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桂花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桂花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对课后练习4中重点句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省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桂花雨》。(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就让我们感觉香香的、美美的,那么这场缤纷的桂花雨给作者琦君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我感受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生: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师:你觉得这场桂花雨给作者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快乐)
这是作者摇落桂花后沐浴在桂花雨之中的快乐,那么在摇花前、摇花时的快乐都体现在哪里呢?快速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一)我——摇花乐
(摇花前)
师:摇花前的快乐体现在哪里?
生: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评价:同学们,在你们心里什么事才算得上是大事呢?
可见摇桂花在我心中的分量可不轻呀!每到桂花飘香的时节,我总要缠着母亲问(引读)。想想我是在问妈妈吗?
评价:是在催妈妈,催那心里肯定是很急的。谁来催催看?
评价:这声妈喊的多有味呀,妈的心都会被你喊软的。谁再来试试?
评价:我只催了一声吗?“老是缠着”可以看出不止一遍呀。谁会缠着妈妈多催几声?
过渡:还没摇桂花,快乐已充溢我整个心胸,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小琦君的这种迫切的心情来催一催妈妈吧。
那摇花时的快乐又体现在哪里呢?
(摇花时)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评价:看真切了,作者又是帮着……,又是帮着……,而且(使劲)摇呀,小琦君又帮着又帮那,这是为什么呀,不嫌累吗?
评价:想想大人们真的要这小家伙帮忙吗?(生摇头)
即使帮忙能帮多大的忙呀!哪是帮呀,分明是自己乐得在里面搅和
呀!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这乐呼劲呀读出来?
让我们一起帮作者使劲地摇这棵桂花树吧。齐读
(摇花后)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这场落英缤纷的桂花雨(展示课件桂花落英缤纷的场面,引导学生想像说话),请同学们融进这场桂花雨中,把自己想像成一朵桂花,看看你的眼前都出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美好画面。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桂花”练习说一说。
2、交流
3、感受着这场落英缤纷的桂花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能不能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心花怒放、欣喜若狂、笑逐颜开、手舞足蹈……)
4、作者沐浴在桂花雨中的快乐、兴奋、惊喜、温馨、浪漫岂是几个优美的词语能形容的?在这里一切言辞都显得苍白,千万种感受都包含在这一声喊里面,再读。(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5、小结:摇桂花给我童年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以至于长大后仍然难以忘怀!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对母亲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再读课文,找出写母亲的句子细细体会体会?
(二)母亲——桂花情
1、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多有心的母亲呀,她时刻关注着天气还为了什么呢?为什么要赶在下雨之前摇桂花呢?(第二自然段)
2、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多么细心的母亲!
3、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摇桂花,摇出了母亲浓厚的乡情和无私的亲情。摇桂花对我是大事,对母亲是大事,对全家人来说也是大事。摇桂花,还能摇出什么呢?赶紧到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去找答案。
(桂花茶桂花卤糕饼)
4、整个秋天,整个村庄都沐浴在桂花香中,作者琦君说(引读)“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a、全年都能吃到桂花卤、桂花糕,香
b、晒干的桂花收在铁罐子里,香
c、桂花落在泥土里,香了整个村庄。
小结:随时能吃到用桂花做的高点,喝到用桂花泡制的桂花茶,连泥土里都藏着桂花的芳香,这怎能不是香了全年呢?齐读。
5、桂花雨,它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它香了那“水晶盘”;它香了整个宅院;它香了整个村庄;它香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个画家,你会?你是一个作家,你会?你是一个摄影师,你会?你是一个诗人,你会?父亲就是一个诗人,此情此景让他诗兴大发,我们一起来读读父亲随口吟诵的这首绝句。
(三)父亲——桂花诗
1、读诗句(自由读——指名读)“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2、好一个“花雨缤纷入梦甜。”你欣赏了这场桂花雨,享受了摇花乐,如果你做了一个梦,梦中都梦到了什么让你感到了甜蜜呢?拿出笔快速地把它写下来。(交流)
3、是的,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不仅落在作者心里,母亲心里,父亲心里,全村人的心里,也落在了我们的心里,这不正是一个甜蜜的梦!甜蜜得让人无法忘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四)故乡情
1、出示: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1)师: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难道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真的比外地的桂花香吗?
2)母亲不仅爱家乡的桂花,也爱家乡的亲人,爱家乡的一切,假如现在,我来到了母亲的身边,我对她说
(1)这里的水真甜,她会说:“……”
(2)这里的橘子真红,她会说:“……”
(3)这里的人真好,她会说:“……”
(4)十多年后,作者来到了国外定居,她打电话给母亲说:“国外的生活真好呀!”母亲一定会说:“……”
2、是呀,人们常说水是故乡的.甜,月是故乡的明,花也是故乡的香,更何况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里藏着我们全家的快乐与幸福,对母亲来说显得就更加的“金贵”。
所以,每当我捧一大袋桂花回家,母亲总要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每当丹桂飘香,母亲凝望桂树,总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家乡的桂花雨在母亲心中也是“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小结:好香的桂花雨呀!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成了
作者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作者琦君在《烟愁》里这样说:“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亲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像花草树木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作者寄情桂花雨表达了她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爱。出示第六自然段,(引读)带着这种爱再次齐读课题。
三、作业(三选一):
阅读:1、收集与桂花有关的诗句或图片;
2、读读《作文选》中同龄作者的《童年趣事》;
3、收集思乡诗、散文,如《乡愁》,看看作者是怎么寄托自己的情思的?
练笔:
1、听听你们的爷爷奶奶说说童年的往事,在他们的回忆里,可能没有那缤纷的花雨,但一样有难忘的快乐,把它记在你们的小练笔上;
2、写一写你儿时一段难忘的经历;
3、远离家乡的孩子可以试着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寄托于一事、一物,仿照课文写一写你对家乡的思念。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我摇花乐
母亲桂花情
父亲桂花诗
家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2
教材简解:
这是一篇记事抒情散文,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课文先写小时候对桂花的喜爱,为什么要摇桂花,接着主要写了“我”帮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快乐情景,最后写“我”对童年时代“摇花乐”的怀念。
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舒缓,在娓娓道来中流露出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美好的享受和情趣熏陶。
目标预设:
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谢”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桂花不同角度的香。
3、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始终贯穿“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两个理念。
1、在教学过程中以童年生活的快乐导入,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进而学习生词,理解、区别词义,感知内容,抓住描写桂花香味的语句,体悟妙处,并用朗读感受、品味词句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桂花的迷人香味和作者对桂花的喜爱。
2、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学习生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题导读。
1、同学们,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美好的,令人难忘的。回忆童年,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享受啊,台湾作家琦君奶奶和你们一样,一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她就会想起那阵阵的桂花雨。(板书课题:12、桂花雨)
2、这就是今天咱们要学习的第12课,来,一起读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3、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究竟什么是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
1、是呀,那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呢?相信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那还等什么呢?赶紧打开书,用心地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一定要多读几遍。开始吧。(生大声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2、咱们班的同学读书特别认真。老师相信,这些词语你一定能读正确。
(小黑板出示词语)来,先自己练练。(生自由读出示的词语。)
a笨笨拙拙、撮、檀香、桂花卤
b新鲜、尤其、沉浸、吩咐
c谢落、、炉烟袅袅、挑拣
A、谁先领着大家读第一行。(学生领读,全班同学跟读两遍)
注意“拙”读第一声,谁能说说笨笨拙拙的意思?你能用动作来表示什么是撮一点?对了,“撮”就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预设:区别搓)。 “桂花卤”就是用桂花做的浓汁。
B、谁来领读第二行?(一学生领读第二行词语)什么是吩咐?你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嘱咐)(走近一学生问):我和你,谁吩咐谁?(老师吩咐我)在家里,谁可以吩咐你?(爸爸妈妈吩咐我。)看来,“吩咐”这个词通常是用在长辈对待晚辈的。
C、学生领读第三行词语,全班学生跟读。大家看第三个“拣”字,右边第三笔是横折钩,要一笔写成。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拣”字。师板书书写拣字,学生边写边念笔画笔顺。以前我们也学过一个“捡”字,这两个字一样吗?
口头填空:请你帮我()去桂花中的小枝小叶!
桂花掉在桌子上了,你能帮我()起来吗?
这两个捡都是提手旁,这个“拣”是表示“挑拣”的意思。这个“捡”是表示把东西捡起来的意思。你看对比也是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3、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义,让我们把字词带到文中。相信同学们再读课文,一定会读得更好。课文有6个自然段,我要请六位同学给大家展示自己的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什么是桂花雨?
4、分段朗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
三、浸润花香,分享快乐。
1、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什么是桂花雨?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
“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镇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指导朗读,我们带上什么样的感情色彩,才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3、全班齐读,大家喜欢这种感觉吗?我们也来喊一喊。
4、展开想象,完成练习。
5、再次朗读,此时此刻,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我,情不自禁的喊道——(桂花雨);心中充满了快乐的满足,我又呼喊道——(桂花雨);让我们大声地呼唤如雨的桂花——(桂花雨)。
四、仔细品读,寻“桂花香”。
1、此时此刻,桂花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板书:桂花香)
2、桂花的香气味儿弥漫了整篇课文。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描写桂花的香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
3、指名交流。
4、同学们刚才找到了许多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其中这两句特别值得我们好好去品味。(出示句子:1、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2、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
(1)在这两句话中,哪个字眼用得最好,最能让你感受到桂花的香?(都有“浸”字),“浸”在文中选第几个解释?(使渗透)
(2)推开窗户,闻到的都是桂花香,关上门窗,还能够闻到桂花香。这就是“浸”在桂花香里了。
(3)老师有个疑问,桂花明明是开在秋季,为什么会香了全年呢?你能不能在课文中找找?(因为我们已经把桂花晒干了,和在茶叶中泡茶,过年时做桂花饼。)指着黑板,引读:
是呀,喝一口桂花茶,尝一口桂花饼,唇齿留香,难怪——
一日日,一年年,桂花香弥久不散,难怪——
一家家,一户户,人们都离不开桂花香了呀,难怪——
桂花香在了身上,甜在了心里,乡亲们的生活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呀,难怪——
(4)是呀,多么巧妙的字眼,一个“浸”让我们感受到了桂花香味儿弥散的时间长,范围广。
五、学写生字,立足根本。
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生字表,先自己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结构,再跟你的同桌互相提醒一下哪些字可不要写错了。
2、老师要再提醒你两个字
尤——不要写成“龙”。
糕——不是羊,竖不出头,下面四点。
3、描红
4、思考:课文除了写桂花香,还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摇花乐,又是一种怎样的快乐?我们期待着下节课,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
《桂花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xx),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
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
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
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
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
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
(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
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
生答,师总结
板书: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
思桂花——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
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
四、作业布置。
1、听写本课生字。
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我非常喜欢lánhuā(),喜欢它那优雅的外形,幽幽的香气。
2、这个卖dàbǐnɡ()的pó po()非常慈祥。
3、你越动,它就chán()得越紧。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1、我喜欢的是桂花。()
2、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
3、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四、下面没有在文中出现过的事是()。
A摘桂花B摇桂花C思桂花D捡桂花
【答案】
一、1、兰花2、大饼婆婆3、缠
二、1、厌恶2、放心3、残缺
三、只要我们保护环境,大自然就会给我们许多惊喜。
她心地善良,所以她经常帮助别人。
四、A
《桂花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 .自学课文中的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句子的含义。分清文章的主次,能
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快速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从人物言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回忆过去的美好经历时,我们都会不禁笑逐颜开。你经历过有趣的事吗?
2.童年曾发生过的一些趣事会令我们终生难忘,只要那扇记忆之门一打开,我们仍会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快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齐读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投影出示:
(1)你理解“桂花雨”的意思了吗?它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课文主要讲了哪些事情?
(3)请画下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以指导。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有些能让学生自学或讨论的,放手交学生;有些要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解决的,可让学生在读中先自主体会。
(三)精读课文,探究解疑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l)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乐”
(l)作者为什么说摇花是件大事?
(2)请用波浪线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句子:这下,我可乐了……使劲地摇。
想象一下“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朗读。
3.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
4.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饱含着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课堂总结
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5
一、导入。
金秋十月,桂花开了,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下了一场桂花雨
(齐读课题)
二、桂花香
1、课文第一句话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我为什么喜欢桂花呢?(姿态、香味)
请同学们打开书默读课文第一、第二小节,找一找我喜欢桂花的原因
⑴桂花树不像……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①从这句体会到什么?(香;姿态笨笨拙拙)
笨笨拙拙什么意思?
作者为什么喜欢笨笨拙拙的桂花呢?(谦虚,内敛,不张扬)
开花季节……藏花枝写出了桂花什么特点?板书:笨笨拙拙藏花枝
⑵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
①齐读②桂花香,香到什么程度?课文中有2个词语你能找一找吗(香飘十里)
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评价:香了,可是不够远
谁来读,香味能飘得更远些吗?
从香飘十里能体会到?香,飘得很远,非常浓,老师给你个词语:浓浓烈烈
③还从哪个词也让你感受到了浓浓的桂花香?
浸,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
打开窗户,桂花香扑鼻而来;关上窗户,再闻闻还是桂花香扑鼻,桂花
香无处不在,无处不存,这就是浸
桂花的香味是如此的浓郁(桂花开得最茂盛时……)
用板书,除了喜欢(笨笨拙拙藏花枝,浓浓烈烈香十里)更重要的是喜欢?
(作者喜欢摇桂花,从中感受到乐趣。)板书:摇桂花
三、感受摇花乐。
1、品读感悟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课文第三节就是写的摇桂花,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小节,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哪些句感受到作者摇桂花是很快乐的?
A、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那些词体会到乐的?
⑴老是缠着:天天缠,催
你缠妈妈是怎么缠的?
(撒娇;动作:拉着妈妈的衣袖左右晃)读出撒娇→(读不好再指读)
⑵老是指的是怎样的缠?
今天我问妈妈:“……”,妈妈说:“还早呢”,第二天我又问缠着妈妈问“……”妈妈说:“没开足,摇不下来的”5天10天过去了见妈妈还是没有动静,我又缠着妈妈问:“……”今天缠,明天缠,每天都缠,这就是(老是缠着)
我仅仅是在问母亲吗?是啊,我这是在催妈妈呢,所以要带点催的语气,
引读:“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
B、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⑴读
想一想: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乐的?怎么体会到的?(生说)
连续的帮着忙得不亦乐乎(喜欢做的事情才去忙,再忙也是快乐的)
⑵使劲:用尽全身的力气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多叫几个同学)
前面我怎么缠母亲,母亲都不答应,现在母亲吩咐人提前摇桂花了,这下我可乐了,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作者的快乐
⑶不亦乐乎,真是:“儿童解得摇花乐”
C、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句写出了桂花什么特点?(多、密、)
从哪感受到多、密?(纷纷、满头满身)
满头满身→生解释
⑴桂花雨纷纷落下来,落在了我的(头顶)(我的肩上)(脖子里)(嘴角)
这就是落得(满头满身)还有哪个词也写出了?
桂花纷纷落下时多而密所以作者由衷的赞叹就像下了阵阵“桂花雨”
一起读这句话,读出桂花的多和密
⑵此时你用舌头舔一舔落在身上的桂花,满嘴的(桂花香),鼻子闻一闻,满鼻子的(桂花香),乐不乐?(乐)
让我们一起分享这快乐,桂花纷纷落下来……
你们这是在说,文中的词是“喊”喊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呀?(语速快)
范读→齐读:让我们一起感受这甜甜的桂花雨
三、㈠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乐的,是件大事,对于母亲来说也是件大事?读一读这一小节描写母亲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
⑴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①学生体会
②为什么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就要提前摇桂花?因为桂花成熟时就应当……被风雨吹打过的桂花香味会差多了。
③以前老缠着母亲摇桂花,可是就是母亲不答应,现在却(一看……)母亲很着急,
⑵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体会到了什么?
①母亲对桂花有着怎样的感情?看得很重,很圣洁(母亲对待摇桂花很慎重很虔诚,对待摇下来的桂花更是倍加珍惜。)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桂花)
此问转载
㈡摇桂花对母亲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乐事,对父亲同样是件乐事
默读描写父亲的句子,从哪个词体会到父亲的“乐”?(诗兴发了,口占一绝)
快乐的父亲,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一起读读这首诗。
3、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这这是细细香风淡淡烟)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⑵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你理解哪一句就讲哪一句)
看来“竞收桂子庆丰年”这一句有点难度了,它的意思就是课文中的第四小节,我们一起来读读
㈢母亲把桂花分给了全村的人做成了桂花糕、桂花卤,也乐了全村的人
桂花那香气扑鼻的香味,香了(我的童年香了母亲洗净的双手父亲的诗意全村人的.心)
四、品读感悟思乡情。
童年的摇花乐是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梦,长大后虽然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但是我仍忘不了那浓浓的桂花香,在异地他乡我把桂花带给母亲时,母亲却说……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板书:又见桂花
⑴出示母亲的话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⑵再读一遍,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为什么说家乡的桂花比外地的桂花香?(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
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思乡)→从哪里体会?(常常、家乡旧宅院)
总结:在母亲眼中,他乡的桂花再香,香不过家乡的桂花。他乡的山再秀,(秀不过家乡的小山),他乡的(水再甜),(甜不过家乡的井水)。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母亲爱家乡的桂花,其实就是爱(家乡,爱家乡的人)。所以每当我把外地的桂花带给母亲时,母亲却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⑶母亲是一次两次说这句话的吗?(常常),常常这样说就是常常想念家乡
带上你的理解,把母亲的话再读一遍
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当我再见桂花时,我也常常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我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其实就是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板书:思故里
此时此刻作者爱摇桂花,更是爱自己的(家乡)
学完课文,我们知道了桂花:苯苯拙拙藏花枝
浓浓烈烈香十里
阵阵花雨乐村子
更体会到:
又见桂花思故里
思乡是作者永恒的主体,作者琦君写过很多思乡的文章,课后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读后对这篇文章会有更深的体会。
《桂花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快乐?)
生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十几家邻居”说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从“全年”感受到不光是开花季节香,人们还把桂花做成了各种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个村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
生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的体会是“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应读得“乐”一些。才能感受到摇花的快乐。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薄饼做得多。’”这句应该这样读,才能读出一种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搜集到的思乡的诗句。(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童年和故乡留给了作者什么呢?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
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可是如果教师引导重点词语的把握不全面,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果。
《桂花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 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 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 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 轻声读。
⑵ 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 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作者琦君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美好生活的眷念,反映出作者纯真的童趣和淳朴,全文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乡情。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教学设计重点让学生读中自主感受桂花之“香”,体现摇花之“乐”,感悟故乡情“浓”,力求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学情分析]
本次执教对象是城关中心小学四(1)班学生。因为城区的父母都非常关注自己孩子学习,加之该校又有传统的经典诵读活动,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因此,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收到读中感悟,读中明理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并写好生字,理解部分词语并进行连词成句练习。
能力目标: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喜欢桂花、摇桂花的乐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母亲所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咱家旧宅的金桂”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具准备]
教学ppt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师生谈话。同学们,我们知道现在正是秋冬交替季节,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们家或亲戚邻居的庭院里,都有哪些花草树木?谁能说一说?当生谈及“桂花”时,师顺势问:桂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预设:桂花“美”,桂花“香”,当生谈桂花“美”时,再让其他同学谈一谈自己不同观点。)
2、导入课题。同时,我们也知道,随着季节变更,各个季节所下的雨也是不一样的。譬如,春天下的是蒙蒙细雨,夏天下的是急风暴雨,那么,秋天在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家乡,却下着一场场“桂花雨”。(师在原来写的“桂花”后再加一个“雨”字)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去和作者感受那香飘十里的桂花雨吧!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1、那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听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2、师感情朗读课文。
3、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也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好吗?
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 有不懂的词语联系生活或上下文想一想意思。
⑶ 思考一下: 这“桂花雨”指什么?文中围绕桂花雨写了哪些内容?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
四、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遇到读错的字词及时纠正读音,长句子指名再读或齐读。)
2、课文会读了,老师把文中的生字词单独拎出来你会读吗?
出示课件:新鲜 谢落 尤其 吩咐 拣 撮一点 檀香 桂花卤
⑴ 指名读。
⑵ 这些词语中你还有不理解的吗?
⑶ 齐读。
3、老师这儿还有几组词语想请同学们读一读:
①出示出示课件第一组:笨笨拙拙 香飘十里
谁会读?什么是笨笨拙拙?什么是香飘十里?你能用上关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小结:所以,我喜欢桂花雨。
板书:喜欢桂花。
②课件出示第二组:铺 抱 摇 喊 拣 晒 收
谁来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小结:老师听了你们的叙述,仿佛看到了作者正在摇桂花,收桂花。
师板书;摇桂花 收桂花
③出示第三组:再……比不得…… 每……就……
谁来试试?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吗?
小结:家乡的桂花香
师板书:带桂花——表达思乡之情。
4、看来刚才同学们读书确实非常认真,收获不小。那么,文中的“桂花雨”指什么你明白了吗?
五、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作者围绕桂花雨写了哪些内容?请你再读读书,和同桌讨论一下。
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板书;爱桂花 摇花乐 拣桂花 晒桂花 收桂花 带桂花)
小结:通过读文,我们已初步闻到了桂花香,初步体验到了摇花乐。下节课,我们将走进作者琦君的故乡,去真正体验那“摇花乐”,去真正品尝那桂花卤,去真正感受那思念家乡的故乡情!
六、写字指导
同学们很会读书,如果把字也能写规范美观就更好了。
1、“糕”写的时候要左收右放,右边的四点稍微舒展一点,托住上面的“羊”。
2、“谢”写的时候三部分要注意互相避让,互相协调。
3、“帮”写的时候下面的“巾”要扁一些,要托住上面的“邦”。
4、在书上描红。
七、作业处理
1、做《习字册》。
2、课文读3遍。
【教学板书】
11、桂花雨
笨笨拙拙 真像下雨 从外地回家 再……比不得……
香飘十里 好香的雨 捧一大袋给母亲 每当……就……
↓ ↓ ↓ ↓
爱桂花 摇花乐 带桂花 浓浓思乡情
《桂花雨》教学设计9
【目标预设】
1、准确认读并理解“笨笨拙拙、新鲜、尤其、沉浸、挑拣”等词语,规范书写“尤”“拣”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3、学会抓主要事件和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
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的“摇花乐”,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叙事类散文:读出动“情”的事,读懂“事”中的情。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真正实现阅读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2、创设情境,依据图画再现、角色表演和想象画面等途径,把学生引入课文
具体的情境中,把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画面。让作者拉近读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文字。
3、体现第一课时的教学规律,重视识字写字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写生字。引导学生认认真真读好书,端端正正写好字。
【设计思路】
从文题入手,引领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对课文定下了情感基调。从“乐”入手,让学生找关键字句,朗读再现当时场景,配以上台表演,力求与作者情感交融,感悟到了语言的魅力。
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教学,留足10分钟的练字时间,认真规范地写好汉字,陶冶学生性情。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初识“桂花雨”
1、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进入了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琦君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桂花雨》
2、质疑:“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快速浏览课文,用文中句子回答。(出示句子)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欣赏课文插图,指导朗读
3、再读课题,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让我们深深地吮吸一口桂子诱人的香味,美美地读课题——(学生再读课题)
4、交流作者琦君的相关创作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展开阅读学习的突破口。读好课题,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整体把握课文;由课题质疑,营造阅读期待,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阅读的兴趣会更高一些。】
二、整体感知,情系“桂花雨”
1.交流生字词预习情况
笨笨拙拙撮檀香桂花卤
新鲜尤其沉浸吩咐
谢落炉烟袅袅挑拣
(1)指名读,相机正音:撮(平舌音)浸(前鼻音)袅(鼻音)
(2)理解:吩咐挑拣
“吩咐”什么意思?我和你谁吩咐谁?在家里谁可以吩咐你?你在家可以吩咐谁?用“吩咐”说一句话。
“挑拣”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是“捡”?选词填空:
老人从地上()起一块鹅卵石。
老人从一堆石头中()起一块鹅卵石。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教学需要对生字词的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在集体的讨论中解决一些词语,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读书的兴趣也能得到提高。】
2、整体感知课文
(1)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请你轻声地读一读课文,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2)读书交流,要读得有滋有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桂花雨”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出最后一段)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想想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
【设计意图:“情”是散文的灵魂。初识散文,教师必须让学生静静地听,美美地读,在读书过程中走进文本,试着学会抓主要事件把握课文内容。散文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欣赏的。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欣赏的方法。授之以渔,学生自然知道该如何去欣赏每一篇美文。】
三、精读感悟,体会“摇花乐”
过渡:“摇花乐”乐在哪里呢?当阵阵“桂花雨”纷纷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一)自由读文,披文入情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言中体会到了作者“摇花乐”,画出有关的语句,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二)自由交流,循情探文
1、(出示)“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桂花雨》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自学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提纲在小组中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3、通过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乡之情。
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桂花图 朗读录音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桂花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回忆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给大家说说吗?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 7、桂花雨)
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①听录音朗读全文,感受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段,然后再仔细读一读。
③精读第五自然段,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重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你的体会是什么?
2、出示屏幕插图,配音朗读
提问: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
3、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喜欢的段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哪些语句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屏幕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定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
生:他读的没感情。
师: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呢?要学会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作者:迫不及待 盼望
一起摇
妈妈:沉着 赶紧
师:同学们自己感情朗读这一段,再演读。再全班演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生闭目感“桂花纷纷落下来,我满头满身都是”。
5、屏幕出示重点句
体会“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
师:你怎样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母亲虽然离开家乡,却望不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这句话中有“可是”一词,你注意到了吗 ?从“可是”这一词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请你细细读读有这个词语的整段课文,看谁有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了,作者赏完花桂花,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他本来以为母亲一定会说:“好香啊!”没想到她说出这样的话,所以用了这个词。
生:对,作者以为杭州的桂花很香了,母亲却不这样认为,所以用了“可是”这个词。
师:事实上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请你浏览全文,找一找理由,说说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确很香,“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些句子,都说明桂花很香。
师:这些句子里,哪个字突出地说明了桂花的香气呢?
生:我认为是“浸”字。这说明桂花的香气不是一缕,而是弥漫在空气之中,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香气里。
师:看来,家乡的桂花的确比杭州的桂花香啊!
生:我不这样认为。作者在写家乡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是写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时,是这样写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我们只要仔细品味,就能感觉出来杭州的桂花树要比家乡院子里的乡。
生: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说法。另外,你看,家乡院子里只有一棵桂花树,而杭州小山全是桂花树,香气当然要胜过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了。
师:你们读书时注意到了有关的词语,并且认真品味,很好!那么,看来,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我们是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母亲是用什么来分辨香气的呢?
生:母亲其实是喜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她才这么说的。
生:母亲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她才说“这里的花香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母亲不是用鼻子去分辨的,而是用感情来判断的。就像俗话说的,东西是自己的好。
师:一个“自己的”,道出了真正的原因。母亲因为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
三、展示学习成果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情绪很高,收获一定很不少,请把你们背会的句段背给大家听一听。
四、全课小结
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希望你们能够根据这篇课文写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板书:
7、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过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桂花雨》的课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师:这段时间,咱们校园里经常可以产闻到一种什么香?(板书:桂花)。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关桂花的文章。(板书:雨)。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一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粗知课文大意
1、用轻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全班交流。
三、品读语句体会情感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⑴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怎样的?
(理解“浸”突出桂花香。)
⑵这里的桂花又是怎样?
⑶为什么母亲要这么说?
(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思念。)
⑷是呀,母亲这句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她心中所想,她每年都闻着家乡桂花,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饼,喝着桂花的茶……桂花伴随着母亲的生活及至生命。我们不难看出,桂花在母亲心中的份量有多重,思念家乡的感情有多深。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东,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文中作者是怎样向我们诉说她童年时的“摇花乐”的?
⑴轻声读。
⑵指导“我”说的话,以及最快乐的那一部分:
体会“迫不及待”、“赞美”这两个词。
⑶作者为什么听到妈妈说的这话,就会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桂花雨。
3、体会作者的情感(抓住文字)。
四、回归整体
课文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情,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香在鼻里,甜在心里的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12
一、读题设疑,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着外祖父对祖国的无尽思念,香气迷人的桂花又让“我”想起了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题、读题)读了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
2、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⑴ 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⑵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⑶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二、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解决学生提出的生字疑难。
2、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作者深情地回忆起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
4、“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桂花雨”是指很多桂花一齐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引导学生引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三、自读课文,读出精彩
1、找出描写“我”小时侯摇桂花的部分,并开展学习:
第2~6自然段:
⑴ 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2~6自然段,和同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进行朗读指导:
指名学生读一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你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让学生充分参与)
⑶ 第二自然段写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同时也写了桂花树的特点:样子笨、花形小、味道香。这一段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可引导学生说出一、两种花名来补充。
⑷ 第三自然段写了桂花开时,正好是台风季节,母亲总是担心台风来破坏桂花。同时,还交代了桂花收回来是为了送给邻居做糕点。
⑸ 第四自然段写了桂花的香以及应当“摇”的原因:
学习时让学生闭眼想象桂花的香。
⑹ 第五自然段写出作者对“摇桂花”的热爱:
引导学生找出能体现这一点的词句:是件大事、总是问、乐了、使劲。朗读时注意读出下面两句话的语气:
① “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呀?”──迫不及待
②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赞美
感悟形象:
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再闭眼想象“桂花雨”,和作者分享童年的快乐。
⑺ 第六自然段写了桂花的收、藏及作用。(可引导学生说一说对桂花的认识)
2、全班有感情地朗读2~6自然段,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摇花乐”的怀念。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⑴ “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
⑵ “于是,我也想到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① “摇花乐”指的是在作者眼里,摇桂花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② 模仿写句,启发学生回忆童年里难忘的人和事:
听到_____,我总会想起______,还有______。
五、回归整体,交流感受
1、师:课文以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字中蕴含着浓郁的乡情,读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美丽的桂花雨。(配乐朗读全文)
2、交流阅读感受,联系古诗或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人们对家乡的怀念。
《桂花雨》教学设计13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读着这篇文章,感觉到桂花的香气弥漫在字里行间,作者的思乡情也萦绕在心头,像桂花的香气一样浓郁且溢满字里行间。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法点睛
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①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②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③研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体会作者母亲怀念家乡之情及作者表达方式的特点。──回读全文,归纳用人事景物表达童年乐、思乡情的写法特点
──评价归纳,转换运用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写作思路。
3.指导学生抓住事例及景物自读自悟,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的。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叙事、写景的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审题,“桂花雨”什么意思?跳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关于桂花的什么事?
2.按“小时候念在家乡──中学时在杭州”的提示把课文分成二段。“小时候”主要写了()、()、()、()那几件事。“读中学时”主要写了()、()二件事。
3.勾画“小时候”“念中学的时候”作者爱桂花、摇桂花、赏桂花的语句,思考批注体会。
(1)勾画“喜欢桂花香”的语句,思考批注,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2)摇桂花的原因和目的各是()();“摇桂花”的动作有();“摇桂花”的美妙乐趣是()。摇桂花透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赏桂花”“带桂花”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表达了母亲什么思想感情?
4.全文主要写了()的事情,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主要用()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小时候:1.爱桂花2.送桂花3.摇桂花4.收桂花──读中学时:5.赏桂花6.带桂花
二、精读深思,研究作者写作目的及表达特点。
1.研读作者爱桂花香的语句。
抓住课文三处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用词(“侵”字)用景用物等表达方式抒情的特点。
2.研读“摇桂花”,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怀念故乡的深情及作者用事抒情的特点。
《桂花雨》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 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事?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你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3、快速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那些要求?
4、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展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展示自学的'生字词
(三)、品读语句悟情感
1、看“摇花乐”的图片,分小组读并画有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⑴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⑵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换成是你,你将会怎样的喊?
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2、 全段以“乐”字为线索,“摇桂花”不仅乐了“我”的一家,也乐了乡亲们。再让学生美美地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以至于背诵这一段。
3、品读体会并诵读
[1]学生自读课文的7、8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 ①东西是自己的好; ② 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小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 )。然后抽生读7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
(五)拓展练习。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完成读写结合的迁移。
年级:五年级 学校:小寺沟学校 时间:20xx.9.28
科目:语文 课题:7.《桂花雨》 执教:何学梅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童年的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的生字。阅读过程中理解自己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桂花香、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课前谈话】
初次见面,聊点什么呢?相互了解一下,如何?你们先问吧,你们问五个问题。接下去我问了,能说说你记忆中的美好的、难忘的回忆吗?先与同桌说,再推荐三位同学来说,开始吧。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出课题,简介作家
1、同学们,我们都说了童年的故事,美好,快乐,又幸福。一个人长大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更是回味无穷。许多作家也用自己的笔端回味了那段美好的时光,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琦君就是其中一位。
电击鼠标:
简介作者: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十二岁时随父母迁居杭州,读中学。1949年去台湾,后来定居美国。
2、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经历的奇妙的──板书《桂花雨》。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让我们用心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属于自己的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交流生字和难读的句子:
评价:
同学们读得真投入,刚才你遇到难读的句子吗?请你读一读。(读2~3句,每句2~3人)
要是能把这个地方读得更准确就好了,再读一次。
你把字读得准确,句子读的流利,真棒!
老师也觉得这句话挺难读的,你都能读得这么好,真会读书啊!
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1、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读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有一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也有一些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疑惑的.一个问题,用横线划出来,打上问号。
2、来说说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确定哪个问题最能统领全文,最有价值。(请3位)
3、提出问题:
为什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引领学习全文(出示)
评价:
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那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⑴先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找到这里是什么地方?
来读一读描写杭州桂花香的句子。
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杭州的桂花很香,从全是和才是香飘十里感受到)
⑵这里的桂花真香啊!可是母亲说──(引出学生读),那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
⑶讨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很香: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真香,想读的同学再一起来读一读,读出花的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没错,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飘逸,人们都浸在桂花香里。谁也喜欢读这句话?──你来──你来──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但这香真的能比过杭州的桂花香吗?──没错,花开季节,杭州的桂花更多,香气更浓烈,然而母亲说──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⑷感受香以外的乡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你从哪里感受到桂花的香?──是啊,这里有写到了一个──(浸加圈)这个浸一般用在什么地方?而课文中说──,这里的浸又是什么意思呢?──她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你又作何理解呢?──是啊,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难怪她说──
那整个村子又作何理解呢?找到依据──说得真好,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呷几口桂花茶,这香沁人心脾,尝一口桂花糕,这香唇齿流芳。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沉浸在了乡里乡亲间浓浓的──(乡情)里。谁想读读这句话──你来──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⑸现在,同学们领悟到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了吗?
(出示母亲的话。)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其实包含着月是故乡明的道理。母亲每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所以当我把一袋桂花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4、感受家乡桂花带给我的快乐:
而对于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闻花香,吃桂花糕,印象更深的是什么?──对,是快乐。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
第五自然段:
(重点体会快乐)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是啊,我是多么急切地盼望着摇花,感受这快乐啊!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是啊!这就是摇花的乐趣,桂花雨的奇妙。可是老师觉得你还不够乐,能更乐一些吗?──你来乐一乐──你来──想读的同学一起读。能把抱着桂花树,使劲摇的样子读出来吗?──多么有意思啊!老师也想享受一下摇花的快乐,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听着听着,你笑了,能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好美,好生动的画面啊!所以我喊着──你来喊一喊──你来喊一喊──你来──你来──想喊的同学一起来──同学们,就让我们想象着这样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段话──是啊,这桂花雨,让我们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让我们沉浸在浓浓的乡情和无尽的──(板书:快乐)中,难怪母亲这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引读第八小节)
点击鼠标:
哦,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给思乡加线)。
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离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如今,她已经89岁高龄,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童年的美妙,故土的美丽,人生的美好。让我们挑选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或是琦君她说的这些话再读一读,记一记,把它们留在你记忆的深处吧!
【《桂花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桂花雨教学设计06-08
桂花雨教学设计09-25
《桂花雨》教学设计07-29
《桂花雨》优秀教学设计11-20
《桂花雨》教学设计最新10-16
《桂花雨 》教学设计优秀01-31
《桂花雨》教学设计优秀12-07
桂花雨教学设计(通用)01-29
人教版《桂花雨》教学设计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