就是( )。

  3、计算。 9.8×0.3= 41.4×2.5= 0.03×67.5=

  小数乘小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整个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1)独立尝试。学生在独立计算2.8×3.6时,势必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2)交流各自的算法与想法。在交流中,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如在计算小数乘小数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估算2.8×3.6的结果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然后让学生再进行计算,来判断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我充分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感悟算理,获得方法。最后通过比较小数乘法,学生明白了: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得出积,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明白先点小数点再化简。我本人认为很简单,但学生在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较多: 1)由于马虎出现计算性错误。 2)两个因数中,第二个是中间有零的,学生计算时特别容易把数位对错。 3)在计算结果中把积的小数位数数错,导致小数点的位置点错。我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先想想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我想在课上这样强调,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出错。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分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0.1、0.01、0.001得多少,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0.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九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五第1-3题 。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本节课准备完成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五1-3题 。

  为了呈现例1,教材首先出示了“小明”房间的平面图,让学生有较为直观的感觉,然后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要先估计,再计算。

  其次,在学生进行估计后,教材重点组织安排学生探索笔算的方法。先告诉学生可以把算式中的两个小数都可以看成整数来计算,再结合直观图讨论:按整数相乘后,如何得到原来的积?

  “试一试”也是利用例1的推论,求平面图中阳台的面积。教材通过直观图,继续呈现2.8×1.15的计算过程,但把其中的关键步骤留给学生完成,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和训练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上面两题中的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练一练”两题就是针对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根据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直接在乘积中点上小数点,并且让学生根据刚刚学过的方法进行独立计算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教学时,首先通过复习引入,从而自然过渡到例1的教学。在教学例1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感知怎样计算小明房间的面积,即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在学生列出算式后,启发学生把“3.6×2.8”与以往学习的小数乘法进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然后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以便为下一步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接着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如何来计算“3.6×2.8”?学生讨论后,教者及时小结方法板书,并且通过课件演示算法,给学生以直观的动态感知,然后引入“试一试”放手让学生探究完成,小组进行汇报,借助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板书)

  此时为了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再一次让学生讨论:①刚才两题的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②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小数末尾的“0”该如何处理?

  讨论后汇报,及时通过课件展示结论,抽象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且强调以后在计算时可以直接使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小数乘小数”。接着不失时机地引入“练一练”的教学。运用课件出示第一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再在课本上完成。第二题让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强化计算的方法,强调小数末尾“0”要化简。接着出示诊断性练习三题,让学生当医生,找病因。进一步训练学生点好积中的小数点。分小组比赛,重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计算的方法着重训练乘积中小数点的定位。

  最后再出示拓展练习,启发学生思考,引导探索找出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自主探索,理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在数学探索活动中的乐趣,进一步体会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小数乘法中两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

  2、出示口算练习。

  0.6×3 8×0.9 52×0.1 4×0.25 4.03×0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安排口算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以便运用知识的迁移,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例1。

  ①让一个学生读题。提问:“根据图中的有关数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在小组里说说。

  要求小明房间的'面积怎么求?运用什么面积公式?

  指名列出式子。板书:3.6×2.8

  ②“3.6×2.8”估计是多少呢?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结果大约是多少?指名学生回答。

  ③“3.6×2.8”与上一单元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再请一个学生回答。

  ④“怎样来计算3.6×2.8?”“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小组进行讨论。

  选小组代表回答。

  “可以当整数来计算。”

  “可以用已教的小数乘法的方法来估算。”

  “运用计算器来计算。”

  大家都很爱开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建议,那么究竟怎样来计算呢?

  (设计意图:通过估计,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点燃思维的火花。探讨3.6×2.8的计算方法,在于初步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为下一步演示计算方法提供了一个依据。)

  ⑤综合学生的建议,用课件演示计算的方法,并进行板书。

  3.6 ×10 3 6

  ×2.8 ×10 ×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 ÷100 1 0 0 8

  讨论:为什么最后的1008要除以100?不除以100行吗?依据是什么?

  根据讨论,进行小结。因为两个因数都乘了10,即乘了10×10=100,为了使计算的结果不变,积1008就要除以100。依据是积不变的规律。最后还要答题,以保持做题的完整性。

  二、讨论“试一试”。小明房间的面积会做了,阳台的面积又如何进行计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8×1.15

  “2.8×1.15”在计算时,怎样书写可以使计算过程简便一些?

  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各自在课本上完成。

  课件出示演示的过程,把学生填写的与出示的过程进行比较,这道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的吗?

  ①把两题进行比较:课件上出示讨论题。“上面的两题的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小数末尾的‘0’如何处理?

  分小组进行讨论。

  让学生汇报,并及时进行补充。

  “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也有几位小数。”

  “小数末尾的“0”可以化简。”

  “在积里点上小数点。”

  “有谁要补充的吗?”

  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老师,点积的小数点可以从左边点。”

  “不,应该从右边点。”

  这时,班上明显形成了两种对立的意见,点小数点成了矛盾的焦点,争论到了顶峰。

  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考虑到的情况。我稍作冷静,对大家进行了安慰。

  ②“同学们,请安静,你们学习的态度,善于钻研的精神值得肯定。至于谁的说法有道理,先放一放。我们先来把两题的结果观察一下,好吗?”

  出示:10.08和3.220

  “把这两个数与各自的两个因数进行比较。第一题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呢?第二题呢?看哪一组的同学观察得比较认真。”

  “老师,刚才我看错了,应该从右边点起。”

  我抓住时机,及时进行引导。“你知道,为什么从右边点小数点而不从左边点呢?”

  火候已到,我及时设置疑问。“你能说说积中点小数点的方法好吗?”

  大家纷纷举手发言。

  ③小结:其实大家都爱动脑筋,观察得也很仔细,学习就要这样认真才行。

  课件出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齐读)

  “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老师,我认为还应该加上一句‘能化简的要化简’。”

  “你说得真好,考虑得也很全面。”

  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手。“请你站起来说说,好吗?

  “在计算过程中,有简便的要用简便的方法”

  “老师,还要补上: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结果是多少。”

  “你们真不简单!”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学中我先设法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观察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初步感知确定小数点的方法。在教学时,设置疑问引发学生思考,课堂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讨论、探究到了高潮,矛盾的焦点十分集中。我运用课件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找出解决的方法,从而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求知欲。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和计算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课本“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指名说说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

  指名回答。然后,再在书上完成。

  2、课件出示“练习十五”第2题(当医生,找病根)

  ①“怎样进行改错,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和建议?”

  ②先找出问题,指名改错。

  ③“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能化简的要化简。)

  3、“练一练”第2题。

  分小组,比赛完成。

  请学生自评,然后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点积的小数点、小组比赛、反馈练习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积中的小数点的定位问题。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

  1、 课件出示练习:

  用一根铁丝恰好能围成一个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形的宽是1.8分米,长是宽的2.5倍,这根铁丝长多少分米?

  2、读题后,让学生简要分析计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拓展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五第1、3题。

  六、小结:

  1、本节课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第4、5页,例3、例4;第7、8页,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组织学生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3.5×16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生板演。

  (2)反馈,校对答案,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算理。

  2、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清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二、探索新知

  1、投影呈现例3主题图。

  (1)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后指名列式:1.2×0.8。

  (2)请学生估一估1.2×0.8的积。

  (教学预设:1.2×0.8≈1×1=1(平方米))

  (3)提出问题:1.2×0.8的积到底是多少?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

  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4)指名三位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预设三种可能如下:)

  生1: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生2:1.2生3:1.2

  ×0.8×0.8

  9.60.96

  (5)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积是9.6还是0.96,为什么?

  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

  ②观察并思考生1和生3方法指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这两种方法都体现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外显形式不同,数学本质是相同的。

  (6)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讨论以下问题:

  ①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发现规律。

  ②比较积和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发现0.96比因数1.2小,比因数0.8大。

  2.基本练习:教材第4页做一做。

  6.7×0.32.4×6.20.56×0.04

  (1)观察并判断:积与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如:6.7×0.3的积比6.7小,比0.3大;2.4×6.2的积比2.4和6.2的都大;0.56×0.04的积比0.56和0.04都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学生板演。

  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0.56

  特别是计算0.56×0.04时,学生可能出现如右错误×0.04

  0.224

  (3)校对答案,并指名说一说算法和算理,重点讨论:0.56×0.04的积到底是0.224还是0.0224?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思考:这些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四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面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3.7×4.60.29×0.076.5×8.4

  (1)先引导学生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其中6.5×8.4的积是不是两位小数可能会有争议,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2)独立计算。

  (3)投影反馈,重点是第3小题。

  6.5

  ×8.4

  260

  520

  54.60

  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①当乘积末尾有0时,是先撇去0再点小数点,还是先点小数点再撇去0?②6.5×8.4的积为什么变成一位小数?

  2.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部分有几位。

  47×0.05()6.9×0.38()

  4.2×1.8()4.08×0.08()

  0.9×0.7()6×0.07()

  3.独立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4题,反馈时选择其中三个算式说一说想法。

  四、课堂总结

  请学生再次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作业

  《作业本》第2页。

  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它是在已学的整数乘法和小数和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生长点是整数乘法。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与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是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

  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

  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有51名学生,其中男的有27人,女的有24人。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但也有10位同学基础比较差,最简单的.整数乘法都不会计算。另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有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学习小数乘小数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和小数与整数相乘,这对学习小数乘小数已有了些基础,现在来学小数乘小数应该一不很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

  3、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道理。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分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0.1、0.01、0.001得多少,

  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0.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

  (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

  (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

  (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

  (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

  (2)板书:1.92×0.9,________

  (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

  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

  (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1.学生独立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2.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

  (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1)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2)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3.根据学生的讨论和交流,逐步归纳概括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将教材第6页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补充完整。

  (三)、引发冲突,突破难点。

  教学例4

  1.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板书(或用PPT演示):0.56×0.04,________

  2.尝试计算。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3)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

  (4)总结算理:乘、点、画、添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例,掌握基本算法。理解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

  2、提高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运算及推理能力

  3、感受小数乘整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算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一、复习导入,新知铺垫

  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x整数的计算方法,老师这里有一道题,“4.6x8”你们能算出来吗?快拿起课堂练习本算一算。

  师: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把4.6扩大10倍得46,积也就扩大了10倍。46x8=368,积368缩小10倍变回原来的积368÷10=36.8。

  师:我们通过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成功解决了小数x整数的问题。那小数x小数呢?你们算吗?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小数x小数的问题,二、自主探究,深入新知

  师:接下来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列出三道算式,等会我们挑选一组同学的算式为本节课的研究对象。在列算式时要注意小数不宜过长,不然不方便计算。

  预设:2.4x0.8(一位x一位)、1.92x0.9(两位x一位)、0.45x0.6(两个小数都不大于1)

  师:这三道题你们会计算吗?拿起练习本,尝试独立计算。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小声地与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活动,指名扮演

  师:这三个不同的算式都是怎样计算的?

  预设: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因数扩大,积也就扩大了相应倍数。要求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出来的积缩小相应倍数。

  师:那看来小数x小数的计算难不倒同学们。先按照积的变化规律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将得到的积缩小相应倍数得到原来的积。

  师:那同学们你们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再与同桌交流交流。

  预设:它们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小数x小数;不同点在于第一道算式是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第二道算式和第三道算式是两位小数x一位小数。

  师:仔细观察因数和积的小数位,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第一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有2位小数,积也是2位小数;后面2个竖式中,两个因数中一共都有3位小数,而它们的积都是3位小数。我发现在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总和。

  师: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三、聚焦问题,突破难点

  1、探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么点小数点。

  (1)出示例4:0.56x0.04

  师:这道题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

  (2)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3)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新问题?

  预设:0.56是两位小数,0.04也是两位小数,那积应该是四位小数,可是现在乘得的'积224是一个三位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点小数点。

  (4)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可以借助之前学过的知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预设:利用之前学过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小数位数,再点上小数点。

  2、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1)出示:“做一做”第2题完成版本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都掌握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算式,将每组题的计算结果和第一个因数进行比较,与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总结规律

  预设:通过观察,第一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2.4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2.4;第二组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1.2不变,第二个因数都<1,乘得的积都<1.2。我发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这个数不能是0。

  四、梳理反思,内化提升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怎么样的收获?

  2、师:本节课我们学习并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当积的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还知道了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我们通过自主探索,将小数x小数转化为整数x整数进行思考。再一次成功借助旧知识帮忙解决了新问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9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明确解题思路,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使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教学难点:

  明确解题思路,学会根据信息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昨天我在你们学校参观了一下,发现你们的学校真美啊!我们学校呢,也很漂亮,想去看看吗?那就请同学们一起先到我们学校新建的教学楼看看吧。(课件出示教学楼)请观察这栋教学楼有几层?(2层)每层有几间教室?(3间教室)再到教室看看,(课件出示教室)咦!有多少张课桌呢?(36张课桌)也就是每间教室有36张课桌。那么,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这3个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随机打在屏幕上)

  二、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先解答用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

  再小组合作,解答这栋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张课桌的问题。组织汇报交流,让不同做法的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然后还要求同学们会用综合算式解答。

  同学们,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要想求一共有多少张课桌,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并小结:看来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也就是说,要求共有多少张课桌,我们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间教室,还可以先求每层有多少张课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板书课题:连乘应用题)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

  1、图书室问题。教学楼里的.数学问题我们解决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再到我们学校的图书室去看一下吧!(课件出示图书室)走进图书室,你发现了什么?(4个书架,每个书架有6层,每层有30本书,)那么一共有多少本书呢?请你用两种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练习,组织集体订正,强调解题思路和算理。

  2、花园问题。学校里还有什么变化呢?为了美化校园,校长准备在教学楼前建一个长方形的花坛种花。大家知道,花的世界品种繁多,种什么花好呢?为此,校长专门咨询了园艺场的叔叔阿姨们,并从他们那里带回了下面的材料:(课件出示)

  杜鹃花

  每棵10元

  非常美丽

  不容易栽培

  存活时间长

  月季花

  每棵2元

  较为美丽

  容易栽培

  存活时间短

  假如你是校长,会选择哪种花呢?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先互相交流想法,再组织学生汇报。

  同学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选择的花种也不同。(课件出示:如果在花坛里种上10行花,每行种6棵,那么你选的花需要多少钱呢?)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3、吃零食问题。同学们,我最近做了一项调查,(课件出示:某校三年级的同学特别爱吃零食,平均每人每天要花掉2元钱,三年级有50人,大家算算,一个星期他们要花掉多少钱?)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结合吃零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刚才我们知道建一个花园种花,只需要120元,最多600元,那么,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四、汇报收获,回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教学楼问题、图书室问题、花园问题、吃零食的问题,都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数学问题。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今后要善于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并积极地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板书设计

  连乘应用题

  这栋教学楼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一>1、一共有多少间教室?<二> 1、每层有多少张课桌?

  3×2=6(间)36×3=108(张)

  2、一共有多少张课桌?2、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36×6=216(张)108×2=216(张)

  综合算式:36×(3×2)综合算式:36×3×2

  =36×6 =108×2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教科书第4页的例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感觉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的能力。

  3、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环境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在理解小数乘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生活引入。

  1、 复习铺垫

  ⑴ 0.7表示十分之( )

  0.38表示 ( )

  0.925表示( )

  ⑵ 计算 :1.36×12 3.08×25 3.6×21

  【设计意图:设计与本课题密切联系的复习题.将本课所学内容与前面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内在联系了。】

  2、 生活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校门口的宣传栏上的玻璃碎了,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换玻璃,你们愿去吗?

  生:愿去。

  师:电脑显示宣传栏的特写镜头,学校宣传栏长1.2米,宽0.8米,如果要给这宣传栏换玻璃,需要多大一块玻璃?小明想了半天也不知该换多大的一块玻璃?

  师:同学们,小明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小明不知该换多大一块的玻璃?

  师:你们乐意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乐意!

  二、新知探究

  1、自主合作探究

  师:同学们都很热情,请同学们先自主探究算出换多大一块玻璃。

  让生合作探究、讨论、计算。

  师:同学们能力很强,很快就算出结果,请小组先派一名代表。

  a组代表:算法:1.2×0.8=1.2÷10×8=0.96(平方米)

  算理:我们组把1.2平均分成10份,求8份是多少?

  b组代表:算法

  1.2 扩大到要的10倍 12

  ×0.8 扩大到要的10倍 ×8

  0.9 6 缩小到要的 9 6

  算理:我们组经过讨论,我们先把1.2×0.8看成12×8再算出积,然后把积缩小要的100 ,再点上小数点。

  3、 交流评价,掌握算法算理

  师:刚才每个小组都展示了算法和算理,现在有不同意风要提出质疑的。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热情帮助别人,现在教师需要换块长1.5米,宽0.9米的玻璃,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请你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帮老师算一算.

  生1:我会算,应换1.35平方米。

  师 :你们能把计算过程向大家说一说吗?

  生:我先把1.5×0.9看成整数乘法,然后按照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最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右边数出几们点上小数点.

  1 .5 扩大到要的10倍 15

  ×0. 9 扩大到要的10倍 ×9

  1.3 5 缩小到要的 135

  师: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完成p4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做完后指名说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可有个问题想问大家,如果所乘得的积的.位数不够怎么办?

  小组讨论: 积的位数不够时,需添:“0”补足。

  4.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

  ⑴ 计算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⑵ 看因数中一菜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⑶ 积的位数不够,需要用“0”补足。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老师的点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使”作用了。】

  四、课堂练习

  1.自主练习:p6练习

  2.选择:

  ⑴ 两个小数相乘,积一定(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2、5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案例人教版新课标五上 二、小数除法 5 第五课时

  ⑵ a×b<a (a、b均大于0),则b ( )

  a.> b.< c.=

  ⑶ 下面各式中乘积最小的是( )

  a.12.75×8.3 b.127.5×8.3 c.12.75×0.83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0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理念。“小数乘小数”计算的生长点就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教学例1时,充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推理的过程;第二次在教学“试一试”时,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推理的能力。在两次探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培养计算能力。

  片断一:

  师(课件出示平面图):同学们,这是小明新家平面图的一部分,你能根据给出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吗?

  生1: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2:阳台和房间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生3:阳台、书房和房间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可见,大家都是善于动脑筋的学生。(课件出示其中的三个问题)你能求出书房的面积吗?怎样列式?

  生4:3×2.8。

  师:为什么用3×2.8呢?

  生5:因为书房是长方形,所以用3×2.8。

  师:那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本子来算。(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谁来说说这题的计算方法?

  生6:列竖式时先把右边对齐,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师:不错。还有谁来说说?

  生7: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最后点上小数点。

  师:你们对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说得真完整、具体,可见你们掌握得不错。

  师:求房间和阳台的面积有多大,各怎么列式?

  生8:求房间的面积列式为3.6×2.8,求阳台的面积列式为1.15×2.8。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与前面的一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9:第一道算式是小数乘整数,第二和第三道算式是小数乘小数。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

  反思: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的矛盾是当前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本节课的导入设计改变了课本原有的呈现方式,将复习铺垫与情境导入融为一体,解决了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之间的矛盾,使原本枯燥的计算教学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课始,我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既复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又为后面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埋下伏笔。当学生提出求房间和阳台的面积时,我适时引导,便能自然地引入新课。

  片断二:

  师:让我们根据经验,先尝试计算一下房间的面积。(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让两位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生1:他们都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但积的小数点位置不同。

  师:这两位同学无论谁计算的对还是错,都值得表扬。因为小数乘小数的确是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的,然后点上小数点,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看来,关键问题是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师:到底哪种算法对呢?利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判断出来。

  生2:把2.8看作3,3.6×3=10.8,那3.6×2.8的积一定比10.8小,所以3.6×2.8的积不是100.8。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把3.6看成4,4×2.8=11.2,说明3.6×2.8的积一定比11.2小,所以第一种算法是正确的,积应该是10.08。

  生4:3.6比4小,2.8比3小,4×3=12,即3.6×2.8的积一定比12小,所以100.8是错的。

  ……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富有挑战性的。”在学生不了解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情况下,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尝试计算3.6×2.8这一富有挑战性的题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片空白,他们有“小数乘整数”“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经验作基础,所以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计算,让他们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思维的训练。另外,纵观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竖式计算教学离不开估算这一环节,而且估算这一环节的出现是在列竖式计算之前的。当然,教材这一安排,编者肯定有其意图,可是我经过反复钻研教材和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后,对估算的教学次序做了以上改动,因为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我在学生探究过后,让学生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和检验,这一改动并没有违背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而且这一举措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估算的价值,更有利于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从学生估算的方法来看,并不拘于书上介绍的两种方法,可见这样能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这不也是我们在计算教学中所追寻的目标吗?

  片断三:

  师:看来,3.6×2.8=10.08是正确。那么,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

  生1: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师: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2:他的意思说,第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第二个因数也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有两位小数。

  师:“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那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这只是他的猜测,我们要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谁来说说?(没有学生举手)

  师(课件出示3.6×2.8):我们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3:第一个因数3.6变成了36,即乘了10。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第二个因数呢?

  生4:第二个因数也乘了10,它们相乘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了100。

  师:要想得到原来的积,怎么办?

  生5:应该用1008除以100,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是10.08。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

  生6:一个因数乘了10,另一个因数也乘了10,积就乘了100,要想得到原来的积要就把1008除以100,就是10.8。

  师:这下同学们知道这种算法错在什么地方了吧?

  生7:这种算法错把积除以10。

  师: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这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

  ……

  反思:课堂上我提问“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教学预设中,我以为一定会有学生利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的,这样就可以教会其他不会的学生,从而理解算理。可是当我提问时,有一个学生就回答“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此时我灵机一动,说:“这只是他的猜测,我们要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验证。”然而,却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当时并没有着急,而是“扶”着学生逐步理解算理。上完课后,我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揣摩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预设,才能从容地处理好课堂的生成。从上述教学中,让我切实地感受到精彩的生成源于精心的预设。

  总结思考:

  能够让学生根据归纳出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的甚至比较熟练的计算,这当然是计算教学中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新课改的今天,当我再一次关注计算教学时,我清楚地认识到,计算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探索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1.在计算方法的算理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中不明确给出计算的法则,意图是让学生充分经历得出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另外,钻研教材时,我发现教材为什么不通过列表格、计算器计算等形式先探索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规律,再让学生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呢?我认为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在经历小数乘小数计算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得出“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规律。既然如此,我在教学中就给学生充足的时空去独立探索算理。当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推理时,我先“扶”着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再让学生独立分析推理。这样,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2.在归纳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材中不明确给出计算方法的结论,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来。从具体直观的计算到小数乘小数一般方法的归纳概括,对学生来说是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非常关注计算方法归纳的过程,注重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得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在计算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在于个体心理活动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因此,数学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这就是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具体的情境中复习整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为后面学习、归纳概括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做铺垫,这里于无形中也渗透了迁移这一数学思想。教学中长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P82-83小数乘小数。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及使用说明

  教学媒体的选择——CAI课件

  教学媒体的设计——

  1、出示现代小区的外景图,引出例题。

  2、出示例题,先让学生看图提问题,再引出例题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例题的计算,集体讲解时依次在课件上出示。

  3、一组口算题练习。

  4、教学“试一试”,出示例题的图。

  5、出示书上几组习题,让学生在习题中巩固。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住进了这样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课件)

  ⑴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⑵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随堂本列出算式。(出示算式:3.6×2.8=)

  (二)引导探究

  1.根据算式,请你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出示)你是怎样估计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谁来说说。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如果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计分别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万5千元和6万元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多少?给少了开发商不愿意,给多了我们又不愿意。要想双方都不吃亏,怎么办?(准确的计算出它的面积)

  3.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打开随堂本,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①指名口答,你是怎样算的?(先摆竖式,把3.6扩大10倍看作36,把2.8扩大10看作28)生说,师依次出示课件。

  ②谁能再说一说,第一个箭头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呢?小组里先说一说。

  ③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大家刚才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右边蓝色方框里看作整数乘的过程我们一般放在心里,不写出来。方法你掌握了吗?

  4.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组口算题,想不想试一试?

  ①指名读题,你想说哪一题?自己选择。指名口答。

  ②大家都能这么快的口算出结果,真了不起,老师想知道你是怎样很快口算出结果的?

  (三)自主发现

  1.刚才我们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同学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

  ①汇报,你是怎样做的?

  ②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指名说,谁能再来说一遍给老师听。

  ③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

  2.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一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有困惑了,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想不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出示讨论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②通过这三道讨论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③指名说,依次出示结论。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字是最重要的地方。同学们把方法默记一遍。

  (四)巩固练习.

  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①指名口答

  ②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里?

  2.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了,下面请大家来当一回小老师,批改一下这位同学的作业。先看对不对?错在哪里呢?请你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看书上第三题。

  重点第二题,7.38是两位小数啊?哪里错了呢?让学生说出: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0划去。

  3.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乘小数,大家都能熟练的进行口算与判断,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情况下也要运用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米,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①默读题目。

  ②首先请同学们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元?你是怎样估的?

  ③结果是不是300元左右呢?在随堂本上列式解答。

  ④指名一人口答。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P70页例7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二2、3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0.52+0.48=0.17+0.33=3.6+6.4=

  0.8×3=3.7×5=46×0.3=

  二、新授:

  1、教学例7。

  (1)出示例7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提问:如果要求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8×3.2≈()(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4)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

  3.8×1038

  ×3.2×10×32

  7676

  114÷100114

  12.161216

  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4)讨论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10,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2.16。

  2、第65页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计算3.2×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学生尝试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强调: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是3.68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同桌讨论: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小结: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1题(说说你是如何点出积中的`小数点的)

  2、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对的要打“√”,不能不打。不对的要打“×”,然后再订正)

  4、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通过分析,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将学生的错题作为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判断,这样的改错效果好于学生改书上的错题。

  2、列竖式细化。强调:①小数乘法列竖式时“末位对齐”。②求出积后,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同样多的位数点上小数点。③对于计算结果,要先点小数点再划掉积末尾的0。

  第七课时小数乘小数(二)

  教学内容:P66页例8,“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3、4、5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教学难点:确定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8。

  出示例8。

  (1)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2)学生试做。

  0.28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具准备 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 1.2

  扩大到它的10倍 2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

  ×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6 8 2 4 6

  0.3 3 6

  0.0 0 0 3 3 8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 8.2 5.0 4 ×

  4.2

  × 0.1 8

  × 8 1 6 0 0 0 6 3 2

  3 2

  2 5

  0 8

  4 3 6

  1 2 5 0 7 1 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

  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 7、9题。p9 13题。个人修改

  口算: 5.2×0.2 7.3×0.01 76×0.03 75×0.05 0.05×6 79.2×0.2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板书设计:0.8 ×1.2 教后反思: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在计算时错误较多,要继续多练,重点练习点小数点。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

  3、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

  3.4×15

  23×1.48

  0. 78×32 提问: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提问: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个问题:

  (1)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2)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二、自主探索

  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小组分享自学成果,归纳达成共识。全班交流。

  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追问: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预设二:只要把积除以100就可以了。继续追问:(为什么积是两位小数(积要除以100),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继续交流:计算2.8×0.15时,在积里是怎样点小数点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提问: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2.8×0.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提问:比较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是把小数看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的`。不同点:第1题是一位小数和一位小数相乘,第2题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相乘;第1题的积是两位小数,第2题的积是三位小数。)

  提问:通过刚才的尝试、交流,你现在能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2.完成“做一做”第2题。请三个学生进行板演,其余学生自主练习。反馈时重点说说后面两题要先点小数点,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

  3.完成下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四、全课总结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6-87页例1、“试一试” 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中标有数据的平面图。

  1、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相应评价)

  2、师生谈话:同学们根据图上的数据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一起来解决“房间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

  你知道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列式根据。

  3、揭示课题: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算式,你们觉得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能否举例说说小数乘整数该怎么计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提倡“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既相应地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引导推理——教学例1。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2)看这道乘法算式,你能估计出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交流各种估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的估计即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刚才通过估计我们知道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应该在6-12之间,你能想办法计算出3.6×2.8的正确结果吗?

  (先请同学们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再把你们各自想到的方法说给同一小组的成员听听,同一小组的成员听了,如果觉得你说的计算方法比较合理有必要跟大家交流就请组长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4)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5)小结: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6)如果让你再计算几道小数乘小数,你会选择拿一种方法。

  (7)请学生重点介绍笔算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分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学习这一新知有比较厚实的基础,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然而,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追问和点拨,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对计算中的注意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教学试一试

  (1)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卧室的面积,如果请你算出阳台的面积,你会算吗?根据例题的学习方法,想一想怎样计算2.8×1.15,再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分析图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算式的乘积。

  (2)学生计算。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出2.8×1.15的积的?

  学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相应出示计算思考过程。

  对比概括方法

  (1)刚才做的两题都是小数乘小数,下面我们来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概括方法: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你觉得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试一试这一环节让学生继续利用例题的情境,求平面图中的阳台的面积,并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示交流呈现计算的思考过程,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并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中的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第一层次:(必做题)

  1、说出下列乘法式子中积各有几位小数。

  8.7 7 2 .9 1 6.5

  ×0.9 × 0. 0 4 × 0.6

  7.83 2 9 1 6 9 9 0

  2、列竖式计算。

  3.46×1.2 1.3×4. 5 10.4×2.5 12.3×600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的练习为基本题训练。小数乘法的关键就是积中小数点定位问题。第一题是书中”练一练”中第1题练习旨在强化训练这个知识点。第二题竖式的计算,旨在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纠错。特别强调对积中末尾有零时,应先点小数点后去零,而不能先去零后点小数点。)

  第二层次(选做题:选做其中2题)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 5 1 6. 4

  × 3. 5 × 4.5

  1 2 5 8 2 0

  7 5 6 5 6

  8 7. 5 7. 3 8 0

  2、根据123×46=565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4.6 = ( ) ( )×46=0.5658

  0.123×0.46 = ( ) 1.23×( ) =5.658

  12.3×0.46 = ( ) ( ) ×0.46 =0.005658

  0.0123 ×460= ( ) 0.123 ×( )=56.58

  3、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设计意图:第二层次习题的设计,首先通过练习形式的变化,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探索规律的习惯。第1题是书上练习十五中的第2题,左式错误的原因是:受到小数加法的影响,把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右式的错误原因是:先划去了整数积末尾的零后再点小数点。这一题是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来设计的,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每道竖式的计算过程,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能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第2题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可逆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3题把所学的新知及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层次:(思考题)

  0.0…… 0 25 × 0.0…… 0 4 = ()

  100个0 100个0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题是对小数乘法中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一些难点的积聚处,如小数末尾有零应先点小数点后去零。设计这一题目,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创设发展的条件】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设计意图:渗透并启示学生要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自主地开展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更喜欢数学。】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优秀教案11-19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1-10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3-04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03-15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6-21

《小数乘小数》优秀的教学设计07-24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精品08-20

优秀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01-21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13篇01-10

《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13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