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优)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认识“黄、更、层、楼”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简单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指名拼读“鹳”。
3、解题。登,是登上的意思。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在山西省永剂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停留在上面休息,所以人们称这座楼叫“鹳雀楼”。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自渎课文
那么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学生自渎课文)
三、学习生字
1. 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和它们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就能和它们成为朋友。
3、小朋友读得好,但是想和生字宝宝成为朋友不仅要认识它们,还要会写。下面,我们一起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4、指导写字,注意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目:去掉一笔是“日”,再去掉一笔是“口”。
5.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指名读,男女生读)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下面跟着老师读一遍吧。
四、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朋友们是不是发现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朋友别着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仔细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示“白日依山尽”,指名读。问:白日指什么?(必要时解释为何称“白日:可能是因为想和早上初升的太阳区分开来,所以称为白日;可能是因为当时山谷里的云雾很重,遮挡了太阳的光线,使得太阳看上去成白乎乎的了)太阳怎样呢?看图,读句,想。
依山是说太阳下沉时是怎样的?(紧挨着西山)依山尽是说太阳——指名再说说这句诗描绘的情景。
我们来把这个壮观的情景画下来吧?怎样画呢?
简笔画:连绵起伏的山让生添画“白日”,再次感受“依山尽”。
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这句话谁能读好?指名读,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或她读出了什么样的情景?)再指名读,齐读。
3那第二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吗?指名,评,读出气势。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丽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的欣赏一下这种壮丽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引: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一层并不是真的一层,而是还要往上的意思。)
引导说: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如果站在原地的话,再好也只能看到那些景色)这是因为——?让生试说。(登高才能望远)
指导读。评。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小结: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包括小朋友们学习也是,想要得到更多,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更加努力才行!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对这句话的新的理解、感受,好吗?自由练习,赛读,齐读。
五、情境中指导背诵,
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是诗人看到的,再写——是诗人想到的,非常好记,是吧?谁来背?
带上动作,你已经是诗人了。
六、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堪称唐诗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歌紧扣“登”字,“登楼”有所见,“登楼”有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气象开阔,又用纯白描的手法,真景实写,一气呵成,于平淡之中见奇伟。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易于诵读,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教学目标】
1.识读本课6个生字和一个只识不写的字,学写“欲、楼”两个生字。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理解诗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全诗。
3.让学生感悟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教学设想】
一、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变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感知、体验,然后引发他们思维、想像,为理意、体情奠定基础,突破教学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使他们深深地爱上古诗。
【教学过程】
一、以诗引诗,简介诗题
1.小朋友,在我们浩瀚的中国文化中,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谁来把你喜欢的吟诵给大家听?
2.生吟诵自己喜欢的古诗。
【让学生吟诵喜欢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为学习新诗作平稳的铺垫和情感的迁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师板贴诗题,并指导朗读)
4.(课件展示一组鹳雀楼图片,生欣赏)师述:你们看,这就是鹳雀楼,它一共有三层,面临黄河,传说古时候许多鹳雀喜欢停歇在这里,因此人们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的景色,产生了联想,写下了“登鹳雀楼”这首诗。
【借助课前通过网络搜集到的各种不同角度拍摄的鹳雀楼图片,加上老师简洁清晰的讲解,排除由于年代相隔久远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同时也缩短学生与诗人之间的感情距离。】
二、自主学习,感知诗句
1.(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及《登鹳雀楼》一诗)师配上古筝乐吟诵。
【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加上适当的画面和音乐,进行气氛的渲染,三者有机结合,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美感,将学生引入诗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热情。】
2.(课件展示一幅卡通图,上面有几个按钮)师述:小朋友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我要读”里去试一试,你可以到“生字俱乐部”里,带上耳机,跟阿姨把生字学会了,再读这首诗;也可以带上耳机进入“欣赏”,欣赏完叔叔的朗诵,再读这首诗;还可以进入“朗读”,自己直接朗读这首诗。但是一定要注意把生字读准,把诗句读通,行吗?
3.学生进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阅读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朗读古诗。
4指名吟诵,相机让学生介绍刚才自己学习的方法。
5.齐读全诗。
【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各种读文助手,根据自己的爱好及阅读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流,课堂上好像一下子多了几十位老师,弥补了师生交流覆盖面有限的不足。在这里,人人都有充分的朗读实践机会,真正实现了让每个学生“胃口小的吃饱,胃口大的吃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再也不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乐趣,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三、创设情境,理解诗意
1.小朋友读得真好,那诗人登上鹳雀楼究竟看到了什么?下面请大家再一次进入“朗读”里读读诗,看看图,试着自己说说,不懂的就去请教“小青蛙博士”,如果还有不懂的就举手问老师。
2.生进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究问题。
(在“小青蛙博士”里,一为学生提供了古诗中难词的意思,二向学生展现了前两行诗句所描绘的生动画面。)
【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创设的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中,阅读古诗中难词的意思,欣赏诗句所描绘的一幅幅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自主探究,兴趣浓厚,其乐融融。为后面的拼图作了很好的铺垫,更为古诗的理意、体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什么了吗?先别急着告诉我,让我们一起进入“小小画室”把诗人看到的景象用画面展示出来,待会儿还要请你来介绍介绍呢!
4.生进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拼图,师巡视。
5.展示一位学生的拼图,师生共同评议,理解诗意,体验诗情。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拼一拼、说一说来达到对诗意的理解,再加上教师适时地点拨和渲染,使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吟诵诗句,表达诗情。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交流巧妙地融入到有趣的拼图游戏中,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6.一柔一刚,一静一闹,诗人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非常巧妙地融入了这两行短短的诗中,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
7.诗人王之涣面对眼前如此壮美的景象,心胸特别舒畅,目光特别远大,他不由得感叹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句诗不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而且也激励自己和别人向更高的新的目标努力。小朋友,你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或听到过这两句诗?
8.学生交流。
【语文与生活是同源的,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生活是语文学习生生不息的源泉。所以在这里,我就让学生结合生活来说说在哪里看到过或听到过后两句诗,进一步领悟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
9.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勉励自己更上一层楼吧!
10.学到这里,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做一回小诗人?(指名吟诵)
1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鹳雀楼,面对眼前如此壮美的景象,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全班学生吟诵)
12.一首诗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诗也是一首动听的歌,你们听(生欣赏歌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吟唱吧!(师生吟唱)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歌”,学生在悦耳动听的乐曲声中,和着节奏,尽情吟唱,其乐无穷,余音袅袅,诗魂缓缓地流淌在学生的记忆长河之中,真可谓是美的享受。】
四、欣赏作品,学习生字
1.小朋友,这首诗不仅成为千古绝唱,而且还被许多书法家写成了书法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你们看,(课件展示一组不同字体和风格的书法作品,师简介,生欣赏)
【欣赏书法作品,扩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所具有的艺术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使每个学生都主动把字写好。】
2.这些书法作品真让人赏心悦目,小朋友,你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小书法家?(想)那老师觉得我们应该先把这首诗中的生字学会了,是不是?(是)下面我们就跟着电脑爷爷来学两个比较难的字。(课件展示“楼”“欲”两字的笔顺,学生跟电脑爷爷书空)
3.在写这两个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生交流)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课后请每个小朋友也写一幅漂亮的书法作品,在班里举行一个书法作品展览会,好吗?
【多媒体的介入,将繁琐枯燥的写字教学变得简单生动,学生易于接受。】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冀教版教材在编写上,是以不同的文化主题来划分各个单元,旨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他们走进自然、感悟生活、品位真情。本册第五单元的文化主题是生活哲理。里面的五篇课文,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写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生活的不同感悟。而这种感悟本身又是极朴素的。因其朴素,才得以永存。《登鹳雀楼》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名篇。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伟。放眼宇宙之无限,寄哲理之深沉。后两句语出自然,千古传颂,被人们看作是追求理想和崇高境界的象征。追求更高目标、争取更好成绩的激励语。也成为许多有志之士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全诗气势奔放、意境开阔,语言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意味。
学生情况分析:
中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长期合作学习的训练以后,已经具有了一些自学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对于学习古诗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可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目标,要在读、背、识字的基础上,加入整体感知诗意、体会古诗描绘的意境的要求。因此在本学段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意境,体会感情,领悟内涵。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语感,提高审美修养。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
1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 教学重点: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 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2 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 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 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
2 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 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 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 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 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
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
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 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 默写《登鹳雀楼》。
2 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4
课题:登鹳雀楼
教材简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句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设计思路: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诗人
(课件示鹳雀楼图)
简介鹳雀楼:很久以前,在我国山西有一座楼阁,出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因这座楼上常有这种叫“鹳雀”的鸟飞来栖息,所以被人们取名为“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后被黄河洪水冲没。
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自从唐代的一位大诗人登上这座楼后,作了一首诗,自此,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出示“登”,“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谁登楼?指导读题,登︱鹳雀楼
过渡: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二、初读检查、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检查生字,纠正“欲、穷、入、更”的读音。
3、指名读整首诗。
三、品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1、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看图,思考:诗人和他的孩子登上楼,看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指指图上鹳雀楼、诗人、太阳、黄河的位置。
1)在图中找一找“白日”。“尽”是没有、完的意思,那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太阳怎样呀?
师画群山、白日。让学生说说太阳应该画在哪?理解“依山”。
结合图说诗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2)王之涣和他的孩子还看到了什么?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播放黄河水奔腾的录象)交流。黄河水最终流到了哪?
结合图,用上刚才的词说诗句“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从这句诗的哪个字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3)指导朗读:黄河入海的源头在鹳雀楼上是看不见的,因为离得很远很远,作者这样写是他在发挥……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读出黄河入海的雄浑气势。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见。再结合图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色。
5)仔细看一看插图,想一想,他和孩子会做什么,说什么?
6)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气象是多么雄浑啊!再读出这壮丽的景观。
齐读两句诗
2、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他想——
1)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出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
2)板书:登高才能看得远
3)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想,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名句。人们常常用来指奔向更新的高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指名说
4)指导朗读: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再读这两句诗。
四、诵读古诗
1)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喜欢吗?配乐读。
自由练习,指名,赛读,齐读。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指导背诵: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再写……
闭上眼睛背
3)从你们的背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4)这里有楼、有诗、有情、有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登此楼,真有凌空欲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配乐齐诵全诗
五、拓展积累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介绍:这首诗描写了西北边塞重镇凉州一带雄奇壮阔又荒凉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守卫在那儿的将士的艰苦。
生读一读、背一背。
六、写字
区别:人跟入
其他的字学生自己写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2、通过读、唱、吟、舞、背各种方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及诗中蕴含的哲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诗文,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呵!小朋友们可真精神啊!谁愿意给老师背首古诗听听? (通过背古诗,以旧引新)
二、学习古诗《登鹳雀楼》
1、接题,介绍鹳雀楼
(出示鹳雀楼图片)
师:这座楼叫鹳雀楼(板书:鹳雀楼)。因为有一种鸟叫鹳雀,在它们飞累的时候经常到这座楼上休息,所以人们就称这座楼叫鹳雀楼,本来鹳雀楼并不出名,因为唐朝诗人王之涣一首《登鹳雀楼》而出名。登上这座楼,前可望中条山,下可瞰黄河水。可惜,后来被黄河水冲没了,但是诗人的这首诗却被千古传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和诗人一起登楼赏诗吧!(板书:登)
2、读通诗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生读、齐读。
3、读懂诗意
师:同学们,听你们读的这么好,我也想来读读这首诗,好吗?在老师读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看着老师,用心去聆听一下这首诗,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好吗?(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提问:(1)听了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指生说、单个读句子。(老师中间评价学生)
(2)除了看到太阳落山,你还看到了什么?(指生说)
(3)见过黄河吗?那今天咱们一起再去参观一下黄河好吗?(先播放奔腾的黄河水,再出示平静的黄河图片)
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有时汹涌澎湃怒气冲天,有时风平浪静和蔼可亲,她那弯弯曲曲的身体流啊流,最终流入哪里?(大海)齐读: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谁自己来读读这句诗?(指生读,老师评价)
师:站在鹳雀楼上,看着美丽的夕阳西下(齐读:白日依山尽)看着流入大海的黄河水(齐读:黄河入海流)真像是在欣赏一幅奇妙的画,我真不想走啊,因为我还想看到比这更美,更远的景色,我掂起脚,伸长脖子,还是看不到,怎么办呢?给我想个办法吧!
指生说,读后两句诗。
师:现在谁来登高望远呢?指生读。
举例讲解登高望远的内在含义。
小结:是啊!如果我们想要看的更远,就必须登的更高,因为登高才能望远,在这里诗人也告诉了我们:要想得到好的收获,就必须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大家说对吗?来让我们再一次读这两句,把它深深的刻在我们的.心中吧!读
师:同学们,诗人用了短短的二十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还告诉了我们一个登高望远的道理,这让我不仅想再一次来读这首诗。(齐读)
三、巩固练习
1、教唱古诗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现在老师特别想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想听吗?
(1)老师范唱两遍,学生听;
(2)老师教唱古诗;
(3)拍手唱。
2、吟古诗
师:古诗被你们唱活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读得要好,而且还要会吟,要吟出是的韵味来。什么叫吟呢?半唱半读就叫吟。自己先练练,(自由练习)谁来试试?(指生吟古诗,老师调空并讲方法和示范)
3、舞古诗
师:同学们可真棒啊,把这首诗吟得那么有韵味,老师想再送大家一支舞,好吗?(教师范舞古诗,学生看),想让你们的手脚也动起来吗?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舞起来吧!
教学舞古诗。
4、背古诗
师:同学们舞的真好看,像一个个小小的舞蹈家,那现在我来考考咱们的舞蹈家,谁能单独站起来不看大屏幕边背边舞呢?(指生边背边舞)
男女比赛背古诗,齐背古诗
四、小结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首先要祝贺你们今天又学会了一首古诗,其次,老师还要谢谢大家这么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希望我们以后还能有机会在一起合作,好吗?
下课。
五、板书: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寓理于诗,写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
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体会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诗意的星空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个中国人都是诗的传人,让我们一起在诗意的星空回顾课本中学过的古诗,看图画猜古诗。
一、激趣导入,理解诗题
1.今天老师要带你跟着唐诗去旅游,你看,咱们要去的地方叫——鹳雀楼。
介绍鹳雀楼:鹳雀楼在山西省的永济市,前面可望连绵起伏的青山,往下可见奔腾不息的黄河,远望过去是著名的中条山。
为什么叫鹳雀楼呢?据说呀,在那有一种水鸟,长得像鹤,但是它的腿很短,这就是——鹳雀,这些鹳雀特别喜欢聚集在鹳雀楼上,所以人们给这座楼命名为——鹳雀楼。瞧,这就是鹳雀楼。(出示图片)
2.楼在古代是指两层以上的房屋。那你看看黄鹤楼有几层呢?
鹳雀楼只有三层,可是,每一层都有十米高,就连下面的楼台都有十米高,所以这座楼高达四十多米,所以我们又叫三层的鹳雀楼也是——高楼
3.这楼不仅高,而且因为一个人的一首诗,让鹳雀楼名扬四海,成为四大名楼之一,这个人是谁呢?引出唐代诗人王之涣。(介绍写作背景)
4.谁能读好题目?(指导朗读题目)
二、诵读古诗,感受古诗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读古诗,要读准字音。(注意读的声调)
指名读、齐读。
2.请你轻轻地把书放在桌面上,古人把读诗称作吟诗,吟诗时光读正确还不够,还要讲求节奏美和音韵美,你听老师是怎么读这首诗的,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教师范读)
图片
你听出来我的朗读有什么不一样?
(1)找出停顿,指导五言古诗的读法,做好标记。
(2)刚才老师读的时候是不是有些字音特别长?指导:特别长的字你就在下面点个小黑点。老师再告诉你一个读五言诗的秘密:第一声第二声长一点,第三声第四声短一点。(带手势指导朗读)
三、想象画面,感悟古诗
(一)学习前两句
1.你已经像古人一样读诗了,诗呀,越读会越明白的,接下来我们走进诗,去看一看这诗讲的是什么意思?
2.第一二句谁来读?读完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3.请你说一说,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他看见了什么景物呢?
自己读前两句,把看到的景物圈出来:黄河/白日
生一起读。
指导说话: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
4.看到了怎样的黄河?(往大海流的黄河。)
它是怎样流的?指导朗读,读出黄河入海的气势
5.你还看到了什么?太阳靠着山落下来。理解“依”,太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来。(指导朗读)
6.来,到老师旁边,老师就是大山,你就是小太阳,来,怎么落下去?靠着我,慢慢地落下去。还看得见它吗?哪个词告诉你最后看不见太阳了?尽
出示尽的字典含义,学生选本诗中的意思。
7.指导学生完整地说说前两句看到的画面。
8.指导做手势朗读前两句。
(二)学习后两句
1.但是看到这王之涣还不满意,你看下面的`这句,谁来读?
2.这里面哪个词不懂?
(1)指名说:欲穷。哪个同学帮他解答?
理解欲:右边欠就像是一个人在叹着气,为什么叹气,原来他张着嘴想吃东西,所以欲就是想要的意思。王之涣想要干什么呢?
预设:要是再爬高一点,会不会看得更远?
欲穷的意思就是——想要把眼前的看得……看得有多远?
(2)理解千里目。我们能不能看到一千里之外?不能。这里是作者写的时候非常夸张,这里的千里是指很远很远的意思。
指导把夸张的语气读出来。指名读、男女生朗读、带手势读、配视频齐读
3.一首诗带动了一座楼,这首诗为什么能传千年呢,那是因为后面两句给人很多的思考。
说话练习:
如果你想要看……就要……
你只有……才能……
就是人们常说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这句话如果应用到生活中,我们该怎么用?
当你取得好成绩时,妈妈会提醒你——
当你希望好朋友继续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可以说——
当你遇到失败,想要放弃时,对自己说——
现在的你与刚刚上课的你,又上了一层楼,一起说——
5.同学们,读古诗更上一层楼,写字也要更上一层楼。
四、观察发现,学写生字
尽 层
1.观察谈发现:(1)尽是前鼻音,层是后鼻音。(2)都是尸字头。
2.指导:尽的书写
3.层:尸字头下一个云,这个字与房屋有关,房子一层一层就像是云层一样。
4.和老师一起写字(板书 尽 层 )
指导书写,坐姿、握笔等。
五、配乐诵读,背诵积累
现在考考你,这首诗你会背吗?学生配乐读。图片
图片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把《登鹳雀楼》的意思说一说。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古诗词教学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景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方法来初读古诗。
我通过让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中的景色。接着再通过用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上台画出此时太阳的位置,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更进一步理解了“白日依山尽”。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在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这是这首古诗中要阐明的道理。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换位思考,设身处地。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诗人站得越高,看得越远。再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经历。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颇高,从而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7
教学设想:
教学古诗,我们多以读、画、想、诵的方式进行。可是学生除了能够流利的诵读外,在他们心里仍然难以融入古人的情怀,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也显得淡薄。
在教学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之前,我班的学生特别喜欢听我讲故事,我禁不住想,何不从作者入手,让古人走进学生的面前,再引出古诗,是不是效果更好?于是,我查阅的许多资料,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走进故事,与作者认识、融合在一起。
2、读《登鹳雀楼》、《凉州词》,读诗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陵,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二、与作者一起寻访名胜——鹳雀楼。
1、有一天,王之涣与好朋友一起来到黄河边的一个叫鹳雀楼的地方,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他看见太阳靠着远处的山峦落下去了,滔滔的黄河水从西流向东,流入了茫茫的大海。他高兴的登上鹳雀楼的最高处,放眼望去,啊,黄河水真壮观啊!于是,他拿起笔来,飞快的写下了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2、现在,我们就与作者一起来吟诵吧。(一起读,同时指导朗读)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认为,学生已经能够熟练的背诵古诗了,同时我以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诗的意思,模模糊糊的认识更能促进学生无限的遐想,教师没有必要在古诗的意思上大费周折,而吟诵在古诗的教学中应该很重要。)
三、讲“旗亭画壁”的故事——与作者走得更近些。
1、王之涣的诗与名,不但后世万分景仰,即他在世时,便已声震海内。有一日天寒微雪,他与王昌龄、高适等名诗人交游,三人一起来到旗亭饮酒,正好有10多个人也来此会宴,当中有四个很会唱歌的美丽女子。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的诗都写得好,究竟谁最好呢,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都是普通的唱歌的人,你们看当中有个长得最美唱得最好的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我一辈子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等那人唱时,果然是王之涣的`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可见当时王之涣的诗名有多闻名啊。
四、与作者共唱《凉州词》。
1、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玄宗听说王之涣很会写诗,也命人叫他写了一首《凉州词》。王之涣一想:我上次在黄河边游玩时,看见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有人用羌笛吹奏悲凉的乐曲,柔和的春分从来就吹不到玉门关的。
2、出示《凉州词》,指导朗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五、学习了王之涣的两首古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交流,说话训练。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九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2、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远望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古诗录音、有关古诗的资料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言激趣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进行古诗背诵比赛 ,看一看谁的'古诗背得又多又好,是“诗王”,好不好。
2、当学生背到《登鹳雀楼》时,教师引言导入,板书课题。(出示CAI课件)这天,当诗人王之焕来到了黄河边上的鹳雀楼,登楼远望,一轮红日依傍着山巅逐渐下落,在脚步下,黄河波涛汹涌,奔腾入海,非常壮丽 。这时,诗人王之焕想道: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9、《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3、介绍黄河。出示CAI课件。
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
1、请学生读古诗,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把学习的情况告诉大家。
2、请学生用“O”圈出自己还不认识的字,并去向自己的朋友求教。
3、听教师范读儿歌,正音。
4、教师领读儿歌,学生跟读。
5、分小组读。
6、学生试读。
7、同桌互读。
8、抽学生读。
9、自由读
10、齐读。
11、表演读。
三、学习生字
1、请学生用“ ”画出生字。
2、学生自己试读。
3、小组学习,把自己会读的告诉伙伴,把自己不会读的向别人请教。
4、师教读,正音。出示CAI课件帮助学习生字。
注意后鼻音“登”、“黄”、“更”、“层”。
5、小老师教读。
6、叫号游戏。
7、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比赛。
8、扩词扩句。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朗读背诵。
六、探究学习,养成习惯。
1、收集古诗,看谁背得多。
2、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看拼音识字,巩固所学鼻韵母。
2,通过看图,绘画理解诗的大意,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3,会认7个生字,能写5个生字,认识一种新笔画"",学习新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设计意图
古诗是教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使用传统教材,贯彻落实《新课标》,充分体现新理念呢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各年级对古诗的学习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的古诗教学只要求读读背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堪称盛唐佳作的《登鹳雀楼》被北师大版一册教材编入第八单元,作为阅读内容。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著,写了诗人登高远望祖国山河的壮观,表达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情怀。教学时,我根据年段要求和低年级学生爱读爱背,记忆力强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教材,重点放在读读背背,学习生字,写字上。在理解诗句时采用以读代讲,以画促读的教法。一改逐句,逐词讲解翻译的传统教法。注重创设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画中情,让孩子们在美的景物中,感受古诗的语言美。本课设计力求体现快乐学习,自主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前三分钟交流,看谁背的古诗多。
过渡:同学们背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2,读课题(正音,读准"登"字,强调后鼻韵母)。
3,鹳雀楼是什么样的呢(播放课件鹳雀楼图景,配乐解说: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共有三层,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在这楼上能看到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游览胜地。因为常有一种鹳鸟停栖上面,所以得名鹳雀楼。)(板书:中条山和黄河的简笔画。)
4,在一千多年前的一天,诗人登上鹳雀楼,你们想不想知道诗人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4,一边看书一边听诗人吟诵。(播放录音朗诵)。
过渡:多美的诗句啊,请同学们也放声读读吧!
二,自读诗句,识字学词
1,同桌互读(要求:不会读的互相帮一帮,会读的互相夸一夸。)
2,游戏:"闯关争星"。第一关:我会读。
(出示认读的生字:黄,海,流,千,更,层,楼,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诗句,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交流自学情况,(课件出示,制成卡通机器人的生字卡,会说话: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请准确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就成为你的好朋友。)
如:
a、请会读的同学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读后找一找哪些生字带有后鼻韵母。
b、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牢记生字朋友。
c、交换多种方式读生字(带拼音齐读→开火车读→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读。)
d、会读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过渡:我们和生字交朋友,不仅要会认读,还要会写。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3,闯第二关:我会写
出示田字格生字:山,日,目,入,千(静态观察,找出关键笔画)。
师范写(提示容易误写的笔画笔顺,结构比例。)
学生书空笔画笔顺(认识""和"日"的笔顺规则)。
④学生仿写:山,日。
⑤展现学生书写情况。(对比观察,欣赏评议。)
⑥被评为写得好的小朋友,拿出争星卡给自己画上一颗星。
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朋友,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
三,图文结合,读懂诗句
1,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想,他读得好不好
2,评一评(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相机指导古诗朗读的停顿和重音处理。)
3,读了诗句,想一想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什么请把诗人看到的景象画出来。
4,展示学生的画,并问你从哪几行诗句中知道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诗人看到眼前的景象,想到了什么诗中哪两行写诗人的这种想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从诗人的想法,你明白了什么(联系日常生活,登高望远的活动谈感受。)
过渡:是啊!想看到更远的景象就再登上一层楼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登高望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四,朗读成诵,演一演,背一背
1,同学们,请看书上的插图(多媒体课件放映并配音:日落西山,晚霞满天,滔滔的黄河水东流而去,多么壮丽的景象!)
过渡: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此时,你们想不想像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
2,学生扮演诗人诵读(先小组读,再个别打扮成小诗人表演读。)
过渡:真不错,多像一位小诗人呀!读到这里,会背这首诗吗谁来试一试。
3,学生背诵(个别背,男,女生打擂台,齐背等形式)
五,注重积累,扩展延伸
课件出示:王之涣写的《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回家背一背,并收集有关王之涣的其它诗。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山
日
(男,女生擂台赛,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语文教学力求做到入情入境。在课的伊始,用课件展示鹳雀楼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
(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孩子们在合作中自读自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化为有趣的闯关争星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竞争,有奖励,才有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当小老师带读,形成人人争当小老师的局面。这样即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采用"引导观察—教师范写—体验临写—对比欣赏",让学生在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最后欣赏评议同学作业。使学生在自主,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写好字,初步感受汉字的笔画美,结构美,形体美。)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学习古诗,不必逐词,逐句地深刻理解诗句,只要求读懂大意即可。因此,让孩子自读诗句,以读代讲,在读中悟;以画代说,创设情境,在画中感受诗的意境。通过听,读,评,领会如何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读画结合,既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又理解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千古名句蕴含的深刻道理:登高才能望远,要望远就得登高的的道理。
(再次欣赏夕阳西下,滔滔黄河水的景象,引出学生触景生情,然后扮演诗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情感。)
(读读背背,注重积累,以达《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要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登高望远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识字8个
2、写字3个,认识新笔画学习笔顺,先里头后封口。
3、背诵
教学重点:
山的书写,背诵《登鹳雀楼》
教学难点:
认字
教学方法:
引导法、图示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自学法、想象法
教具:
图片、识字卡、小黑板
学具:
生字卡、识字卡、10个*卡
导学步骤:
老师
学生
导课
授新
读诗
认字
写字
谈话: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去旅游 了好多地方,谁能说一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游一个好地方。
板书《登鹳雀楼》 放录音:
《登鹳雀楼》
出示黑板 古诗
指导读师范读
指导画出会认的字
检查的字
出示生字
1、山
2、日 抽生画太阳的形状
学习笔画:先里头,后封口 师用文具盒演示: 先进入,后关门。
3、板书目 抽生画眼睛小结:以后有机会去鹳雀楼看一看。 抽生说
齐读课题 整体感悟
画出节奏 生自由读,小组读,选出好的生表演读
生画出会认的字
同桌互认 给卡片排队 同桌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生用△画出来
生观察图:中间高,两边低 口头组词 生画 口头组词、说话 生讨论写法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1
知识目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涵的哲理。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第一首诗重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其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设计思路:
本节课巧妙创设情境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
本首诗的多媒体课件 1个;山水画的投影图若干个;配有读诗的有关乐曲及有关大自然的音乐 。
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边放大自然的音乐边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好不好?(好!)闭上眼睛!出发!让我们伸开幻想的翅膀:我们仿佛每人长出一对翅膀,开始起飞吧。飞呀……我们越飞越高。睁眼!看!我们来到了哪里?(师边说边分别出示各种大自然的美丽画面)看!我们又来到了哪儿?(学生不时地发出赞叹声)
二、谈话提示课题
师:大家说美不美?实际上大家想一想: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是不是也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呢?(是!)那今天我们也邀请他们,跟随他们一起去,好吗?(好!)好!那让我们随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起先到第一站:鹳雀楼(边说边出示课题:登鹳雀楼)准备好了吗?出发!
三、学习第一首诗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指导看图。
(1)师:登上鹳雀楼,这时是什么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师边指图边绘声绘色地介绍鹳雀楼的来历。
(3)师: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4)师:现在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这首诗的(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登鹳雀楼》和朗诵)
(5)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指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鹳雀楼山水画面。
学生边看图边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师肯定后其他同学再互相试着说说。
学生归纳:这两句写的是它的景色(师板书:景色)
3.师: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
学生分别朗读第三、四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并试着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学生归纳:后两句写的是诗人的感想(师板书:感想)
4、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5.学生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并试说全诗意思
6、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7、找一找: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8、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师举例说说如何运用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句并让学生讨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说明什么哲理?(板书:哲理)
四、、按上面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 ,重点内容如下:
1.知诗人,解诗题
(一)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身临其境,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1)师:诗人苏轼站在庐山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 )
(2)师: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 ( 屏幕展示动态画面《题西林壁》和朗诵)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 。 (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二) 了解课文大意: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师:登上庐山,诗人看到了什么?并指导看图。
并解释题目: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学生分别朗读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 、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 、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7、想意境,悟诗情
(1)放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动态的庐山山水画面。 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五、学生小结:这两首诗各有特色,而且前两句都是写景,后两句都是写诗人的感想。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都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使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后由图入文,图文结合,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渐入佳境,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读中悟,直至最后融情于景,感悟其哲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感悟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略知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诵读诗文,理解其意思,感受其意境
教学难点:感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教具准备:挂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你能朗诵一首吗?
2、 你们知道吗?唐代有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叫王之涣,他有一首诗非常有名,那是他登上一座楼之后,看到将要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就写下这首诗《登鹳雀楼》。(师出示板书,并解题)
3、 (师范读)边听边想:诗人在楼上会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二 、新课讲授
(一)、课前感知:(出示挂图)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学习第一行诗句
1、 轻读,边读边看插图,看看哪个词的意思表示图上的景色,想想什么意思?
2、 “日”:太阳。“尽”:完了。天上的那一轮红日是夕阳还是朝阳?从哪看出?
3、 “白日依山尽”是什么意思?(师带读、自读、指读、齐读)
学习第二行诗句
1、 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2、 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
3、 把这气势通过读表现出来。
4、 师读:慢慢闭上眼睛听,诗人在吟诵呢!(自读、指读、赛读)
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过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产生什么想法呢?
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 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想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读一下诗文,想一想?
2、 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
3、 多少小朋友有这样的经历?(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
4、 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这样发出了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当一下小老师?
5、 (齐读),“千里目”表示看得怎样?
6、 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
(五)、朗读指导
1、 老师提个建议,诗歌还要讲究韵律,如果掌握了词与词之间的停顿,也许会读的更好?愿意听老师的朗读吗?
2、 让我们一起比比,看谁读得最棒?最像我们的小诗人,好不好?
3、 指名读,师生共同点评、再读、齐读。
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
三、小结
1、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四、延伸拓展
1、 我们有时候把许多事情比作登山,如学习、生活……那么,这些事情也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情况吗?课后想一想,然后说一说。
2、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
五、板书: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读:
1、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2、读中想象画面,读出意境。
说:
3、联系生活和画面说说“依”、“尽”、“欲”、“穷”的意思。
4、说说诗歌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读准题目
1、板题,读题,认读写好“楼”字。
2、用“登”字说话:登泰山、黄山……登沭滨大厦、东方明珠……
任务二:读准节奏和韵味
1、范读。
2、自由读。
3、指名读。
4、齐读。
任务三:读想象画面
读一句
1、诗人等鹳雀楼看到什么景物?(看:白日、黄河)
2、自由读,想象画面。
3、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相机点拨理解“依、尽”。
4、加上动作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二句
1、诗人想到什么?(想:)
2、自由读。
3、说说诗人想到什么?相机点拨理解:欲、穷。(板书:欲穷、上)
4、加上动作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加上动作感情背诵全诗。
任务四:拓展运用
新年,收到表格短信,他祝我新的`一年,学习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
还可以祝福什么?工作、生意、研究、成绩……给你的亲戚朋友送上一句祝福?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其中会写“诗、欲、寻、者、药、此”。
2.能够熟读、背诵这两首诗。
3.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画,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本学期我们学过哪两首古诗?谁来背背。
2.指名背诵。
3.齐背。
4.这两道都是描写江南自然风光的诗。今天,再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指导新闻记者理解诗句。(板书:登鹤雀楼)
1.释题:鹳(guàn)、雀(què)(拼读)是一种鸟儿,样子很像鹤。在山西省永济县有一座楼,常有鹤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题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2.范读全诗。
3.指名读诗。
4.出示图画,看图,理解诗歌大意,结合教学生字。
(1)教师描述:一天傍晚时分,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象。(指图)你们看,诗人看到了什么?
(太阳.黄河)
(2)太阳又称为什么?(日)
(3)快要落山的太阳称什么?诗人看到太阳怎样落下去?
落日,诗中称为“白日”。太阳靠着山渐渐落下去。
(4)“靠着”是诗中哪一个词?(依)
(5)这句中的“尽”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尽”是“完的意思,在这里是说太阳完全落下山去了,完全消失了。
(6)“白日依山尽”一句虽然只有5个字,但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动态的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太阳怎么样?(多媒体展示)
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最后完全落到背后了。
(7)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太阳落下山去,又看到了什么?“黄河人海流”是什么意思?
结合进行语言训练:黄河地向大海充去。(学生口头填写)
(滔滔地.滚滚地.汹涌澎湃地)
(8)指导朗读第1.2两句。
讲解: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第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
(9)学生读第3.4句,此时诗人产生什么想象?
想看得更远一些。教学:欲:“要”的意思。
(10)讲解第3.4句。
千里:形容很远很远,并不是刚七千里。穷:穷尽,尽头。更:再。这句意思是:眼睛要想看到很远很远,就要再上一层楼。
(11)指导读第3.4句。
指点:诗人登高远望,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因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所以常常被人们引用。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目依山尽(A白天的太阳B落日)
2.欲穷千里目(A与“富”相对B穷尽,尽头)
二、默写《登写鹳雀楼》。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语:
1.背诵第一首古诗。
2.你们游览过大山吗?大山奇峰重叠,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所以大家都喜欢游览名山,许多诗人定敢诗来赞美大山。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寻隐者不遇》。(板书课题,教学生字:寻经xùn.者
zhě.遇yù。)
一、指导释题。
寻:寻找.寻访。隐者:旧时不愿做官而到山中或偏野居住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雇一个小男孩帮助收拾文具,做些杂事。这个小男就是书童,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童子”。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试读课文。
四、了解大意。
1.这首诗写了几个人?我们看见的是哪几个人?还有谁没有看到?
写了三个人:诗人.童子.师傅,看得见是诗人与童子,还有隐者没看到。
2.这首诗主要是以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形式写的。诗人是怎样问,童子又是怎样答的呢?
五、理解诗句
1.我们从“言师采药去”,可以推想到诗人问童子什么?这里的“言”就是“说”。那么“言师采药去”是什么意思?(说师傅采药去了。)
教学:药yào(药品.中药.采药.西药)。
从童子的回答你们能猜到诗人问童子什么?
2.齐读第1.2句。
3.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幅画?又仿佛听到画中的人在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指导。
4.当童子告拆诗人师傅采药去了,诗人为了寻仿他,接下去一定要问童子什么?
师傅到哪里采药去了
5.童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1)现在来学第3.4句
(2)指名读第3.4句
6.释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此”就是“这”。“此山中”即“这山中”。“云深不知处”,即山高云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云深”即山高云雾浓重,高山上往往云雾缭绕,迷迷蒙蒙。
7.现在谁会说,童子是怎么回答的?
我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只是山太高,云雾浓重,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8.再读第3.4句。我们仿佛看到童子和诗人的动作.神情怎么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指点: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他也会顺着童子手指朝高山望去,微微地点头。
9.感悟意境。
诗人望着这烟雾缭绕的高山,心中会想着什么?(讨论)
想着隐者在深山采药的情景,行踪不定,在云雾之间飘飘然的隐士生活情景。
六、背诵课文
七、扮演角色对话:一人扮诗人,一人扮童子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5
一、学习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诗中生字的意思,学写生字“雀”。
2、落实本课生字词,借助图片理解“白日”、“依”、“鹳雀”等词语。了解即“入海流”是“流入海”,“千里目”是“目千里”。了解古诗对仗的特点。
3、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4、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诗句体会傍晚黄河的壮观景象。
2、借助古诗体会“站得高,看的远”的道理。
3、默写古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小鸟图和象形文字“隹”。同学们“隹”是一个象形字,单人旁就像鸟儿的翅膀,里面就像鸟儿的身体(借助“住”识记)隹指短尾巴的鸟,在隹的都上加上“小”(竖钩变成竖)读que,也是指短尾巴的鸟。能给“雀”组个词吗?
2、出示鹳雀图,这就是鹳雀,谁来读它的名字?
3、(课件示鹳雀楼图)由于很久以前,鹳雀这种鸟经常喜欢停在山西的一座楼阁上休息,人们就把这座楼称为“鹳雀楼”。示“楼”词,齐读。
4、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直到唐代,有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他有一次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楼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诗吧!
3、诗的名字就叫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一)初读古诗正音
1、请同学打开书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自读,指名读,正音)提醒“更”是后鼻音。
(二)识记生字
1、同学们,这些红色的生字你认识吗?你能记住哪个字?(指名说)
(三)理解词义、诗句的意思
1、请同学们再读古诗,将你的理解和疑问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指名说)
2、出示第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句诗中你理解哪个词语,或者你还有哪些疑问,我们一起交流交流。(指名说)
预设学生回答1)、白日指夕阳。
2)、依指挨着。
3)、尽指消失。
3、指名说第一行的意思。傍晚,太阳挨着连绵起伏的山渐渐消失了。
6、入指流入,这里是入海流,其实应该是流入海。古诗为了押韵和对仗的工整常常这样倒着表达。你能说说这行的意思吗?(指名说)
7、谁能连起来说说第一行的意思?(指名说)黄河流入了大海。
8、出示第二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预设:1)、欲:想要。穷:尽,完。
2)、目:看。字典中有两个意思(眼睛、看)学生选择。“千里目”和“入海流”一样倒过来理解,应理解为目千里。
9、谁能说说这行诗的意思。(指名说)想要看完远处的景色。
10、更指再,上指登上。
11、指名说第四行。(再登上一层楼)
12、谁能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指名说)想要看完远处的'景色,再登上一层楼。
13、现在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呢?请同学们先跟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三、品读古诗,深化诗意
1、请同学们在读古诗,想象哪句是写诗人看到的景色?(学生自读,指名说)
2、诗人首先看到了什么?(夕阳沿着山落下了)你从哪里看出是夕阳呢?(依山尽)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指名说)太阳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的消失。
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你能读好吗?
4、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视频,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滔滔不绝的黄河,奔流不息的黄河,雄伟壮丽的黄河。)
5、你能读出黄河奔流不息的气势吗?
6、诗人看到如此美丽的落日不禁吟道(白日依山尽)诗人登上黄鹤楼向西望去,只见(引读:白日依山尽)。接着诗人又向东望去,只见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不禁吟道(黄河入海流)
7、谁能读出诗人眼前壮观的景象?(指名读)
8、看着这样的景色,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出示第二句(指名读)为什么想要看得远就得更上一层楼呢?(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9、同学们,当诗人站在鹳雀楼的第一层时他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色,如果再上一层楼他会看到什么?(指名说,眼界更开阔,看得景色更多)
10、是啊,这正是王之涣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要想懂得更多,看得更远,就要更上一层楼,有新的进步,因此“更上一层楼”也成了千古名句。当你有进步时,老师会说祝你更上一层楼,有更大的进步,你会把这句诗送给谁呢?
四、了解古诗写作特点,背诵并默写古诗
1、同学们,诗的语言是凝练的,古诗中有对仗的特点,就向对对子,你瞧白日对黄河,依山尽对入海流,千里目对一层楼。这就是对仗,相信你现在读得更好(指名读)能试着背一背吗?能试着默写吗?(学生默写)
五、拓展延伸
1、同学们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古诗后很多诗人写过这四座楼,其中李白写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背,齐背
2、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王勃的《滕王阁序》他这样写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示图片)这句是说,晚霞中野鸭在水面飞翔,天空和水面浑然一色。
3、岳阳楼的诗句请大家课后去搜集。
六、教学生字词
1、(出示“雀”)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写好这个“雀”字。
2、“雀”是上下结构,它的偏旁是下面的“隹”。
3、教师范写说注意点。(短竖,左点,右点略高;瞥连短竖要写长,一竖连瞥往下写,点下四横长短异,最后一横拉拉长)
4、学生书上描红,作业本上写一个,师生评价后再写一个。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3-14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1-07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7-22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05-17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合集】10-28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通用)05-17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15篇(优)05-17
登鹳雀楼教学反思01-12
登鹳雀楼教案02-08
登鹳雀楼作文10-13