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相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将相和》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1.板书课题:将相和
2.出示课题练习,让学生板演:
(1)“将”的读音有()()。这里应读(),“将”指的是()。
(2)“相”的读音有()()。这里应读(),“相”指的是()。
(3)“和”的读音有()()。这里应读()。既然讲“和”,说明他们原来()。
二、设疑激趣、理清文脉,初步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由题目里的“和”引出不“和”。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失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言归于好的呢?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同桌讨论完成填空:
将相不“和”的原因是(),后来“和”了,“和”的原因是()。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三、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讨论完璧归赵的`起因是什么?(以城换璧、秦国骗璧……)结果怎样?(完璧归赵)要求答案的内容用四字加以概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教学。
★秦国作为当时最强的国家,以城换璧是诚心诚意的吗?你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秦国骗璧”,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蔺相如识破了秦国的骗局,他是怎么做的?从中你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深谋远虑……)对于这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上前一步、后退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神态(理直气壮、大大方方),语言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演一演。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进一步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教学步骤:
一、抓住“逼”字教学“渑池之会”。
1.“完璧归赵”之后,秦国两次打败赵国,在这种情况之下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相会。渑池之会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呢?
2.默读课文,相互讨论,答案用四个词语概括。(侮辱赵王、没占便宜……)
★秦王是如何侮辱赵王的?(逼赵王鼓瑟)对于秦王的侮辱,蔺相如是如何反应的?(逼秦王击)蔺相如为什么逼?如何逼?(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指导朗读。)逼的结果怎样?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蔺相如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突出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对敌人寸步不让。)
二、抓住“避”字教学“负荆请罪”。
1.过渡: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国家的利益,对敌人寸步不让,相反,对于居功自傲的廉颇老将军,他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个故事,找出关键词“避”,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并体会蔺相如的为人。(为了国家的利益,对友宽容大度)和廉颇的性格特点。
(1)蔺相如是如何设法避开廉颇,不跟廉颇见面的?
(2)蔺相如的手下是怎样看待他的避让态度的?
(3)蔺相如是怎样向手下人说明避让原因的
三、品读赏析,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这三个故事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进一步分清事情的因和果)
四、布置作业。
1.引导课外阅读:既然将相和同心协力保赵国,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2.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反思】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较长篇幅的课文,然而,由于受教学时间的影响,我们需要长文短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六单元课文《将相和》就是一篇长课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处理长文短教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截取的文字要短,发挥的效应要长。
将蕴涵事情意义的文字或人物关键细节要作为教学重点。
《将相和》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或记事(包括场面描写),或写人。抓住人物描写的关键性细节,就能感悟人物的品格特点。这篇课文的三个小故事中,表现蔺相如性格特点的词句是教学重点,教学中抓住这些词句,就能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和以国事为重的品质,同时感性认识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二、教学时间教师的指导要短,学生的实践要长。
1、教师的指导要短问题要集中。要切实做到长文短教,首先问题要集中。在教学时,我提出的问题是: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层层展开学习。他们从故事的发展中知道这两员大将之所以不和的最终原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那蔺相如又是怎么“爬到”廉颇的头上呢?学生通过阅读很快会找到结果:是因为蔺相如聪明机智,以国家利益为重,帮楚王解了围。
2、学生的实践要长:
(1)、初读感知,读书时间要长: 课文的初读,留给5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把课文读一遍。使学生能比较充分的感知课文。
(2)、点上深入,思考交流时间要长: 在寻找蔺相如和廉颇为什么不和时,我腾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读书、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才是班上的反馈、指导。教学效果还不错。长文短教,是个老问题,又是个新问题。新课程语文,长课文多而课时总量少,长文短教显得尤为迫切。
总之,长文短教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摸索实践,最终用最短的时间上好较长的课文,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
《将相和》教学设计2
生字学习
璧 诺
怯 瑟
缶 拒
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②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
从下面的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课堂练习: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________。
2.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联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说一句话。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是__________,后果是________。
思考:
“渑池之会”上秦赵两国是打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
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蔺相如先是对廉颇避让。他避让廉颇并非害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益。
从这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廉颇呢?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读一读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想一想
蔺相如是仅仅靠一张嘴吗?
完璧归赵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渑池之会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读一读
课文通过对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颂了他们的爱国思想。
学习词语
召集 大臣 允诺 廉颇
抵御 侮辱 拒绝 战袍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将相和》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结合学文学会十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积累词语。
2、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三个故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领悟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4、体会文章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激发爱国情感。
5、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人物的精神。
2、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学案设计:
1、自主学习生字词。
2、仔细阅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小标题。
3、把三个小故事讲给家长听。
4、读文章,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连堂
一、初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的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质疑。
三、学生质疑总汇??师生合作解疑:
完璧归赵
1、和氏璧真的是有毛病吗?蔺相如这么说的目的何在?
2、蔺相如真的要和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3、秦王明明已经答应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蔺相如为什么还叫人抄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
4、秦王得不到和氏璧,为什么没有杀掉蔺相如?
渑池之会
5、渑池会上,秦王为什么要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
6、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7、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负荆请罪
8、蔺相如立功后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为什么很不服气?你是否同意廉颇的看法?为什么?
9、蔺相如是否很怕廉颇?他一再躲避廉颇是为了什么?
10、廉颇是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什么要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11、你认为“将”“相”和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附重点题答案:
11、“将相和”的表面原因是:蔺相如的开阔胸襟,廉颇的知错能改。从实质上是“将”和“相”共同的爱国思想。
5、秦王叫赵王鼓瑟,是为了表示秦王可以指挥赵王。他们之间是不平等的。这对赵国来说是奇耻大辱;
6、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说明两国之间是平等的,他冒着生命危险,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和荣誉。
8、不同意。每个人的工作和贡献是不一样的。蔺相如虽然不能像廉颇一样持刀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但他的唇枪舌战,也同样是惊心动魄,同样也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为赵国保住尊严。一样值得敬佩。
二、体会人物品质:
1、文章中,突出体现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请你用红笔划出文章描写这两个人物最精彩、最令你感动的片段,反复读读,品品,用你自己认为准确的词语归纳: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个怎样的人?
2、谈谈你对“秦王”和“赵王”的看法,要说明理由。
三、把握文章的主体结构:
《将相和》中有三个独立的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你能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吗?
《将相和》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将相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2、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导入设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2、学生初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
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
理屈——理亏。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
推辞——谦让不干。
抵御——抵挡,抵抗。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能耐——技能,本领。
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二、师生共同介绍历史背景。
三、再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
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
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四、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
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
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
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
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
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玉及时送回国。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
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
教师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玉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
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
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
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
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
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
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
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
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
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
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将相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根据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会课文着重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为重和廉颇顾全大局、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3、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句,品味人物言行,准确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题中的“将”指谁?“相”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课文围绕“将相和”讲了哪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二)读书评价,感悟廉颇其人
1、找出廉颇评价蔺相如的话。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了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2、评价廉颇:听了廉颇这短短的三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廉将军?
3、再读廉颇的'话,找出将相不和的原因:将相之所以不和,是因为()。
(三)言为心声,感悟蔺相如其人
1、快速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蔺相如说的话。
2、小组讨论:找出几处你最喜欢的话,认真读一读,说说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就没动兵的理由。”(胸有成竹)
②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真的有毛病吗?为什么说谎?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机智)
③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我的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理“直”在哪里?真撞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机智勇敢)
④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不怕被杀吗?你体会到了什么?}(机智勇敢)
⑤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不畏强暴)
⑥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为的是我们赵国呀!”(顾全大局)
(四)将相之和
画面定格在“负荆请罪”这个历史瞬间,化静为动,想象两人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他们会说些什么?
1、小组交流;
2、情景表演。
(五)总结拓展
1、通过学习,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3、“和”的社会意义。
《将相和》教学设计6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爱国思想。
2、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人物语言描写,通过朗读感悟,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教学重点:重点感受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初步感受廉颇居功自傲、知错就改的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整体感知
1、揭题:这节课咱们继续我们的历史文化之旅,请大家齐读课题。
2、交流: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老师想知道在这次历史之旅中,你“遇”到过哪些人,“碰”到了哪些事,对课文有了哪些简单了解。(板书:蔺相如 廉颇)
3、小结:课文围绕“蔺相如”、“廉颇”这两个人物,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见”和“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记叙了将相由“不和”到“和”的经历。
二、切入,直击冲突处
1、文中有个句子让我们感觉到了将相的不和,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把这个句子找出来。
2、出示句子:“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3、自由读句子,你读出了什么?
4、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气量狭小、居功自傲、耿直爽快、英勇无敌的多维形象)
5、在老将廉颇看来,蔺相如的官职做的比他大,就靠着一张嘴。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板书:嘴 ?)
6、我们就来看看蔺相如的这张“嘴”, 看看这张“嘴”有何特别之处?
三、品读,感受蔺相如
(一)研读“完璧归赵”,感受“无我”
1、默读文章第一部分,画出“完璧归赵”中这张“嘴”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读了之后想想你有了怎样的感受。
2、交流,找出蔺相如说的话。(其中有个转述句,要学生试着改为蔺相如直接说的话。)
3、比读一、三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⑴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矛盾的地方吗?(蔺相如先对赵王信誓旦旦地承诺“一定把璧送回来”,现在却对秦王说“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怎么回事?)
⑵“理直气壮”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敢“理直气壮”地威胁秦王?(引导学生感知蔺相如有敏锐的洞察力,他看出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和十分喜爱和氏璧,体会蔺相如的机智,持璧在手,底气充足。)他不理直气壮行吗?
⑶你觉得蔺相如这个人怎么样?
⑷指导朗读。你来“威胁”秦王试试看。
4、比读二、四句:出示句子: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⑴我们再来对比着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⑵交流。(引导学生认识蔺相如都是在骗秦王。)
⑶蔺相如为什么要骗秦王呢?你读出了什么?
⑷指导朗读。现在,我就是秦王,和氏璧在我手中,谁能从我这骗去?
5、品读第五句:
出示句子: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⑴读一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⑵“大大方方”怎样理解?
⑶当蔺相如“大大方方”地说完这番话,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什么?为什么?
⑷面对强大而不讲理的秦王,面对很可能到来的死亡,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大大方方”呢?(引导学生体会,已经完成了赵王交给的任务,不辱使命的蔺相如此刻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⑸来咱们一起放声读一读,读着读着,立在你心中,站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6、讨论:蔺相如把生死都置之度外,他为的是什么?
7、小结:为了保住国家的利益,蔺相如能够忘却个人的生死,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国家利益而“无我”的人(板书:无我)
(二)研读“渑池会见”,感受“无畏”
1、接下来,我们品读“渑池会见”中的那张“嘴”, 请大家自由读文章第二部分,看看这时站在你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
2、交流:这时站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个怎样的蔺相如?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3、出示句子: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4、你从哪里感受到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5、指导朗读。现在你就是机智勇敢的蔺相如,你来逼逼不可一世的秦王。
6、思考:蔺相如为什么再次把生死置之度外,用命去逼秦王击缶?
7、师述: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能够不顾个人的安危,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而“无畏”的人(板书:无畏)
8、齐读。让我们一起勇敢地逼逼秦王。
(三)研读“负荆请罪”,感受“无私”
1、仔细读读“负荆请罪”中的`这张“嘴”,从蔺相如的话语中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2、出示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
4、敢骗秦王、敢逼秦王的蔺相如为什么要避着不如秦王厉害的廉颇呢?他到底怕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将相不和,赵国危矣”)
5、他时刻想到的是什么?
6、指导朗读。
7、师述:为了保持国家的安定,蔺相如时刻想到的是赵国、赵国,让我们记住,蔺相如这个为了保护国家的安定而“无私”的人吧。
8、我们再来看看廉颇的话,蔺相如真的“就靠一张嘴”吗?从这张嘴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
9、师述:蔺相如靠的那仅仅是一张嘴啊,他是以他的生命做代价去骗秦王,去逼秦王。尽管他没有出入刀光剑影的战场。但他用他的唇枪舌剑,他靠他的“无我”“无畏”“无私”为赵国保住了利益,维护了尊严,保持了安定!
四、回归,感受廉颇
1、读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你对廉颇有了新的认识吗?(板书:知错就改)
2、“负荆请罪”什么意思?这里有个细节“脱下战袍”,“战袍”对将军意味着什么?廉颇为什么要脱下这身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地位的战袍?
3、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引导学生感受廉颇的爱国)
五、总结,体会和为贵
1、因为爱国,战功赫赫的廉颇将军能负荆请罪,也因为爱国,勇敢机智的蔺相如虽不怕秦王,却处处避着廉将军。因为他们知道,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啊!(板书:爱国)
2、齐读最后一句话。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将相和》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学习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教育学生学习蔺相如以国家为重、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了前面两个故事,看到蔺相如为使完璧归赵,在秦王面前临危不惧,以死相拼,渑池会上又是蔺相如机智勇敢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个故事。(板书:负荆请罪)
二、新授
(一)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1、出示填空题:
(1)蔺相如做了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声称,蔺相如听了就。
(2)他对手下说这样做为的是。
(3)廉颇知道了,就到蔺相如门上。从此,他们,保卫赵国。
2、学生自读课文,练做填空题,请学生填空。
3、小结层意:这三题把这则故事分成三层。第一层讲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因而将相不和。第二层蔺相如为了赵国利益,一再避让。第三层讲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二)学习故事第一层。
1、先来看故事第一层,一生读。
2、小结过渡:从这一层我们知道廉颇起初曾想给蔺相如一个下不去,可后来却与对方握手言和,最终将相和好。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关键作用?
(三)学习故事第二层。
1、过渡讨论:关键因为谁?他是怎么做的?他的行动用一个词来概括(避开)。他为什么一再避开廉颇呢?在整个事情过程中,蔺相如的行动起了很大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2、幻灯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国。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
3、齐读,你读了这段话理解了什么?(板书:顾全大局)
4、老师分层,同学们对这段话已经有了初步认识,我们再来一层一层细细讨论一下。
5、齐读第一层:这句话说什么?
6、齐读第二层:
(1)这层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2)怎么说“和”这个道理的?(正反两方面)
(3)“不和”有什么坏处呢?指齐读。
(4)“和”呢?(引读)
(5)这句话你怎么理解的?“文”的作用从前两个故事可以看出,“武”呢?
(6)是啊,因为我们文武兼备,齐心合力,才保住了赵国;如果我们不和,只能是国破家亡。
7、齐读第三层:“赵国的利益”指什么?
8、蔺相如关心的是赵国的利益,他一心为了赵国。你们看看他这段话中几次提到赵国?把“我们”换成“赵国”读一下好吗?
9、蔺相如的话一心为了国家,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板书:维护国家利益)
10、我们能不能读出他表达的意思呢?(读、评)
(四)再学故事第一层,蔺相如这样说,廉颇又是怎么说的.呢?
1、一生读廉颇说的话,你觉得廉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先看第一句:“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1)他为谁而攻?为谁而战?
(2)“克”是什么意思?“攻无不克”呢?“战无不胜”?
(3)这“克”、这“胜”来得容易吗?怎么来的?为的谁?
3、再读读“渑池相会”中写廉颇的句子,你有什么体会?
4、廉颇是一位战功赫赫、声名远扬的大将军。他也是为了国家身经百战,出生入死。这时的居功自傲,我想,只是他一时只看到自己的功劳,而看不到旁人的作用?
5、过渡:当蔺相如那一番肺腑之言传到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又是怎么想的呢?
(五)学习故事第三层。
1、齐读,讨论:廉颇怎么想的?引读。
2、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看这幅画面。
3、幻灯出示:(负荆请罪图)
(1)从图上你能看出谁是廉颇吗?谁是蔺相如?
(2)你能描绘一下廉颇的样子吗?
(3)他认为自己有什么罪?他背荆条做什么?
4、一个威望极高、战功赫赫的堂堂大将军竟然这样跪在人家面前,你对廉颇有什么新的想法?别人会怎么想?(廉颇为了国家的利益,不顾自己的颜面,不计较荣辱得失,勇于改过,负荆请罪,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板书:勇于改过)
5、此时此刻,面对廉颇的举动,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小结:他们两人,一个是顾全大局、不计前嫌、宽容大度的宰相,一个是顾全大局、不计得失、勇于改过的将军,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握手言和,齐心协力保卫国家,多么伟大的两个人物啊!
6、齐读。
(六)小结文章写作方法。
1、这篇文章有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合起来就是(生说)。三个故事是怎么连起来的?
2、这是内容上相连,什么思想贯穿全文?是啊,《将相和》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闪烁着一种爱国主义的光辉。正因为这点,这则记载在《史记》中的故事才流传了几千年。故事中两位伟大人物的崇高品质启迪了一代又一代人!直到今天,人们还传为美谈!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热爱祖国,处处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利益。
《将相和》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词;
2.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点】
准确概括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各段与整篇文章的关系。
【预习提示】
本文篇幅较长,但故事情节并不难懂,语句也不难读,历史故事也为学生喜闻乐见,预习时要能理解字词,熟练地读通课文,并考虑课后作业问题。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要重点用于概括人物特点和搞清联系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
1.题解。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提示学习课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①写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点。
②课文是由三个独立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成,写的是两个人物间发生的事,学习时还应抓线索以理解三个故事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
二、指导分段
1.通读全文,考虑分段要求。
2.讨论分段。重点研究二、三两段间过渡段的归属,要从内容和逻辑关系上理解。
三、讲读第一大段
1.轻声朗读,读后说出小标题,写谁。
2.理出故事的情节(起因,经过、结果)。
3.讨论:从三层内容的叙述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4、形成的板书:
22.将相和
5.小结。
①这个故事为什么叫“完璧归赵”?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②挖掘蔺相如的思想品质。
③设疑。这个故事与下文有什么联系,与全文有什么关系。(围绕线索考虑)
④归纳学法(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抓人物特点)。
四、用学习第一大段的方法学习第二大段,考虑怎样理清情节,抓人物特点
五、作业
继续阅读二、三两段,并思考学习第一大段结束时的设疑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仔细阅读第二、三两大段;搞清三个故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
1.学习本文的要求(学习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内容及蔺相如的特点。
二、讲读第二大段
1.说出本段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写谁的。
2.默读,并理清故事情节,抓人物特点。
3.讨论:渑池会上发生了什么事,蔺相如是如何斗争的?表现了蔺相如什么品质?赵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暂不作答。这个故事还是写蔺相如,与其他故事有什么联系,与“将相和”有什么关系。
三、讲读第三大段,先小声朗读后讨论
①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主要写谁,故事的情节是怎样的?
②从蔺相如对廉颇的步步退让中,进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③廉颇为什么能负荆请罪,廉颇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④故事的结果怎样。
四、讨论(搞清联系)
1.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它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2.总结本课学习方法。
3.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4.形成板书:
22.将相和
一、完璧归赵 抓人物特点
蔺相如 勇敢机智 忠贞爱国 抓线索、联系
二、渑池之会 ↓
蔺相如 不顾个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负荆请罪 失和的原因
廉颇 知错就改 言和的基础
五、作业
1.熟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
2.复习生字,练习要求听写的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两节课内容,朗读全文,归纳中心思想;归纳人物特点;巩固字词。
教学步骤:
一、复习各部分内容及小标题,进一步明确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整篇的关系
二、通读全文,准确归纳中心思想及人物特点
1.中心思想:课文突出地表现了蔺相如勇敢机智、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他们从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团结的精神。
2.人物特点:
三、字词练习
1.讲讲对“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个成语的理解,练习造句。
2.听写词语。(见课后作业3)
将相和教学反思
本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据文章的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学的时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导学生比较充分地阅读全文,从整体上弄清“将相和”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精读各个小故事,深入研究每个小故事涉及的有关问题;最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评价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人物作出评价之后,我让学生给三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内容我都给于了肯定,关键是要求学生讲出概括的理由。在让学生弄清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只要他们能说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即可,没有过高的要求,目的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精读课文时,我结合课后“思考·练习”,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先分小组讨论交流,再由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高,学习兴趣很浓。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围绕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对于那些跟课文关系不大的问题,启发学生课外去研究。这样真正达到了课堂效果。
本课不但以鲜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更以主要人物蔺相如的高尚品质给人启示和教育;廉颇这位老将脱下战袍,背上荆条,登门请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动心动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结合“思考·练习”让学生说说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见解说具体,说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训练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质。
回顾这一课的教学,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把课堂这个主“阵地”交给了学生。
但细想过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读训练上缺乏频率,当时有些忽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包办代替的话语有些多,应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学自悟,在教师重难点指拨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
《将相和》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
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完璧归赵”这一故事的层次,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本文的难点是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处在战国七雄时期(出示战国形势图),七国有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将相和》。(板书课题)
1、读课题
学习3个多音字
2、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文中的将是指谁?相是指谁?和是什么意思?通过预设,使学生知道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以及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预设: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的故事。)
(3)师追问:他们因什么事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听录音朗读,扫除障碍。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学习字词情况。
三、设疑激趣、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预设:“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3、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四、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归纳整理:(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秦王凭借什么来骗璧?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赵王接到信后是什么反应?此时大臣们是怎么想的?
4、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他们想到了谁?(蔺相如)为什么说他能解决这个难题?(勇敢机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勇敢机智?
5、讨论、交流、整理:
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行动的句子。
语言:
(1)“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勇敢)从两个如果说明了蔺相如已经做好了应对秦王的几套方案,从中可看出蔺相如还是位深谋远虑、智慧过人的人
(2)“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3)“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指导朗读:读得理直气壮,语气坚定、态度坚决)
行动:
(1)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2)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3)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6、秦王作出让步后,蔺相如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目的是什么?秦王为什么不杀蔺相如呢?
7、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六、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起因:(1-2)秦王企图骗璧
完璧归赵 经过:(3-9)蔺相如勇斗秦王
结果:(10)蔺相如完璧归赵
语言:深谋远虑 智慧过人
蔺相如
行动:勇敢无畏 不畏强暴
《将相和》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三两个故事,通过蔺相如和廉颇的言行了解渑池会见时的斗争经过、结果,理解蔺相如避让的原因,了解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和好的经过,从而懂得他们都以国家利益、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
二、教学思路:
本堂课采用“读读、画画、议议”的教学方法,抓住主要人物蔺相如的言行,领会人物的品质这一条主线开展教学。找出重点词句,进行不同形式的读、议、说、演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廉颇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时,将相两人各会说些什么,同桌互说,再上台演,目的是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涵,“喜欢谁,不喜欢谁”目的是感觉课文思想内容,渗透学生的思想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昨天我们学习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样学的?我们用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二)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反馈。说出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教师板书:渑池会见。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⑴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相如对这件事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弄清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的目的,是想借约见之会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阴谋诡计,所以左右为难,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笑话。
相如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表现他勇敢精神,时时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为重的高尚品质。
⑵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因为赵王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是廉让不干。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为他鼓瑟,并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在这关键时刻,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画出重点词句,可抓住“生气极了”“请秦王击缶”“拒绝”“再要求”再拒绝“跟您拼”等词语,指导朗读。让学生读中体会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特点,以死相拼,逼使秦王击缶,并叫人记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品质。
⑶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赵国占了上风,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廉颇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保护赵王,到那时危险的是秦王,所以,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⑷教师小结过渡
“完璧归赵”“渑池会见”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相”之间的什么问题?教师板书“不和”,从哪里看出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矛盾中,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么做的?从中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
2、检查自学情况。
这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
用投影出示句子:
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颇吗?”说说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表示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不是蔺相如自我吹嘘?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立功情景,再与对廉颇忍让的.言行对比,突出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板书:顾全大局
⑵“秦国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是什么句式?果因句可以用哪个关联词语?在原句上加“之所以”,再读句子,然后用“之所以……就因为……”口头造句。
a.根据课文中的内容说说之所以什么就因为什么。
b.说说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什么就因为什么。课文哪个地方证明了相如的话对的?(引导学生体会廉颇在保卫赵国中起的作用。)这句话说明蔺相如怎样?(蔺相如充分肯定廉颇作用。板书:英勇善战)
⑶“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来打我们了。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认识到为了国家利益,必须和好)。
4、这些话传到廉颇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为什么廉颇开始是很不服气,现在觉得自己不应该?所以就亲自到蔺相如门上去……?“负荆请罪”,“负”是什么意思?“请”呢?整个词语的意思?找出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负荆请罪?想想廉颇负荆请罪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后指名几个学生说说。)
5、廉颇认识到自己错了,登门请罪,从中能看出他的什么品质?(知错就改,也同样以国家利益为重。)
6、演一演:负荆请罪的小品。
7、小结: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
《将相和》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 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附:《史记》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将相和》根据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篇课文《将相和》 出示幻灯片。文中“将”、“相”、“和”分别指什么呢?准确地书写将、相的名字。要求写正确、端正。“和”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它的意思吗?
二、走进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出示:初读课文要求。1、仔细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生字、新词。2、读完后想想: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3、说说课文中哪个词能说明“和”)
1、检查自学情况:
(1)、课文写了哪三个故事?(填空)作者是怎样将这三个故事衔接起来的呢?
(2)、生字词的读与理解。.
人物:蔺相如 廉颇
完璧归赵
和氏璧 无价之宝 推荐
理直气壮 宾馆
渑池会见
胆怯 示弱 抵御 拒绝
负荆请罪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同心协力
导: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见”两件事后,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由最先的平民——上大夫——上卿,步步高升,真不简单啊!(【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可这样一来,他的职位比廉颇高了,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找出廉颇不服气的话读一读。朗读指导(愤愤不平的语气)如果你就是廉颇,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三、.学习“完璧归赵” 感受人物形象
廉颇说,蔺相如就靠一张嘴,爬到他的头上去了,他说的对吗?
1、.默读第一段:让我们走进由秦王设计的这个骗局——“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边读边思考:事情因什么而起?蔺相如是怎样面对这个骗局的?找出文中的话说说。随机简介:“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时期,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
出示链接2——和氏璧。
2.识破“骗局”。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着急?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引导对“秦王”个性的了解。指导读出“为难”的语气。
(2)蔺相如是怎样对待这个难题的?找出文中的内容读读。出示幻灯片自由读读。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这块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那十五个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个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b、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c、引导学生研读蔺相如所说的“如果……就……”和“如果……一定……”两句话。还会有第三种可能吗? 听了蔺相如的这句话,你了解到了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d、胸有成竹地读读这段话。
3.以“骗”对“骗”。
当蔺相如把和氏璧敬献给秦王后,他又是如何识破秦王的第二次骗局的?找出文中的话体会体会。
此时蔺相如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出示幻灯片。(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点给你看。”)
这时我又发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智慧超群,随机应变、见机行事的能力很强。)。
拿回和氏璧后,蔺相如的第二策略是什么呢?往下读读你就会发现了。
出示投影(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个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读完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a、蔺相如理直气壮地面对秦王,他的理在哪里?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b、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c、读这句话,读出蔺相如的“理直气壮”。
d、蔺相如说着,举起和氏璧说是要往柱子上撞。在他要撞却没撞的瞬间,他可能想些什么?
此时此刻,一个怎样的蔺相如呈现在了你的眼前?此时的你还认为他是仅靠着嘴皮子轻易成功的吗?
出示幻灯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a、将这句话改写成直接叙述的方式。(换一种说法)
b、 借口!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出示幻灯片4(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个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把和氏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这是蔺相如所使用的第四策略。《将相和》
a、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b、为什么一直跟秦王谈“信用”
c、在蔺相如采用四步应对措施后,结果?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指导理解“只得、客客气气”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说说你现在对蔺相如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后果是( )。
四、 课堂小练笔 内化人物形象
读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从蔺相如在故事中说的话,以及他的一些行为,我了解到了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如果我是蔺相如我一定会在心中暗暗地想——————,并且我还会找机会跟他说——————。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将相和》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课文分段,并给每段加上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5.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6.学习蔺相如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高尚品质;学习廉颇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学习他们两个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质疑探究。学生:读、议、辩、演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史记》中的其他精彩故事,多媒体课件。
生:了解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的条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质疑探究。学生:读、议、辩、演有机结合。
教学准备
师:准备《史记》中的其他精彩故事,多媒体课件。
生:了解和本文相关的历史背景,预习课文。
教学设计: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XX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
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
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将相和》教学设计13
[课时目标]
1、在前两课时教学基础上,进一步继续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研究的方法,感受人物性格。
2、感受蔺相如委曲求全、顾全大局的性格特征;感受廉颇居功自傲、公忠为国的性格特征。并有感情的朗读人物语言描写。
3、通过朗读感悟,写写廉颇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和为贵的道理。
4、通过资料链接、课外延伸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史、文化的兴趣,引导课外阅读。
[教学活动预设]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1、将相因何不和?——整体把握廉颇的语言。
2、将相和好的原因?——整体把握蔺相如的言行和廉颇的行为。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板块一:人物相互之间态度的研读。
1、读两个人物的语言,小组研究,有什么不同和差异?
2、抓住两个人的态度,感悟情感和相互之间的态度,指导朗读。
3、感受廉颇的不服气,蔺相如的避让,师生对读。
板块二:人物之间关注点的研读。
1、着眼语言文字,研究廉颇和蔺相如的不同着眼点,关心个人和关心国家的不同区别。
2、抓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辐射文章,感受廉颇的居功自傲。
3、抓住蔺相如的话,辐射文章,深入感受蔺相如的顾全大局。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1、以“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为平台,拓展写话,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2、感悟廉颇负荆请罪的行为,指导朗读。
3、丰满廉颇的人物形象,全面把握其公忠为国的特点。
附《将相和》课堂实录
一、复习引入,确定学习内容
二、以“和”为眼,整体把握“负荆请罪”这则故事,着眼人物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课文读到哪里,唉,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生:我读到这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
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
个下不了台!”觉得将相要不和了。
师:(大屏幕出示这段话)廉颇一句话,破坏了赵国的和。再往下读,读到哪儿又让
你觉得他们有和的希望了?
生:“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
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这里感觉到他们又有和好的希望了。
师:为什么读这番话?
生:因为蔺相如这番话有和好之意。
师:蔺相如的话,始终保持这赵国的和。是吗?注意一个词,读“chéng乘机”。跟
我读一遍。
生:读词。
三、着眼人物语言,以“不和”和“求和”为主线,比较研读
师:(大屏幕出示蔺相如这番话)两个人的语言,很不——
生:一样。
师:那我们就来细细研究。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一将一相的话,发现有哪些具体的不
同?作上记号,四人小组讨论。听清楚没有?开始讨论。四人小组。
生:(小组讨论2分钟)
师:谁先来?
生1:廉颇处处为难蔺相如,而蔺相如却处处体谅廉颇。因为蔺相如知道如果闹不和
,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
生2:廉颇对蔺相如直呼其名,而蔺相如称廉颇为廉将军。
师:这是第一个重大的发现。(点击课件,“我廉颇、他蔺相如”与“廉将军”几字
变红)在名字前面还加上“他”,“他蔺相如”读起来什么感觉?
生:感觉就是很不尊敬蔺相如,很看不起蔺相如。
师:他蔺相如,这样说合适吗?
生:(齐)不合适——
师:这时候的蔺相如已封为上卿,应该怎么称呼?
生:(齐)蔺上卿。
师:注意到了这个称呼,能把人物对话读好吗?同桌相互试一试。
生:同桌对话。
师:(半分钟后)哪一桌愿意表现一下?
生1:指名一桌读。(有点结巴,其中读廉颇的孩子语气急,加了两个字)
师:不错。特别是廉将军。但是不服气也不能乱加字。
(全场笑)
生2:同桌读。(还是不够流利)
师:不服气也不能着急。(生笑)除了发现人称上大不相同,还发现什么?
生:廉颇总是把自己放在前面,而蔺相如的话中都是把廉颇放在自己前面。说明蔺相
如是想和廉颇和好的。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师:(高兴地)读书就是这样,不能放过一字一句。(点击课件,“武有廉颇,文有
蔺相如”字体变红)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1:朗读廉颇所说的句子。
生2:读得较有感情。
师:她还突出了一个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什么?
生2:他蔺相如是靠嘴巴,而我是靠打仗,靠生命换来的!
师:你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哎,他廉颇是不是吹牛啊?
生:不是。渑池之会上,廉颇带着军队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才只好放赵王回
去的。
师:老师还为大家带来这么一段资料(课件出示)师有感情范读。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
以勇气闻于诸侯。
看来廉颇能够名扬四海,确实是因为他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读句子。
生:齐读廉颇说的话。(此时学生读得已较有感情)
师:看样子,廉颇的话倒是实话。虽说是实话,可哪个地方总让我们感觉说得不太入
耳,让我们听不下去?
生:我觉得是这里: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
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师:为什么?
生:因为廉颇就是个功臣也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因为蔺相如地位比他高就看不起人
家。(大意如此,原句已记录不下)
师:心不平则气不和。就是因为廉颇觉得自己能耐比蔺相如大而官位却比蔺相如小就
如此耿耿于怀。蔺相如真的没有什么能耐吗?
生:不是的。
师:蔺相如有什么能耐?
生1:完璧归赵中蔺相如以身护玉,机智而且勇敢。
师:终于发现了廉颇的话里不合情而且不合理。
生2: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为赵王挣回了面子。
师:为赵王争回了面子就是为赵国——
生:(齐)挣回了面子。
师:廉颇重要,这蔺相如也重要。对赵国而言,两人缺一不可,所以此话差矣。现在
蔺相如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9个字你读懂了吗?
生:正是因为廉颇在前线作战,蔺相如在后面出谋划策,赵国才不会受欺负。
师:……
生:我觉得廉颇和蔺相如就好像赵王的两只手。(听课老师热烈鼓掌)
师:你体会得真深刻,他们俩就好像赵王的左手和右手。什么叫文武合璧。对付秦国
这样的大国,将相就必须要和。所以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和,国力就强,不和就弱。请男同学读廉颇说的`话,女同学读蔺相如说的
话。
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挺动情)
师: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有什么发现?
生:廉颇说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而蔺相如说自己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
赵国啊!
师:廉颇是口口声声我我我,而蔺相如说的是我们赵国。蔺相如以身护玉,为的是—
—
生:我们赵国。
师:渑池会上蔺相如逼着秦王为赵王击缶,为的是——
生:我们赵国。
师:蔺相如如今避着廉将军,还是为了——
生:(大声)我们赵国!
四、以“负荆请罪”为核心,引导写话实践,全面感受人物形象
师:不知道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这番肺腑之言,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写下来。
(课件出示:)
蔺相如的话传倒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请写一写。
生:在音乐声中写话。(约3分钟)
师:廉颇静下心来想到了什么?
生:(此处有4个学生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写得很精彩,以致于我光顾着发愣而忘了
记录。唯一的印象是楼老师反复提醒学生廉颇会称呼蔺相如为蔺上卿。)
师:同学们写的,京剧中就有这么一段差不多。请欣赏。(播放京剧片断,内容为廉
颇坦然认错幡然改悔。细心的楼老师还配上了歌词,但偶只顾欣赏忘了记录。)
师:看了这段京剧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生:纷纷举手。
师:都有感受那就不说了。一起来读这两个句子。
生:齐读廉颇、蔺相如所说的句子。(学生的齐读很有感情)
师:没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就不会有将相和。这一将一相,如果说蔺相如几次三番地
让着廉颇,为的是——我们赵国,廉颇的负荆请罪也是为了——我们赵国。为了我们赵国
,有了——将相和。和则万事兴,和则国家强。和为贵。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没有反应。
师:下课。
生:仍旧没有反应。
师:同学们,下课。
生:(恍然大悟)老师再见。
师:老师课前答应送给同学们的礼物,是这盘《将相和》的京剧光盘,请你们的语文
老师再带领着同学们一起欣赏。
《将相和》教学设计14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3、联系上下文,结合事件背景理解人物,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通过廉颇很不服气,找出蔺相如说的话。
二、完璧归赵
1、读“第一次说”
蔺相如第一次说的话读出来。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
师:这段话涉及到一件宝贝——和氏璧,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件宝贝的特点?
生:无价之宝、价值连城
师:所以,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大家想想,广州市才一座城市啊,现在七国混战,攻城夺地的,十五座城池虽然有点夸张,但是也不错啊。[师要扮演赵王]现在,我就是赵王了,我觉得那就换吧!在座的诸位大臣认1为这个主意好不好?
生:不好.师:为什么不好啊,拿一块玉换十五座城池,不亏啊。生:(说明骗玉的道理)师:哦,这位大臣言之有理,镇国之宝被骗走了,我赵王的面子何存,赵国的国威何在,赵国的子民将被天下人取笑啊。爱卿所言极是,这璧不能换。那孤王即刻拟旨,告诉秦王咱们不换,这样做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生:(说明秦王借此攻打,而赵国打不过的理由,借此引出第一段)
师:爱卿真是考虑周全啊,看当下的国际形势,我们和秦王打仗,无异于以卵击石,弄不好会亡国的呀。真是愁煞我也。
师:诸位爱卿,现在我们赵国形势危急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当务之急,谁敢担此重任?这可是掉脑袋的差事啊。
生:蔺相如
师:好,你现在就是蔺相如,你对赵国的君臣许诺生:“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师:(进行点评,引导)引读梳理句式: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我就;如果我一定。谁来再试一试?
生读
师:(进行点评,此环节根据具体情节而定次数,英勇无畏的气势,气壮山河的胆量。)
师:现在我们士气高涨,你们都是蔺相如,我们一起来许诺——
生:“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师:我看到了你们无畏的勇气,决心和自信,相信你们能够成功。
2、第二次说
师:蔺相如把和氏璧呈给了秦王,他对秦王说的第一句话是——
生:“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师:不是说和氏璧价值连城吗?蔺相如怎么说有小毛病呢?这不是矛盾吗?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蔺相如说谎,一种是和氏璧名不符实,你们认为是那种原因?
生:蔺相如撒谎。
3师:原来如此啊,蔺相如原来是个撒谎的人,做人要诚实,撒谎可不好,你们怎么理解这件事情啊?
生(秦王绝口不提换城)
师:原来是有背景的呀。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秦王难道不喜欢和氏璧吗?有何依据?
生:(秦王双手捧着和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师:秦王是怎样称赞和氏璧的?生:真是个宝贝啊!
师:哦,见过无数奇珍异宝的秦王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可见和氏璧果然非同凡响。这时,你们猜一猜秦王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不能交换城池
师:你现在就是秦王,这是和氏璧,你来表演一下。生表演秦王(师根据具体情况而继续)
师:(扮成蔺相如)呀,不好,这秦王绝口不提换城的事情,大事不妙啊,我得把和氏璧拿回来。
(教师进入角色,进行即兴表演)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要和氏璧,秦王不给。蔺相如想抢和氏璧,秦王的人直接把他当刺客给杀了。】
师:此时此刻,万分危急啊,既然直接要不行,我又是人家砧板上的肉,只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蔺相如上前一步说
4 【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用计复得和氏璧】师:现在看看,就这么一句话,秦王就乖乖地把璧给了他,可见蔺相如说得是多么富有智慧啊!哈哈,和氏璧回到蔺相如的手里了。只见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以后——
生:(捧壁,后退)
师:手拿和氏璧,说话有底气。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说
生:“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师:此时此刻,蔺相如大义凛然,豪气冲天。拿着书可读出不这种气势来。给你们半分钟,试着做一个不畏秦王强暴的蔺相如。
师:(过渡)谁是那个不畏强暴的蔺相如?谁是那个随机应变的蔺相如?谁是那个智勇双全的蔺相如?
生:指名读(师进行点评,继续找其他学生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生厉色荏)
师:面对强权,我们临危不惧,读!生齐读
师:好,谁来做秦王,谁来做蔺相如?把这一段演一演。(学生进行表演,从秦王称赞和氏璧开始)
5师:好一个贪得无厌,奸诈狡猾的秦王啊,千算万算你没有想到会遇到蔺相如这样的对手吧。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生续)
师:最后蔺相如最终不负众望,完璧归赵——(生续)。完是什么意思?
生:完好无损
师:很好,玉,完好无损,还有什么完好无损的带回赵国?
生:蔺相如
(追问道赵国的尊严)
师:为蔺相如鼓掌,为赵国鼓掌,一个弱小的国家,没有兵戎相见,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生灵涂炭,没有尸横遍野,没有血流成河。不仅完璧归赵,还很好的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师扮演赵王)众爱卿说说依据蔺相如的功劳和才能,该封什么官?
生:(谈一下蔺相如的作用)
师:是啊,蔺相如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间,担任于群臣无策之际,出色的完成了完璧归赵的重任,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必须升官。
三、渑池之会
师:这是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我们该怎样学习6啊?
生:紧抓蔺相如的话。
师:你们读一读,看谁能做蔺相如。(半分钟后)师:“谁是蔺相如?”
师:这一次可是生死攸关啊,你来读。生读:“请您为赵王击缶”师:秦王不肯击
生:“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跟您拼了!”
师:不就是休闲娱乐,有必要拼了命地让秦王击缶啊?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背景啊。
生介绍11-12自然段。
师:大家想想,前面完璧归赵的事件秦王吃了亏,那秦王可咽不下这口气啊,这次约见赵王渑池之会,一定心怀叵测,注定是一场鸿门宴啊。他是怎样做的?
生:人家让赵王鼓瑟,还记录下来了。
师:挺好的啊,一国之君还懂乐器,全才呀,蔺相如为什么气得要以死相拼呢?
生:(答君臣方面,弹琴人地位低微,侮辱赵王)师:国有大小,但是国君地位平等,当赵王一鼓瑟,那赵王就成了秦王的奴仆了。
7师:奸诈狡猾,所以,一击缶,人格没了,国格没了。该怎么办呢?
师:这秦王,阴险,狡诈。国家威严又受到损害,蔺相如挺身而出,谁来?
生:“蔺相如拼了”
(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评,是否体现那种大无畏,那种勇猛,气势。)
师:此时,蔺相如怒发冲冠,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准备以性命相拼。手里没有宝剑,但是有缶啊,乐器变成兵器了。他说,请您为赵王击缶。赵王不击,他拿着缶上前一步,又说:请您击缶。再不击,瓦罐就打上去了。秦王只好击缶了。
师:同学们,蔺相如厉害吧,对于渑池上的表现,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同样惊心动魄。你如果是赵国子民,想对蔺相如说什么?(勇敢,机智,灵活)
师:必须升官,升什么官了?生:上卿
师:诸位大臣,你们服不服?(根据生回答,进行下一个故事的教学。)
四、负荆请罪
师:同学们,你们来看一下,这里发生变化了。本来8老廉颇位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威震朝野,号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现在,蔺相如后来居上了。老廉颇不服气啊,来自由读老廉颇的话。
生:“我廉颇下不了台。”
师:你对老廉颇的话有什么感觉?你赞同他的话吗?生:(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师:用自己的话说说蔺相如是怎样做?(生讲蔺相如做法)
丹心碧血,倾出肺腑
生读文
师:哎,可真是窝囊啊,连下人都看不顺眼了。他们闹情绪,嘟囔着咱们家蔺大人可是上卿啊,见了廉颇将军怎么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心里课真憋屈!哪一个做蔺相如来讲讲其中的道理?
生:“秦王赵国呀!”
师:同学们,蔺相如有没有说廉颇的坏话?生:没有
师:他只是说:秦王不敢攻打我们赵国,是因为,武有(),文有()——(生续)
师:这就是蔺相如,他的心胸里装着的不是个人,是9(国家)。
师:蔺相如此言真可谓碧血丹心,倾出肺腑。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假如,你是赵国大臣,想做个和事老,你会怎样把蔺相如的想法转达给老廉颇呢。
生:(为了国家,顾大局的心胸)(生读蔺相如的话,教师随机点评,读两三遍)
师:假如你是老廉颇,得知真相后,你有何感想啊?师:好,大丈夫顶天立地,知错就改。于是,老廉颇决定去负(荆请罪)——(生续)师:大家设想一下他们见面时的情形,蔺相如说了什么,老廉颇又会说什么?给你们半分钟准备,大家试着演一演。
(生说,教师随机点评,体现廉颇的礼貌和真诚)师:恩,老廉颇真是一个[生:(敢说敢做,知错就改,顶天立地的汉子,豪爽的人,爱国的人。敌人闻风丧胆,久经沙场,舍生忘死。国家的长城,擎天柱。)]人
师:蔺相如没有像廉颇那样真正去驰骋沙场,攻城拔寨,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品质,都是爱国的人。从此以后,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他们——
师,同学们,将相和的故事讲完了,但是将相和所体10现的精神品质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板书二人特点。)
师:同学们,古今中外,凡天下安定的国家,必定是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比如:(魏征,房谋杜断,秦琼,程咬金)(五虎上将,诸葛亮)(反例:岳飞,秦桧;)
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生灵涂炭,没有尸横遍野,没有血流成河。
蔺相如没有像廉颇那样真正去驰骋沙场,攻城拔寨,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勇敢机智,不畏强暴
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间,担任于群臣无策之际没有刀光剑影,同样惊心动魄啊唇枪舌剑
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以性命相拼
11机智灵活果断
试看此是何等胸襟,何等识见!字字掷地有声!丹心碧血,倾出肺腑小不忍则乱大谋
气壮胆粗
手中有璧,心中有底经天纬地之才
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赫赫,威震朝野,居功自傲,顶天立地男子汉。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闻风丧胆,久经沙场,舍生忘死。擎天柱。国家的长城
秦王:贪得无厌,狡猾强暴,竹篮打水一场空,盛气凌人
说话要有自信、
挺胸抬头,斗志昂扬,大气凛然,临危不惧,怒发冲冠,气势磅礴,义正言辞,理直气壮,据理力争,剑拔弩张,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高亢激昂。
《将相和》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将”、“相”分别指的是谁,全文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二)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理屈”、“示弱”、“能耐”、“绝口不提”、“完璧归赵”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三)按不同故事内容给文章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自学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二)按不同故事内容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教师可以先板书课题,让同学齐读,之后问: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设计这个问题,实际是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他们提出一些问题,诸如:我想知道“将”和“相”是谁;我想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和好等;教师可以适时激趣。请你们自己先读读书,看能否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
1.指导读准字音。本课的生字虽然不多,只有7个,但有好几个都是学生特别容易读错字音。允、颇、侮:
2.指导认清字形。本课有许多生字的字形都容易错,可采用“以熟带生”的方法掌握字形。如“璧”与“壁”相近,“壁”是熟字,墙壁,与“土”有关,所以是“土”字底。而“璧”是一种宝玉,是无价宝,所以下面是“玉”。如“允”与“充”相近,“侮”与“悔”相近,“颇”与“波”相近,教师一定要指导同学进行区分,从而记住字形。
3.理解词意。因为书后有一道题就是要求同学们理解词意的,所以教师可以提出让同学查字典或词典理解词意。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买不到。完璧归赵——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表示物归原主。理屈——理亏。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推辞——谦让不干。抵御——抵挡,抵抗。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能耐——技能,本领。攻无不克——攻城夺池,没有拿不下来的。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打仗。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用来打人的东西。本课指廉颇光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现用来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 详细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本文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可以用“完璧归赵”来概括。第二个: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可以用“将相和好”来概括。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权,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权,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三)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
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
(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马上知道这是在向我们交待时代背景。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其实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面三个故事的总起因。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它的重要性。
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通过默读,学生知道: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让同学联系文章的第一句去思考,“秦国最强”中的“最强”是最为强大的意思,“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说明秦国以强欺弱,非常专横。然后再让同学想一想赵王为什么着急。同学们如果认真读书就会发现第3自然段直接介绍了赵王着急的原因。因为赵王深深地知道秦王以城换璧是假的,只不过想把无价宝骗到手,如果赵王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像信上说的那样把15座城给赵王,只能是白白吃亏,轻易地就让秦王占到了便宜。但如果不按秦王信中说的那样去做,又怕秦王以此为借口派兵进攻,到时遭殃的还是赵国。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赵国的群臣才束手无策,赵国因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对策才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请同学们想一想: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什么作用?联系上文,同学们知道蔺相如是在赵王与众臣“为难”的时候出现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很为难,而蔺相如知难而上,由此更能突出他的机智勇敢的精神。
(3)面对这个难题,蔺相如是怎么说的?“理屈”你如何理解?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第6自然段的时候,先抓住“想了一会儿”这个词,使同学们理解他在想什么,其实他不是在想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能不给秦王发兵制造机会。接着让同学反复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抓住“愿意去”。体会出蔺相如的勇敢。然后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动作。“如果真的……换,就给……”、“如果不肯……一定……送回”,这两句话运用了两个复句,都是假设关系的,说明他把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对策也设计好了。“一定”一词让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有成竹。最后体会“理屈”,就是“理亏”的意思。这也是蔺相如故意造成的一种局面,迫使秦国不能出兵,也使赵国由现在这种左右为难的被动局面,转成主动的局面。这些地方充分说明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也表现出了他超人的智慧。
(4)轻声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①蔺相如看到秦王无诚意拿城换璧,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表现了他什么品质?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先让学生体会出秦王是怎样喜欢和氏璧的。通过读第8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学生马上会找出“双手捧”、“一边看一边称赞”这说明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都这样爱不释手,更可知它的'价值。“绝口不提”一词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再体会一下,秦王“骗宝”的丑恶嘴脸一下子暴露在我们面前。这也是在蔺相如动身前大家早就估计到的。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蔺相如才会有下面的表现。看到秦王无意拿城换宝,蔺相如想出了宝玉有瑕的办法把玉要回。他先是“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这一言一行,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秦王听他这么一说,也就把和氏璧又交给了蔺相如。这时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一部分要抓住“捧”、“退”、“靠”、“站”这几个动词,体会蔺相如的机智和勇敢。接着再读蔺相如的话,先抓住“理直气壮”,让同学理解他的勇敢;他的一番话,又表现了他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在秦王假意应允以城换宝以后,相如又是怎么做的呢?读了第8自然段最后几句话我们就知道了,他要求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把和氏璧交出来。针对第一道小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思、议、品味重点词句。如三次说话:第一次,假借指“毛病”要回玉,说明他机智;第二次,“理直气壮”揭穿骗局,说明他勇敢;第三次,“大大方方”讲明原因,说明他机智勇敢。另外,抓住“捧、退、靠、举、撞”等动词,去理解其机智、勇敢的品质。
②蔺相如是真的要捧着宝玉撞柱子吗?他要求举行典礼的目的是什么?由于对上文有了较深的理解,同学们马上明白捧玉撞柱是假,逼迫秦王应允是真。因为前面讲过秦王对宝玉爱不释手,所以他绝不会眼看着宝玉被蔺相如抱着撞碎在柱子上,这也是蔺相如机智之处。他要求举行典礼,其目的有两个,一种就是真的造成这种声势,让世人都知道秦与赵国以城换宝;另一个目的是拖延时间,好派人把宝及时送回国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蔺相如的认识。
③面对蔺相如,秦王为什么处处表现得很被动呢?这个问题的设计,其实是想让同学们了解到蔺相如勇敢、机智,而秦王则理屈、贪婪,所以处处被动。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时,教师可帮助归纳:秦王爱宝,绝口不提给城;相如假说有瑕,把玉要回。秦王怕宝碎,假意答应让城。相如一面要求典礼,一面暗中派人把宝送回。最后,秦王不得不放蔺相如回国。
(5)这场斗争的结果怎样呢?读了第10自然段,同学马上回答出:“完璧归赵”。这时教师板书这个成语,让同学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是什么意思。
(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完了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我们是怎么学的呢?我们先读课文,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通过读、画、找的方法,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下面咱们仍旧按这种方法学习后面两个故事。
(四)学习课文第二大段,默读,思考。
1.这段主要讲了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用自己的话简单地概括出来。事情的起因是:赵王赴秦王之约,去渑池相会,并带相如一起赴约。事情的经过是:渑池会上,相如勇斗秦王。事情的结果是:他们顺利返回赵国,赵王封相如为上卿。
3.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1)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弄明白秦王约见赵王的目的是什么。结合上文,同学们马上可以想到,秦王是想借约见之机占赵国的便宜。赵王和大臣们正是看清了秦王的这个阴谋诡计,所以才左右为难,束手无策,决定不下。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显得太胆怯,怕日后被世人传为笑柄。此时,蔺相如审时度势,他认为不能对秦王示弱,还是去的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时时以国家的尊严和利益为重,看出他品格的高尚。赵王让相如随行,蔺相如欣然应允,表现了他的勇敢精神。
(2)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推辞”是什么意思?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画出重点词句。从这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渑池会上,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赵王因为惧怕秦王,所以不好推辞。“推辞”的意思就是谦让不干的意思。于是为秦王鼓了瑟。而秦王却得寸进尺,还让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很显然,这说明同为大王,秦王与赵王是不平等的,秦王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指挥赵王,而赵王的地位就低于秦王,这对赵国当然是个奇耻大辱。因此,在这关系到国家荣辱的关键时刻,蔺相如挺身而出,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抓准描写蔺相如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使学生理解蔺相如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的精神。可抓住“生气极了”、“跟您拼了”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抓住秦王怕死的弱点,以死相拼,迫使秦王为赵王击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这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粉碎了秦王的阴谋,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精神。秦王又没有占到赵王的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只好放赵王回去了。
(3)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渑池之会。赵国又占了上风,蔺相如又立新功,封为上卿,这是渑池之会的结果。这里蔺相如当然起了决定作用,但廉颇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因为在背景介绍时同学们已经了解到,廉颇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之所以放赵王回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廉颇在边境做好了准备,万一有什么情况,廉颇会拼力杀过来,保护赵王的,到时危险的是秦王。因此说,赵王安全回国,廉颇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4)给这个小故事加个小标题。教师可告诉学生,加小标题,可以把故事高度概括成2个字,也可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来概括,因此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渑池之会”。
(5)教师小结:过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说是“矛盾”,也可能说是“不和”,于是教师随机板书“不和”。那么,在处理这场内部矛盾中,蔺相如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呢?从中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大段。
(五)自学第三大段。因为这篇文章的三个小故事结构相同,学生又有了前面学习的方法,因此自学起来不会很困难。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文。画出有关的重点词句,谈出自己的体会,随后教师检查、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这一大段主要写了谁和谁?写了他们的什么事?文章这一段主要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写了他们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
(2)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3)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从蔺相如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找到他避让廉颇的原因很简单:秦王比廉颇厉害得多,但蔺相如都不怕,他也就更不会怕廉颇。因为他深深地知道,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将相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赵国。蔺相如避让廉颇,完全是为了赵国的利益。通过反复朗读蔺相如的话,让学生体会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好品质。
(4)“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么好品质呢?从词的本意上讲,“负荆请罪”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因为廉颇居功自傲,与蔺相如闹不团结,而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避让廉颇。他的那些深明大义的话和处处避让的行为深深地感化了廉颇,使他觉得自己心胸狭窄、羞愧难当。于是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廉颇的这些举动,我们也不难看出,廉颇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也同样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好思想。
(5)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如何理解这个词呢?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让学生体会到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的品质,接着找出“同心协力”一词,让学生理解词意,最后说出他们和好的根本原因都是以国家利益为重。
(6)这个故事可用什么做小标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负荆请罪。
(六)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总结,揭示本文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表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注重团结,机智勇敢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七)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相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八)复述“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
学生在复述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列个提纲,然后再给出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和运用的好的语句,最后让学生进行复述。最后教师小结:复述不是背诵,同学们可以根据故事的梗概进行。
(九)作业
1.熟读课文,学习人物的精神。
2.练习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和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中心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中心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课文讲了几个故事?每个故事可以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
2.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交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了解课文第1自然段与下面三个小故事的联系。
课文的第1自然段“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是全文所有故事发生的总的原因,没有这个原因,就不会有“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发生,也不会有“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发生,没有这两个故事的发生,就不会有蔺相如一次次的升官,最终职位比廉颇还高,因而就更不会有“负荆请罪”这段佳话。
(四)编排课本剧:
本文由三个故事组成,内容较长,关系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更深、更全面的理解。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语气。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分好角色。在有感情地熟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编排一些动作,朗读中作一些表演。合理地分配角色,指定合适的人读叙述语言。
3.表演课文内容。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一批朗读表演之后,大家评议,看是否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还有时间,可以再请一些同学朗读表演。
【《将相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相和》教学设计04-02
将相和教学设计03-15
最新《将相和》教学设计02-05
《将相和》教学设计及板书05-31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06-25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06-19
《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0-14
《将相和》优秀教学设计范文10-07
将相和教学设计14篇10-07
(实用)《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